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我放弃了对体制内荣誉职称的追求,也放弃了编制

  以下文章来源于孙娟的书房 ,作者孙娟
  孙娟的书房
  理性和率性能统一不?
  本 文 约  730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min
  据说一个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后,会觉得只有游戏里的等级值得追求,沉迷久了,会忽视现实评价体系。
  人在任何一个小圈子待久了,都会把圈中的评价体系当做自己唯一的目标,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往上爬,就看不见外面广阔的世界了。
  最终消解了自己,变成这个体系的螺丝。
  体制内的竞争有这个倾向。
  我曾是有编制的大学老师,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也在积极适应体制内规则,努力拿到他们设置的那些"荣誉"、"职称"。
  但逐渐了解之后,37岁这一年,我放弃了对学历、职称、荣誉的追求,直到提出离职,放弃编制,做个自由人。
  几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能捧你,就能踩你
  2016年,我参加北京大学的社会历史调查项目,曾带队到辽宁某市调研。一天,因为调研任务紧迫,我给队员分配了其他任务,自己去采访一位80多岁的老人。
  六十年代初期,这位老人从德国留学回来,在某纺织厂担任总工程师。那个年代,东北的这些企业,是重点关注对象。
  那天,老爷子独自在家,正在卧室里整理资料。
  老爷子说:"时间不多了,我要写一本回忆录,有关那段特殊时期的事(据说拼音和错别字也不让用了,请读者自己猜吧),不能让历史白白被忘记。"
  老爷子有点帕金森,拿着笔的手微微发抖,但神志非常清楚,一看就知道,年轻时是个聪明人。
  这间卧室的阳台处,放着几摞书和报纸。大床上,铺满了当年的报纸、剪报、书籍、老先生手写的日记等。零碎的资料,都按照图书馆索引法贴了标签,用镊子镊在一起。
  我拿起几本简单翻看了一下,每份资料都是那个疯狂年代血淋淋的照片、文字,记录了一些知识分子悲惨的一生。
  卧室的墙上,有两个相框。
  一张是当时的领导接见老先生的合影;一张是他评选某荣誉时的留影。
  那个辉煌时刻和他的悲惨遭遇没隔几年。
  老先生给我介绍完这两张珍贵的照片后,又拿起一张夫妻合影,说:"我的妻子,一位非常聪慧的知识女性,可惜没熬过那个岁月。"
  当时的场景如此诡诞。
  墙上两张代表至高荣誉的照片下面,这个80多岁的老先生,在用生命的最后气息整理被鲜血浸染的悲痛资料。
  那一刻,我仿佛听到历史躲在角落,像个卑鄙小人讥笑不停。
  那一刻,我开始理解了,荣誉,是什么。
  既然别人能给你赞美,就随时能夺走。把你捧到天上,又把你踩到地狱里。
  而你呢?整个人就像猴一样被戏耍。一个独立的人,怎么感觉就成了别人的宠物?
  体制规则被人玩的溜熟
  2016年,我在某校进修一年。
  我向单位请了假,搬进学校准备的宿舍,做好了在这里学习一年的准备。
  上课,参与学术讨论,参与导师课题。每天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忙的不亦乐乎。
  后来发现一位同事也在这批进修名单里。据我了解,她在同一年刚考上了另外一所学校的博士。
  我很奇怪,读博、写论文、上课非常忙,尤其头一年。而且不是一个城市的学校。她是怎么能做到两头兼顾的?
  后来发现,这个学校的进修,她只是报到时来了一回,结束领证时来了一回。
  我以为她专门去读博了,后来才知道,她那一年在单位还代了很多课,没怎么去读博的学校。
  后来才知道,她那几年同时拿到了进修证,博士学历,完成了讲课课时,完成了几个省级课题。还顺利评了教授也当了院长,做了很多行政工作。
  这其中的每一项,如果真的亲力亲为,认真做了,都能消耗完一个人的全部精力。
  这是作假么?也不能算作假,都是本人去的。可是每件事她真的认真做了么?当然不可能。
  从此,我第一次重新认识职称,证书,人们的科研成果这些东西。
  之前我以为,职称,证书,科研成果的背后,都积累着人们十年如一日的专研,坐着冷板凳的刻苦;凝结着作者全部的心血,我也是这样努力的。
  拿到职称,证书,著作只是最后的水到渠成的光芒而已。
  现在才发现, 可能一部分人是在"捞",迅速的用各种方法"捞"到一些资本,换取体制内的利益。
  我的重点是学习和研究的结果,别人的重点是拿到最后那个证书。
  不禁暗笑自己太傻。
  一天傍晚,我正要去教室上课,收到另一位同事赵老师发来的一个文件,【某**项目标兵获奖名单】,这位神通广大的同事的名字赫然在目。
  赵老师说:"你看她多优秀啊,争取到了进修名额,还同时上了博士,在学校里参与领导干部竞选,还拿着几个省级课题,没想到现在还获奖了。好多奖项都有她。
  和她一比,觉得我们好差劲啊。她到底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今年写了一本书,就忙连孩子都顾不上了?"
  赵老师的绝望和不自信充满字里行间。
  那晚,我没再去教室,在校园里散步良久。
  那晚天气甚好,夜空的繁星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年我见过太多的评选了,某某杯,某某项目,某某先进,某某模范。
  第一,很多评选从来没见过通知,却看见了评选结果。这是什么情况?
  第二,如果这些评选是真的,时不时的有人弄出来一套评价体系,让我们削足适履的去迎合,参选,那得把人累死。我的价值,是由别人来评定的么?
  我以前一直以为,拿到一些体制内的荣誉,职位,项目,是这个人真的有学术能力,现在看来,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活动能力。
  可是,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用在施展活动能力,去获得这些,进而换取利益,我愿意吗?
  我也想有钱,但更想做点实际的事。
  我没能力一边左右逢源,一边实实在在学习,思考,写书,我没三头六臂。
  我不想到头来,给自己弄一个光辉灿烂的壳子,里面空空。那是在自欺欺人,我不会快乐的。
  那一晚我想好了,这个世道,荣誉,只是获取利益的工具,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于是放下了对参评一切奖项的焦虑,以后不再参与任何奖项的评选了,我得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充实自己实力上。
  生命在于体验,首先让自己心里踏实,然后努力获取利益,这二者不能颠倒。 如果自己名不副实,我会恐慌的。
  后来,同事们都说,孙老师很奇怪啊,和谁都不争,上完课就走了,老是云淡风轻的。
  这不是什么高风亮节,只是不符合个人的价值观而已。
  有些荣誉不要也罢
  每年,单位都要评选教学能手,我真的不想报名,可每次都被领导催着强行报名的。
  因为,教学能手不是学生众意投票的结果,而是每位老师讲15分钟,请七八位领导们评分得出的。
  由于大学特殊的评价体系,使得很多老师忙于积攒科研成果,无暇认真给学生上课。
  很多老师平时对待学生很应付,但是会拿出很大的精力来准备这15分钟。
  有的老师每年都是教学能手,却在学生群中,口碑极差,并不是真正的好老师。
  这不是做假么?我很排斥。
  做假的事情我很排斥,但也会向现实妥协。
  让我妥协,必有原则:
  第一,不伤害他人。
  第二,不影响到我真正追求的事情,比如学习,思考。
  第三,能给我带来一些回报。
  评选教学能手,精神回报的肯定不可能了,物质回报有吗?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奖项并不能给我涨工资,对职称评选的益处也微乎及微。还浪费我时间,那我图啥呢?
  所以每次并不认真准备,只是把给学生讲过的,再给领导们原样讲一遍,15分钟,当然不可能完整,每次都是半条理论没讲完就时间到了。
  最近几年,思政课堂进校园,要求每堂课都渗入主流价值观。
  我很抵触这种方式,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启蒙人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
  我愿意启蒙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做判断。如果让我去告诉他们是非对错,我认为这不是启蒙,这是##。
  我是教社会学的,在上《西方社会学理论》这门课时,就告诉同学们,这些理论不需要你们背,了解了就可以。
  了解历史上比较聪明的那部分人的思想,得出自己的观点,这点最重要。
  千万别因为他们是著名的学者,就盲目相信他们。他们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局限。所以,别有权威崇拜。
  我希望通过我的课堂,学生们能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去分析判断事物,至于他们最终选择哪种立场,是他们的自由。
  如果我刻意灌输,这就无形中剥夺了他们选择的自由。
  研究社会的科学思维是,只问两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至于"什么对?什么错?应该不应该?"那是道德工作者的职责。判断是非对错,是和社会学的客观思维冲突的。
  社会学讲究"价值中立",就是确立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研究者关心的是事实的陈述,而不是对事物作好坏评价的观点。
  作为一个人,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个人自由,但 如果你能够超越自己主观的价值评判,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精彩而博大。
  这是我从社会学中最受益的事。
  所以我无法将思政内容,主流价值观渗入到我的课堂里。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所名校当社会学老师,一天下班后,她非常郁闷的给我打电话倾诉,说今天在课堂上被学生反驳的哑口无言,她不能理解怎么学生这么难教呢?
  原来是,她按照学校的要求,将主流价值观渗入到课堂里,学生不干了,说:"老师,你不是教我们社会学要价值中立吗?怎么你又要求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特定的价值观呢?"
  我倒认为学生是对的。
  最可怕的是,一次思政教学能手评选,主要评选谁能把思政内容讲的好。这次我坚决不参加了。
  一位学心理学的老师登上讲台。他讲的内容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最后的内容强行加了: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塑造儿童不同的人格。所以,要想拥有健全的人格,拥有幸福的家庭,就要学习&……%¥价值观,理由如下:……"
  我当时都惊呆了,领导的评语更是如凉水浇背。
  领导说:"这位老师很认真的准备了,但是我们要求的是,像在水里撒盐一样渗入课堂,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就接受了。你这是抓了一把盐,让学生吃,谁能吃得下?"
  那一刻, 七月酷暑的天,让我寒冷彻骨。
  不不,这事我绝对不能做。这样的荣誉是荣誉吗?
  不符合我的价值取向。
  不能盲从
  我有一个相处甚好的同事兼朋友,这几年,亲眼见她是如何 从小龙女变成裘千尺 的。
  第一次见她时,她37岁,那年刚考上博士,一头大波浪披发,发量很多,透着健康的光泽,整个人透着青春活力,用风华绝代形容也不过分。
  考上博士后,她就踏上了评副教授的艰苦征途,和前面那位神通广大的同事不同,她每天待在实验室做实验,午夜把孩子哄睡后写论文。
  科研成果足够了,却每次在评选环节被淘汰,被淘汰后就要把自己喝醉一次。
  体制内的人都知道,评职称除了硬性条件外,更要靠关系,挨个打点,私下疏通,有关系的评职称和拿课题很容易。
  任何体制内机构,拿到副高和正高职称的,不一定是学术水平最好的那拨人。
  终于在第三次参评时,她学会了找关系办事,才评上了副教授职称。
  我发现她的头发没光泽了,发量没以前多了。她对我说,妹子,哪有好的中医,姐姐想调调身体,补补气血。
  评上副教授后,她开始全力做实验,写博士论文。我有两年没见她。前年夏天,她说博士答辩结束了,约一下吧。
  见面后,我被震惊了,当年的大美发全然无存了,现在的发量是之前的三分之一,稀稀拉拉,条条缕缕,像杂草一样挂在脑袋上。眼皮松弛趿拉着,脸色灰暗,两颊瘦的陷进去了。
  她说:"这个博士读的,这四五年真把我操磨坏了。"
  我真的很敬佩她认真工作,踏实做科研的态度,尤其带着孩子,四十多岁的女性,还这么拼。
  这种上进的,有追求的精神我很认同。
  但总感觉哪里不对。
  这几年来我也执着于博士,刚申请到蒙古国留学博士,办了入学手续。但看到她的遭遇,让我重新思考了。
  三十多四十岁,是最年富力强的时间。
  经济能力和体力达到最平衡的状态,在这么好的时光里,理应创造价值,或者享受生活。
  看到她被折磨后的憔悴样子,我非常心疼,就问她, 你热爱你的专业吗?体会到快乐了吗?
  她说,嗨,拿了职称和学历,就是为了以后提升待遇呗。
  我又问她:那你评上了教授,拿到了博士学历,待遇提高了多少?
  得到的答案:极少。
  我很钦佩她,起码她不是弄虚作假,实实在在读了博士,做了实验,写了论文,她的学历和职称完全和付出匹配。
  之前,我有从众心理,看到周围的人都读了,优秀的读书人就应该读个博士;
  也有功利心,有了博士学历,发论文和评职称会优先;
  当然也有求学心理,认为能得到系统的训练,对以后读书和思考都有益。
  但现在,我觉得一定得不偿失。
  做一件事,要么获得物质回报,要么获得精神回报,如果二者都没有,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那就是盲从。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其实很多人都在盲从的路上走着。
  大多数人拿学历,评职称,到最后,的确是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都没有, 只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罢了 。
  当然,高校里有很多特别优秀,热爱科研,学术能力很强的学者,他们热爱这条路,也适合走这条路。写论文拿博士对他们来说很轻松,并且到处讲学授课。
  对这些人来说,职称和学位,只是他们在做着自己的热爱的事情的同时,额外的馈赠品。
  无论他们有没有职称和学历,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比如广受大家欢迎的薛兆丰、罗翔,,等。
  真正的成功,应该是自己享受的过程中,获得的额外礼物。
  荣誉、等级,应该是登山的过程中,意外抓到的那只蝴蝶。
  所以,首先人生是个过程,我不能为了某个目标牺牲其他方面的内容;
  其次,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学历,职称,应该是真才实学和丰富的生命体验;
  第三,我不能盲从,如果一件事不能给我带来和付出对等的物质回报或者精神回报,不能因为看到别人都在做,我就无脑的跟上去。
  人生是个过程,不能舍弃过程,只追求结果。
  一件事,能够让我更加活力迸发,神采飞扬,必然是适合我的。如果它让我变得萎靡不振,人鬼不分。
  这样值吗?
  我不会为了事业献身,我不是事业的工具,事业是给我的生命锦上添花的。
  我努力奋斗,追求事业成功,也是为了使我的生活更加完整,充沛。
  很明显,我更想找一个平衡,不想舍本逐末。
  蒙古国的博士我已经办了入学手续,我的重点变了,不再对学历执着,但想去看看蒙古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开开眼界,帮助我对生活有更深的思考,这比做个论文,拿到学位对我更重要。
  但疫情起来后,被对方通知要上网课。
  于是我办了退学手续。因为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职称荣誉"成了自欺欺人的工具
  事实上,在生活中,职称早已变成了欺骗别人,欺骗自己的工具了。
  我有个妹妹,是某国企人事处的办事人员。此国企和高校,医院,科研机构不一样,评职称非常简单,论文没有要求,只要提交资料,人事处审核即可。
  于是她在网上花了800元买了一篇论文, 自己提交,自己审核,评上了副高。
  一次,她和我去医院看病,面对显示屏的很多大夫介绍,选择该挂哪位大夫的号,主任医师还是副主任医师?
  她讲起一个故事,领导对她说: "找大夫别看职称,你还不知道咱们的职称是怎么评上去的?职称能代表实力吗?"
  即使大家心里都很明白,比如我妹妹,待遇没涨多少,生活没有变化,人还是那个人,不见得提高了水平,但是逢人便说,我是副高。
  自己得意,旁人艳羡,其实一交流,几斤几两大家心里都明白。
  去年,内蒙电视台的一位栏目负责人和我约稿,见面几次后话不投机,我不想再多说了。
  对方感觉自己受到了忽视,说:"我这里名作家很多,找你写是因为这个活简单,报酬少,不需要请他们。我主持的节目,每年都能获奖,都能拿到央视的奖。"
  说完用两个鼻孔看着我,我也面无表情的看着她。其实那一刻我心里在想:"体制内的这些奖,只能代表人际活动能力,不能代表真有水平。"
  她不知道,在她自以为拿获奖可以镇住我,向我炫耀的时候,我早在几年前,就彻底看透了所谓"荣誉"。
  再后来,她又恭维我有才华等,想让我继续写,但我发现她连文章好坏都分不清。
  我拒绝了她的约稿。
  做点实事,对得起自己
  毛姆曾这样说:"我这里说的伟大,不是平布青云的政治家所取得的光环,也不是功成名就的将军赢得的英名。
  那是一种凭借个人地位而显赫一时的盛名;一旦环境发生变化,那种盛名就会大打折扣,名不副实。
  首相退下官位,人们屡见不鲜的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演说家;将军脱下戎装,不过是集镇上的一节草莽英雄。"
  当我认清了自己的虚荣,不再期待他人的肯定,才能真正的善待自己,去做真正的,真实的事情。
  每个人的生命多么短暂,只有几十年时间,全部用来取悦自己都来不及,还要去盲从或者取悦他人吗?
  众所周知,人和人的悟性,智商差距巨大。
  花一分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看透本质的人,人生绝对不可能相同。
  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特别聪慧的人。
  一次他和我聊起他的创业经历,他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顺利的考上了公务员。
  当别人还在为自己的公务员身份沾沾自喜时,当大批人在削尖脑袋想挤进公务员队伍时,他辞职了。
  因为,他发现这一年的公务员生涯,没一天在做对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的工作,一直在荒废生命。
  他说,我把自己抛进市场里来吧。
  今天,他的企业发展不错,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价值,本人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这么多年来,我经常在想,如果这个社会上,其他人都不存在,没人看见我,评价我,目前的事,我还会去做吗?
  如果我没动力去做了,说明那些事都是为了别人才做的。可别人对我就那么重要吗?
  想到这里,就发现,大多数事情,都是毫无价值的虚荣。
  我也经常在想,如果我在弥留之际,回忆起这一生,想起眼下的生活状态,和我做的事情,我会满意自己的选择呢?还是后悔荒废生命呢?
  想到这里,我发现,眼下的道路,哪条是由心而生的热爱,一下子清清楚楚。
  的确,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真正拥有什么。
  房子,车子,衣服,珠宝,甚至爱人,都会在死亡面前随风而逝,只有自己的经历和生命体验,属于自己。
  想到这里,就不会盲从了,也不会被虚荣驱赶着,用宝贵的年华换取不值当的东西。
  这些年,我天天泡在图书馆,苦思冥想,查资料,分析数据。 走家串户,做访谈。住在青年旅舍学英语。
  但在37岁的某个下午,我把这几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做完的课题,编的教材,出的书,拿的奖状整理了一下。
  最后,把奖状和课题材料都扔掉了。
  看到了真实,脱下了虚荣的枷锁,终于自由了。
  天地如此广阔,没有什么评价体系值得我去迎合。
  我的喜好和追求,就是自己的评价体系。
  曾经有人问我:"你这人怎么不要面子?"
  我说:"是的,我不要。 我不要人前的面子,我更珍惜独自面对自己时的自尊。"
  我只想自己自由,轻松,真实的,充沛的体验这几十年。
  也许有一天我写作成功了,日进斗金;也许写不下去了,去开了一间面馆,那都说不定,都是体验。
  想等着看我笑话的人,你不必操心了,因为我不在你的评价体系内。
  如果哪天我去开了面馆,那也是我心中一直想做的趣事之一。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
  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2021年山东专升本考试报名时间2021年4月6日至4月9日考试时间4月24日25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字20213号各市教做好2021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通知各市教育(教体)局,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目标要求,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升学渠道,推动我省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根据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气温下降10以上!寒潮雨雪已打包发货!5日夜间6日我县有寒潮雨雪天气全县气温下降10以上受强冷空气影响,5日夜间6日我县将出现入秋以来最强寒潮降温雨雪天气过程。此次过程以寒潮降温为主,预计全县气温下降1012,7日清晨悦读30而已,要和自己较把劲三十而立,立家立业立人,重要的转折点。生日,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小时候都是满心期待,因为可以收到长辈的红包生日蛋糕(长寿面)以及精致的生日礼物等,有时候吹蜡烛前可能许个希望明天我还能文明,从读书开始读书,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习惯,成为一座城市的符号,使得我们的文化更加灿烂,更加文明。浮躁的社会,内心需要一片净土栖居。读书,时常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内心修行的方式,让我们更加安静坦认知决定未来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方法。学习知识,是追求人的现代性的必由之路。溯源和探究知识,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才能看得更远更高。(一)认知认知的差异,决定了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水平,同样指导甘肃多举措激发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8月15日电(卫韦华刘音妤)今年上半年,甘肃经济运行交出亮眼成绩单,甘肃省生产总值增长10。5。经济加速恢复的背后,是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汇聚资金血液向实体企业流吉林龙湾森林产品再次亮相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浙江省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1年第十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于11月1日甘南首批492位师生转移至兰州一中绿地实验中学大西北网讯8月28日至29日,甘南州首批448名赴兰州新区甘南实验中学过渡期就读学生和44名选派教师陆续转移至兰州一中绿地实验中学。此举意味着甘南州开启了异地办学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新城关区就业局举办育婴员培训班大西北网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州市人社局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立足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山东专升本考上后,第一学历是本科吗?山东专升本毕业后第一学历是本科,按照国家规定专升本学生入学后,按本科院校学生学籍进行管理。毕业后由学校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其毕业证书内容填写在我校专科起点专业本科学习,学校起止时间按
朝鲜水果郡喜获丰收,收获的梨子送到首都平壤市民满载水果郡收获的梨子的列车抵达平壤。今年7月也水果郡人民把收获的首批桃子运往平壤。平壤市内干部和劳动群众22日23日迎接列车。市内党政机关和商业服务单位干部职工安排好搬运及服务工作股市不能把高层的强国梦搞成资本的狂欢,必须进行核心层面改革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各行业都很艰难,又加上美国的科技打压,我们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高科技行业体系益发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高层通过一系列支持政策希望我们的股市能承担起大国崛起的更多重任!点赞中国航天人17日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浩瀚的天际中,又增添了一颗镶嵌有中国的耀眼之星。神舟十二号任务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承上启下既然不如愿,何必进殿堂?这婚结的哽得慌古人有云,人生三大喜事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可前两天在西瓜视频上出现的两个人新人在婚车上吵架的视频,可谓是刷新了人的三观,颠覆了人们对结婚那一点美好的愿望!要说这结婚的明熹宗朱由校是个怎么样的人?朱由校为何重用魏忠贤?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明熹宗朱由校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直以来,可能有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时期倒数第二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其实男人掩饰喜欢你,通常情况下,他会有这些表现爱是无法完全掩饰的,它是捂住嘴巴,会从眼睛里冒出来的甜蜜。当一个男人真的喜欢你,却刻意掩饰时,某些异常举动是很说明问题的,越掩饰越说明他内心里很乱,越掩饰越说明他的爱意很真挚。真正把小事做精做好才能成就大事业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劝学中有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就是千里之行也是脚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广阔无垠的大江大海也是从一条条小溪汇集而成的。我们居住的高楼大厦富不入三地,穷不近二人,处理好这7种情况,给人生开个挂人的一生是崎岖坎坷的,有贫穷的时候,也会有富有的时候,无论我们处于什么状态,都想着能够变得富有。在一个人穷的时候想要变得有钱,在一个人有钱的时候想要变得更有钱,这就是人的本性。老祖有这几种情况的退休老人,养老金将面临停发,快来看看有你吗社保社保,就是我们的社会保障,它包括的福利有太多,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应该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关心的了。关乎养老问题,能不关注嘛。相信每个人都很重视养老保险,毕竟老了之后劳动力不行了,身事业单位转制岁月的记忆(二十四)所谓事业单位转制就是砸了铁饭碗,因为国家负担太重实在养不起了。以极低微的代价甩掉了大量的包袱。当年的事业单位职工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而当年转制事业单位的买家大多数都是当时的企业领导以人已中年,从事业有成到一无所有,一定要看这两句话最近两年,由于社会大环境和自身多种原因,身边屡现企业关门公司倒闭生意亏损赋闲在家不乏人已中年,却从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奋斗多年的成果转眼变成了穷困潦倒,破产负债,一无所有的境地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