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塞上宁夏结下兄弟战友情古都西安几十年后喜重逢

  原创:武天合
  1969年12月中旬,迎着东北珍宝岛的枪炮声,我们这批陕西大荔籍的热血青年光荣入伍,从渭北平原来到西北边陲防御重地,宁夏贺兰山南端一线的宁夏军区独立师各部队。
  1970年3月初,在银川市二中的新兵训练结束,一辆大卡车把我们拉进位于宁夏吴忠县牛首山的"902"工地。天已黄昏,才住进八面透风的地窝子里,稀里糊涂被分配到班里当战士。后来才知道这是宁夏军区独立师一团一连一排一班。听干部和老兵讲,我们是一支英雄的连队,不久前在宁夏黄河石空渡口抢险中,刚刚荣立集体三等功,现又担负"902"指挥部战备施工任务。
  武天合在操作电影放映机
  我非常高兴能到这支英雄连队当兵。4月,被任命为一连文书兼军械员。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团政治处电影组当放映员。1971年9月,调宁夏军区电影发行站当发行员。1973年4月,被派到银南军分区组建电影放映组(当时驻吴忠县师范学校),6月提干任组长。1975年11月,被任命为银南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77年10月,调宁夏军区政治部当摄影干事,先后在中央级报刊刊稿39篇、地方级报刊刊稿199篇,出色完成了任务。
  武天合在读毛主席著作
  1982年11月调回陕西,先后在大荔县武装部、渭南军分区、兰州军区临潼第一疗养院等单位任职,并兼职做新闻报道,在省级以上报刊上稿89篇。1989年10月,我转业到陕西省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后被聘任为副研究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西安碑林古刻集萃》《陕西名碑刻石欣赏》《传递历史的圣火》等20多部专著。
  武天合在老山前线采访
  直到2011年9月退休,我的军旅生涯整整20年。在人生经历中,部队这20年却是我人生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无论是在基层连队,还是在各级机关;无论是当干部,还是任战士,我的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那么,在这特殊时期形成的战友之情,是弥足珍贵的,更是终身难以忘怀的!
  武天合(左)与兰州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刘发辉
  我在宁夏军区政治部任摄影干事之初,于1978年4月至10月被派送到《解放军画报》社学习专题新闻摄影。返回后,正值全区部队掀起新闻报道大打翻身仗的热潮,各级政治部门,都制定了不同的加强通讯报道方案和一系列奖励措施。1979年4月,领导安排我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分期分批培训师、团的新闻报道员和摄影骨干。
  我带的第一批学员是固原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李龙盛、陆军第二十师政治部新闻摄影员翟文章和石嘴山军分区政治部的邢忠强,邢忠强中途有其他任务,提前返回单位。李龙盛、翟文章两人则坚持学习结业,前后5个多月时间。
  三位战友几十年时空对比,令人感叹
  在这段时间里,我与李龙盛、翟文章同吃、同住、同工作;一起下部队,深入基层采访;回到军区大院,一起冲洗胶卷,放大照片,编发稿件;曾一度以"武文龙"的署名给各个报刊投稿,屡屡被刊发。
  以"武文龙"的署名刊登在宁夏新闻照片的稿件
  李龙盛为人坦诚,性格开朗,采访中脑子活,点子多,且风趣幽默;翟文章写一手好钢笔字,多才多艺,虽言语不多,但虚心好学,要说到我们三人的关系,是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而已,甚为投缘。至今回想起当年一起采访中的往事,常常由不得人开怀的大笑……。
  人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来也巧,我与李龙盛、翟文章三人,相继在1982年先后离开宁夏,到90年代初,又都回到千年古都西安。
  李龙盛(右)与战友合影
  李龙盛是陕西西安长安区(原长安县)人,1970年12月18岁的他应征入伍,在宁夏固原军分区独立连当战士。1971年7月任连文书。1973年8月任副班长。1974年3月任班长。1975年5月提干任排长。1978年4月任固原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79年参加完摄影学习班,他就在固原地区围绕革命老区的特点,大刀阔斧地开展新闻摄影采访工作,陆续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民兵建设》《宁夏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新闻摄影图片11幅,获固原军分区新闻一等奖、宁夏军区二等奖、兰州军区三等奖。
  李龙盛遥控航拍作业
  李龙盛1982年转业,安排到西安国营红旗手表厂(后改为西安蝴蝶手表厂)任团委书记,兼职摄影。在《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西安日报》等上稿30多篇。1995年,他停薪留职创办西安祥龙广告影视公司,从事户外、电视等媒体广告及新闻摄影。
  李龙盛主持《上塔坡村日记》画册首发捐赠活动
  2001年涉足电视节目摄制,先后在西安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创办《国力在线》《区县经济》等电视栏目。参与编导和摄制电视专题节目200多部,其中为长安区摄制申遗专题片《斗门牛郎织女传说》等9部。同时在各类刊物发表摄影作品2000多幅。2013年以来,先后出版《李龙盛摄影集》和航拍集锦《长安新视界》等大型画册。
  翟文章在贺兰山留影
  翟文章原籍陕西富平,1956年生于陕西眉县。曾在富平县文化馆、王寮电影队工作。1976年12月入伍,在陆军20师炮兵团火箭炮营当战士,后调师政治部,任电影队广播员、放映员和新闻摄影员。1980年提干到五十九团任七连排长,后任团政治处书记。1981年9月,入西安陆军学院政工队学习。1982年毕业留院工作。
  翟文章(左)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大门与战友合影
  1986至1988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工作系学习,毕业后仍回西安陆军学院,任区队长、后调任政治部文化干事、秘书、摄影干事、学员队教导员等职。
  翟文章在西安陆军学院工作照
  几十年来,李龙盛与我交往甚密,工作上我们互相支持,思想上互相帮助,他对我和我的家人也十分关心,特别是在2011年6月间,我的摄影作品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幕,李龙盛、徐雪霞夫妇,带领他公司人员,全力以赴,现场拍摄、录制专题片,真令人感动
  李龙盛、徐雪霞夫妇与武天合、邱亚莉夫妇在武天合摄影作品展开幕式上合影
  2012年8月间我赴宁夏博物馆举办《精彩瞬间 永恒记忆—从宁夏军区走出去的摄影家武天合作品展》,李龙盛也是鼎力相助,亦取得了圆满成功。
  唯翟文章因1992年底定居美国,我们数十年失去联系。记得翟文章在西安陆军学院时,曾多次带着年幼的儿子来我们陕西省博物馆宣教部往美国费城打电话。他年底到了费城后,还一直与我保持书信往来,但1994年再去信联络,就杳无音信了。
  每当我和李龙盛聚在一起时,免不了谈论起远在美国费城的翟文章。曾准备抽时间驱车前往富平,追踪翟文章的信息。闲暇之时,我反复品读翟文章当年的几封来信,还托几个美国朋友打听翟文章的下落……
  帮我们与翟文章取得联系的翟文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20年11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言说他叫翟文祥,很钦佩我的人品和学识水平,准备找机会来登门拜访。当听到翟文祥这个名字,不由我想到战友翟文章,我便顺口问道:可否知道翟文章?他才说出翟文章是他堂兄。真是无巧不成书啊!也许是我多年渴望战友重逢的时机来到了。
  2020年12月8日,我们三个亲密战友加兄弟,终于在古都西安朱雀门外《福园阁》我的家中重逢了。已经41年与翟文章未谋过面的李龙盛,激动地与翟文章紧紧拥抱。
  几十年后西安喜相逢,李龙盛与翟文章紧紧拥抱
  翟文章紧追不舍地问这问那,歉意地给我们诉说他那些年,忙于生计,频繁搬家,与我失去联系的难言之隐。饶有兴趣地回顾起1979年我们一起下部队,进厂矿,乘发往汝箕沟的小火车,进贺兰山到二十师医院新闻采访的情形。当年在乘车途中或闲暇之时愉快交谈中的欢声笑语,犹在耳旁。
  三战友畅谈,左起翟文章、武天合、李龙盛
  李龙盛和翟文章对我的工作热情,新闻采访敏锐的眼光,娴熟的摄影技巧和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兄弟战友之情大加赞赏。说我对他们俩的成长进步,乃至事业发展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翟文章深情地说:"那年到宁夏军区参加摄影培训时,我入伍刚两年多,因为自小就特别喜欢摄影,来到武天合老师身边,感到老师像一块海绵,本身就吸收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艺,特别是新闻采访的技巧,如何抓问题,怎样把意识形态的东西形象化等,真是引人入胜。武老师待人诚恳,学习上毫无保留,生活上无微不至,亲自带我拜访宁夏著名的书法老师柴建方。介绍我结识新华社兰州军分社的摄影记者刘发辉。在武老师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新闻摄影技术,更是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使我们更快的成长了起来。那时以"武文龙"署名刊发的新闻照片,其实是对我们俩以莫大的鼓励,增强了搞好新闻摄影报道的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互相交流业绩
  传看当年报刊上稿剪贴集
  翟文章还说:"今日重逢,欣慰地看到两位兄长都事业有成,武老师文博科研硕果累累,学术著作精美出版,两次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并无私为老部队捐赠摄影作品和全部军事摄影资料,体现了老兄对事业的完美追求。李龙盛师兄无论在部队,还是到地方,工作都是最棒的,尤其是在改革大潮中,如鱼得水,干出了响当当大事业。特别是二位兄长,几十年来相互支持帮助,友谊情感与日俱增,心灵相通,亲密无间,令人钦佩!
  翟文章还叙述了他在异国他乡打拼的经历。他在美国纺织品美术设计上,掌握了支撑生活的能力,在纽约那个世界纺织品设计与制造的大都市,从来自英国、意大利和法国设计大师那里,学到了国际流行色彩与图案、绘制与设计技术。16年中,从不懂到熟练,再到自己与十多个服装公司有了直接业务往来。从纽约、佛罗里达到旧金山都得到几大公司的信赖,数以千计的绘制稿和设计原创稿,被各服装公司购买采用。特别是世界最为著名的梅西百货公司,床上用品部的不少的被面,都是出自他手,这是他这些年人生美好的一部分。
  翟文章畅谈北美书画协会情况
  另外,翟文章受家庭传统文化的影响,自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经过刻苦磨砺,在书画艺术上也取得很好成果。曾参加过数十次书法作品展览,亦获得不少奖励,被首批接纳为中国青少年书协会会员,作品赴港参加"中国青少年书法精品展"。2006年翟文章与沈新德创建北美书法家协会,成为海外书法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他们组织的国际展览,如大纽约地区汶川地震赈灾大集会、法拉盛图书馆中国文化大讲座,连续办了十年,且普及广泛、反响强烈。
  翟文章在比利时书画邀请展上作画
  2014年,翟文章移居加州圣地亚哥,创立北美书画协会,成为另一个联系美西地区书画交流的桥梁。近年来,他参加国际、国内诸多文化交流活动,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书画界的朋友,共同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一起努力。
  2020年12月8日,我们三位战友在位于西安市钟楼附近,环境优雅的德发长饺子馆聚餐叙谈。
  2021年2月25日,李龙盛特意为我们安排在秦岭山下的上王村《随缘居》,组织了一场书法交流笔会,选在西安现代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呼延小舟的工作室进行,并邀请原固原军分区和宁夏军区原边防营的部分战友参加。我们的再次相聚,翟文章现场挥毫,为每位来宾赠送了书法作品,既加深了战友的感情,又留下了永恒的美好瞬间记忆。
  2021年2月25日,战友在秦岭山下的上王村《随缘居》再次重逢,左起翟文章、武天合、李龙盛
  李龙盛、翟文章给武天合赠送书画作品,感谢老师,友情永存
  呼延小舟会长颁发纪念照
  三战友抱纪念照无比激动
  武天合、翟文章与原宁夏军区边防营战友关玉杰(中)叙友情
  人生的道路并非都能一帆风顺,坎坷和挫折是避免不了的。军旅生涯记载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是啊!人生的过程,难忘的经历,真挚的友情将会永远铭记在心,愈经风雨,历久弥坚,一时的战友,一世的兄弟,对我们当年一起摸爬滚打、出生入死的战友来说,哪怕是一个人的名字,一经提起总会湿润我的眼框,温暖我的心房
  参加交流笔会的战友们在秦岭山下上王村随缘居合影
  战友是个神圣的称谓,当年我们汗在一起洒,血在一处流,一同挥热泪,一块饮美酒。正像一位伟人所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依我说,战友的精神境界是伟大的、高尚的、是令人敬仰和永远难以忘怀的,愿我们的战友兄弟之情,万古长青吧!
  (文中插入图片摄影:李龙盛、徐雪霞、郭文朝、韩彦会、曹小宾等)
  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
  作者小传 武天合,陕西大荔县人,1950年9月出生,曾任家乡民办教师。1969年12月入伍,历任宁夏军区独立师一团一连战士、文书,团电影组放映员,宁夏军区电影发行站发行员,银南军分区政治部电影组组长,宁夏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大荔县武装部政工科干事,渭南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兰州军区临潼第一疗养院政治处干事、院务处政治协理员等职。曾被《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报》和《人民军队》报聘为特约记者,三次荣立三等功。1989年转业到陕西省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曾任宣教部主任、文物摄影师等。1997年被聘任为副研究馆员。出版有《西安碑林博物馆》等20多部专著。
  原文编辑:曹益民
  本文编辑:徐建明

支教手记丨跟着思政老师的vlog,了解这座云南边境小县城在黄浦区第四批援滇支教的5名教师中,有一位风趣的vlog博主敬业初级中学思政教师汤影影。这次支教,她从上海带去了小视频拍摄设备,在业余空闲时间记录下云南普洱江城县的点点滴滴。本期支大学生就业丨这场赛事还没结束,已有参赛学生被企业看中为更好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求职群体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携手区内多家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出了职场新星OFFER挑战赛就业指导进高校直播带岗家门口服务小站等多种整装归来!卢湾体育场修缮一新后重新开放阔别近一年后,卢湾体育场经过跑道草坪修缮翻新后,日前已正式重新开放与大众见面。记者从卢湾体育场管理部门获悉,为确保进出体育场的人员活动安全,同时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体育场将启祝福我的老师,教师节快乐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乘尊师之风,扬重教之帆,握谢师之桨,行感恩之舟,登文明之岸。匠心致传承,笔墨写春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山高水长有尽时,唯我师恩日月长。我的语文老师70年代初,我在我们村里的小学上二年级,我的语文老师姓刘,是公社分配来的,他住在外村,平时自己带粮食在教室后面的空间做饭,村里的社员经常送些蔬菜给他,我也是送菜的其中之一,所以我自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走出文旅融合扶贫路太昊陵祭祀活动近年来,在文旅融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作为国家文物局定点帮扶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在地方相关部门的有效举措国家文物局系列帮扶项目的有力实施下,在国家文物局历任河南这处峰林叠翠,高峡平湖的景区值得一去今年7月,与朋友到据称国家5A级景区的峰林峡游玩。原本对河南为数不多的5A倒背如流,却从未听说有该景区。后来百度才明白,原来峰林峡与它紧邻的青龙峡都属于云台山西园区,而且这两个景区黄浦滨江再添新名片!绿地外滩潮方全新亮相黄浦滨江,再添新名片。9月30日,绿地外滩中心商业一期项目绿地外滩潮方首发亮相。记者了解到,绿地外滩潮方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与外滩岸线仅一路之隔。其定位为海派文化中心,及外首都诸多标志性古建筑居然在这座城市里均可看到7月中旬,小编与朋友到山西临汾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尧帝陵庙游览,到了之后才发现,此处的尧帝陵庙与其它祭祖地有所不同,因为它的庙与陵相隔达30多公里,所以,咱们只好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中国约有两亿人的祖辈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今年七月,与朋友到山西游览,路过临汾时,决定前往洪洞大槐树去看看。由于疫情刚过,山西在旅游开放方面可谓大刀阔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全省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免门票即为其中之一。荐读相处舒服,无言也暖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读过一首诗风在结它的叶,草在结它的籽,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这首小诗,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样子相处舒服,无言也暖。到了一定年纪后才发现,相处不累久处不
严守安全底线责任重于泰山最近一些地方,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重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惨痛的事实再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严守安全生产底线,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对安全生产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朋友你会下揭棋吗?(随笔)谈到中国象棋许多朋友大约都是会下的,毕竟象棋在我们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市井之中时常能见到人们下棋的身影。当我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因为经常观看邻居间的大孩子下棋,我便也学会了一名失足者的自白(三)我的身边已经有男孩开始谈恋爱了。是的,倏忽之间,我已来到了人生那个青春烂漫的华龄。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然而我家庭条件差,又没有工作,又没有技能,哪个女孩子会看上我呢第一次做小工的经历(随笔)晚上陈女士回来说,大哥家正在做房子,听说请不到小工,正为这事犯愁呢!要不你明天去帮帮忙吧!我说,这种活儿我从小到大都没干过的,你是知道的,只怕干不了呢?如果大哥家将来安装水电,我倒残夜(短篇小说)一hr西关外的芦苇荡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低矮的房屋火柴盒似的伏在地下。天空中布满了沿色的云层,只在湖心水天相接之处漏出一大片光亮,太阳将那一处染成绯霞色,仿佛是有意留给人间的一点恩泽也谈读书是否有遗传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发榜日,每年这个时候,网上总是一片喧闹声。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题名时,无数的莘莘学子因为考上了理想的学府而欢欣鼓舞,人生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几家欢喜几家愁奋斗新时代,起航新征程新时代新奋斗新征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党对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也是新的挑战。也为组工干部的工作提出更高标准,同时需要各方共同为坚持和加强从百年党史,了解武汉今天上午,高考作文引爆热搜,网友纷纷表示看过觉醒年代的人,作文肯定稳了。这部今年开播的历史剧,广受好评,被年轻人们称为yyds(永远滴神)。很多人看完仍意犹未尽,询问是否有续集。其告别抑或留下(随笔)在平台上,我经常会读到一些朋友声明离开这个舞台的告别式文章,这常常令我有些感慨。告别抑或留下,这也曾经是让我纠结的问题。然而对我来说,至少目前不会选择离开。平台不老,我们不散,那个种菜情结(散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每当读到这样的文字,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片充满勃勃生机的菜园子景象。从小到大,对于菜园子,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我家门前就有一处菜园子,四周用篱笆围起来年轻真好,青春最美,坚持自己的风格永远不会过时夏天的法式穿搭法则,舒适,清爽,干练,优雅,自信,秀出自己,这就需要你选择一款舒适柔软轻薄的材质,结合衣身和自己的条件,大胆应对不足,自信的表达自我。让自己穿着舒适,那就要去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