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忆原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长宁夏银南军分区李世海司令员

  原创:曹益民
  李世海同志遗像
  位于辽宁省盘山县的沙岭战役纪念碑
  李世海1931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盘山县沙岭屯三台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家有7口人,靠父亲种地和扛长工维持生活。父亲去世后,靠母亲纺棉,还有哥哥、弟弟给人扛活儿,代种别人七亩五分地加上为人编织草袋维持生计,上了3年小学的李世海只好辍学,给地主家放猪、扛活。当时他的家乡辽西地区经常发生水灾或旱灾,因此,每年还要借粮700斤,加上青菜、野菜才能勉强度日。
  李世海12岁,就到区小队当民兵,1946年17岁的他随区小队参加了沙岭战役的战斗。1948年9月,作为民兵参加辽沈战役,抬担架抢救伤员。
  李世海(左)在东北军区一七一师五一三团二营六连与战友合影
  1948年11月,李世海在本村光荣参军,自此,南征北战,戎马一生。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军区独立八团二营六连副班长,东北军区一七一师五一三团二营六连班长,辽东军区参谋训练队学员,辽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掌旗员。
  1951年3月,李世海(左)在辽东军区司令部参谋训练队与战友合影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侵略者丧尽天良,在中国安东(现丹东)地区投掷细菌弹,19岁的李世海作为辽东军区作战科的掌旗员,奉命带领护卫大队担负清扫、消毒、灭菌、防疫任务,不幸感染大叶肺炎,昏迷半个月,经抢救康复。后任辽东军区警卫营三连排长,受命参战,带领119名战士守护鸭绿江大桥,在三年时间里,他们冒着敌人狂轰滥炸的炮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座连接中朝两国的生命之桥。
  抗美援朝时的李世海
  1953年9月,李世海任辽东军区警卫营一连副连长。李世海1米82的个头,身材匀称,五官端正,阳刚帅气,机灵大方,聪明好学,军事基础过硬,因此,先是被选拔到辽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当掌旗员,又被任命到辽东军区警卫营任职,担负领导机关和首长的安全警卫执勤任务。1953年11月,被选拔到东北国家仪仗队当副队长,他在这些重要岗位上都表现突出,完成任务出色。
  1954年8月,李世海入解放军长春军事师范学校学习,1955年12月毕业,分配到解放军天水步兵学校训练部战术系任地形教员、主任教员。1962年10月,天水步校改编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李世海任训练部地形教员、学员第三队队长。曾因领导教学成绩优异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时记三等功一次,多次被通报嘉奖。1955年10月被授予中尉军衔,1956年被授予解放勋章。1960年4月晋升为上尉,1964年10月又晋升为大尉军衔。
  李世海1964年10月晋升为大尉军衔
  1966年5月,李世海从军队院校教学岗位又重新回到部队,调任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一团参谋长。期间,于1968年进京,与军队其他团以上干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1969年6月,李世海(第二排左五)等在林建二师三团完成"支左"任务,该团机关欢送合影留念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省军区部队防务对调的命令,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一团于1969年4月防务对调来到宁夏,称宁夏军区独立师三团,李世海仍任参谋长。
  1969年,李世海全家刚从兰州搬迁到银川,在宁夏军区独立师合影
  1969年9月,李世海调宁夏军区司令部,任作战处副处长,作战处、训练处合并为作训处后,仍任副处长。
  李世海在办公室批阅文电
  1973年12月,李世海被任命为坚守贺兰山南端的宁夏军区独立师步兵二团(先后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三师八团、宁夏军区独立团)团长。
  1974年1月,在贺兰山三关口喜鹊沟二团部驻地欢送老团长魏志贤(第三排左七)李世海(第三排右七)合影
  下雪天,李世海(前排右二)在贺兰山团队驻地与部分官兵合影
  1977年1月,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76年度先进单位、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合影,二排左十为团长李世海
  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领导,左起老政委刘来运、团长李世海、政委赵德清
  1977年3月,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团长李世海(二排右八)参加后勤处欢送退伍老兵合影
  驻贺兰山三关口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团长李世海、政委刘来运等领导合影
  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团长李世海(左)与政委赵德清合影
  李世海(中)、陈重英(左)等在横渡黄河黄河的渡船上
  1977年5月,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团长李世海、政委赵德清等领导和官兵敬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1978年6月,任宁夏军区独立师参谋长。1981年1月,该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第三师,李世海任副师长。当年3月至12月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深造。
  李世海同志从1969年任宁夏军区独立师三团参谋长起,到1983年5月调离的15年间,曾担任三团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在师团党委领导下,团结一班人,发扬"艰苦创业、自觉奉献"的贺兰山精神,建设和坚守贺兰山,率部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部队管理、军政训练、营建施工、执勤生产、抢险救灾、军民共建等各项任务,使部队的全面建设不断加强。
  1982年6月,率部参加了兰州军区在贺兰山地区组织的"八二.六"战役演习,即诸兵种实兵实弹战役演习和银川地区的阅兵式。
  1982年6月,副师长李世海(右)率部参加兰州军区"82.6"诸兵种合成战役演习的留影,左为团参谋郭继忠
  1982年8月,兰州军区守备三师直属队"双先"代表大会代表合影,二排左起十二为副师长李世海
  1983年5月,李世海同志被任命为宁夏银南军分区(现为吴忠军分区)司令员。他与政委一起,团结带领一班人,完成上级赋予军分区的各项任务,出色发挥了军分区的职能作用,加强了军分区、所属各县市武装部和民兵预备役的全面建设,特别是圆满完成了党管武装、银南预备役步兵团(后改称吴忠预备役步兵团)的组建和所属各县市武装部移交地方的任务,以及组织协调地方和辖区驻军双拥共建、军民团结等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李世海在贺兰山三关口明长城烽火台留影
  1984年6月,银南军分区第一政委会议、一届十一次全会合影,前排左八为李世海
  银南军分区欢送1984年转业干部合影,前排右六为司令员李世海
  1985年10月,银南军分区司令员李世海(前排右四)在中宁参加二十一集团军炮兵旅成立大会
  银南军分区部以上领导勘察地形合影,后排右起孙生玉、李世海、田瑞祥、李修伟、史树章,前排右二李生福
  银南军分区部以上领导在同心清真大寺合影,后排左四为李世海
  1986年,县市武装部移交地方之前,银南军分区领导班子与盐池县武装部全体合影,前排左四李世海、左五田瑞祥
  银南军分区新老主官交接班后合影,左起张树淮、田瑞祥、银南地委领导、李世海、李治忠
  1986年12月,李世海同志被批准离职休养。
  1987年,李世海(前排右七)等领导参加兰州军区守备三师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专班毕业合影
  李世海同志离休后,全家移交入住宁夏军区银川市新市区(现为第二干休所)离职干部休养所((现为银川市第二干休所)),为正师职离休干部。他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和规定,主动配合干休所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参加所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其他老干部团结和谐相处。始终认真学习,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及军队的建设,体现了一个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水平和革命军人本色。
  李世海(右鼓掌者)参加干休所活动
  在干休所的同一部队的老战友合影,右三为李世海
  2007年8月,李世海在干休所自家门前留影
  李世海、王淑芬夫妇参加干休所组织的宁夏沙湖游览
  干休所组织老干部外出游览,中间最后一排高个为李世海
  在党内,李世海同志曾担任团党委副书记、师党委委员、师司令部党委书记、师直属党委书记、军分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宁夏军区党委委员等职。
  1988年,李世海同志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1992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宁夏军区联合评为"贺兰山好卫士"
  1992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宁夏军区联合评为"贺兰山好卫士"。
  2019年10月,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10月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9年7月1日,李世海同志(前排右四)等老干部与干休所工作人员参加党员集体政治生日会,前排左二刘瑾
  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老干部与干休所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前排左六为李世海同志
  2020年10月,获得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老干部与干休所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前排中为李世海
  李世海同志作为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在他长达70多年漫长的革命生涯中,自始至终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执行组织决定。他从东北辽宁部队调到天水步校,又调到驻兰州的部队,接着到省军区工作,后到驻守贺兰山的部队当领导,最后,到军分区任职。每一次调动,他都愉快服从,从不讲价钱,而且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干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上级和同级及部属的一致好评。
  李世海同志具有丰富的部队管理工作经验。从排长、副连长、队长、团参谋长、副处长、团长、副师长、司令员,他既坚持用条令法规管人带兵,又坚持用感情亲情育人帮兵。他长期在甘南、贺兰山等艰苦地区工作,始终以身作则,勇于吃苦,率先垂范。他关心官兵疾苦,千方百计帮官兵解决困难,用真情激发官兵工作热情,深受官兵尊重和爱戴。他工作认真负责,作风雷厉风行,处事果断勇敢,是公认的好干部。
  李世海同志具有很强的民主作风,善于团结人,始终顾全大局。他坚持以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为己任,善于广纳群言,招贤用人,不断完善自己。他思想高尚,作风正派,处事公道。他始终把团结视为班子的生命,带头团结人、积极帮助人、真心对待人,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他具有很强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自觉克服家庭困难,始终把全部精力用在部队建设上,以实际行动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银南军分区部以上领导勘察地形合影,后排右二为司令员李世海
  李世海同志严格教育管理子女。始终要求子女听党话,守法规,弘扬传统,尊老敬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他还要求子女顾全大局,真诚做人,助人为乐,艰苦朴素,自食其力,不为组织和他人添麻烦。他是一位受人爱戴和敬佩的长者。
  李世海、王淑芬夫妇合影
  李世海与孙女李媛合影
  李世海与外孙刘东涛合影
  2005年5月,李世海、王淑芬夫妇合影
  李世海在家乡辽宁盘山县与夫人王淑芬留影
  李世海同志严于律己,公私分明,清正廉洁。不论在部队,还是在机关,他有职有权,但从不贪占公家一分钱的财物。就是在地方工作,也是如此。"文革"中,他率领部分干部到林建二师三团"支左",他身处林海,当时木材紧缺,但他连一根筷子都没有拿过。
  李世海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信仰坚定,对党忠诚;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勤俭节约,生活俭朴,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李世海于2021年3月1日9时16分在解放军第九四二医院(原解放军第五医院)逝世,享年90岁。
  2015年12月,李世海、王淑芬夫妇钻石婚及王淑芬80大寿全家福
  李世海在贺兰山三关口团队驻地
  在贺兰山三关口合影,左为团长李世海,中为组织股长杜全礼
  附1:  誓死守卫鸭绿江大桥
  李世海同志生前口述 刘瑾整理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全面爆发。美国为了震慑中国,在丹东地区肆意投掷油桶一样高粗的细菌炸弹,里面装满了苍蝇、蚊子、跳蚤、老鼠、鸡毛。我当时任辽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掌旗员,奉命担负带领护卫大队清扫、消毒、防疫的工作。几个月下来,刚刚19岁的我染上了大叶肺炎,昏迷了半个月,不吃不喝,靠输液维持了生命。
  1951年,刚刚痊愈,我受命参战,负责带领一个连119名战士守卫鸭绿江大桥。历史上的鸭绿江大桥有两座,一座位于吉林省临江市,一座位于吉林省集安市,都是横跨中朝两国的国境铁路大桥,1950年8月,美军出动数十架飞机将临江鸭绿江大桥靠近朝鲜一段炸毁。中朝所有的物资、兵员输送就是通过集安鸭绿江大桥来完成。我们驻守的正是这座集安鸭绿江大桥,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是从这座国境铁路大桥最先秘密入朝的。
  除了我所在的警卫连,还有苏联和我军的一个空军师和两个炮兵团驻守。令我至今难忘的是敌人的一次炸桥行动,美国派了好几架飞机在桥底下窜来窜去,不停扫射,守桥的卫士们被迫刚刚撤到桥边,就在这时一个400磅的炸弹从天而降,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个深30米,直径50米的大坑被炸了出来,坑边不远处就是我和被土掩埋了的战友,还没回过神,敌人的高炮又一波波发起了进攻,炸飞的弹片打得我的头盔叮当作响,双耳轰鸣,脑袋发晕。就是在敌人这样一波又一波的轰炸下,我们警卫连誓死捍卫着这座中朝之间的生命桥梁,一守就是三年,确保了战争期间兵员、物资的安全运送。
  (刘瑾系宁夏军区银川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政治委员)
  附2:  最后一次特殊党费
  ——90岁功勋老党员、老革命李世海临终前的嘱托
  刘瑾 张军
  "这是老父亲临终前委托我向党组织交的最后一次特殊党费10000元,我代表老父亲完成他最后的心愿,请收下……"3月1日,宁夏军区第二干休所正师职离休干部李世海因病去世,离世前,他再三叮嘱老伴和子女,一定替自己向组织交上10000元钱作为自己最后的党费,这是曾经参加过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誓死守卫鸭绿江大桥的一名90岁老党员临终前的最后嘱托。
  李世海、王淑芬夫妇在家中合影
  李世海同志,1931年6月出生,1948年17岁的他就参加了革命,1950年2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以来,他当过东北军区独立团某连班长,做过学员、担任过掌旗员,战术地形教员,后又担任团长、参谋长、副师长和宁夏银南军分区司令员,履职期间参加了沙岭战斗和辽沈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6年被授予解放奖章。1968年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接见;曾被评为"贺兰山好卫士";1986年12月离休,1988年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战争年代,他踊跃援朝作战,经历枪林弹雨和生死考验,奋勇杀敌,离休不离党,永葆初心和使命,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
  笔者在李世海生前采访时了解到,1950年,朝鲜战争全面爆发,美国为了震慑中国,在丹东地区肆意投掷油桶一样高粗的细菌炸弹,里面装满了苍蝇、蚊子、跳蚤、老鼠、鸡毛。李世海当时任辽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掌旗员,奉命担负带领护卫大队清扫、消毒、防疫的工作。几个月下来,刚刚满19岁的李世海染上了大叶肺炎,昏迷了半个月,不吃不喝,靠输液维持了生命。1951年,大病痊愈的李世海来不及休整受命参战,带领一个连119名战士守卫物资和兵员输送的鸭绿江大桥。
  王淑芬按照丈夫李世海生前的遗嘱,将一万元作为他的特殊党费交给干休所财务出纳刘臣
  "最让我难忘的是敌人的一次炸桥行动,美国派了好几架飞机在桥底下窜来窜去,不停扫射,守桥的卫士们被迫刚刚撤到桥边,就在这时一个400磅的炸弹从天而降,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个深30米,直径50米的大坑被炸了出来,坑边不远处就是我和被土掩埋了的战友,还没回过神,敌人的高炮又一波波发起了进攻,炸飞的弹片打得我头盔叮当作响,双耳轰鸣,脑袋发晕。就是在敌人这样一波又一波的轰炸下,我们警卫连誓死捍卫着这座中朝之间的生命桥梁,一守就是三年,确保了战争期间兵员、物资的安全运送……"李世海生前接受采访时,激动地告诉笔者。
  (刘瑾系宁夏军区银川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政治委员;张军系该所文职人员)
  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
  原文编辑:曹益民
  本文编辑:徐建明

愿你按着本来的样子快乐成长童年是一艘装载着童话与快乐的航船有时候会很纳闷,原本性格都不活泼的我们,孩子为什么如此活泼呢?有时候顽皮的让人头疼,但更多时候是庆幸。儿子就像是开心果一样,走到哪里都是欢声笑语。孩子是一个小小社交家。无论是老人孩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故事里都有完美的结局而你我的故事暂停在那个萤火虫的夏天很多时候,故事不再,而心底隐藏的情感却继续草长莺飞。很多时候,长久的也不是陪伴依旧,而是放不下的一个人的情深。那个夏天,本该如温暖与否,冷暖自知心情挺美好,源于一碗米线给到的力量。俗话说凡是可以用一碗米线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儿。比心比心好些天没有下楼,甚至没有出门,难得的松闲,却不是我想要的。在家里窝了几天,孤单的一个人即兴随笔(感悟)当深夜的苦酒与落寞的诗碰在一起时,曾经的岁月被镌刻成不朽,刹那永恒!绵羊就是绵羊,尽管这是一只张牙舞爪而且披上了凶恶虎皮的小绵羊。可在一头目光锐利的饿狼面前,它依旧没有任何威慑力。(随笔)春日夜语之三(一)我一直以来都相信这样一句话,当一扇幸福之门关上时,另一扇幸福之门会打开根本就是一个骗人的慌言!我在已经关上了的门前茫然地徘徊了几十年,根本就看不到那扇门为我打开过。(二)我胡随笔(春日夜语)之六把握住现在(一)不再为过去而悔恨,因为时光稍纵即逝。把握住现在吧,不再回忆,也不要再相信什么未来。只有现在的时光是属于自己的。(二)正在逝去的时光是我们心中筑起的大厦,就连上帝也无法重新建造周三的笑话(一)此恨绵绵我独自在喝闷酒,一个朋友走过来对我说不要太难过了,我想,你肯定很快就会把她忘了的!我气恼的回答不,我不可能很快地忘了她的,因为,我给她的住房和汽车都是分期付款的!(二周日的笑话(一)我还在算一对偷情的男女疯狂的激情过后,男的问我是你的第几个男人?女的余兴未了,望着天花板而不回答。过了好一会,男的又问一遍,并带歉意的说我知道这样问有点不太礼貌,但我实在很想今天的笑话这年头江湖不好混啊!为了圆儿时的梦想,我准备仗剑行走江湖,惩恶扬善,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正当我收拾行囊准备策马扬鞭开始畅游天地间的时候,身边疾驰而过的宝马大奔惊跑了我的赤兔马。雪现代诗(我的爱对你说)仿佛是前世未了的一个心愿我在尘世间苦苦的寻找最后,在头条平台找到了你一直不相信你远在天边你是那样的清晰热情而分明在一年多的日子里我的心与你靠得最近我每天都在想你念你猜测你然而,你却现代诗(原谅我)原谅我,我努力了可真的无法做到所你希望的人原谅我不切时宜的哭泣使你更加的鄙视我快要走入地狱之中居然还想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而且,心里想的人是你原谅我,懦弱得不敢直接向你表白每次酒
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作者谈笑在指尖主播雪儿带着寻幽的心境和独醒的禅意,匆匆从一道杏黄的外墙南面转过,那个梦萦魂牵的弥漫着诗意的枫桥就在前面,那个夜泊客船的传扬钟声的埠头就在前面,那个星星七月,愿你我都好七月,愿你我都好作者湘楚雁丽主播大漠胡杨六月,正悄无声息的离去,七月热情奔放而至,任由六月的故事和美好,随着七月的跫音一步步带着不舍而去。每一个六月,都会被七月替换,而每一个流年里每个人都如一叶孤舟每个人都如一叶孤舟作者吕孟申主播一路风雨每个人都如一叶孤舟在生活的海洋里飘荡信念是帆,理想是浆心灵是唯一的导航穿过风走过雨清秋如梦,岁月如尘一颗淡然的心,渲染出几许微凉度过世俗繁华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庸俗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庸俗作者致龄主播李瑛摄影老牛世事无常,谁也不敢保证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一如我不敢保证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一样。如果有一天我突然变得庸俗,请你为自己心疼,因为我的生存大暑拥一份清凉,依心自渡大暑拥一份清凉,依心自渡文字张淑萍朗诵山间明月昨夜星光耀,今又大暑到世事更王朝,江山千秋照。时光是一抹温柔的流水,滋养着生命的来来往往岁月又如同一指流沙,把所有的时光在神奇的万象里人生何求?一茶一书一知己足矣人生何求?一茶一书一知己足矣作者谈笑在指尖朗诵宁静幽淡的时光,一晃就这样过去,在回味着时间点滴的过往时,这时间又正飘然的从自己的身边溜去。那些散落在身边的时光,它到底都去哪里?有多不负人生一场不负人生一场作者吕孟申主播傲雪红梅岁月风雨催人老,皱纹悄悄爬上你脸庞鬓如雪空惆怅,莫管汗雨交加,风吹过浮动暗香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致密绵长的思念敲击多愁善感的心人生路上有多少困惑,把军绿涂在了心里相约作者铁骑主播大魏哥你和我说大约是在春季大地吐出了新绿你会带着圆月送给我惊喜我嗅着淡淡的绵香数着甜蜜的日期把军绿涂在了心里盼着你的归期你和我说大约是在夏季彩虹悬挂在天边你会带着鲜秋雨是一首曲秋雨是一首曲作者谈笑在指尖主播雪儿时间过得真快,一个转身,夏便渐渐地远去,秋就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季节的轮转,让人不得不发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感叹。江南的秋天,阵阵秋雨也紧随朴素的生活,也是一种美朴素的生活,也是一种美文襄楚雁丽朗诵雪儿生活里,幸不幸福,就看你对生活的热爱和宽容的程度。生活,最重要的方式是适合自己。不仰慕他人怎么样?只关乎自己怎么活?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花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花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作者张林昌主播理解美丽的大西洋感谢你多情的眼泪洒向欧亚大陆的最后一滴竟然如此珍贵多少人望眼欲穿魂牵梦绕多少人为之感叹歌咏诗追因为这里是中国新疆是一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