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谁看见TA在自杀?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话题。因为,它偏离了生命的正轨,偏离了生活的日常,而陷入了无常的虚无之中。
  很多人,把自杀归为生命无常,归为惋惜哀叹,但这些都是无关痛痒,是人性里的懦弱,也是旁观者的轻描淡写。
  自杀,早已是一种可以预防的行为,可以治愈的"病"。
  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自杀的可预防和可治疗性,促进公众对于自杀预防重要性的认识,从2003年开始,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终于,我们可以理性地去看待自杀,用科学的方法去预防自杀的发生。
  01
  自杀,已经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身份地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我们先来看一组统计和调研数据:   1.全球自杀问题。   全球每年至少有8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而且每年的自杀未遂人数更为庞大,是自杀死亡人数的20到25倍。这说明自杀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精神卫生问题。   2.中国自杀人数。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28.7万。而因失学、下岗、婚姻、人际关系等各种心理问题导致自杀的人数,则是其它自杀人数总和的10倍以上。   另一组更加触目惊心的数据是,中国93%有自杀行为的人没有看过心理医生,在每年8万自杀未遂者中,被进行心理评估的还不到1%。   3.中国青少年已成为自杀高危群体。   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4.因抑郁自杀的情况。   联合国卫生组织研究并预测: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因素中的第 5 位,仅次于冠心病。我国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抑郁发生率在25.5%~44%之间,与西方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发生率在25%~40%之间相一致。中学女生在抑郁症状发生率上显著多于男生。   02
  所有自杀的人,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每一颗离去的灵魂,都藏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痛。   每一次自杀,都是自杀者的决绝与解脱,只是,这种决绝和解脱,本可以化解,可以获得安抚。只是,每一个决定自杀的人,都不会直接告诉你,TA想离开了。每一个自杀的人,其实都呼救过,只是旁边的人,没有听到。   或者,他们的呼救,需要你看见并听见,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疼痛与绝望。   多数人的自杀,多源于心理问题。比如压力过大、突遭刺激、长期忍受某种侵害、亲子矛盾、产后抑郁、社交断层,以及生理疾病引起的心理问题等等,都可能导致有自杀的倾向。一旦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走向自杀的可能性就极大。   比如,近些年,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初中生跳楼自杀的新闻,时常可见,无不扼腕。   就青少年成自杀高危群体问题,经多种途径的调研与走访,以及案例分析,发现引发自杀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来自于三方面:   第一,家庭原因。   这方面,由于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所形成的唯分数论,导致很多认知不足的家长,容易与孩子形成唯学习论的单一武断的亲子关系。这种教育基本陷入了人格培育缺失的误区。这样的家庭,更容易形成亲子冲突,会导致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如青少年犯罪、辍学等;长期、激烈的亲子冲突也会导致自杀行为的增多。   第二,学校原因。   对诸多青少年自杀案例的分析来看,最典型的自杀是长期学习压力加上严重亲子冲突,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的瞬间崩溃,走向极端。还有一种是校园霸凌。   第三,青少年身心发展剧烈,本能容易冲动,但心智尚未成熟。   让我们来看看,青少年期的孩子正经历着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第5阶段为青少年期(12-18岁),发展课题为: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同一性指的是: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与选择。   而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和身体都开始有了疾风骤雨般的变化。他们最大的思考就是"我是谁?"、"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当有了消极的同一性时,就会形成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危险角色。   埃里克森称:如果儿童感到环境对允许他把下一阶段整合在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在内的所有形式进行彻底剥夺,那么,儿童就会以野兽突然被迫捍卫其生命般地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进行抵抗。   比如:我并不是你说的那样,你误会我了,你怎么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一样指责我?你究竟是不是我至亲的人,为什么你要替别人说话?都是我不好,好吧?那我去死,这下你满意了吧!   青少年有着过于自我的状态,导致自我中心,个人崇拜,他们的世界里往往有着非黑即白的绝对主义,这绝对自我的状态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大部分女性自杀的原因,集中于婚恋纠纷、产后抑郁、长期遭受家暴,以及职场霸凌等。而男性多见于生活压力,犯罪等。   03
  只是,我们永远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挣扎在自杀的边缘。   我们要怎样才能看到他们,尊重他们的痛苦,聆听他们的迷惘,用共患难式的义气,一起把他们的疼痛消去,让他们孤独而绝望的灵魂,重回正轨,重见阳光。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早在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在他的《自杀论》中,论述过自杀率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通过社会整合是可以将自杀率降低的。   之后,无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也一次次证实了自杀在群体层面的可预防性,和在个体层面的可治疗性。比如:   1. 研究发现引导媒体合理报道自杀有助于降低自杀率;   2. 限制自杀工具或自杀场合的可及性、降低家用煤气或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可以降低自杀率;   3. 意大利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电话支持服务,可以显著降低社区老年人的自杀率;   4. 突发事件后,社会提供专业的心理扶持和干预,可以及时调整当事人的心理状况;   5. 农村禁止农药后,妇女的自杀率就下降了很多。   6. ……   除了这些社会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可以降低自杀率外,更重要的是身旁的人,要能看到TA。   看到TA的言行有没有异样,身体有没有异样,眼神有没有异样。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更全面更理性的教育和沟通,学习再好,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是空的。   妻子能多关心繁忙的丈夫,是不是该休息了,再多钱财,都抵不来一个阳光康健的丈夫。   那个丈夫,是不是该多了解一下产后抑郁,多尊重一下你的妻子,没有冷漠,没有暴力,没有背叛。   04真的,压垮一个人的,绝不是那一根稻草,而是无数的稻草在日以继夜地累积、叠加之后,变成了千斤重压。谁在下面,都会粉身碎骨。   或许,你就是那个回家前默默趴在方向盘上的人。   或许,你就是那个半夜在卫生间默默流泪的人。   或许,你也是那个在公交车最后一排无声大哭的人。   或许,你还是那个坐在公园椅子上安静大笑的人。   ……   一切,看起来都很安静。只是,那个TA,不愿意跟你说TA的不堪、愤怒、劳累,以及那一点点的生的希冀。   我们,一定不能再漠视,不能再视而不见,因为,每一个TA,都是你的同类。   05
  2003年开始,每年的9月10日,被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每年的预防自杀日,均设有一个专门的主题,2020年的主题仍然是"共同努力 预防自杀"。   无论如何,预防和治疗自杀,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个行业的事情,更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是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你我一起,努力来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氛围,关切地询问、倾听和陪伴那些正经历人生苦难的身边人或亲人,让他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纽带,才能减少自杀这样的悲剧。   当然,如果亲人或朋友的帮助作用不大,别忘了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因为自杀是可以治疗的、痛苦是有办法缓解的、希望是可以找到的。   愿每一个人,余生安然!

王小波一个过于正常的人活下去的诀窍,就是保持愚蠢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王小波的文章,其实只是借用小波的故事,讲了一些我自己的东西,有人对我说我非常喜欢王小波,你能不能再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说实话,听见这话,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所以我一活着是一种疾病虚伪太蠢,真实太傻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说,这个世界悲观不被允许,乐观又太愚蠢。其实我们还可以说,这个世界,真实艰难却美好,虚伪容易却愚蠢。因为真实难,所以难真实,这是我们最大的困境!01一个人人都在演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是假象,三十而已是假话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十不惑,盖因认知及经历不足罢了。01二十不惑无知无畏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为了观众,苏东坡李子柒胡歌内心纯粹,人生自有贵气经历越来越多,喜欢的人事却越来越要求干净纯粹,大概是人生一直处于一种复杂之中,所以对简单反而有了特别的要求。和人交往,不喜欢复杂一个人时,不喜欢复杂做事情时,也不喜欢复杂我知道,只陶渊明做喜欢的事,过喜欢的生活,成喜欢的样子亲友频相劝,疑我与时乖。一世皆尚同,何不汩其泥。陶渊明读陶诗,读来一片神气清爽。读陶诗,不问世间名利争斗,仅得一片真意。陶渊明其人,不管是进入世俗当官,还是入田园做隐,都仅仅是因为内心越富足,人生越安宁01越是灵魂觉醒,越是自由自在我一直想要找到关于灵魂的答案,然而我始终只是一个问者,不停地问,却始终没有真正问到核心的问题。但我知道,有人在人生的追问之中,触及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给没钱时相濡以沫,成名后不离不弃,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爱一个人最好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圣经里是这样说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爱与被爱,都是每个人会经历的关卡,却孙思邈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孙思邈大医精诚有什么是老龄化社会?什么是老龄化社会?当有人从你身边慢慢走过空气中全都是风油精樟木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满身汗肉酸臭味的人行河堤的时候当公园广场日夜革命歌曲震天响的时候当每一个人群见面总是问侯高血压糖尿病有些人一旦爱过了,就不会再爱假装一起欢腾,假装舍不得我吧,留低些思忆给那伤心的人,就算假所有欢情都难逃假装。有些人一旦爱过了,感觉就不会再爱。始终感觉少了原来的甜蜜跟冲动,再有机会都在以为假裝。如果说最初的感吃得咸鱼抵得渴,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马云说得很对,你创业的时候,反对你的都是身边的亲朋戚友,你办庆功宴的时候,坐满你身边的也是亲朋戚友。不要尝试去试探别人道德的底线,结果多是往往令人失望。我们多数的伤害都来自跟你熟的
微风不燥,岁月记忆中不知你是否还能记得那六月的微雨缠绵,那雨水浸入发丝的清凉,是否还记得雨水顺着留海流下来时的忧郁,是否还记得细雨经过敏感的鼻尖时的心酸,你不会会知道那稍纵即逝的感觉竟是我对你的留恋我柳林风声读后感柳林风声读后感柳林风声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又富含哲理。书中塑造了几个可爱的动物形象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欢冒险的鼹鼠热情好客充满浪漫情趣的河鼠侠义十足具有领袖风范有时候,人需要出去看看,让心中的惆怅释放在山林,变为星光又近年末,先前前往远离家乡寻觅山林清闲几日,一切并非刻意而为之,但每年此刻都会赶到此地。想不起来当时和好友怎样定下行程安排相聚,只记得想法一出,意见一致,体验那种感受。随后午时已到深不见底的夜色,放肆地吞噬了光线和那些绿意深不见底的夜色,放肆地吞噬了光线和那些绿意。这样的夜晚,静的吓人。而我,偏偏就醒在这个无边宽广的黑色世界里,辗转难眠。捂着肿胀的腮帮子,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的转圈。窗玻璃上映出我疼痛芙蓉花开两相望,抚弦弹琴羡鸳鸯赠友人芙蓉花开两相望,抚弦弹琴羡鸳鸯。莫愁夏日多情雨,秋来寻觅云衣裳。六月石榴石榴羞腮红,二八待闺中。若晓出嫁时,八月问秋风!攀佛台白云仍是几徘徊,颙望高峰古佛腮。红毯香花非径路,老王门前的京密引水渠兴致所至,注册创作帐号几个月了。几月来,也写了不少动态小短文。现在想要一个本地认证,按照认证条件,应该留意身边的事件,今天听同事老王讲了他小时候的事情,听来有趣,发在这里与友友们分100的离婚决心,被1个问题击得溃不成军认识阿蓉的人,都特别想不通一个问题,那就是阿蓉怎么会跟大海谈恋爱。阿蓉漂亮能干,又有文化。大海小学都没有毕业,黑黑的脸上布满沧桑。可是,俩人不但恋爱,一年后还结了婚,在都市村庄租了黄河小浪底工程大河安澜惠黎苍作者非花非雾黄河,中华民族之图腾黄河,中华民族之忧患。黄河宁,天下平,九曲黄河世代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深沉梦想,当历史踏着坚实的步伐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洛阳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凝思录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外一篇)文丨曹旭小小少年有什么可愁苦的呢?早些年的一个半大的农村孩子,被迫盖房。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吧,房子盖到一半的时候,这孩子找不到了,四处找他要工料或者借东西,却找不到他。一个近亲,在村换位思考,心轻松,人安好有一个劝慰人们相互理解的常用词,叫换位思考。如果人人都能换位思考,彼此定然会心轻松,人安好。换位思考,就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相互理解最重要。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心与心都是相通的。只有亲情诗词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老话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年少的时候,总想着早点摆脱父母的管束。世界之大,跑的越远越好,绝不恋家。等到自己为人父母,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父母在,不远游。当我们终于懂得了父母之恩情,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