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融通基金万民远放弃估值泡沫

  文 | 黄慧玲 实习生 林晴晴
  编辑 | 郭楠
  医药板块近期强势反弹。Wind数据显示,自9月27日以来,截至11月3日收盘,中证生物医药指数(930726.CSI)上涨22.66%,中证中药指数(930641.CSI)上涨21.63%。
  这也让医药基金集体松了一口气。《读数一帜》统计发现,9月27日以来,医药健康类主题基金平均上涨14%,今年以来跌幅收窄至-17%。(注:主题基金包括基金名称中含有"医药""医疗""健康"关键词的产品)
  过去三年,是医药基金大起大落的三年。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到三年,2019年以来医药基金平均上涨121%。但如果把时间轴的起点设置成2020年1月1日,平均涨幅只剩33%。2021年至今,医药基金平均下跌21%。
  熊市见真章。《读数一帜》梳理现任基金经理管理三年以上医药主题产品业绩清单发现,截至11月3日,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超过六年时间,任职回报183%,折合年化回报18%,在任职超三年以上的基金经理中排名第二。从回撤数据来看,融通健康产业相对前期高点的回撤仅有-3.57%,在同类中排名第一。
  万民远于2016年8月接管融通健康产业。今年以来,该基金上涨2.63%,是市场中少数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在同类2163只基金中排名第56位。此外,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都排在全市场同类基金前四分之一的水平。
  (截图来源:天天基金网)
  万民远是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博士,读书期间就喜欢研究股票。工作后,他也喜欢和投资者交流。今年以来,随着医药板块的持续下跌,万民远对路演更积极了。他说,他对当下医药板块的投资充满信心。
  万民远为什么有信心?他如何做到过去四年的持续领跑?他的投资理念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读数一帜》连线万民远,详解其投资逻辑并整理对话如下,对话共6054字。
  以下为精彩观点摘录:
  【 谈医药板块 】
  1、我们很少遇到估值这么低的医药股。医药行业及公司的基本面明年会改善,从细分领域的集采指标中,我们能看到政策的拐点。此前,政策是压制医药板块情绪的核心因素,如今行业政策的边界逐步清晰,近期陆续出来的集采政策好于市场预期。
  2、这个行业很多领域的技术壁垒有限,但是行业景气度好,又叠加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不过,上百倍的估值不太合理,所以我的基金组合里很少有估值特别高的品种。
  3、未来整个板块的贝塔机会或许不够明显。2019年、2020年行业贝塔机会好,主要是构成指数的个股处于高速成长期,估值弹性大,对指数贡献度大。从现在时点看,这些构成指数的大市值公司业务成长性天花板有限,估值弹性在减少。指数成分股之外的个股机会可能比较明显。
  【 谈估值泡沫 】
  1、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让回撤幅度相对可控。股票的波动大主要原因在于估值处于高位,容易大幅波动。
  2、A股市场大部分都是做成长股投资的,而成长股本身估值比较高,当它的渗透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估值下降得比业绩增速还快。所以有可能看到业绩在增长,但是股价在下跌,因为公司的估值在不断地下移。
  3、股票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非理性的投资者决定的。股价跌到最底部的时候,有些投资者绝望了离场了,基本上股价就到底部了;当一个股票股价疯狂到所有人都关注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追涨了,股价基本也见顶了。
  4、不用纠结是不是最低或高位,匹配度不够了,或者自己拿着忐忑不安了,那就卖出。错过了没有关系。
  【 谈组合风险控制 】
  1、个股集中行业分散,是为了规避系统风险。比如我看好CXO,但是我对整个CXO行业的持仓不会超过一定比例,这是我对自己的硬性要求,这样就不会过度自信。
  观点:"当前抱有坚定信心"
  《读数一帜》:你在最近的路演里说:"现阶段你信心满满"。这句话的意思是:目前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是你见过的最好状态吗?
  万民远:在我的投资框架体系里面,估值和成长的匹配度最重要。我们很少遇到估值这么低的医药股。医药行业及公司的基本面明年会改善,从细分领域的集采指标中,我们能看到政策的拐点。此前,政策是压制医药板块情绪的核心因素,如今行业政策的边界逐步清晰,近期陆续出来的集采政策好于市场预期。 另外,整个行业已经跌了1年多,估值处在最近十年的低位,机构持仓也在低位,这就是机会。因此,现阶段我对行业信心满满。
  《读数一帜》:你提到最近的行情主要原因是政策。那么过去一年多医药板块的低迷表现,主要是受政策影响吗?
  万民远:第一,此前大家对政策预期悲观,医药对政策较为敏感,随着药品集采从医保品种向非医保拓展,市场对行业政策的边界有些担忧。
  第二,和过去涨得多有一定的关系。2019年、2020年医药涨得多,估值确实比较贵。这个行业很多领域的技术壁垒有限,但是行业景气度好,又叠加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不过,上百倍的估值不太合理,所以我的基金组合里很少有估值特别高的品种。
  《读数一帜》:接下来医药可能会走出什么样的行情?
  万民远:整体判断,目前时点,医药有机会开启慢牛。慢牛并不是说医药指数会暴涨,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基本面扎实、业绩增速相对确定、估值相对匹配的,可能会有长达2-3年的长牛空间。
  但是整个板块的贝塔机会或许不够明显。2019年、2020年行业贝塔机会好,主要是构成指数的个股处于高速成长期,估值弹性大,对指数贡献度大。从现在时点看,这些构成指数的大市值公司业务成长性天花板有限,估值弹性在减少。指数成分股之外的个股机会可能比较明显。
  医药行业受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以及环境变化等长期逻辑支撑,即使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医保支出仍旧保持每年两位数的较高增速,未来自费部分的支付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医药行业最大的魅力是什么?不断涌现的产品升级、技术创新。有创新就意味有新的投资机会。
  《读数一帜》:四季度你最看好的方向有哪些?
  万民远:看好四季度医药板块估值切换行情,板块从去年高位回调近50%,调整幅度大、调整时间长,交易拥挤度大幅降低,估值和机构持仓均处历史低位。进入四季度,医药板块大概率迎来估值切换行情。目前主要看好创新和疫后修复方向。 主要包括:CXO、零售药房、高端器械进口替代、消费医疗以及原料药、中药。
  操作:"行业顺应市场,个股对抗市场"
  《读数一帜》:在同类基金产品中,你管理的基金回撤相对较小,如何做到的呢?
  万民远: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让回撤幅度相对可控。股票的波动大主要原因在于估值处于高位,容易大幅波动。 我对股票没有偏见,也不会有执念。当下大家看到我的组合里中小市值偏多,只是在这当下的阶段里确实中小市值比较好。
  我的组合里的重仓股,如果不值得我持有3到5年,那么我不会选择重仓。假如我的重仓股一个月涨了4倍,我肯定会把它卖了,换成其他更有性价比的品种,我更看重的是估值和成长的匹配度。
  A股市场大部分都是做成长股投资的,而成长股本身估值比较高,当它的渗透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估值下降得比业绩增速还快。所以有可能看到业绩在增长,但是股价在下跌,因为公司的估值在不断地下移。 所以我就不去博估值泡沫还能不能维持,一旦我觉得估值和成长匹配度不够了,我就卖掉,去找下一个有性价比的东西,这样我的心态才能更加从容。
  《读数一帜》:为什么你的组合呈现出来的换手率比较高?
  万民远:从表面上看,我的换手率确实不低。但是实际上按照我的投资框架体系,我的换手率并不高,我平时确实也不怎么操作。
  我的产品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机构投资者的申购、赎回行为相对一致,所以我经常会遇到因为产品规模变化,而被动换手的情况。
  除非我的组合整体泡沫估值很高,一般我都不做仓位的选择,仓位上的差异主要是申赎导致的。
  《读数一帜》:你重视回撤和PE,我以为你是熊市型选手。但在前两年风格不是特别有利的时候,你的业绩也很不错。怎么做到的?(读数君注:融通健康产业2019年收益87%;2020年收益67%;2021年收益15%)
  万民远:表面上看我确实是低估值,但是我并不是简单的低PE选股,尤其是重仓的股票。我构建组合有三个原则:
  一是在好的Beta里面去找Alpha。也可以理解为在行业选择上我会顺应市场,在个股选择上我会对抗市场。
  要在好的细分赛道里去找优质公司,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没有前途。医药基金经理对于细分赛道的看法大同小异,比如过去两三年里医药最好的赛道是CXO。大部人会选择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而我会下沉到二级行业,甚至三级行业的龙头,这类龙头市值中等,成长性比龙头好。
  二是用绝对收益的理念做相对收益。经历过2015年的股灾后,我就决定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尽量把净值曲线做得更平滑一些。投资中,以估值与成长的匹配度为优先条件,对股票不要有偏见,也不要有执念。
  三是相信常识,投资永远做大概率的事情。常识很简单,比如均值回归。
  《读数一帜》:从最近公布的基金三季报可以看到,你加仓了一家药企,之前也投了很长时间,也在股价高位卖出过?
  万民远:对,这就是我在践行"相信常识",投资永远做大概率的事情。此前,单产品医药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也不是重磅创新药,放眼全球市场也很罕见,这其实也有违于常识,估值也不便宜,我就卖掉了。前段时间这家公司市值跌到600亿市值以下,按照其明年的利润测算,估值10倍左右,集采风险也落地,未来大概率能赚业绩成长的收益。
  《读数一帜》:你觉得自己对医药的认知能力比同赛道其他选手更强吗?
  万民远:不能说自己的认知能力比别人强。我相信专业医药基金经理之间的认知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看好的赛道、行业都大差不差的。只能说大家在估值和成长性上寻求的平衡点不太一样,所以个股选择上有所差异,我对估值与成长匹配的中小市值公司选择更多一些。
  这并不是说小股票的弹性就大,核心还是看公司估值与成长的匹配度或者说性价比。个人风格偏逆向投资,所以喜欢提前预判,详细论证,左侧布局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的公司。等它的价值被市场发现的时候,能享受到业绩和估值提升的双重溢价。
  我们也会经常跟同业交流。从主流券商研报、公募基金季报年报持仓来看,医药投资领域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看好的品种差别不大,只是大家对确定性的判断有差异。 我会从各个角度让这些不确定性变得更确定一些,这其实也是不同基金经理之间的预期差。
  《读数一帜》:能不能举个例子,你如何解决其中的不确定性?
  万民远:以CXO为例。2019年,机构配置较多的是行业龙头公司(下称"A公司"),而我选了一家小市值公司(下称"B公司")。
  我为什么买B公司?这个跟我们的前瞻研究有很大关系。我在医药行业已经研究了11年,很多公司还没上市就已经深入研究了,上市的时候我们可能关注度更高一些。
  A和B的成立时间其实差不多。一般观点是:A公司当时已经上千亿市值了,然而B公司才上市,且体量很小,普遍会觉得B公司不太有投资价值。
  我喜欢研究一个公司的历史,看看过去的发展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我发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A公司走到海外赚国外的钱,有了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订单转移的逻辑支持,业务和市值增长很快。而B公司觉得金融危机要保守一点,就专注于国内。
  而且B公司当时预判国内的创新药一定会起来,这个观点拿到今天来看依然是对的,只是太左侧了。中国创新药确实起来了,只是这两年才开始起来。在中国创新药还没起来的时候,订单自然有限,业务做不大很正常。
  虽然它做不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它跟国内各药企的关系搞得很好,服务更接地气。所以当国内创新药崛起的时候,它自然就是最受益的,反映在股价上弹性也大,当然跟它的基数低也有关系。
  基于这个逻辑,我判断B公司订单和营收会快速增长。因为中国创新药崛起了,很多医药研发公司也开始把业务外包了。这通过产业的趋势和一些常识就能判断,再去公司调研验证,后面公司业绩确实持续超预期了。
  所以当时40亿市值时我很有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只是没想到最后成为十倍股。当然我也并不是在最高位卖掉的。我会根据市值大小来决定持仓比例,市值400-500亿时,我判断存在明显的估值泡沫,这个钱我赚不了。
  高估值必然高波动,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会让我投资做得更从容与淡定。
  《读数一帜》:你不参与估值泡沫的阶段,那是不是容易卖得早,会有遗憾的时候吗?
  万民远:确实会有卖得早的时候,但是我一点都不遗憾,在我的投资框架体系里面这是必然的。股票的高位和低位都不是理性投资者决定的。
  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非理性的投资者决定的,股价跌到最底部的时候,有些投资者绝望了离场,基本上股价就到底部了;当一个股票股价疯狂到所有人都关注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追涨,股价基本也见顶了。
  我们无法预测最高点、最低点在哪里,更不奢望自己卖在最高位,买在最底部。但是我们也会给资产定价,知道价值的锚大概在哪里、偏离多少。我会随着股价上涨而卖出,因为我也不知道究竟会涨到多少。回头看,平均下来我卖得很好。
  理念:"对股票没有偏见也没有执念"
  《读数一帜》:你对个股的重仓度比较高,但行业相对分散?
  万民远:对,就是为了规避系统风险。比如我看好CXO,但是我对整个CXO行业的持仓比例不会超过一定比例,这是我对自己的硬性要求,这样就不会过度自信。
  如果大比例重仓某一个行业,一旦看错了则会犯大错。正因为我对成长与估值的要求、我对行业配置比例的限制,我才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我不一定跑到最前面,但是我一定不会跑得差。
  《读数一帜》:为什么你会把估值与成长的匹配度放在你投资决策的第一位?
  万民远: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明确了这个投资纪律的。回顾2015年的股市大跌经历,历历在目。那一年,我跟着我的前领导一起做私募,我们公司发行的第一只产品,是由我担任基金经理。前期业绩很好,但是2015年牛市结束后开始了剧烈调整,我管理的产品收益也快速回吐。虽然我们的客户没有亏钱,但是客户的体验非常不好。
  经历过这次腥风血雨后,我投资中对估值性价比比较看重,坚持逆向投资也源于此。2017年之后,我就一直在修正自己的投资框架体系。
  《读数一帜》:修正的过程是怎样的?
  万民远:投资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投资框架体系的过程,我修正的核心原因是2017年的业绩不理想。
  人是有路径依赖的。我是2011年入行,当时是中小市值的牛市,所以我们重点覆盖的也是中小市值公司。虽然2015年股市大幅调整之后,中小股票跌了很多,但是直到2018年年中,中小市值公司依然在连续杀估值,调整了整整三年。因为2014年、2015年涨得太多了,动辄200倍PE,即便股价腰斩还有100倍PE,还有很多估值60、70倍的公司。
  2017年我的组合里中小市值公司居多,而估值相对较低的龙头股表现较好,所以2017年我的业绩惨淡。2018年年中,我开始修正自己,业绩也慢慢起来了。
  到现在,我对股票没有偏见,也没有执念。我不会自己贴标签说我喜欢大市值还是小市值,股票不分大小,我只看估值和成长的匹配度,看未来的成长空间。
  《读数一帜》:你2017年的时候没有做好,反思后的结论是"估值要和业绩匹配"而不是"应该去买大市值"的?
  万民远:对。核心是估值、成长的匹配,而不是市值大小。
  2017年大市值公司估值较低,我在2018年之后开始慢慢建仓一些大市值公司。到2019、2020年的时候,大市值公司的行情好,但是我也在其中找到一些小市值的标的。我从来不去事前定义我买的是大、小市值,只是组合的市值正好是我筛选出来的结果。
  当下一些中小市值的公司估值也足够便宜,比2017年的大市值的公司还便宜,为什么不去买呢?所以区别大市值、小市值没有意义,关键是看公司的估值和基本面。
  《读数一帜》:你看中估值和成长的匹配度,股票价格达到什么样的"不匹配"程度你会选择卖出?
  万民远:估值是否匹配,没有一个科学公式或模型能算出来,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但我们也会感知市场的情绪。比如某CXO公司,估值一度涨到200倍,但是涨到150倍我就慢慢卖出了。今年又不一样,市场普遍认为CXO估值到50倍就很贵。所以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匹配程度不一样,要根据市场去感知。
  不用纠结是不是最低或高位,匹配度不够了,或者自己拿着忐忑不安了,那就卖出。错过了没有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操作,我会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反映到产品上净值波动自然而然就小。
  《读数一帜》:如果市场是比较包容的状态,你的包容度也会更大一些。
  万民远:对。就是跟着市场情绪,去感知市场的波动。估值是一门艺术,熊市里可能跌到20倍PE,还会继续跌。但是跌到20倍,我也敢建仓,再跌再买。
  《读数一帜》:其实你是非常关注市场情绪的。
  万民远:我只有在市场情绪出现拐点的时候才会关注。并不是关注短期情绪变化,而是关注中长期的情绪变化。过去一个多月里,每次路演我都跟客户说,我很乐观。我们无法捕捉到短期情绪的变化,但是从当前时点看,对医药抱有坚定信心。
  《读数一帜》:最近一个多月医药板块已经涨了不少(自9月27日以来,截至11月3日收盘,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上涨22.66%),你现在还是很有信心吗?
  万民远:医药行业经过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调整,如果从底部反弹起来,整个行业都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往后会进入到个股Alpha的机会。
  自述:"固执但不偏执"
  《读数一帜》:你的策略容量上限是多少?
  万民远:我偏逆向投资,2020年基金规模也到过40亿,个股集中相对较高。如果规模100亿,我则会适当降低持股集中度,事实上操作层面影响不大,建仓的冲击成本不大,我建仓一只股票通常会花半年时间,所以也不存在流动性的问题。
  《读数一帜》:你会拓展其他行业吗?
  万民远:做投资本身就需要终身学习,我也一直在拓展研究其他行业。公募基金的优势是搭建了投研平台,我们每个行业都有研究员覆盖,这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读数一帜》:你怎么看港股的医药?
  万民远:对标A股,港股相对便宜。但是股价不只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还反映市场的流动性。当下港股的流动性问题值得考虑。
  《读数一帜》:当下港股是陷阱多一些还是馅饼多一些?
  万民远:当下的港股处于相对底部了,机会肯定不少。但是因为跨市场,以及港股跟美股的关联度相对较高,我的布局相对谨慎。
  《读数一帜》:你在拓展能力圈的时候,有没有失误的时候?
  万民远:有。之前买过一个汽车零部件公司,拿了很长的时间没赚到钱。也正因为有看错成本,研究的工作就要做得更加扎实更加细致,不仅看财务报表,行业上下游、竞争对手、公司管理层都要深入研究。
  《读数一帜》: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万民远:固执但不偏执。我对股票没有偏见,也没有执念,比较淡定。固执是不盲从,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坚持。
  《读数一帜》:什么是你的短板?
  万民远:我时常强调对股票没有偏见,没有执念,我也尽量这样做,但是偶尔也会有路径依赖。如果大市值和小市值对比,我可能会更多选择小市值的,有可能最终这两个股跑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读数一帜》:在你看来做医药投资最需要的是哪种能力?
  万民远:与时俱进,医药行业最大的特点是穷出不尽的创新。万物皆周期,成长终有时。要与时俱进去找到那些不断成长的品种。
  《读数一帜》: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
  万民远:挺喜欢的,我太太说我就把工作当饭吃。

为什么基层中小学校每年都在招教师,有那么多空缺的教师编制吗?谢邀!虽然基层中小学校每年都在招教师,但是教师编制仍然是紧缺。其原因是工资低,新招的教师打卡工资才两千元左右。据我所知,湖南一师毕业的人教了一两年就辞职去沿海城市打拼了,一些其他的2022年1月,广东补发50的过渡性养老金。补发对象都有谁,怎么算?知足常乐吧我想静静本人退休时还有点小确幸!自己估计退休金3500元左右足矣(因为是大集体退休哈)呲牙呲牙呲牙实际情况是工龄43年4个月!!!坐标重庆大集体企业单位。本人2019年1中国有年轻的国之栋梁吗?像袁隆平,钟南山这种?回答是肯定的。在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有,他(她)们默默付出支撑着国家的未来。每年国家评选出来十大优秀青年就例证!中国是世界之大国,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世界公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农村里抓到拐卖儿童者殴打致死,判刑会从轻处理吗?三农领域一犁膏雨看社会一从感情上来讲人贩子早已是人人得而诛之。即便是千万万剐也解不了被拐卖家庭的心头之恨,骨肉之痛。二从道理上讲大家都是生儿育女的,人贩子很多也是为人父母的,人同此河北廊坊发生的村民哄抢花生的事,您怎么看?我看了这个视频报道,有个农民种植了30亩花生,还没有收获就被附近廊坊的某些村民哄抢,甚至花生秧都运走了。有人拍视频,其中一个哄抢的女村民还说警察能怎么着我,公安局里头是我兄弟。种地有人说成年人,不要空手登门做客你怎么看?我是山东人老公是河北人。2016年。他同村同学来我家做客。据他说这位同学在北京做空调生意,生意做的还不错。我觉得人家是第一次来我家,与我也是平生第一次见面,我提前把家里的卫生特意打既然大部分公务员都得不到晋升,那市直和乡镇有什么区别呢?第一,级别不同。市直单位都是处级单位,熬也能熬到科级干部,提拔科级干部,分分钟的事,而在乡镇,本身就是一个科级单位,想要提拔科级干部那得多难,基层的人都知道!第二,待遇不同。乡镇基银行职工到底算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退休年龄应该多大?股份制改革以前(2006年左右)银行职工的身份大都是干部,按照国家规定必须是干部才能在银行工作,而干部身份的取得一是大中专毕业一是提拔转干还有就是部队干部转业。工人身份的有关系调入今年冬天春节会下雪吗?谢邀!根据老农谚冬至大晴天,有雨有雪在年边。这句话来推测,今年的春节(2022年),下雪的可能性很大!为什么这么么说呢?有许多的老农谚,都预测着今年的春节,会是个阴雨绵绵的天气!如山西省太原市的房价有上涨趋势吗?房价已触底,不久即会涨!因为盖房子用的水泥沙子玻璃五金等建筑材料都在涨,人工成本也在涨,房价怎能长期跌?没有。只能是跌,持平不涨也是跌。住房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以太原的经济情况看,现实生活中向亲戚借1万有多难?这么说吧,即使是兄弟姐妹,一旦涉及到经济问题,几乎都没戏了,更别说朋友了。如果真的有人愿意借钱给你,那么除非是那种非常好的朋友或者看重亲情的亲戚。我曾经在十年前借过5万元钱给我小弟
我与道闸那三百六十天不能说的秘密哦美妙的道闸你总能让心思平静的人变的冲动这三个小时之间我至少有两百次冲动想把你拆掉100次想把你撞烂只见你冷漠的躯体上写着一人一杆撞毁两千我不禁的摸了摸口袋左翻又翻颤颤巍巍的掏出两关于原神草神的无端猜想,大慈树王或许尚在人间原神3。0版本的pv视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看过了吧?里面关于初代草神,也就是大慈树王的描述是在几百年前饿灾难中消失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消失了,而非陨落。小吉祥草王也曾说过,她只禅宗的创始人菩提达摩到底在中国待了几年?未解谜题据古书记载,公元526年,菩提达摩从印度坐船来到广州,他一路北上,路过洛阳的时候,看到永宁寺的宝塔,感叹宝塔的建筑宏伟又精美,说道自己已经一百五十岁,历游世界各国都不曾没见过这般精原神树王圣体菇在哪采集树王圣体菇采集路线一览树王圣体菇采集路线无郁稠林上半边,无郁稠林下半边,降诸魔山,茶河之座,水天丛林,恒那兰那右边,恒那兰那左边,恒那兰那下边,化成郭NPC阿什帕奇购买1。无郁稠林上半边2。无郁稠林下半游三峡,坐长江叁号游轮,从宜昌到重庆,一个人要多少钱?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上,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风光旖旎多姿。它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分布在湖北省和重庆市境内。目前可以乘船前往游览,秀美与雄壮的风景,再加上便利的交通,使得长江三中国高价购买老美石油储备,储存量竟超老美2倍,直击美元霸权老美这次急眼了,中国的石油储备要超过它了,不仅如此,我国却还继续高价购买美国石油,直击石油美元霸权。老美这次迎来了真正的掘墓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石油储备这么高了,为什么还成都西安重庆,谁才是真正的西部第一大城市?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分别是甘肃陕西宁夏贵州四川云南青海内蒙古西藏广西新疆重庆。西部地区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那么谁是西部地区第一大城市呢?大陆台企这十年丨在渝台企在重庆发展很放心希望推动更多台商扎根大陆与台湾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重庆,一直是台企西进台资西移的重要目的地。来自重庆市委台办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重庆对外开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与台湾的经贸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在渝台资网球冠军李娜赛场大骂丈夫姜山,挨骂后的姜山却笑了这局肯定赢赛场上,冠军李娜冲着丈夫兼教练姜山狂骂觉得我打得不好,就滚一边去!挨了骂的姜山,心里却笑开了花这局肯定赢!为啥挨了骂还这么开心,是因为姜山太了解李娜了!1982年,李娜出生于湖北武陕西省西京医院发表的6分论文图片因WB条带重复被质疑本文来源撤稿快讯官微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联系2019年5月,西京医院在JOURNALOFCELLULARPHYSIOLOGY(IF6。513Q12)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MCPIP1女星徐莎朗被曝婚内出轨!疑与老公好友多次开房,遭丈夫告上法庭饿了吗?戳右边关注我们,每天给您送上最新出炉的娱乐硬核大餐!9月20日,有媒体报道,韩国女星徐莎朗被老公李政焕控诉婚内出轨,多次去酒店开房,夫妻二人的婚姻纠纷在网上引起热议。徐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