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在古镇改造的田园山居,将文艺进行到底

  幸福就是和喜欢的人
  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这样的幸福生活
  - 壹 -
  初 心
  南屏,安徽黟县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这里保存着皖南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粉墙黛瓦,背依群山,溪水绕村而过,每逢早春时节,油菜花开遍地,掩映在两百多幢明清老屋中,如诗如画。
  和乌镇、西塘一样,文艺青年游玩至此,都会忍不住产生终老于此的念头。和乌镇、西塘日趋严重的商业化又不同,南屏的与世无争,使它更具一种山野闲鹤的散漫自在。
  2012年,一对小夫妻——小可和红子来到这里。然而,他们可不是一对普通的游客,为什么这么说?
  一来,他们并非典型的文艺青年——小可和红子的职业都是软件工程师,所谓的程序猿是也。但是,他们比大多数标榜文艺的青年都文艺得更彻底,对旅行、园艺、阅读、乡村生活的热爱占据了他们工作之外的全部生活。
  ▲ 先来看看这对IT夫妻昔日在合肥的家,花草遍植,小清新气质呼之欲出啊!
  第二,和大多数到此一游后便马不停蹄投入到都市厮杀的游客不同,小可和红子是"有备而来":2005年起,它们就开始利用假期在全国自助旅行,对民宿客栈主人的生活情趣尤为歆羡;2012年起,他们开始认真计划开一家乡村客栈,并花了7个月时间不停寻找合适的地点和房子,直至遇见了南屏……
  ▲ 2013年1月1日,新年伊始,小可和红子,在南屏村尾拍下了这张照片:雪后初霁,村庄在群山的环保下,静谧如斯。
  2013年初,小可和红子在南屏买下了一座明末清初的老宅,两年多的时光,他们一日日将这座老房子改造成理想山居,一花一木各应其时,一窗一阁各归其所,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田园美好生活。
  - 贰-
  造 园 记
  小可和红子买的房子,是一座小小的四合屋,面积不算大,最好的地方是自带一个100平米的院子。
  ▲ 这是他们第一眼见到房子的样子。
  ▲ 一位因花草结缘的朋友,热心拉上自己的建筑师老公,驱车去为他们的房子测量、设计图纸,顺带连院子也一并设计了,为一条龙服务的给力朋友点赞!
  ▲ 改造前,院子简直是杂草的乐园,小可亲自动手割草,点火烧了,做成草木灰,正好养花。
  小院
  ▼
  ▲ 小可从小就有养鱼的爱好,所以小院的设计首先不能少了鱼池,就地现挖了一个一米深的鱼池,取名:弯弯。
  ▲ 小池既成,当然要再建一架小桥,小桥的名字叫阿香。
  ▲ 江南园林的气韵顿时就出来了有木有!
  面包炉
  ▼
  除了养鱼,IT男小可还有一项不可多得的技能:烤面包!
  某天,红子偶然看到一部名叫《幸福的面包》日本电影,立刻被其中的柴烧欧式面包迷住了,于是"引诱"小可说:"咱们做一个室外柴烧面包炉吧!"这个提议命中了小可的两个爱好:做面包、烧柴火,岂有不同意之理!所以,小院的设计中自然又预留了一个位置:
  ▲ 《幸福的面包》中的柴烧面包
  ▲ 红子在网上找来的柴烧面包炉示意图
  ▲ 为了这个毫无头绪的柴烧面包炉,小可抱着一本厚厚英文书苦苦钻研,请来施工的老师傅耳朵不灵光,又说方言,沟通起来真是苦煞小可了,但好在成品也算有模有样,小可又为它取了个萌萌哒名字:小辫子。
  ▲ 小可牌面包新鲜出炉!
  ▲ 除了面包,还可以烤黄山最有名的蟹壳小烧饼呢!
  ▲ 此处附烧柴大厨小可做饭照一张,做饭的男人,呃……的背影,最性感!
  除了院子,房子内部的改造当然也不容忽视!
  地板
  ▼
  ▲ 地板基本照古法建造,选用的都是25年以上的木头、剖开,从竹林里砍来竹子做成竹钉,把剖好的木条拼接成整木板。
  ▲ 学习川南吊脚楼的防潮方式,让风从地板下通过:利用墙壁上原有的通气孔,然后在地面垒砖造成空隙,最后铺上木板,地板就不会受潮啦!
  门窗
  ▼
  ▲ 莲花门莲花窗也是请来木工师傅重新做,选用了最简洁的回字纹。
  书房
  ▼
  ▲ 家具全部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一种传统技艺,不用钉子来固定结构,而是采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小可和红子很喜欢这种传统技艺,觉得应该尊重和传承下去。
  ▲ 书房是一个长形的开放空间,中间是一组沙发、一侧是书案和书柜组成的写字区、一侧是摇椅和阅读灯组成的阅读。在梅雨季节,可以听着雨声安静阅读。
  咖啡吧
  ▼
  ▲ 咖啡吧窗外是紫藤架,小吧台模仿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的取名,命名为"与谁同坐窗台",屋内还有暖融融的壁炉。
  ▲ 一位驴友小朋友拍摄的咖啡吧。
  房间
  ▼
  ▲ 客房仅仅是听名字就已心生美感:观岚、浮光、静落、半亭……
  ▲ 蓝花布帘子、带着蕾丝花边的窗帘,很多是红子亲手挑选缝制。
  ▲ 古雅别致的中式蚕丝灯,有一种山中不知岁月的宁静感。
  两年来,小可和红子用耐心和热情一点点把老宅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模样,其间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常有预料之外的困难,但他们并无沮丧懊悔之意,如人行山中遇见风雨,遇见也就遇见了,其后有彩虹也好无彩虹也好,都是一样的时光。这样的心气平和,才能享受山居的安静和美好吧。
  - 叁 -
  百 花 园
  南屏山居第一年,红子已经把花园打理得有模有样。除了鱼池弯弯和小桥阿香,紫藤架、绿篱、桂花树、绣球道、欧月、铁线莲、风车茉莉……各种花草都在小院里安了家。
  ▲ 早在设计小院的时候,红子就想好,要在桂花树下、沿着青砖小路铺一条美美的绣球小道。在微博上吼了一嗓子,一位园艺大神花友响应了召唤,从无锡寄来一大箱各种品类的绣球苗。当初光秃秃的花苗,如今已经形成一条美丽的绣球小径了。
  ▲ 珍贵的龙沙宝石,不像月季那样月月有花期,但绽放一次,便已惊艳得令人心悸。
  ▲ 铁线莲
  ▲ 风车茉莉
  ▲ 百合
  ▲ 睡莲
  ▲ 各色小花
  红子说,每天清晨,自己根本就舍不得睡懒觉,总是早早来到自己的百花园中,端一只大茶缸,坐在石桌边上,喝着咖啡,看着柔和的阳光慢慢将花朵们身上的露珠拭干——阳光下,花儿们在微风里轻轻摇曳,风姿绰约……
  ▲ 此处附红子采花照一张,女主人也没有正面出境,就是这么淡泊……
  ▲ 今年5月3日,是小可和红子结婚纪念日,恰逢小院中月季盛放,傍晚,他们"奢侈"地为纪念日摘了一篮月季,然后也大秀了一把恩爱!
  - 肆 -
  一 蔬 一 食
  理想生活的实现,不仅仅是实现自己的心愿,当然也包括帮助爱的人实现他们的心愿。
  随小可和红子迁居到南屏的,还有一位骨灰级大厨——红子爸爸。红子爸爸一辈子爱种菜,红子梦想着,能拥有一小块地给爸爸当菜园,如今,这个愿望也实现了。
  山居菜地被红子爸爸耕耘得生机盎然,西红柿、黄瓜、豆角、花生、葫芦……这些都端上了餐桌,变成了最美味又健康的一日三餐。
  ▲ 新鲜的绿叶小面先来一碗儿
  ▲ 新鲜的黄瓜茄子再来一篮儿
  ▲ 朋友拜年送来的冬笋,这种笋尖还未冒出土的叫黄泥笋,算是冬笋里的上品,跟当地火腿一起搭配做腌笃鲜,或者切片与腊肉蒜苗同炒都是美味,蒜苗也是自家菜地里的,拔出来的时候就觉得香!
  ▲ 苞米地里出产的苞谷,想吃苞谷粑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也有从山上养鸡的村民家买来的鸡蛋,直接摊个葱花鸡蛋饼!
  ▲ 小客人们有时来到菜园参观,也是新奇又兴奋。
  山居厨房由小可和红子老爸联手掌厨,顾客的评价是:两个字——好吃!如果非要再加两个字,那就是——非常好吃!
  ▲ 小可主厨,蒜泥白肉,炙椒皮蛋,椒麻鸡,泡椒鸡杂,小可妈妈从四川寄来的咸猪尾。在皖南呆了一段日子,小可又学了两道徽菜,干笋烧肉,咸菜豆腐。红子老妈的油爆大虾,红子老爸的红烧鱼。不得不说、必须要说的是,红子老爸的煎饺,永远是那么无敌。
  红子的一位朋友萧萧,在信中曾这样写道:真爱不是玫瑰大餐,钻石闪耀,真爱最后都落在一茶一饭,一言一行里。自然而然的爱,朴素、真实,却那么美好,就像老人家的锅贴饺子,用着当季的蔬菜,亲手种亲手摘,再亲自做,只是寻常蔬菜,在老爷子的手里,不知啥不二法门,滋滋啦啦出锅时,喷香,咬一口,鲜香可口,加上煎制的焦黄,口感底酥脆面鲜嫩,吃几回想几回!想起大吃货陆小凤对木瓜道人的评价:"真的厨子高人都是把素菜做得极致诱惑,用心真诚才是最重要的。"
  ▲ 有时也会来个山居周末BBQ,啤酒埋在冰桶里,烤炉升起火来,羊排、猪排嗞嗞地飘香,羊肉串、鱼泡、秋葵、土豆片、茄子,一轮接一轮端上来……活色生香的小日子不过如此吧!
  - 伍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客栈渐渐成形,陆续会有茶友和喜欢清静的旅客慕名而来。聚三五好友,品茗弹琴,幽黄的灯光中,蔡琴在唱片机里咿咿呀呀地唱:"你我像风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的……"
  ▲ 远方的客人慕名而至。
  ▲ 品茗、弹琴、夜话。
  去稻田遛狗,也是客人们来到南屏山居最喜爱的放松方式。
  ▲ 在南屏,小可和红子的两只狗狗:苏牧开开,拉布拉多Rockie已经成了当地的明星,它们是山居客人的好导游。
  信步走在山间小路上,触目可见是青山秀水、白墙黑瓦,扑鼻而至的是青岚雾气、稻田禾香,远近可闻的鸟雀啁啾、鸡鸣犬吠,在南屏山居,小可和红子,为自己、为来了又去的游人营造了一个桃花源记般的田园梦。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初心。
  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若舍民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荐读愿你既能细嗅蔷薇,又能披荆斩棘名家画廊娄师白,全面继承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画作简练中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尤以画小鸭子著称。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有位作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反脆弱。他认为,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国香敏韵关注必知小知识之戴封积薪戴封积薪东汉时期,有一人名叫戴封,字平仲。他在任西华令期间,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有一年遇到天大旱,他就坐在积薪(柴堆)上自焚以求雨。火刚点着,大雨暴至。见后汉书。戴封传。后不科指地国香敏韵关注必知小知识之贵人多忘事贵人多忘事唐朝时期的王泠然中了进士,但没有被授予任何官职,于是他日夜思索怎样才能跻身于官场。后来他就想起了自己曾经与御史大夫高昌宇有一些的交情,于是提笔给他写信。信中威胁说如果做官国香敏韵关注必知小知识之攀车卧辙攀车卧辙在汉朝时期,侯霸曾经任过淮平大尹,他爱民如子。皇帝刘秀听说后十分欣喜,调侯霸任大司徒,当地的老百姓听说他要离任后,纷纷痛哭挡住使者的车子,甚至有卧到车子底的,都不让他走,他国香敏韵关注必知小知识之竹马交迎竹马交迎郭伋于东汉建武十一年(35)任并州牧,他爱民如子,因此深受当地百姓们的爱戴和拥护。有一次,服到了西河美稷探访民情,有数百个儿童骑着竹马来欢迎他,并问他什么时返回再经过此地,国香敏韵关注必知小知识之莱公竹莱公竹宋代时期,寇准曾被封为莱国公,后来被贬于雷州,在海康去世。国君下诏允许让他归葬,路过荆南的公安县,邑人迎祭于道,折竹插地,挂着纸钱,这些竹子没有根却生长得非常繁茂,面积达到了国香敏韵关注必知小知识之烧尾烧尾唐朝时期,士子们初次登上高位时,就好像鱼跃龙门,必须向真龙天子进献美食,这象征着鲤鱼已经被天火烧掉了尾巴,从此得以脱胎换骨加入新的行列。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唐。张仲谋在阳春二月,逛淮阳古庙会,赏太昊陵内春色美景这春天,这古陵庙的美,这气势恢宏的画卷打开,应从一首诗开始,从一个历史神话开始,从指尖流淌的岁月开始。就在挥手之间,春风来了。一朵花开,千万朵呼应,蜂拥蝶舞,清新鸟鸣,高于枝头的古浪漫情调下午茶,飞入寻常百姓家,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花样生活下午茶是个舶来品,来自17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传说有一个叫安娜玛利亚的英国女伯爵,每天下午,她都让女仆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临时享用,自己感觉不错,就邀请其他贵族来做客,广东女童游泳馆溺亡,旁边两人一个聊天一个吃饭,均未察觉异常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谁,可能也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先来。前一秒还好好的一个人,下一秒或许就会跟我们永远分开。近日,广东揭阳,一名女童在游泳池内挣扎溺亡,旁边两名成年女子,一个河北男子奔驰前轮漏气,在旁边淡定看手相,女友费力按压打气筒女人如水,天生比较柔弱,从事体力方面的工作一直都与男性存在差异,但是事情并无绝对,也不是所有的男性体魄都比女性厉害。近日,河北保定,一男子奔驰前轮漏气停靠在路边淡定看手相,女友竟在
老年大学快来吧cp最近有个预感,觉得老年大学应该遍地都是。老年大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让人老了不要稀里糊涂地伤人于无形我们有幼儿园,有小学,有初中,有高中,有大学,当然也有各种成人学习的场所。食品史学者谈罐头与垃圾工业时代饮食文明的新思考Original澎湃私家历史澎湃私家历史访丨邹赜韬译丨沈荟王珺彤安娜扎伊德(AnnaZeide)是最近几年间世界饮食文化界颇为活跃的一位新生代学者。目前安娜正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担任金庸的遗憾一一华山论剑活动摄影师刘德望披露交往旧事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一一金庸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金庸华山论剑文化学会主办的首届金庸华山论剑大揭秘文化高峰论坛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著名资深实力派摄影家,陕西丝绸之路文化考当三星堆文明兵马俑邂逅秦韵华符书法近期,三星堆文明的再发掘惊喜不断。古蜀文明的新光彩新课题,再次让世人瞩目!而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画家杨炎枭老师,值此喜迎建党一百周年十四运之际,与时俱进,特意把三星堆文明和传炸街少年文邀月共舞邀月符合典型的双子座特征。即喜欢清静,又害怕寂寞即想有更多朋友,又感觉社交是一种无效的浪费生命即有点才情,又喜欢在人多的时候躲在角落。于是,买一处马路临街的房子,即能躲避目送一个女孩儿的离开前天去参加了一个女孩子的离世告别。24岁,烧炭自杀。告别厅里花团围绕,灯光明亮耀眼。女孩儿静静地躺在那,身体还饱含着青春的模样,只是生机殆尽,曾寄生于它的欢愉已恍然如梦。她的妈妈超女孩儿,同居不自爱?沈阳一位父亲谈到为何男孩儿三十好几不结婚的问题时说是因为女孩儿惯的,和男孩儿同居,拿这事儿不当回事不值钱。不结婚就不让碰,看他结婚不。很多人表示支持,夸奖他说到根子上了。真想知道说王浩公哭忆张黎昨日惊闻省国资委张黎巡视员突然病逝,初以为朋友开玩笑,再电确认犹如晴天霹雳,一瞬间,人好像被懵住了,泪眼朦胧中,往事一幕一幕如过电影般在脑海回放,张巡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自去年3月22林辉煌躁郁的棉花行业研习Author走南闯北的社长这看起来洁白无瑕的棉花,却引发国际间的掐架。(图源摄图网)编者按虽然有时候心情会受到棉花生意的干扰,但是在大飞哥的农业生意中,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平稳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老知青家园20181012知青,一代人的生命印记,一个时期的历史符号。50年前,为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千百万城市热血青年浩浩荡荡奔赴广阔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再婚的母亲,是对已逝父亲的背叛吗?结婚,从一个人走向另一个人,从一个人的孤独变成两个人的幸福,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小月却不这样想,因为小月已经没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在今天,自己的亲生母亲将要和另一个陌生男子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