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通典卷五十一礼十一沿革十一吉礼十

  天子七祀(诸侯附  殷 周 汉 后汉 魏 晋 隋 大唐)
  殷制,天子祭五祀:户一,灶二,中霤三,门四,行五也。岁遍。(凡祭五祀於庙门。户主出入,灶主饮食,中霤主堂室居处。韦昭云:"古者穴居,故名室曰中霤。"行主道路行作者。)诸侯大夫与天子同。
  周制,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此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司命,督察三命。厉主杀罚。司命与厉其时不著,是则春祀司命,秋祀厉也。或者合而祀之也。)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適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灶,或立户。
  汉立五祀。白虎通云:"户一祀,(春万物触户而出,亦为阳气之生,欲留之,即祭户。户者,人所出入者。)灶二祀,(夏火主长养万物,即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门三祀,(秋万物成熟,将内之,从外而入内自守而祭门。门者所以闭藏。)井四祀,(冬水主万物伏藏而祭井。井者水主,藏在冬。)中霤五祀。(六月土王,而祭中霤者,象土位在中也。)岁一遍,有司行事,礼颇轻於社稷。"(祭五祀,天子诸侯以牛,因四时祭牲也。一说户以羊,灶以鸡,中霤以豚,门以犬,井以豕。或曰:中霤用牛,不得用牛者用豕,井用鱼也。)
  后汉建武初,有五祀之祭:门,户,井,灶,中霤也。有司掌之,其祀简於社稷矣。人家祀山神、门、户。(山即厉也。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魏武王始定天下,兴复旧祀,而造祭五祀:门、户、井、灶、中霤也。
  晋傅玄云:"帝之都城宜祭一门,正宫亦祭一门,正室祭一户,井、灶及中霤,各择其正者祭之。"以后诸祀无闻,唯司命配享於南郊坛。
  隋制,其司命、户以春,灶以夏,门以秋,行以冬,各於享庙日,中霤则以季夏祀黄帝日,(夏季土德王。)各命有司祭於庙西门道南,牲以少牢。
  大唐初,废七祀,唯季夏祀祭中霤。开元中制礼,祭七祀,各因时享,祭之於庙庭。司命、户以春,灶以夏,门、厉以秋,行以冬,中霤以季夏。其仪具开元礼。
  说曰:天子诸侯必立五祀。五祀者,为其有居处出入饮食之用,祭之所以报德也。历代同,或五或七。周礼,天子祭七,诸侯祭五,降杀之差也。殷天子、诸侯、大夫皆五。郑注云殷礼者,以祭法差降殊异故言之。郑又云:"祭灶,祀老妇人,古之始炊者也。"以此推之,七祀皆应古之始造者焉。马融以七祀中之五:门、户、灶、行、中霤,即句芒等五官之神配食者。句芒食於木,祝融食於火,该食於金,脩及玄冥食於水,句龙食於土。月令五时祭祀,只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祭也。许慎云:"月令孟夏祀灶。王者所祭古之有功德於人,非老妇也。"郑玄云:"为祭五祀,灶在庙门外之东,祀灶礼,设主於灶陉。"祝融乃古火官之长,犹后稷为尧司马,上公也。今但就灶陉而祭之,屈上公之神,何其陋也!又月令云"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文列在上,与祀灶绝远,而推合之,文义不次,焉得为义也!又左传云:"五官之神,生为上公,死为贵神。"若祭之灶陉,岂传谓贵神乎!特牲馈食礼云"尸谡而祭饎爨",以谢先炊者之功。知灶神是祭老妇,报先炊之义也。臧文仲燔柴灶,夫子讥之云"盛於盆,樽於瓶",若是祝融之神,岂可以盆瓶之器,置於陉而祭之乎?郑冲云:"五祀虽出天地之间,阴阳之气,实非四时五行阴阳之正者也。月令春祀户,祭先脾;秋祀门,祭先肝。此顺气所宜,藏所值耳。又司命则司命星下食人閒,司谴过小神矣。"袁准著正论,以为:"五行之官祭於门、户、行、灶、中霤。中霤,土神也。火正祀灶,而水正不祀井,非其类也,且社奚为於人家之屋栋閒哉!礼记王七祀,诸侯五,大夫三,冬其祀行,是记之误也。井不轻於灶,行不唯冬。白虎通云"月令冬祀井"是也。"秦静云:"今月令谓行为井,是以时俗或废行而祀井。魏武兴复旧祀,而祭门、户、井、灶、中霤,凡五祀焉。(按汉诸儒戴圣、闻人通汉等白虎通议五祀则有井之说,盖当时已行,中閒废阙,至魏武重修旧典而祭井焉。)高堂生月令仲冬,祀四海井泉。祭井自从小类,不列五祀,儒家误以井於五祀,宜除井而祀行。"傅玄曰:"七祀五祀,月令皆云祀行而无井。月令先儒有直作井者。既祭灶而不祭井,於事则有阙,於情则不类,谓之井者近是也。"又按白虎通曰:"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祖者,徂也。徂即行之义也。)
  宗室助祭议(后魏)
  后魏孝明帝熙平二年,侍中江阳王继表言:"臣功緦之内,太祖道武皇帝之后,於臣始是曾孙。道武帝受命之主,配天郊祀,百代不迁。而曾玄之孙,烝尝之荐,不获拜於庙庭,霜露之感,阙陪奠於阶席。伏见孝文皇帝著令铨衡,取曾祖之服,以为资荫;而况曾祖为帝,而不见录。请付外博议,永为定准。"
  小学博士王僧奇等议:"按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然则太祖不迁者,尊王业之初阶;二祧不毁者,旌不朽之洪烈。其旁枝远胄,岂得同四庙之亲哉?而四庙者,在当代服属之内,可以与於子孙之位,若庙毁服尽,岂得同於此例乎?请以四庙为断。"
  国子博士李琰之议:"按祭统曰:"有事於太庙,群昭群穆咸在。"谓宜入庙之制,率从议亲之条,祖祧之裔,各听尽其玄孙。使得骏奔堂坛,肃承禘礿,则情理差通,事无舛駮。"
  侍中任城王澄等奏:"臣等参议,江阳之於今帝也,计亲则枝宗三易,数代则庙应四迁,吉凶尚不告闻,拜荐宁容辄与。高祖孝文皇帝聪明玄览,师古立政,陪拜止於四庙,哀恤断自緦宗。即之人情,冥然符一;推之礼典,事在难违。此所谓明王相沿今古不革者也。"
  太常少卿元端议:"祭法云:王立七庙,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远庙为祧,有二祧。而祖考以功重不迁,二祧以盛德不毁。迭迁之义,其在四庙。记云"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有所援引,然与朝仪不同。如依其议,匪直太祖曾玄,诸庙子孙,悉应陪列。既无正据,窃谓太广。"
  灵太后令曰:"议亲律注云:"非唯当代之属籍,历谓先帝之五代。"此乃明亲亲之义笃,骨肉之恩重。公卿众议,以远及诸孙太广致疑,百僚助祭,可得言狭也?祖庙未毁,曾玄不与坛堂之敬,便是宗人之昵,反外於附庸,王族之近,更疏於群辟。先朝旧仪,草创未定,刊制律宪,垂之不朽。琰之援据,甚允情理。可依所请。"
  庶子摄祭(周)
  周制,曾子问:"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其祭如之何?"孔子曰:"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贵禄重宗也。上牲,大夫少牢。)祝曰:"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常事"。(介,副也。不言庶,使若可以祭然。)若宗子有罪,居於他国,庶子为大夫,其祭也,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此谓宗子摄大夫也。)摄主不厌祭,不旅,不嘏,不绥祭,不配。(皆避正主也。厌,厌饫神也。厌有阴有阳,迎尸之前,祝酌奠,奠之且飨,是阴厌也。尸谡之后,彻荐俎敦,设於西北隅,是阳厌也。此不厌者,不阳厌也。不旅,不旅酬也。不嘏,不嘏主人也。不绥祭,谓今主人也。今主人,谓摄主也。若正主人,即得绥。绥,谓减毁神前馔,若神有飨也。不配者,祝辞不言以某妃配某氏也。绥,许恚切。敦音对。)布奠於宾,宾奠而不举。(布奠谓主人酬宾,奠觯於荐北也。宾奠谓取觯奠於荐南也。此酬之始也。奠之不举,止旅也。)不归肉。(肉,俎也。谓与祭者留之共燕耳。)其辞於宾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辞犹告也。宿宾之辞也。与宗子为列,则曰宗兄若宗弟。昭穆异者,曰宗子而已。其辞若云"宗兄某在他国,使某执其常事,使某告"也。)曾子问:"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乎?"孔子曰:"祭哉!"(有子孙存,不可以乏先祖之祀。)"请问其祭如之何?"孔子曰:"向墓而为坛,以时祭。(不祭於庙,无爵者贱,远避正主。)若宗子死,告於墓,而后祭於家。(言祭於家,容无庙也。)宗子死,称名不言孝,(孝,宗子之称,不敢与之同也。其辞但言"子某荐其常事"也。)身殁而已。(至子可以称孝者也。)子游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以,用也。用此礼祭也。)若义也。(若,顺也。)今之祭者,不首其义,故诬於祭也。"(首,本也。)
  庶子在他国不立庙议(晋)
  晋刘氏问蔡谟曰:"非小宗,及一家之嫡分张不在一处,得立庙不?"答曰:"礼,宗子在他国,而庶子在家,则祭。先儒说曰:"有子孙在,不可以乏先祖之祀也。"(不乏祀者,明宗子在他国,不得庙祭,故令庶子祭於家也。)苟在他国,虽是宗子,犹不得立庙,况非嫡长乎!"
  兄弟不合继位昭穆议(晋 东晋 大唐)
  晋武帝泰始四年,诏荀崧绍高祖彧封爵,继崧兄敬侯。崧父太尉顗以为宜依文帝、景帝,同为一穆。崧顾命子蕤垂范,遵而奉焉。
  东晋元帝建武中,尚书符云:"武皇帝崩,迁征西府君;惠皇帝崩,迁章郡府君;怀帝入庙,当迁颍川府君。"
  贺循议:"古者帝各异庙,庙之有室,以象常居,未有二帝共处之义也。如惠怀二主,兄弟同位,於禘祫之礼,会於太祖,自应同列异坐而正昭穆。至於常居之室,不可以尊卑之分,义不可黩故也。昔鲁夏父弗忌跻僖公於闵上,春秋谓之逆祀。僖公,闵之庶兄,闵公先立,尝为君臣故也。左氏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怀帝之在惠帝代,居藩积年,君臣之分也;正位东宫,父子之义也。虽同归昭穆,尊卑之分与闵僖不异,共室亵黩,非殊尊卑之礼。以古义论之,愚谓未必如有司所列,惠帝之崩,当已迁章郡府君,又以怀帝入庙,当迁颍川府君,此是两帝兄弟各迁一祖也。又,主之迭毁,以代为正,下代既升,则上代稍迁,代序之义也。若兄弟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得兼毁二庙,礼之常例也。又殷之盘庚,不序阳甲之庙,而上继先君,以弟不继兄故也。既非所继,则庙应别立。由此言之,是惠帝应别立,上祖宜兼迁也。故汉之光武,不入成帝之庙,而上继元帝,义取於此。今惠怀二帝,不得不上居太庙,颍川未迁,见位馀八。非祀之常,不得於七室之外假立一神位。"(庾蔚之谓:"尔时愍帝尚在关中,元帝为晋王,立庙犹以愍帝为主,故上至颍川为六代。怀、景二帝虽非昭穆之正数,而庙不合毁,是以见位馀八也。")循又议曰:"殷人六庙,比有兄弟四人袭为君者,便当上毁四庙乎?如此四代之亲尽,无复祖祢之神矣。又按殷纪,成汤以下至於帝乙,父子兄弟相继为君,合十二代,而正代唯六。易乾凿度曰:"殷帝乙,六代王也。"以此言之,明不数兄弟为正代。"
  大唐开元四年,太常卿姜皎及礼官太常博士陈贞节、苏献等上七庙昭穆议曰:"礼,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为七,而太祖常存,圣人之大典也。若礼名不正,则奠献无序矣。谨按中宗孝和皇帝在庙,七室已满。今太上皇是中宗之弟,以六月升遐,甫及仲冬,礼当迁祔。但兄弟入庙,古则有焉,递迁之礼,昭穆须正。谨按晋太常贺循议:"兄弟不相为后也。故殷之盘庚,不序於阳甲,而上继於先君;汉之光武,不嗣於孝成,而上承於元帝。"又曰:"晋惠帝无后,怀帝承统,怀帝自继於代祖,而不继於惠帝。其惠帝当同阳甲、孝成,别出为庙。"又曰:"若兄弟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可兼毁二庙,此盖礼之常例。"荀卿子曰"有天下者事七世",谓从祢以上。尊者统广,故恩及远祖。若旁容兄弟,上毁祖考,此则天子有不得全事七代之义也。孝和皇帝有中兴之功,而无后嗣,请同殷之阳甲、汉之成帝,出为别庙,时祭不亏,大祫之辰,合食太祖。奉睿宗神主升祔太庙,上继高宗,则昭穆永贞,献祼长序,礼也。此万代之典,敢不飏言。"从之。改造中宗庙於太庙之西。
  时河南人孙平子上封事曰:"臣窃见今年正月,太庙毁,此乃跻圣贤之所致也。臣按左传云:"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烝尝禘於庙。"今日有违於此也。昔鲁文公二年,宗伯弗忌跻僖公於闵公上,后致太室坏,春秋异而书之,今日有同彼也。君子以弗忌为失礼。又按五行志书,僖公虽闵公之兄,尝为闵公臣,臣在君上,是为失礼,遂令太室坏。且兄臣於弟,犹不可跻之弟上,弟臣於兄,可跻弟於兄上耶!昔庄公三十二年薨,闵公二年吉禘。自薨至禘,尚有二年,春秋犹非之失礼,况夏崩冬禘,不亦太速乎!诸议云太庙中央曰太室,尊高象也。鲁自是陵夷,将坠周公之祀。以此断之,即太庙毁,亦今日将欲陵夷之象,坠先帝之祀也。斯亦上天祐我唐国,乃降此灾。以陛下去年禘孝和於别室,吉祭於太庙。未祭孝和,先祭太上皇,此乃与僖闵事同,先臣后君也。昔跻兄弟上,今弟先兄祭,过有甚於古也;昔登臣君上,今亦如之,事岂不同耶?昔太室坏,今圣朝太庙毁,变岂不同耶?若以兄弟同昭,则不合出致别庙;若以臣子一例,则孝和合进为昭。昔武氏篡国十五馀年,孝和挺剑龙飞,再兴唐祚,此则有大功於天下也。今禘於别室,是废先圣之训,弃中兴之功,下君上臣,轻长重幼。昔晋太康五年,宣帝庙地陷梁折。八年正月,太庙毁陷,改作殿,筑阶下及泉。更营新庙,远致名材,杂以铜柱,自八年九月造,至十年四月乃成。十一月,又梁折毁坏。以此言之,天降灾谴,非枯朽也。晋不知过,天下分崩,王室大乱。特望天恩,少垂详察,速召宰相以下谋议,移孝和入庙,何必苦违礼典,以同鲁、晋哉!"诏下礼官议。苏献固执前议。平子口辨,所称咸有经据。苏颋为宰相,献即颋从祖兄。平子竟被贬为康州都城尉,至任,寻卒。
  兄弟俱封各得立祢庙议(晋 宋)
  晋中山王睦上言乞依六蓼之祀皋陶,杞鄫之祀相立庙。按睦,谯王之弟,兄弟俱封,今求各立祢庙,下太常议。
  博士祭酒刘熹等议:"王制诸侯五庙,是则立始祖,谓嫡统承重一人,得立祖祢之庙,群弟虽并为诸侯始封之君,未得立庙也。唯今正统当立祖庙,中山不得并也。后代中山乃得为睦立庙,为后代子孙之始祖耳。"
  司徒荀顗议以为,宜各得立庙。时诏从顗议。又诏曰:"礼,诸侯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太祖即始封君也,其庙不毁。前诏以谯王、中山王父非诸侯,尊同,礼不相厌,故欲令各得祭以申私恩也。然考之典制,事不经通。若安平王诸子并封,皆得立庙祭祢,亲尽数终,其庙当毁,无故下食支庶之国,猥更随昭穆而废,非尊祖敬宗之义也。其如前奏施行。"
  虞喜曰:"谯与中山俱始封之君,父非诸侯,尊同体敌,无所为厌,并立祢庙,恩情两伸,荀议是也。诏书所喻,恐非礼意。今上祭四代,自以诸侯位尊,得申其恩,祭及四代,不论毁且不毁,为始封之君,则谯王虽承父统,祢庙亦在应毁之例,不得长立也。又安平献王自为始封,诸子虽别封,而同为诸侯,诸侯尊同,故不复各立,此则公子为诸侯不得立祢庙也。而谯王父非诸侯,使与诸侯同列,不得并祭。或难曰:"礼,庶子不祭祢,明其宗也。若俱得祭父,则并统二嫡,非明其宗也。"答曰:"若宗子与庶子位俱为士,祢已有庙,无为重设,与公子为诸侯不立祢庙同也。若尊卑不同,则己恩得施,并祭无嫌也。礼,大夫三庙,太祖百代不迁者也。使大夫之后有庶统为诸侯者,当上祭四代,四代之前不得复祭。若当夺宗,则大夫太祖为废其祀。以此推之,明得兼祭。一者恩得伸,随代而毁;一者继太祖百代不替也。""
  徐禅非荀是虞曰:"愚等谓尊祖敬宗,礼之所同。若列国秩同,则祭归嫡子,所以明宗也;嫡轻庶重,礼有兼享,所以致孝也。今谯王为长,既享用重禄,中山之祀,无以加焉,二国两祭,礼无所取,诏书禁之是也。诏称安平献王诸子并封,不可各全立庙,是荀畅之义美矣。然愚谓中山父非诸侯,而祭更阙疑如礼意也。虞徵士答卫将军虞喜以嫡为大夫,庶为诸侯,诸侯礼重,应各立庙,禅谓为允矣。喜曰尊同体敌,恩情两伸,诸兄弟俱始为诸侯,命数无降。今士庶始封之君,尚得上祭四代,不拘於嫡,以贵异之。况已尊同五等,更嫌不得其均用丰礼,并祭四代,所以宠之,理非替宗。此盖先王以孝理天下,肃恭明祀之达义也。昔周公有王功,鲁立文王之庙,郑有平王东迁之勋,特令祖厉,是为荣之,非计享之祭在於周室,鲁郑岂得过之哉!"
  宋庾蔚之谓:大夫、士,尊不相绝,故必宗嫡而立宗,承别子之嫡谓之宗子,收族合食纠正一宗者也。故特加齐縗三月之服。至四小宗则服无所加,唯昆弟之为人后,姊妹虽出,一降而已。曾子问"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郑云"贵禄重宗也"。(上牲,大夫少牢者也。)小记"庶子不祭祢者,明其宗也"。(明尊宗,不敢别祭也。)至诸侯尊绝大夫,不得以太牢祭卿大夫之家,是以经无诸侯为宗服文,则知诸侯夺宗各自祭,不复就宗祭也。又诸侯别子封为国君,亦得各祭四代。何以知其然?诸侯既不就祭,人子不可终身不得享其祖考,居然别祭四代。或疑神不两享,举鲁郑祭文祖厉足以塞矣。徐以弟禄卑於兄,不得两祭;虞以为可两祭,由於父非诸侯:又未善也。
  遭难未葬入庙议(晋)
  晋怀帝蒙尘,崩於平阳,梓宫未反京师。元帝立庙之时,欲迁入庙,丧已过三年。太常贺循议云:"怀帝梓宫未反,遭时之故,事难非常,不得以常礼自拘,宜以时入太庙,修祭祀之礼。"
  亡失其亲立庙议(晋)
  晋刘智释问曰:""亡其亲者,不知其死生则不敢服,然则终身不祭乎?"智曰:"唯疑其生,故不敢服也;必疑死焉,可不祭乎!古之死者必告於庙。今亡其亲,必告其先庙,使咸知之。求之三年,若不得也,则又告之。告之者,欲令其生也,则随而祐之。其后疑,祭必告,令知其疑,不受他鬼,死者终归飨也。祝辞以告疑,则远庙不迁矣。凭灵之心,加崇於尊,此孝子之情也。""
  《通典》 唐·杜佑

心有阳光微笑冉冉有句俗语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看看周围的朋友,好像真是那么回事,身边爱笑的人人缘基本都不错,而且貌似运气也不错。大概率总是有福之人。看来微笑真是有魔力的。微笑的魔力在于让人们更加善一些励志的句子1放弃二字15笔,坚持二字16笔。放弃或是坚持,不过一念之差。2我们都听过无数次演讲,内容大多是激励人的话,但是往往每次被演讲者的激情鼓励或温暖后,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会回到最初的懒散今日是如何变成昨日世人叹逝者如斯夫,无可奈何?生活中人们现在感强烈,尤其越年轻,越感到来日方长,但我们毕竟能感知到事物的流逝,譬如晨过午来,今日昨日,今年去年,新人旧人,人世迭代,海田沧桑,人们不禁雨夜且听风夜幕未垂,窗外风雨忽作,伴着犀利的风声,搅动了一番思绪。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矗立着一座无名氏墓碑,上面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没有墓主的任何文字介绍,只一鹿有你这几天和姐姐一起弹琴时也聊一会天,自己感觉越来越好,姐姐有时候轻轻几句就会解开我所有的烦闷。经常去单位心里也不再陌生。也遇到一些来校的同事,见面很开心。互相寒暄几句,如同以往,现在音乐的声音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在面对这种问题时,音乐,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音乐,到底应该如何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文案值得收藏高质量短句01永远迎着光走。02热爱是不会降温的。03浪漫世界值得孤身。04被爱令人情绪稳定。05人都有各自的月亮。06永远怀揣浪漫情怀。07浪漫不死,爱意永存。08眼盛星河,心向远方。09修炼自己学人优点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均有他的道理,不要小瞧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你拥有俊美的外表,但不一定有他丰富的思想。也许你拥有强捍的体魄,但不一定有他有趣的灵魂。也许你拥有显赫的家世,但人生最大的智慧潜龙勿用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包含了人生最大的智慧潜龙勿用。潜龙勿用这个词出自易经乾卦的初九爻。意思相信自己能够掌控人生的人一般更快乐诠释人生经历时,人们大体会分为两类一类人认为一切都是命运,一个人无法改变命运另一类人相信自由意志,相信一个人能掌控自身命运。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能够验证以上两种说法的正确性,不过人们七夕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七夕,一个月光满地的日子,这样的夜晚适合抬头凝望,月光迢迢漫过天空,那一定是牛郎和织女的鹊桥。漫天星光闪闪,回顾佳期幽会,如梦似幻,恋恋之情,已至于极。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
心美一切皆美的美文摘抄他是保洁员,每天下午两点,便穿着厚实的橙色环卫服,拿着长长扫把出来打扫。有一次,我去超市,刚好看到他蹲在阴凉处休息,时不时用卷起的衣袖擦额头上的汗。我走上前与他攀谈起来,知道他有一有趣的人永远视生活如初恋双语美文Ifyousuddenlygetoldtomorrow,wouldyoufeelregretwhenyoulookbackatyourlife?如果明天你就会突然变老,当你回顾你这三十而立还是三十而富美文摘抄网友朋友们所谓立,就是让自己准备得更好。我觉得30岁在正常的社会里,基本上应该能确立自己今后的路,不管是成家还是立业,读书还是工作,应该对自己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了。三十而立是对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励志美文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总想让自己的梦想变得辉煌。有的人早已经坐在自己的理想里面,开始着自己的沉湎有的人则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坚持,还是没有看倒成功的轨迹。这是因为我们很多人的理先强大再抗挫美文摘抄现在的父母都在说逆商培养挫折教育。这应该是一个时代的需要。因为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得到的关爱太多,以致对生活中的挫折没有一点点免疫力。今天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尚且不用担心以后要今生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便已足矣情感美文你是我的阳光,照耀我生命里的每一个阴暗角落。人生的列车,无论开到哪里,有你,哪怕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变成天堂。。题记外面的雨没完没了的下,落下来碎了一地,似我的心孤单的夜,孤单的一切。是非题随笔是非题随笔你是窗外另外一片风景,在你眼里我是什么关系范玮琪的这首是非题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我们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而我始终是个局外人。我曾经那么努力地靠近,似乎永远就差那么一点走进爱是一份责任情感美文病房,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给躺在床上的女病人喂饭。人们都叫他于叔,病床上躺着的是其老伴。于叔已经六十八了,身体也不好,但老伴完全瘫痪,没有任何反应,他便将心思都用在伺候老伴上,有关目光的美文摘抄目光短浅之人,永远干不成大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目光的美文摘抄,供大家欣赏。有关目光的美文摘抄一在街头巷角,都有着喧闹嘈杂的声音,当然也有人声鼎沸的地方。可我不喜欢在街上,我的月嫂老师情感美文自从知道怀上我家宝宝,我只是兴奋了一会儿。随着孕娠反应的接踵而至,兴奋换来的是担心,及越来越担心。因为未满三个月我住了两次院。一次是有流产先兆迹象,一次是全身过敏。怀胎十月,我基本中秋的思念美文赏析中秋将至,送祝福给你,送开心给你,送幸福给你,送颗我思念的心给你。越想你,就知道越要离开你越想离开你,就明白越想你。早早地,在这里,我们刚刚建起的浪漫满屋,让我轻轻地为你点上心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