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郑梓程,看似真实却荒诞的自定义历史

  "自定义历史"
  —
  暧昧不清的色彩,迷幻虚离的氛围,社会现实中的元素与虚设的空间、人物错置,在这一切过于欢乐的背后却又莫名地散发出一丝诡愕的味道,真相如何?我们试图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渐渐靠近,却又好似慢慢远离……
  青年艺术家郑梓程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名社会和历史时间的"再改造者",他似乎想通过形体和意味的某种契合将不同事物连接起来予以微观剖析。虽然大部分作品表达的内容十分严肃,但在郑梓程有意识的处理下,那原本受现实触发而来的符号被移植和改装,画面没有了压迫的窒息感,反而有股郑氏独有的幽默。他在创作自述里就坦言自己会把主观因素置于作品本身,从而呈现出一部似乎真实却荒诞、幽默的"自定义历史"。
  左图:《契卡的卧室》
  100cm×100cm 木板油画 2017 年
  右图:《被忘记的殉道者》
  60cm×40cm 木板油画 2017 年
  创作意识的萌芽
  90 后艺术家郑梓程,身上有着多重标签——艺术家、大学老师、美术学博士。这三种身份又记录着他一路走来的三个关键节点。
  在广美本科阶段,郑梓程身上的冒险精神便凸显出来。大三由教育系转到油画系的郑梓程与其他几名同学组成艺术小组,开始尝试装置影像、行为艺术探讨创作,那时甚至邀请中大物理系的研究生一起参与跨学科的展览研究。郑梓程戏称这段经历是"不务正业",然而正是这两年的"瞎折腾"让他逐渐打开了思想意识的开关,开始创作路上的探索。也是这段"荒诞"为他日后的进阶埋下了种子。
  2013 年对郑梓程而言是特殊的,这一年他考上了邓箭今的研究生,也是这一年他的作品《寻找列宁》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徐唯辛"奖。徐唯辛在当时发表的博客日志里提到了他的作品为何获奖:"列宁让中国人从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寻找列宁》的作品标题,加上画面怪诞的超现实感,使人思考。其实我还想说,年轻艺术家,要阅读,不要小资小情调喃喃自语,不要陷入崇尚技巧的泥潭,也不要被金钱迷惑。要着眼大局,关心历史与现实,要思考,也要用艺术作品表达思考。"
  这件作品的绘画语言在今日看来或许还不够成熟,但是这种意识却是难得的。正是徐唯辛的肯定,让郑梓程发现绘画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也正因如此,奠定了郑梓程日后的创作都围绕着历史这个主题。
  《寻找列宁》 150cm×150cm 布面油画
  2013 年
  《蒙德里安的协奏曲》 90cm×90cm 木板油画
  2016 年
  历史意识主题的开端:此类作品通过形体和意味的某种契合将不同事物连接起来,介于"现实"与"超现实"的中间,却又有某种意识指向。虽然现在看来这张作品语言上并不大成熟,但是当时这段过程无形中反倒训练了自己对作品内容深度的挖掘。
  介于现实与超现实的"自定义历史"
  艺术家的灵性,常常脱胎于生活中对不同人事的悉心观察,以及自身对世间事物的独特解读方式。2016 年研究生毕业的郑梓程选择扎根广东,工作室也从南亭村搬到了市区,大学教师的工作让他开始接触到社会的形形色色,创作状态也随之转变,宏大历史人物开始退居幕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事物被放到幕前成为画面的主角。
  这个阶段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个不同的、与生活场景有关的元素,被他完美地整合在一幅画里。这样的作品往往被别人认为是超现实,但郑梓程觉得他的画是属于现实主义的。郑梓程认为,我们本身就活在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社会里,他只是把周围的一些东西、一些元素提取出来,放在画面中,这是现实主义,而不是超现实主义。
  他关注历史和社会,试图挖掘隐藏在这些日常生活和社会、历史事件表象中呈现的某种指向;他质疑"被提供的真相",去寻找自己思索的真相。
  《被讥讽的殉道者》 60cm×40cm 木板油画
  2017 年
  《水中的奥菲丽娅》 100cm×80cm 木板油画
  2017 年
  《一场失败的胜利》 150cm×140cm 布面丙烯
  2016 年
  社会与历史事件的"再改造者":他的作品是面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再思量。不同于直接的悲惨画面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他把某种现实真相包裹上戏剧化的美学外衣,通过图式与阅读经验的有机结合,个中涵义交给观者去分析。
  郑梓程创作的主题一直围绕着所处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各种荒诞进行改造,试图将改造后呈现的作品介于"现实"与"超现实"的中间,甚至透露出一丝"魔幻现实主义"的狡黠。实际上他的工作方法也是来源于此:在大量的、无法避免的、习以为常的日常琐碎中去发现荒诞和不合理的存在,感悟内里的逻辑并以此构建起作品来源的素材库。最终的作品呈现面貌看似各不相同,实际上却藏着他对荒诞的日常景观和社会机制的思考、体验。这条线索一直贯穿其创作中。
  郑梓程说道:"我们所认知的历史大部分从媒介传播与口耳相传中获得,我们往往都会结合经验对自己以及人类过去有一个自定义的总结,并结合大量参考信息,从而形成一部偏颇于完全真实的‘自定义历史’。因此在我对事件的认知与理解基础上,我会把主观因素置于作品本身从而呈现出一部似乎真实却荒诞、幽默的‘自定义历史’。"
  《李老师》 35cm×25cm 布面油画
  2014 年
  《安乐乡》 200x100cm 木板油画
  2018年
  《硬着陆》 40x40cm 木板油画
  2018年
  《一个倒地的诗人》 30cm×30cm 木板油画
  2018 年
  荒诞与戏剧性的表达:这一直是郑梓程绘画作品的特色。其中在以"高帽"作为符号的《惩罚公园》系列作品,他用童真的画面和元素来表现残酷的历史或者现实,背后韵味沉重复杂却画面轻松。一系列貌似理性的剖析实则充满了无厘头的、灰色的个体因素。宏大叙事与小清新化表达融于一体,更耐人寻味。
  朝赋能型方向进阶
  郑梓程是一个各种艺术表达形式都会去涉猎的艺术家,如:装置、行为、影像以及架上。如同广东的老火汤煲制的过程一样,在这些创作过程中,郑梓程按照自我要求来处理不同学科之间大量的图像信息、文献资料,让不同的材料互相筛选和吸收,最终呈现出作品本身。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梳理与再造的过程,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搭建与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持续地获得创作的动机。
  尝试各种艺术表达形式
  上+右下:《彩虹》(2015年个展现场)
  左下:《抬头看,上海的月亮》
  尺寸可变 LED射灯 2016年
  "我想这里面最刺激的是看到1+1 不一定等于2,有可能0.5+1.5 等于2。不同的材料、素材,可能很一个偶然的事情就能让结果不同。这中间用客观的角度审视不同的材料素材,再切换到创作者的主观角度进行改造,这个过程蛮好玩的。"郑梓程说。
  我们正处于时间碎片化的时代,个体化的微体验、微叙事成为生活主流。多年浸染于艺术市场、创作环境、藏家交流,让郑梓程迅速成长,一直坚持"自定义历史"主题创作的画面也学会了隐藏起某种意指,并尝试用多种不同形式的媒介进行解读。但他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材料仅仅是为艺术家所用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怎么恰当地表达出来。因为他觉得他想要做的东西,未必就是油画、装置或者影像就能表达得出来的,所以他要尝试做些综合型的艺术形式。
  《书写历史的人》 30x21cm 道林纸上墨水
  《欲火者》 30x21cm 道林纸上彩铅
  2019年
  2019 年下半年考上美术学博士后,郑梓程在大学继续任教的同时,也在澳门进修、创作研究。经常往返粤澳两地的他,随行的行囊里常备着一支毛笔、一罐墨水、一本册子。郑梓程的方式就是每天动笔,把一张张基本画面完成,然后标注上关键词,等到真正创作的时候,把平时积累的画作进行逻辑整理,衍生出一幅幅有深意的作品。2020 年的一天,他不经意间翻出了当年本科阶段的那些影像装置方案,发现曾经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瞬间竟清晰了。郑梓程又将以新的观念对已有经验再做新的挑战。
  郑梓程
  艺术家、大学讲师,
  现生活工作于广州、澳门。
  199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
  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9年进入澳门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个展
  2017"迷人啊迷人",九月画廊,广州
  2015"惩罚公园",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广州
  作品收藏
  北京时代美术馆、天津常青藤文化、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东莞21空间美术馆、深圳华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END-
  今日编辑 里木
  原文刊载于《收藏/拍卖》杂志2020年12月刊

凌晨前男友发来想你和前任保持联系的人,内在动机只有一个01hr分手后,该不该删掉前任的联系方式呢?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提问,在一个社交平台上,这个问题的浏览量达到了近百万。由此可见,很多人有过类似的困惑。这个国庆小长假,朋友小鹿哪儿也没去因为自信,我拥有了生活的温馨,拥有了人生的魅力我总是觉得,人活着,就应该活出个性,就应该活出自己。不管与什么人相处,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受他人的左右,不要在他人的议论中左右摇摆。你想要做什么,你想要怎样母亲过来同住3年,妻子买了11个包,我无奈之下花800块租了一套房非常完美的情感嘉宾王瑞曾说妻子还有一个名称叫新娘,你想,你娶一个新的娘回来,和你原来那个娘能没有矛盾吗?一语道尽婆媳关系的本质。心理学家武志红也曾说过婆媳关系的本质是三角关系,实质恋爱2年结婚,男方在婚前挖了3个大坑,女子经高人指点后及时止损心理学家亚科斯教授说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为不甘心,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时止损的原因。及时止损是人生的大智慧,会让人止步于泥潭边,只是很多人因为不甘心,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泥沼里。关于你不出15万,我就搬到你家去养老公婆的做法,让儿媳措手不及安娜卡列尼娜里有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因为它必须满足几个固定的核心条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因为只要某个条件没满足,就可能导致家闺蜜一语成谶,婚礼前夕女孩及时止损结个婚还要倒贴,我图啥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句话的意思是,欲望太多太繁杂,会让人眼花耳聋,不辨滋味,迷失其中。道德经里还有一句话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生最大的祸第一次去男友家,我精心烹饪了3道拿手菜,回家后我忍痛提出分手礼记有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尊重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修养。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样的人,真正值得你用心与他相交?下面有一条高赞回答无论贫富贵贱,和你交往反正你暑假没啥事,孩子放你家2个月有种亲戚,最是让人反感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写道当你竭力想逃避各种干扰,以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无数干扰却会自动找上门来,让你不得安宁。最可怕的是那些沾亲带故的人。路遥的小说人生发表后,获得了巨大离婚3年,前妻朋友圈的动态,让男人湿了双眼世间可有后悔药?诗人张枣在镜中写道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人的一生如此漫长,谁的心中没有几件后悔的事?古往今来,关于后悔的诗句,不胜枚举。无论是陆游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订婚后去男友家,准公婆卸下伪装后的相处模式,让我决定分手网上有一句话说如果你跟一个人谈恋爱,你们需要破除万难,感觉全世界都在阻挠你们的话,我告诉你,世界是来救你的。大部分人在刚陷入爱情时,都是井底之蛙。尤其是年轻的女孩。恋爱中的她,会放退休老人外出旅游,遭子女反对,十四字回应后,迎来幸福晚年生活宋代陈著有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一个人都会老去,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逃避。不过,我们虽无法避免衰老,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衰老。当年,郁郁不得志的杜甫,在晚年时老病
没有太晚的开始,不如今天就行动健康守护者原创文晓斐曾经在一次心理课程的学习中仔细的体会了一下内在小孩。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除了外在已经长成成年人的身体的这个我,还有一个内在的,不一定跟外在的这个我同等大小的,为他人鼓掌,是成长自己的方向文化大拜年原创文晓斐大年初一,竟然睡到十点都还没睡醒,终于圆了总是唠叨着的睡到自然醒是个什么状态。这两天整个人感觉都是十分松弛的,除了作业,清晨的诵经打坐也被按响了暂停键。闺蜜说,尽一切力量,做自己想做的事心里话树洞原创文晓斐当你不顾一切,一心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身上会有一股子劲儿支撑着你不断向前。可是当你稍有一丝怀疑时,身体里的那股子劲儿似乎慢慢的从身体内抽离,接着很多否定,自我进阶的神奇力量,好学堂致敬美好生活原创文晓斐如果说人生幸事何为,莫过于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更甚者,不用去他乡,只在当时当地,与一群心有所同,意之相通的伙伴相约结伴,相携前行。在意识共通的磁场探寻,在觉醒的力量,自我突破的开启致敬美好生活原创文晓斐一个人在突破自己的习性之前基本上是无法参透那个瞬间的契机的。就像你听别人说了很多遍的道理,自己也知道很多道理,却始终无法践行在现实的生活中,或者说无法让这些道买了一款理发器,边理边洗,手残党妈妈也能给娃做个好造型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当了一把理发师,给我家宝宝推了一次头,顺便测评一下新到手的这款理发器。虽然是第一次,最后效果却不错,宝宝没有哭闹,身上也没有残留碎头发,dynacare功妈妈,母亲节快乐!我爱你们中国妈妈Young原创文晓斐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本来想晚上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说说祝福的话,转念又觉得明天一大早打电话更有仪式感。看到朋友圈里很多朋友晒的孩子们为妈妈洗脚,替妈妈收拾碗六一献礼,爸爸妈妈们节日快乐原创文晓斐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在高铁上跟旁边的女生聊天才知道今天晚上有6。18的预售。听她说很划算,于是立刻开始上淘宝直播关注薇娅,李佳琦,在他们直播间里川流一个多小时预订了想拍人活一世,只有两件事重要,别明白太晚文蓓蓓用最走心的文字,给你温暖,给你陪伴,治愈孤寂的心灵。01hr人生浮沉,不过短短几十载,有人活的清醒,有人活的洒脱。随着年岁的增长,多了几缕银丝和感慨,回首过往,有苦有甜。人活我们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父母心灵的广场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可以给天堂里的人打电话,你最想打给谁呢?你又想和他(她)说些什么呢?我想打给我的父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你们在那边还好吗?我时常会梦见你们,就像小时候在家里人啊,再苦再累,也不要告诉外人悠悠岁月,风雨飘摇,生活不易,谁的日子里,都有几分委屈。不同的是,有的人喜欢逢人抱怨,将苦和累挂在嘴边。有的人习惯将苦累深埋心里,化作成长的动力,不屈服于命运的压迫,铸造最坚韧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