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原生家庭不是束缚人生的困局,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才是

  作者:黄珺兰
  首发于德瑞姆心理学院(deruimuxl)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写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讲述自我救赎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作者的第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第一名,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书的作者也是女主人公塔拉,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在看到了哥哥成功的上学经历、以及自我的觉醒之后,塔拉凭着几个月的努力自学考上了杨百翰大学。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还获得了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
  很多人看到塔拉的励志故事时,都会震惊于这个真人真事竟然发生在现代,一个勇敢的女孩通过自我教育颠覆父母赋予她的人生价值观。不禁让我们反思,当父母的爱无法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而成为一种局限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当个人成长的责任和家庭的义务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处理?
  本文,我将以"教育"为主线,从父母的认知扭曲导致错误的家庭观和爱,塔拉的自我教育与父母扭曲的爱的三大矛盾来讲解,最后谈谈我从塔拉身上学习到的如何进行自我教育和认知重塑,帮助我们走出父母扭曲的爱。
  · 01 ·
  塔拉父母自身教育的缺乏造成思想上与时代格格不入,导致错误的家庭价值观和爱。
  塔拉父母是虔诚和狂热的教徒,因为误解外面的社会,他们与世隔绝。塔拉和哥哥们从小就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是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父亲对偏见的过度执着让家人常年生活在对外界的焦虑和恐惧中。
  心理学家阿伦•贝克认为:"认知扭曲是一种思维的错误,它造成了人类处理信息过程的困难,最终导致了心理障碍"。
  塔拉父亲极端的信仰使他对现实的看法产生扭曲,形成一种狭隘的思维模式,即认为教育是切断他与信仰链接的魔鬼工具,这就是心理学上定义的"认知扭曲"。这样的认知扭曲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而且也会对身边的人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塔拉父亲的个人信仰不仅偏激地影响了他的世界观,还深刻负面地影响到他的家庭价值观和对子女的爱。塔拉的父亲将自己视为家庭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其他家庭分子有任何异议,包括塔拉的母亲也是绝对服从于她的丈夫,不敢偏袒保护自己的孩子。
  塔拉小时候与一家人在封闭的老家合照
  在父亲长期的认知扭曲下,塔拉不仅失去了17年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自出生起到生病都从未去过医院,甚至遭遇父母习惯性忽略哥哥对塔拉的长期虐待行为。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塔拉知道父母是爱他的,是想保护她远离他们认为的世界末日,但是17岁以前她都没有想过反抗父亲的独裁。因为塔拉的家庭曾经是她的全世界,她不知道家庭以外的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她就只能活在父母为她设置的人生局限里。父母自身教育的缺失导致的认知扭曲,又进一步通过扭曲的家庭价值观和爱变成塔拉的局限。
  如果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认知存在局限,那是没有办法去突破认知局限的,就像塔拉的父亲不认为自己知道的事情不是事实。只有知晓自己存在着局限性,才能够去打破这个局限。就算知晓自身存在认知局限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去往外突破局限,认知加深的过程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 02 ·
  父母扭曲的爱和塔拉自我教育之间的三种家庭矛盾和影响,主人公的成长也在观念的碰撞中产生蜕变。
  塔拉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最难的问题是,当你对自己的责任和对家庭的义务产生冲突时,你应该怎么做?"在书里,我们感受不到塔拉对父亲和原生家庭的抱怨和排斥,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愧疚。
  17岁的塔拉在哥哥泰勒的鼓励之下,选择像哥哥一样通过教育救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想要的人生。在塔拉通过上学颠覆旧自我的路上,也是突破认知局限的过程中,面临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主要有以下三大矛盾。
  1.父亲的教育观与塔拉的自我意识产生碰撞,主人公的思想此时产生动摇
  从小,塔拉都是在家里帮助父母干家务活,哥哥送给他的音乐CD让她对唱歌、学习开始有了个人兴趣。她意识到父亲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她的观察是不一样的,使她感到很困惑。塔拉的内心经常有两股声音在角力:父亲的和自己的。父亲认为教育是堕落邪恶的,而塔拉希望能像哥哥一样探索大学。
  自己的想法和父亲的独裁之间的矛盾激发了塔拉对外界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对自我和真实世界的探索为她提供了面对外界否定的勇气和源源不断的求学动力。
  塔拉离开封闭的家庭之后,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2.对家庭的不同理解使得主人公开始审视目前的生活,改变的想法也开始萌生
  为了迎合父母的认可,塔拉也想过为家庭妥协,牺牲自己的梦想。她尝试回到老家去寻找自我,她的父母和哥哥想要挽回她。然而,当塔拉看到母亲的那封信始终否定塔拉的行为,以及经历姐姐的背叛之后,她对家庭失望了。
  她极力地换位思考为家庭考虑和妥协,换来的并不是同等的认同和对待。塔拉清醒了,父母根本不关心她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是一味地希望她能跟他们一样,矛盾再次爆发。
  自我救赎本是一件冒险却美好的事情,在这个过程需要太多的勇气、自我鼓励和信念才能面对外界的质疑,但是原生家庭的否定却是致命的打击。
  在我看来,由于无法完成父母期望的愧疚感,让塔拉的内心始终无法将家庭完全放下。然而,当家庭的义务不是建立在真正的尊重、平等和信任基础上时,一切的妥协和牺牲都是无价值、无意义的。
  成年后独立的塔拉与童年时封闭的塔拉
  3.父母根深蒂固的偏见阻碍了主人公前进的道路,思考过后塔拉彻底摆脱家庭的束缚
  在塔拉攻读博士学位时,塔拉的父母为了把塔拉带回旧世界,竟然第一次出了远门,在塔拉的哈佛大学宿舍公寓住了整整一个星期。塔拉的情况更严重了,这是要再次扼杀塔拉的独立自我,也因为旧世界和新世界在内心的撕裂和拉扯,弄得塔拉精神几近崩溃,她的博士生导师甚至安慰她不毕业也没关系。
  塔拉通过思索逐渐明白,父母的局限只能他们自己去面对,而自己的人生责任就是要勇于面对自我、不断成长。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选择效应,它是指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过什么样的生活。塔拉的自我觉醒使她完全摆脱了旧世界的束缚,拥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塔拉出书之后
  · 03 ·
  面对父母扭曲的爱,自我教育、认知重塑才是突破局限的出口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们常常将上学等同于教育,其实不然。上学只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是狭义的。教育是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改变,最终不断重塑自我认知的过程。所有能帮助我们获得自我成长的方式都可以是教育,包括父母的教育,读书,思考,写作等等。
  我们从这本书更多的是看到上学给塔拉带来的巨大认知成长,其实是塔拉对自身的探索、思考、反省和改变,所有的这些自我教育才是帮助她最终摆脱家庭局限的突破口。
  那么,我们从塔拉的成功案例中学习,如何教育自我、重塑认知才能摆脱父母扭曲的爱带给我们的人生局限呢?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时刻观察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选择正确地应对童年创伤的方式。
  数据显示,有75%的人曾经经历过童年创伤。很多人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成人经验正在重复童年的创伤体验而感觉痛苦、抑郁,甚至患上心理和精神疾病,就像书里的塔拉爸爸不愿承认自己的精神疾病,又因为与孩子的反抗而感到痛苦。因此,保持对自我行为的觉知意识,就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正确看待童年创伤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童年的创伤确实会影响我们成年后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但它不直接造成负面后果。我们看待和应对创伤的不同方式,才是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就像塔拉,父母扭曲的爱给她带来伤害,但也给她带来原始动力不断反思和努力突破自己的局限。
  塔拉认为,教育是自我发现的过程
  2.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选择与它和解,不再对抗。
  "当我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不再将他的罪过与我的罪过权衡比较时,我终于摆脱了负罪感。我完全不再为父亲考虑。我学会了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因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
  塔拉在大学里学习心理学之后,尝试与母亲和家人沟通,了解自己的父亲和家庭。尽管父母固执地坚持己见不理解塔拉,使她很受伤,却也让塔拉了解了父母的过往、以及为何他们会成为这样的人,塔拉释怀了。理解家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有可能真正地"放下"。与父母和解,也是与自己和解。
  3.清楚自己真正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而不是迎合别人的意见
  在书中,塔拉简单地描述了两段她曾经无疾而终的恋情。在亲密关系中的塔拉没有安全感,总是在寻找能拯救她的人,她将"野蛮的怒火、对父亲或肖恩(虐待她的哥哥)的所有可怕的怨恨,都发泄到这个只是来帮助我的困境的旁观者身上。"
  塔拉意识到所谓的宿命论都是无用的,不再将自己的病因归咎于父母,而是主动为自己负责,认识到是旧意识与新意识的冲突与矛盾。没有人能拯救她,能拯救她的只有自己。她从非理性的信仰和迷信的自我强迫中解放出来,终于变成一个接受被爱、努力施爱的完整自我。
  当我们能把对外界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与过去的自己建立关系,拥抱曾经受伤的自己,才有可能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学会爱自己,我们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感。如此,个体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感需要,才会遇到"对的人",找到适合我们的关系。
  塔拉的书风靡全球,她在签书会上为读者签书
  · 写在最后 ·
  尽管我们大部分人不会遇到像塔拉这样的极端家庭,但是我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会面临父母辈与我们这一代的认知差距。在我们看来,父母的爱是扭曲的,那是因为他们困在自己的认知局限里出不来,又无法接受我们新的认知方式,如此纠结挣扎。
  塔拉选择自我教育,走出原生家庭局限的成功故事,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原生家庭从来不是束缚我们人生的困局,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才是。只要我们转变认知,原生家庭或者童年环境带给我们的创伤,都能成为我们更坚强的盔甲。
  *作者简介:黄珺兰,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目前是德瑞姆厦门心理督导学员。从事金融投资行业,因为对心理学的热爱,正在德瑞姆学习少儿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课程,为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做准备。同时爱好写作、读书、思考,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望以输出更多心理学的专业写作,启发你的深度思考,突破人生局限,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六月之家。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谢谢!
  - End -

雄鸡振翅亦凌云,岂怕鸦雀呱噪音(呐喊的声音)我是故事创作者在日月河边,一只羽翼丰满的雄鸡,正在怒目而视满口呱叫的鸦雀!够了!雄鸡怒吼一声!你们这群宵小无耻之徒,还想跟以前一样夺我食物毁我家园略我田地欺负我兄弟姊妹吗?你们打错离婚前规则为了一只金兔子就卖了女儿的小凡妈,打脸太快文莫寻惟愿我的文字温暖你心张小凡怀孕了,无奈嫁给了一万九!丈母娘把女婿称为一万九,也是挺讽刺的,就因为游荡情场的公子哥大鸭梨送给她女儿一个一万九的名牌包包。当情场浪子遇见钟情少女夜国乒五位女子大满贯得主分别参加了哪几届奥运会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进入奥运大家庭后,截止目前世界乒坛诞生了五位女子乒乓球大满贯获得者,而且她们都是中国队员。他们是分别是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丁宁。一邓亚萍,参加了两你好秋天!总体来说,我是非常喜欢北京的秋天的。我没有在别的地方见过更分明的节气,特别是秋季。北京的秋天其实是有三个的,也就是古语中所谓的三秋。这在南方是很不容易感觉的到时令变换,而在北京,一看,秋天的景场(原创)看,秋天的景场文一路有you阵阵微风送来了希望芒果石榴苹果梨子一波波登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口香喜悦写在人们的脸上秋天注入了成熟的能量丰收来到了农场来到了金黄的海洋玉米水稻大豆高粱一个战天斗地中原人文董胡玲7月20日郑州告急暴雨滂沱,洪水肆虐。地铁中断,洪流倒灌。郑州,汪洋一片!雷霆万钧,暴雨倾盆。舍己救人,动魄惊心。危险,英雄尽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央批示,共度时艰。中华,大爱庆幸赶上好光景年轻的时候爱读书,读的书多了,便开始拿起笔来,把自己所感所悟记录下来。1986年秋,我尝试着把自己一笔一划誊写的小说稿子月夜寄给洛阳日报。因是第一次寄稿,也没抱太大希望。不料,半个汛情下的洛阳救援力量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这首英雄赞歌是当下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律动。中国,历来都不缺英雄,也从来不乏为社会倾情奉献的有爱之人。英雄不一定个半生红颜梦那女孩有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灿若繁星,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对着自己兴奋的一笑,眼睛弯的像月牙儿一样仿佛那灵韵也溢了出来。一颦一笑之间,高贵的神色自然流露,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清雅一裘紫衣临风而飘,一头长发倾泻而下紫衫如花,长剑胜雪,说不尽的美丽清雅,高贵绝俗。肤如凝脂,白里透红,温婉如玉,晶莹剔透。比最洁白的羊脂玉还要纯白无暇比最温和的软玉还要温软晶莹比最娇美的玫瑰花瓣还要娇嫩鲜艳比最清澈红酒小小说二题一青衣风月风月是剧团里的台柱子,扮相俊美,嗓音稍稍带些鼻音儿,听起来反而格外有韵味。剧团有三四十人,旦角演员也不少,却只有风月是科班出身。省戏校毕业后分到团里,一来就挑大梁。风月扮
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才对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那些自私的欲望和心头的恶念,放下那些无谓的执著和顽固的偏执。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际。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更加完美,不以得为喜你借钱的样子看到你声泪俱下的样子,我的心里真的很难过我知道你是有了困难才找我的,按理说我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我应该把你的困难当作是我的一样!可是,没有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呀!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爱情的样子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是烈酒喝醉后的轻狂,还是馨香痴迷时的欢畅是无时无刻的勿相忘,还是云淡风轻的守望是原野的红玫瑰,还是雪域高原的雪莲是道旁的马兰花,还是南国四月满山遍野的红杜鹃爱情有一种错误叫放大痛苦生活中,很多人觉得活得很累,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常犯的一种错误放大痛苦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这一生,被人懂,是幸运有人懂,是幸福(深度好文)人这一生,被人懂,是幸运有人懂,是幸福(深度好文)点击关注正能量语录今天懂尊重,才有尊敬懂珍惜,才配拥有。世上什么最难懂?就是懂得。人这一生,被人懂,是幸运有人懂,是幸福。1hr懂没学历没平台,如何逆袭?(答粉丝问)最近看完天道,把它排在了我收藏剧集的第二名,仅次于大明王朝1566。无独有偶,两部剧都是2007年的,当时的收视,应该都是曲高和寡,只是越往后,却越来越火。因此,它们也被戏称为国产黑冰看懂规则,也不一定成事2001年的黑冰,因为三个因素,成为一部热剧。第一个原因是高智商高学历高背景的毒枭,成为了主角,这与咱们的主流文化还是有一定的悖逆的第二个原因是剧中涉及了大量潜规则,某种程度上超越请远离煽风点火的人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唆使别人闹事,为绝对意义上的贬义词,出自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风点火。从出处看,煽风点火有三层意思第一,煽风点火的人,有一定的破坏性。要不然,不会说怕这个层面的入局与破局我们这一生,总是会落入很多别人给你设好的局,所谓请君入瓮,大概是其中之一种。有些局,你入了,终生不得出。一样的,我们总也是在认清了那些误入的局之后,哭着喊着要破局。只是,你突然发现人到中年,皆有围城之困请一定相信,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存在什么华丽转身。能够转身,就已经是九死一生。而大部分人,都是在每一次绷紧神经试图转身的时候,被无力感割得遍体鳞伤。终于有一天,你看到曾经那个灰头土脸规则,不死磕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某一种规则里,然后,可能与很多种规则发生过碰撞。这是每个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那些活得舒畅的人,都在属于自己的那个规则里,做到极致,而不与外围的规则,进行过多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