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徐映珉记住身份忘掉称呼

  记住身份 忘掉称呼
  作者:徐映珉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一位哲人说的一段话:"茫茫人海中,你只是一个匆匆远去的身影;芸芸众生里,你只是一位姗姗走来的过客。没有人留意注视你,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忘掉曾经有过的辉煌,忘掉曾经拥有的职称,只需留下自己的名字,记住自己的身份,永葆不变的本色。"
  这段话犹如一面明镜,细细照之,可清楚地观其形明其影,让人不要忘了自己的本色、底色、成色。
  这段话犹如一尊天平,细细称之,可清醒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与人相处,学会平等、懂得友善,莫把官位、头衔和称呼挺在前面。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群体中渺小得如同一粒沙子,不管你曾经多么风光、辉煌,也不论你职务有多高、权位有多大,留下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特别是那些做官带长者,一旦从职位上退下来,就意味着仕途走到尽头、政治生涯画上句号,什么都不是,头上不再有任何星光耀眼的光环,人生不再有任何值得炫耀显摆的资本:平头百姓一个,普通凡人而已——这是自然规律,亦是人生常态。否则,便是超乎寻常、格格不入、遭众另眼。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并自觉为之。笔者前不久在一庭院碰见一位多年不见的部队退休领导,老远就看见他背着手、踱着慢步,依然官架不倒、官态不变的模样。走近后,未等我开口称呼,这位领导先招了一下手向我打称呼,拖着官腔问道:"小徐,几年不见了,你小子忙啥哩,也不跟我联系?"我一时愣神,忘了称其职务,忙叫了一下他的名字回道:"闲人一个,整天忙着带孙子!"他立时一脸的不高兴,两眼对视了一下我:"你刚才叫我什么?"我正要向他解释,他却瞥了我一眼很不悦地离去。
  从尴尬境地走出后,我细细回思,越想越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继而又发现没有什么错:除了嘴笨口拙,一时未称其职务,叫了一下他的名字,难道不对吗?难道他改名换姓我叫错了?其实,此君比我也就大四五岁,入伍早三四年,从副军职岗位上退下来已好几年,只不过是肩上多了两颗将军金星而已。
  想想此君的神态,看看他那官腔,一路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鄙人也是六十好几的小老头,身上下巴以上几乎找不到一丝黑色之发,从相貌上看要比此君大许多岁。他叫我"小徐"、称我"小子",倒也见怪不怪,我亦不在意,只是觉得他这依然不走样的官态官腔让人有点作呕反胃。我有点不解:依照部队《条令条例》之规定,若此君还在职在位,我称他职务或军衔(即便直呼其名也没错),既是尊重,亦是规矩之礼。既然早已离位退休,就什么"长"都不是了,只有姓名和身份了。我认真查了一下有关文件和规定,所有退休干部统称为"退休军人"或"退休干部""退休军官",还没发现有明文称谁为"退休司令员""退休政委""退休部长"之规定。既然如此,别人称呼不称呼你曾经的职务或直呼其名,亦合情合理、合法合规,你有什么不乐意、不高兴、不自在、不舒服?难道把你还当作官儿看才觉得合适、正确?
  君不见,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货色还真不少——有的人从官位上退下来,依然官态照旧、官气十足、官腔不变、官架不倒,什么时候都放不下身价、丢不下面子、过不够官瘾,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看人俯视,待人傲慢,盛气凌人;即使朋友聚餐,也要争个C位;劝人喝酒依然是置身官场之作派,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强人所难,逼人听命,其言其行让人生厌、实难恭维。这些浅薄之徒,总把自己当个人物,其实什么都不是,臭狗屎一堆。
  笔者有位朋友,苦熬挣扎大半生,终谋一小县之局长。退休后,除了年龄、体重有点变,其他官样依旧十足,见人打招呼仍若在位时的官,俨然一副县太爷的谱。此兄与我一样,本就是个胸无点墨的无知之流,却硬要充为"文化人"和"诗人",闲来无事经常吟诗作词,就连刮风下雨打个雷、吃饭睡觉打呼噜也不从他笔下溜走,天天整个半生不熟的"四六句"和"顺口溜",还不断地发到朋友圈里显摆,企求大家"欣赏"点赞,刷个浏览量,以此炫耀"存在感",满足一下仅有的一点虚荣心,弄得大家点赞为难、不点赞也为难。一次朋友聚会,餐桌上,他思考半天,情不自禁地道出一首"打油诗"来,满以为会博得一片喝彩和赞声。没想到,向来爱说真话实话、不会说假话和"人话"的我,向他泼了一头"凉水":"别人的打油诗,多少还有一点儿‘油’,你的打油诗连一点儿‘油’都没有!"此言一出,众皆惊愕,这位老兄的自尊心和激情顿时遭受沉重打击,一怒之下,酒杯甩地,拂袖而去,差点儿掀翻饭桌,欢聚宴变成了断交席。
  权位淡如水,品行高于天;神宁身自安,心远地自偏。纵观一些人始终消磨不掉官场仕途上的痕迹和习性,走不出我自尊大的内心世界,全是心态不正、官欲太盛作祟。古往今来,"官本位"就像充满诱惑和磁性的海洛因,一旦沾口上瘾,便终生欲火烧心、魂牵梦绕——有官就有本,有本就有位,有位就有权,有权就有威;没官没本没权没位,退休离岗,不在仕途,就是凡人平民。一个人倘若没有了官念权欲,把职务名利视为过眼云烟,一切便回归自然、复于常态,也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称呼自己了。
  笔落到此,不禁想起几位故人对待这一问题的言行心态——
  先看清朝的宰相刘墉给乾隆皇帝"上课","课堂"就设在紫禁城中的浴德堂。一日,全身而退的乾隆约辞官归乡的刘墉一起洗桑拿。当两个赤条条的男人坐在一起时,刘墉全然没把乾隆当作太上皇和曾经的皇上,开口直呼其名"弘历"。乾隆惊诧地问:"你刚才喊我什么?"刘墉很平静地回道:"叫你弘历呀!"乾隆先是一愣:"谁是弘历?"(这位老兄进了澡堂子竟然一时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为老几了),片刻恢复记忆后顿时震怒:"大胆刘墉,你怎么敢直呼朕的名讳?"刘墉拍了拍乾隆的肩膀,心平气静地说:"别生气,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了,既不是皇上,也不是太上皇,你和我一样,就是个平头百姓。再说,即使称你皇上、太上皇,在这种洗污除垢之地也不合适,显得不尊不恭不敬。"乾隆细一想,也觉在理。伴驾半生的刘墉让乾隆爬下,一边给他搓背,一边毫无顾忌地将乾隆执政以来的缺点和过失一一揭摆出来,并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过之因、错之故,令乾隆大惊失色又心悦诚服。"课"上到这儿本该结束,没想到,刘墉竟要求乾隆给他搓背,还正气凛然地用手指着乾隆,慷慨激昂地道出了一番忠告和想说从未敢说的话:"弘历,你听好了,你也是人,并不是神,所谓的天之子,不过是恭维你的假话而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这一生就干过太多劳民伤财和陷害忠良的事……弘历,你再听好了,这是我刘墉最后对你说的一番真话实话心里话,从此你再也听不到这样的直言了,文武百官中再也不会有一个人对你说这样的话了!永远没有了!你永远听不到了!"一番肉体和心灵上的洗涤除垢后,乾隆顿时醒悟,感慨万千:"知我者,刘墉也!"此时此刻的乾隆大彻大悟尚不算晚——的确,一个人赤条条来到世上,皆是口吃五谷、双足行走的"虫",并非头顶祥云、天赋英明的"龙"。不信,看看镜子里和水池里自己那赤条条的尊容,何处比别人高贵、尊严、神威?卸掉"乌纱帽",脱下外衣包裹,除去官职头衔,都是一路货色、一样蜡枪头!
  另一位是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睿智聪慧,深得乾隆皇帝赏识和器重。一次,纪晓岚来到一茶楼品茗听故事。正在一旁读书的一书生,瞥了一眼他顺口道出一对联上句"由上至下读左传书向右翻",想考一考、难一难纪晓岚。没想到,向来擅长续绝联、对佳句的纪晓岚,灵机一动,顺手抓起桌上的一块西瓜吃起来,遂将皮扔向一边脱口而出续上下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甩。"立时让这位书生惊叹不已、肃然起敬,连连称赞纪晓岚"不愧为大学士"。还有一次,乾隆当众即兴说出"烟锁池塘柳"5个字作为上联,让群臣续下联,结果无一人答上来。正巧这时,纪晓岚到来,乾隆皇上让他续出下联。纪晓岚想也没多想,随口而出:"炮镇海城楼。"语惊四座。乾隆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称赞纪晓岚是"大清国天下第一才子"。从此,每当人们依照皇上御封的称号称呼纪晓岚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记住‘纪昀’二字就行了,其他的称呼那么长那么多,都是虚的没用的!"
  当年,北京市委书记彭真遭受政治迫害,被遣送到我的老家陕西商洛山区接受劳动改造。许多群众见了他仍亲切地称"彭书记"。对此,彭真诚恳地对大家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是,和你们一样,就是个普通百姓,还是叫我名字彭真吧!"于是,群众便直呼他姓名。
  闲扯到这里,该转回主题——记住身份,忘掉称呼,并非记住所有、忘掉一切,而是期望那些曾守望仕途、官居高位的人,记住自己的名字,记住自己的身份,记住获得的荣誉,记住应有的责任;忘掉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忘掉原来的职务称呼和名分,知道自己是谁;放下架子、丢弃面子,并不等于放弃尊严、丢失人格。一个人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记住了来时走过的路,就不会忘记自己的出身,就不会忘掉做人的本色,就不会失去做人的准则。其实,忘记自己的职务和称呼,更容易让人记住自己的名字、留下自己不变的底色、彰显自己谦逊低调的品格。正如一位老同志的人生感悟:为官从政,使命如山,是组织委任的职,是人民赋予的责,是职能匹配的权。走出官场,告别仕途,退休了都是平头百姓,没有人记得你过去曾干过什么,也没有人关注你现在能干什么,更没有人在乎你明天还想干什么。无论是曾经呼风唤雨的高官名吏,还是金银满贯的商贾富豪,乃至无职无位的平头百姓,能让人记住名字并一直刻印在心中实属不易——因为,所有人最后的归宿和终点都一样:进了火葬场,送你进火化炉时,没有人在意你当过多大的官,仅仅只核实查验一下你的名字和遗体;追悼会上,念了一长串的职务、职称、头衔和称呼,讲了一大堆你的辉煌生平和丰功伟绩,没有人能记得住,能记住你的名字就是对你灵魂最好的慰籍和安妥。一个人最终留下的不是丰厚的财富和耀眼的功绩,而是孤独的名字,不要沉浸于自我陶醉的世界里,而应生活在众人欣赏的天地间。唯此,才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没有私欲杂念令人敬佩的人。
  (本文照片由著名摄影家杨玉民拍摄提供)
  徐映珉,1960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洛南县,1978年12月入伍,历任团报道员、干事、指导员、宣传股长,师新闻干事,原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处长、主任编辑,甘肃省杂文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协会员,发表新闻和各类文学作品七百余万字,著有杂文集《哭笑不得》《笑骂由我》《杂花生树》《笔随意走》《飞镝鸣处》《徐映珉等十人杂文卷》、长篇纪实文学《回眸昨日》、游记随笔《走向圣域》等,一百多篇杂文随笔在军内外报刊征文或评比竞赛中获奖,八十多篇杂文随笔被收入多种文集。大校军衔,现退休居于西安。

微信家长群,是这个世上最糟糕的发明说实在的,我想吐槽这件事情很久了。以前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没发现这些家长这么会拍马屁。但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最高级的马屁。这种文章,我不敢发在公众号,因为有孩再牛逼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丈夫拒绝车站接我妈,我独自一人开车上路去年暑假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我计划带着妈妈去云南旅行,这是我们母女人生的第一次长途旅行。为了赶飞机,妈妈需要提前一天到达宁波。所以,她独自一人坐黄磊回忆刘若英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黄磊和刘若英,到底是哪种感情不久前,黄磊在微博里这样写道今天,我在街上看见一家店,店名叫人间四月天。让我不觉想起一首诗,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若英。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因为一只垃圾袋,我们闹到要离婚因为一只垃圾袋,我们大吵一架一早起来,我就坐在电脑前面码字。全职写作两年,我已经习惯在无人打扰的早晨,开启一天的工作。这时候,我老公在上卫生间,他突然大吼张瑜你为什么不把厕所的垃圾50岁女人带着瘫痪的前夫出嫁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断桨出发了相遇是美好的,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今天,在网络上看到一篇真实的报道,非常感动。我想分享给大家。今年50岁的罗建琼,是贵州人。她和前夫的相遇,有一种罗曼蒂克的味道。大概20多年前,前我娶她,为了供我上学路遥的功利性婚姻,是一生悲剧的开始路遥去世的时候,还只有42岁。但他老婆林达却在他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坚决和他办理了离婚手续。他生病住院的时候,身边除了一个叫航宇的朋友,基本没人来看他。林达和他的关系已经恶化,他的同屋不同房,同床不同被中年夫妻,为什么睡一起的欲望都没有?结婚六年,但我们已经分床五年今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男性拍的视频,他问我们同屋不同房,同房不同床,同床不同被,有没有跟我们一样的夫妻?粉丝点赞留言的很多。其中有个人说的话最扎心白天做夫忘了去懂你人到中年,无爱和无钱的婚姻,哪个更难熬?人到中年,无论是工作还是婚姻,都进入了疲倦期。中年人的婚姻,就像是死水激不起半点波澜。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忘了去懂你。说实在,电影演得特别走心,陶虹和郭晓冬主演的,两个人都是实力临时夫妻,到底是无奈,还是欲望的放纵繁华的城市,孤独的打工者这几天,我出了一个爆款视频,后台有很多粉丝向我咨询。大部分都是男性,但也有一部分是女性,深受感情问题的困扰。其实很多夫妻,都会面临异地婚姻,夫妻一方在本地留开放式婚姻我爱你,但也爱别人这个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婚姻关系,对我们都有启示作用。所谓的开放式婚姻,就是夫妻在婚姻的状态下,允许另一半有其他的感情,不需要彼此忠诚,也不以对方作为情感依赖。双方各蒋勋一生流浪,不舍爱与自由30岁以后,我才开始看蒋勋老师的作品。那时候,正好是夏天,每个晚上,我都会躺在阳台上,听蒋勋说红楼。他的声音富有磁性,在这样的夜晚,慢慢地流进我的心。接着,我又看了他的一系列作品生
如若岁月可以回首,人间哪里有白头作者辛秀玲捻一指流年,守候一份静好。暗香疏影处回眸,有快乐在遗憾里凋零,也有幸福在阳光下绽放。生活在四季轮回里款款而行,春等花开,秋拾落叶,每一缕风,每一滴雨,流淌出来的都是深情。余生浅末,独饮一段风淡云轻的岁月一缕清风,撩起黎明的浮光,橘色的圆月,静静守候着蓝色的天空,打开窗子,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清晨特有的淡淡芬芳扑面而来,一切如此静谧而美好!就这样走出心门,迎着黎明的光,徜徉在岁月的河岁月不老,你我还好见或不见,你都在那里,念或不念,你都在心里。这同窗情,不加任何修饰,纯洁唯美。当我第一眼看到你们,所有的往事不再如烟,只为你早已深情的植根于我们彼此的生命里。此刻语言有点拖沓,就这红尘繁华,岁月多情,终不抵余生静好作者辛秀玲往年夏天的雨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偏偏今年就缠绵上了,一连好几天都不开晴,阳光躲在云层里沉睡,云每天聚了堆似的在空中滚动,人闷在家里似乎要发霉。看奥运赛事每每有我们的运动健情惑岁月,不负流年(散文)作者辛秀玲秋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是我喜欢的季节。踩在软软松松的落叶上,看着脚下滚落的叶子顽皮的跳动,一片片的聚聚在一起,风轻柔的抚摸着,竞生生的有了几分怜惜,似乎是对生命的叹泪落红尘,情醉岁月作者辛秀玲依窗,听风,安暖且寂静。季节摇落掉的时光,在生命中发芽,氤氲成念潮水般的涌入记忆,阳光慵懒到性感,令人艳羡。聆听,不知是谁家竹笛吹奏着一曲相思愁,婉转在流年岁月是谁写下的如若岁月可以回首,人间哪里有白头作者辛秀玲捻一指流年,守候一份静好。暗香疏影处回眸,有快乐在遗憾里凋零,也有幸福在阳光下绽放。生活在四季轮回里款款而行,春等花开,秋拾落叶,每一缕风,每一滴雨,流淌出来的都是深情。不辜负岁月,不为难自己一名小说作家曾说过对在意的人和事总是把握不好该有的热情,所以索性装作对什么都很冷淡的样子,其实心里比谁都在意。夏正正很多事一开始你就感觉错了,但你还是不甘心,要验证一圈伤痕累累后,点绛唇秋思作者辛秀玲(一)秋雁南归,落叶飘零秋风起。点点秋雨,染尘叶成泥。荒原戚戚,老树犹独立。曾何时?小枝新绿。春梦落清词。(二)秋风染色,一笔丹红一笔金。秋雨含韵,金樽飘谷香。晨光熹微,余生浅末,独饮一杯云淡风轻的时光作者辛秀玲一缕清风,撩起黎明的浮光,橘色的圆月,静静守候着蓝色的天空,打开窗子,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清晨特有的淡淡芬芳扑面而来,一切如此静谧而美好!就这样走出心门,迎着黎明的光,徜徉人生如歌,成功用心则已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浩瀚无边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