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高考地理主观题模板

  1.自然地理部分
  1.1.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1.1.1.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 ,温度越高
  1.1.2.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
  1.1.3.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1.1.4.山脉阻挡: 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
  1.1.5.海陆风∶ 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1.1.6.锋面∶ 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
  1.1.7.下垫面∶ 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含水越多,温差越小)
  1.1.8.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
  1.1.9.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
  1.1.10.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
  1.1.11.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
  1.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
  1.2.1.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
  1.2.2.风∶ 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风)
  1.2.3.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1.2.4.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1.2.5.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1.2.6.下垫面∶ 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1.2.7.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
  1.2.8.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 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1.2.9.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 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1.2.10.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1.2.11.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1.3. 影响气候的因素 (4个)
  1.3.1.现在的大题基本都考"气候的非地带性"
  1.3.2.气压
  1.3.3.风带
  1.3.4.洋流
  1.3.5.地形
  1.4.影响温差的因素(5个)
  1.4.1.纬度;高纬>低纬
  1.4.2.海拔
  1.4.2.1.年温差∶低海拔>高海拔(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1.4.2.2.日温差,高海拔>低海拔(等同于山谷风原理)
  1.4.3.天气情况∶晴天>阴天
  1.4.4.下垫面∶荒地>森林>湖泊
  1.4.5.海陆位置∶ 内陆>临海
  1.5.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 4个)
  1.5.1.风:大风蒸发强
  1.5.2.温度∶温度高蒸发强
  1.5.3.水域面积∶面积大蒸发强
  1.5.4.降水量∶ 降水量是蒸发的基础
  1.6. 影响气压的因素(4个)
  1.6.1.气压大小实质就是空气的多少
  1.6.2.温度∶冷高压、热低压
  1.6.3.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1.6.4.气流运动∶ 下沉气流形成高压
  1.6.5.天气系统(冷暖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1.7.影响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因素 (4个)
  1.7.1.等同于太阳能
  1.7.2.季节∶夏季>冬季
  1.7.3.纬度∶低纬>高纬,高纬夏季光照时间长(新疆内蒙)
  1.7.4.天气情况∶ 晴天>阴天(晴阴天多少取决于降水、降水取决于气候)
  1.7.5.地形∶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1.8.天气情况(类似于天气预报)( 5个)
  1.8.1.温度
  1.8.2.晴天(阴天、降水、云雾)
  1.8.3.风力风速风向
  1.8.4.大气稳定或不稳定
  1.8.5.逆温(通常答有逆温现象)
  1.9.城市雨岛效应原因(3个)
  1.9.1.上升气流∶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旺盛
  1.9.2.凝结核∶城市污染严重,空气中凝结核多
  1.9.3.城市建筑阻挡空气流动
  1.10.形成雾的因素(6个)
  1.10.1.温度低
  1.10.2.湿度大
  1.10.3.有凝结核(杂质尘埃)
  1.10.4.无风
  1.10.5.大气稳定有逆温
  1.10.6.地形封闭
  1.1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5个)
  1.11.1.蒸发∶蒸发强盐度高
  1.11.2.降水∶降水多盐度低
  1.11.3.河流∶河流注入多盐度低
  1.11.4.洋流∶暖流增盐 寒流减盐
  1.11.5.海区封闭程度;海区越封闭,盐度越大或越小
  1.12.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4个)
  1.12.1.如何判断咸水湖、淡水湖
  1.12.2.降水
  1.12.3.蒸发
  1.12.4.河流注入
  1.12.5.河流流出∶有河流流出将盐分带走,盐度低;无河流流出盐分沉积,盐都高
  1.13.影响渔场的因素(4个)
  1.13.1.世界五大渔场,中国最大的舟山渔场(日本暖与中国沿岸寒)
  1.13.2.洋流: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
  1.13.3.径流∶径流带来营养物质
  1.13.4.大陆架:水浅 光照温度适宜
  1.13.5.海域封闭∶海域封闭多岛屿,阻碍鱼群游动
  1.14.影响盐场的因素(4个)
  1.14.1.中国盐场集中在北方的渤海,天津长芦盐场,海南岛莺歌海
  1.14.2.蒸发∶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1.14.3.天气情况∶晴天多光照强 蒸发旺盛
  1.14.4.海区盐度∶盐度高
  1.14.5.地形:地形平坦,海岸滩涂广布
  1.15.解决水资源短缺措施(8个)
  1.15.1.水资源包括∶地下水 淡水河流湖泊水(雨水海水冰川都不是)
  1.15.2.开源
  1.15.2.1.修建水库
  1.15.2.2.调水工程
  1.15.2.3.海水淡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1.15.3.节流
  1.15.3.1.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
  1.15.3.2.工业用水(提高利用率)
  1.15.3.3.政策
  1.15.3.4.公民节水
  1.15.3.5.治理水污染(水质型缺水)
  1.16.影响湖泊缩小的因素(5个)
  1.16.1.气候干旱,降水少
  1.16.2.高温大风蒸发强
  1.16.3.人为用水,围湖造田,引水灌溉
  1.16.4.径流注入少
  1.16.5.地质断层下渗
  1.17.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5个)
  1.17.1.气候变干,温差增大
  1.17.2.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1.17.3.地下水位下降
  1.17.4.盐碱化扩大
  1.17.5.对下游径流调节作用下降,水旱灾增加
  1.18.影响河流流量多少的因素(4个)
  1.18.1.补给类型∶大气降水 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湖泊水 季节积雪融水
  1.18.2.支流多少∶支流多流量大
  1.18.3.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用水多,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1.18.4.蒸发∶晴天多温度高蒸发强
  1.19.影响河流流量变化的因素(2个)
  1.19.1.补给类型∶大气降水 季节积雪融水 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1.19.2.调节作用∶湖泊、森林、沼泽、地下水、水库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作用强,流量变化小,河流越稳定
  1.20. 影响河流航运条件的因素(6个)
  1.20.1.河道:河道宽阔水深
  1.20.2.流速:落差小流速平缓
  1.20.3.弯直:河道平直
  1.20.4.泥沙:泥沙淤积少
  1.20.5.结冰:无结冰期
  1.20.6.经济腹地:经济腹地广阔,航运需求量大
  1.21.湿地(沼泽)形成原因( 5个)
  1.21.1.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
  1.21.2.下渗:冻土广布,下渗弱
  1.21.3.河流∶河网密集
  1.21.4.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1.21.5.凌汛:有凌汛现象
  1.22. 湿地(湖泊)的环境效益( 4个)
  1.22.1.提供水源
  1.22.2.调节气候 改善热岛效应
  1.22.3.城市防洪排涝
  1.22.4.动植物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
  1.23.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原因(2个)
  1.23.1.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1.23.2.下游落差小流速慢,沉积作用强,泥沙淤积多
  1.24.地上河的影响(3个)
  1.24.1.河床高无法获得地下水补给,出现断流
  1.24.2.无支流注入,河流流量小,小于河流上游
  1.24.3.易发生进涝灾害
  1.25. 地上河的治理措施(3个)
  1.25.1.上游∶治理水土流失(根本措施)
  1.25.2.中游∶修建大坝水库,阻拦泥沙
  1.25.3.下游∶加固防洪水坝,挖沙
  1.26.海岸线退化的原因(5个)
  1.26.1.海岸植被破坏
  1.26.2.河流泥沙减少,三角洲退化
  1.26.3.海岸地势低洼
  1.26.4.风大海浪作用强
  1.26.5.上游修建水坝,阻挡河流泥沙(如埃及阿斯旺大坝)
  1.27.凌汛现象的原因(2个)
  1.27.1.河流有结冰期
  1.27.2.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1.28. 河流水的来源(5个)
  1.28.1.降水
  1.28.2.高山冰川融水
  1.28.3.季节积雪融水
  1.28.4.地下水
  1.28.5.湖泊水
  1.29.某种作物用水来源( 6个)
  1.29.1.河水
  1.29.2.降水
  1.29.3.高山冰川融水
  1.29.4.季节积雪融水
  1.29.5.地下水
  1.29.6.湖泊水
  1.30.自然地理环境因素(5个)
  1.30.1.通常用来答∶某事物对环境的影响
  1.30.2.气候(气候变干,湿度减小,昼夜温差增大,气候恶化)
  1.30.3.水文(河流流量减少、断流、水文特征、水体污染水质变差、地下水、湿地减少)
  1.30.4.土壤(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入海口泥沙减少)
  1.30.5.生物(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1.30.6.灾害与生态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洪涝、旱灾、海水侵蚀陆地、寒潮暴雪冻害、滑坡泥石流、病虫害)
  1.31.森林的环境效益(4个)
  1.31.1.涵养水源 平衡径流
  1.31.2.保持水土 生物多样
  1.31.3.净化空气 降低噪声
  1.31.4.防风固沙减轻沙化
  1.32.影响雪线(冰川、积雪量)的因素( 4个)
  1.32.1.温度高,雪量少,雪线高
  1.32.2.降水多,雪量多,雪线低
  1.32.3.坡度大,雪量少
  1.32.4.植被覆盖多,雪量少
  1.33.影响太阳能的因素(4个)
  1.33.1.季节:夏季多于冬季
  1.33.2.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
  1.33.3.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夏季白天长,光照时间长
  1.33.4.天气情况∶某某气候,降水少睛天多光照强
  1.34.影响风能的因素(3个)
  1.34.1.风源地(接近高压中心,大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多大风天气)
  1.34.2.地形(平原地形平开阔、无u山地挡、位干风口、有狭管效应、谷方向与风向-致))
  1.34.3.摩擦力(植被少,摩擦力小)
  1.34.4.补充例题∶内蒙古风能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
  1.34.4.1.(以后所有能源开发利用低的问题,都可以借鉴此条)
  1.34.4.2.自然
  1.34.4.2.1.气候干旱,夏季地表温度高,昼夜温差大
  1.34.4.2.2.风沙大荒漠化严重
  1.34.4.2.3.冻土广布,不利于施工
  1.34.4.2.4.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多暴雪
  1.34.4.3.社会
  1.34.4.3.1.人口城市少稀疏,经济落后,市场需求少
  1.34.4.3.2.技术条件难度大
  1.34.4.3.3.风能价格高,煤炭价格低,煤炭等传统能源利用范围更广
  1.34.4.3.4.线路长,建设成本高
  1.35.影响水能的因素(2个)
  1.35.1.河流流量大
  1.35.2.地势落差大
  1.36.影响地热能的因素(3个)
  1.36.1.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
  1.36.2.有断层,利于地下热量上升
  1.36.3.附近有火山,岩浆活动频繁,地热丰富
  1.37.影响潮汐能的因素(等同海岸多大浪、大潮)(4个)
  1.37.1.地形:临海,海岸线曲折可储存大量海水,河口呈喇叭口形,海水涌向陆地力量大
  1.37.2.大风∶盛行风风力强,潮水力量大
  1.37.3.落差;潮汐落差大,动能大
  1.37.4.顶托∶河流流量大,河水对海水顶托作用强
  1.38.影响山地自然带(生物种类)多少的因素( 3个)
  1.38.1.纬度低,自然带多
  1.38.2.海拔高、相对高差大,自然带多
  1.38.3.阴阳坡∶阳坡多于阴坡
  1.39.某地沙源丰富、沙丘(河流含沙量大)形成的原因(5个)
  1.39.1.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条件差
  1.39.2.临近高压中心,多大风天气
  1.39.3.临近沙漠、沙地
  1.39.4.冬季枯水期,河岸湖滩裸露,多风沙
  1.39.5.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沙量大
  1.40. 河流改道原因(4个)
  1.40.1.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
  1.40.2.周围地形平坦,河水容易溢出
  1.40.3.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低
  1.40.4.泥沙淤积,河床高形成地上河
  1.41.某地被称为"水塔"、"固体水库"的原因(5个)
  1.41.1.如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东非高原被称为非洲水塔,祁连山被称为固体水库
  1.41.2.降水丰富(气候、迎风坡)
  1.41.3.地势高,冲山顶自下河流形成自流
  1.41.4.多冰川,淡水储量大
  1.41.5.海拔高温度低,有利于冰雪储存数量多
  1.41.6.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提供充足水源
  1.42.热带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集中在高原的原因(3个)
  1.42.1.地势高温度低,气候凉爽
  1.42.2.有坡度排水条件好,洪涝灾害少
  1.42.3.蚊虫少 病虫害少
  2.描述特征部分
  2.1.设问类型
  2.1.1.描述 说明 综述∶只答现象或者图中信息
  2.1.2.分析 简析∶既答现象,也答原因
  2.1.3.对比 评价 影响∶从两方面分析
  2.2.气候特征(温度、降水特征)( 4个)
  2.2.1.气温
  2.2.2.降水
  2.2.3.季节变化
  2.2.4.是否同期
  2.3.地形地势特征(4个)
  2.3.1.高低
  2.3.2.地形
  2.3.3.地势
  2.3.4.变化
  2.4.分布特征(5个)
  2.4.1.方向多少
  2.4.2.最多最少
  2.4.3.分布是否均匀
  2.4.4.稀疏密集
  2.4.5.分布在地形、沿 …. 分布(河流、海岸、交通线、山脉、边境等)
  2.5.河流水文特征(7个)
  2.5.1.流量
  2.5.2.汛期(长短、季节月份、几次、季节变化大小)
  2.5.3.含沙量
  2.5.4.结冰期
  2.5.5.凌汛
  2.5.6.断流
  2.5.7.落差流速水能航运
  2.6.河流水系特征(6个)
  2.6.1.流程
  2.6.2.支流
  2.6.3.流域
  2.6.4.地形区
  2.6.5.内外流
  2.6.6.注入
  2.7.等值线分布特征(4个)
  2.7.1.方向
  2.7.2.弯曲
  2.7.3.疏密
  2.7.4.闭合相交平行
  2.8.地理位置特征(4个)
  2.8.1.半球∶东半球或西半球,北半球或南半球
  2.8.2.纬度五带∶低纬中纬高纬,热带温带寒带
  2.8.3.海陆位置∶位于某某洋、某某大洲方向
  2.8.4.相对位置(如;西安位于秦岭北部、渭河沿岸)
  2.8.5.例题∶描述钓鱼岛位置特征
  2.8.5.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8.5.2.位于北温带低纬度
  2.8.5.3.位于亚洲大陆东部
  2.8.5.4.大平洋西岸
  2.9.某事物的发展(变化)特征( 3个)
  2.9.1.方向多少
  2.9.2.变化(时间、空间、类型)
  2.9.3.最多最少
  3. 选修部分
  3.1.灾害防治 生态问题 旅游地理
  3.2.注意∶答灾害类大题时一定要注意设问;如果问的是灾害形成、多发 原因,按照下面的模板答就行;如果问的是受灾严重的原因,那一定要答出人口密集、城市密集、经济水平高、防灾水平、救灾能力等等
  3.3.洪涝灾害多发原因(6个)
  3.3.1.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3.2.河流众多,河网密集,河道弯曲堵塞(读图)
  3.3.3.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3.3.4.降水量大,时间长,暴雨集中
  3.3.5.城市排水设施落后
  3.3.6.城市化水平高,不易下渗
  3.4. 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6个)
  3.4.1.完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3.4.2.加强暴雨洪水监测预报,提高居民防灾意识(灾害措施万能答法)
  3.4.3.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绿地面积
  3.4.4.疏通河道,截弯取直
  3.4.5.退田还湖,提高湖泊调节作用
  3.4.6.修建水利工程 水库大坝
  3.5.台风灾害严重原因(3个)
  3.5.1.临近海洋,接近台风源地
  3.5.2.植被少,地表摩擦力小,风速大
  3.5.3.地势平坦,无山脉阻挡
  3.6. 预防台风灾害的措施(3个)
  3.6.1.加强台风检测预报,提高居民防灾意识
  3.6.2.兴建沿海防护林,增加地表摩擦力
  3.6.3.将建筑物、居民区布局在地势较高处
  3.7.旱灾产生的原因(4个)如华北地区春旱
  3.7.1.气候干旱,降水少
  3.7.2.温度高蒸发强,地表水损失快
  3.7.3.河流水量少,地下水水位低
  3.7.4.人类活动用水量大(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生活用水)
  3.8.缓解旱灾措施(5个)
  3.8.1.人工降雨
  3.8.2.加强旱灾监测预报
  3.8.3.修建水利设施(水库、水渠)
  3.8.4.提高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
  3.8.5.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节约用水
  3.9.地震、火山灾害多发原因(3个)
  3.9.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
  3.9.2.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上
  3.9.3.地壳多断层
  3.10.减轻地震灾害措施(2个)
  3.10.1.加强地震监测预报,提高居民防灾意识
  3.10.2.提高房屋质量,提高抗震性
  3.11.受地震灾害破坏严重的原因(4)
  3.11.1.经济发达,人口多密集
  3.11.2.距震中近,震源浅,震级高,烈度大
  3.11.3.引发了次生灾害(海啸、堰塞湖、滑坡、泥石流)一般材料里会提到
  3.11.4.房屋质量差,抗震性差
  3.12.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原因( 5个)
  3.12.1.地质条件差,有断层
  3.12.2.位于板块边界、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
  3.12.3.植被覆盖率低
  3.12.4.暴雨集中,降水量大
  3.12.5.山体坡度大
  3.13.预防滑坡、泥石流措施(4个)
  3.13.1.植树造林,恢复山坡植被
  3.13.2.加强监测预报,定期检测山体情况
  3.13.3.将村落人口转移到安全地区采取工程措施,加固山体
  3.14.荒漠化严重原因(5个)
  3.14.1.高温多大风,蒸发旺盛
  3.14.2.气候干旱,降水少
  3.14.3.植被覆盖率低
  3.14.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浪费
  3.14.5.城市建设
  3.14.6.人为植被破坏(主要原因),要细写出过樵、过牧、过垦、工矿开采、不合理交通线
  3.15.治理荒漠化措施(7个)
  3.15.1.植被∶恢复植被 植树种草
  3.15.2.农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
  3.15.3.牧业:合理规划牧场载畜量,种植人工草场
  3.15.4.樵采∶开发利用新能源,种植人工用材林,调整产业结构
  3.15.5.工矿∶进行矿井回填,恢复表土植被
  3.15.6.河流水地下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河流流域规划,合理分配水资源
  3.15.7.交通城市∶合理规划,减少占用植被,施工后恢复植被
  3.16.赤潮产生原因(5个)
  3.16.1.赤潮就是水体富营养化
  3.16.2.无风或风小
  3.16.3.温度高
  3.16.4.降水少
  3.16.5.水域封闭,与外界交换少
  3.16.6.人类活动废水排放多,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3.17.赤潮影响(2个)+咸潮与风暴潮
  3.17.1.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体污染,生物死亡
  3.17.2.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3.18. 水土流失原因(4个)
  3.18.1.石漠化也是水土流失(在南方低山丘陵与高原)
  3.18.2.地形坡度大
  3.18.3.降水集中,多暴雨
  3.18.4.土质疏松,易受侵蚀
  3.18.5.植被稀少,人为植被破坏
  3.19.水土流失影响(4个)
  3.19.1.产生洪涝灾害
  3.19.2.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泥沙淤积,影响航运,出现地上河
  3.19.3.破坏地表形态,形成干沟万壑地貌
  3.19.4.导致流失区土层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3.20.治理水土流失措施(4个)
  3.20.1.恢复植被 植树造林
  3.20.2.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修建缓坡梯田
  3.20.3.修建保水保土工程,修水库、堤坝、沟渠
  3.20.4.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3.21.土地盐碱化原因(4个)
  3.21.1.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
  3.21.2.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
  3.21.3.临海,地下水受海水影响大,盐度高
  3.21.4.高温少雨,蒸发旺盛盐分向地表集中(多发生在春秋季)
  3.22.治理盐碱化措施(3个)
  3.22.1.有排有灌,排灌结合
  3.22.2.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
  3.22.3.增施有机肥,恢复土壤肥力
  3.23.雾霾产生原因(5个)
  3.23.1.冬季天气干燥
  3.23.2.无风
  3.23.3.大气稳定,出现逆温
  3.23.4.北方冬季取暖,大量燃煤,农村燃烧秸秆产生烟雾
  3.23.5.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施工导致空气中扬尘多
  3.24.治理雾霾措施(5个)
  3.24.1.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煤
  3.24.2.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
  3.24.3.植树造林,增加绿面积
  3.24.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预防意识
  3.24.5.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3.25.全球变暖原因(2个)
  3.25.1.自然界本身升温(地球自己也在变暖)
  3.25.2.人类活动导致 CO2排放增多,大气层保温作用加强(主要原因)
  4.人文地理部分
  4.1.城镇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2方面)
  4.1.1.自然
  4.1.1.1.地理位置好(位于...沟通...连接了...)
  4.1.1.2.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灾害少
  4.1.2.社会
  4.1.2.1.工农业基础好、交通、资源、商贸、历史、政治、军事
  4.2. 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 3方面)
  4.2.1.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4.2.2.地域城市化∶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占用原农村土地耕地
  4.2.3.产业城市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减少
  4.3.城市或城市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4个)
  4.3.1.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收就业
  4.3.2.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发展
  4.3.3.带动城市化,辐射地区发展
  4.3.4.农业人口用地向非农业人口用地转变
  4.4.农业区位因素条件(3方面)
  4.4.1.自然(9)
  4.4.1.1.光照
  4.4.1.2.热量
  4.4.1.3.降水
  4.4.1.4.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4.4.1.5.地形(排水条件好)
  4.4.1.6.灌溉水源(地下水、河流、湖泊、绿洲、高山冰雪融水)
  4.4.1.7.生长期长(生长周期长)
  4.4.1.8.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累
  4.4.1.9.雨热同期、不同期
  4.4.2.灾害(6)
  4.4.2.1.旱涝灾害
  4.4.2.2.寒潮暴雪低温冻
  4.4.2.3.害病虫害
  4.4.2.4.土壤盐渍化
  4.4.2.5.风沙荒漠化
  4.4.2.6.水土流失等(如果答有利,就答自然灾害少)
  4.4.3.社会(11)
  4.4.3.1.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
  4.4.3.2.机械化
  4.4.3.3.商品率
  4.4.3.4.市场
  4.4.3.5.交通
  4.4.3.6.地租
  4.4.3.7.科技(良种 运输技术 大棚 保鲜冷藏)
  4.4.3.8.政策
  4.4.3.9.种植历史悠久
  4.4.3.10.饮食习惯
  4.4.3.11.经验丰富
  4.5.某作物品质优良原因(如东北水稻、新疆瓜果)(5个)(不同于农业区位)
  4.5.1.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营养丰富
  4.5.2.低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4.5.3.光热充足,光照时间长
  4.5.4.雨热同期
  4.5.5.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4.6.农产品畅销原因(5个)
  4.6.1.作物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4.6.2.具有时间性(反季销售),(海南、热带、南半球的冬季蔬菜瓜果)
  4.6.3.产品生态环保 绿色无污染
  4.6.4.交通运输便利
  4.6.5.产品质量轻 易保存 便于长途运输
  4.7. 工业区位因素条件(2方面)
  4.7.1.自然(5)
  4.7.1.1.地形
  4.7.1.2.水源
  4.7.1.3.资源
  4.7.1.4.能源
  4.7.1.5.环境优美(高新技术产业)
  4.7.2.社会(11)
  4.7.2.1.市场
  4.7.2.2.交通
  4.7.2.3.信息通达度
  4.7.2.4.科技
  4.7.2.5.劳动力
  4.7.2.6.政策
  4.7.2.7.地租
  4.7.2.8.军事国防
  4.7.2.9.工业惯性 家乡偏好(侨乡)
  4.7.2.10.产业协作程度
  4.7.2.11.工业基础
  4.8.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3个)
  4.8.1.加强企业间交流协作联系
  4.8.2.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
  4.8.3.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利:集聚加重环境污染)
  4.9.工业分散原因(3个)
  4.9.1.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资源(这里要细答∶如发达国家地区∶资金 技术 人才 管理 交通运输 物流优势,发展中国家地区∶廉价丰富劳动力 资源 能源 市场 地租低廉优势)
  4.9.2.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全球战略(如跨国公司))
  4.9.3.减少本地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一般是有污染的工业,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4.10.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3+2个)
  4.10.1.有利
  4.10.1.1.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居民增收 增加就业
  4.10.1.2.促进城市化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4.10.1.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发展
  4.10.2.不利
  4.10.2.1.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增加
  4.10.2.2.占用耕地土地资源
  4.11.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3+1个)
  4.11.1.有利
  4.11.1.1.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4.11.1.2.促进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
  4.11.1.3.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高端先进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4.11.2.不利
  4.11.2.1.短期内造成经济衰退,人口失业
  4.12.交通线修建的影响(5+3个)
  4.12.1.有利
  4.12.1.1.完善地区交通网,缩短时空距离,缓解其他线路运输压力
  4.12.1.2.促进经济发展,资源开发
  4.12.1.3.促进民族团结、国防安全(边疆地区才用)
  4.12.1.4.加强与外界交流联系
  4.12.1.5.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4.12.2.不利
  4.12.2.1.破坏生态环境
  4.12.2.2.不合理施工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4.12.2.3.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独立性
  4.13. 修建交通线自然限制因素(6个)社会经济(2个)等同于某种工程建设的困难
  4.13.1.自然限制
  4.13.1.1.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云贵、青藏、山区)
  4.13.1.2.地质条件差,有断层、喀斯特地貌广布(云贵、山区)
  4.13.1.3.河流多,河网密集(南方)
  4.13.1.4.生态环境脆弱(青藏、云贵、西北、黄土高原)
  4.13.1.5.多风沙天气,荒漠化严重(西北)
  4.13.1.6.多灾害(南方∶气候湿热、腐蚀强、台风、海啸、海水侵蚀,北方∶极寒、寒潮暴风雪、冻土,青藏高原∶地震、缺氧、冻土、寒冷)
  4.13.2.社会经济
  4.13.2.1.经济落后,对交通需求量小(决定因素)
  4.13.2.2.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不足
  4.14.开辟(北极)海域航线影响( 3+2个)
  4.14.1.有利
  4.14.1.1.缩短时空距离,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4.14.1.2.缓解其他航线海运压力
  4.14.1.3.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4.14.2.不利
  4.14.2.1.破坏污染生态环境
  4.14.2.2.生物多样性减少
  4.15.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个)
  4.15.1.公路
  4.15.2.铁路
  4.15.3.水运
  4.15.4.航空
  4.15.5.管道(对比∶运量、价格、投资、速度、灵活性、安全性、天气限制、地形地质限制、灾害限制、资金技术、国防政策等因素)
  4.16.港口建港区位因素(7个)
  4.16.1.港阔水深,不冻不淤(找等深线、结冰期C℃C、泥沙淤积)
  4.16.2.位于背风处,受风浪台风影响小
  4.16.3.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避开断层)
  4.16.4.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4.16.5.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水运需求量大(决定因素)
  4.16.6.港口基础设施完善
  4.16.7.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便利(铁路公路管道航空)
  4.17.机场选址区位因素(6个)
  4.17.1.地质条件好(无断层、喀斯特地貌)
  4.17.2.地势平坦开阔,视野好,地势较高利于排水
  4.17.3.距市区远,受城市影响小
  4.17.4.晴天多,雨雾少,逆风
  4.17.5.经济发达 航空需求量大
  4.17.6.交通便利(高速公路 地铁 公路)
  4.18.高铁站(长途客运站)选址区位因素( 4个)
  4.18.1.地形平坦 地质条件好
  4.18.2.位于市区郊区(地租低、面积大、避免交通拥堵、促进郊区发展)
  4.18.3.交通便利
  4.18.4.经济发达 客运需求大
  4.19.航天卫星发射中心选址(6个)
  4.19.1.地形地质
  4.19.2.某气候、降水少晴天多
  4.19.3.纬度低,地球线速度大,利于卫星发射
  4.19.4.国防政治
  4.19.5.交通便利
  4.19.6.远离城市
  4.20.核电站选址因素(4个)
  4.20.1.远离城市,位置安全影响小
  4.20.2.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无断层
  4.20.3.临近海洋河流,便于取水冷却
  4.20.4.交通便利,临近港口铁路
  4.21.修建水利工程的影响(4+5个)
  4.21.1.有利
  4.21.1.1.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下游地区水旱灾害
  4.21.1.2.减少下游泥沙淤积,缓解河床抬高(地上河)
  4.21.1.3.发电航运养殖旅游
  4.21.1.4.调节地区气候,增加降水减小温差
  4.21.2.不利
  4.21.2.1.不合理施工诱发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4.21.2.2.流没上游土地耕地,造成移民问题
  4.21.2.3.造成动植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4.21.2.4.进入海洋沙量减少,导致沿海三角洲退化、海水侵蚀陆地加剧
  4.21.2.5.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
  4.22.解决资源或者能源短缺的措施(6个)
  4.22.1.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4.22.2.加大能源勘探,增加产量
  4.22.3.增加进口,建立能源储备制度
  4.22.4.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4.22.5.加强公民节约意识,减少浪费
  4.22.6.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
  4.23.开发利用进口某种能源(一般是新能源)的意义( 4个)
  4.23.1.缓解能源短缺
  4.23.2.减轻环境污染,有利环保
  4.23.3.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增收就业
  4.23.4.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国家能源安全
  4.24.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建议、规划、怎么办、借鉴、方法都这么答)( 10个)
  4.24.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免浪费
  4.24.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环境治理
  4.24.3.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4.24.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培育优良品种
  4.24.5.推动城市化发展
  4.24.6.加强培训,提高 劳动力素质
  4.24.7.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调整农业结构
  4.24.8.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加工体系
  4.24.9.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 可再生)
  4.24.10.提高产品品质 竞争力,扩大营销网络,提高品牌效应
  4.25.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 6个)
  4.25.1.提高科技水平,减少 CO2排放
  4.25.2.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使用
  4.25.3.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减少关停高耗能产业
  4.25.4.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4.25.5.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提高废弃回收利用率
  4.25.6.加强政府管理,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公民节约意识
  4.26.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资源交易中心、运输枢纽、中转基地区位(4个)
  4.26.1.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
  4.26.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某区域中心、与其他地区联系密切、航运线中点)
  4.26.3.是某资源的产区,该资源适合某种运输,商品率高
  4.26.4.地形平坦面积大,仓储条件好
  4.27.是否大力发展某事物(发展侧重社会经济,不发展侧重环境保护)
  4.27.1.发展
  4.27.1.1.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收就业外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保护
  4.27.2.不发展(自然 +社会经济)( 2个)
  4.27.2.1.自然地理环境因素(5个)
  4.27.2.1.1.气候(气候变干,湿度减小,昼夜温差增大,气候恶化)
  4.27.2.1.2.水文(河流流量减少、断流、水文特征、水体污染水质变差、地下水、湿地减少)
  4.27.2.1.3.土壤(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入海口泥沙减少)
  4.27.2.1.4.生物(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27.2.1.5.灾害与生态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洪涝、旱灾、海水侵蚀陆地、寒潮暴雪冻害、滑坡泥石流、病虫害)
  4.27.2.2.社会经济
  4.27.2.2.1.竞争力差,浪费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资金技术不足,距离市场远,市场需求小,不利于运输,交通运输成本高
  4.28. 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5个)如舟山群岛、三沙市
  4.28.1.地理位置好,临海
  4.28.2.航运条件好,多良港
  4.28.3.位于沿海大陆架,地形地质条件好
  4.28.4.气候条件好
  4.28.5.海洋资源丰富(旅游、渔业、矿产、空间)
  4.29.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5个)
  4.29.1.缓解北方北京天津地区缺水情况
  4.29.2.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农业生活用水
  4.29.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4.29.4.调节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差减小
  4.29.5.生物多样性增多,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轻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4.30.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具有的优势因素(2方面)
  4.30.1.发达地区优势∶资金充足 劳动力素质高 科技技术 管理水平 法制完善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物流发达信息通达度好 环境优美 政策支持 基础设施完善 产业协作度好
  4.30.2.落后地区优势∶劳动力丰富廉价 能源 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地租低 政策支持 发展潜力大

1999年五角梅花硬币梅花五角硬币是一枚非常漂亮的硬币,从1991年开始发行到1994年这个阶段,用的材质是进口铜铸造的。当时发行量不是很大,五角梅花硬币铸工精美,有传五角梅花硬币中含有黄金,从外表上看老三花硬币中有菊花一角梅花五角牡丹花一元被称为老三花硬币的有菊花一角,梅花五角,牡丹花一元硬币,在三枚硬币中,梅花五角硬币是最具有特色的。梅花五角硬币自,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小学语文扩句缩句病句等超实用技巧四大句型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句子一般有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疑问小学知识点大全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改定义直接叙述是把某人的话直接描述出来。若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叫作间接叙述。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注若曾国藩人生只有两件事靠得住道光年间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信中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的住。人生路漫漫,万事需靠自己,钱权名利转头成空,唯有人品与努力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从长远来看,人生路是靠人品是去打拼,我们常说五一小长假结束啦,请家长这样帮孩子收心五一小长假结束了,假期过后,很多家长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假期孩子往往狂玩狂睡能吃能喝如今假期结束回到课堂,却不能把孩子从这种生活里拉出来。您知道吗,孩子节后收心也要讲究循序渐进,否则你骂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但他会放弃爱自己在一期少年说里,上海尚德学校的王紫晔,在台上吐槽了她的毒舌妈妈。她说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的毒。她说完这句话,台下的同学们一片愕然。到底她的妈妈有多毒舌?有一次周围同学总影响我学习,我该怎么办?在教室想做习题,同桌和旁边人在说小话,晚自习总也安静不下来在宿舍想看书,周围人唱歌的有,聊天的有,唯独学习的没有这些情况,你是否也经历过?自己想看书学习,却总感觉哪里都不对。学习氛小学语文连词成句小妙招,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连词成句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做错的一道题,小学生往往弄不清楚一句话到底怎么说才完整正确。今天,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一二年级连词成句各大类型,以及应答小技巧,一起学起来吧!基本句型1谁作文素材55个精美比喻拟人排比句写作中不可缺少地要用到各种比喻句拟人句和排比句,而好的句子离不开平时的积累,今天给大家整理了55个好句子,各位同学可以摘录下来,用在作文里一定拿高分!比喻句1。太阳西沉,天空出现粉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几个写作错误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包括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会时不时地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大部分是可以很容易避免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发现这些错误,并在写作中避免这些错误。1。不定冠词定冠词的
立秋特刊秋风是有味道的昨日还是暑气蒸腾,今早已经凉风习习,北国的秋天说到就到,容不得半点迟疑,来的甚是突然,来的非常纯粹,来的没有半点虚情假意。说文解字曰秋,禾毂熟也。古人造字绝不空穴来风,秋左边是禾,秋风吹过秋云飘荡秋雨淅沥生动了黄土高原长空青蓝白云朵朵飘荡瑟瑟秋风吹得衰草连天盈盈秋水载着落叶飘向远方自古常言秋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山菊花灼灼盛开霜叶红于二月花丰盈的田野金黄一片秋的景色诱人秋云飘洒俊逸绽开笑靥醉在天边秋散文,月下桃花酩酊,醉听寂静中的欢愉我并非无酒不欢,但每隔几日,便也想买几分微醺。前几日打了疫苗,听从医嘱,不敢沾染酒气。日子一到,释放自由,酒瘾立马欢脱。每次喝酒,都要给自己找一个由头,庆祝周末,庆祝下班,高兴了,日久见人心不经一事不懂一人最近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从今年三月份起,我现在这份工作已经是第二份工作了,第一份工作刚刚过了试用期,老板就开始逼退了,公司有危机,关键还没有任何赔偿,说21号自动离职的话,工资发全春暖花开,耕种农忙,手撕凉拌蒜泥茄子,算是下饭绝佳了蒜泥茄子,算是很多人家里的拿手下饭菜,茄子直接蒸熟,不吸收油分,不会对肠胃造成过多的负担。而且又保证了茄子清爽又保有本来的滋味,芝麻酱香浓醇厚,蒜末更是提味担当。少油少盐营养又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三号公布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王牌必备小技巧大揭秘,细节教学助你夺冠!和平精英众所周知,想要夺冠,是需要一身过硬枪法的。但很多特种兵在实战中发现自己的刚枪技术已经到达瓶颈,段位上难以突破,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俗话说,枪法不够,身法来凑!今天鸡仔向特种兵们推荐忠孝节义世代流芳齐鲁乡村记忆兰陵庄坞忠孝节义世代流芳齐鲁乡村记忆兰陵庄坞王树栋兰陵县庄坞镇,位于兰陵县东南部,地处罗庄郯城兰陵三县区交界处,外于沂武河冲积平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水利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文人才华,却出身帝王世家,为何却又沦落为阶下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词,流传千古,无人不晓。它的作者正是南唐后主李煜,这首正是出自他出名的虞美人。不错,这阙词亦是他的绝命词。李煜虽死慎独换个角度解读慎独,辞典解释在独处时谨慎不苟。语出礼记中庸。我觉得现在不应该如此理解,至少不能只这样理解。我们应该重视独处的时间,独处对当代人太重要了,不会独处的人是痛苦的。在这个急功近利浮躁的白给的,就一定要吗?去吃早餐,交完钱,正准备走,店主说有粥,免费喝!我笑笑,感谢其好意,说家里煮好了粥。转身离开时,身后有顾客声音传来白给的,还不要?这人有病,傻吧这场景不是第一次见到,想必你也经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