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苏洵简介

  六国论的阅读参考
  一、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敢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信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武、苏辙到洋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上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伤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伤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排困,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武、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信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二、背景材料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范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日,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界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河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路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破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来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来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
  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河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三、语句出处和有关史料
  1.路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语本《战国策·魏策一》:"苏子(秦)为赵合从,说魏王日:‘……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大工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策·魏策三》载孙臣谓魏安厘王曰:"巨夫好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史记·魏世家》载:"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泰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望,使欲全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己。且夫以他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个有名的比喻,苏泰说韩宣王(《战国策·韩策一》)、虞卿说赵孝成王(《战国策·赵策三         》)也用过,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苏洵这段文字,明显地是师法战国游土之说,但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引申发挥,融为自己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4.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闭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赵封奢为马服君。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兵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龈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同年十月,桓路复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去秦军于直安,大破秦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载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
  5.后秦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部,一军自太原投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去却之。
  (以上两条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
  6.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算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惠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以史记·廉颇前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剪去赵,大破之,尽定取赵地,获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如邯郸。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虏王嘉,赵亡。
  四、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案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案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泰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泰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清候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
  这话对了。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何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
  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大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五《六国论》讲解(隋树森)
  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从前作史论的人常常根据自己的看法,作种种不同的分析,当然很难说一定合乎科学。但是作史论的人,往往能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在写作方法上,多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篇《六国论》就是这类文章。
  《六国论》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句(以标句号或问号、叹号的地方为一句)劈头就明确地提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第二句紧接着就解释为什么"赂案"就会亡国。第三句是设问,第四句是回答。为什么要设此一问,有此一答呢?这是因为六国里边,真正割地赂秦的只有韩、魏、楚三国,至于齐、赵、燕三国,并没有直接割地赂案。熟悉历史事实的人,可以根据这一点提出"六国巨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作者为巩固自己的论点,使论点无懈可击,就用设问的办法,主动地提出这个可以引起争论的问题,然后用"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接,不能独完"这个理由,来回答那个疑问。这就是说,由于诸侯中出现了赂案的国家,不赔秦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支持者,那就必然不能单独地保全。对于可能发生的疑问既然作了回答,作者这就可以有理由用肯定的口气,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论点:"故
  日弊在赂案也。"
  我们看,作者提出的论点非常明确。这一段里边的话,都是从逻辑上确立这个论点的。句与句之间,意思连接得很有条理,很紧密,作者写文章的时候,考虑得极为周到。
  第二段,紧接上文,阐明为什么诸侯以土地赂秦必然自取灭亡的道理。开头"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三句,分析秦国的疆域之所以能够大量地扩展,六国诸侯的土地之所以大量地丢失,主要是由于割让土地,而不是由于战争。这三句话,雄辩地论证了"非兵不利,战不善",有力地证实了"弊在路秦""固不在战矣"这一判断,语气说得非常肯定。以下"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四句,述说诸侯想用割地的办法换取和平,而实际上秦国却并没有片刻停止进攻。以下"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素之欲无厌"数句,根据寻常的事理,论证六国用割让土地的办法持奉秦国,必然要把土地割让完毕为止。写议论文所用的证明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事实来证明,就是摆事实,举例子;一种是用逻辑关系来证明,就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这一段先用摆事实的方法,证明六国之亡非亡于战争,证明赂秦并不能阻止秦兵的进攻;然后用科学推理的方法,用"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这个寻常事理,推论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个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跟第一段的"略奏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相照应。
  这一段里边,有一些排比句,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等等。也有一些对偶句,如"暴露露,斩荆棘","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等。在散文中适当地插入这些句子,文章就显得有力,气势就显得壮盛。这段末尾"以他事秦,犹抱新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一比喻,是个无可争辩的普遍真理,只要说出来就人人能理解,所以很能说明问题。作者把这个比喻紧接着引在自己的结论之后,对于巩固自己的论点,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第二段是就割地赂秦的韩、魏、楚三个国家之必亡说的,第三段是就未尝赂案的齐、燕、赵三个国家说的。开头"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三句,用"与赢而不助五国"作理由,说明没有赂秦的齐国为什么也不免于灭亡。以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句,先总说燕、赵义不赂秦,再分说燕之灭亡由于派荆何刺秦王,赵之灭亡由于赵王听信谗言杀了良将李牧。作者在这几句话里,称赞燕国一度收到"用兵之效",惋惜赵国"用武而不终",意在阐明对敌人坚持斗争的重要性。
  以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一句,说明燕、赵失去强援,也就难免亡国。语意之间,认为燕、赵的灭亡,尚有可以原谅的地方。这一段,从开头到"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分折齐、燕、赵三国之亡是由于失去外援。这也就是直接论证第一段所说的"不赂者以赂者丧",间接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以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一句,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来的假设,推论如果韩、魏、楚不割地,齐、楚、赵的外交、政治、军事路线正确,六国和秦谁胜谁负,还不能轻易地断定。这是反过来对不赂秦则国未必亡加以申说。
  第四段是惋惜六国为秦国的积威所胁制,所吓倒。这篇文章的第二、第三两段,主要是根据历史事实发议论,这一段则完全根据自己的看法发议论。作者先指出六国本来有很好的抵抗秦国的条件,可是竟为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然后顺理成章,用沉痛的心清,警告治理国家的人,应当吸取这个教训。
  作者认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就能使"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现在看来,他对所谓"谋臣""奇才"的估价未免失之于高。不过六国的国君如果想要抗拒秦国,那么团结各方面的人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在古代在现代都是一样的。
  第五段是警告北宋当局不要对敌人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和平,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写到第四段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本来是可以结束的,可是作者却不在那里结束,又添了最后一段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在论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出来的感慨。从文章的结构来说,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好像没有也可以;从写作的目的来说,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这两句话却非常重要。
  这里谈一谈这篇文章的风格和渊源。
  苏洵、苏拭和苏辙父予三人的文章,多半得力于《战国策》和《史记入宋朝的古文家王安石曾说三苏的文章是"战国之文"。三苏里边,苏洵尤其擅长作策论。他的策论一般写得极为雄辩。明朝的古文家茅坤评这篇《六国论》说:"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主张合纵抗秦的一派)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六国论》的笔法,有的地方确实像《战国策》。其中论六国赂秦之失策的话,主要的部分就是出于纵人之说。试看《六国论》说:"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这很明显地是出于战国时期主张六国合纵拒秦的有名的外交家苏秦的话。《史记·苏秦列传》记苏秦游说韩宣王,说:"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现在河南宜阳)、成皋(现在河南虎牢)。今兹效之
  (效之,献给他。效,呈献),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又如《六国论7)所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个比喻,是苏秦的弟弟苏代的话,苏代也是主张合纵拒秦的。这不都是"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吗?
  再谈一谈这篇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先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段)。然后就着论点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先论直接割地赂秦(指韩、魏、楚三个国家),则"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第二段)。继论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是赂秦的国家既然相继灭亡,那么他们失去强有力的支援者,也就免于灭亡,这就是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仍然是"弊在赂秦"(第三段)。然后转过来从反面说,指出六国如果不路秦,团结天下的人才并力抗秦,那么秦国人就不可能平安无事;指出六国之亡,是由于被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第四段)。最后说,六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如果不赌秦而起来抗秦,既然还有获得胜利的可能,那么堂堂的天下大国,那就更没有重蹈大国灭亡覆辙的道理了(第五段)。这篇文章的脉络很清楚,结构极为完整。
  再谈谈这篇文章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篇文章一共用五百多个字,表达了这么多的意思,这是由于文章的结构谨严,作者对所要说的这些话应该如何前前后后地加以安排,考虑得很周密,尤其是由于语句写得精练有力。这篇文章里边,不仅没有可有可无的话,就是必须说的话,也不曾过多地使用笔墨。例如第一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还解释了有关论点的两个问题,话并没有说许多,意思却表达得十分明确。最后一段,讽谏北宋朝廷不要用纳银输绢的办法向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话只说了两句,并没有直接谈时事,来、契丹、西夏这些国名都没有出现,可是这两句话却使读者清楚地领会到这里面还有文章,谈起来只觉得意思深远,不禁要反复吟味。第二段,用"暴露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来描写创业的艰难;用"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来描写向敌人屈膝的国君对祖国疆土的毫不爱惜,"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五城""十
  城"极言献地之多;"一夕"极言苟安时间之短暂;"起观""又至"极言秦人入侵片刻也不肯停止。在严肃的讲道理的议论文里,运用这样一些描写形容的语句,很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第三段,一边叙述历史事实。一边就加以分析评论,写得极为简洁。
  最后谈谈苏洵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作者先论证六国的灭亡,由于赂秦,然后提醒治国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读这篇文章,应该知道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组换取和平。来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增渊之盟,未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太原)和瓦桥(在现在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的。

爱情唯美浪漫语录精选爱情是春天的花朵,夏夜的明月,也还会有秋天的泥泞冬天的冰雪。只有用纯洁的品德作桥梁,以崇高的理想为纽带连结起来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以下是品学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爱情唯美浪漫语录青春励志的短篇演讲稿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那么像这样励志青春的青春励志的短篇演讲稿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青春励志的短篇演讲稿吧。青春励志的短篇演讲稿青春梦想的目标大家好!古人云ld青春励志英语语录用一些青春励志英语语录来作为签名还是很不错的,那么青春励志英语语录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青春励志英语语录1。Allforone,oneforall我为人人,人人为我。2。Tru有关励志青春正能量的演讲范文想要做好高一青春励志的演讲就需要有一篇好的青春励志演讲稿,那么有关励志青春正能量的演讲范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有关励志青春正能量的演讲范文我的青春理想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话记住爸妈的话!孩子!因为今天是你满十八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你进入成年的日子。从法理上说你已经是独立的人了从生理上说,你已经是翱翔天空的苍鹰,驰骋大地的雄狮。十八年,多少个日日夜夜,有关于丹教授经典话语集锦1。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2。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鼓励孩子的话精编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是人类心灵的甘泉。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鼓励孩子的话精编,欢迎阅读。1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无价之宝。2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3你唯美简短励志语录集锦唯美又简短的励志语录有哪些是很经典的呢?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以下是品学网为你精心整理的唯美简短励志语录,希望你喜欢。唯美简短励志语录1)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2)先把鱼忧伤的句子让人掉泪很多女生天性比较感性,喜欢伤感的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忧伤的句子让人掉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忧伤的句子让人掉泪(流行)1)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2)人生精选唯美的经典情感语录回忆教我们学会如何去面对今天和明天,去吸取回忆中的甜和苦。你看,我们总喜欢在寂静的深夜,把淡得像空中的月光一样的回忆,一点一点地串起来,在纸上一页一页地铺开。回忆在很多时候是痛苦,挽回情人的经典话语从不知道爱情像烈酒会侵蚀人心,那么浓,那么深。从不知道爱情是思念之源,绵绵不断地流入心田。想你不是一天才有的,爱你也不是一天才爱的。我的心你是否读懂?我的爱你是否明白你像一片云,在
让我们的梦想旅程变得更加精彩励志文章一群小小的麻雀低飞,百座村乡,只为了寻寻觅觅,得到更好的食物,生存的信念,足以让它们放弃高傲的力量雁掠千里云层,只为了回归温暖的巢窝,活着的意念,足以让它们忍受风雨穿梭的苦涩人行万俩小伙东北出发沿海岸线徒步环游中国的励志文章人生中,总会做过许多疯狂的事。或是想做,但又不可能实现的事。因此,意志坚毅的人往往会勇往直前。而对于幻想者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我每天都非常关注百度贴吧上的那些奇闻趣事。但是,有篇贴文励志文章短文导语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迟缓,就怕常站不怕贫困,就怕惰勤不怕对手悍,就怕自己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励志文章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励志文章短文1生活就如同时间一样,对每一个人都是撑着船驶向成功励志文章我们往往赞赏成功者的坚持与勤劳,却不能否认智慧仍是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荀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喊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论断。所谓君子的智慧,并不是天性聪颖,而在于能敏锐地观察生活,只做最容易成功的事励志文章在纽约第五大道有一家复印机制造公司,他们需要招聘一名优秀的推销员。老板从数十位应聘者中初选出3位进行考核,其中包括来自费城的年轻姑娘安妮。老板给他们一天的时间,让他们在这一天里尽情早安心语励志的语句精选1一个人最好的模样大概是平静一点,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弱点,不再因为别人过得好而焦虑,在没有人看得到你的时候依旧能保持节奏。这样或许会走得很慢,但会走的比谁都坚实,不用害怕一脚踩空,中考励志语1努力了,拼搏了,我们必将收获!认真了,付出了,我们必将成功!2月考分数高低何足挂齿,平时名次浮动纯属正常。3没有那么多的意淫,只有更多的踏实与努力!4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陈小敏简介陈小敏旅美律师新英沉稳中不失干练,儒雅中又见机智。他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位学者,其次才是律师,或者说他是两者和谐统一的学者型律师。据说,美国的律师要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还多。毫无疑义,这陈得芝简介陈得芝陈得芝(1933)中国历史学家。福建霞浦人。1933年11月3日生。1956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0年同校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研究室主陈垣简介陈垣陈垣(18801971)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广东新会人。生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自幼好学,无师承,靠自学闯出一条广深的治学途径。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著作陈寅恪简介陈寅恪陈寅恪(18901969)中国历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清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七)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主张维新变法,兴办新政。父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