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地雷战中的小丁子,从许世友将军司令部通讯员到民兵队长

  地雷英雄丁从德之二
  英雄在民间。有时候,英雄就在身边。谁也不会想到,在长白山密林深处的威虎岭屯,这个整天扛着锄头和社员们一起锄草铲地的"丁大个子"丁从德,竟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雷英雄"!
  1941年,地雷英雄丁从德年仅十七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因患肺结核病秘密离队在民间休养。1943年,身体并没有康复的丁从德,由地下党组织秘密送回老家朱坞村继续休养,不久,担任了朱坞村的民兵队长。1944年丁从德参加了威震敌胆的海阳"爆炸战"( 地雷战)。日寇投降后,他又带领民兵让蒋匪军尝够了"海洋铁西瓜"的苦头。1948年带领民兵支援淮海战役,建二等功。回村后继续当民兵队长。1963年举家迁移到吉林省敦化市威虎岭村,后又迁移到蛟河市池水乡保家村。 ★丁从德感慨当年的"爆炸战"
  左地雷英雄丁从德,右是他老伴,当年的青妇会长由守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丁从德老人从吉林省敦化县张广才岭中的威虎岭屯,搬迁到长白山支脉中的蛟河县池水乡保家村的三家子屯。此时,他已经年逾古稀,但身体健壮,精神矍铄。说起在威虎岭因为讲"爆炸战"而受到的误会和委屈,他常常会豁达地一笑,叹息着说"不知者不怪",谁让那些社员没参加过山东海阳的"爆炸战"呢!参加过了,他们就不会那样了。
  丁从德的老伴儿由守仁大娘笑着说,老丁当时可是受老委屈了。他白天干活时讲地雷战受人家怀疑,回家就憋屈得火冒三丈地乱嚷嚷。我劝他,他就跟我吼跟我喊:你说,我哪句不是实话,哪句是瞎吹?再说,谁打鬼子不是保家卫国,谁想过自己以后要向国家要好处?还要国家养?良心都哪去了?真想得出!还有,打鬼子和我闯关东有什么关系?!
  丁从德说:想想有些人的话,是让人伤心,让人生气。 ★十七岁的丁从德参加八路军,当了许世友司令员的通讯员兼号兵
  丁从德是山东省海阳县海山区李店乡朱坞村人。
  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了青岛、烟台、海阳等胶东半岛的沿海城镇,他们到处修炮楼,盖据点,经常带领着"二鬼子"到附近村里扫荡。
  丁从德说,没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不知道抗日战争有多苦,鬼子有多坏!
  1941年,随着山东抗日战争的如火如荼地兴起,日本鬼子的统治更加残暴。他们走到哪里抢到哪里,烧到哪里,杀到哪里。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常常被鬼子和汉奸抢掠一空;家中的鸡鸭鹅和牛马羊常常被他们一个不剩地抢走;院子中的木材,甚至大门、房梁,都被他们强行拆去修了据点和炮楼;村里的女人跑得稍微慢一些,只要被他们抓住,不分老少,都给轮着糟害了,即便是十多岁的小姑娘,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他们也不放过。鬼子临走离开村庄时,就到处放火。白天一看,哪里有鬼子到过,哪里就起火冒烟。这些小鬼子,就是一帮畜生!他们到处实行的是灭绝人性的"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
  中间是在人民大会堂参会的丁从德
  当时,各个村庄的青年人,实在忍受不了鬼子的暴行了,眼睁睁地看着鬼子施暴,就是没有报仇的力量,只好纷纷进山投奔了八路军。年仅十七岁的丁从德也是实在忍受不了日寇烧杀抢掠的侵略暴行,步行了50里山路,来到了海阳县的北朱坞村,投奔了驻扎在那里的胶东军区的八路军。因为他的年龄小,人又机灵,所以被编到了许世友司令员的胶东军区司令部当了通讯员,主要任务就为许世友司令员服务,传达命令,并兼任司号员,就是吹军号传达命令的。 ★丁从德因病离开部队,回家休养
  当时的山东半岛日寇十分猖狂,整个抗日战争形势是敌强我弱,斗争艰苦,部队缺衣少食,环境极其恶劣。身单力薄的丁从德在长期的反扫荡战争中,不断行军,不断转移,不断作战,结果患上了肺结核。部队为了保持战斗力,让战士们不被这种疾病传染,只好安排丁从德离开部队,隐蔽到民间休养治疗。1943年,丁从德由地下党组织安排,回到家乡朱坞村继续休养。
  丁从德中,左金日成的抗联战士,右杨靖宇的警卫员
  丁从德老人回忆说:朱坞村距日寇重兵占据的海阳县城仅有40里路,离鬼子的邢村据点仅有10多里。邢村据点驻一个鬼子小队和一个汉奸大队。汉奸大队长叫杨官臣。鬼子和汉奸经常外出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他们不但抢粮食,还抢鸡鸭猪羊,见了妇女就高喊花姑娘,抓住就糟蹋。逼得妇女无论老少一有动静就往山野躲藏。日本鬼子在村里抢不到粮食,就到地里去抢成熟的庄稼。还逼着老百姓把村中的树木锯倒,送给他们修炮楼,盖据点。老百姓那日子实在没法过了。 ★丁从德当了朱坞村的民兵队长
  1943年的冬天,中共地下党来到南朱坞村,号召群众组建民兵武装,抗击日寇,保卫家乡。当时,深受日寇侵略之苦的朱坞村百姓一呼百应。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庄一下子就建起了120多人的民兵大队。丁从德因为在许世友的八路军司令部当过通讯员,见过世面,有作战经验,因而被推选为民兵大队长。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当时的朱坞村有基干民兵80人,普通民兵40人,还有4个青年妇女小队,一共200多青壮年。丁从德的老伴儿由守仁,就是当年朱坞村的青妇队长。那时候,为了防备日本鬼子的大扫荡,丁从德整天指挥民兵上操训练、站岗、放哨,担负着保卫家乡的任务。 ★民兵的武器装备非常差
  当时的民兵抗日武器十分差,可不像后来的抗日"神剧"表演的那样,武器精良,子弹哒哒哒地随便打。朱坞村民兵大队只有民兵们从自家中带来的20多支鸟枪、土炮,还有4支"撅把子"单打一手枪——就是把手枪一撅,露出枪膛,按进一颗子弹,再把枪膛合上,对准敌人一扣扳机,砰,这发子弹就射出去了,所以,要想再打,就只能再撅开手枪装一发子弹。这就叫撅把子、单打一。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丁从德老人说,你们别笑这"撅把子"落后,那时可是我们手中最先进的武器。连区里的干部也只能在腰里掖支"撅把子"。没枪的民兵都用扎枪和大刀做武器。朱坞村民风好武,村里开过拳场,所以,民兵们都会点武术。要是和鬼子、伪军交手,倒也能用大刀、扎枪应付一阵子,有时还能把敌人打跑。
  但是,鬼子和汉奸吃亏之后,根本不让民兵靠近他们。他们只要看见民兵,老远就开枪开炮,咱那扎枪和大刀就和烧火棍一样没用了。许多时候就只有挨打的份儿。武器不行,落户就要打呀! ★民兵的被动防御,创造了"消息树"
  那时候,民兵和鬼子的交手战打不成了,只能打防御战打。可是鬼子有马队,有摩托车,行动快,有时候刚搭着他们的影儿,他们已经进村了。老百姓逃跑都来不及。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这就逼得我们发明了"消息树"。 那时候没有电话,连小鬼子都得用旗兵拿着小旗子打信号,联络、指挥。
  咱民兵发现敌情报告的信号,就是派出哨兵站在村外的山头上或者爬到大树上,看有没有鬼子和伪军来扫荡。一旦发现,哨兵就站在高处摇晃手中的旗子,或者用自制的铁喇叭朝着村子喊,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你们看过《鸡毛信》中的"消息树"吗?我们也有"消息树",就是在秃山顶上插棵树,在树梢上拴面红旗,在地里干活的人一旦发现那棵树倒下了,红旗不见了,就知道是鬼子伪军扫荡来了。大家立刻呼喊着回村,带着大人孩子往山上转移。 ★把"消息树"插到了鬼子的据点附近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但是,近距离的"消息树"还是让老百姓躲鬼子有些措手不及。因为鬼子的速度太快。常常是这边"消息树"放倒不一会儿,鬼子的马队和摩托车就进村了。于是,民兵队就创造了远程放哨,就是把监视敌人的哨兵放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来监视敌人的行动。
  民兵的哨兵一旦发现鬼子离开他们的据点,就会立即放倒"消息树"发出"鬼子出动"的信号。中间的哨兵看见据点附近"消息树倒"的信号,立即放倒自己的"消息树"。村里的民兵监督哨一旦发现远方"鬼子来了"的信号,就会立即报告村民兵大队部,由我们组织百姓立即转移。这种"消息树"传递消息的办法,不比现在的电话慢多少。
  当然,为了延缓敌人的进村速度,我们会派出民兵远远地埋伏在敌人前来扫荡的大道边,用鸟枪土炮阻击一下敌人,以延缓敌人进村的速度,好让老百姓有更充足的时间跑进山里躲藏。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敌人经常扫荡,海阳县的民兵就成了对鬼子的监视队
  丁从德叹口气说道,开初,咱朱坞村的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站岗、放哨,发现鬼子时,能阻击就阻击敌人一下子。阻击不了,就下功夫组织村民转移。那年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惨哪,连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得时刻防备鬼子来扫荡,随时准备往山里跑。许多老人跑不动,说啥也不躲了。结果真就被鬼子抓住,不是活埋就是吊死,再不就是用刺刀捅,用军刀砍,甚至用枪扫射。总之死状极惨。
  嗨!咱想凭着血性和武艺跟鬼子拼,可鬼子根本不和咱照面,老远就开枪开炮,一交手,咱不是死人就是受伤。武器不如人哪!民兵们整天憋气,都催着我想办法。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可我虽然当过兵,那都是看着许世友司令员指挥大部队作战,咱小小的民兵队,根本没那力量,也用不上那办法。再说,咱也没有武器。当时,就连区委的领导也没有啥好办法,他们腰里整天别着的也是土造手榴弹和"撅把子"。上级领导给我们民兵的任务就是:监视敌人,保护村民安全转移。我的民兵队就成了"监视队"和"转移队"了。你说憋气不! ( 作者简介: 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为什么脸皮越厚越混得好?俗话说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句话听着似乎有些刺耳,有些粗鲁,可是仔细琢磨还是很有道理的,在如今这个社会那个有成就的哪个不是厚脸皮的,比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创业初人到50岁有三怕,我最怕第二种,你呢?五十岁,是上半生的结束,也是下半生的开始。人生就像一趟列车,从起始站出发,一路走走停停,阅遍人间繁华,尝尽世间百态,直到岁月尽头。50岁,人生已过大半,但未达终点站,风花雪月过,年慎言养德,慎行成志,慎众修身世事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做人处世常以一个慎审视自己,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平稳。慎言说话是一门学问,慎言既不是沉默,也不是滔滔不绝。而是反复思考后,负责任地说话,做到言必适时,言真正能扛事的人,遇到大事都这样处理人这一生,无论是谁,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或多或少要承担一些压力。只是有的人遇到事情,一咬牙,含着泪就扛过去了,有的人却被压垮了。这世间从不缺让你的世界天翻地覆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能人生下半场,少生气,好好活叔本华曾说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善待自己,从少生气开始。生气,伤害的是自己不管你和谁生气,受伤的永远是你自己。同事小晴脾气不好,非做对这五件事,你的人生会很精彩1hr经营好家庭常言道家是心灵的港湾。船破要归港,人疲要回乡,家可以宽容一切。舒适幸福的家,是快乐的源泉。人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能够激发人的潜能,让人有深夜的操场,在追着你的那个人是谁?跑步是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不过有些时候啊,跑步也需要看时间。不然,就可能会像故事里这样,在深夜跑步的时候,遇到恐怖的经历呢。一个还在上大学的男生最近报名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的跑步项僵小鱼外传深夜爬出的小人和宫殿深处的脚步声某一天,僵小鱼和爸爸在家时,突然收到一份不知名快递,地址显示是来自于古老的宫殿,四九城。快递里装着厚厚的信封,用很久很久之前的字体写下壹贰叁肆一直到佰。随着信照着顺序一封封被拆开,水瓶座瓶子里的水,是不为人知的深浅水瓶座的人就像长岛冰茶,看着像茶,听着像茶,口感也像茶,却和茶水有着天壤之别。一开始喝下去无感,慢慢地酒劲儿便上了头。看似平平无奇的酒水在胃里翻腾,和你放在心尖儿上的那个水瓶别无二很多人都离开了这是我陪你的第1500天大家晚上好呦我是一只想听你说悄悄话的僵小鱼。在这个流行告别的世界里,有人挥了手,有人说了再见,但有更多人却悄无声息地离开。这是我陪你的第1500天,感谢你们现在还在挂念着我,让我陪摩羯座熬不过他的冷,就等不来他的热常听人说,摩羯座的骨子里就是一株高岭之花,可以远远地驻足观赏,却从不轻易被人摘下。他们似乎心有千山万水,无论怎么踮脚眺望,都望不到尽头。但这些高冷沉闷的模样,可能只是他们习以为常的
你是不是当领导的料?对照一下你是不是当领导的料?李鸿章曾说,天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做官,倘若连官都不会做,那也太差了。他这句话是骗人的!很多人虽然在单位,但确实不是当领导的料,即便再努力,也只能勉强靠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临潭县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会议4月6日,临潭县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宣读了中共临潭县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学习教育领导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喀什老城人们常说不到喀什,不算去过新疆不到老城,就不算到喀什层层叠叠的土木建筑充满异域风情的老城街道美丽的艾提尕尔清真寺说着维吾尔语叫卖的商贩害羞的新疆姑娘眼前的一切都好像来到了异紫薇花盛夏的精灵,我赞美你紫薇花盛夏的精灵,我赞美你文余小芳我散步在小区的花园里,满园满眼的绿。因为这是盛夏的季节,尽管今年进入夏天,几乎是阴雨天,直到夏至已到了,雨仍然没停下来。园子里的各种树木被雨水冲洗湖南工业大学的最美格桑花文余小芳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具体为何种植物存在广泛的争议。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特殊符号收集的可可爱爱4。0特殊符号特殊符号第四弹带点特殊符号的可可爱爱下厨房文案礼貌拿文拿图,点赞哦()1。厨房里的生活家2。和美食谈一场恋爱。3。变贤惠的第一步4。爱的火把在厨房点燃5。厨房是幸福的最后堡垒6。料理是一场原地的旅行7。那件幸福的小事叫下厨8。用智慧行走在字里行间用智慧行走在字里行间201705181500用智慧行走在字里行间记黑龙江省作家李伟先生全媒体记者张行方李伟先生,男,1964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勃利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看见这样一个视频,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认知看见这样一个视频,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认知。国外一个妈妈准备用DV记录和孩子的生活,并进行一项测试,内容是自己模仿孩子平时的样子,然后观察孩子的行为,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妈妈人文临潭冶力关的孩子们冶力关的孩子们陈世旭去赤壁峡那天天气很好,早晨清冽的阳光刺眼地照着峰巅,使峡谷显得愈加深幽。赤壁峡是冶力关风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属于丹霞地貌。深谷两边的万仞绝壁,或如屏风排列,或如五无甘南魅力临潭临潭土地流转搭建群众致富桥梁近年来,临潭县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土地流转经营管理方式,把发展规模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手段,向土地要发展,向土地要效益,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日,在城关镇教场村连片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