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2021年6月1日,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正式开展,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其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永乐大典》高仿真影印本亦在展出之列,其工艺尺寸与原书一致,重现传世经典的传奇神韵和恒久魅力。
  盛世修典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成功后,为了彰显其文治武功,笼络文士,决定修一部巨著,力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他命解缙主持编纂,后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大儒、高僧、学者齐聚京师,累计编纂者达3000多人,是我国修书史上的盛事。《永乐大典》于永乐五年(1407)定稿,永乐六年(1408)才抄写完毕,全书以韵统字,以字系事,朱墨粲然,检阅方便。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卷帙浩繁,比现今存世的最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还多出了近13000卷。
  命途多舛
  《永乐大典》令人叹惋的命运,在其诞生后不久便已经初见端倪。
  大典成书于南京,先藏于南京文渊阁,后随朱棣北迁至北京,贮于文楼。自此以后,很长时间内都束之高阁,少人问津。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补遗》记载:"(明成祖)多修马上之业,未暇寻讨,列圣亦不闻有简阅展视者。"
  1522年,明世宗朱厚熜的继位,给《永乐大典》的传播和保护带来了转机。一方面因其"好古礼文",《永乐大典》成为帝王的案头之书。另一方面,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失火,朱厚熜便意识到保护《永乐大典》的迫切,并于嘉靖四十一年秋(1562),命令大学士徐阶、礼部左侍郎高拱等重录一部副本。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4月,副本完成,从此《永乐大典》备有两部,原书称永乐正本,重录本称嘉靖副本。
  故事如果只到这里,倒也称得上皆大欢喜。而事实上,之后的几百年,《永乐大典》厄运连连。正本不知所踪,成为一桩悬案。副本历经虫蠹、鼠啮、官吏偷盗、战火侵蚀、列强抢夺,至清末民初,民国政府将残存的《永乐大典》移交教育部时,仅存可怜的64册,触目惊心!
  残卷回归
  《永乐大典》幸存之数不只64册,实存乃400余册800余卷。但却散藏于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公私收藏机构。《永乐大典》的回归,牵动着无数爱国同胞的心。
  清末民初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了保护《永乐大典》而奔走。其中,袁同礼、赵万里、郑振铎等人致力尤深。经过以袁同礼、赵万里为代表的中国图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诸学人志士长期不懈的努力,《永乐大典》残卷收藏数不断递增。1948年著名藏书家傅增湘所藏《永乐大典》1册捐赠给国立北平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的民族开始复兴,《永乐大典》残卷也结束了亡佚流散的命运,开始重新聚集。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3次将沙俄和日本侵略者劫走的64册《永乐大典》归还我国。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亦归还德国来比锡大学图书馆所藏3册。
  国内许多收藏单位和私人藏书家,纷纷把珍藏多年的《永乐大典》零册捐献国家。1951年以张元济为首的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通过决议,将原藏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的21册《永乐大典》捐献给国家。周叔弢 、赵元方、张季芗、郑广权、王富晋、陈李蔼如、赵玉林、顾子刚等纷纷捐赠,归国家统一保管。由于这些藏家的慷慨捐赠,使北京图书馆的《永乐大典》馆藏数增至221册,超过了世界各国收藏量。
  大典再造
  2002年,在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的呼吁下,《永乐大典》仿真影印出版与数字化回归启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策划统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将中国大陆所藏164册(含目录1册)《永乐大典》全部仿真影印出版;2014年又影印出版原加拿大华裔收藏家所藏、今藏国家图书馆的模字韵湖字册《永乐大典》1册。
  2013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始仿真影印海外藏《永乐大典》。截至2020年,累计影印北美、欧洲、日本等地所藏《永乐大典》13种69册。"海外藏《永乐大典》仿真影印回归项目"列入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国内版和海外版多个子项目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目前《永乐大典》共仿真影印233册,约占存世总量的56%。并计划将其余《永乐大典》全部影印出版。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永乐大典》,从版式、行款、用料、装帧等各个方面全仿嘉靖副本,精工制作,完美复刻嘉靖副本的神韵。在保存其文献价值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再现其版本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主编 · 解缙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徐渭、杨慎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素有"神童"之名,才思敏捷,尤工于对。洪武二十年(1387),参加江西乡试,即中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明成祖朱棣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足可见其简在帝心。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然解缙为人刚直不屈,遭人忌惮,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用最醇香的美酒,敬最真心的朋友一花一世界,一酒一人生。选对了酒,选对了朋友,终身都会受益。01hr益友如点点星火,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些朋友,没有人能独自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案上游园,明代文人的瓶花趣味瓶花美学修行本起经载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瓶花,始于佛前供花,最早可追溯至南朝瓶花供佛的礼仪,而后在文人中流行起来。明代文人对瓶花的赏一盏闲茶看落花,半帘月色酬知己红尘烟火,世相迷离,我们站在人生的渡口,看着命运的小舟无声来去,将不同的人,载去不同的方向。林徽因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人到中年,才明白女人是没有家的文鱼儿其实,我一直不明白婚姻的意义是什么?究竟是两个人因为害怕孤独,才会想找一个人,可以与自己一起来承担这道路上的风风雨雨,还是从古至今传下来,不可改变的,在父母的眼里,不结婚便是在婚姻里太贪心的男人,通常都没有好的结局文鱼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概都是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只有这样两个人的感情才会越来越好,无论是友情,亲情,爱情,关系的好坏,是依靠两个人来维系的,只是单方有多少中年夫妻,都是同床异梦,在悄悄地爱着另外一个人文鱼儿究竟什么是好的婚姻?而我们结婚究竟为了什么?我想很多人也是说不出原因的,结婚似乎像我们每个人必须完成的使命一样,到了一定的年纪,必须结婚,如若一直支支吾吾的单身下去,父母便会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看淡钱,重身体,爱自己,多休息文鱼儿人活一辈子,有太多的事情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其实,我们大都是被生活推着走完这一生的。我们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所以才会有五十知天命,这句话的。我们一生会遇到怎样的人,在自己人性最大的恶假装善良,落井下石文鱼儿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雪中送炭,大都是落井下石,许多人,都是一心想要看你的笑话,你的丑态百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比语言暴力更具有杀伤力了,它像一把无形的刀子一样,杀人不见血。我夫妻结婚时间久了,还会接吻吗?过来人说出了心里话文鱼儿我一直相信在现代社会,很多夫妻都是因为相爱才结婚的,大多数人是自由恋爱的,热恋时的两个人,如胶似漆,恨不得天天都腻在一起,一天不见,都会甚是想念。步入婚姻后,一开始也是甜甜蜜现在很多女人的婚姻状态都是一边想要离婚,一边却又忙着生二胎文鱼儿婚姻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若不出意外,每个人都会结婚生子,婚姻像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使命一样。如若哪个人不想结婚,父母便会每日忧心忡忡的。仿佛只有子女步入了婚姻殿堂后,男人过了60岁,还会需要女人吗?过来人说出了心里话文鱼儿曾经看过一个报道男人真正可以变得成熟起来,是过了四十岁以后,普遍男人都不如女人成熟得早,男人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使很多步入婚姻的男人,他们依然是贪玩的。
做一个俗人午后的阳光实在暖。不想做正事,融暖中,闲翻书,闲煮茶。晒得每一个毛孔都在慵懒中打着瞌睡,只听得壶里茶水汩汩,而我自己也仿佛成了壶里的一片茶叶,飘忽沉浮,翻卷荡漾。我是个懒人,对于喝柳色又新,清逸安静雨水过后,日日晴丽,气温迅速攀升。就像赶一场急行军,花草们也生猛地绽放新意,在河边散步,绿意已上柳梢头。一直认为,最解风之心意的,便是柳树了。它像跳甩发舞的佤族姑娘,在四季的乐章里意料之外,有惊也有喜知敬畏,知谦卑,对意料之外的事保持开放的态度,为现实留出足够的空间,才能真正地,再回首,都作笑谈。没有目的地,又想出去透透气时,就喜欢往七彩乡村画廊去。它是一条连通几个村的公路,人不急,不急,在时间里慢慢长,慢慢养01hr闲翻一本小书,是作者在日本寻访小店的记录,很温暖也很惊叹。一家点心老铺,千年老店,传承了25代,只卖一款麻糬。一千年来,它的面目不曾变过,每一个麻糬的重量都一模一样,3克。一根藤的N种模样一根生长在天地间缠缠绕绕的藤,柔软是它本来的模样,因为努力生发的渴望,心性愈加坚韧,越往上,越力量。在风霜雪雨撕扯和时间磨砺下,它以丑丑的枯朽外表,荒诞遒劲的攀缘姿态,书写了一段曲心和手与泥土的情谊喜欢喝茶,一直对器物毫无抵抗力。家里的茶器有相对贵一点的,也有很普通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款式喜欢,价格又合适,我都会买下。有时眼馋别人的高颜值器物,但一及那吓死人的价格,也就罢了心给自己,一段独处的自在小时光生活在拥挤的都市里,忙乱的一切挤压着生活。路上的车水马龙堵得心烦气躁,工作的方案会议转得透不过气,回到家还有诸多琐事磋磨,更是心力交瘁。有人说,下班时不喜欢和同事一起坐地铁。一个人遥远的怀念清明时节。回乡的路曲曲弯弯。我的父亲祖父和更多先人们,长眠在这片土地上。时间久了,他们的居所就像不经意地散落在田野上的小小土丘,风吹来,他们岿然不动,安静眺望着远方的田野山峦。小小茶山深处一日闲那些在匆忙中的淡漠疏离,那些久违的朴素纤细的心情,唯有这一口清甘,在此时此刻,予以拯救。今年春暖早,茶也出得早。因高速大雾,我们到达老吴家已是十二点多。他们一家不到六点就开始忙活,恰在春风浩荡时顾城的诗句写道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春天里,和天地在一起,和万物在一起,每一天的光阴,就从生机勃勃里开始,元气满满地展开。01看,春之生春来坐下来,好好喝一杯茶坐下来,好好喝一杯茶,让安静安心自如自在,一一回归。天气晴暖,活动区域就转移到榻榻米处。小是小了点,但一榻阳光晒得心也闪亮温暖,尤其在阳光里打着瞌睡时,心里也是全然安定与放松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