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华北重回水乡?

  地理公社 Author k2k2k2
  2021年的中国北方
  不同寻常
  这个异常潮湿的夏季
  注定将记入历史
  河南郑州
  一天下了一年的雨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
  洪水肆虐
  干涸25年的永定河
  全线复活
  饱经沧桑的白洋淀
  再度碧波荡漾
  华北大地
  似将重返江南水乡
  一场气候巨变
  正在静悄悄地发生
  动画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一系列信号表明,湿润中国可能正在成为现实。
  壹 华北曾经是水乡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一首山水诗
  不仅记述了吴中才子文徵明
  在北京生活的一段真实感受
  也描绘了燕山脚下的明代北京
  如同江南的美景
  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
  西有太行
  北有燕山
  东靠大海
  既拥充沛水汽之来源
  又兼降雨之特殊地形
  原本清泉四溢
  河湖纵横
  可谓禽鸟翔集的北国水乡
  动画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考证,古代华北地区湖泊众多,面积广大,与现代长江下游相比亦不稍逊色。
  曾经
  在广袤无垠的海河大平原上
  大清河
  永定河
  滹沱河
  条条大河仿佛珠链
  串起座座乡村和城市
  孙犁《荷花淀》中
  水鸟惊起的白洋淀芦花荡
  管桦《小英雄雨来》中
  蓟运河两岸遍地青纱帐
  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
  有关涿鹿这个华夏文明肇始地
  荡气回肠的描述
  见证了华北大地曾经的
  大河奔流
  浩浩汤汤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忻州繁峙县,全长587公里,是华北平原的主要河流。摄影|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然而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季风雨带逐渐南移
  华北平原陷入持续干旱
  水库见底
  21条大河断流
  地下水累计超采1800亿立方米
  相当于黄河三年的流量
  华北平原地下水位
  逐年下降
  形成触目惊心的大漏斗
  从1999年开始
  北京连续经历12年干旱
  燕山明珠密云水库
  日渐萎缩
  2004年蓄水量锐减到6.5亿立方米
  不及高峰期的五分之一
  (请横屏观看)
  切开长城要塞古北口的潮河是密云水库的两大水源之一,深秋时节,几近断流。摄影|李少白
  在北京持续干旱5年之后
  2003年12月30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开工
  2014年12月12日
  历时11载
  耗资2100亿
  贯通四大水系的调水工程终于建成
  来自丹江口水库的万顷碧水
  跨越1432公里的漫漫征程
  注入北京团城湖
  一江汉水向北流
  滋润着干渴的华北大地
  南水北调中线7年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7900万。图为京石段渠道。供图丨南水北调宣传中心
  在这条维系华北的生命血脉
  贯通之前
  北京的干旱状况
  却悄然发生变化
  2011年
  北京的年降水量已达721毫米
  比常年偏多四分之一
  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
  则正式拉开了
  北京进入丰水期的大幕
  一天之内
  强降雨持续16个小时
  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
  11个站的降水量打破纪录
  这是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
  北京最强的一次暴雨
  全市最大降雨点在房山区河北镇,460毫米的日降水量接近五百年一遇。供图丨新华社
  "7·21"极端降水虽百年难遇
  但绝非偶然
  参照近30年的降雨平均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认为
  2008年以后
  北京地区确有往多雨方向转变的趋势
  此后降雨量的变化
  证实了他当年的判断
  截止2020年
  北京已经连续13年
  进入多雨年份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1999年至2007年,北京连续九年干旱。2008年至2020年,连续13年多雨。
  随着降雨的变化
  密云水库的来水量逐年增加
  2013年
  蓄水量首破12亿立方米
  2014年
  南水北调建成之后
  密云水库蓄水量增加更为迅速
  2017年
  首次达到20亿立方米
  2020年蓄水量恢复至24亿立方米
  今年入汛以来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
  入库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
  是同期多年平均量的四倍之多
  蓄水量达到33.71亿立方米突破1960年建库以来的最高纪录
  (请横屏观看)
  密云水库环湖一圈110公里,库容量为43.75亿立方米,相当于150个昆明湖。摄影|Seasky
  北京的两大水盆
  除了密云水库蓄水量屡创新高
  官厅水库也起死回生
  2007年
  官厅水库来水曾创下新低
  1.1亿立方米的蓄水量
  已接近死库容
  随着上游降水增加
  官厅水库状况逐年改善
  2020年
  蓄水量达到6.4亿立方米创下20年来新高
  恢复活力的官厅水库
  开闸放水
  2.6亿立方米生态流量注入永定河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关门柳》 唐 李商隐)
  断流25年的北京母亲河
  重现
  水清岸绿
  鱼翔浅底
  2020年,绵延170公里的永定河北京段全线恢复通水。摄影|琳杰
  不仅北京
  在更为广阔的华北大地
  21条主要河流
  也正在恢复青春
  白洋淀
  衡水湖
  七里海
  水光潋滟
  重现华北水乡的荣光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海河流域是华北地区的主体,包括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
  滹沱河
  海河三大支流之一
  石家庄引以为傲的母亲河
  明清时期以至民国
  这里
  雨季水势一望无际
  旱季沙洲浅滩罗织
  至上世纪70年代
  上游来水锐减
  黄壁庄水库之下彻底断流
  沦为黄沙漫天的荒滩
  近年来
  伴随着上游来水逐年增加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 《晚渡滹沱赠魏大》唐 卢照邻)
  一碧万顷水鸟翔集的
  滹沱美景
  重现冀中大地
  (请横屏观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逐步建成160多公里的生态水系。摄影|穿花格子同学的衣服
  华北明珠白洋淀
  形成于第三纪晚期为河北平原北部古盆地的一部分143个大小淀泊星罗棋布总面积达366平方公里相当于60个西湖
  "汪洋浩淼,势连天际"
  ( 清 高景)
  70年前,白洋淀军民依水而战的抗日事迹曾经孕育了《小兵张嘎》等"荷花淀派"革命文学。摄影|新华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白洋淀的入淀水量为10亿立方米
  到了八十年代仅为2亿立方米
  1983年至1988年
  连续5年干淀
  1997年2004年
  连续八年干淀
  烟波浩渺的白洋淀
  支离破碎
  苟延残喘
  近年来
  随着入淀水量稳步增加
  饱经沧桑的白洋淀
  再度复活
  白洋淀泄而不竭,蓄而不盈,为海河流域蓄滞洪区。摄影|Dashi30new
  白洋淀属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
  自古有"舟楫之利"
  清代至民国
  保定和天津之间的货物
  大多靠这条航线转运
  2016年以后
  随着雄安新区落子白洋淀
  通往北京的京安运河
  联通保定和天津的保天运河
  进入官方规划
  一旦蓝图绘就
  九河入淀
  下通津门
  经纬条贯
  脉脉相通
  河网纵横
  千帆竞渡
  北国水乡终将梦想成真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白洋淀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九条较大的河流入湖,经赵王新河汇入大清河。
  河流湖泊的变化
  直接反映了降水量的增减
  它们共同构成气候变化的
  重要标志
  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近年来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明显增多
  与此同时
  南方地区的降水开始减少
  在中国东部持续数十年的
  "南涝北旱"降水格局
  可能正在静悄悄发生逆转
  贰 南旱北涝
  席卷西南的大旱
  成为"南旱北涝"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
  2010年
  由于南方长期降水不足
  全国六成水电告急
  广西水电机组九成瘫痪
  云南罗平
  60万亩油菜花海成为死海
  全省农业损失高达172亿元
  贵州黄果树大瀑布
  奄奄一息
  每天只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少量放水
  供游客观赏
  其余18小时均处于断流状态
  云南石林县板桥乡小矣马伴村遭遇重旱,小麦绝收,田地荒芜。摄影|卢广
  截止当年3月30日
  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
  绝收1515万亩
  242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2010年西南大旱
  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
  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
  可谓百年一遇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西南大旱主要集中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四川东南部、重庆南部及广西北部,其中贵州的旱情最为严重。
  有关西南大旱的成因
  再次引发
  中国学界关于"南旱北涝"转变的讨论
  李维京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他认为中国的雨带
  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中国夏季主雨带集中在北方
  到了八十年代
  主要雨带移至长江以南地区
  进入21世纪后
  尽管偶有反复
  但是中国的降水带北移是整体趋势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1951-1970年,夏季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1971-1990年,夏季降水集中在江淮流域。1991-2010年,雨带北移至黄淮地区,北方降水又开始增加,形成南旱北涝的局面。
  通过数据分析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发现
  2009年之后
  中国夏季主雨带已经移动到
  华北南部至黄淮一带
  2010年
  华北降水量显著增加
  2012年
  东北显著偏多
  2013年
  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
  高温天气困扰
  而东北地区却暴雨成灾
  松花江流域出现1998年以来的
  最大洪涝
  2013年8月16日,松花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遇难失踪人员达164人。摄影|Duijianping
  钱维宏
  北京大学大气物理系教授
  通过120年的降水数据分析
  他发现了南北旱涝的
  转换周期
  从1910年至1940年
  夏季降水是南多北少
  从1940年到1980年
  夏季降水是南少北多
  从1980年到2010年
  夏季降水又回到了南多北少状态
  不论是1910年到1980年
  还是从1940年到2010年
  南北旱涝的周而复始
  周期恰好是70年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从华北地区降水量累积距平百分率变化趋势上,可以看出1910年代末期至1940年代中期降水减少,1940年代中后期至1970年代末期降水增加,1980年代至21世纪前几年降水减少,之后降水又开始增加。
  2013年
  通过分析东部近千年的旱涝资料
  钱维宏估计
  随着华北开始回归湿润周期
  2020年将进入降水高峰
  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2021年7月20日
  一场世纪暴雨突袭郑州
  小时雨强达到201.9毫米
  打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单日降雨量552.5毫米
  接近全年降雨量
  突破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的历史记录
  在这场千年一遇的暴雨中
  共有292人不幸遇难
  动画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来自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郑州输送。
  郑州此次特大暴雨
  源于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影响
  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
  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
  太行山区和伏牛山区的
  特殊地形
  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
  气流盘桓不前
  终于形成超历史极值的
  极端特大暴雨
  郑州三日降雨量达617.1毫米,相当于三天下了一年的雨。摄影|非来非去
  值得注意的是
  北方虽然年降水量少于南方
  但大暴雨却常常发生在北方
  自有气象记录以来
  中国大陆最大的两次暴雨
  均发生在北方
  1977年8月1日到2日
  在陕西与内蒙古交界的毛乌素沙漠里
  降水量高达1400毫米
  相当于北京两年半的降水量
  排名第二的河南泌阳县林庄
  1975年8月7日
  受超强台风莲娜影响
  日降雨量达到了1060毫米
  滚滚洪水咆哮而下
  板桥水库终于惊天一溃
  山崩地裂
  声震数十里
  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了
  7亿立方米洪水
  形成宽达15公里的洪流
  板桥水库溃口宽350米,出库瞬间流量高达7.9万立方米,接近三峡大坝的最大泄洪流量10.25万立方米。摄影|新华社
  板桥溃坝之后
  石漫滩等58座水库
  如同多米诺骨牌相继溃决
  60亿立方米洪水疯狂漫流
  30个县市汪洋一片
  1780万亩农田被淹
  1015万人受灾
  680万间房屋倒塌
  100公里的京广线被毁
  铁轨被扭成麻花状
  这次举世震惊的溃坝惨剧
  共造成2.6万人遇难
  距板桥水库最近的沙河店镇被夷为平地,计有827人遇难。摄影|新华社
  河南"75·8"特大洪水
  引发了世界上最为惨重的溃坝事件
  根据观测数据分析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徐影认为
  进入21世纪
  极端气候可能会更加频繁
  千年一遇洪水的发生频率
  可能变为百年一遇
  对于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认为
  其根源还是气候的变化
  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在建立新的平衡过程中
  必然伴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
  郑州暴雨水泡车废弃集中停放地。摄影|大浪
  关于中国东部气候变化的
  周期规律
  吉林大学教授杨学祥认为
  可以用"拉马德雷"理论来寻找答案
  "拉马德雷"(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
  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
  "太平洋十年涛动"(PDO)
  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南旱北涝
  而暖位相则对应南涝北旱
  尽管准确时间稍有滞后和提前
  但总体趋势基本吻合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1910年至1940年夏季降水的南多北少,与发生在1925年—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1940年到1980年夏季降水的南少北多,与发生在1946年—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1980年到2010年夏季降水的南多北少,与发生在1977年—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南旱北涝的转换周期
  大约为70年
  新一轮转换大致始于
  2008年
  其主要标志是华北降雨的持续增加
  以及伴随而来的极端天气
  而在此前20年
  一场更为剧烈的气候变化
  其实早已在中国西北拉开了序幕
  叁 西北暖湿化
  2010年8月7日22时
  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突降特大暴雨
  短短40多分钟
  降雨量达97毫米
  引发东北部山区三眼峪等四条沟系
  特大山洪地质灾害
  滚滚泥石
  倾泻而下
  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284人失踪
  1557人不幸遇难
  舟曲"8·7"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达750万立方米。摄影|大浪
  自2003年以来
  甘肃省因地质灾害死亡2580人
  其中九成是因为
  降雨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
  2011年
  东乡县城"3·2"特大滑坡灾害
  2012年
  岷县"5·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2017年
  陇南"8·7"特大泥石流灾害
  这些造成重大损失的地质灾害事件
  均与强降水有关
  陇南"8·7"特大泥石流受灾人数29.8万人,因灾死亡8人。摄影|陇南发布
  甘肃地处西北地区东部
  而舟曲、岷县等中东部的降水增加
  始于2004年
  在此之前
  西北地区西部的新疆
  以及河西走廊西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降水就开始增加
  并因此引发频繁的洪涝灾害
  而1987年
  成为这场气候巨变的转折点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1956-2000年的45年间,新疆共发生大洪水56次,其中1987-2000年的14年间出现27次,占48%。而在总共28次的特大洪水中,1987-2000年发生21次,占75%。
  2018年7月31日
  新疆哈密市沁城乡
  突降特大暴雨
  1小时最大降雨量
  达到110毫米
  相当于当地两年的降雨量
  哈密暴雨造成20人遇难,8人失踪,8700多间房屋被毁。 供图|中新社
  今年以来
  新疆南部降水频繁
  3月30日
  焉耆大暴雨
  24小时雨量达60毫米
  4月19日
  莎车降大雨
  一日雨量相当于当月雨量3倍
  6月15日
  洛浦县在3小时内雨量达52.9毫米
  超过了当地一年的平均降水量
  7月29日
  轮台县天山山脉普降暴雨
  塔克拉玛干沙漠洪水成灾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道路损毁
  3万套设备被淹没
  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SGC2128队在营地清理涉水的3万余套检波器。 供图|中国石化
  叶尔羌河
  新疆洪灾最多的河流
  1999年8月
  叶尔羌河出现了
  冰川堵塞河谷而溃决的大洪水
  卡群站洪峰流量高达6070立方米/秒
  20多万亩农田被淹
  8000多间房屋倒塌
  伤亡人数达168人
  为了解决叶尔羌河愈演愈烈的洪水灾害
  2011年10月10日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正式开工建设
  2019年11月19日
  总投资超过百亿的"新疆三峡"
  下闸蓄水
  千年水患一朝根治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供图|中新社
  在西北干旱地区兴修水利
  通常是为了蓄水
  而在降水稀少的青海西部柴达木盆地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的兴建
  与"新疆三峡"一样
  更大作用是为了防洪
  那棱格勒河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
  属台吉乃尔湖水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格尔木地区降水逐年增多
  洪水泛滥渐成常态
  1989年
  10亿立方米洪水冲入台吉乃尔湖区
  2009年
  2.5亿立方米洪水冲入西台吉乃尔湖
  2011年
  11亿立方米洪水再创新高
  防洪坝相继决堤
  采盐企业受损严重
  2017年10月11日
  格尔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防洪工程
  正式开工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建成之后
  将彻底解决台吉乃尔湖区的洪水泛滥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库容5.88亿立方米,相当于那棱格勒河天然年径流量的一半。供图|中新社
  自2005年开始
  青海东部的青海湖地区
  降雨也开始增多
  青海湖的水位连续16年上升
  整体面积达到了4543平方公里
  水位恢复至20世纪60年代初水平
  上升幅度达3.47米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近5年来,青海湖水位上升的速度加快,远远高于2005年前的水位下降速度。
  2001年
  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
  敏锐地捕捉到西北降水数据的变化
  2002年
  他领导的研究团队
  首次提出西北气候
  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科学推断
  如今近20年过去了
  西北已呈现全面暖湿化的特征
  温度上升
  降水量增加
  内陆湖泊水位显著上升
  洪水灾害频繁
  植被覆盖也明显增加
  2019年6月6日,无人机拍摄的黄土高原吴起县走马台村流动的云海,宛如仙境。摄影|陶明
  西北暖湿化始于1987年
  2020年已经全面扩展到
  黄土高原
  南旱北涝始于2008年
  如今夏季降雨主雨带已转移到
  华北地区
  东西方向的大周期变迁
  南北方向的小周期变迁
  最终
  在华北平原形成交汇
  一场世纪气候变迁
  或将在中国北方大地上演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气候变化大小周期的叠加,让华北地区成为变化的中心。
  关于气候转型的前景
  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
  施雅风曾经作出过预测
  2050年
  西北各省区平均气温上升1.9℃
  降水增加4%-34%
  2050年以后至22世纪或更长时期
  气温将级级升高
  水循环不断加强
  降水量增加趋势也长期存在
  西北全境以至华北都会转向暖湿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人竺可桢(1890年—1974年)将过去5000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
  从温度变化曲线分析
  中国目前的平均温度
  已经与第三个暖期隋唐相仿
  如果按照目前的升温幅度
  则很可能在本世纪中叶逼近第二个温暖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预测至21世纪末
  西北气温增幅可能达到2.67℃
  相当于6000-7200 年前的
  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
  那时的北方大地
  正值仰韶文化时期
  黄河两岸长满青翠的竹子
  野象在中原大地奔跑
  殷商时期,大象曾广布在中国3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摄影|Happy monkey
  事实上
  如今的河南地区
  在距今三千多年前
  曾是大象的栖息和繁衍之地
  西周之后
  大象逐渐退出黄河流域
  宋元之际
  在福建地区和岭南东部消失
  明清之后
  对温度十分敏感的野象
  渐渐淡出岭南
  只生存在滇西南地区
  而如今
  西双版纳是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随着气候变冷,大象在中国开启了南迁的漫长旅程,从北至南逐渐隐退。
  春江水暖象先知
  2020年4月16日
  17头亚洲象
  离开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一路北上
  在一年多时间里长驱500公里
  直达昆明近郊
  回溯漫长的时间河流
  五千年前的中原大地
  正是象群昔日的故土
  据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
  因气候回暖
  一些象群亦曾经北上
  试图重返黄河流域
  此时
  云南野象北迁的奇幻旅程
  或许
  正是源自气候变迁对它们基因深处的召唤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历史上,云南也曾发生过大象迁徙事件,最远到达过云南普洱。
  如果说野象北迁
  响应的是较大级别气候变迁
  而宏观的气候震荡
  主要来源于天体力学的周期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
  地轴角度
  以及岁差运动的几何参数的
  周期性变化
  决定了地球以万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
  20世纪初
  塞尔维亚天文学家米兰科维奇
  发现了这一规律
  因此被命名为米氏循环
  以下视频来源于
  地理公社
  01:14
  动画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米兰科维奇循环
  变化总是有迹可循
  无数科学家们殚精竭虑
  对气候变迁及趋势做出预判
  如果西北暖湿化继续东扩
  继而影响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那么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北方的暖湿化趋势不会改变
  从更为广阔的尺度来看
  南方也会更加潮湿多雨
  长江流域或许会重现云梦泽
  冷暖周而复始
  沧海化作桑田
  较大级别的气候转换过程中
  必然伴随剧烈的动荡
  因此
  极端天气在一定时期内
  会成为新的常态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
  永远不可能是旁观者
  创作团队
  撰文:k2k2k2;图片:赵 嘉;
  地图:杜卓异;审核:沈永平;头图:Anton Balazh
  参考文献:
  1.《近60年北京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张春雷,农业气象
  2.《近几十年中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严卑伟、 杨赤,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9月
  3.《研究显示我省全面进入暖湿期亟需制定应对措施》沈永平,《甘肃信息 ·决策参 考》2019年第789期
  4.《新疆哈密地区近54年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冯瑶、张科,气候变化研究快报2016, 5(1), 34-40
  5.《中国北方近百年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马柱国、邵丽娟,大气科学第30卷第3期2006年5月
  6.《西北与华北地区百年降水变化趋势的对比》王涛 、刘承晓,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7.《华北是怎么从水乡泽国变成干旱之州的》李永君,《档案天地》2009年第12期
  8.《历史上密云水库的蓄水情况》,《北京水务》2013年第2期

如果能重来,大学你会选什么专业?作者咩咩只吃肉现在的专业是管理学,如果能重来,一定会选择医学。(并不是因为疫情)高一文理分班是在高一寒假,得知自己物理考了45分之后,毅然决然选择了文科。等到开学之后加上旧班级的q六道钓鱼技巧分享之利用风油精泡蚓蚯能钓鱼吗?用蚯蚓的时候,往钩上的蚯蚓身上点一点,效果不错,不过小鱼多了勿用。风油精有强烈的气味,刺激鱼类呼吸系统。不适合钓鱼。1找钓点春秋冬季找开阔水边,夏季找水草边或流动水边平缓处。2打窝我是新手,请多关照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发言,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荣幸!今后要在林中这片沃土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征途了。是林中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只知道买发动机送车?作为经典日系家轿,CIVIC在车迷中的人气可不是盖的,只要提起买发动机送车只怕CIVIC带红标秒天秒地秒空气不改不如推下海的话题,无论在哪个社交平台都会立刻充满欢乐的气息。众所周知只知道买发动机送车?作为经典日系家轿,CIVIC在车迷中的人气可不是盖的,只要提起买发动机送车只怕CIVIC带红标秒天秒地秒空气不改不如推下海的话题,无论在哪个社交平台都会立刻充满欢乐的气息。众所周知只知道买发动机送车?作为经典日系家轿,CIVIC在车迷中的人气可不是盖的,只要提起买发动机送车只怕CIVIC带红标秒天秒地秒空气不改不如推下海的话题,无论在哪个社交平台都会立刻充满欢乐的气息。众所周知散文,九月成旧,云烟悲欢风翻涌,落叶匆匆,载着光阴,带走了叫做九月的日子,随行的还有那些九月的悲欢,跌宕成了过往云烟。是了,生命中有些遗憾,会被时间完满,恰如落进往事的九月,意难平已平,无需再被提及。日子散文,假期,于茶酒之中寻欢独处时,喜欢沏一杯浓茶,再配些寻常的粗点,于一本闲书里,体会人间的冷暖。共处时,喜欢饮一壶浊酒,再配些诱人的菜品,于嘤嘤对语间,谈论过往的悲欢。茶与酒是黑白生命里的一抹亮色,也是平XRV为啥被年轻人爱不够年轻人对于XRV的喜爱是有渊源的。在6年多前,SUV车型千篇一律的居家风,让乐于尝鲜的80后90后渴望激情乐于尝鲜的选车构想无处安放。而东风Honda推出的XRV,凭借着高颜值超动年轻人回流返乡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大舞台,年轻人回乡可作为。乡村顺应发展潮流,不断优化升级产业,为年轻人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也已经投身农村,助力乡村发展。一方面,优质绿色农产七旬老人被恶犬撕咬身亡家属发声狗仍被养着,很气愤9月17日福建漳州紫泥镇南书村一老太太在路上被一条大型犬咬住后拖行数米记者从紫泥镇政府得悉被咬老人已不幸逝世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老人被恶犬咬伤身亡恶犬依然在酒楼养着监控视频显示,9月
忘不了那时候的沿河看柳已是九九天气了,村边高高的大白杨已是满满一树像毛毛虫一般飘飘悠悠的杨花,真应了那句谚语九九不尽杨花开。猛一回头,不经意间看到村边的垂柳竟然是柳色遥看近且无了,令人不免感到惊喜!再望告别青春最酷的姿势大步向前,永不回头时间,是一个清清浅浅的百宝箱,装着多少曲曲折折婉转徘徊的陈年往事。岁月越拉越长,岁数越来越大,百宝箱里的东西也越堆越多。像是童年时爷爷开的一个杂货铺,什么都有又像是少年时姐姐开的一想进银行系统该学哪些专业?这7个专业备受银行系统青睐,速收藏拥有一份稳定且高薪的工作,相信这是大部分学生及及家长的期望,银行就是铁饭碗的典型代表。那么,想进银行,报考哪些专业合适呢?今天吴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下银行系统最青睐的7个专业。1。金融这8所财经类院校一二本都招生,性价比极高,中等生的福利来了财经类院校近些年来火热程度持续升温,财经类院校变得很是抢手。今天介绍的八所财经类院校,实力较强,尤其在本地区名气很高,也会同时招收一本二本的学生,若是二本成绩能上一本院校,那真就赚原石油部直属的9所高校发展现状如何?特色犹存,两所跻身双一流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在国家发展特别是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石油工业部也成为国家当时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所直属的9大院校在当时也享有盛名。随着石油工业部的撤销,其下盘点中国法学专业七雄,基本都来自五院四系,建议收藏在当下的法治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法律专业在高考报考中的火热程度逐年递增。目前国内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众多,专业实力最强的当属以下几所高校。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率和收入双高的五大专业,4个与计算机有关,1个可进国家电网俗话说高考三分考七分报,在高考分数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志愿填报就尤为重要了。大家在专业选择时,除了参考兴趣和爱好以外,想必最主要的是考虑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了。那么目前高考热门专业有哪些盘点山东省10所低分公办本科院校,总有一所适合你,建议赶紧收藏山东是齐鲁之地,也是教育大省,省内大学院校众多,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两所985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所211最为出名,还有一些很厉害的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如何选?一起看看计算机7大专业报考顺序,建议收藏计算机类专业毫无疑问是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年都比较热门的专业,毕业生有极高的市场需求,薪资待遇也普遍很高。但是计算机是一个大类,下面包含了很多专业,不同专业就业方向也大有不同。很多学生这6所二本院校专业实力强悍,就业率超高,中等学生可以重点关注相信大部分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会考虑未来就业问题,名牌大学自是好就业,但毕竟僧多粥少,能上名牌大学的只是一小部分。所以选择一所性价比高的二本院校,尤为重要。下面几所学校,在同推荐八所高性价比高校,实力堪比211大学,值得重点关注与报考分数达不到211院校要求,又想上一所非常不错的学校,以下八所学校绝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1。东北财经大学位于大连的东北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