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聊聊上海染料厂教学楼的那些事儿

  作者:芮永华
  在上海染料化工厂的西北部有一栋"┌"形状的房屋,砖木结构、三层楼面,屋顶是传统的双面瓦坡悬山顶,它就是工厂的教学大楼。
  本人1985年~2000年在厂里当教师,一直在这栋楼里上课,但对它的身世不太了解。退休后,闲暇时上网浏览翻阅,才渐渐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
  ▲教学楼是诸文绮所造,创建于1936年。
  诸文绮,名人龙,1886年生,上海县人,纺织实业家、教育家,近代色织工业先驱者。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经营实业,1913年诸文绮集资数千元,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路创办启明丝光染厂,自任总经理,打破了日本对中国染织业的垄断。此后至抗日战争初期,历尽各种艰辛,先后创办大立布厂、永元机器染织厂、大新染厂、大中染料厂、万源织厂等多家企业。曾先后研制成我国首台棉线丝光机、色织布打样机,开发成功的双童牌丝光线获专利,染织业同业公会特制银盾一枚赠授给他,誉其为中国丝光染织业的鼻祖。
  这期间他还和亲友集资在上海闵行创办浦海银行,任董事长。抗日战争期间,他又联合同业集资创办中国染织银行,融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于一体。
  初建(1年)
  正当诸文绮兴办实业声誉日隆时,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留日期间对教育强国的认识,使其滋生出人才救国的理念,他毅然决定将毕生积蓄无偿投入教育事业,并谓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936年,诸文绮在闵行镇东、黄浦江边拓地30余亩,独资创办染织学校,延聘教育专家及染织工业界知名人士组成校董会,建造校舍及染织实习工场,置备机械、仪器、标本、图书、家具等。经积极筹备,学校获准立案,计划招生开学。
  在第一次校董会上为该校正式定名为"上海县私立文绮染织专科学校"。校长诸文绮在报告中提出"教育与实业打成一片"的建校方针。
  (附注:即现今上染厂的西北部,与当时的中孚兴业化学制造公司闵行制造厂并存)
  中断(8年)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沪闵相继沦陷,校舍被日军宪兵司令部侵占,学校遭受浩劫,无以为继。学校虽然没能成功招生和开课,但为抗战后的复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注:中孚闵厂也一起被日军占据8年)
  复校(4年)
  虽然办学一开始即受挫折,但诸文绮并不灰心,迨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复集中财力,修葺校舍,补充设备,积极复校。当时地方上无水、电供应,他自置发电照明设备和抽水设施,自建水塔及过滤水池,重组校董会,改订章程。
  文绮染织专科学校终于在1946年秋,正式招生开学,该校是一所三年制专科学校,设染织科,招收高中毕业生,传授纺织、印染技术,有教师30余人,其中部分由其他高校教师、工厂工程师、专家兼任,他自兼校长。1949年7月第一届学生毕业。
  诸文绮办学有方,治学严谨,学校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前来授课;该校专科不分科系,学生对纺、织、染三科须全面了解。实习方面,第一年安排纺和织的实习,第二年主要是织机实习,使学生对机械构造方面有深入的了解,染的实习共安排三年,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毕业。学校自身设有实习工场,假期介绍同学到纺织和印染等工厂实习,毕业前专门安排毕业实习。
  他重视对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培养,设立奖学金和工读制度,品学兼优者可获甲等或中等奖学金,经济困难者可申请工读,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做服务性工作,免缴学杂费。
  诸文绮为毕业生题字"信、勤",这也是他毕生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他十分重视师资和教师待遇,坚持"再难不能难教育,老师的钱一分不能拖"。曾用卡车给学校师生一麻袋一麻袋地送大米。
  诸文绮的孙子诸茂华回忆道:
  "有段时间战局动荡,上海物价飞涨,学校资金周转不灵。有次到了发薪日,祖父硬是让我爸爸骑着自行车,扛了一麻袋钱从徐家汇运到闵行发工资,中途不慎翻车,幸好无人打劫,事后父亲还吓得直冒冷汗。"
  正是在这样科学、合理的课程和实习安排下,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共培养了两届学生毕业,计近百人,离校后都发展成为纺织工业的技术骨干,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1947年为解决生源,诸文绮在文绮染织专科学校附近创建文绮高级中学,当时闵行全镇仅此一所高级中学,为闵行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增添了机会,地方乡亲感激不尽。
  结尾
  1950年,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并入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之后又经院系调整,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
  ▲1951年,上海县中学入住教学大楼(7年)
  该校前身为上海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今建设路3号。中间几度更名,抗战胜利后改名上海县立闵行中学。1947年恢复上海县立初级中学原名。1951年与文绮高级中学合并,定名上海县中学,校址在今上海染料化工厂技工学校。
  这张照片是上海县中学存续期间的教学大楼
  1958年秋新建校舍竣工,学校迁至江川东路950号今址(即闵行中学校址)。
  (附注:该校与当时的中孚染料二厂及后来的中联染料二厂并存)
  ▲1959年 ,中孚染料化工厂技工学校创建,入住教学大楼。
  随着该地块划归给当时的中联染料二厂,两块合并,工厂规模有了很大扩张。以后的岁月里,工厂又几度易名:闵行化工厂、染化十一厂(1967年)、上海染料化工厂(1982年);技校的名称也随之更改:闵行化工厂半工半读技校、染化十一厂半工半读技校、染料化工厂技校,教学大楼再也没有易主。
  需要提及一点,技校是工厂的一个部门,并不是一个独立单位了。
  据1989年学校上报的材料:上海染化厂技校,班级数3个,学生数114人,教工数20人,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里(除了文革期间停办),技校共有二十几届班级毕业,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他们后来大都成为工厂里的生产操作骨干、技术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为染料化工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6年上染厂政校成立(之前84年起是青工轮训的政训班),一直使用教学大楼最西面的教室,对职工开展系统政治轮训以及全员"普法"教育。
  1992年,上海国企经历艰难调整,上染厂整合全厂教育资源,技校、教育科、政校合并,成立"教育培训中心",统一承担职前(技校生)、职后(职工)各类技术培训考试及"普法"等教学任务。
  1993年,技校最后一届招生,于1996年毕业,上染厂技校停办。
  2000年,"三五"普法完成,政校停办。
  至此,教育大楼人去楼空,教培中心也名存实亡。
  上海染料化工厂外景老照片
  中孚兴业化学制造公司闵厂(1937年)
  文革期间染化十一厂文艺小分队在大门口的留影
  1982年染化十一厂和隔壁的红旗化工厂合并后的上染厂大门
  现今的上海染料化工厂,属于华谊集团。
  染化十一厂半工半读技校1968届(65班)毕业生彭培秋的毕业证明。
  因文革原因晚了近一年时间才颁发(69年5月)。
  其实从入学时间看,65年时校名应是闵行化工厂半工半读技校,特此说明。
  2019年技校老同事们回老厂,看看教学楼,重拾记忆。大楼正面右部,楼前绿化荒芜,杂草丛生,树枝疯长。
  大楼左边落叶铺地,壁山虎爬满山墙。
  大楼背面一角,窗户脱落损坏严重。
  技校的老同事们在楼前留影,技校、政校两块校牌(90年制定)仍存,几经岁月,湮没于藤蔓枯叶之中。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教学大楼几度易主,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了。它是染织行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摇篮,也是染织行业从产生到发展,遭受挫折又重新崛起,兴旺鼎盛尔后又痛苦调整,直至渐渐消亡的历史见证。
  它还会"梅开二度"吗?大概不会了。我们只能看着它默默地静立在那儿,任风吹日晒,雨雪剥蚀,最后坍塌,夷为平地,归宿于尘埃!
  唯留下的是文字记录和几张老照片,还有的就是脑海中的些许记忆。
  补记:诸文绮留日期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曾一度因拒绝接受伪政府要职,被迫避居香港。
  1946年参加民主建国会,投入民主爱国运动。
  在上海解放前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先后担任过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委员,上海市商会执行委员,染织同业会主任委员,中国国货产销协会理事,慈善事业的广慈教养院董事长等公职。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
  1950年离沪定居香港经营家庭农场。
  1962年患病逝世,终年76岁。
  1957年6月,诸文绮在香港九龙留影。

老王看女婿相传清朝有个老王有个女儿叫小婷,最近交了个男朋友,叫小强,就住在隔壁村。老王听说后,死活不答应。他平时是走街串巷賣芝麻的,芝麻绿豆大的事他都计较,何况女儿的婚姻大事?他听说小强的家幽默时刻当代大学生的选修课,有点心动啊哈哈哈哈八卦手册哈喽,欢迎来到幽默时刻1。当初要是有这课,还愁减不下来?2。慕了3。管你干啥4。舍友的梦话总是这么的有趣5。老母亲的想法,真是令人捉摸不透6。hr这就尴尬了7。中文的魅力8怂恿女儿女婿离婚,却让女儿生下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都说天下有不孝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然而我朋友二小经历的一段婚事,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原来父母也可这样当!事情得从二小结婚那天说起,二小在外地工作,家在农村!对象黑人外教杀害女大学生,校方居然不作为?现在的学校到底怎么了,前两年的山东大学一对一陪读留学生风波刚过。本以为会重点整治,以后不会有这么低俗的事情了。谁又会想到,在我们经济社会文明高速发展了的今天,居然还会有超国民待遇的高校教师给迷茫大学生的一些建议把努力活成一种习惯文jennyjane前几天发布了一篇文章想改变自己?试试提升这5种能力!。收到了很多简友的来信,有咨询如何找工作的,有咨询怎么打破舒适区的,有咨询如何才能在职场里金粉世家五姐敏之清醒睿智,管住钱,将燕西烂泥扶上墙原著中,金家掌舵人金铨一死,遗孀金夫人决计分家,子女们各奔前程,唯独让人觉得孺子不可教也的就是金燕西。分家后,哥哥们有生计,嫂嫂们有积蓄,姐姐们或嫁或继续留洋,妹妹求学,他离婚了,徽州宴被众多网红拥堵,被迫暂停营业,创业半生,一句话歇业有人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做人不能太过狂妄,否则必然就会招来灾祸,意在劝诫大家做人要低调,不能太过张扬。但是这个世界很大人心也极其复杂,有些人在拥有了一些财高考作文题漫画书写人字的思考2021高考作文下面是今年高考的一道作文题,人字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漫画把人字画完分成三个阶段完成,每一阶段一个难题,需要耐心和韧性,一一攻克,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书写步骤2021高考作文题漫画书写人字的思考下面是今年高考的一道作文题,人字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漫画把人字画完分成三个阶段完成,每一阶段一个难题,需要耐心和韧性,一一攻克,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书写步骤,整个完成过程一二十四五岁了,初中毕业的你们都在干嘛?本人96年,25岁了,已婚,孩子三岁。每天自己都感觉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结婚之前做过几年的电话销售和会销(卖网站APP小程序),结婚后有了孩子,为了生活不得不找一份稳定新版微信暴露了谁喜欢你自从微信更新之后。单单玩表情,互相拍了拍对方的腹肌屁股并叫了声爸爸,就能玩到不亦乐乎。新版微信这次不仅升级了这些,而且还能制造爱意浓浓的气氛。试试给对象发送,只要对方回复就会出现惊
用心经营生活,柴米油盐的日子才会变得诗情画意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日子都是琐碎平淡不断重复的,没有谁的生活每天都充满新鲜感,如果有,那不过是懂得精心去打理,用心去经营,才让柴米油盐的烟火日子变得不平凡。俗话说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空等是什么感觉?有一个人抱着希望以为今早会带他去,兴奋的从五点起来,结果一直到十一点半答应他的人确一定带他去的意思,对于一个人被放鸽子是什么感觉,对于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又是什么的感觉,如果把他捅破这科技增速发展,素质低下的人如何提高?大家享受着智能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快递更快了,空调更省电了,冰箱层次更分明了,电视都透明了,汽车,高铁,飞机,真不是吹,速度那真是让世界骄傲。可是,那些素质差的人,给你的这些便利,妈宝男是啥这图片有点夸张妈宝男是不是啥都以母亲为核心,什么事情都要母亲决定的,遇到妈宝男会是什么样的生活,会自由吗?我觉得不管遇到啥样的,一定要过得开心宽心,不管遇到什么开心不开心要学会自我梦能被意识控制梦是能被控制的在一个老旧的教学楼顶楼的电梯是关闭电源而不能用的,看上去乱七八糟破旧不堪,却住着一个学生和老师,就问刚好回来的那个帅哥学长,为什么这楼电梯不能做,他没有正面回答,而说你可被岁月柔情以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是的,再美的事不及有心人对你的问候,再感动的事不及有人对你的理解,包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柴米油盐酱醋茶,难免无聊乏夫妻一起减肥成功率高吗?如果想减肥的话,夫妻一起才能成功。研究结果表明,夫妻一起减肥成功的概率会增大研究结果显示,和搭档一起减肥的组合比其他组合成功减重2。7倍。研究小组分析说,因为夫妻生活在一起,所以一千与千寻中,宫崎骏告诉我们如何看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曾经以为动画电影是孩子们的专利,直到有一天,女儿邀我和她一起看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我才知道,原来动画电影也可以打动成年人的心扉的。网图侵删十岁的小姑娘千寻与父母,一起从城市中搬家到新型养老火了,既不用去养老院,也不拖累子女,太治愈只有快乐地生活,长寿才有意义。许多人认为,当他们老了,他们要么和孩子住在一起,要么去养老院。但长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去养老院,感觉没有面子,害怕那里的孤独和冷漠牙膏涂在淋浴喷头上,真厉害解决了全家人的大难题,快来看看吧家中有淋浴房,喷头用了很长时间后,出水少而且变得特别脏,这就是长期使用后水垢堆积造成的,今天教大家一招,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家中的淋浴器喷头使用久了,上面的各种污渍,特别是喷头口在高考报志愿中,选择专业是很重要的,专业对未来就业有很大影响上一篇文章说到了大学专业是有门槛性的,门槛越高,将来就业时越容易专业对口,而且专业越容易发挥作用。今天接着讲我们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已经介绍过专业门槛性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