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王晓飞回不去的童年,留在记忆中的游戏

  回不去的童年,留在记忆中的游戏
  文/王晓飞
  童年,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1970年前后出生的人,应该是非常幸运的一代,尽管那个时候物质资源不是那么丰富,但人们贫富差别很小,农村一个院落里常住着二、三家人,每家三、四个孩子,家中陈设就是一条大炕、一个灶台、一个躺(衣)柜、一个碗柜,存粮很少,放在两个大瓮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富豪家庭,最高档的电器也就是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多数家庭过得都差不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攀比和傲娇的心。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过改小的,食物以玉米面和杂交高梁为主,小米算细粮,一年难见几次白面大米。
  但这代人的童年却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的重担压在父母身上,他们每天很忙,根本没精力和时间来管理孩子,那时的课外作业很少,属于孩子们的时间是大把大把的,活动空间是巨大的,虽然物质贫乏,但却让那代孩子有了自己动手创造的机会和能力,游戏花样百出。
  那时的孩子属于疯玩到天黑也不回家的那种,那时的孩子个个健康得如小牛犊,那时的孩子没有近视眼,那时的孩子在学校淘气让老师打了回家不敢说。孩子们玩的游戏五花八门,基本上是以身体为道具,所有的玩具全是自己制作。跟随思绪,让我们回到那个天蓝、水清、人纯的游戏童年,去回味那些难忘的游戏。
  丢手绢:  一个流传到今的传统游戏。十几个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大圈,其中一个小朋友手执一块手绢,在圈外围着小朋友组成的圈子转。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起《丢手绢》歌谣,歌词是这样的:"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或走或停。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迅速起身去追逐丢手绢的人,如丢手绢的人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唱歌、跳舞、讲故事等。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也要表演节目,并且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替代。就这样追的追,跑的跑,笑声环绕着整个村庄。
  打马城:  十个以上小伙伴,适合夜晚玩的游戏。为了公平起见,采用同出手心、手背的方式分成两组。然后拉开距离,各队手拉手站成一排,随意哪队先调人,调人的一队齐喊:"机器灵,打马城。马城开,卖白菜,白菜有油汉,少不了个半钱,一碗米,打到底。一根材,打过来,你要谁?就要某某,把某某调过来"(喊对面队伍其中某个小朋友的名字),此时对面被喊到的小朋友快速地冲过来,如果能把这队人的手冲开,此时可以带一个人到他的队伍中,如果没有冲开了,他就成为这个队伍的其中一员。看谁的队伍最后人多,就是胜利的一队。在冲的时候是有技巧的,在跑出队伍的刹那间心里就要盘算哪个人的手臂力量最弱,最容易冲开,在冲开后选人带走的时候要选力量大、个大的小伙伴带走,充实自己的队伍。在被选走的那人会有些不情愿,又有些得意洋洋,前者是因为他已经把这个队伍当作自己的队伍了,得意是因为他被别人看好。
  砸"方宝":  "方宝"是父辈们抽烟剩下的空盒叠制成四方形,将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长条,成十字折叠,下面的一条边角沿上条边折成三角,再折到上面这条中间。另一头也同样如此。最后将折叠的四个尖角依次交叉,一张完整的"方宝"就叠好了。玩的规则也很简单,双方用"剪子包袱锤"抢先,输者先把自己的"方宝"正面冲上置于地,赢者手拿"方宝"往地上摔,可以摔到对手"方宝"上或旁边,目的是借助风力或敲力将对方的"方宝"弄翻个儿,如果"方宝"翻个儿了,那么这个"方宝"就归自己了,对方再放一个"方宝"后游戏继续。如不能拍翻,则对方开始拍自己落在地上的"方宝"。如果"方宝"落到不平整的地面,有一角翘起来,那可是赢"方宝"的大好机会。那时候,几乎每个男孩子的口袋或书包里,都有一些"方宝"。下课后,走廊上、操场上,很多孩子们弓着背,向地上拍着"方宝"。赢了的,手上拿着满满的"方宝",输了的,四处找废纸叠"方宝"。
  打弹珠:  男孩们喜欢玩的游戏。弹珠是由玻璃制成的彩色小球。弹珠的直径大约是一公分左右,普通多半是纯色透明的。而有些弹珠里面会有一些小气泡,有的里面则是嵌入各种图案,有类似树叶花瓣的,也有如弯月般的,也有数条彩线的,往往在阳光照射下就折射出缤纷的光泽。
  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男生大多热衷这类纯技术性的游戏,在玩时彼此之间还常互相攀比谁的弹珠较多,对他们来说,那可是一笔值得炫耀的财富。
  跳房子:  这个游戏的成本很低,不需要特殊的游戏材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廉价的游戏。玩的时候,只需要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一个粉笔头或者比较硬一点的能在地面上画出痕迹的东西,还有小瓦片或石块、砖块等。游戏开始前,先在地面上画出大小适中的方格状或飞机状等形状的房子,房子里的格子组合可自由设计,再由近至远依序写上数字,在距离第一格适当位置处,画一条线做为起跳点,最后一格是天堂。
  大家猜拳排定跳的顺序,游戏的规则简单易行,具有可变性,游戏的设计也较科学,如单脚跳几格之后双脚跳,能够避免游戏参与者因连续用单脚跳而失去平衡摔倒,且有助于促进双腿的协调发展。跳房子运动量不算大,却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锻炼平衡技巧,所以非常适合老少同玩。
  滚铁环:  男孩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0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滚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那个年代,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门口或是在街头的马路上,都会有小朋友滚着铁环开心地跑着。
  跳皮筋:  女孩子们常玩的游戏,人数为三人至五人,亦可分两组比赛,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难度越来越大。跳皮筋的人,口里还念着儿歌。记忆中有这么几首:"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刘胡兰,十五岁。参加革命游击队,游击队,挎盒子,打倒地主老婆子。""XXX的屁,震天地,来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这个屁,非常满意。谁放的响,当校长,谁放的臭,当教授,谁放的不响也不臭,说明谁的思想最落后。派了两个兵,追这个屁,在天上飞,人屁在地上追。"
  斗牛:  又叫对拐,一般是两人一组, 把一个小腿弯起来,突出膝盖,用手抱住,另外一个腿金鸡独立,支撑着身子前后左右蹦蹦跳跳,用弯曲的那个腿的膝盖去碰对方的膝盖。如果把对方顶得招架不住,直往后退,或顶得对方摔倒,就算胜利。如果没顶到对方的膝盖,顶到对方的其它地方如肚子腿上等,也算失败。这个游戏非常受男孩子喜欢,可惜现在的孩子像瓷器,再不敢玩了。
  翻花绳:  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游戏主要是依靠手指来操作,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那时男女老少都喜欢玩这个游戏游戏。游戏的玩法是先打个小巧的结,环绕于单手或双手,然后撑开,准备动作就做好了。翻花绳分单人和双人两种,单人的玩法:将绳圈套在双手上,用双手手指或缠或绕或穿或挑,经过翻转将线绳在手指间绷出各种花样来。双人的玩法:一人以手指将绳圈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不同的花样,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翻绳图案有双十字、花手绢、面条、牛槽、酒盅、金鱼、香皂盒等。
  本游戏需要手指完成撑、压、挑、翻翻花绳游戏场景、勾、放等一些精微的动作,而且需要左右手配合一致,需要每根手指巧妙地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手指、手腕、双侧肢体的灵活性、精确性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一首花绳谣是这样念的:花绳新,变方巾,方巾碎,变线坠,线坠乱,变切面,面条少,变鸡爪,鸡爪老想刨,变个老牛槽,老牛来吃草,它说花绳翻得好!
  跳山羊:  是一种模拟山羊跳跃的儿童游戏,简单易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果断决事的能力,很受那时孩子们的欢迎。具体玩法是: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山羊高度由低向上升一次,跳不过者与山羊交换位置。
  捉迷藏: 也叫躲猫猫,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其他人必须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个地方躲起来,时间到后,那个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人的人,没有被找到的,直接成为躲藏者。
  童年的游戏还有很多很多,丢沙包、踢毯子、抬轿子、过家家、拜把子、拉马、老鹰捉小鸡、耍弹弓、攻堡垒、玩陀螺……各种游戏都是信手拈来,就地取材,不花一分钱,但却玩得不亦乐乎,就是这些游戏贯穿了我们的整个童年,既锻炼了身体,也在游戏过程中练就了团队的合作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游戏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这些游戏或许只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了。
  如果说六零、七零后的童年是在田野里,八零后的童年就是在家里,而九零后的童年是网上。总之,对于这几代人来说,童年都已经成为往昔,因为再也回不去了。
  站在村头老柳树下,妈妈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依然回荡在耳边,多少次在梦里我挥舞柳条天马行空地奔跑,多少次多少次玩伴的欢声笑语回响在脑海。想起的时候,心里总会有莫名的激动,很多场景还是历历在目,但童年却永远回不去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简介:
  王晓飞,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扎根蔚县乡村教育30余载,爱好文学,喜欢用笔记录生活,只为让岁月留下痕迹,崇尚自由,淡迫名利。

温和的脾气,藏着深厚的福气,莫让坏脾气赶走了你的好运气常言道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才是本事。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有时候甚至会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发脾气。可是,往往越发脾气,烦恼却跟着来得越多。发脾气并不能有效解袁隆平与邓哲的师生恋叫声袁先生,陪伴就是一辈子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举国哀悼。那个被我们亲切称为袁隆平爷爷的人走了,走去另一个世界继续和他的水稻为伴,出殡那天,长沙烟雨朦胧,仿佛上天也在为袁隆平爷爷的离开而悲伤,前育儿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自立日本心理学家岸见一郎的咨询室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父母,独自倾诉养育孩子的辛苦,时长达几个小时,等他讲完了以后,然后说声再见就要回去了。这样的父母一定特别希望别人能够理解养育孩子有多么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炸圈背后,主创好作品国人愿意奔走相告端午假期,河南卫视推出端午奇妙游节目,这是继春节推出的唐宫夜宴出圈后,河南卫视再次炸裂出圈,被观众送上热搜。最受好评的开场节目洛神水赋(原名祈)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通过林青霞与河南亲姐失散36年才见面,两人活成一天一地林青霞作为演艺圈鼎鼎大名的明星,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家庭往事。林青霞有个失散多年的亲姐姐,两人分离了将近36年才得以相聚。而不同的是,林青霞早已是风光无限的大影星,姐姐只是一个极其给远方的朋友昨夜,细雨绵绵,北风凛冽,让人们在春天的夜晚又感到几许冬日的寒意。儿子给我在床上画了一张久违的地图。偏偏下雨的时候,我自然气得够呛,照屁股给了两巴掌,在儿子哭声和我的责备埋怨声中,河北河南之间有条河你家住河南我家住河北当时在北京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地方河南留给我的却是一丝温暖不知你的名字早已想不起也不知你的年龄只知比我略小有幸认识一年半载给我打了很多次的饭背了半年的包我说你的身世创业年代邝铭筹辞职被拒,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洪雨桥被迫从研究所辞职,没有了经济来源,在偶然看到街边卖磁带的火爆生意后,萌生了同样的想法。在和关桃商量后,拿着积蓄到广州批发了不少磁带回来。人们常说那句话,叫天无绝人之路,上帝给同学情想爱难爱起来,又始终无法忘却几年前风风火火的同学叙旧聚会,如今大多冷得差不多了。刚开始时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同学聚会,一个都不能少的响亮口号在新组建的同学群里不停地被刷屏。多么激动人心呀!再远工作再忙也要克服困难水比粮贵,农民们的出路在何方?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国家可以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现如今出现了,粮食不值钱,种地不赚钱,三斤玉米还买不起一瓶矿泉水,越来越多的声音在我们身边不断地响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父亲的名字成了久违的呼唤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梅馨时间冲刷着过往,不能忘怀的是心底的那缕思念。父亲的名字成了久违的呼唤,任时光匆匆,多想回到从前。您总说我和弟弟是你的风水尾,有时候又连骂带叫的叫我鬼妹子,成为父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6月22日)写作素材必备1hr永远保持一股子热劲儿人民日报(2021年06月21日第04版)关键词干劲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一股子热劲儿,映照着忠诚为民的初心,凝聚着勇毅前行的力量。人民日报金句摘抄(6月6日)写作素材必备1hr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人民日报(2021年06月04日13版)关键词抗疫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战略人民日报金句摘抄(6月20日)写作素材必备1hr让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人民日报(2021年06月15日第05版)关键词信仰信仰如同北辰,如同灯塔,始终为奋斗前行提供价值导航思想引领和动力来源。信仰不是空洞或抽象的,而是有着深人民日报金句摘抄(6月13日)写作素材必备1hr细品共产党员没有退休人民网评关键词党员一位纪念章获得者杨芙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觉得从工作岗位上可以退休,共产党员没有退休,我要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一起看电影老公在我的熏陶之下,迷上了看电影。最近疯狂的在看葛大爷以前的贺岁片。大腕没完没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总之这些十多年前的经典电影,他一个也没看过。我最后冲他惊叹,你这些年都白活了,人家回各行各业谁能各自为生?说来说去只是说与已听一句顶一万句知道刘震云是因为冯导拍的电影手机还有一九四二,知道原著小说都是出自刘震云之手,但是却从来没有看过刘震云写的东西。跟看过的别的小说不同,这本书的书名在原文中并未点题出现过,但全书读下记忆中的麦秋夏天似乎突然就来了,犹如麦田。上周回家时,还绿中带黄,这周回去,俨然一片金色的海洋。风吹来,伴着路边白杨树肥大的树叶沙沙作响的音乐,整齐的跳着伦巴。小时候,会有麦秋假。两周的时间。感谢德州晚报因为住的地方离公司不远,自己每天都步行上下班。穿过商贸大道与东风西路的十字路口,再走到第一个路口就到公司了。入冬以来,发现必经的十字路口旁边多了一辆卖报纸的卖报车。虽然每天都有顶着远嫁女回娘家对于一个远嫁女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回娘家更让人开心的事了。从回娘家的日子初步定下来的那一刻,就开始兴奋起来,准备起来,回忆起来。那些常回娘家的姑娘大概是没有这样的感受的。自己要穿些什七月的葬礼又到月末,正值酷暑。七月的最后一天,盼了多日的雨,在好几天的闷热后,只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意思般的擦边而过。昨夜睡前,窗外远处的天空,只见电闪,未闻雷鸣。或许不远的地方此刻正在酣畅淋漓愿老有所乐每天去幼儿园接孩子,都会穿过市中心的风景区,这里不允许机动车出入,是老年人文娱的天堂。偶尔接孩子来得早,我就绕着这一片走路。走来走去,发现了很多以往从未走过的地方,也欣赏了很多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