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熊吉与麻城志略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100
  熊吉与《麻城志略》
  文/熊忠彦
  熊吉,字子敬,号柏举,进士陇西太守东溪公熊经之孙,举人保毗节推泉石公熊夔之长子,四川峨嵋知县熊应渭之父。弘治壬子(1492)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麻城西畈永丰社。熊吉以廪膳应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贡,四十三年(1564)被选安徽南陵县训导,隆庆二年(1568)五月升四川璧山教谕,不赴任,解组归乡。在万历已卯(1579)年八月二十四日卒于白田畈黄连社东屋(今举水河东枫树村熊家院子),享寿88岁。
  "柏举"是熊吉的自号,他亦自称为"山人"。在所书《柏举山人存稿自序》中云:"柏举者何?麻城治东六十里龟峰山,举水所出。春秋时吴楚战于柏举是也。山人之庐适与之对,晴光皓采,端严秀拔,昕夕瞻依,故以之自号"。他立志要做个象龟峰山那样光明磊落,无限精彩,庄严高大的人。
  熊吉出生于书香官宦之家。母太君吴孺人出自名门,"精通书史"。熊吉幼承家学,早岁能文,被乡里人视为神童。但是,年二十余,始与多士较艺。"公廷是科,即得首选入学,补增秋闱。入彀六次,皆不果第",屡试屡败,六次未中。学友刘思召鲁桥甫感慨地说:"人皆为先生惜,而先生视之漠然也"。这话有溢美之嫌,六次名落孙山,决不可能"漠然",我猜想是吉公善于自我调节,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来。自嘉靖初年(1522年)起,他开始收集地域材料,稽之国史,访之故老,历时四十年,辑成《麻城志略》,开创了为故乡麻城修志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他的这一义举和高尚情操,在76岁辞官回乡后,填的一首词《鹧鸪天》里,表达得淋漓尽致。词曰:"家住光天化日中,闲来无事不从容。印心秋夜梧桐月,拂面春原杨柳风。寻快活,脱樊笼,看山玩水送飞鸿。任教兰桂盈阶砌,都付东皇与化工。 鹊港牛湖学种莲,鸢飞鱼跃兴无边。风来翠盖掀银浪,雨过明珠撒玉盘。花十丈,藕如船,白蘋红蓼结姻缘。白衣送酒碧筒劝,不负渊明勇弃官"。
  先生一生注重忠孝节义,"以孝友为急务"。 《柏举公行状》称:"而邑侯钱父母扁其居曰‘河东孝友’,非虚语也"。母太君吴孺人早卒,先生日夜号泣不止,以至精诚感动神明,太君托梦于画工甘胜,甘胜神笔画像,貌形惟妙惟肖。"先生每逢佳节及生忌辰,出母像于中堂,率子孙拜谒,毕恭毕敬。孔子所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正先生之谓也。"后来,父泉石翁解组居家,享寿87岁,"先生朝夕不离左右,善继善述,深得其欢心。"对其他如继母、庶母,都极其诚敬。对幼弟幼妹,非常友爱。尝自写文舒怀云:"承欢肯许三公换,翕乐真轻万户侯"。以此观先生之宜兄弟、孝顺父母的行为,历历可想而知。对于物欲横流的今天,是否值得我们今人好好地学习呢!
  熊吉是个谦虚有德,讲信用重友谊之人。同乡好友刘鲁桥先生云:"尔时先生……即日告归。与周愚斋及吾弟安峰,吾弟东湖,结会于文昌楼,以寻旧好。邑(指南陵)父母钱翁钦其道范,请受乡饮,先生坚辞。余在平阳,闻而叹曰:‘辞乡饮,谦德也。笃旧约,古谊也"。
  熊吉娶武陟尹龙溪公之女毛氏为妻。妻柔惠明顺足嗣,太君吴孺人之徵音。生子五,长子应渭,任四川峨嵋知县;次子应渔,庠士;三子应淄,庠士;四子应潘,礼部儒士;五子应潢,选官。侧室刘氏,生子二,一名应潼,庠士;一名应演。有女五,四出毛氏,一出刘氏,五婿与外孙皆显贵。熊吉晚年目睹子孙、曾孙数十人,元孙五人,合内外孙共百余人,真个是子孙满堂,人才辈出。这实是先生"孝友植其根基,仁厚裕其德"及教育有方所至,故"福寿多男,人间少有。天之报施,良不诬也"。
  熊吉于嘉靖癸亥年八月到南陵上任。在训导(相当于现在的县文教局副局长)任上,这虽然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他不以官小,尽其德才,施展平生所学,做过许多实事大事。是时,南陵之隶南直,虽为甲邑,而该县城池未建,学宫未新。其他若忠孝阁、安贤祠,皆倾颓荡废。他忧之如焚。履任之初,即言于邑宰仰蘧郜翁。郜翁曰:"举废兴颓,守土之责。谨庠序,申孝悌,实则司铎之事。先生之言,实慰我心矣。"即屡兴大役,建学修祠,不日告成。熊吉先生在学校,尽心训迪生徒。维时太守罗近溪至南陵,见其无者创之,废者兴之,邀先生与邑侯于安贤祠,讲良知之学,理解未毕,而四座皆帖然,诚畏之,服之。后逢每月朔望日,集课士于安贤祠,除讲释诗文外,还倡导"士重节义,俗尚廉耻"。经常指示诸生说:"人生以忠孝为本,读书以实学为先。凡是祠堂所供奉的,皆是古今的忠臣孝子。对今人仰慕德行高尚的人,诸位是否也应该尊敬呢?"又广求南陵城乡之贤人达士,予以旌奖,树为榜样,劝人学习。特地铭刻前溪一孝子之墓碑,在民间大兴孝道。表彰义士丁桢之闾,赞许孝悌义举。知其有不率教者,皆亲至婉言教导,而使其人自愧悔悟,服从教诲。甲子年,在河南秋试得魁之熊吉门生许梦熊说:"孔子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先生得之矣。"其所教的学生,有破南陵县16年无人入闱的天荒,考中全省第一,而且南陵文风渐渐盛行。熊吉在南陵任上,除教授生徒外,还以文章道德交友,先生与太府罗公、邑侯郜公往来,每以民瘼为请。在南陵任职6年,荣获宪院奖荐16次。先生之博学宏才,诚信笃实,人人为之感动。邑宰诸公,无不钦敬。邑人以为:惟熊吉先生诚敬足达于上,斯其德泽有被于下。"迄今南陵,城郭固,学校新,田亩均,马疋减,迎送革,军需省,利无不兴,害无弗除,而民得以安居无恙者,邑侯任之,太守允之,而实先生启之也。""盖惟先生文品兼优,固足以见重于当宁。""此政教之所以并举,而士与民皆得以被其深恩厚泽也。"凡此种种评语,足见熊吉在南陵深得民心。以致于在他离任时,不但南陵绅士,一邑诸生员们依依不舍,乃至下逮樵市之侣,贺以诗章,就连老百姓也拥途遮道,齑粮追送,千百余人环观,咨嗟叹息于道左也。朝中副宪周柳塘先生叹曰:"熊柏举裕明体达用之学,贮弘文定武之才。惜夫仅授司训,不得大行其道也。"
  在熊吉离任南陵邑人送别时,南邑士民公推许梦熊执笔撰《南陵送别序》,其中有云:"维圣天子建极二年夏五月,儒学训导熊君柏举先生,升四川璧山县正教,戒行有期。邑士民依依不舍,乞予言以志别。予曰:嗟夫!先生入人之深,感人之至,宜吾邑之士民不忍舍也。予见近之司铎(教官)者,名虽为师,而接见生徒,惟以世套相与。其与邑宰来往,不过谄谀取媚,羁縻(取笼)不绝。至于谨厚之士,安分守己,又无德及人。即上焉者,日有省,月有试,要皆以制艺(文章)为先,而于修己治人之学,概置弗讲。故去之日,士或为依依,而民弗与焉。若先生者,文品兼优,政教并举,士民咸戴,诚千古一人也。嗟,我南人如之,何其能忘耶!""昔胡安定公校苏湖,其经济实学,称为古来第一。梦等不才,万不及安定门人,若先生之于安定,真可谓无愧矣。然安定之经济,多见于后日。先生之经济,则与教并举。以是而论,若或过之矣。宜吾南陵之人,尊为严师,亲为父母。"《南陵送别序》对吉公评价之高,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麻城修志,始于熊吉。他自嘉靖初(1522)年起,大量收集麻城等地域资料,"稽之国史,访之故老",历时40年之久,辑为《麻城志略》,开创了麻城修志事业之先河。麻城人,明四川道监察御史毛凤韶在《麻城志略序》中,有详细记述。"天下称文献上国莫如楚,楚诸郡莫如黄,黄诸邑莫如麻。盖山川淑灵之所钟,禹文声教之所被,坟典丘索之所遗。猗欤盛哉。顾旧章遗轨,湮没无存,而俗亦因之。""嘉靖(1535年)乙未,苏侯松以名进士来令,叹曰:‘可以麻城而无志乎!’乃以托于凤韶。先是庠生熊子吉辑志草,既而刘子子弼,丘子龙云亦与校焉……""夫志以资治也。昔孔子论庶而富,富而教,万世为政者之律令条格也。新城地辟民聚,旧称富庶,比屋有教。今不然矣。稽民数登耗之故,究财用盈缩之原,察士学兴替之几,以施救疗,以起凋残,以复全盛,舍斯志其何以焉!抑微熊子不及此。熊子励志圣贤之学,究心当世之务。刘子、丘子力于进修,务其远大。此亦足徵云。""志既成,以复于侯。侯曰:‘详而不芜,简而不遗;其事赅、其文古、其义备。斯足为麻城之志也夫’。遂刊之以传。而麻邑自是愈有闻矣。侯之赐夫岂微哉!因复序之,以申侯经远之志。此首事云。" 在《麻城志略序》的记述中,对于熊吉编纂《麻城志略》的经过和贡献,《麻城志略》的重要性,说得比较详细清楚。
  可惜的是,熊吉历时数十年所编纂刊印的第一本《麻城志略》,在明末战乱中全部遗失,至今不见踪影。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麻城县志》,是清康熙九年、乾隆六十年、光绪八年三次编辑的版本。《麻城志略》中所记载的原麻城历史本来面貌,人们就无从得知。关心麻城史志的人士,都想寻找《麻城志略》遗稿。在清代《麻城县志》中记载,熊吉一生著述颇多,特别是在《柏举文集》中,收录有部分麻城县志资料。人们对《柏举文集》也视为珍宝。但对《柏举文集》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书。历代麻城有关人士,对《柏举文集》都梦寐以求。
  我是吉祖第12代侄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找到了道光丁未(1847)年刻印的《熊氏族谱》。该族谱重刊《柏举文集》并自成一册。发现吉祖的《柏举文集》至今十年了,我一直引以为自豪。那是2004年秋,四川邻水县已经退休的广播电视局长熊心儒和重庆市长寿区已经退休的文化馆长熊海泉代表川渝数县区熊氏族人,从孝感市来麻城查找孝感乡,寻根问祖。几经周折最后到熊家窖熊文长家,找到了150多年前的《熊氏族谱》。他从积满灰尘的阁楼上,取下尘封已久的一个大蛇皮袋,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塑料包装,里面竟是保存完好,纸页已黄脆的道光丁未(1847)年刻印的《熊氏族谱》。熊心儒和熊海泉在这套谱中找到了祖先,与我们接上了宗支,我则在该《熊氏族谱》中,发现了自成一册的珍贵文献《柏举文集》。《柏举文集》重见天日,是麻城人的大幸。我们几个族人当时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据熊文长介绍,这套《熊氏族谱》,来之不易。解放前,防匪防盗,解放后,为避历次政治运动,还要防霉防鼠,历经几代人150多年的多次转移才得以保全至今。
  2005年冬的一天,当李敏将这套黄旧的线装本道光丁未(1847)年刻印的《熊氏族谱》和嘉庆《熊氏族谱、重刊族谱序》中的《柏举文集》,特地送给市志办主任钟式武阅读时,他如获至宝,竟高兴得目瞪口呆,连声说好。他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很高,能给新编《麻城市志》增添珍贵内容和填补部分历史空白。他当即与我们商议,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明代麻城的社会风情,要我们对此书增加一些新的柏举文稿,并予以点校、考订、注释,于2006年重新出版这本《柏举文集》。
  《柏举文集》中的许多篇章,是《麻城志略》的附录。两本书如一枝并蒂,并生并荣。《麻城志略》在明朝末年毁于兵火后,《柏举文集》也屡遭劫难,残缺不全。乾隆年间,存在熊氏祠内的《柏举文集》和《熊氏族谱》,被近祠人家不时拿去作引火用,竟烧得所剩无几。存于忠孝祠内,柏举所著的《青毡集》《存稿上下》《大魁题名记》等,发明圣学,阐扬善类,讥剌匪人等书集,全部遗失。以致在道光年间修谱时,恐此书"散佚久而渐湮,又歉然于赀费不充,不能尽付诸梓,仅择其大半付之梨枣,与谱合订,以成卷帙"(即嘉庆《熊氏族谱、重刊族谱序》)。虽然没有嘉庆原版《柏举文集》齐全,但这本重刊《柏举文集》中的多数文章得以保存,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们从志略序中,得知《麻城志略》定为九志:"事以类从。王者建邑居民,必先正其疆域,疆域志第一;疆正则民物各止其所,民物志第二;民物非官守不治,官守志第三;官守莫急于城社,城社志第四;城社资财用以守,财赋志第五;财赋足可兴教学,学校志第六;学校兴而人材出矣,人材志第七;其诸杂务,亦不可不书,杂务志第八;八者非艺文不传,艺文志第九。大书为纲,分注为目,发明为传,不可遗者为附录。一邑之故,庶可观矣。"为何名为《麻城志略》,也有说明:"然秀造之区,文物之薮,一时之得,未敢谓之无遗也。故曰《志略》,以俟后之君子。"由此可见吉公做学问之严谨。
  万历八年,有同里后学刘思召鲁桥甫撰文《柏举公行状》称:"一邑之师也……尔时先生年逾七秩,耳目聪明,筋(精)力强劲。乃不赴召(指不赴四川璧山教谕任),即日告归……麻邑原无县志,先生稽之舆情,证之国史,访之故老,辑成志略,典核详明。毛子聚峰,邱子凤岩,皆极为称赞。"刘思召鲁桥甫撰文中评曰:"是则先生之不得早登科甲者,盖天老其才,留以润色吾邑。而千万世之邑乘,必赖此为权舆,是其关系,尤不仅在一时一世也。"
  细阅《柏举文集》,篇篇都是经典,内容极其丰富。与史志及当时社会风情有关的文章不少。如明嘉靖年当时的麻城地域,在《疆界》一文中说得清清楚楚。《疆界》不仅说明了麻城地域,又说出了麻城疆界的来龙去脉。还提及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加以分析。地域的变迁:"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所以禹贡(大禹)分州,必以山川定疆界,不刊(变)之典也。麻城县创于梁(梁先后在麻城地域设置了信安县、北西阳县、北江州、南定州、歧亭县、南郢州、梁丰县),成于赵(指后赵麻秋筑城),名于隋(隋开皇十八年,改信安为麻城,属永安郡),析于唐(唐武德三年,析置阳城,复置亭州,领麻城、阳城二县。又析置仙居县。武德八年废亭州,阳城县复省入麻城县),迁于宋(宋端平二年,因蒙古军入侵,麻城县治迁至龟峰山南坡之什子山上),复于元(元初,县治复于旧治)。其广轮(面积)不可考矣。"当时地域的现状:"今治则枕龙池,带县河,负凤岭,面龙潭。其四极之镇。东有龟峰山、东义州(即今木子店东古城),河南有岐山、沙河(今属新县),北有陵阳山(即城北90里的羚羊山)、西有阳台山(今属红安县)、沙河。周围六百余里。"当地的风土人情,说得极为祥细:"东南北虽山川阻深,然民多淳而畏法。惟西极邈逖(指边远),而邻于申弦(申国、弦国)也。故民多凶狡夷旷。催科(征税)追呼,非积岁不可得。有司(指官吏)恶其违也,而重治之。故民与官相疑畏,暂不可理矣。近有建议分设,如唐之析阳城者。有司恶其累已而抑之。夫白昼素面公行剽掠(抢劫),其乡之善良者,非惟不敢捕,又从而致赂焉。"继而分析曰:"盖富者畏其挈夺,贫者畏其诬谄。知有司之不能治与察也。于是,民之命司于盗矣。夫设官分职,以为民也。民之命不司于官,而司于盗,可胜叹哉!此正疆域,固封守,先王体国经野之虑周意深,不可不察也"。短短一篇《疆界》,高度概括,字句精练,行文简洁,层次分明,妙笔生辉。象山涧流泉一串,句句相连。用不到360来字,就说得明明白白。读来如品琼浆,如饮甘泉,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由此可见熊吉学问之渊博。
  熊吉在编纂《麻城志略》时,对于有争议或有存疑之地物,都进行过考证分析与辨别,防后人以误传讹。如《龟峰即柏举辨》《龟峰磨崖诗辨》等文即是。载邑志《龟峰即柏举辨》:"或疑吴都苏州由江南自豫章(淮南寿县合肥一带),与楚夹汉(汉水),则柏举不应在江北。盖误以豫章为今南昌,以荆江为汉江耳。不知吴以舟师渡江沂淮(从长江入淮河,弃舟船于淮阴),会蔡侯唐侯,至豫章(今德安府章山),与楚夹汉。子常(楚国令尹)用史皇(楚国大夫)之谋,济汉而北,自小别山(今汉川)沿江而东至大别(汉囗龟山)迎敌,与吴三战。又东至柏举,与吴中军遇,阖闾(吴国君)用夫概王(闾庐之弟)策击之,楚师大败。子常北奔,楚卒西奔。吴从楚师及清发、雍(水名,在京山境内)遂入郢都(江陵)。以地理往复之迹考之,则柏举为龟峰甚的。而一统志所注亦精矣。吉故备考而祥志之,以订其疑。"先生用实际战争经过路径顺序与丰富的地理知识,对柏举之战进行分析,排除了"柏举不应在江北"的疑问,得出"则柏举为龟峰甚的",柏举古战场遗址在龟峰山的结论。
  载邑志柏举《龟峰摩崖诗辨》:"摩崖诗(指载黄州府志,唐太宗题:乾坤造化有神功,胜地安然气象雄。马迹印开苍石上,龟头横插白云中。山高每有神仙过,寺号能仁天子封。试剑石边风拂拂,虎跑泉内水溶溶。龙吟南岭崎山雨,虎啸东林什子风。舍利塔中遗释子,观音岩上礼慈容。天开云现溜涌碧,日落霞明玛瑙红。丛畔芊芊罗汉草,岭旁郁郁大夫松。望龟亭内迎仙客,喷雪崖前活水通。万里黎民皆润泽,一堂贤圣总虚空。游山宰相书名字,采药仙人留迹踪。任是丹青描不就,恍疑身在九霄宫。"旧传唐明皇作,备考玄宗翠华(锦旗)未尝东巡,此董损斋翁(进士,重庆知府)之诗所以疑(对此诗存疑)也。余读五代(五代十国)史,南唐李璟(即元宗,著名词人)称帝于升州,年号保大。麻城其属邑也,游衍留题,理或可想。又读《刘宾客佳话》(刘宾客即文学家刘禹锡,唐韦绚编有《刘宾客佳话》),每称玄宗作元宗,盖避讳更谥(避开褒贬称号)耳。璟亦谥元宗。此传者之所由以误也。诗以订之"。熊吉认为龟峰摩崖诗是南唐元宗李璟所作,以此文来订正。
  编者按:《龟峰摩崖诗》之作者,有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有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熊吉认为是南唐元宗李璟。编者以"寺号能仁天子封"句推断,《龟峰摩崖诗》应是"能仁寺"建成后某个诗人所作。

好听的文案1。可能岸上的人更爱海海上的人更向往港湾2。真心换真心换不来就换人3。在这个智商过剩的年代,走心显得格外有质感4。然而人生辽阔眼里不应该都是爱与被爱5。你的出现就像是兔子的世界下起93岁姨妈的智慧人生姨妈93岁了。她长得干瘦,裹过的小脚,是三寸金莲。就是这样大的年龄而又是小脚的姨妈,自己从三楼上下楼梯,不用人扶。应该佩服吧。说到姨妈更让人佩服的是她的人生态度。我觉得她的人生是很我不知道该佩服她的勤劳,还是同情可怜她,还是觉得她有点想不开我就是有点为她难过。说起来她还是我同姓的一个姐姐,她的父母很多年前就去世了,虽然关系有点远,但是我一直对她有感情。因为我们家姊妹多,我小时候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她照看着我。即使多年不说不定你也是别人偷藏起来的星光说不定你也是别人偷藏起来的星光。没事,我很好。生活就是这样,有点忙,有点苦,有点累,有点烦,也会有点甜,有点闲,人生百般滋味,生活需要笑着面对。当你觉得撑不下去了,那就努力把这一天人生何处不相逢,希望我们者学业有成,顶峰相见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志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是飞快流淌的,轻轻的伤痛。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却不属于你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之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羊皮卷读书笔记(一)1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健康还是身患疾病,谁都无法摆脱物欲的纠缠,谁都不可能逃离生老病死的命运。2信仰是一枚开启梦想大门的钥匙,更是我们一切智慧与勇气,力量与坚持,跨越时间与空交友不慎,这个经历给你上了一课吧在一起工作了45年的一个朋友,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喝酒,一起泡妹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一个好朋友,一起离开公司,也一起进了平安保险公司,只是因为一二件事情,看透了一切,突然醒悟,理财与投资1理财的目的是增加资产对理财有所了解的人其实都知道,理财就是为了钱生钱,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增加资产。在理财的过程中,会有赚钱的时候,也会有赔钱的时候,但是这都不会影响理财能够给人们带周鹏最有效的武器,遗憾错过FMVP随着麦克雷的远投偏出,北京首钢结束了自己的赛季,几乎和过去夏天一如出一辙,一度把广东宏远逼向绝境,人们想到的都是威姆斯时刻的准绝杀,而我更想说的是另一个球员,他在广东末节几乎崩盘的你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没有什么事比你和你所爱的人的幸福和内心安宁更重要。如果你一直执着于完成所有的事情,那永远不会有幸福的感觉!人生的目的并非完成所有的事情,而是去享受生命路途上党的每一步,过着充满爱的我想带着你,去遇见最好的厦门在这个世上,想要找回迷失的自己,唯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读书,第二种就是旅行。对于文艺青年来说,如果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那必定就是心灵最好的归处。厦门,是一个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旅行目的
一个滥情女人的四种表现有些女人很花心,明显本人有男朋友,但是看到其他异性还是会开释出一些好感的目光,想趁机与人家有点关联,这种女人很容易把感情给别的一个人,称之为滥情,滥情的女人,难逃这四个表现,你身边爱读书的女人,最美!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驻,然后,事实就是青春易逝,谁也不能永葆青春的容颜。如果说世上真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永远留住美丽,那应该就是读书了。一个真正美丽的女人,不如果你不了解人性,你就会受制于人性人性的复杂,决定了有时候与人相处是一件费心劳神的事。而我们活着总要与人打交道,身边总有一些不是善茬的人在生活中搅扰,即便不与这种外人来往,也脱离不了与这种身边人来往。其实只要我们了面对欺软怕硬的人,就该这样对待,说的太好了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这种人,可以说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远的如朋友同事近的如亲戚父母。轻者被言语攻击重者身心受到伤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欺软怕硬的人,或者成为被人欺负的人。只爱干净的女人,最值得爱一个女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外表干净屋子整洁内心纯净。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无论是自身还是周围,爱干净的女人,最可贵。仪表干净的女人,人缘好外表,是一个人的门面。很少有人会透过你邋遢爱读书的女人,一定自信而美丽一个女人如果不读书,就会变得无知粗俗,就会被时代抛弃。即使长相貌若天仙,穿得华贵时髦,而那些用物质涂抹起来的面具,终归是浅薄的,再好看也不会长久。相反,只要她喜欢读书,充满书卷气质真正的好女人,连朋友圈都很特别世界上有很多好女人,和一个好女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很轻松,很融洽,因为她们待人真诚,她们会给你带来快乐,不会让你有压力。但是,在我们周围,有时候总是搞不懂那些女人才是好女人,无法准确心不静,不足以成事心静使人理智,在冷静的观察中审时度势,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而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快速调整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所谓静能生慧,心静有利于迅速找到解决问那些出轨的女性,基本都有这些共性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忠贞的感情越来越少,就算有的人对感情很忠诚,用情很专一,但是依然敌不过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的攻击。最终放弃自己忠贞的信念,走上了感情的不归路,以至于无法回头。那三观不合,真的不能在一起三观不合真的不能在一起我想要你带我去看海我说看海很疗愈,蓝蓝的海真美你却说每年玩水淹死很多人晒黑又要花保养品美白浪费钱又热浪费时间我说我喜欢工作累回到家有个浴缸泡澡追剧放放松你却说心术不正的人,身上都有这3个特征,要远离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有熟悉的,有陌生的。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总会遇到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以伤害别人为代价,或者伤害了别人却还假装不知。心术不正的人,大都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