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知青生活故事在东北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着理想,怀着憧憬,辞别亲人,从繁华的城市走向了广阔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
  一九六九年三月初的一个中午,一辆牛车颠簸在向阳公社通往靠山屯的土路上,车上坐着一位车把式和五个年轻人。这五个年轻人三男两女,都是上海来的知青,他们是到吉林边陲的靠山屯来插队落户的。   知青电视剧剧照图片   边陲的初春和冬季还没有太大的区别,漫山遍野都是光秃秃的一片,荒凉空旷的原野上更是看不到一丁点儿春天的迹象,残雪覆盖的山川田野反射着耀眼的白光。坐在牛车上的这五位年轻人虽然都穿着棉衣,可他们一个个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就如道边随风摇曳的枯草。满载的牛车像蜗牛一样,缓慢地行驶在坎坷不平的土路上,车轮发出吱吱扭扭的声响。   驾!驾!坐在车辕右侧的车把式时不时地挥动一下手里的鞭子,大声吆喝着那两头健壮的大黄牛。   太阳还有一竿子高的时候,牛车终于停在了靠山屯大队第一生产小队队部的院门外。此时,大队书记和生产小队的队长还有不少社员群众早已等候在院门口了。没等他们下车,大队书记就笑呵呵地说道:"欢迎你们来靠山屯插队。"生产队长和社员群众也都随声附和。   靠山屯大队的大队书记姓孙,叫孙建国,五十岁左右,个头不高,体型偏瘦,头发花白,但精神头很好。一队的队长姓李,叫李春山,四十岁上下,大个子,红脸膛,虎背熊腰的,典型的东北大汉。背靠着车把式坐在车辕右侧的刘沪生第一个跳下牛车,他活动了一下发麻的双腿,顺手扶下了紧挨自己坐着的周冬梅。周冬梅个子挺高,瓜子脸大眼睛,皮肤白皙,模样俊秀,典型的江南美女。刘沪生的个子也挺高,差不多有一米八,他的皮肤白净,牙齿洁白,一说话就脸红,看样子挺腼腆的。他俩是高中要好的同学,曾经同桌半年多。因为在学校时就有了恋爱迹象,他俩还被老师批评教育过一次。   另外那三个知青虽然也是上海人,可他们和刘沪生、周冬梅不是一个区的,之前并不熟悉。在车站等车时,他几个才互通了姓名和家庭地址,算是认识了。那三名知青都住在一个区,其中一位高个子男生是高中毕业生,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睛,长得挺帅气,也很斯文,他叫江帅,比刘沪生大一岁,当年二十岁。另外那名男生个头不高,一米七左右,黑里透红的皮肤,圆脸小眼睛,胖乎乎的,挺招人喜欢。他叫张秋桐,刚满十八周岁,还差几个月没高中毕业,和那个矮个女孩曾经是初中同学。那个矮个子女孩叫陈婷,个头虽然不算高,可很漂亮,她比张秋桐大一岁。   他们一行五人跟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打过招呼,谢过车把式,和社员群众一起把随身带来的行李搬进了队部办公室西侧的那三间草房里。这三间房子原来是生产队的仓库,后来改成了驻队干部的临时住处,驻队干部撤走后,这三间草房也就闲了下来。队里听说上海的知青要来插队,就提前安排社员简单收拾了一下。这三间草房子中间的一间是厨房,两边的两间算是两个卧室,两个卧室里面都搭建了火炕。厨房里有两个锅灶,一个锅灶烧一铺火炕。今天一大早,李队长就安排他媳妇把两铺炕都烧热了。三个男生住左侧卧室,两个女生住右侧,他们是按男左女右的规则自行安排的。   准备吃晚饭时,前来帮忙的社员群众都知趣地回家去了,队部院子里就剩下了小队长、村支书、车把式和五位知青。   第一顿晚餐是生产队长的媳妇帮忙做的,有豆腐炖酸菜、小鸡炖蘑菇、煎鸡蛋、咸菜疙瘩和萝卜白菜汤,主食是玉米饼子和大米粥。为了给上海来的这五个知识青年接风洗尘,李队长特意把他家打鸣的那只大公鸡给杀了,炖鸡肉的臻蘑是大队书记从家里拿来的。饭桌摆在了男生卧室的火炕上,这顿丰盛的晚餐由大队书记、队长和车把式陪同,大伙吃的还算满意,剩下的菜汤都被车把式倒在大米粥里喝了个精光。   吃过晚饭,洗刷完碗筷,送走了大队书记和车把式,队长又把上海来的这五位知青叫到一块,笑着说:"咱靠山屯的条件虽比上不足,但也比下有余,你们的口粮先从库存里领取,等秋收后就按工分多少分粮。你们刚来到,先好好休息休息,然后熟悉熟悉这里的地形和环境,还要学会做饭。如有啥需要,就到公社供销社去买。"李队长跟他们交代完,也回家睡觉去了。   第一个夜晚,他们五人几乎都失眠了,虽然一路长途奔波都很疲劳,可躺在异乡的热炕上,他们还真有些不习惯。别的不说,晚上上趟厕所都是个问题,黑灯瞎火的还要跑到院子里去,别说女生了,男生一个人大半夜的到院子里去方便,也是胆突突的。因为没有电,晚上只能靠煤油灯或菜油灯照明,每晚的灯油还是限量的。看看这里简陋的生活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开始后悔了,后悔不该到东北来,不该来插队,要是去农场,去兵团,兴许会比这里好一些,农场和兵团都有伙房,有食堂,有炊事员,最起码不用自己烧火做饭。半夜的时候,陈婷要去厕所方便,她穿好衣服摸索着从里屋来到厨房,打开房门往院子里一看,只见外面黑魆魆的,除了天上的星星,没有一点光亮,村子里时不时的还传来几声狗的狂吠声,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村子外野兽的吼叫声。看看黑魆魆的院子,再听听那怪异的声音,陈婷的头发都快竖起来了,她赶紧关上房门,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卧室。躲在被窝里平静了一下心情,实在是憋不住了,陈婷只好硬着头皮叫醒了周冬梅,她俩相互壮着胆打开房门,蹲在门口就方便了,连茅房都没敢进。陈婷和周冬梅还没提上裤子,刘沪生突然趿拉着鞋跑了出来,他也想去茅房,猛然看到两个女生正蹲在门口小便,他臊得满脸发热,慌慌张张跑了回去。整整憋了一夜,刘沪生都没敢出来方便。   二
  第二天太阳一竿子高的时候,李队长的媳妇做好自家的早饭就过来敲门了,她怕这几个年轻人不会做饭,想再亲手教教他们。看看门口的尿痕,李队长的媳妇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队长的媳妇敲了半天,房门才打开,开门的是周冬梅。她用手拢了一下头发,搓了搓眼睛,笑着说:"大婶子,您起这么早啊。" "我都做好早饭了,过来看看,怕你们不会做饭。"队长媳妇边说边走进屋来。   听到外屋的说话声,陈婷也慌忙穿衣起床,趿拉着鞋从里屋走出来,用手搓着眼睛跟李队长的媳妇打招呼:"李婶早!""早!早!"李队长的媳妇笑着回答。   早饭很省事,有昨天剩的大饼子,有咸菜疙瘩,李队长的媳妇教周冬梅和陈婷往锅里淘了半碗大米,添上水,把剩下的大饼子馏在锅里,又帮着架上了火。临走时,李队长的媳妇把周冬梅拉到门外,小声说道:"现在天气还挺冷,晚上起夜不方便,你们去公社供销社买个尿盆,夜里就不用出来方便了。"李队长的媳妇说完,赶忙回家去了。   吃过早饭,刘沪生和张秋桐抢着刷洗完碗筷,他们五人一同走出队部的院子,向村子外走去。   靠山屯大队共有三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有四五十户人家,全大队不到七百人。屯子的东北面是一座座连绵的小山,山虽然都不高,可连绵不断,一眼都望不到头。山上的树木也很多,有松树、桦树、杨树,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树木和一些低矮的灌木杂草。屯子南边是一条蜿蜒的小河,河道呈东西走向,河面不宽,河里的冰面还没融化。沿着河坝有一条蜿蜒的土路,顺着这条土路往西走,就能走到向阳公社的驻地,这条路到了靠山屯也就到了尽头,往东就是绵延的小山和林区。靠山屯的土地很富足,以山地为主,也有一些水田,但不多。水田收的水稻也很少,除去上交的公粮,每人每年只能分十几斤稻米,想吃顿大米干饭,除非是过年或农忙时节,平时能喝上大米粥就很不错了。   来到公社驻地的供销合作社时,日头已经偏西了,十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两个多小时。供销社里的商品并不多,多数商品还要凭票供应。两个女生买了一个尿盆,三个男生买了一个尿桶,买尿盆和尿桶的钱都是江帅抢着付的。然后,江帅又买了几根洋蜡和一个手电筒,还买了一盒备用电池。看样子,他们五人当中,数江帅的家庭条件最好。当时,靠山屯还没有谁家用手电筒,就连晚间照明用的马灯,每个生产队也就有个三盏两盏的。   转眼就到了五一,村前那条小河又欢快地流淌起来,冰冻的土地已经开始松软,山间的树木,田野的杂草也都开始抽芽泛绿了,农忙马上就要开始了,沉寂了大半年的靠山屯沸腾起来了。   边疆的春天特别美,山间田野都是浅浅的绿色,鹅黄绿,绿得令人流连,令人感动。未见花儿开放,泥土的芬芳已扑面而来。清澈的小河边,狍子、野兔在那里饮水,在那里撒欢。河里的鱼儿成群结队,欢快地畅游。好美的边疆,好美的春天。   空闲时间,刘沪生和张秋桐就跟着李队长上山砍柴打狍子,还常到小河里抓鱼。对于棒打狍子瓢舀鱼这句民谣,刘沪生和张秋桐是深有体会。有了山上的野味,有了河里的鲜鱼,刘沪生他们的伙食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和锻炼,上海来的这五位知青基本上学会了烧炕做饭,学会了劈柴挑水,也会使用一些农具了。   三
  自从有了江帅买的手电,大伙晚上出个门啥的也方便多了。不论屯子里的哪位社员来借手电,江帅都表现的很大方,从不吝惜,社员们都夸江帅热情,都夸他乐于助人。他还主动把手电放在了女生的房间里,说晚上起夜啥的也好方便一些。   春耕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往地里运送土杂肥,离村子近且地势平坦的田地可以用牛车拉,有些偏远的耕地只有羊肠小道,牛车去不了,只能用筐往地里抬,用扁担挑。周冬梅和陈婷不会挑担,她俩就用筐抬。刘沪生身体好,有力气,负责驾辕拉车。江帅虽然个头也挺高,可他没力气,挑着两半筐土杂肥还东摇西晃的,得像鸭子一样,队里的社员都背地里笑话他。别看张秋桐年纪小,个子矮,可他还是蛮有力气的,挑着满满两筐粪土,走起路来稳稳当当的,一点都看不出吃力。这一天的劳动下来,两个女生回到家就倒在了炕上,别说让她俩做饭了,让她俩吃饭都叫不起来。江帅回到家也是一头扎到炕上,累得直哼哼。五个人累趴了仨,刘沪生和张秋桐咬着牙没趴下,他俩做好饭烧热炕,等大伙都吃完了,他俩又抢着刷锅洗碗,还为大伙烧了洗脚水。   运完了土杂肥,紧接着就是翻地播种,灌水插秧,天天都是干不完的农活。周冬梅和陈婷的手上都磨起了血泡,肩膀也被压得又红又肿。江帅不光手上磨起了血泡,脚底板也磨起了血泡,他每天收工回家就往炕上一倒,烧火做饭的事从来不管不问,还天天哭丧着脸,一句话也不说,就像谁该他钱似的。冷不丁参加这么繁重的劳动,刘沪生和张秋桐也是天天累得够呛,不过他俩表现得很坚强,再苦再累也不说出口,收工回家就抢着劈柴烧火,挑水做饭,从无怨言。每天晚饭后,刘沪生和张秋桐还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学习,相互探讨一下在学校没学明白的难题。   春耕夏播结束了,繁重的农活暂时告一段落,刘沪生他们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紧张也暂时得到了缓解,早晚的空闲时间也能在村里村外活动活动了。   夏天日落的时间晚了,收工后吃过晚饭,太阳才刚刚要落山。边陲夏日的傍晚不冷不热,山清水秀的靠山屯风景优美。晚饭后洗刷完碗筷,陈婷就会站在男生卧室门口喊道:"刚吃过饭,咱都出去散散步消化消化食吧。"其实,她很想和张秋桐一块单独出去走走,可又不好意思明说,只好把大伙都叫上。   每次走在野外,陈婷总是不停地跟张秋桐说个没完,偶尔也跟江帅说上一句,但明显不如对张秋桐热情。周冬梅虽然说话不多,可她跟刘沪生是同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和刘沪生是咋回事。渐渐地,江帅感觉到了自己的多余,人家两对情侣一起散步,自己跟着就像个电灯泡似的,多少有些尴尬。觉察到了这一点,江帅就找借口不跟他们一块出去散步了。看看刘沪生和张秋桐都出双入对的,江帅既羡慕又嫉妒,还有几分失落和惆怅。   自从不跟大伙出去散步以后,江帅对大伙的态度明显冷淡了,他的情绪也明显低落了,有时还阴阳怪气地说:"干脆你们东屋住一对西屋住一对吧,我睡厨房算了。"因为这句话,大伙弄了个半红脸。从那以后,江帅就把他的手电筒装进了自己的提包里,谁都不让用了,他自己也不用了。   四
  最苦最累的日子就是秋收时节。   几乎就在一夜间,漫山遍野的玉米黄豆就都红了缨子干了豆荚,水田里的稻谷似乎也在一夜之间就一片金黄了。人少地多,秋收就显得格外繁重。每天天还不亮,各个生产队出工的钟声就相继敲响了,社员群众听到钟声后,都扛着扁担,拿上镰刀,到队部集合,听从队长分工。割黄豆这活不光是累人,还有一定的危险。秋收的第一天,江帅的镰刀就割在了他的手上,鲜血直流。江帅用衣襟包住受伤的手,不停地呻吟。刘沪生看江帅伤得不轻,血流不止,他赶紧在自己的裤腿上扯下一条布条,给江帅包扎了伤口。队长见江帅受伤了,再看看其他几位知青,也都被社员们落下了老远,他们割倒的豆秧也都摆放得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整齐。让这几位一次也没参加过秋收的知青割豆子,就如赶鸭子上架一般,真是难为他们了。李队长苦笑着摇了摇头,招招手把他们几个都叫到一块说:"这样吧,你们几个别割豆子了,跟着车往场里运送割倒的豆棵吧。"   掰玉米的农活也不轻松,掰下的玉米棒还要肩挑车拉运到场里晾晒,玉米秸秆也要用镰刀割倒拉回场院。秋收进行到一半时,江帅和陈婷就累病了,一连休息了好几天还没好利索。刘沪生、张秋桐和周冬梅咬着牙坚持到了最后,一天也没歇息过,等秋收结束时,他们手上磨起的血泡变成了茧子,人也都瘦了一圈。虽然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收获也不小,他们分到的口粮比普通农户的人均量多了不少,队里还为他们每人多分了十斤稻谷。原因是他们都是全劳力,又是城里来的知青。而一般的农户一家六七口人只有两三个劳动力,有的家庭劳动力更少。   秋收以后的山川田野已没有了夏日里的繁茂和碧绿,也没有了初秋时节的五彩斑斓和秋收时的忙碌与喜悦。茫茫的原野,草木已开始枯黄凋零,落叶翻飞,满目的荒凉。那繁花似锦、遍野金黄的夏秋时节的迷人景象似乎在转眼之间就成了遥远的过去,荒凉的山川田野很快又要躺在白茫茫的棉絮下,闭目回忆曾经属于自己的已经流逝的美好时光和岁月了。   萧瑟的西风,绵绵的秋雨,使山野中一片萧索,道路上一片泥泞,雨雾笼罩着的靠山屯沉寂得就像深夜一样宁静,秋雨连绵的阴雨时节如期到来了。   因为雨天不能出工了,再加上地里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农活了,生产队就给社员们放了假,让大伙都好好休息休息,这个忙碌的秋季确实把大伙累坏了。   躺在热乎乎的火炕上,刘沪生心里就如打翻了五味瓶,连他自己也说不出是个啥滋味,想想当时在"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动员大会上表的决心,他顿时觉得自己当时太幼稚太可笑了,要真扎根农村一辈子,什么前途,什么理想,一切都是空谈了。在农村天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天天把日头从东山背到西山,一个知识青年创造出来的价值远远比不上一位农民伯伯所创造的价值,这是多大的悲哀啊!好在刘沪生有自己的目标,他决心在农村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入党,争取早日被推荐上大学或被招工回城。此时,其他四位知青的心情也很失落,很复杂,甚至是很痛苦。农村的艰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他们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当时回城的希望又很渺茫,他们就如掉进了无底的深渊,看不到一点光明。   最后悔的是陈婷和江帅。陈婷完全可以去兵团,体检和政审都通过了,只因张秋桐政审没通过,她只好放弃了去兵团,和张秋桐一起来到了靠山屯。江帅不仅可以去兵团,他还可以进工厂当工人,可在上山下乡的动员大会上,他作的报告:到农村最艰苦的地方去,得到了区革委会领导的高度评价,江帅的发言稿还被作为广播稿在广播站播出了。骑虎难下的江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是戴着大红花被革委会主任亲自送上列车的。想想当时敲鼓打锣送行时的热闹场面,江帅难过地摇了摇头。   秋收后地里也没有什么着急的农活了,社员们虽然还天天照样出工,只是象征性地干一些零活杂活,纯粹是在磨洋工。到了初冬,基本上就是农闲了,大队和公社革委会时常组织社员群众搞一些政治学习,也就是读一读报纸,唱一唱抓革命促生产的高调,有时公社或大队干部也讲几句话,大都是一些陈词老调。每次读报都会让刘沪生读,因为刘沪生的普通话好,音质也好,大伙都能听懂。   就因为读报,公社的领导记住了刘沪生。很快,刘沪生就成了党员积极分子,还被公社革委会评为模范知识青年。   五
  第二年秋天,刘沪生被李队长派到了牛棚干活,白天帮着饲养员挑水铡草喂牲口,晚上还要睡在牛棚打更。虽然牛棚的活又脏又累,可刘沪生干得很卖力。因为他知道,牲口的饲养管理是每个生产队的重要岗位,队长能把他安排在牛棚里,这是对他的考验,是在重用他刘沪生啊。得到了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重视,刘沪生的前途就看到了光明,周冬梅也为刘沪生感到高兴。被重用的还有陈婷,因为她的嗓音好,人又长得俊气,还会唱好多首歌,公社文艺演唱队就点了陈婷的名,让她到公社排演文艺节目,还让她担任女一号这个重要角色。   知青电视剧剧照图片   看着刘沪生马上就要转成正式党员了,陈婷也借调到了公社文艺演唱队,江帅心里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他心里虽然五味杂陈,可他表面上还装着很淡定,在社员群众面前也表现得很积极。很快,江帅也成了党员积极分子。   秋收结束以后,屯子里突然传出了刘沪生的闲话,说有人亲眼看到刘沪生在赶着牛车往场院拉庄稼时,用赶牛的鞕杆子捅过母牛的生殖器。还有比这更难听的……一时间,有关刘沪生的这些传言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甚至刘沪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鞭杆子捅的牛屁股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跟真得一样。   很快,刘沪生就被李队长从牛棚里赶回了原来的住处,是大队书记孙建国硬逼着李队长把刘沪生赶出牛棚的。当时李队长眼含着泪水说:"沪生,你要挺住,我相信你。"   被从牛棚赶出来以后,刘沪生死的心都有,他倒在炕上一睡就是三天,不吃也不喝,谁叫也不吭声,就跟个死人似的。实在没办法了,周冬梅爬上炕,硬是把刘沪生抱了起来,哭泣着说:"别人往你头上扣屎盆子,你就䞍着啊,怎么着也得言语一声,辩解一下啊。" "这样的事情就如补锅匠擦脸,那是越抹越黑呀。"刘沪生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起来。   等刘沪生哭完了,站在旁边的江帅竟阴阳怪气地说:"沪生,不是我说你,你一个知识青年,咋能做这样的事情,这让冬梅多难为情啊。" "你……"听了江帅的话,气得周冬梅都说不出话来了,她抹着眼泪跑了出去。   无独有偶,刘沪生的丑闻风波还没过去,屯子里又传出了陈婷的绯闻,说陈婷跟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搅在了一起,还说他俩都睡到一个被窝里去了。看看欲哭无泪的张秋桐,刘沪生苦笑着摇了摇头说:"秋桐,你要相信陈婷,她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女孩子,不会乱来的,这是有人故意陷害。我的人品你也清楚,不也照样被人造谣中伤了吗。"   入冬前,江帅单独去了公社两趟,有人见他到公社革委会去过,还有人见他在供销合作社买回了好烟和好酒送到了大队孙书记家。   没过几天,靠山屯大队的孙书记和江帅一起来到了向阳公社,在公社革委会的办公室里,公社副书记领着江帅站在党旗前进行了入党宣誓,江帅成了一名正式党员。   就在江帅入党后的第三天,大队书记又领着江帅去了公社人武部,靠山屯大队得到了一个征兵名额,孙书记谁也没告诉,他直接领着江帅到公社体检去了。因为裸眼视力太低,江帅体检不合格。为了不浪费这个名额,也为了为靠山屯增光(当时的口号是一人参军全村光荣),孙书记只好把张秋桐叫来了。   一九七〇年的冬季,在靠山屯插队不到两年的张秋桐光荣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动用了一切关系,想尽了一切歪门邪道,江帅并没能如愿入伍,也没能离开靠山屯。偷鸡不成蚀把米,江帅托人送礼花了不少钱,结果都打了水漂。   六
  转眼到了一九七二年的春天,向阳公社的文艺演唱队暂时解散,陈婷又回到了靠山屯,和周冬梅睡在了一铺炕上。经历了丑闻事件的沉重打击,坚强的刘沪生没被击垮,他不光成了生产队的车把势,还成了生产队的副队长。每天收工后,他不是阅读有关农业知识的书籍,就是复习高中学过的课程,艰苦的生活环境更坚定了他的追求和理想,他很欣赏靠山屯流行的那句老话:跑的路多,拾的粪就多。他坚信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有收获。同时,他对江帅的人品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九七二年的秋天,靠山屯得到了一个女兵名额,征兵的第一条件必须是插队两年以上的女知青。第一时间,向阳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亲自来到了靠山屯,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孙书记,并点名让陈婷去参加征兵体检。为了保证这个难得的女兵名额万无一失,孙书记提议让周冬梅作候补。   结果,陈婷因不是处女,没能通过征兵体检。歪打正着,周冬梅成了一名合格女兵。离开靠山屯的头一天晚上,周冬梅和刘沪生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一块来插队的五个人已经有两个人先后离开了靠山屯,并且还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了保家卫国人人羡慕的革命军人。刘沪生很羡慕,但不嫉妒。江帅既羡慕又嫉妒,心里还有一种怨恨,他恨他这双不争气的眼睛,有时他都想把自己的眼睛抠出来一脚踩瘪。最苦恼最后悔的还是陈婷,为了参加公社的文艺演唱队,她失身给了公社革委会的副主任,因为这,她热恋的人离她远去了。因为这,她失去了参军的资格。每想到这些,陈婷死的心都有。好在还有刘沪生的关心和爱护,要不是刘沪生的悉心照料和劝导,陈婷真得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   之后的日子里,陈婷天天抢着烧火做饭、刷锅洗碗,每天也正常出工劳动,她已经和靠山屯的社员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了一名合格的公社社员。江帅有时也和刘沪生抢着挑水劈柴,但他为这个"三口之家"付出的最少,贡献也最少,他时时刻刻都在找机会逃离靠山屯,他的心早就回到了上海。   一九七三年的夏天,靠山屯的知青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上海方面要在靠山屯招一名工人,他们三人中又要有一个人离开靠山屯了。   得到了这个消息,江帅兴奋得好几天没睡着觉。招工体检不像征兵体检那么严格,眼睛这一关肯定能过。大队和公社他都送过礼,审批表盖章保证没有问题。最主要的是上海方面,他家直系亲属在知青办当主任,他爸还是一家大型国营企业的厂长。   虽然对这次招工回城充满自信和期待,江帅还是有点不放心,他又偷偷摸摸给大队的孙书记送去了两瓶酒。收到好处的孙建国拍着胸脯对江帅说:"这事你尽管放心,只要公社能通过,靠山屯大队我说了算。"得到了大队书记的允诺,江帅又去了向阳公社,给三位管事的公社干部送了烟酒,还顺便举报了刘沪生在生产队牛棚的丑事和跟周冬梅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的重要问题。收下了江帅送的礼,听完了江帅的汇报,公社革委会主任笑着说:"小江同志,这次上海方面招的是一名女工,我也爱莫能助啊,谢谢你送的烟酒。不过你放心,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保证第一个想到你江帅。"   七
  从公社回到靠山屯,江帅发起了高烧,屯子里的赤脚医生给他开了药,打了两天消炎针和退烧针,江帅还是高烧不退,满嘴都是燎泡。看看江帅的病情不见好转,刘沪生赶紧把情况报告了李队长,李队长和刘沪生、陈婷三人连夜套上牛车,把江帅送到了公社卫生院,要不是公社卫生院的医生救治及时,江帅有可能就去见马克思了。   立秋这天,陈婷在乡亲们的欢送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靠山屯。她这次能够顺利通过招工,还是多亏了公社革委会的那位副主任帮忙。不过,大队这关也没少费劲,陈婷要是不答应孙建国的要求,恐怕也不会这么顺利。临回城的头一天晚上,陈婷把刘沪生约到了村口场院的窝棚里,她跟刘沪生紧紧拥抱在一起,眼含着泪水说:"沪生哥,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原谅我的下贱。我这样做对不住冬梅姐,可我没有什么能报答你,没有你的悉心照顾和关爱,我可能活不到现在……"话没说完,陈婷抱着刘沪生痛哭起来,她哭得很伤心,很难过,那委屈的泪水就像济南趵突泉的泉水,喷涌不止。哭够了,她擦掉脸上的泪水哽咽着说:"沪生哥,你以后要多加小心,江帅这个人不地道,他最爱背地里下绊子使坏,造谣中伤也是他的强项。孙建国这个人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没有廉耻,什么下作的事情都能干出来。沪生哥,我不是个好女孩,可我实在没办法,要不然我就永远离不开靠山屯。你以后多保重……"   一块来到靠山屯的五个人,已经有三个人离开了,要说刘沪生心里不着急,那肯定是假的。不过,刘沪生还能坚持,他已经习惯了农村繁重的劳动,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就算一辈子扎根靠山屯,他刘沪生也能顽强地活下去。可江帅不一样,要是让他一辈子扎根靠山屯,他宁愿去死。   周冬梅刚离开靠山屯时,还经常给刘沪生写信,倾诉想念之苦。可过了一年后,周冬梅的书信渐渐少了,信的内容也只是客套的问候,已经看不出那么强烈的思念和牵挂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已经两个月没收到周冬梅的来信了,刘沪生写给周冬梅的信,她也没回。隐隐约约,刘沪生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中间肯定出现了什么误会或者是周冬梅那边遇到了什么麻烦,也有可能是看不到自己回城的希望,周冬梅变心了。苦思冥想,脑仁子都疼,刘沪生也没想出答案来。就算周冬梅变了心,刘沪生也不怪周冬梅,毕竟眼下两个人的处境不一样,假如自己以后回不了城,他和周冬梅就如火车的两条钢轨,永远也没有相交的可能了。   似乎就在转眼间,来到靠山屯已经五年了。这五年虽然经历了很多难以言表的痛苦和辛酸,可刘沪生心里也有很多温暖和感动。在自己生病的时候,队长媳妇李婶为他做的热汤面,为他熬的草药和姜糖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在自己被谣言中伤的痛苦时刻,他忘不了李春山李队长陪着自己一起落泪,他忘不了李队长那语重心长的开导与教诲,忘不了乡亲们的劝解和鼓励,更忘不了张秋桐、周冬梅的信任和声援。五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了,可那一幕一幕感人的画面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了刘沪生的脑海里。   八
  一九七四年的夏末,队长李春山到公社开会,听说上面给了他们靠山屯一个推荐上大学的指标。有社员群众推荐,上级领导批准,大学审查考核,不用参加考试就能上大学。李春山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刘沪生,并发动他们一队的全体社员都推荐刘沪生。刘沪生得到这个消息的同时,江帅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听到消息后,他立马去了公社,还是老一套,给公社管事的干部送礼。从公社回来,他又偷偷摸摸去了孙建国家,也是去送礼。   靠山屯的大多数社员群众虽然都推荐了刘沪生,可孙建国一票就给否决了,理由是刘沪生有劣迹,又不是党员。李春山据理力争,磨破了嘴皮子,一丁点事也没当,江帅顺利通过了上级领导的批准,顺利地迈进了大学的校门。临走时,他皮笑肉不笑地对刘沪生说:"沪生,对不起了。我走了,以后就没人跟你争这争那了,咱们将来上海再见面吧。"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话还真灵验。刘沪生还沉浸在没能上大学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突然间又收到了周冬梅的绝情信,信中说部队暂时不让考虑个人问题,让刘沪生不要再等她了。这年秋天,刘沪生母亲意外身亡,他的父亲因学术问题早在一年前就被关进了牛棚。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刘沪生含泪回到了靠山屯。往日热闹的草房里就他一个人了,刘沪生的心就如多日不烧火的土炕,拔凉拔凉的。想想来靠山屯插队之前的那股热情,想想来到靠山屯吃过的那些苦头,想想曾经热热闹闹的这三间草房子,再想想还被关在牛棚里的父亲,刘沪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1976年初冬,刘沪生的父亲因病死在了牛棚里。刘沪生回家料理完他父亲的后事,又回到了靠山屯。想想不明不白死去的双亲,想想为了给自己划清界限而选择分手的周冬梅,再看看自己没有前途也没有光明的人生路,刘沪生含泪吞下了半瓶安眠药。   刘沪生醒来的时候,他还躺在公社卫生院的病房里,李队长的媳妇正坐在他的身边抹眼泪。见刘沪生醒来了,李婶赶忙叫来了医生和倒在医院走廊的长凳上瞌睡的李春山,李春山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医生看了看刘沪生,笑着冲李队长两口子点了点头。   送走了医生,李队长的媳妇倒了半碗糖水,一勺一勺地喂刘沪生。站在床前的李春山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说:"沪生,咱作为一个男人,就算天塌下来,也要站着顶。"   有了这次生死的经历,记住了李队长劝解的话语,刘沪生彻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父母双亡,家里没了牵挂,刘沪生决定扎根靠山屯,一辈子踏踏实实做个农民。知道了刘沪生的心思,李队长让他媳妇给刘沪生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对象。这个女人虽是个寡妇,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孩,可她人长得特别漂亮,有文化,是省城来的知青。   一番相看后,双方都表示满意。这个女人叫杜春梅,比刘沪生早一年和男友一起来到了向阳公社甩湾子大队插队,因意外怀孕,她俩就领了结婚证。前年,杜春梅的男人得病死了,撇下了无依无靠的这娘俩。看看天真可爱的孩子,再看看可怜无助的杜春梅,刘沪生决定和杜春梅结婚。   结婚后,杜春梅和她女儿的户口都迁到了靠山屯,他们一家三口还是住生产队的那三间草房子里,婚后生活美满幸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一九七九年春天,知青返城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靠山屯。冷不丁听到这个消息,刘沪生两口子还没来得及高兴,心里就凉了,原来上面有规定,凡在农村结婚安家的知青暂时还不能返城。已经结婚成家了,家里也没有亲人了,刘沪生对返城的愿望并不那么强烈。可杜春梅的想法跟刘沪生不一样,虽然在农村呆了多年,可她还是不习惯农村的生活。再说了,她的父母都在省城,她的姊妹和亲戚朋友也都在省城,杜春梅非常迫切回到父母身边去。   九
  就在杜春梅为返城的事情坐卧不安时,她突然接到了她父母的电报,让她速回城有要事相商。杜春梅把女儿托付给刘沪生,当天就坐上了回省城的长途汽车。   五天后,杜春梅心事重重地回到了靠山屯。到家后,她先跟刘沪生吵了一家,就哭哭啼啼地找到孙建国,扑通一声跪在孙建国面前,哭着说:"孙书记,你可要给我做主啊,我这日子算没法过了,刘沪生那个畜生不如的东西,趁我不在家,他糟蹋了我刚刚八岁的女儿。"   一听是这么大的事情,孙建国当即派民兵把刘沪生押到了大队部。听到消息的李春山两口子急忙赶到了大队部,极力替刘沪生开脱。对杜春梅的哭诉孙建国心知肚明,他知道杜春梅的真实想法,就板着脸问杜春梅:"你想咋?""我要跟他离婚,我不能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他要是不离婚,我就到公社去告他。"   没等孙建国开口,刘沪生愤怒地说道:"你这娘们也太狠毒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你可以往我头上扣屎盆子,可你不应该连累孩子啊,孩子还小,她以后咋做人啊。" "刘沪生,先不要扯别的,你到底是离婚还是去公社?"孙建国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刘沪生,没好气地问刘沪生。   刘沪生想也没想,斩钉截铁地说:"我跟她丢不起这个人,我同意离婚!" "好啦,放开他吧。"孙建国说完,冲那两位拧着刘沪生胳膊的民兵摆了摆手。   三天以后,刘沪生跟杜春梅离婚了。   头一天到大队开离婚介绍信的时候,孙建国那双色眯眯的眼睛盯着杜春梅的胸脯说:"刘沪生要是要求你领着孩子到公社卫生院作检查,你这人可就丢大了,这介绍信我不能给你开,要是给你开了离婚介绍信,不光刘沪生恨我,靠山屯的社员群众都得骂我。"杜春梅明白孙建国的暗示,她用身体换了一张离婚介绍信。   靠山屯里的社员群众虽然都清楚刘沪生的人品,也都知道杜春梅是为了尽快回城诬陷了刘沪生,可这件事对刘沪生的打击也不小。既然杜春梅的心如蝎蛇,刘沪生对这段婚姻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可一想到天真无邪的孩子,刘沪生的心里就一阵阵难受。   经历了这次离婚风波,刘沪生变得越来越坚强了,他放下了所有的思想包袱,挺直了腰杆,白天积极参加生产队的各项劳动,晚上就在灯光下认真学习。看看坚强乐观的刘沪生,屯子里的老少爷们都对他伸大拇指。   一九八〇年的七月份,刘沪生满怀信心地参加了全国统一的大中专招生考试,这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个年头。   虽然离开学校十多年了,可刘沪生从小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刘沪生又一直在坚持学习,所以,他对这次高考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知青电视剧剧照图片   一九八〇年的秋天,刘沪生高高兴兴地离开了靠山屯,是屯子里的老少爷们敲着鼓打着锣一路欢送刘沪生去的向阳公社汽车站,看着他坐上了去边城的客车,乡亲们才依依不舍地返回了靠山屯。刘沪生以优异的成绩迈入了上海一所名校的大门,他坚持了多年的大学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也成了向阳公社第一个考上名校的大学生。   十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八日,刘沪生、陈婷、周冬梅应邀参加了上海知青赴边疆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活动结束后,刘沪生一行三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靠山屯。见到白发苍苍的李春山老两口时,刘沪生上前紧紧抱住他俩,哽咽着说:"李叔李婶,对不起了,沪生冷落了你们啊,这么多年了才回来看你们。"   李春山的老伴擦掉脸上的泪水,也哽咽着说: "沪生,不要这样说,年年收到你的汇款,我和你叔从心里念你的好。再说了,你们都忙,离这又远,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啊。" "都是我们不好,再忙也应该常回来看看,真得对不住老队长和老婶子了。"陈婷和周冬梅说着,也激动地握住了李春山老两口的手。   "今天你们都回来了,咱们高兴,走,快进屋,婶子给你们包饺子吃。"李春山的老伴说完,拉着大伙走进了她家新盖的大瓦房里。   饭后,李春山皱着眉头问刘沪生:"沪生,秋桐咋没来?他还好吧。还有江帅,那孩子虽然讨人嫌,可我们还是挂念着他。"   听李春山问张秋桐,周冬梅赶忙笑着说:"老队长,秋桐让我代他向您二老问好!他现在还在军队上工作,很忙,实在是脱不开身,等有机会,一定来看老队长和老婶子。"周冬梅说完,顺手把一个红包塞给了李春山的老伴。   等周冬梅说完,刘沪生轻轻咳了一声说:"江帅前几年因贪污公款被判了刑,明年就该刑满释放了。我大学毕业后,和陈婷结了婚,冬梅成了秋桐的老婆。"刘沪生说完,看着陈婷笑了笑。周冬梅红着脸看了刘沪生一眼,不好意思地说:"老队长,当年的情况您不知道,我当兵一年后,刘伯伯被打成右派关进了牛棚,组织上让我跟他一家划清界限,我当时一是身不由己,再加上年轻,就……"周冬梅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好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都是天意。孙书记当年造了孽,上帝也惩罚了他,他在轮椅上坐了三年,临死也没闭上眼。江帅心术不正,也遭到了报应。杜春梅回城后也没得好,十年前得了脑血栓,到现在还是一个人生活。依我看,人这一辈子就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情,做好事才会有好报。"李春山说完,大伙都随声附和。   相聚的时间总显得那么短暂。三天后,刘沪生一行三人含泪告别了李春山老两口,告别了靠山屯的乡亲们,告别了承载他们梦想、承载他们忧伤和欢乐的第二故乡,依依不舍地返回了上海。   以后的日子里,只要能抽挤出时间,刘沪生他们就轮流来边城看看,因为他们始终放不下靠山屯,更放心不下李春山老两口。   这篇文章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编写的纪实作品,文中人物都是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草根作家(朱成金)原创作品

走进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一场奉献与感恩的师生情。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范伟淋4天雨拍戏太敬业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有没有让你有特别记忆的人或事?范老师这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教书,在他的生活中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比过去蒸馒头为什么要在馒头上点红点?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科普日常生活小知识过去的人蒸馒头都会习惯性的在馒头上点个红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我就在电视剧里看见过,还挺有意思的。那么为什么要点这个红点呢?有没有什么特妈妈牌糖葫芦,我有你没有。当中秋节遇上国庆节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糖葫芦今天过节,我妈做了一天的好吃的,中午做了一桌子好菜,下午又给我做了糖葫芦,味道好吃的不得了,简直绝了。眼看着天气一天一天的变冷了,冬天可追求爱情,热衷宫斗,高贵妃一生的悲剧在那场选秀中早已注定。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如懿传被下架高贵妃形象她是乾隆登基时册封的唯一的贵妃,有着荣耀的母族,华贵艳丽的容貌,一手琵琶绝技后宫无人能及,纵使性格娇纵任性,有着这样的背景也该在后宫风光无关于猫主子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快来围观。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科普宠物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猫咪为首的萌物大军已经逐渐攻占人类家园。尤其是长相上就萌萌哒的猫主子们,不但在心灵上驯化了人类,还让越来越多的人,为成为猫主子的曲有误周郎顾,小琵琶精白蕊姬,悲惨的一生如棋子般任人摆弄。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如懿传被下架在御前演奏一次便可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因弹错一个音便可让皇上相中的白蕊姬,作为太后的一颗棋子,她无疑是成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从未让皇上对她的身寒香见一段历史承认的偏爱打造出金丝牢笼令她囚困一生。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如懿传被下架她出生于边地寒部,貌美体香,能歌善舞,心地善良,名动天山,被称为天山寒部第一美人,深受部落百姓的爱戴。初见寒企那年她16岁,寒企18岁,情不知所起一蛇蝎美人金玉妍,护母族,害皇嗣,终得众叛亲离无人送终的结局。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如懿传被下架有时候生了一副过人的容貌,可能并不一定是好事。蛇蝎美人金玉妍,护母族,害皇嗣,终得众叛亲离无人送终的结局。金枝玉叶,尽态极妍,玉氏宗室之女金玉妍,生谁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个盛世美颜之钱小豪。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钱小豪林正英徒弟在这个小鲜肉盛行的年代,我们仿佛习惯了看到男明星精致到头发丝的妆容,而曾经称霸影视屏幕的那些硬汉英雄,武打巨星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时间长歌行给最凶的配了个最能撒娇的,小哭包公主驯服大灰狼侍卫冷面侍卫皓都武功高强,小公主乐嫣手无缚鸡之力,偏偏唯有柔弱的小公主乐嫣,可以轻而易举地拦下,所向披靡的皓都。李乐嫣是秦王李世民最年幼的女儿,自小与堂姐李长歌相伴长大,姐妹之情非常深孙俪晒视频,网友直呼娘娘太厉害,提升幸福的秘诀就在这三点4月26日,孙俪晒出一段锻炼的视频,视频中她展示了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先是倒立,秀了一把超强的腹部核心力量,后又盘腿膝盖几乎触碰到脸部,网友看后直呼娘娘太厉害了。娘娘不止锻炼身体厉
逍遥楼一个得名于庄子逍遥游的楼己亥正月雨中登桂林逍遥楼车青莲廉纤作雾笼清晨,对面山川看不真。百里漓江稀画舫,千寻桂岭少游人。登楼忘却风欺耳,赏景何妨雨透身。伫望乌云飘散处,青螺出水未沾尘。己亥正月我在细雨蒙蒙中晨趋鹭屿云,夕待鮀江月辛丑初夏闽粤沿海游满路花辛丑初夏闽粤沿海重游车青莲晨趋鹭屿云,夕待鮀江月。信风推碧浪声声接。潮痕乍落,曲岸沙如雪。重来三载越。一路芳菲,恍同前度时节。长堤伫立,夜色何清绝。肯捐名利念留欣悦。中宵气爽有诗有远方五岳归来不看山,料应未上七星岩。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元帅的游七星岩诗勾勒出七星岩的秀丽景色。七星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景区总面积达8。23平方公里,因七座石灰岩峰排铁血慰军魂谒慕生忠将军纪念馆浪淘沙令谒慕生忠将军纪念馆车青莲戈壁本无人,四野沙尘。无风也是浪波浑。偶有牛羊穿此过,亦未留存。铁血慰军魂,筑路修村。寒山雨雪昼昏昏,怎敌心中书画境,绮梦成真。参观了慕生忠将军纪念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满庭芳游园感怀兼寄旧友车青莲菡萏衔红,琅玕着翠,故园无限清芳。当初却是,急雨过横塘。一叶扁舟荡漾,临流影粉面檀妆。别离久风吹云散,何处驻流光。年来常伫望,云亭杳杳,桂棹茫茫。且吩咐夏初临屏南山中数日大雨作夏初临辛丑四月初八屏南山中数日大雨车青莲苦雨迷离,瘴云低压,阴崖直下飞湍。晓色将开,远闻野鸟关关。冷吹时击琅玕。隔车窗意绪难安。枝疏花落,林深雾湿,衣薄人寒。浮光侵眼,鹭过池塘,远有诗有远方梅岭古道广东的珠玑古巷与梅岭相邻,参观完珠玑古巷,第二天又来到了梅岭。梅岭古道(也称梅关古道)位于广东南雄市市区江西省大余县县城之间。梅岭即五岭之东者大庾岭山脉腹地部分,是庾岭的要塞部位,独钓寒江雪何人的诗句,你知道吗?(一)己亥正月谒柳子庙三千里外蛮荒地,十载孤根谪宦身。目断长安车已远,情牵故国意难陈。田间昼夜同甘苦,竹下寒喧尽得春。野水横流成过往,零陵永记德馨人。柳子庙柳宗元(773年819年文起八代之衰苏轼对韩文公的赞誉己亥正月谒韩文公祠车青莲(一)贬黜蛮荒不畏难,兴农释仆整溪滩。虚怀恰是先生德,自此员江改姓韩。(二)投荒万里不孤单,古木千章改姓韩。报国情知羞隐逸,防边不顾易清寒。蛮夷隔世安民苦,荷!亦是吾之最爱也雨中观荷车青莲乌云布四围,疾雨燕低飞。我自寻幽去,青荷作伞归。又一曲菱歌出碧流,满池红粉弄轻柔。谁言雨打花零落,菡萏三千意未休。又墨云拖雨过陂塘,点点珍珠意未央。半亩红莲亭立处,悠一湖波影漾,半亩玉光重。原创诗词咏荷夏荷车青莲一湖波影漾,半亩玉光重。翠盖相连处,芙蕖点点红。咏荷二首车青莲其一承旨司炎日,亭亭一水天。绿裙翻玉露,粉脸曳清妍。出垢芳菲净,迎风秀骨坚。德馨何用表,高洁自成仙。其二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