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当孔子相遇老子雪漠之约

  作者:雪漠
  这些天,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初见乍欢,有的是久别相逢,有的是擦肩而过,有的是相见无缘……人生就是这样,遇到的人,遇到的事,究竟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什么呢?
  昨天上午,在天水老子文化学会,我分享《道德经》的时候,就谈到了孔老相会。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的相遇,那是不一般的,特别是对孔子而言,他的生命中定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什么呢?因为最近我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从孔子对仁的表述中,慢慢地发现,仁不单纯是理性的东西,它还是感性的、体验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孔子很可能在老子那里得到过生命的体悟。
  两千多年前,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三日不语。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答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注意!这就是孔子对两人相遇之后某种状态的表述。
  在孔子看来,他感受到老子广袤无垠,不可捉摸,有点像形如虚空,朗然无疆,根本抓不住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大小是可以感知到的。有的就是个杯子,就那么大,你给他一个大海,他也盛不下。有的稍微大一点是个盆子,有的再大一点是个水池,有的再大一点就变成江河,或者变成大海了。但老子不知道有多大,神龙见首不见尾,漫无边际。所以,孔子和老子相遇的那个瞬间,彼此之间其实完成了一种传承。
  什么传承呢?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刚开始,他说仁者爱人;接着,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然后,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可见,孔子对仁的表述,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接近于《道德经》中德的表述和道的部分表述。所以,仁不再是一个理性的东西,而是感性和理性的合二为一,非常像智悲双运之后的那种境界。
  由此,两人相遇之后,老子静静地坐在那里,孔子也静静地坐在那里,孔子也不知道问什么,有一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感觉。两人在静坐的过程中,其实他们的生命中有一种相应的东西,孔子得到了《道德经》中德的部分,他名之为仁。所以,我认为,孔子和尹喜都是老子的传承者,孔子侧重于形而下的层面,尹喜侧重于形而上的层面。也许,这是我发现的一个秘密。
  大道分为两部分:一是形而上的部分,一是形而下的部分;一是超越后的无为部分,一是积极的有为部分。那么,仁有点像达成无为之前的有为。可以看得出,孔子是有修为的,他也在训练。后来,他的修为传承给了颜回,如《论语》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可以三个月不离仁。三个月不离仁,是不离"仁"这个字吗?还是忘不掉"仁"的概念呢?不是。是颜回三个月一直安住于仁的境界中。后来,儒家把这种安住于仁的境界,称之为内圣之法。孟子称之为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安住于仁的境界中,那么就会养浩然之气。
  我们可以看出,仁跟大道密切相关,它不全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是一种内证的境界。它跟真理非常相近,或者它就是真理。当然,这种真理是孔子向往的真理,他和老子向往的真理还是有区别的,孔子想得到官职,想经世致用;老子是西出流沙,隐居遁世,所以他们最终的目的地是不一样的。
  我过去讲,有大悲悯而无热恼 有大快乐而无欲望。当然,孔子是有欲望的。孔子不但有欲望,而且欲望还很重,因为他有目的性。所以,儒家是为了事功,是为了改变世界,其修身的目的也是为了经世致用。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人真正想做到仁,那么他就不会做坏事了。为什么不会做坏事?因为他安住于仁。这里的仁,就有点像我们所说的真心。
  比如,在《大师的秘密》中,我讲过龙树菩萨和一个小偷的故事。有一天,小偷偷了龙树菩萨的黄金杯子,被发现后他非常害怕,觉得龙树菩萨会惩罚他。但是,龙树菩萨对他说,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我就放过你。小偷说,什么事情呢?然后,龙树菩萨就告诉他,每次你想偷东西的时候,你就安住于真心。于是,小偷就答应了,并且很快明白了什么是真心。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偷又回来了,他想跟着龙树菩萨出家修道。龙树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修道?小偷说,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得到,我一安住于真心,就不想偷东西了,觉得世界上还有比偷东西更好的事情。这就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另外一种表述。
  可见,仁是一种智慧境界。在这种智慧境界中,我们能超越善恶、超越富贵、超越贫贱等分别。据《维摩诘经》所讲,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个大富翁,家有万贯,虽享尽人间富贵,但他才智超群,是一位大成就者。这是一种内证的东西,因为在仁的境界中,一切都是圆满的。这个仁,非天理,达于外,却来自内证。所以,仁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它非常接近于老子说的德,也接近于老子说的道的形而下部分。
  ——2021年6月18日写于去往武威的途中

人类除了聪明。还有哪些长处?人类,可以说是最喜欢挑战极限的动物了。博尔特用9秒58完成了百米冲刺,成了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但说来让人泄气,这速度,竟还不及猎豹的二分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人类的运动能力在动物界何为真?何为假?一段关系的结束,只要付出过真心,又怎会做到风轻云淡呢?只有一种可能,爱得不够。而有一种人,在经历了绝望和纠缠渐渐冷静,不是不爱,而是爱的时候捡起了尊严。你未曾经历他人的经历又怎敢言对自己要有所要求做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可以做得很好,有些人做得一般,有些人做得特别糟糕。假设做同样的这件事情的人,他们的能力都是相当的,但最终做事的效果还是会不同的。一个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人,其人生这是你见到过得笑吗?现在的社会中,人们脸上充斥了笑容,各式各样的笑容里有着各式各样的笑容获得对自身有利的好处的时候脸上会浮现出开心收货的笑容,这个时间段往往内心充满激动,以及兴奋。当自身有烦恼的时候对换思维混社会,才是人间正道大家好,我是王建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换思维混社会,才是人间正道人的经济基础其实跟你的工作没什么关系。大部分人都在谋求升职加薪,或者不如意了就换一份工作。他们企图通过换工作来寻找众生畏果,圣人畏因这周分享最近对我感触很深的一句话和一个故事。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在这我要借用东东枪在文案课里的一段话如果大家听到一个有趣的事实,大家会说,唉,是吗?我以前还真不知道。但如果听到一个说些过往的事以前的年代,人们普遍吃不饱,穿不暖。那是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比较迟缓所致!再说,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要想解决温饱,生活过得好一些,是需要有个过程的。好在那个时期的人们,对建设新不能光要面子,不管里子如今,楼房已不是都市的专利。本人有位从事教师工作的文友,就住在乡政府所在地的一处教师家属楼。那天去他家小聚,见楼下正有垃圾车在抽下水道,于是,就打听一下这些污水的处理去向,得到的回突然改变的高考志愿高考前,如果说考生会产生焦虑情绪,不如说更加焦虑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他们除去为孩子的成绩感到焦虑,更加焦虑的应该是孩子报考一所怎样的学校,因为一旦考生的志愿填报出现误差,从世界首富,我们能看到什么启示?前不久,世界首富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在亚马逊的股东会议上表示,将于7月5日正式卸任亚马逊CEO。看到这新闻的时候,配有贝索斯的照片,你应该知道,贝索斯是一个秃头。即使是世界你若厚道,我必友之(深度好文)来源艺海闻声IDyhws99999和谐源于厚道,伤害源于计较。做事做人,于社会于家庭,厚道能使一切美好。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常常感到世态炎凉,经常被人利用又被践踏,因此我们容易受伤。
不吃苦不奋斗,你要青春做什么岁月蹉跎匆匆过,而恰如同学少年,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是年少,却韶华倾负,再无少年之时。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偶遇(结局你想象不到)一个约20岁的年轻女孩独坐一隅,细细品着自己喜爱的咖啡味道,旁边的桌上坐着一男一女,好像是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咖啡馆里没有别人,无聊的女孩不由仔细观察着他俩,男的英俊潇洒,成熟稳重,让潜意识力量,助你健康成长知识就是力量,是我们从小接受教育就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通过读书,我们学到不少理论知识,但重要的是,要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这个力量包括践行者在意识智慧的源泉踏着先辈的足迹,迎着灿烂的阳光,一代又一代新人,在生机勃勃的世界里,用智慧的活水浇灌生命之花。努力,努力,绽放,绽放,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智慧的活水源于读书,实践,再守得宁静,方能致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说虽然万事万物纷纷纭纭,但是都会回到它的根本,那就是静,只有内心空明虚静,才能回归本真状态,进而认识万物的发展规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散文几时归去,做个闲人身处喧嚣尘世,俗事繁杂,身心俱疲。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喜不喜欢这荒乱如的生活?心是牵强,现实自带答案,无法选择,只能选择。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做个闲人,悠哉游哉,自在欢喜,是多少风雨人生,自己撑伞意林语录,总有一句治愈你网络图1挂在嘴上的感情多半虚假,藏在心里的才有质量。2能够把动物照顾得很好的人,天性里都带着一种温和的慈悲,愿意为之付出爱与耐心。3这世界上真正能爱你保护你的人不过是个位数,你却还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如果,给你机会,你还会怎么选择秒回你信息的人一定在乎你主动联系你的人一定珍惜你对你好的人别伤害别辜负别欺骗不爱你的人别求别念别留恋爱是相互的珍惜得不到回应的热情到懂得适可而止当别人不需要的时候你要收回热情并礼貌成年人的世界,越正经越痛苦一言万年说成人世界重的是资源占有率讲的是孰轻孰重坚决不干消耗资源的事不会像孩子,一定要个谁对谁错成人世界面临的是资源紧缺所以一定要戒掉孩子思维遇事,不要那么正经今天偶然读了一篇关于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尽付芳心与蜜房败莫大于不自知。摘自吕氏春秋论不苟论解释不自知乃是导致败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你的好运气藏在你的实力里,也藏在你不为人知的努力里,你越努力,就越幸运。别人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暗自努力,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他们也和你一样显得吊儿郎当,和你一样会抱怨,而只有你自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