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计算架构

  李根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Can Machines Think?
  这是 阿兰·图灵 在1950年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中的经典提问,围绕着图灵的目标,软件和硬件开启了分头行动 。
  软件,以算法为核心,衍生出了神经网络,并在深度学习的加持下,让人工智能浪潮实现全面汹涌。
  硬件,以芯片为载体,从CPU、GPU到各类AI芯片,从执行人的计算程序,到像人一样计算。芯片和AI,硬件和软件,一个源头流出的两条大河,终于在此刻合流交汇。
  但背后的驱动力也越来越明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架构。
  现在,面向AI时代的计算架构,呼之欲出。 让机器执行人的思考和计算:从CPU到GPU
  要想知道未来到哪去,必先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今天,一切智能机器无论大小,都少不了一块CPU。正是这个好比"大脑"的东西,让大大小小的硬件可以执行人写好的规则,实现各式各样的功能。
  世界首块CPU诞生于1971年,但它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现代意义的通用计算机——EDVAC身上。
  EDVAC是ENIAC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的小老弟,由冯·诺伊曼设计。EDVAC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将计算机划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这五个部分组成。
  这就是著名的冯·诺伊曼架构。从这个架构里,我们就可以看到CPU的雏形。
  ——从彼时至今,无论CPU的具体实现怎么变、晶体管数量翻多少番,它的构成始终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这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运算器也叫算术逻辑单元 (ALU) ,负责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寄存器细分为指令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等,负责暂存指令、ALU所需的操作数、ALU算出的结果等。
  控制器则负责整体调度工作,包括对要执行的指令进行译码、从内存中调取数据给寄存器、向运算器和寄存器发出具体操作指令等。
  从上面这个分工我们也能看出CPU的大概工作流程,简单来说就是这四步:
  1、从内存提取指令;2、解码;3、执行;4、写回。
  其中写回到寄存器的结果,可供后续指令快速访问。
  看起来,整个流程没有什么bug。
  但仔细回看一下CPU三大组成的各自分工,可以发现控制器和寄存器是这里面要负责的东西最多、要存的东西最多的两部分。
  从下面这张CPU的简略架构图也能看出,运算器"偏居一隅",几乎80%的空间都被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占据。
  这样的设计就造成 CPU最擅长的是逻辑控制,而非计算 。
  同时,依照冯·诺依曼架构"顺序执行"的原则,"古板"的CPU只能执行完一条指令再来下一条,计算能力进一步受限。
  当然,你说CPU灵活性高、通用性强,我们可以将它进行同构并行。
  但别忘了,单个CPU的性能上限就那么高、能容纳的核数也有限,这种方法能挖掘的潜能实在有限。
  所以,要是让CPU来完成计算量动辄上亿的AI任务,实在是"爱莫能助"。就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系统需要同时查看人行道、红绿灯等路况,如果交给CPU来计算,总不能车都撞上了还没算出来结果吧。
  所以,针对CPU"拉垮"的计算能力,GPU站在了浪潮之巅。
  正如其全称"图形计算单元",GPU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接替CPU进行图形渲染的工作。
  因为图像上的每一个像素点都需要处理,这项任务计算量相当大。尤其遇上一个复杂的三维场景,就需要在一秒内处理几千万个三角形顶点和光栅化几十亿的像素。
  不过,由于每个像素点处理的过程和方式相差无几,这项艰巨的任务可以靠并行计算来化解。
  而这恰好就是GPU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以处理这种逻辑简单、类型统一的琐碎计算任务为甚。
  GPU之所以擅长并行计算,从其架构里就决定了。
  GPU几乎主要由计算单元ALU组成,仅有少量的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
  这也就意味着,GPU可以拥有数百、数千甚至上万核心来同时处理计算任务,使计算的并行度得到成千上万倍的提升——相比现在普通电脑最多8核CPU同时工作,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直观感受一下。
  比如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5000个数相加之后的总和。
  如果我们用CPU来算,即使派上8核CPU,每个核也需要计算625个数;假设每计算一个数需要1s,即使8核并行计算,总共也需要625s。 (这里暂时不考虑支持向量指令的CPU) 而GPU,核心数成千上万,计算5000个数字只需每核算1个数,1s就能搞定。
  625s VS1s ,这是何等的差距。
  除了并行计算能力,GPU的内存带宽也是CPU的几十倍 ,决定了它将数据从内存移动到计算核心的速度更快,整体计算性能更加让CPU望尘莫及。
  由于GPU的设计并没有专门跟图形绑定的逻辑,属于一种通用的并行计算架构,所以除了图像处理,它其实也非常适用于科学计算,乃至复杂的AI任务。
  所以在2012年,当Hinton及其弟子Alex Krizhevsky将其作为深度学习模型 AlexNet 的计算芯片,一举赢得Image Net图像识别大赛之后,GPU在AI领域的名声 就一炮打响。
  而早就基于自家GPU推出了CUDA系统的英伟达,又凭借着三年时间里将GPU性能提升65倍,并提供后端模型训练和前端推理应用的全套深度学习解决方案,奠定了自己在该领域的王者地位。
  直到今天,GPU也还是AI时代算力的核心、人工智能硬件领域的霸主。
  然而,GPU属于通用计算芯片和架构,并非专门为AI打造, 无法实现性能和功耗的统一 。它的计算能力越强代表核心越多,功耗也就越大。
  比如RTX 4090,450W;比如今年9月刚上市的H100,直接史无前例,700W。这种情况还大有逐年攀升之势。
  还是拿自动驾驶举例,在电车基本成为主流的当下,如此高的功耗势必对续航里程造成困扰。更别提越来越多的终端也开始具备AI能力 (比如手机、智能音箱) ,它们不仅要求计算能力,对功耗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再强的GPU在这里也显得很弱势。
  另外,一些更复杂的AI场景 (如云端推理、模型训练等) ,常常动辄就需要上百块GPU一起运算,这让整个计算平台的功耗控制也是相当棘手。很多机构不得不考虑能源和环保问题。
  这不,今年7月诞生的目前最大的多语言开源模型BLOOM,就动用了384块A100炼成,释放的热量最终都用来给学校供暖了。
  所以,综上来看,CPU和GPU的出现,虽然帮助机器拥有了执行人的思考和计算的能力,尤其后者让AI计算任务得到了相当大的加速,但一些缺点还是让它们无法大展身手。
  因此要想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和计算,通用计算芯片的架构决定了不会是最佳方案。 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和计算:AI芯片大爆发
  数据驱动的方式方法,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和计算展现了可能。
  但背后的计算需求,也让过去的计算架构越显强弩之末。
  据统计,光是在2012年到2018年的六年时间里,人们对于算力的需求增长了就超过30万倍。也就说,每3.5个月AI算力就大约翻一倍。如今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攀升。
  所谓"通不如精",以CPU和GPU为代表的通用计算芯片架构,已经无法很好地匹配和满足这一需求,所以在各类新AI技术层出不穷的同时,新计算、新架构、新芯片在过去几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爆炸。
  因此这几年,我们看到了很多除了CPU和GPU以外的各种 "xPU" ,诸如谷歌TPU、Graphcore IPU、特斯拉NPU、英伟达DPU……
  尽管它们的分类不同,有的属于半定制化的FPGA,有的属于全定制化的ASIC,有的应用于终端,有的应用于云端……但作为专门为AI任务和需求而生的新芯片,它们都有着比CPU/GPU功耗低、计算性能高、成本更低等优势,落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最近几年的智能手机、自动驾驶、机器人、VR等领域。
  按照能力和用途,这些AI芯片们在这个过程中上演了这样两个阶段:
  首先是仅作为加速器,辅助CPU完成HPC、模型训练/推理等AI任务。
  (AI芯片几乎都不具有图灵完备,所以必须要和CPU一起搭配使用,这也是所谓的"异构融合"大趋势。)
  它们的结构类似串联,可以用 "CPU+xPU" 这样的公式来表达。
  这一组合最经典的其实就是CPU+GPU,它俩到现在其实也还在流行。
  只不过如前面所说,GPU不算专门为AI设计的芯片,无法在这一领域发挥出极致的性能,所以这里的xPU更多的指TPU、IPU、DPU等AI加速芯片。
  (当然,GPU还是自有它的用处,所以它有时也会加入进来,形成"CPU+GPU+xPU"的结构。)
  这一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CPU只负责少量的计算,一般为那些情况比较复杂、计算难度不确定、灵活性要求高的部分;大部分"脏活累活"都由计算能力超强、能耗又没那么高的xPU来完成。
  就如下图所示,在实际情况中,它们的分工很可能遵守"二八定律"——xPU负责整个系统80%的计算任务,剩下的20%由CPU+GPU分担,其中GPU的比例又高达16%, 留给CPU的只剩下4% 。
  如果进行软硬件融合的进一步优化,三者之间的比例还可能变动为90%、9%和1%。
  这样各司其职、各挥所长的安排可以保证最极致的性能和性价比,做到从前CPU和GPU单上无法企及的高度。
  其次,AI芯片作为专用芯片,针对专门的领域推出,负责某一特定AI任务的计算。
  (说通俗点,就是某一块专用芯片能在自动驾驶领域使用,换了机器人领域就不行)。
  在这种模式下,各xPU已成为各系统的主角,决定该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果。
  这就导致一些自动驾驶公司,在宣传它们的技术时,只把xPU拉出来大肆宣传,基本不提CPU和GPU的事儿了。
  那么CPU在干嘛?当然是利用自己擅长的逻辑控制来把控整个流程。
  因此此时,CPU和AI芯片的关系更像一种并联结构,我们就可以用 "CPU、xPU" 的公式来表达(当然,GPU也仍然可能参与其中) 。
  如前面所说,由于CPU基本不决定计算性能,我们也就不用再寄希望于CPU的战斗力有多强。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模式其实是将通用计算芯片的核心地位削减了——CPU的地位又变了。
  那么,成为"中流砥柱"的AI芯片们究竟有多大威力?我们来看 3个案例 。
  首先是 云端 。
  在这个领域,互联网巨头们有着"本土作战"的优势,因此大多可以不依赖英伟达等传统巨头。
  如谷歌2015年就推出了自己的云端加速AI芯片TPU。
  它的中文名叫张量处理器,属于ASIC芯片的一种,专为加速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而设计。
  得益于用量化技术进行8位整数运算、脉动阵列、基于复杂指令集 (CISC) 等设计,它与同期的CPU和GPU相比(英特尔至强E5-2699 v3与Tesla K80 GPU) ,可以提供大约15-30倍的性能提升。
  如下图所示,当将延迟全部控制在7毫秒之内时,TPU每秒可运行的MLP0预测可达22.5万次。同等情况下,CPU只有5000多,GPU也仅为1.3万+。
  效率方面 (性能/瓦特) 的提升也高达30-80倍:
  (谷歌第一代TPU功耗约为40W,性能最强的第四代也只有175W,而同时期的A100已达400W。)
  这样的成绩意味着它既可以大规模运行于最先进的神经网络,也可以同时把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上。
  △ TPU在以上6种神经网络中的CNN1上表现最好,性能是GPU的26倍
  它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深度学习硬件执行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英伟达等传统巨头的地位。
  谷歌也对它重用有加,搜索、街景、照片、翻译等服务以及AlphaGo背后的神经网络计算,都交由它来完成。TPU的出现,成为了AI时代云端计算需求的代表性解决方案。
  终端方面 ,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是AI司机变革下的汽车领域,即自动驾驶。
  目前,自动驾驶芯片有两条主要技术路线:
  一是英伟达Orin靠"魔改"GPU所走的通用架构路线;另一个是特斯拉、高通、Mobileye等青睐的专用芯片技术路线,也就是CPU+(GPU)+xPU的形式。
  比如特斯拉FSD芯片就是主要由CPU、GPU和NPU组成。
  △ 图源wikichip,特斯拉FSD芯片die shot图
  其中,NPU是里面占比最大的处理器,是整个架构的重点。
  它是由特斯拉硬件团队自研的一种ASIC芯片,主要用来对视觉算法中的卷积运算和矩阵乘法运算进行有效加速。
  具体来看,每块NPU的运行频率为2GHz,峰值性能可达 每秒36.86万亿次运算 (TOPs) ,总功耗却仅为7.5W 。
  所以,正是从特斯拉开始,专为自动驾驶所需的神经网络打造的NPU开始成为汽车芯片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通用芯片CPU、GPU开始退居辅助位置。
  国内方面,唯一实现车载智能芯片大规模前装量产的 地平线 ,其代表芯片征程系列,也是采用"CPU+ASIC"的技术路线,ASIC部分用的是自研的BPU 。
  它的使用使最新的征程5芯片算力达到了128TOPS,功耗也只有30W。
  由此,征程5靠4.3TOPS/W能耗比,一举超过了特斯拉FSD (2TOPS/W) 、也超过了2022年高端智能电动车标配的英伟达Orin(3.9TOPS/W) 。
  这种性能和功耗展现出的对比,甚至是标志性的。背后是芯片架构在AI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趋势:
  CPU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在变化,而这其实反映的是AI时代计算架构客观需求的进化——
  一开始是完全规则驱动 ,只有CPUGPU等通用计算芯片进行发力,但由于架构的规则都是被写死的,无法适应越来越快的算力需求;
  于是开始了 半规则驱动 ,CPUGPU等通用计算芯片的核心能力继续发力,但已开始有专用芯片的介入,让AI计算架构不再依赖于完全写死的规则,相对灵活地发挥出价值;
  再到后来,便开启了 自定义规则驱动 的阶段,此时专用型AI芯片占据核心地位,CPU/GPU仅仅作辅助之用,AI计算架构获得最大的自由度。
  而我们的机器也终于能够从执行人的思考和计算,越来越接近像人一样思考和计算。
  但这还不是终点。 终极计算架构:Neural Computing
  终点是什么?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答案。
  最近正在被更多人认同的是: Neural Computing,神经网络架构 ,或者说神经网络统一架构。
  即一个大一统的神经网络计算架构,一套架构驱动所有场景、领域或任务,比如图像处理、视频编解码、图像的生成、渲染,只需要很少的一点点改动或者一点点算法的调优,就能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
  其特点,就是用技术驱动的方式去集成少量的规则,让硬件因软件而打造,软件为实现算法而生 ,这样更符合AI算法模型和任务的特点,也才能真正让模型跃迁驱动性能跃迁。而不再是传统的用硬件迭代解决问题。
  而且这种方法论,不只是单纯的展望,因为正在被实践。
  比如智能车载芯片,不仅用神经网络做了分割、检测和识别等语义级信息,而且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趋势,包括ISP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这样的图像处理任务,也都能够用神经网络实现了。
  而业内,视频编解码相关的方法,神经网络也比传统方式实现得更好,信噪比更优异。
  这两年火爆的NeRF,涉及到过去非常考验硬件能力的图像渲染,需要基于光线追踪等等图形学理论建立复杂规则的算法,也都被证明神经网络可以做得更好。
  甚至用的还是很简单的神经网络计算方法,通过学习再推理的方式重构整个过程,把过去花费大力气求解的3D点云恢复重建等问题,更直接高效解决,实力和潜力,都不言自明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被放到了一个更具时代变革的趋势上: 计算架构领域到了一个分久必合的时候,到了一个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亟待突破的时候。
  这是两个时代的划分,背后是人与机器关系的两种范式。
  1.0时代 ,依赖于经验和规则,把人类理性分析转换成计算机可具体执行的规则代码,不仅定义目标,也定义整个执行的过程。
  这个时代里有很多经典的算法排序,会告诉机器每一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CPU和GPU都是这个时代里的集大成者。
  2.0时代 ,依靠的是神经网络学习和迭代,人类提目标、要求,有时目标甚至会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和框架,但机器会在神经网络驱动下,搞清楚如何去执行,如何围绕目标求解最优解——机器有了自主性。于是就得从算法、架构到芯片确保机器的这种自主性。
  1.0时代可以很多精细的规则、后处理、后融合,把所有人类对于具体场景任务的know-how变成计算机可严格执行的代码,再与"摩尔定律"和硬件革新配合,做到极致的高效。
  然而AI模型范式下对数据的需求,以及先进制程的濒临极限,摩尔定律失效已然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
  所以计算架构和范式,一定会进入2.0时代,人类架构的是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自己去求解目标和结果,整个过程不再依赖人写死的规则和经验。这会是软件、硬件到认知方法方方面面的根本性改变——传统的计算架构不再适用。
  这种对自主机器到来的判断,实际也能理解很多新现象。
  比如马斯克为什么把特斯拉的下一步,定在机器人形态上。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把自动驾驶、智能车,放在了"汽车机器人"的维度上思考和谈论。
  以及当前以智能车载芯片知名的地平线,全名里为啥是 "机器人技术" 。
  因为一旦沿着AI落地展开思考和推演,最后能作为独立品类、物种展现AI核心变革力的,有且只有机器人,或者说就是自主机器人。
  它可以是家里扫地的那种,可以是提供自动驾驶出行的那种,也可以是仿照人类形体而生的那种——从感知到控制都有自主权,会是边缘的而非云端的,会是去中心化的而非中心化的。
  而既然自主机器人是AI最终的归属,那更本质的要打造的产品,就是驱动这个自主机器人的大脑,就是处理器,或者更本质地说是计算架构。
  这个本质问题的搞清楚,也能理解整个芯片半导体、信息计算产业的兴衰规律。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说,需求决定了供应,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芯片,因为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计算架构。
  既然神经网络已经开启了"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和计算"的变革,那固化执行人类思考和计算过程的架构,注定让出中心地位,通用计算芯片也会逐渐失去主导权。 One more thing
  这种无情的历史变迁,也让另一个知名类比更具现实骨感。
  在AI浪潮汹涌的热潮中,CPU一而再被质疑,一而再被挑战,后来英特尔的高管给出了极具中国色彩的比喻——
  "CPU是所有XPU平台的中央神经系统,这就有点像中国人的主食米饭,别的XPU都是菜,不同地方的人喜欢不同的菜,但他们都需要和大米来搭配。"
  这个类比,彼时彼刻,不得不承认既形象又巧妙。
  只是比喻后来也跟此时此刻一样精准:追求低碳水的新时代里,谁也没想到,米饭竟然不再必要了。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姚明张艺谋金星全跑路了?名人富豪纷纷移民,你咋看?近几天,一则名人跑路的消息吸引人们眼球,这则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其中,消息说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卖掉上海豪宅,和妻子女儿一起搭乘美联社的飞机,移民美国休斯敦。大导演张艺谋卖掉北京别墅美媒中美商业关系破冰,美方脱钩威胁未得逞两周前,几家国字号央企申请从美国纽约证交所退市。一石激起千层浪,所谓中美脱钩的话题甚嚣尘上,坊间更是有多个版本的说法,称中国已经做好了与美国全面脱钩的准备。准备是有的,沙盘推演都搞工薪阶层到中年是单身应再婚人到中年不管什么原因如果是单身你还会选择再婚吗?婚姻是人类社会普遍制度,有几干年历史,对人类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没有婚姻,就没有现代的文明。婚姻主要有四个作用,婚姻始于性,使夫妻生3比0,还有谁不管对方是什么队伍,没有一支队伍可以随随便便获得冠军。北京时间8月14日晚,在泰国佛统举行的2022年男排亚洲杯决赛中,伴着解说孙耀鹏洪亮的声音,中国男排以总比分30完胜日本队,时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党中央国务从02!曼城上演4球大逆转!锋霸半场戴帽,6球登顶射手榜今天晚上,英超联赛第3轮一场焦点战上演,曼城主场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下半场连扳4球,42击败水晶宫,4战积10分暂时登顶!本场比赛,上半场水晶宫利用定位球机会连进2球,下半场曼城大匈奴写信向吕后示爱,两国差点爆发战争汉惠帝3年,匈奴的冒顿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信,言辞极为肉麻,信的内容充满了侮辱性语言。吕后看后,勃然大怒,大臣们也义愤填膺,有人主张出兵灭了匈奴,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就在这关键时刻,大民生变成选举秀场!拜登花费3000亿减免学生贷款,却遭一片骂声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有关减免学生贷款的措施,对于年收入达不到要求的家庭,最高可免除2万美元的学生债务。他还表示,这将有大约4300万联邦学生从这项中受益,这些被减免贷款的华南理工大学换新校长,中山和华南理工终于不再共用1个校长日前,华南理工大学上任新校长张立群教授,结束了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共用一个校长的局面。此前,高松院士同时担任了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2所高校的新校长,此次张立群教授的履新,使得华印度性侵案件频发,或与进食咖喱有关据印媒报道,一名15岁的女孩孤身一人从孟买到了中央邦贾巴尔普尔市的亲戚家,准备找自己的两名表哥一起庆祝印度的传统节日兄妹节。没想到的是,这两名表哥却在家中多次性侵和毒打了她。最终,俄列出动用核武的四大依据!卢卡申科警告西方核战机已准备就绪作者挥戈欢迎来到朝晖前哨,我是挥戈。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刚一打响,普京就下令将俄罗斯的核力量调整为特殊战备状态,令全世界倒吸了一口凉气。而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在什么情况下,
更年期怎么渡过更年期症状你有吗?75年,47岁,症状明显,出虚汗,情绪不稳定易怒,月经周期短,时间增长,头发干涩这两年逐渐变白,看什么都没兴趣,不喜欢打扮。购买没了欲望,曾经购买是最喜欢的一件事明代中叶蜀中名医韩飞霞论药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黄牛肉补气与黄芪同功羊肉补血与熟地同功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性柔宜补血分病酒制,兼痰姜汁浸透,血虚合人参,血热合胃癌吃什么好?大多数胃癌的患者都会出现反胃呕吐的现象的,而且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胃痛,食欲不振,胃癌的病人除了积极的治疗之外,还需要注意自己平时的饮食,平时多吃一些抗癌作用的食物是很好的,比如山药金京东方A(000725。SZ)发半年度业绩,净利润65。96亿元,同比下降48。94智通财经APP讯,京东方A(000725。SZ)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16。1亿元,同比下降1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96亿元,同比下降48。9巨人网络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4。99亿元北京商报讯(记者郑蕊)8月29日,巨人网络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巨人网络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9亿元,较上年同8月29日公司要闻12家公司发重要利好公告,1公司净利润涨超479一影响公司的利好消息浙江新能上半年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增174。02新潮能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3新莱应材上半年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130锦浪科技上半年净利3。98亿元同麦趣尔上半年盈转亏1。75亿元,销售退回纯牛奶影响销量并导致库存增加麦趣尔8月29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47。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盈转亏。报告期内,乳制品营业收入489,中南建设上半年营收241。35亿元,同比下降37。3焦点财经讯李泳青8月29日晚间,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据报告,上半年,中南建设营业收入241。3亿元,同比下降37。3综合毛利率9。72,同比下降6北方华创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5。092022年8月29日,北方华创(002371)发布2022年中期报告全文。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北方华创(002371)实现营收54。44亿元,同比增长50。86净利润8。7绝了!梅西转型司令官,再收2次助攻,姆巴佩内马尔破门C罗郁闷头条创作挑战赛本赛季梅西已经全面复苏,他已经转型成为了司令官,他在刚结束的比赛中又收获了2次助攻,姆巴佩和内马尔的破门都是来源于梅西的助攻,而C罗要郁闷了,他到现在还没有取得进球和杨鸣可以安心了,因为辽宁依旧可以打进四强,这次及时雨即将归来头条创作挑战赛杨鸣可以安心了,因为辽宁队在新赛季依旧可以打进全联盟的前四。没错!当郭艾伦离队之后,辽宁队的后卫线的确将遭受重创。不过,对于辽宁队的其他球员来说,这显然也是他们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