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走吧,去西藏

  从西宁回来已经八天了,自己仿佛累坏了似的,不约朋友,不聊天,整日宅在家里,吃饭睡觉。答应了要写篇关于西藏的游记的,不敢说是攻略,只是自己走的路吧。21号就要回呼市了,还是趁着在家,趁着有时间,趁着年轻,写这篇游记吧,西藏行,我给它取名叫做"走吧,去西藏"。这明显是受张小砚那本书影响,你懂得。
  ——题记
  开篇原本是打算直接讲进藏的过程,但是,在拉萨至西宁的火车上,我拜读了   沈宗濂 柳陞祺   两位著的《西藏与西藏人》
  书中讲述了西藏的历史,哪怕是像基督教的创世纪一样,从神话开始,书中都有详尽的描述,书中还讲了西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例如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和派别,格鲁派的活佛转世制度,还有西藏神秘的天葬。所以我想第一篇大概描述下西藏,哈哈,我不是要出书啊,只是在这个政教合一,全民信教的地方,你只有了解了她的历史,她的文化,她的宗教信仰,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西藏之美。
  西藏的地理版图,不用我去描述,大家都应该知道(不知道的去翻中国地图),我现在想说的是西藏的其他两界,民族的和政治的界限,两者有些相似,藏人从岷江以西的基地向东迁移,直至四川腹地成都平原,向南,跨过喜马拉雅山,构成不丹、锡金、尼泊尔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喀喇昆仑山脉和巴基斯坦以东的山谷里都居住着藏人,所以这些地区许多山峰都有藏语名称。喀喇昆仑以东的大片区域是无人之境,再往东是广袤的羌塘。沿黄河拐弯处向东北移动,藏人的定居点远志安多地区,位于此地的两侧是喇嘛教的两座重要寺院:塔尔寺和拉卜楞寺。
  西藏人与其他民族一样,都是有创世神话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西藏的保护神——观音菩萨(和大家心中的观音菩萨完全不一样)有个弟子猕猴,被菩萨派到雪山静修。一个岩魔女化身为美女来勾引他,她使尽千般手段,猕猴当然不动心了,哪有那么容易,没办法,这魔女就对猕猴哭诉了,说如果猕猴不娶她,她就要嫁给魔鬼,生下的孩子将变成恶魔一代代危害雪域。好吧,佛家的慈悲之心,猕猴就禀告了菩萨,菩萨很赞赏他,并祝福他们,于是他们结婚生了6个孩子,猕猴把他的孩子放到果树林里让他们自力更生,结果过几年再去看的时候,他的子孙500之多,观音菩萨就对这些食不果腹的孩子们大发慈悲,教他们种植,以谷物为食,后来他们进化成人,这就是藏族人的由来。由于他们是圣洁的猕猴王和妖媚的岩魔女的后代,他们即从父亲那继承了坚忍、虔诚、宽容、勤奋、仁爱、谈吐高雅和善于雄辩这些美德,也从母亲那遗传了贪婪、好交易、淫欲、固执、轻浮、性情暴躁和无教养等恶习。请记住这些评价,等你真正来的西藏,接触到藏族人,你就会明白,这些评价是多么中肯。
  西藏的历史,开始于雅砻地区,据说,该地区当时是在以为印度王子的管辖之下,西藏第一代君主的故事是这样的,这位印度王子正站在喜马拉雅山上寻找自己的方向(俗称思考人生),当时他的目光触及到雅砻平原时,就明白了这是他要找的乐土,于是他向这个平原走来,在路上他碰到当地原住民,猕猴王的后代,当然双方语言不通,当地人问他从哪里来,他指了指翻过了的山峰,那牧民误会了,以为他是天上来的王子,马上为他做了木椅,抬着他,拥戴他为王,这就是第一世藏王聂墀赞普("赞普"就是藏王,劲座英雄)大家熟悉的孙赞干布是第33世藏王,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藏王。这个故事很多藏族导游都会讲
  关于西藏接下来的历史,什么吐蕃王朝的兴衰,藏传佛教的人生观和解脱观以及发展都不讲了,再讲就真的是一本书了。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墀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释迦摩尼等身像一共有三座,分别是八岁、十二岁、二十五岁等身像,是释迦摩尼佛祖在世的时候亲自指导塑造,他曾说过见此塑像如他亲临,所以当你走进大昭寺,瞻仰到佛祖的十二岁等身像,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对于藏传佛教徒来说,大昭寺不仅是地球,也是全宇宙的中心,所以有很多藏族人一生的心愿就是去大昭寺朝拜,于是他们就开始磕等身长头,三步一个,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拉萨,走向大昭寺,这一路上大概要磕10万个头才能功德圆满。所以在拉萨,如果你见到向你讨钱衣衫褴褛的大叔或老阿妈,如果他们是朝圣者,那请你慷慨施舍吧,哪怕你不信佛教,他们这种精神,这种行为不值得你给吗?说的有点远。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西藏原本的宗教是苯教,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之前,大概就像巫师那样的宗教,刚开始佛教传入的时候,苯教也与其做过斗争,别看西藏现在是全民信佛的地方,历史上西藏也有过灭佛活动,后来苯教渐渐被打压吸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部分,如今藏传佛教分为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噶当派 相信大家都知道,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具影响力的教派,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都是格鲁派的领袖。这些派别都自诩是释迦牟尼佛的正宗传人,但是格鲁派更大胆,他们敢自比宗师,班禅大师是阿弥陀佛的转世,达赖喇嘛是观音菩萨的转世,你去布达拉宫就会看到,五世达赖喇嘛的金身塑像是和佛祖平起平坐的。说明他们的地位是一样的,这也是因为五世达赖喇嘛功绩太大,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是被顺治皇帝册封的达赖喇嘛,从他这才开始使用达赖喇嘛的称号,前边几世都是追认的。所以在藏族心目中五世达赖喇嘛是可以和佛祖平起平座的。大家知道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也就是后来的六世达赖喇嘛是谁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没错,就是仓央嘉措,也许我们爱他的诗更胜过他的身份。五世圆寂后,桑杰嘉措把持了拉萨的政权,秘不发丧,直到仓央嘉措15岁了才找到他,把他接到拉萨,接受经文学习,但他那时候已经有了情人,也许就是因此,才成就后来的情歌诗人,关于仓央嘉措的死,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在被流放的路上圆寂了,有的说是云游四方了,在布达拉宫,有仓央嘉措的寝宫,爱他的诗,所以在那多停留了一会,不是因为他是宗教首领,而是因为他的情诗。我觉得在布达拉宫里,这个比那些金塔更吸引我。
  回到正题,格鲁派的创始人是宗喀巴大师,他决定黄帽作为本人和弟子的特征,所以格鲁派也被成为黄教。藏人对宗喀巴大师也是很敬仰的,布达拉宫和其他寺院都可以看得他的塑像。去西藏旅游,见到的寺院,僧人大部分都是黄教,也就是格鲁派,在格鲁派中,布达拉宫的达赖喇嘛是至高无上的,下来是三大寺哲蚌、色拉、甘丹。然后是下属的寺院,这些寺院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文化基础,有许多不动产,如果你知道了一个普通藏族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只留十分之一,其他的全部进贡给寺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布宫金碧辉煌,但是在布宫里金子就和泥土一样普通,不值一提。
  在西藏如果你遇到僧人,千万别叫人家喇嘛,你会把人家吓跑的。喇嘛是大师的意思,不是谁都担当的起的,普通的僧人要叫古修拉,在喇嘛教里,也是要分等级的,也是有等级考试的,就像四六级一样,你考过了这一等级才可以继续考下一个,但是比英语等级考试好的是,在这期间你可以外出云游,过个三五年再回来还可以接着考,绝不会取消你成绩,僧人学习的一种方式就是辩经,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寺院里看看,你会发现你是从火星来的。
  关于藏传佛教的人生观价值观,各派的主张,和僧侣的进修制度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凭我的小宇宙恐怕说道明天也说不清啊。接下来想讲点西藏的民俗。来到这个地方,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倒退回几个世纪而凝固的地方,就像第一次见到庄稼汉,天下庄稼汉没有太大分别,他们默守着乡村人的淳朴可爱,与他们相处,你就是个旁观者,不论你怎么举手投足学他们,你都不会真正融入进去。藏族人是很爱炫耀的,所以你会看到他们节日的盛装上戴着各种各样的宝石,比如西藏的三宝:天珠、绿松石、红珊瑚,这些都是用来供奉佛祖,驱邪保佑的,特别是天珠,及其珍贵,分为新天珠和老天珠,老天珠是自然形成并且在寺庙里边由喇嘛手持念经几十年后形成的,所以你别指望在西藏买到真的天珠,几千块钱都不能是真的,天珠在藏族人心中是神圣的,轻易不会出售的,要是喜欢,去八廓街淘几个就好了。但是也有人说,八廓街标价50以上的东西都不要买,不要去做那个搬用工,都是从义乌买进来,然后让你带出去。(以下都是自己淘的)
  天珠
  绿松石
  红珊瑚
  还有西藏人很爱镶金牙,如果你看到哪位老阿妈冲着你咧嘴直乐,别误会,也许她是想让你看看她镶的金牙。感觉他们的生活过的自由自在很洒脱,但是真正走进去,才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在拉萨和八一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还好,除了藏族人外,四川人最多了,所以这边又叫做小四川,从吃饭方面就可以感觉的到。但是真的走到一些偏远的地方,比如说纳木措附近的牧民,真的很穷,他们也许就靠旅游业的微薄收入,所以他们想尽办法收钱,厕所要收钱,随便拍一些牦牛也要收钱,你和他合照更要收钱,我们在纳木措拍照的时候,有两个小孩跑过来和我们一起拍照,结果当时手里只剩十几块钱了,其余的都是一百,(零钱都被一路的厕所搜刮了)就把这点钱都给了那俩孩子,结果她们不依不饶,嫌少,大哭大闹,庆幸当时没招来大人,不然后果很难说,这边的民风真的有些野蛮,每个人都配刀,在这伤人事件也是时有发生。所以进藏的朋友要小心。本来觉得藏族人这种生活很自由自在,身边有这么美丽的圣湖陪伴,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
  一妻多夫,也就是几个兄弟共有一个妻子,这是西藏婚姻的普遍现象。比如,一个妻子可以主持七个丈夫的家政,这七个人中,最成功的那个才配得到父亲的称呼,其余的人就是叔伯了。血缘在西藏家庭里无足轻重,当地盛行"玛巴"风俗就是入赘的男人。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其实这些都是形式,最终目的还是要永久的扩大家族利益。
  佛教徒把一生划为四个阶段:出生、成长、衰老、灭亡,出生不用特别欢喜,死亡亦不用过度悲伤。西藏人孩子出生三天才小范围庆祝一下,虽然不厌恶女孩,但男孩更受欢迎,婴儿刚一出生,人们把大麦粉和酥油混在一起塞进他嘴里,这是他第一口食物。给婴儿取名,可以由父母取名,但最好由一个大喇嘛赐名,在社会底层,父母们没多少文化,所以有很多扎西和卓玛,同名很多。
  西藏人死后有四种尸体的处理方法。贫困的人家用水葬,把尸体投入河中,或绑上重石沉入湖中。那些被怀疑有传染病的死者是土葬,是个别现象。第三种是火葬,依大喇嘛规定,尸体要在封闭的炉中火化,再将骨灰与黏土混合,塑成小佛塔,在村里堆成几堆,这是对佛祖的最后贡献。最流行的葬法叫雅拖,既天葬,喂鸟。这是一种特殊的鸟,名为雅果,多年经验让它们在天葬台附近生活。如果鸟没有把尸体全部吃完,说明这人还有罪恶。实行天葬有专门的天葬师,天葬师很有钱,但是地位低下,没人愿意娶天葬师的女儿或者嫁给天葬师的儿子。 其实除了这四种葬法外,还有两种种葬法,一是塔葬,把尸体处理,就像木乃伊一样,放在塔里,供奉着,这都是大喇嘛才享有的待遇,在布宫里你会看到几世达赖喇嘛的金塔。很壮观,像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金塔,用了黄金一万八千多斤,珍宝数以千计。
  布达拉宫里边不让拍照,这张是从画册里拍的。
  另一种是树葬,只对先天性夭折的婴儿,把树干挖开,把尸体放进去,封住。这种藏法也是很少见的。
  文章的最后,想提一下藏医文化,藏医学的鼻祖是宇陀·云丹贡布,他年轻时周游祖国内地及周边地区,学习医学,于8世纪末完成了藏医著作《四部医典》建立了完整的藏医学体系,对藏医学贡献很大,所以在西藏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这位白胡子老人的塑像,大家可以去拜一拜,保佑家人健康。与中医的望、闻、问、切不同的是,藏医采用的是尿诊,也就是尝病人的尿液,所以藏医有时候可以不见病人,千里之外诊断,藏医还有一种方式是掌诊,看手掌。由于西藏实行的是天葬,也就是尸体解剖,所以,藏医过于人体结构的理论早于世界,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有些理论至今都无法用科学解释,西藏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不止宗教神奇,藏医文化也很神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关于西藏大概就写这么多,后边就要开始我的旅行了,如果觉得此篇无聊,可直接翻看下一篇。O( _ )O哈哈~

枯萎的玫瑰雪花,如漫天的梨花浪漫的飘着大地再次披上了冬衣血色的玫瑰不再艳丽她枯萎了不是因为雪的白雪的肆意而是因为她太过于锋芒雪像飘零的一片叶任意的在你我窗前划过人们都被吸引了如此清澈如此朴素至忠陈宫看新三国偶感新三国终于出来了,由于题材与导演高希希都是比较欣赏的,自然不能错过这一部大剧了。看到第二集时,陈宫便登场了。我一直觉得三国里面真正忠于大汉之人,只有陈宫一人,尽管这种忠心更似于愚忠田丰与许攸政与谋三国一直看的很慢,就算到今天也才看到了30集。在30集里袁绍也正式落下帷幕,被曹操所灭。袁绍之亡本身没有太多的意外,而其手下的两大谋士,田丰与许攸却极其的有意思!官渡之战前,许攸与世博杂感,杂!看完世博好久了。总想记录下,可惜都没时间。早早的和正元约定了周二去看世博,周一一下班便直奔公交站,然后转地铁去他朋友那边会和了!公交坐了半个小时,地铁居然坐了一个半小时,从8号线转尘缘如梦今生将不再见你,因为再见的已不是你。街道上,我们擦肩而过,遥遥的我们只能相望。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只是结局尚未来临。请再回来望我一眼今宵的容颜,将此刻留住,等他那个无法预知的重逢日南京行得知老公今天上南京,自高奋勇陪同行,充当下临时司机可以让他应付繁忙的手机接打。九点半准时出发一路上车流如织原来凑了春运潮。开到无锡境内三三两两共八辆车追尾,沿途堵车半小时四条车道挤热火朝天天真是热,可接上火朝天,就变得生机勃勃了。这个夏天,我也要生机勃勃的。要做好全陪,让大家玩的开心要做好厨娘,让大家吃的开心。我努力!朋友曾玩笑的告诉我,要好好的学习做饭做家务,以后324号导游日记今天没课,刚好遇到招导游,那就当了会小学生导游。本感觉这个是个附加值比较高的兼职,结果发现并无第一次做导游时的兴奋。公司安排五点十分在校门集合,我凌晨四点五十分就必须起床了,比我上心碎篇价值今天咱们谈谈这个抽象的东西。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它的使用价值。人一旦没有了使用价值,他自然就没有了价值。没有价值的人就如同废物。谁又能向一件没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投资呢?一个没有价值谁看了他的演唱会?人们总是在抱怨,象薪水少了,工作累了等。可是回头看来,我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就拿演唱会来说,当年一场同一首歌演唱会把哈尔滨搞得万人空巷。票价竞买到千元以上,快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终于要回家了最近好开心,马上就要回家了,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可以和亲爱的朋友们见面了555我真的想死你们了回去一定要玩个痛快。工作了以后每天都很机械,坐同一趟车,去同一个地方,准点上下班过着重复
我需要的不是婚姻你懂么?这一刻我掉了一些久违的眼泪你需要的是什么?我需要的不是婚姻不是手里那个结婚证我需要的是一个疼我心疼我的男人刚才就因为点小事我明白了你不是个心疼我的男人不是了不是那个爱我的男人了这一快乐PK烦恼快乐是最开心的词人一旦快乐就忘记了所有的烦恼有了烦躁也忘记了所有的快乐可快乐和烦恼为什么人们喜欢快乐而讨厌烦恼呢如果人只有快乐没有烦恼是件多开心的事这样就只会在愉快的生活中度过没有山水缘山水缘lt?xmlnamespaceprefixo沂源采风随笔这次去沂源之前,只知道是到某座山,却不知道那里有没有水,因为我特别喜欢既有山又有水的地方。当到达目的地,从大巴车上下来今天上午,对桌的刘姐说,公园里的梅花开了,她要去赏梅,我就随口问了她梅花的详细位置。下午临下班,我突然想起了梅花,就一个人踏着夕阳余晖,来到了公园。依照刘姐所说的位置,果然找到了梅天道的感言之三,神性与人性遥远的救世主就其故事性来说是一个悲剧,结局中有三个人死了。女主角芮小丹小人物李冰商界精英林海峰。这些人的死因都是人性使然,但诱因或者说是影响着命运的东西似乎是有关神性的。lt?xm平凡的赞美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伴随着一声声巨响一声声哀号和一声声呻吟,都江堰市成都市汶川县北川县映秀镇等等曾经熟悉和陌生地名,一下子为全国人民所熟悉一场百年不遇的里氏8级的大地震就这致警察母亲致那位警察母亲不知道你如今何在,只能这样诉说我的情怀你是美丽的风景,给生命真诚的依赖那瞬间无情的抖动,造就了多少悲哀面对幼稚的生命,你敞开丰满的胸怀流淌的不仅是生命的延续,还有永恒母亲生日今天是母亲60岁生日,而我却没有回去(去乡下),因为我要为岩厂的客户办理被保险人变更手续,除此我没得选择。一天我不时拔母亲的手机,不是无法接通就是关机,也许母亲的手机真没电了,更可母亲前段因为母亲对兄弟的溺爱,我对母亲真的生气了一阵,甚至故意不理她。今天兄弟汇来2000元钱,当我电话告诉母亲并问她是否带来还是暂时由我保管时,正在坡上帮父亲播种的母亲直说别带了,是铭记一本书平凡的世界在阅读意林时,以外发现潘石屹也喜欢这本叫做平凡的世界的书。就恋这一把把黄土,就盼有一撮子青山记忆在这个书名出现的时候又回到了以前的光阴。荒秃秃的黄土高原,艰难的岁月,还有不屈于贫困母亲的宝贝母亲的宝贝文编睿新一盏小小的煤油灯lt?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是母亲一生的宝贝虽然亮度微弱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