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百姓文化生活的变迁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5)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十五)百姓文化生活的变迁
  文/崔金山
  灵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自古以来老百姓过得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真正的文化生活只属于极少数的文人墨客。但穷苦百姓也渴望文化生活,于是一些适应穷苦百姓的乡土文化应运而生,成为灵寿百姓了解历史、传承美德、接受教育的重要媒体。
  灵寿固有的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广大民众在长期从事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得极其丰富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口头文学作品,即至今仍在传播的故事、传说和歌谣。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数量庞大、不知多少,仅上世纪八十年代收集整理成册的就有故事、传说300多篇,歌谣20多首。它们有的是灵寿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有的是赞扬农村小人物的机智,还有的是鞭挞有钱人的为富不仁,更多的是好心有好报的美好愿望。这些乡土文化,不仅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了下来,而且成为灵寿百姓了解历史、弘扬美德、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小时候,钻在被窝里听奶奶讲"响响屁"的逗乐,躺在房顶上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悲欢,冬天晚上在煤油灯下摘棉花上柴草时听奶奶讲"镗镗锣"的童话,不仅丰富了我幼时的想象力,而且还慢慢铸就了我的世界观,并促使我把这些民间故事传承给了自己的后代们。
  灵寿历史上最受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应当是戏曲。本县农村剧团始创于清初,兴盛于晚清及民国前期,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县先后有80多个村建起剧团,约占全县农村的三分之一,遍布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各个地域。剧种主要有秧歌、丝弦、京昆、河北梆子等。秧歌是本县兴起最早、流布最广的一个地方剧种,因不用管弦乐器、语言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自清康熙26年万寺院村办起第一个戏班开始,便很快在本县传播,随后有清康熙39年创建的祁林院戏班,乾隆52年创建的北白石戏班,300多年一直盛传不衰,前后有近50个村办秧歌戏班。传统剧目有龙宝寺、劈华山、下南唐等100多个。丝弦也是本县较早的一个剧种,始于清光绪初,主要有北敖、车轱辘驼、祁林院、九岭等十几个戏班,常演的传统剧目有《金铃记》《长寿山》等60多个。河北梆子于清光绪23年传入本县,最早是南寺村戏班,后来是龙堂村戏班,随后传播到慈峪、北伍河、南燕川等10多个村,成为仅次于秧歌的剧种,常演剧目有《大登殿》《十五贯》等近50个。戏班多属于半职业性文艺团体,每至农闲季节,各戏班都要在本村无偿大演几天,然后应邀到外村有偿演出,有的甚至长时间去外县、外省演出,直到农忙才返回。农闲看戏也成为农民最富足的精神生活。每逢庙会、年后休闲时刻,稍微有点钱的村都要请戏班唱戏,白天晚上连续演,大人小孩围着转,甚至有些"戏迷"几十里串村追着看。"请戏"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光景稍微过得好点的人家过红事,甚至一些大户人家过白事,也要请个戏班唱几天戏,图得就是个红火人气。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唱"样板戏",各村的文艺宣传队除了排练一些紧跟形势的小节目外,也有一些人才济济的大村排练整场样板戏,老百姓耳朵里整天灌满了样板戏,男女老少也都能哼唱几句,现代京剧风靡全县。改革开放后,村里的文艺宣传队解散了,一些传统小戏班又恢复了,庙会、红白事都要热闹几天,但看戏的却渐渐少了。
  灵寿历史上另一个受百姓欢迎的传统文化应该是"说书"。鼓书在清初就已传入本县,流行于县中部一带,传统书目有杨家将、解囚车、刘公案等。琴书、评书于民国初传入本县,主要在县城、慈峪等大集流行。"说书"尽管在百姓中很受欢迎,但专业艺人很少,因为"说书"近乎于乞讨,"听书"的也都是穷人,说一次书基本没人给钱,大部分都是在正月或春荒时串村献艺,只能敛些"干粮"用于度荒糊口。"说书"讲得一般都是传奇故事,一般都是占用百姓吃饭时间或晚上分几场说,每讲到关键时刻,就要"且听下回分解",让观众欲罢不能。"听书"对农村青少年影响很大,至今仍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能随口说唱几段书词。专业"说书"得不多,业余"说书"的却不少。随着"说书"在本县流行,民国后一些识文断字的农村青年,在读了四大名著、《三言二拍》和一些《鼓书》后,就在同伴和孩子们中拆讲书里的故事,每天晚上一个小节,最后也来个"且听下回分解",让小听众们着了魔似地盼着第二天晚上快点来临。直到我小时候,每到冬闲季节晚上,总有邻居叔叔聚到我们家,坐在炕上聚精会神地听我爹讲述《岳飞传》的每一个情节。
  灵寿的传统百姓文化生活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末。进入本世纪后,一些传统百姓文化逐步削弱,有的甚至已经消失,而随之带来的却是眼花缭乱的现代百姓文化生活。实际上,灵寿百姓文化生活的变迁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对传统百姓文化生活造成冲击的是电影。1931年,省民教部门电影放映队来灵寿城露天放映黑白无声电影3个晚上,20多里远的群众跑来观看,人山人海,非常热闹。1946年冬,某部队放映队到东柏山慰问放映2个晚上苏联无声电影,几十里山村的群众跑来观看。1951年,专区电影队到灵寿县城慰问放映伴声电影,群众为之惊叹。1955年,灵寿县有了第一支电影队,在县人民礼堂放映了苏联《走向集体化道路》首场电影。1958年,又在陈庄设立电影队。随后,慈峪、青同、团泊口等5个片区也有了电影队。从1971年开始,每个公社陆续有了电影放映队,看电影成为百姓的一种业余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在看电影中度过的。每到放电影那天,孩子们搬着板凳早早来到学校操场,占据最好的中央位置,等着家人晚上观看。那时候放映的大部分是样板戏,荧幕上还在慷慨激昂地高唱,板凳上的小小子们却早已进入了梦乡,直到家人拍打着后背说"打开了,打开了",才一激灵睁开双眼,观看最后的战斗和胜利。偶尔也有战争片,像《地道战》《地雷战》,看一遍不过瘾,就到别的村追着看。每晚电影散后,在放电影村向外的各个通道上,都有黑压压的一伙一伙青少年走在返村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议论电影的精彩片段。改革开放后,电影进入大发展阶段,《甜蜜的事业》《喜盈门》等一批农民喜闻乐见的电影应运而生。特别是《少林寺》,刚在灵寿电影院放映时人山人海、一票难求,有的人竟连看5遍。改革开放后,随着公社电影队的解散,农村家庭放映队也曾盛行一时,但逐步被电视所取代。
  第二个对传统百姓文化造成冲击的是广播。灵寿什么时候有的广播,历史没有记载。抗战时期,驻灵寿城日军应该已经开始用收音机收听广播了。灵寿百姓真正接触广播,是在解放后。1956年,灵寿有线广播站建成,县城附近农户每家发放一个小型舌簧喇叭,上边连接在电话线上,下边底线连接在插入地下的一根铁棍上,当喇叭嘶哑时,顺铁棍浇上一瓢水,喇叭里的播音立刻就清爽了起来。广播占用县内电话线路,时间为每日中午和晚上,广播内容主要是中央台新闻和县内节目,广播期间不能打电话,直到1970年才在北京广播学院学生的帮助下解决了"一线两用"的矛盾。我第一次见到收音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从石家庄下放回村的五姥爷家。那是我们村唯一的一台收音机,电子管的,接交流电,拧开开关,等里面的小灯亮后,过几分钟才出声音,感到无比惊奇。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个别稍微富点的农户才开始购置直流晶体管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家家有了收音机,广播节目也丰富起来,成为农民接触外部世界、学习各种知识、活跃文化生活的最重要媒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兰芳的一部评书《岳飞传》,曾让全县收音机销售猛增。每天中午12点半,县城内赶集的人们全部停止买卖,整个大街像静止了一样,坐着的、站着的全部竖起耳朵,专心倾听刘兰芳大摆龙门阵。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录音机逐步走入农户,成为青年们活跃文化生活的重要工具。但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收录机已基本被淘汰,能够见到的只有个别老人拿着听新闻的小收音机。
  第三个对传统百姓文化生活造成冲击的是电视机。1971年,县邮电局购买了全县第1台黑白电视机。这个电视机是14吋的,在县城周边各村巡回播放。记得在我们村播放时,电视机被支在学校一个高桌上,全村人们一下子围拢了起来,我们小孩子什么也看不到,只记得收到的是北京电视台,主播是赵忠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县直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陆续开始购买,个别干部家里也有了电视机。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县直单位大部分换成了彩色电视台,城镇居民购买电视机者猛增。我真正接触到的第一部电视机,是在本村梁家。梁家有一个亲戚在北京。由于在北京购买电视机有指标限制,好像是1975年,我们村梁家就通过公社供销社购进了一台9吋电视机,放在家里等待北京的亲戚来取。期间,我们几个孩子到梁家看过一次,播放的是电影《红孩子》,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1983年秋,我们家拥有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这台12吋电视机不是买的,而是我姑父自己组装并孝敬我奶奶的。刚开始放在我家外间播放,没两天村里的人都听说了,就放在我家院子里播放。也巧了,刚有了电视机就赶上了中央电视台播放《武松》,我家院子里人多得简直没有下脚的地方。但没两年,电视机在灵寿迅速增加。到1985年底,全县电视机达到5000多台,其中彩色电视机450多台,电视录像厅也开始出现。县里也成立了广播电视局,县城、陈庄也建起了差转台,山里也逐步有了卫星天线,后来县里又铺设了有线,广播电视已经深深扎根于灵寿人们的生活,成为今天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世纪,电脑手机又走进百姓生活,并逐步侵蚀着电影电视的文化阵地,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千姿万彩扑面来"!灵寿百姓的传统文化生活确实发生了重大变迁,但细细品味现代文化内容,是不是多了些物欲横流,少了些传统百姓文化中的道德真谛?
  福兮?祸兮?

骚乱,骚乱,美国街头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因白人警察恶意杀死无辜黑人。而政府不处理。引发大规模骚乱。美国因为疫情已死亡超过10万。而死亡的大多是老弱妇孺,穷人,尤其是黑人最多。本来人民因政府抗疫不力就心生不满。这就像一个导我心中的英雄之二智圣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小时候听到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那个时候我就想,那就说明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后来通过上下五千年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火烧新野不断了解诸葛亮的智慧。学生时代中国速度,天下无敌。火神山建造过程1月24日除夕第1天上百台挖机抵达现场开始土地平整1月25日大年初一第2天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1月26日大年初二第3天第一间样板房建成1月27日大年初三第4天场地整平碎为什么美国的盟友遍天下?美国的盟友都有谁?许多人会说,美国盟友遍天下。我们再问一个问题。如果让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搞一场国家层面的国意调查帝哥要毁灭一个国家,你选择谁?不用想,美国必然是得票率最高20岁大学生炒股暴亏后,跳楼轻生,马云天下没有靠炒股发财的很多人都想通过理财获得额外的收入,有人想暴富,有人想赚个零花钱,有人想增加理财的经验。无论是什么出发点,理财都有一个共同点存在风险。20岁大学生暴亏后轻生受疫情影响,美股从三月跌入蓄好生命昂扬蓬勃的能量,砥砺雄鹰刚健矫捷的翅膀,奔赴诗和远方大雪纷飞的时候,像是一切都黯淡无光浓墨深沉的暗夜,似乎没有了星光风雨如磐时期,仿佛远去了那一轮晴空的暖阳,一切像是没有了希望。不要焦急,无需恐惧,切莫绝望!严冬不会恒久,四季终会循太极拳的正能量正能量小故事分享及感悟徐姐,是我们练拳队伍里,最年长的,近60岁的人了。在所有学员当中,她进来的时间最短,但,太极拳却是打得最好的一个。她打起拳来,既有拳架,又有气势。因此,我们都很尊重她。这天是大年初二室(小小说)光芒村杜清2光芒村杜清(二)一早我们二室的就在单位聚齐了,老鬼用座机给杜清打了一个电话,通知他在村委会等着我们,我们大约二十分钟就到。然后拿上证件和介绍信,由我开着我们的黑色速腾向光芒村驶进。二室(小小说)光芒村支书1光芒村支部书记杜清(一)老鬼又不紧不慢的打开铁皮密码卷柜,从里面拿出一个检举件,看了一会儿说又一个农村案件,这个比五羊村的那个要复杂一些,问题线索多大家传看一下,然后咱们开个集体排二室(小小说)光芒村支书3光芒村支部书记杜清(三)老鬼马上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开展谈话,我和黑妹一组,老道和大卫一组。谈话对象暂定为光芒村老党员,老党员的觉悟还是很高的。其次是村民代表,然后村务监督委员会原创写给新派揉眼睛的鱼儿鱼儿,你自称农妇可你的诗作总是内涵深刻挥毫遒劲总是令人拍案称绝时而天马行空,时而细腻如水,时而有着暴风骤雨般的狂怒时而轻灵如一朵浮云真读不懂你,像是一位今世错为女儿身本应该叱咤风云
财富的长宽高等洛克菲勒在儿子即将踏入社会之际,写给儿子一封信,命名为直面金钱。他认为在生活的开端,必须提醒儿子对财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财富仅是万物的外表,而非核心钱可以买到食物,却买不到好胃口钱阿卡贝拉的初体验与联想2018年,看到德勤2018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报告谈到需要打造交响乐团式的高管团队,以增加组织内部的协作程度和内部敏感性,我深有同感我的工作就是和企业家高管在一起,做必要的领导近3年时间,创造200多亿市值,看拼多多的野蛮生长近段时间,有关拼多多的消息铺天盖地的席卷了各大媒体平台,拼多多凭借着这些消息又火了好几把!虽然消息内容五花八门,好坏不一,但主流方向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拼多多成功上市,二是拼多多假冒婆媳关系从一开始就影响了婚姻的长度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文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投你知道,犯人在监狱吃官司为啥长白发特别快,是营养不良吗?那些陈年往事虽谈不上精彩,但留下的记忆却是深刻的,因为是在高墙内服刑改造,且是在鲜有人知的编辑部劳役,就让阿东说说那些在黑暗中徘徊的人。高墙编辑部杂记(三十六)洗完澡后,同监舍一犯你对生活现状的焦虑,通常来自这几个方面文拾书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树上春树写到过这样一句话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会。它永远成年人的友情,变成了一种奢侈文拾书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写到了这样一段话变老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好在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愿意陪着自己的人,尽真正的累,是心累,感到心累的时候,看看这几句话文拾书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越长大,往往就越会明白生活的不容易,挣钱很辛苦,工作很忙,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完成,而正是处对你好的人,遇到一个便少一个,真心对你好的3点表现文拾书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作家七堇年曾说这个世界上,真心对你好的人,遇到一个便少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缘分,有的人可能与我们缘分怦然心动什么是美好的爱情?其实就是这三点文拾书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千万种,浮云莫强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当你开始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文拾书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关于生活的慰藉。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很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深以为然,在我们的生活里,大多数人最在意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