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于谨简介

  于谨
  于谨(493—568.5.5),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著名将领、战略家。
  于谨出身官吏世家,六世祖于栗磾为北魏名臣;曾祖于婆为北魏怀荒镇将;祖父于安定为平凉郡守、高平郡将;父亲于提为陇西郡守,荏平县伯。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时,因于谨的原因被追赠为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太保、建平郡公。
  史称于谨"性沉深,有识量"(《周书·于谨列传》)。于谨还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法》。于谨曾隐居不问世事,有人出来相劝,但于谨素有大志,说:"州郡之职,昔人所鄙,台鼎之位,须待时来。吾所以优游郡邑,聊以卒岁耳"(《周书·于谨列传》)。后北魏太宰元穆见到于谨,赞叹地说:"王佐材也"(《周书·于谨列传》)。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二月,柔然饥荒严重,求魏援救,未得满足,遂于四月入魏境剽掠。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境内)居民向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请求赈济,遭拒绝,遂怒杀于景。不久,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居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反抗北魏王的朝统治。
  是月,北魏遣行台尚书元孚,携带"白虎幡"(传达帝王诏令的凭据)前往柔玄(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怀荒(今河北张北)二镇间,慰问归附北魏的柔然汗国可汗阿那瑰。当时阿那瑰拥众30万,已在暗中准脱离北魏。元孚一到,阿那瑰认为叛魏时机成熟,遂拘留元孚,尔后率军南下,进抵平城(今山西大同),又将元孚放归。北魏闻柔然叛魏并南攻,即派尚书令李崇、左仆射元纂率骑兵10万人,进攻柔然。元纂久闻于谨之名,遂辟为铠曹参军事,随军北伐。阿那瑰遂挟胁百姓2000及牛羊数十万头北逃。李崇领兵追击达3000余里,未及而撤军。元纂又于谨率骑兵2000,继续追击阿那瑰。于谨追至郁对原(今地不详),与阿那瑰作战,前后达17次,屡次击败柔然军,尽降其众。
  后于谨率轻骑出塞觇候,铁勒部数千骑突然出现。于谨"以众寡不敌,退必不免,乃散其众骑,使匿丛薄之间,又遣人升山指麾,若分部军众者"(《周书·于谨列传》)。铁勒兵见后,虽怀疑有北魏伏兵,但恃其人多,认为魏军不足为虑,仍进军逼迫于谨。于谨乃让二人分骑自己常骑的两匹骏马突阵而出,铁勒兵认识于谨的战马(一为紫马,一为騧马),以为是于谨,遂全去追赶。这时于谨率军突然出击,铁勒兵大惊,全部退走,于谨因此得以入塞。
  正光五年(524年,《周书·于谨列传》和《北史·于谨列传》都记载为正光四年,有误,此处以《魏书·肃宗纪》和《资治通鉴》中的记载为准)四月,高平镇(今宁夏固原)人赫连恩等反,推举敕勒族酋长胡琛为高平王,攻高平镇以响应破六韩拔陵。遭魏军反击北走。卫可孤攻陷武川、怀朔二镇,擒贺拔度拔及其子。五月,破六韩拔陵与魏临淮王元或战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胜。起义军乘胜击败魏将李叔仁部,占领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魏孝明帝元诩遂以尚书令李崇为北讨大都督,率广阳王元深等进攻起义军。元深引于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所有谋议都与于谨商,并让其子元佛陀拜于谨为师。于谨遂与广阳王破义军斛律野谷禄等部。
  在北魏末年,六镇居民多是发配而来的犯人和强迫迁此的各族人民,倍受镇将奴役和压迫。加之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因此,镇将与居民的矛盾日益加剧,各地纷纷起兵反抗北魏政权的统治。鉴于当时的情况,于谨在六月间对广阳王说:"自正光以后,海内沸腾,郡国荒残,农商废业。今殿下奉义行诛,远临关塞,然丑类蚁聚,其徒实繁,若极武穷兵,恐非计之上者。谨愿禀大王之威略,驰往喻之,必不劳兵甲,可致清荡"(《周书·于谨列传》)。此举得到广阳王的同意。由于于谨会说各国的语言,便单骑到起义处,见其首领,示以恩信。果然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3万余户归附。广阳王想与于谨一起至折敷岭前去迎接,于谨说:"破六韩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归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要,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当竞来抄掠,然后设伏以待,必指掌破之"(《周书·于谨列传》)。广阳王从其计。破六韩拔陵果然率兵攻打乜列河,尽俘其众。此时于谨率伏兵出击,大败破六韩拔陵,将被俘之众全部救回。孝明帝闻后,对于谨大加赞美,除积射将军。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五月,于谨随广阳王征讨鲜于修礼。九月,军至牛逻,正值章武王被鲜于修礼所杀,遂停军于中山。侍中元晏宣对灵太后说:"广阳王以宗室之重,受律专征,今乃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之纯臣矣"(《周书·于谨列传》)。灵太后听信了元晏宣之言,下诏在尚书省门外立榜,凡抓到于谨的人都有重赏。于谨知道后,对广阳王说:"今女主临朝,敢信谗佞,脱不明白殿下素心,便恐祸至无日。谨请束身诣阙,归罪有司,披露腹心,自免殃祸"(《周书·于谨列传》)。广阳王许之。于谨遂到榜下,说:"吾知此人。"众人急忙追问,于谨说:"我即是也"(《周书·于谨列传》)。灵太后见到于谨,大怒。但于谨并不害怕,向灵太后详细讲述了广阳王的忠心,并对停军之事做了解释。灵太后闻后,遂将于谨释放。不久,加别将。而广阳王却在一次作战中被葛荣擒杀。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梁将曹义宗据守穰城,多次进攻北魏,于谨与行台尚书辛纂奉命率军前去征讨。于谨与曹义宗相持经年,共数十战。进拜都督、宣威将军、冗从仆射。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孝庄帝元子攸即即位,于谨除镇远将军,不久转为直寝。先后参加了镇压葛荣、邢杲的起义,拜征虏将军。北魏永安三年(530年),于谨随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义军,被封为石城县伯,邑五百户。北魏普泰元年(531年),于谨除征北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又随尔朱天光平宿勤明达,授大都督。
  此时,尔朱氏掌握北魏政权,这引起了高欢的不满,北魏普泰二年(532年)闰三月,高欢于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大破尔朱氏军,消灭了尔朱氏,于谨遂入关中。贺拔岳表请于谨留镇,除卫将军、咸阳郡守。是年宇文泰至夏州,以于谨为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长史。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死,宇文泰赴平凉。四月,于谨向宇文泰献关中之策:"魏祚陵迟,权臣擅命,群盗蜂起,黔首嗷然。明公仗超世之姿,怀济时之略,四方远近,咸所归心。愿早建良图,以副众望。"宇文泰说:"何以言之?"于谨回答:"关右,秦汉旧都,古称天府,将士骁勇,厥壤膏腴,西有巴蜀之饶,北有羊马之利。今若据其要害,招集英雄,养卒劝农,足观时变。且天子在洛,逼迫群凶,若陈明公之恳诚,算时事之利害,请都关右,帝必嘉而西迁。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桓、文之业,千载一时也"(《周书·于谨列传》)。宇文泰听后大喜,从此对于谨更加赏识。
  七月,高欢进逼洛阳,于谨随魏帝从率轻骑入关中,迁都长安。十月,高欢在洛阳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改年号天平。并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是月,于谨随宇文泰攻潼关,斩东魏守将薛瑜,俘其士卒7000人。于谨被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雍州刺史,进爵蓝田县公,邑一千户。
  十二月时,入长安的魏帝元修因饮毒酒而身亡。次年正月,宇文泰等拥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改年号大统,史称西魏。自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大权掌握在宇文泰手中,而东魏大权则掌握在高欢手中。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于谨官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周书·于谨列传》记载的时间为大统元年,有误,这里以《周书·文帝纪》、和《资治通鉴》中的记载为准),夏阳人王游浪在杨氏壁起兵反抗西魏。六月,于谨奉命前去征讨,将其擒获。
  八月,丞相宇文泰率于谨等12名将领进攻东魏。于谨为前锋,连克盘豆(今河南灵宝西)、桓农(今河南灵宝),擒东魏陕州刺史李徽伯,俘东魏军8000人。闰九月,东魏丞相高欢亲率兵20万还击西魏军,直攻蒲津(今陕西大荔朝邑东黄河渡口),进驻许原(今陕西大荔南)西。另以司徒高敖曹率军3万进攻河南。十月初,宇文泰领西魏军于沙苑(今陕西大荔南)设伏,于谨等六军与东魏军力战,大败东魏军。高欢领残兵渡河北逃,亡失士卒8万余人。战后,于谨因功进爵常山郡公,增邑一千户。
  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七月,东魏兴兵攻西魏,以侯景、高敖曹等领兵围攻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丞相高欢率军殿后。于谨在次随军出征,并在河桥(今河南孟县西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地区大败东魏军。于谨因功被拜为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三月,稽胡首领夏州刺史刘平据上郡叛,于谨率军将其讨平。除大都督、恒并燕肆云五州诸军事、大将军、恒州刺史。入朝为太子太师。
  西魏大统九年(543年)二月,东魏御史中尉高仲密因与吏部郎崔暹有隙,被贬任北豫州刺史,遂举州叛投西魏。是月,丞相宇文泰率军东下,接应高仲密等,并派太子少傅李远为前锋,进抵洛阳(今属河南)。于谨奉命进攻柏谷(今河南偃师东南),拔之。
  三月,宇文泰率军包围河桥(今河南孟县西南)南城。是时,东魏丞相高欢得知高仲密叛变,即率军10万自晋阳(今山西太原)南下,抵达黄河岸以迎击西魏军。西魏军作战不利,损失颇大。于谨遂率其部下诈降,立于路左。时东魏军正乘胜追赶西魏军,没料到于谨是诈降。于谨等追骑过后,从后面攻打东魏军,东魏军大惊。此时独孤信又集结士兵奋战,使东魏军大乱,西魏军这才没有全军覆没,退兵入关(今函谷关,位河南灵宝东北)。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于谨官拜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正月,东魏丞相高欢死后,司徒侯景因与高氏不和,内自不安,遂据所制黄河以南地区,叛东魏,归附西魏。五月,东魏司空韩轨等围攻侯景于颍川(今河南长葛西),侯景视梁军为远水,难解近渴,东魏军又攻伐在即,遂以割东荆(今河南泌阳)、北兖州(今江苏淮阴西南)等四城为条件,请求西魏出兵援救。西魏一面加封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并请求派兵接应。宇文泰命李弼率兵1万赴颍川接应侯景,以抗东魏。于谨则劝阻说:"侯景少习兵权,情实难测。且宜厚其礼秩,以观其变。即欲遣兵,良用未可"(《周书·于谨列传》)。但宇文泰未听。六月,宇文泰恐侯景有诈,召侯景入朝,欲解除其武装。侯景不从,而王思政又分遣诸军占据侯景所辖七州、十二镇。侯景果然叛离西魏,投归梁朝。
  不久,于谨兼大行台尚书、丞相府长史,率兵镇守潼关,加授华州刺史,赠秬鬯一卣,圭瓒副焉。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五月,于谨官拜司空,增邑四百户。
  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年),宇文泰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改革,于谨与赵贵、李虎、李弼、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进位柱国大将军(当时共有8个柱国大将军,一为宇文泰,一为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但元欣并无实权)。当时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2个大将军,共12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2个开府,共24开府;每个开府下有2个仪同,共48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2000人,一个大将军领兵4000人,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8000人,六柱国合计有兵48000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府兵。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高氏代东魏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宇文泰率兵进攻北齐,于谨为后军大都督。别封一子盐亭县侯,邑一千户。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于谨任雍州刺史。此前,南朝梁在平定侯景之乱后,梁元帝萧绎在江陵(今属湖北)称帝,并暗中与北齐联合,密谋伐周。而梁元帝之侄岳阳王萧眢为当时雍州刺史,见梁元帝杀其兄萧誉,遂与其结怨,据襄阳降于北周,并请求北周派兵支援。
  九月,宇文泰遣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等领兵5万进攻梁朝。宇文泰至青泥谷为其饯行。荆州刺史长孙俭问于谨:"为萧绎之计,将欲如何?"于谨说:"耀兵汉、沔,席卷渡江,直据丹阳,是其上策;移郭内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若难于移动,据守罗郭,是其下策。"长孙俭又问:"揣绎定出何策?"于谨说:"必用下策。"长孙俭接著问:"彼弃上而用下,何也?"于谨说:"萧氏保据江南,绵历数纪。属中原多故,未遑外略。又以我有齐氏之患,必谓力不能分。且绎懦而无谋,多疑少断。愚民难与虑始,皆恋邑居,既恶迁移,当保罗郭。所以用下策也"(《周书·于谨列传》)。
  十月,西魏军抵达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州),先前降于西魏的梁王萧眢率军与之会合。梁元帝萧绎调王僧辩为大都督自建康(今江苏南京)、广州刺史王琳自广州赴援江陵。
  十一月,西魏军渡过汉水,于谨命宇文护、杨忠率精锐骑兵先行占领江津(今江苏江陵南渡口),断梁军下游通路。萧绎命将士围城筑栅防御,方圆六十里。不久,于谨至,亦命部众筑起长围,将江陵团团包围,切断江陵对外一切联系。梁信州刺史徐世谱、晋安王司马任约等进至马头(江陵西北五十里)修筑城堡,遥为声援。萧绎屡次遣兵出南城而战,皆为于谨所败。第十六日,西魏军多路攻城,梁守军领军将军胡僧祐被射死,梁军叛者开西门迎西魏军入城,萧绎退守金城(内城)自保。萧绎命高善宝把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全部烧毁欲自杀,被侍从阻止。第二天,西魏军克城,元帝率其太子以下归降,后元帝为萧眢所杀。西魏以荆州300之城与萧眢,并留兵监守,掠收府库珍宝及刘宋朝铸的浑天仪、梁朝造的铜晷表、魏相风乌、铜蟠螭趺、大玉径四尺围七尺、及诸舆辇法之物。俘梁王公以下数万口,驱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并立萧察为梁主,凯旋而归。次年(555年)正月,梁王萧眢在江陵称帝,改元大定,向西魏称藩,史称后梁。
  此战,于谨战前料敌准确,作战中先断其归路,切断江陵对外一切联系,然后率军围攻,终获胜利。
  十二月,宇文泰亲至来到于谨的府第,把酒言欢。并赏奴婢一千口和梁朝的宝物,以及金石丝竹乐一部,另封为新野郡公,邑二千户。于谨固辞不拜,但宇文泰不许,同时令司乐作《常山公平梁歌》十首,使工人歌之。
  此时于谨认为自己久掌大权,位望甚高,加上功名已立,便想辞去官职,颐养天年。便将自己先前所骑的骏马、铠甲等呈上,宇文泰知其心意,便说:"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周书·于谨列传》)。
  西魏恭帝元年(556年)正月,于谨官拜大司寇(《周书·于谨列传》记载为大司徒,有误)。十月,宇文泰去世,临终之前,将大事托付于中山公宇文护。宇文护虽为顾命大臣,但名位素低,而宇文泰旧属则都官至王公,各图执政,莫肯服从。宇文护于是暗访于谨,于谨说:"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若对众定策,公必不得辞让"(《周书·于谨列传》)。第二天朝会,于谨严词厉色地说:"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丞相志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国祚中兴,群生遂性。今上天降祸,奄弃庶寮。嗣子虽幼,而中山公亲则犹子,兼受顾托,军国之事,理须归之。"一时"众皆悚动"。宇文护连忙说:"此是家事,素虽庸昧,何敢有辞。"于谨又说:"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周书·于谨列传》)。于是起身相拜,群公迫于谨的压力,也只好相拜,从此宇文护掌握了大权。
  十二月,宇文护拥立宇文泰三子,年仅十五岁的宇文觉为帝,建立了北周政权,是为孝闵帝。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正月,于谨进封燕国公,邑万户。二月,于谨又升太傅、大宗伯,与李弼、侯莫陈崇等参议朝政。
  孝闵帝"性刚果,见晋公护执政,深忌之"(《周书·孝闵帝纪》)。宇文护见他不服,同年将他毒死,另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三月,大司马贺兰祥讨吐谷浑时,于谨遥统其军,授以方略。
  周明帝在位不过四年,宇文护又将他毒死,另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        北周保定二年(563年),于谨以自己年老,上表请求辞官。但周武帝没有批准,并下诏书说:"昔师尚父年逾九十,召公奭几将百岁,皆勤王家,自强不息。今元恶未除,九州不一,将以公为舟烜,弘济于艰难,岂容忘二公之雅操,而有斯请。朕用恧焉。公若更执谦冲,有司宜断启"(《周书·于谨列传》)。                北周保定三年(564年)四月,周武帝下诏:"树以元首,主乎教化,率民孝悌,置之仁寿。是以古先明后,咸若斯典,立三老五更,躬自袒割。朕以眇身,处兹南面,何敢遗此黄发,不加尊敬。太傅、燕国公谨,执德淳固,为国元老,馈以乞言,朝野所属。可为三老,有司具礼,择日以闻"(《周书·于谨列传》)。于谨上表固辞,不许。又赐延年杖。                周武帝至太学,于谨入门,周武帝迎拜于门屏之间,于谨答拜。有司设三老席于中楹,南向。太师、晋国宇文公护升阶,设几。于谨升席,南面凭几而坐,以师道自居。大司马、楚国公豆卢宁升阶,正舄。周武帝升阶,立于斧扆之前,西面。有司进馔,皇帝跪设酱豆,亲自袒割。于谨食毕,周武帝又亲跪授爵以酳。有司撤讫,周武帝北面立而访道。于谨乃起,立于席后。周武帝说:"猥当天下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治之要,公其诲之。"于谨答:"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自古明王圣主,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唯陛下念之。"又说:"为国之本,在乎忠信。是以古人云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莫不由之。愿陛下守而勿失。"又说:"治国之道,必须有法。法者,国之纲纪。纲纪不可不正,所正在于赏罚。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有善者日益,为恶者日止。若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则天下善恶不分,下民无所措其手足矣。"又说:"言行者立身之基,言出行随,诚宜相顾。愿陛下三思而言,九虑而行。若不思不虑,必有过失。天子之过,事无大小,如日月之蚀,莫不知者。愿陛下慎之"(《周书·于谨列传》)。于谨言毕,周武帝再拜受之,于谨答拜焉。礼成而出。                晋公宇文护东伐北齐时,于谨已经年老多病,但宇文护任请其随军出征,询问方略。回军后,赐钟磬一部。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又赐安车一乘。七月,授雍州牧。                北周天和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元568年5月5日),于谨死于任上,时年七十六岁。周武帝诏令谯王宇文俭监护丧事,赐缯彩千段,粟麦五千斛,赠本官,加使持节、太师、雍恒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曰文。出殡时,王公已下,皆送出郊外。配享于太祖庙庭。                于谨有智谋,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每朝参往来,随从不过两三骑而已。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要与于谨相商,然后再次定如何处置。于谨也尽其智能,弼谐帝室。故功臣之中,特见委信,始终若一,人无间言。于谨每教导诸子,务存静退。加以年齿遐长,礼遇隆重,子孙繁衍,皆至显达,当时无人能比。于谨死后,子于寔嗣。于寔之子于仲文亦有才略,为隋朝名将。                点评:"于谨怀佐时之略,逢启圣之运,绸缪顾遇,缔构艰难,帷幄尽其谟猷,方面宣其庸绩,拟巨川之舟楫,为大厦之栋梁。非惟攀附成名,抑亦材谋自取。及谨以耆年硕德,誉重望高,礼备上庠,功歌司乐,常以满盈为戒,覆折是忧。不有君子,何以能国"(《周书·于谨列传》)。

过春节的作文100字10篇春节到了,你一定很开心吧!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过春节的100字作文,希望大家喜欢!过春节的作文100字1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大家都穿新衣服,早晨,我醒来一看,见我旁边没人了,我人生面对输赢的态度人生就一场棋局,对手就是我们所处的事情。怎样做?怎样走?左思右虑,举棋维坚,前后不定,顾虑重重。你自己做的事情越大,难度越高。棋局中,对手越高,落子越慢。有人做事,难度越大,越有信论醒觉对人生的态度在下面的文章里,我要表现中国人的观点,因为我没有办法不这样做。我只想表现一种为中国最优越最睿智的哲人们所知道,并且在他们的民间智慧和文学里表现出来的人生观和事物观。我知道这是一种在励志作文1000字推荐我有我态度每天走在疯狂逐梦的大街上,我们精神褴褛却毫无倦意,是否已开始不知所措随波逐流?可我有我态度。我不是一株没有定根的浮萍,我有我的嬉笑怒骂喜怒哀乐,行事原则。黄家驹在海阔天空中唱道ld大一入学时要带哪些东西不久就是大一新生入学的日子了,第一次踏上大学的旅程,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带什么行李过去吧!01证件一定要带齐,并且要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最好不要放在行李箱里面,直接放在背包里,因为一经典唯美语录往事易冷,花开花落忆清秋唯美语录1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3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不能够活得单纯其实,经典语录微笑永远是一个人身上最好看的东西1每一次想你,我都得提醒我自己,如果你想和我聊天的话,你早就开口了。2你的世界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全由你自己决定。3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4生活是一只看不见的储蓄罐,你投每个人都在等,每个人都会等这里有两个故事。20xx年,老陈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上大丁。彼时正值德国世界杯,学校在中午时都会组织看新闻30分。老陈挑动群众情绪,并且成功挑动班里最高的包子去换台。围观群众那一刻屏励志电影美国往事剧情简介美国往事是一部由瑟吉欧middot莱昂执导,罗伯特middot德尼罗詹姆斯middot伍兹伊丽莎白middot麦戈文塔斯黛middot韦尔德等人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深夜思念一个人的说说语录1你把我拉黑的时候我打过很多次的电话,现在我换号码了,但是我不敢打给你了。2或许十分轻狂。经历的不多,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够不着的,配不上的,喜欢不了的,明天看着自己对他的留言,或许,孔子人生态度警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
志语录关于坚持长篇1。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2。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宋帆3。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佚名4。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5。女作家三毛的经典语录1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2最厉害的病毒,是爱和谎言。3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个人的那一刻开始。4爱一个人,你是会自爱的。5爱情,是自身的圆满,我不再缺少些甚么了。6忘掉作家三毛经典语录整理1。风淡云轻,细水长流何止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天上人间?2。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能纵容自己的伤心失望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深爱的人残忍一点,将对他们的爱的台湾作家三毛经典语录精选三毛曾说生活是好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总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1或许,我们终究会有那么一天牵着别通过诚信成功的例子3个诚信是一朵兰花,高洁地盛开在人们的心田诚信是一杯香茗,氤氲了人们的心田诚信是一首歌曲,唱响在世界的上空。以下是品学网小编分享的通过诚信成功的例子,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通过诚信成功的霸气励志名言个性签名大全1庸人自扰之,我却是凡人。2人不爱我,我不爱人人若爱我,以身相许。3我没那么大方别指望跟我分手。4不想听你的废话连篇只想来根烟!!5说白了我就是一死心眼,我就爱你,没治!6再贱就再女生励志霸气个性签名精编1你除了爱我,并无活路。否则,你终将被溺死于我排山倒海的思念。2姐不是客服人员,你没权要求姐答这答那。3别到处嚷嚷世界抛弃了你,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4别说我很高傲,只是我拒绝与禽拼搏获得成功的事例有哪些选择拼搏的人生,就是走向成功的人生!成功,将在你一点一滴的拼搏中逐渐实现!品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拼搏获得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拼搏获得成功的事例篇1周杰伦有一个年轻2020励志好听的英文签名大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0励志好听的英文签名大全,欢迎大家阅读。Donrsquotletthepaststealyourpresent。别让过去悄然偷走了你的当下。OnedayI经典名关于激励人的名言名句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学到很多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书籍便是这种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