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军中50后难忘的诸多第一次ampampquot,您经历过吗?(二)

  作者:许世宏
  六、汽油味真好闻!
  ——第一次见到汽车
  大约是1967年我10岁时,一天,步行到公社所在地小城村,参加"文革"最炽热时的"红卫兵"集会。就在村中最热闹的"三门街"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汽车,一辆绿色的解放牌卡车!
  只见它艰难地行驶在只有一车宽的街道上,因怕被卡住出不来、走不动,只好一寸一寸地挪动,也正好让我们参会的乡下小孩看了个够。
  汽车不住地喘着粗气,但喷出的尾气丝毫没有让我们生厌,而是感到纯纯的汽油味很好闻。高傲的司机师傅一边拼命地按着喇叭,一边呵斥着围观的小学生和老百姓让道,真牛!
  那时,村民进县城可以步行到10里外的土楼庄站等过路班车,但两毛钱的车票往往让人生畏,因为那时农民干一天活的报酬也仅几毛钱,干脆迈开"11号"(两条腿)一路走去。所以,我入伍前乘坐汽车的次数,是用脚指头都能数得清的。
  有一次,我是搭乘村里往城里送棉花的骡马大车进城的。我坐在高高的棉花垛上,巡视四周,路人皆比我低,谁也没有我看的远,那也是一次难得的享受。
  步行进城,大都走的是山路,也要顺着汽路(沥青路)走上一段,但途中几乎见不到小轿车。偶尔能看到一辆北京212吉普,那肯定是县长、书记的专座。有一次路遇一辆"鳖盖车"(苏联的伏尔加轿车),我想,那一定是省地级大领导坐的,这让我在村里吹嘘了几天。还记得"文革"期间,作为反面教材,上面组织村民观看国家主席刘少奇夫妇出访印度尼西亚的纪录片,当看到雅加达街上五颜六色的车流,真不敢相信是真的。
  真正第一次坐汽车远行是参军到部队。
  1976年2月29日一早,全县新兵身着臃肿的还未缀上领章帽徽的冬装,分乘9辆客车,一直驶往200多里外的驻地——山西襄汾县邓曲村。途中还下着小雪,在爬沁水"十八盘"山路时,由于路滑坡陡,全体新兵只得下去推车。那时,柏油路面不多,路况不好,颠颠簸簸,直到行至晋南平原后,车速才加快起来,只见公路两旁一棵棵树木向后闪过,就觉得我们是在乘风破浪,好不惬意!
  后来,随着职务提升,官越做越大,我的乘车从桑塔纳换成别克,再换成奥迪,越野车也由吉普换成三菱、途锐、凌志570,但都没有第一次见到汽车、第一次乘坐汽车那种感觉了。
  2007年,妻子买基金赚了点钱,又从家里配了点儿,买了辆本田思域轿车,价值17多万元,主要供刚参加工作的女儿上班使用。我们家有了第一辆私家车,那时我正在国防大学学习,周末好几次让女儿开车接送,那种感觉真好!
  2017年退休前两个月,为日后旅游方便,我又买了辆丰田越野。从一家拥有两辆自行车到拥有两辆小轿车,用了不到30年,这也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今天,中国的大小城市满大街跑的大都是私家车,一个家庭有两三辆车的也不在少数。据2021年底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亿多辆。北京市尽管实行了多年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摇号限购,私家车也突破了470万辆。更不敢想象的是,在山西的农村老家,村里的大街两旁、居民小区,都停满了私家车。
  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中国发展真快!
  七、好家伙,真长啊!
  ——第一次遇到火车
  知道世界上有一种大型交通工具,名曰火车,还是从小学课本里读到的。
  那时,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谜面:"屋连屋,一条龙,头上乌云滚滚,脚下雷声隆隆",谜底是火车。但那时没有电视,电影里也鲜有火车的形象,火车到底长的啥样?只能存在于农村小学生的想象中。
  1972年夏天,正在上高中的我赶上空军招飞行员。一天,我们几个政治审查合格的同学,一起赶到晋城一个煤矿医院体检。体检过后,突然听到"呜——"一声长鸣,"是火车!"有同学喊道。大家脸上露出一阵惊喜,几个小伙伴不听劝阻,迅速循声而去。只见储煤场上,一辆钢铁巨兽喷着白烟,喘着粗气,拖着一长溜满载煤炭的车皮,"哐当哐当"驶了过来,喷出的水蒸汽溅了我们一身,尖厉的汽笛声刺激着我们的耳脉。
  哦!真是火车,一辆真正的蒸汽火车,好长啊!
  火车从我们身边驶过后,我们不顾危险跳到铁轨上。好宽啊,这要用多少钢铁?还有一根一根的枕木一直铺向远方,那要用多少木材啊!
  等我真正乘坐火车,就到了入伍后的第二年。
  1977年夏日,作为团政治处的报道员,我奉命到北京采访本团施工部队。当夜,我赶到非常简陋的襄汾火车站买票,一张票七八元,好贵!那是我们一个月的津贴费呀。等挤上拥挤不堪的绿皮火车,哪里还有空位!再说,即使有空座坐下了,但只要有人上车,还得起身让座,——军人怎能自己坐着让老百姓站着呢?
  印象深刻的是,两位女乘务员等车一开动,马上自我介绍,表示要热情服务,还望大家监督。那个年代,学习雷锋做好事是一种时尚,很光荣。看见乘务员满头大汗,打扫卫生,整理行李,倒水递饭,我也尽量帮她们干点活。好在年轻不知累滋味,十五六个小时就到北京了。
  坐火车不堪回首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3—1987年,我在南京政治学院苦读4年,每次寒暑假都要乘坐火车往返。从学校返家时还好说,从南京到郑州的车票由学校代购,十多个小时的旅程,没有硬卧也有硬座。但从郑州到新乡,再换乘到老家晋城的车票,就很难买了。还要带上大包小包,如牛负重,等回到家中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更难的是假期结束返校,因坐的都是过路车,还要转乘,好不容易买上票挤上车,也往往只能"金鸡独立",真是苦不堪言。
  记得1985年暑假,我和妻子到西安旅游,途中妻子突发疾病,我在医院陪护10多天,刚送回老家,又踏上返校旅程。疲惫不堪的我没买上坐票,在闷热难耐的车厢里差点晕倒,好在遇到了同车返校的同学,赶快给我让了个座,才缓过劲来。
  1990年11月在63集团军机关工作期间,我奉命随高炮旅到黄骅靶场打靶。高射炮和伴随车辆由专列运行,我和旅领导也坐在专列的闷罐车里。战士们席地而卧,给了我一张能折叠的钢丝行军床。车厢里虽然四处透风,噪音很大,"哐当"了一天多才到了沧州车站,但想想过去乘车无立锥之地的窘况,就感觉幸福多了。
  后来,随着国家的发展,火车也不断更新换代,从蒸汽车到内燃机车,又发展到动车、高铁,时速达300多公里,平稳地连满满一杯水都不会洒出来,今天的人们出行真是舒适多了。我随着职务的提升,也常坐高铁商务座,可以平躺侧卧,可以看电视玩游戏,有时真有些恍若隔世之感。
  国家发展真快!
  "一日千里"这个成语,早已过时了!
  八、天天都能看电影!
  ——第一次有了电视机
  知道世界上有电视机,是上高中时,在物理老师薛毓斌的办公室一本杂志里看到的。
  那是一本科普杂志。里面有一篇介绍电视机的文章,说收音机只能听新闻,而电视机可以看新闻,还能看电影,顿觉好奇。但感到这么高级的科技产品,自己能享受到一定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1977年的一个夏日,我们团报道组和电影组的同志在一起,有的战友突发奇想,要收看电视。一人在房顶上晃动天线,一人满头大汗地在下面摆弄什么电器,想把收到的图像投影到银幕上。但除了刺耳的噪音,银幕上连马赛克图像也没鼓捣出来。
  真正看到电视,是1978年底在北京军区步兵学校上学时。当时,学校第一次给每个中队配发了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这下可热闹了!每晚《新闻联播》或放电视剧时,120名学员都挤在电视机前,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生怕漏掉每一个画面。港台武打片《霍元甲》,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到的。现在都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电视机是怎么容纳下120双眼睛的。
  等我1980年初毕业留校后,电视机开始逐渐走入家庭。但对于月工资只有五六十元的普通军官来说,没有几个人敢眼睛不眨地抱回家中一台电视机。何况那时买电视机还要凭票供应,有钱也不可能买得到。
  但院校是人才荟萃之地,学校开始有人买原件组装电视机。买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需400元钱,而买元件组装用不了200元。我不禁眼热,也按单子买回一大堆元件,请炮兵教研室一教员给我组装了一台。虽然经常掉线,图像比例不对,不是脸被拉长,就是没了脑袋,有时看着看着就没有图像了,但仍凑合着看了好长时间。也由于质量问题,很快就成了摆设。
  1983年8月,我入南京政治学院学习。11月3日,女儿出生,岳父母决定买一台电视机,算给他们第一个外孙女的见面礼。当我寒假探亲回家的当天,岳父抱回一台彩电,一台14吋的彩电,价格1100元,这是岳父母两个人的月薪加到一起,一年多的工资啊!这台电视使那年的春节特别温馨,也陪伴了女儿的童年,小旸旸常在电视机前有模有样的唱歌跳舞。
  1989年,我把家搬到了太原市63集团军军部家属院。4月份,管文化器材的贾玉敏干事给我搞到一张电视机票,我咬咬牙,花了2820元,买了台18吋金星牌彩电。那时我的月工资才200多元,心想,一辈子也不用换了,屏幕够大,色彩够艳,音响不错,还要咋的?
  但以后到了北京,随着电视新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也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客厅面积的不断扩张,我的电视机也换了好几代,现在看的是58吋的大彩电。
  今天,国产电视机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智能化电视机不断涌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如长虹全面智慧屏电视、小米人工智能电视、海尔智能语音电视、长虹超薄语音智慧电视、创维超薄高清电视等,价格不但没有涨,甚至用40年前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比当年更好的电视机。科技发展真快!
  想想当年组装、购买电视机的窘况,感慨甚多!
  九、别把魂魄摄走了!
  ——第一次购买照相机
  知道照相一说,还在孩童时期。
  听说公社所在地的小城村,有一家小小门面的国营照相馆。但当时家中竟没人照过相,只记得父亲在庄河口磺厂劳作时,工会会员证上有一张小小的头像。作为父亲留存至今唯一的一张标准照,后来放大成为父亲的遗像。
  小时候,还听村里老人煞有介事地说,照相会把人的魂魄摄走了。我想,一方面是没文化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没钱照不起相的自我解嘲吧!
  第一次照相是在1968年。当年,我作为阳城县润城公社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了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大会。期间,曾受邀与同为代表的中庄信用社马主任、润城供销社售货员焦兰兰等,在县城照相馆合过影。我蹲在他们前面,同样把《毛主席语录》小红书紧贴胸前,照了一张当时很时髦的"忠诚照"。作为样照,还展示在照相馆的玻璃柜台里。带回家后,我也曾精心把它镶嵌于后来买的相框里。但在我入伍后,可能发潮变色,早已不知去向了。
  我的第一张标准照,是七年制(初中)的毕业照。1971年冬毕业时,我们全班同学勤工俭学,在村东青山岩烧了一窑石灰,卖了几十元钱。用这些钱,学校给每人照了一张一寸小照,发了一张六寸合影照。合影照还保留着,但单人照片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记得合影时,看到照相馆的师傅支起一个相机匣子,蒙上一块外红里黑的布,自己钻进去聚好焦后,伸出头来喊道:"注意!不要眨眼!一、二、三——",冷不防按下手中的小皮囊,一张照片就照好了。觉得好神奇,但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拥有一台照相机。
  1977年在团报道组时,我和电影组的好友崔东海用120相机玩过照相、洗相,也留下了几张照片:一张挎着冲锋枪,炯炯目光远视前方;一张别着手枪套,一副小军官模样;还有几张是合影,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风华张扬。
  1982年五一节,我和妻子去北京"旅游结婚",曾借用本处的120相机,照过几张黑白照片。那个年月,脖子上挂个相机,不管价值几何,都是件很时髦的事情,都可以引起不少"回头率"。但还是没舍得让天安门广场的国营流动照相馆照一张彩色照片,以作为新婚纪念。今天看来不可理喻的事,当年却没感到多少遗憾,总觉得有张黑白结婚照就可以了。
  1985年放暑假前,我和妻子相约到西安旅游。为"不虚此行",下决心买了一台上海产的海鸥120相机,价值120元。这是我的第一台相机,一路上留下了我们不少倩影。但碍于120胶卷购买洗印都不便宜,没敢照几张风景。也因120相机的取景框需低头向下看,颇不方便,看到一些游客已用上了135相机,遂于当年寒假前,咬了咬牙,特别是征得妻子的资金支持,从同学手中转购了一台海鸥DF135相机,483元,那可是我8个月的工资啊!
  这架相机一直陪我直到数码相机流行,给我留下了上千张照片。我用它记录了全家的温馨时刻和爱女的成长经历,记录了我在南京政治学院发奋苦读的情景,也留下了全家和亲友的不少"全家福"。当然,也留下了我多次参加部队训练、野习和重大活动的现场纪录。但135胶卷价格也不菲,一卷彩色胶卷15元,洗一卷也需15元,我就尽量省着用。一卷可拍36张的胶卷,我可以拍出38张照片,而且成功率极高。
  后来,当了机关和部队领导后,由于单位有相机,还有专职的新闻干事,亲自拍摄的机会就不多了。2002年我参加中组部举办的厅局级干部轮训,在香港培训期间,花1000多元买了个奥林巴斯长焦相机,但没拍几卷,就被不用胶卷的数码相机所取代,相机产业发展太快了!
  2010年我任新疆总队政治部主任时,在下部队检查、调研和考核转换单位途中,往往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所震撼,遂下决心购置一台档次较高的相机,留下边疆的壮美,也不枉在新疆工作一场。买哪款机子好呢?我请总队摄影干事王长江帮我参谋,他建议买一台佳能5DⅡ的机子,配28-300镜头,号称"一镜走天下",不需要更多镜头就可满足我这个业余摄影者的需求。一问价格,2.6万元。咬咬牙,就是它了。为免嫌疑,坚守廉政,我取出两个月的薪金交给他,让他购买并保留发票,不沾公家半点光。买回来一看,足有14市斤,但确实结实耐用,质量也好。10多年来,我用它拍了数千张照片,并出版了两本影集《印象西部》和《宏观大地》。退休之后我又添置了一款体积小、重量轻、质量也不错的索尼微单αR7,照相就更方便了。
  当然,我也深感日本相机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太大了。中国相机何时能一鸣惊人?
  十、现代"顺风耳"!
  ——我的第一部手机
  儿时读《西游记》,知道了"顺风耳"。孙悟空隔着十万八千里,仍能听到佛祖的训诫,仍能接收到唐僧师傅的求救信息。但也知道那是神话,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后来看电影战斗片,通信兵背着电台大声向指挥部呼叫,向前线喊话,知道那叫无线电通话。也曾突然冒出一个奢望,什么时候电台能变小、变轻,人人手揣一个,彼此互联互通呢?
  上世纪70年代初,听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隔着大半个地球,在长城上就能与白宫通电话,感到太不可思议了。
  那时的中国,固定电话还是个奢侈品,哪里还敢想无线通讯呢?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里只有大队部安了一部手摇电话。记得那年我当兵探家,想跟30里外的朋友通个话,把胳膊摇酸了也没接通。入伍后,一个连队也只有一部电话机。要打长途,还得找团总机班的守机员帮忙,但要接地方线和家里通个话,几乎不可能!
  所以,那年代有急事,只能到邮局发电报。1983年11月3日,妻子在家分娩。4日上午发的电报,我在南京政治学院5日上午收到,上面仅有7个字:3日23时生女孩。我回复电文:母女平安!——电报是按字付费的。
  我当了团职干部后,住宅也才装上了电话。而中国大地出现手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了!
  1992年,我在北京军区干部部工作时,部里购买了几部手持电话(俗称"大哥大")。别看它长得像块砖头,但价格不菲,一万多元呢!一天,我在河北境内出差。在一处开阔地,看到部里几位同志围在一起在试机。只见他们拿着"大哥大",对着北京八大处方向,一遍遍地按下部值班室的电话号码。
  好大一会,突然听到"嘀——嘀——"的声音,拨通了!大家顿时笑逐颜开——在外可以和机关联系,可以给领导汇报,甚至可以和家里通话了!
  物以稀为贵。部里规定:除非必要,不得动用。等于把它"供"了起来,我们几乎没摸过。
  那时,砖头式的"大哥大",只能是大机关专用,或是有钱人的象征。曾看到一些脖子上挂着金链子,手指上戴着金戒指的老板,在街上拿着"大哥大",旁若无人地狂呼乱叫。我们一边用"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鄙夷的眼光瞅着人家,一边又自惭形秽,何时自己也有一部"大哥大"呢?
  社会上首先普及的是BP机(寻呼机)。它只是一个单方向的移动通信工具,只能接收无线电信号,不能发送信号,但在手机未普及前,也曾显赫一时。
  1983年,上海开通了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正式进入国内。因使用不方便,价格也贵,不但没有推开,连知道的人都不多。直到1990年之后,好像一夜之间,大街上冒出了好多寻呼台,人人腰上都别了个BP机,"有事呼我"成了人们的社交用语。
  我也和机关其他同事一道,1993年配备了一个摩托罗拉BP机,一用就是三四年,给我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当然,在和领导、同事联系更加紧密的同时,也方便了领导随时召唤、机关随时加班,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每时每刻都在控制着你,"没听到""没找到"再也不能成为理由了!
  BP机使用的程序是,使用人先通过有线电话拨通寻呼台的号码,告诉话务员他要寻呼的BP机号码及简短信息,然后挂机等候。寻呼台将以上信息输入计算机,并自动发出呼叫信息,启动相应的BP机。被呼叫人听到BP机发出的提示音后,打开显示开关,就了解了相关信息。但如需回话,还得找部固定电话和寻呼人通话。
  没想到,BP机作为第一代即时通讯工具,虽很快遍布全国城乡,但它更像一个过渡的角色,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快败下阵来,2005年后就基本看不到了。
  1997年,我终于有了第一部手机。但不是"大哥大",而是一个小巧带滑盖的诺基亚手机。好方便!只要对方有手机或固定电话,就可以互联互通了。
  特别是那些年,老母亲卧病在老家,我抽空就和母亲的座机通个话,问候安慰一番,聊补不能侍奉在侧的歉疚,心稍安。
  当时,手机只能接打电话,还没有储藏电话号码和接发信息的功能。所以,要方便使用,还必须配备"三件套",正如濮存昕和李湘当年做的广告: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其中,商务通只是一个电话号码簿,可以手写输入。那时,腰里别着寻呼机,口袋装着商务通,手里揣着手机,全套装备,很是威风。但夏天衣着单薄,就很不雅观了。
  但"三件套"寿命更短,随着手机储存功能的增加,到2000年跨世纪时,商务通也被淘汰了,"一个也不能少"被手机一机独占,而且手机的样式也变得越来越小巧可爱。记得我们1999年秋天出访美国时,看到不少美国人还在用"大哥大",还笑话人家老美落伍了。
  后来,手机又增加了短信、彩信、照相、游戏等功能,屏幕也由黑白变为彩色,特别是手机连接互联网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智能手机,APP应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
  今天,手机不大,能装天下,一机在手百事不愁。亲友、同事相隔千万里,每天仍可通过手机见面聊天、议事办公。手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出行购票用它,生活缴费用它,了解世界用它,观影游戏用它,摄影照明用它,计算写作用它,网上购物,网上经商,网上银行,网上订餐,网上开会,网上开庭,网上浏览资讯,……几乎是一应俱全,无所不能。手机不再仅仅是通话的工具,它与人类的欲望和科技互相搭载,必将激发出更多的应用,进一步方便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手机的使用与普及,迅速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BP机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到2000年之后,很快就覆盖了全国各地,流行到山村僻壤。据有关部委2022年6月公布,全国移动电话用户高达16.68亿户,我国手机覆盖率已达118.3部/百人!
  我庆幸,在人生的后半载,赶上了国家快速发展的好时代!我的手机,也在更新换代好多次后,前些年定格为华为手机。不仅仅因为它是国产机,拿在手里自豪,更因为它功能齐全,性能优异,全球领先!
  十一、路如丝,车似蚁!
  ——第一次乘坐飞机
  少儿时,偶然看到飞机从天空掠过,我会一直盯着,直到脖子发酸,再也看不到为止。
  1970年的一天,我在河滩担沙子垫牛圈,头上突然响起一阵轰鸣。抬头望去,一架旋翼飞行器正从我们头顶往县城方向飞去。
  后来才知道那叫直升机。听说部队正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开展"千里野营大拉练",路过县城附近时,出了车辆事故,直升机落到城郊的河滩上,把重伤员接走了。
  1973年我上高中时,曾参加过"招飞"体检,因三不够(身高不够,体重不够,发育不够),被刷了下来,也就断了我的"飞行梦"。但还有一个梦想始终不曾忘记,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坐上一次飞机,体验一下腾云驾雾的感觉,享受一把俯瞰大地的快乐!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1979年8月下旬的一天,度完暑假准备返回北京军区步兵学校的我,得知长治市有飞往太原的小飞机,就怂恿在长治工作的大姐夫帮忙弄张机票。那时,乘坐飞机要有单位证明,说明你历史清白,政审合格。还得有身份,一般公民是不能登机的。我姐夫恰好有个同学在市委党校工作,正准备乘坐飞机到太原出差,就请人家帮忙"走后门",把我捎带上。人家一看我是个军人,也就答应了,开具证明称我是同一单位的小同事。
  从长治到太原,空中飞行40分钟,票价12元。我当年每月的服役津贴只有10元,但能坐一趟飞机开个"洋荤",值了!等我和这位大哥一道登上飞机,才知是一架上下双翅膀的安—2小型飞机。飞机上挨着两边舷窗各6个座位,刚好搭乘12人。起飞前,飞行员要求我们系好安全带,给我们每人发了一袋水果糖,叫声:"坐好,走了!"飞机没有滑行多远,就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
  那天,天蓝茵茵的,只有几朵浮云,看得很远。我贪婪地从舷窗望去,地上的景物越来越小:一列火车像一个个火柴盒连接着,冒着白烟在行进;公路上的汽车、马车好似许多蚂蚁在蠕动;宽阔的河流如小溪,不时反射着刺目的白光;大路如丝,沟壑似凿,层层梯田像极了军用地图上的等高线。
  40分钟后,飞机降落到太原机场,感觉机场比大汽车站好不了多少。我又赶到火车站,买上驶往石家庄的火车票,终于在返校报到截止时间前赶回了学校。
  但乘坐飞机的事是不能炫耀的,机票也是不能报销的。那时部队规定,军校学员假期往返一律不得乘坐飞机,实际上也没有飞机可坐。经济上吃了亏,但12元钱享受了全校师生都很难实现的空中行,值了!
  第二次坐飞机则到了1994年8月12日。那天,我与处长赵山一起到牡丹江市开军队干部业务工作会议。去时乘坐的是北方航空公司的麦道飞机,感觉就是一个"快"字。当天的日记这样写道:
  "9时20分,飞机滑行至跑道,然后加速一段,‘腾’的一声直插云端。往下看,云海茫茫;往上看,晴空万里。虽说不太紧张,但心里也不踏实,总有一种悬空感。直到飞临牡丹江上空,云开雾散,飞机安全着陆,心也随之放下了。飞行共一个半小时,真快!"
  这是我时隔15年后又一次乘坐飞机,而且是现代大飞机。返京时,从大连乘坐空客A300,一排坐8人,共30多排,能乘坐274人,像个中型会议室。冒雨起飞后,还没等喝完一杯橙汁,就飞临了北京上空。等着陆首都机场,从军区大院接我们的小车还没赶到呢!
  1995年10月,我和干部部部长随军委工作组考察军区所属部队。26日,乘坐军委张震副主席专机,从临汾飞邢台褡裢军用机场。那天的日记这样写道:
  "途中,万里河山一眼收,太行山一望无遗。更惊讶的是发现了一个空中奇观:飞机映在云海上的倒影,竟被一个彩虹包围着,直至飞出茫茫云海。有人告曰,这是吉相,天机不可泄露。我却感到这是太阳光反射云海水蒸汽所致,与雨后彩虹是一个道理。"
  我还有一次乘坐直升机的经历。2010年10月,我在新疆总队直升机大队蹲点调研。当时乌鲁木齐正开欧亚博览会,每天大队的"直--9"都会在乌市上空巡逻几趟。一天,我上机和他们共同巡逻。一起飞,就听到机场塔台在呼叫,担心干扰他们正常的航线,飞行员作了解释。直升机虽然噪音不小,但比民航还平稳,没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我用随身带的相机拍下了人民广场,拍下了总队机关大院,拍下了欧亚博览会场的全景,还飞到红光山上空,拍下了《佛佑乌市》的照片。又飞临郊外,留下了《天然长城》的伟岸。
  之后,由于工作需要,特别是当了部队主官后,乘坐飞机的机会就多了起来。我曾两次乘机航行10多个小时,飞越大洋出访欧美,也曾多次乘飞机翱翔在青藏高原和西域上空,留下了一本航拍摄影集《宏观大地》,还乘坐过南方航空公司最大的A380宽体客机。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乘坐那架安—2小型飞机。
  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接续奋斗的结果。尽管我们现在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敌对势力的破坏和挑衅,但我们相信,社会的进步会越来越快,祖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年轻的人们,珍惜吧!

川渝陕甘四地消费者组织提醒消费者国庆假期注意安全中国甘肃网9月29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9月28日,记者从甘肃省消费者协会获悉,国庆假期临近,为进一步加强工作联动,跨区域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科学安全消费,川渝陕甘消委(消协今年国庆假期旅游热不热?哪种旅游方式受青睐?再过两天的时间就到国庆假期了,购物旅游餐饮等消费又将迎来传统的旺季。今年的国庆假期,本地游和周边游是出行的主流。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满足群众的出行旅游需求。今年国庆去哪儿?广州周边人少好玩的宝藏地推荐给你,拒绝人挤人国庆黄金周来啦!想好了去哪里玩了吗?美美的七天假期,当然不能浪费,选几个感兴趣的地方去走走,玩玩,散散心,尽情放松一下。华辉美食人精选了一些广州周边人少又好玩的地方,来看看有没有你国庆假期来临,泰安的天颐湖景区游玩项目还真不少碧水繁花浪漫景,魔法梦幻狂欢季10月1日10月7日泰山天颐湖景区开启白黑全天候不间断游玩新模式哈利波特魔幻秀顶级魔术天团震撼开演20个魔幻节目的精彩串联48个神奇效果的持续绽放十一(新华全媒)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国庆节假期日益临近,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及长安街沿线14组立体花坛精彩亮相,吸引游人及市民观赏留念。9月27日,市民在西单路口的富裕生活花坛前拍照。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汽车特定区域商业化试运营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题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汽车特定区域商业化试运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郭宇靖张漫子重庆武汉两地近日发布新规,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商业化运营试点。至此,全国已有北京重油价调整消息今天9月28日,调价后国内929598号汽油价格油价调整消息今天9月28日,调价后国内929598号汽油价格9月即将结束,本月共计调整了两轮油价,第一轮上涨,汽柴油分别上调190185元吨(约0。15元升),第二轮下调,汽柴油分8月核心资本货物订单意外激增,美国制造业还撑得住吗?记者刘子象编辑尽管利率持续上升,但美国企业仍热衷于投资设备,美国工厂的商业设备订单在8月创下今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反映商业支出的关键指标核心资本货物订单9月沪牌哥代拍沪牌中标案例9月沪牌哥代拍牌中标率36,近3个月各月代拍沪牌平均命中率超过30,本月共计140张标书中标51张,其中12次中标客户占比超过60。本月拍牌额度投放量18933史上最高,但本月拍牌核能供暖扩面,烟台莱阳威海乳山列入计划名单记者李楠楠9月27日,烟台市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海阳市专场,主题是全力做好突破海阳文章,打造烟台南部发展高地。记者从会上获悉,依托海阳核电站,海阳市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城十四届江苏省委第二轮巡视启动对22个县(市区)开展政治监督9月27日,十四届江苏省委第二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对巡视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对省委第二轮巡视作出安排
10月18日隔夜要闻黄金原油黄金方面金价上涨0。41,报1650。48美元,金价冲高回落,早盘一路震荡上行,美盘时段最高涨至1668美元,随后逐步回落,尾盘跌至1650美元下方,抹去了日内大部分涨幅,整体呈倒58同城被强制执行1520万此前股权遭冻结中新经纬10月18日电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近日,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520余万,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天眼查Ap国军少校被俘后送去改造,高呼告诉首长我是902,陈云亲自接见1947年10月16日,此时的东北已经解放。在辽宁南部,负责巡逻的解放军战士神色俶尔警惕起来,因为他发现了一个衣服破烂的国民党将领,肩章上的军衔赫然显示出他是一名国民党的少校。就在新视野号东子和环华十年培根以及麦小兜谁才是房车旅行一哥?新视野号东子和环华十年培根以及麦小兜开车去非洲的麦小兜,谁才是房车旅行的一哥呢?下面我以我的角度来分析下。新视野号粉丝量上百万,东子确实是个特殊的存在,喜欢清净,不接广告不拉赞助,王俊凯要代言猫人内衣了,堂堂的TFBOYS队长沦落到什么代言都接王俊凯要代言猫人内衣了。他经纪人怎么老给他接这种不适合年轻流量的代言,有点low不会是又拿什么回扣了吧?王俊凯这两年接的代言让我觉得他急需用钱,需要很多钱的那种。不会要塌了吧?看了对你喷喷喷,干后成时装在某品牌2023春夏系列发布秀上,名模BellaHadid尽展曼妙身躯,两位设计师用一种名为Fabrican(喷罐面料)对她的身体一阵龙飞凤舞的喷涂,几分钟后覆盖在模特身上的光泽液西甲最新积分榜本泽马破球荒!皇马31巴萨重返第一马竞升至第3刚刚,20222023赛季西甲第9轮重磅对话结束,皇马主场31击败巴萨,本赛季继续保持不败,并反超对手升至榜首。在积分榜上,巴萨退居积分榜第二位,马竞和皇家社会分居积分榜第三和第四你知道纯银项链一般多少钱一条?你买贵了都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出门逛街已经不满足穿好看的衣服了,也都会佩戴好看美美的项链,黄金项链因为价格高,佩戴的人相对比较少。而纯银项链就成为了很多人优先购买的选择,因为价格通常比较便宜,不需要杨幂内娱丝袜连衣裙穿搭,我就服幂姐,绝最新刷到CALZEDONIA品牌亚太区代言人杨幂,2022秋冬系列的全新三组大片LOOK!说真的,内娱黑丝只能是幂姐真的好有魅力,这大长腿我真的是慕了,真的是绝绝子!西装DIONL法士特产品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近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法士特新能源电驱动产品液力缓速器精彩亮相展会陕西单元。参观者驻足观看,聆听讲解。法士特新能源电驱动产品具有高可靠性经济节能性能优良的卓越祝贺!南雄3项农产品入选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了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韶关南雄市有青脆李脐橙土猪肉3项农产品入选。南雄土猪肉南雄土猪肉建有保鲜冷链配送中心,提升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