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一生安详,此去清净忆母亲

  原创作品,盗版必究 欢迎朋友们赏析、指正
  今天是母亲的三七,这是老家习俗中一个重要的祭奠节点。我没去烧纸。一是病怏怏的身体,无力、无精神;最主要的是我实在不愿意去看那座冰冷的坟墓,虽然里面躺着母亲,但是我永远也不会再看到她。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我依偎了她半生,她依偎了我半生。这种相依相偎的亲情永远不会再有!
  这些天,我一直在细细打理母亲住过的房间。被褥拆洗了重新做好叠放整齐;床单洗干净重新铺平;一大堆的衣服 好多都没怎么穿过,又都洗了一遍,晾干,放在了衣柜里;曾经看过的电视、用过的台灯、使过的物件一一擦拭干净放回原位。总觉得有这些东西在,母亲还在。
  95岁的年纪可算是高寿了!好多人都这么劝我。是,母亲算是高寿了,可是有母亲在,我就还是个孩子,母亲没了,我就成了大人、成了老人;有母亲在,我的家才是真正的家,母亲没了,我只剩归途。
  母亲的一生很平淡,就是个家庭主妇,也不认识几个字。可是我一直认为,母亲是个传奇的女人,她的传奇在于她积极的生活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立自强的骨性,慈祥安静平和的心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母亲、哥哥、我本可以留在北京的,虽然当时京城的生活也很苦,但是母亲凭着一把缝纫的好手艺,完全能够养活我和哥哥。但是固执的父亲认为回老家能生活的更好,起码能吃饱。争执不过,母亲就背着我,拉着哥哥,迈着一双小脚,背井离乡,跟父亲回到了穷乡僻壤的的老家。父亲在老家给我们娘仨盖了一大间南房就回北京了。从此,母亲就开始了她不堪回首的抬头望天、低头劳作、带孩子、做家务、吃不饱、穿不暖的苦行僧般的生活。一年和父亲见一两次面,十几年没出过村、没回过家,不认识几个字,也走不了几步路,人生地不熟。无法想象,那段岁月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
  那时候母亲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给我们讲她的家和她小时候的故事。一讲故事她就半眯着眼,手抚着头发,慢条斯理,神情完全沉醉在故事里。
  姥姥家原先是个大家主,有几十亩地,有车马,有雇工,有高高的门楼,有里外跨院,有私塾先生。姥姥姥爷勤劳本分,善待下人,精打细算,日子过得殷实红火。母亲有四个姐姐,两个弟弟。先生只给两个弟弟上课,女孩们只能在屋里做女红。母亲小时候长相甜美,心灵手巧,老实听话。梳着长长的辫子,裹着小小的脚。喜欢脂粉、桂花油、指甲油之类的小玩意。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窝在闺房里绣花、纳鞋底,裁剪缝制一家人的衣服,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
  这些都是我从母亲的故事中总结出来的。她的故事很多、很细、很杂,睹物思人,见事说事,说不定什么事触动了她的神经,她的故事就开始了。这些故事我从小听到大,从大听到老。这些故事她反反复复念叨了一辈子。小时候,我听着听着就烦了,她一讲,我就堵耳朵,就想跑。长大了,我慢慢理解了:母亲这是想家想的。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自从来到父亲的家后,一共回过两次自己的家。第一次是我上初中那年,第二次是我上大学以后。每次回去都很艰难。母亲一双小脚,走长路很费劲。娘家婆婆家虽然相距几百里路,但是要倒好几次车,再拿点东西,肩扛手提的,真是费劲!还有,回去就要花钱。父亲每年给母亲几十块零花钱,都被母亲细细的保存着,不到万不得已,舍不得花;还有,我和哥哥还在上学,她走了,谁来照顾我俩呢?再有,母亲姐弟七个,母亲排老五。母亲结婚前,姥姥姥爷已经离世,四个姨、一个舅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离世,再回家,奔谁呢?只有老舅和四姨家表姐来看过母亲几次,那是母亲最高兴、最幸福的记忆。因此,母亲就像一叶浮萍,在外漂泊了一辈子。想家的时候就给我俩讲故事,就拿着家人很早前的来信找人念,然后半天不说话。家,对母亲来说是深深根植在脑子里的记忆,是永远也回不去的远方!
  母亲身材瘦小,站在人群里根本不起眼。但是她无论何时何处都是平静的脸色,坚毅的目光,挺拔的脊背,自信的神情。能让人感觉到她身上无穷的能量,不屈不卑的坚强,温文尔雅的教养。
  生产队出工的时候,她和男人们一样的春种秋收。抡着铁锹去掘地,挥着镰刀去收割,肩拉绳索去播种。场院里的活,晾晒收打,没一样不会的。
  小时候我们娘仨住在一间房里,什么粮食、柴火、农具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也堆放在里面。但是这间房子被母亲收拾的井井有条,东西都码放的方方整整,小屋简陋却充满温馨。
  母亲爱干净。我们穿的衣服、鞋子、盖的被子,无论多破旧,补多少个补丁,都被母亲洗的干干净净,收拾的平平整整。母亲的头发永远都是利利索索,一丝不乱的。我的小辫子每天被母亲编的整整齐齐。无论多忙,我从来都没见过蓬头垢面的她。
  那时候我家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老式缝纫机。就是这台缝纫机,做我们一个村的衣服。我们没来之前不知村里人怎么做衣服,只知道我们来之后,一个村的人都去我家做衣服。母亲白天出工在生产队干活,晚上就半夜半夜的做衣服。有时鸡都叫了,母亲还没睡。尤其是快过年的时候,炕上堆满了要做的衣服。母亲不仅要把这些衣服做完,还要叠放的平平整整,人家来拿,都是双手托着递到人家手里。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是真艰难。吃,吃不饱;穿,穿不上。冬天的夜晚,我们娘仨个紧紧挤在一起,被子蒙在脑袋上,靠嘴里呼出热气取暖。过大秋麦秋,生产队分点粮食、柴火。人家有壮劳力的,三下五除二就弄回家了,我们家则是要母亲一点一点往家背。记得有一次分点玉米秸,那玉米秸青绿青绿的还带着泥土,死沉死沉。母亲一次背一小捆,一直背到半夜。我怕屋里黑,不敢在屋里睡觉,就钻到外面的柴火垛里睡着了。
  七十年代末,家里条件好了一点,就把原来南房拆了,倾其所有,盖了三间北方,拉上了电灯,算是改善了住房条件。时间不长,由于线路问题,差点出了大事!有一天中午做饭的时候,母亲发现电线拉盒处呲呲冒了几下火星,一会儿就没事了,母亲就警惕起来,下午就没去出工干活。到下午,拉盒处突然冒起了烟,随即,沿着房梁的电线起火了,劈劈剥剥,火势很快。烧脱落的电线皮掉在炕上,炕被也立刻被引着了,一场大火眼看就起了!当时村里人都下地干活了,孩子们都去上学了,一个人都看不见,找人救火根本来不及!如果这场火起来,烧掉的不仅是我家,左邻右舍都是串联线路,后果不堪设想!这时的母亲没有被吓傻,也没有大哭大叫,头脑异常冷静,她知道只有先掐断电线,才能救火。她用力抱起墙边一根直径几十公分的檩条,朝着电线的夹板处,使劲杵撞。也许是神助她,几下就把电线杵断了,电线断了,房梁上的火也就灭了。然后,她又快速的把烧着的炕被扔到院子里,用水扑灭。杵断的电线耷拉在地上,有可能伤人,母亲又用木棍把线挑到墙头上。这时得到信儿的乡亲们都从地里跑了回来,电工也来了。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这样控制住了火情,不由得伸出大拇指对母亲说:大嫂子,你就是咱们村这个!!
  在困苦的日子里和困难面前,母亲表现出来的永远是她的冷静、平和、自信、善良。我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也从来没见过她的眼泪,她瘦弱的身躯里,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有一种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的骨性!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心胸!
  也许是母亲从小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使然。没有文化的母亲很有见识,很会讲道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高中。当时村里办了几个副业,效益还不错,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们都弃学去副业里上班了,每月挣不少钱呢。有人劝母亲:别让闺女上学了,你家挺困难的,也没个壮劳力,去挣点钱多好。母亲说:那不是个长法,她愿意上就上吧,万一能考上学,那不就是条出路吗。母亲是从心眼里不愿意我再走她的老路。
  在村里居住的那些年,母亲结交了很多朋友,有年长的,有年轻的,有同龄的,他们都视母亲为知己,有事都愿意跟她叨叨。我一回村,人见人打听:老人家还好啊!母亲去逝后,好多人扼腕叹息:尊贵的老人呐!
  我参加工作后,父母岁数都大了,我不愿意他们在家再劳作,1992年底就把他们接到了县城。可是父母闲不住,父亲时常回老家,去种那一亩多地;母亲则承担起帮我带孩子、做家务的活。我们下班后,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母亲88岁的时候还能给我熬粥、烙饼呢,只是有时候做完饭就忘记关火了,好几次,我下班回家,煤气还突突的着着呢。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让母亲做饭了,我意识到:母亲,老了!
  母亲非常自立、要强、尊贵,她自己的事从不让我插手,内衣、内裤、袜子、小手绢甚至自己盖的被子都是自己洗;家里来了客人,从来不乱打听,关上屋门去看电视。母亲因为小脚的缘故,走路不方便,很少出门,她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电视。她看的节目也很有意思,晚上七点,准时看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后就转到五频道的体育节目。各种赛事她都爱看,能分辨出几个国家的国旗,能看出输赢,特别是奥运会,几点的赛事都知道,有时半夜起来看。最喜欢的是排球,无论是重播还是直播,翻来覆去看。还喜欢丁俊晖,知道丁俊晖只比我儿子大一岁……。近两年,母亲有点痴呆了,耳朵也听不见了,但是她的电视依然开着,节目永远停留在五频道。
  不看电视的时候,自己没事找事做。她会把礼品盒上的图案剪下来贴在墙上;把废弃的彩纸剪成花贴在窗户上;把凋谢的花瓣捣成泥涂在指甲上;把不合体的衣服裁剪缝制好穿在身上;把破旧的衣服改成椅子垫或者给我缝制成小马甲;有时洗完脸对着镜子抹儿童霜、把满头的白发沾着水用梳子梳的顺顺的亮亮的,一丝不乱……。小时候曾经做过的事情又回到了她老年的生活中。都说老年人的生活是单调、寂寞、孤独的,可母亲从这单调、寂寞、孤独的生活中寻找着无限的乐趣。
  母亲走了。走得很安详,很快,很有尊严,她就像睡着了一样,去了天堂。她留给我的除了眼泪就是长长的思念 。

山水贵州黔南青云湖周末的天气,细雨蒙蒙。天空中好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穿过长廊的小楼,来到了青云湖出水口,用水泥堆积起来的水坝,高三十秒左右,站在水坝上面看着远方,水流从水坝上如鱼贯出的往外喷出。顺什么是工作工作贯彻于人的一生,那么你是这么认为工作的。不同人群对工作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这个社会正是有工作才使人们能遵守不同的规则。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不用工作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开心与心灵的碰撞人生有诸多苦难,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春暖花开的明媚,经历沧桑风雨,才是人生。我们每个人都穿行于风尘,只是文字沾染了一份感性,多了一些记忆,把看到的尘世百态融入心境,与心灵交流,将一个体制内的独白体制内,是多么的让人向往,多少人为了进入体制内,挤的头破血流,不懈花大量的精力和人际关系,终于完美的进入体制里面了。本以为这是美好的开始,亲朋好友都在为你呐喊助威,你为此感到荣幸,难忘贺兰山当兵第一年(二)原创芦旭重返贺兰山的芦旭伫立在高三连驻地大门旁,久久不愿离去曹益民摄1969年年底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入伍的700多名新兵,大部分分到了驻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陆军第二十师师直属队,我与几十大元帅组诗(上)原创王晓峰朱德奋斗一生为尔民,扁担半挑留芳柄护国护法亥辛拥,湘赣南昌举义正。朱毛会合冈井红,三捷战役中华兴身经百战著功勋军建国开总司令。彭德怀汇聚井冈旗帜迎,力薄遵义道匡正。征西征狐狸先生,余生你好!从前啊,世界上是没有小白兔这种动物的。在糖果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生活着许多的小精灵,他们帮助各种善良的小动物完成心愿,但是小动物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在小松鼠想吃松果的时候,就最好的爱情是,一生一世,我的眼里只有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曾经这位老师的辞职信风靡网络,细扒下来才发现,她的大世界也不过是两人三餐四季的甜美幸福。因为选择了一个人,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就选择了一种人生!1最怕在一个男人是否爱你很深,只有在枕边才能看清楚开心的觉得,决不是功利性的。一个女人想要使你贴近,可是假如以达到她的化学物质要求为前提条件,那麼这类贴近,必定并不是一心一意的感情。毫无疑问,她或许的确对对你好,可是,大量的情况下有没有特别温柔的文案?1他还要路过四月桃林,一顾人间惊鸿,领略四季更迭,最后带一身干净的气息,停在你这里2还有星月可以寄望,还有宇宙浪漫不止3月亮不会奔向你,但我会,不远万里的那种4希望有人喝了酒,眼睛情侣聊天记录曝光,这或许就是甜甜的爱情了吧很多时候,我的就是你的,但凡我有,只要你想要,我都愿意把我的一切都给你。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爱情往往输得一无所有。为他付出了真心,为他付出了青春,为他付出了身心,为他付出了一切,
微型小说活在季节的女人冬月天,是妻子最消停,也是最受看最幸福的时候。丈夫总会买来新衣服化妆品什么的,妻子心理美滋滋的享用,也颇有了几分女人味。这种奢侈的幸福总是很短暂,还没体会做为女人的女人,岁月就轮回当岁月不再静好每天呆在家里,就感觉日子是一潭死水,不起波澜。哪怕是吹过一缕清风,或许都会带起些许涟漪。会说岁月静好,但也知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可能原本还没达到这枯守斗室静以修身的境那些触底的岁月晚饭后回家时在车上莫名和老公起了争执,到现在回想却是不知为了何事,但心情却是不好了。心中实在是郁闷难受,只好出门来楼下走上几圈了。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压力越来越大,我时刻担心着自己爱,需要留白01hr有一段时间,家人说我跟你对调,你来家里看店,我去那边带几天孩子。就这么说定了,我留在家中,他去给俩孩子准备些生活日常,陪同着他们家庭作息。等到了第二天晚上大孩子就发来信息妈攀延的绞股蓝01hr对绞股蓝的认识,缘于晨练中的一位大妈,只见她抱着一打野草,边走边寻,出于好奇便上前相问了一下,没想到大妈蛮是热情,随口撂开了话闸子同我侃侃而谈。这是一种中药不是野草,可稀罕上帝为我结的果子,要善于懂得去摘食1hr以前遇见身边发生的事,常常是触动了感伤了也深刻了,却没有主动去记下来,岂或是取出手机,拍几张照片,以备他日之需,也显得文字内容真实先明,贴近大众生活。从事习作以来,方意识到我幸福来得有点懵(一)拥有一匹爱马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种驾驭时的欢畅,更是一种人我独行的豪迈,是再度起航,沸腾你我沉寂已久的梦想情怀。01hr凌晨五点,丈夫来电车子买了,别后悔。我木纳的接听着电话嗯,写作,让我走向一条回家的路1hr佛说修行是一条路,一条通往我们内心最深远处的路。而在这条路的尽头,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修行是一条路,是一条归途。而写作与我,也婉如走向爱他,就跟他对接,携手一程定不相负曾经看过这样一则记载三毛在去世之前,曾打过电话给自己的妈妈,并告诉她妈妈,那些小孩子又来了。陈伯母当时可能也没在意,更不知如何接茬吧,就对她说是小天使他们来找你玩了。三毛无奈的放下自由人之观想一二1hr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又做特价了,每至那个点都会排成长长的队伍,等着买特价大馍,活动是五角钱买五只大馍,九元钱买800克金沙河面条三把,当然还有不等的特价商品,只是多少需要花些时张姐的碎碎念01hr去超市买菜要经过一段学区路囗,刚巧给赶上了,抬眼就遇见一对男女当街对骂,细听几句,才知道双方因着停车不适而产生纠葛。该女子的车位碍着男士一方出行,男子便骂上几句脏话,说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