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开向大山的临时巴士

  卢雨薇在徒步中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5月前,每周末,北京都有100辆以上的大巴车驶向怀柔、门头沟和延庆等山区,车上人的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他们将要在没有台阶的碎石路上、狭窄的悬崖峭壁间,完成5公里以上路程和500米以上的爬升,然而有些人工作日的步数不超过3000步。他们用"极致虐,极致美""痛苦并快乐着"描述这项活动。
  这些城市生活的"逃离者"从北京的犄角旮旯里涌出,坐在现代化的金属笼子里抵达某个地铁站,再被塞进座无虚席的大巴车,等待被撒向广阔无垠的山头。
  6:30,比早高峰还早上半小时,北京地铁10号线就能陆续看到这些"逃离者"的身影。他们身穿鲜艳的冲锋衣,脚踩厚重登山鞋,有人沉浸在前天晚上加班的困意中,戴上蓝牙耳机闭着双眼补觉;有人打开手机软件,翻看最新款的户外服饰,琢磨要少喝几杯咖啡才能买得起。
  走向大山的理由各不相同。有人形容在山上没信号的一天就像"强制下线",有了不接电话、不看微信的正当理由;有人一扫事业上的不如意,找到了体力至上的成就感;有人抛开围裙和尿布,感受到为自己而活的肆意痛快;有人远离职场的尔虞我诈,和陌生人吐露心扉,来一场纯粹的社交。
  不用准备繁重的行李和详尽的攻略,不用费力约人,一个人坐上任意一辆大巴,只要两三个小时,就能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为了更好地在城市生存,他们短暂地走出人流、走到城市的最远端,向自然寻求一副安神药方。
  卢雨薇在徒步中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孤独
  周末清晨,北京10号线西段的公主坟站,北段的牡丹园站、北土城站都是徒步俱乐部的重要聚集点,一出站就能看到十几辆50座的大巴车,从一个路口排到另一个。北土城站有一个煎饼摊,常顶着被城管驱赶的压力,从两条街外赶过来做早餐生意。
  在六七年前,玩户外的圈子小,地铁站前的大巴车就几辆,随便挑一辆坐上就走,上车收费,不用提前报名,有时甚至不问目的地,就像开盲盒一样刺激。
  这些大巴车每周拉的人都不重样,车上人的年龄、职业、性格也各不相同。"城市里的人平时都很忙,都不愿意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妥协别人",据领队们观察,有半数人都是独自前来,在大巴上,他们各怀心事坐在陌生人旁边,拘谨地抱着背包,眼睛看向窗外。
  "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梭罗早在两个世纪前就发现了工业化社会下人类精神生活的贫瘠,于是转身离开城市、走向瓦尔登湖。梭罗的孤独在北京这座2000多万名常住人口的巨型都市里依然延续着。人们习惯了跟陌生人在同一空间里吃饭、出行、居住,以及共同奔赴一趟临时的旅行。
  若不是徒步活动,27岁的程序员卢雨薇很少主动走入人群。她回忆上学时"总有人在身边",工作后,大家都跃入了新圈子。那些上学时的好友,一个月约出来一次都是奢侈。同事们的关系仅限于中午一起吃饭聊八卦,下班后就毫无交集。
  刚工作时,她选择在珍贵的周末补觉,往往中午醒来、下午打扫屋子,傍晚看到窗外的晚霞,有时会临时起意独自出门,跨上一辆共享单车漫无目的地骑。有次手机没电,她浑然不觉骑到了高速路口,被人喊下去。这事儿她对谁也没说,"工作忙的时候分享欲很低"。
  她喜欢一个人参加这种徒步活动。在熟人多的地方,她怕尴尬,总要不停地说话,把自己整个抛出去、细数小学到研究生的人生经历,"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说的啥,说出的话很多都不是内心想法。"但在这里,她可以自由地融入人群,而不用榨干自己的情绪。面对陌生人的搭话,如果不想回答,笑笑就好。
  早些时候,老户外间流传着"户外三不问"的规则:不问职业、不问收入、不问家庭。"你的身份和地位在走进山的那一刻清零",老户外都会有自己的专属昵称。
  现在,有的俱乐部为了破冰,会让大家在大巴车上做自我介绍。有性格开朗的,会拿着蓝牙音箱唱口水歌,说相声、讲脱口秀;也有一心工作的,详细介绍业务范围,静等同行或者客户抛来橄榄枝;也有人有交友需求,有意无意介绍自己"单身",在群里用玩笑口吻给自己打一波广告。临时群一般在活动前一天集结完毕,24小时后解散,其间无数社交暗号早已发送完毕。
  如果说车上的社交还带着目的性,从下车的那一刻开始,这些毫无交集的陌生人会因为原始本能聚在一起。和拥挤的景区不同,山中天高地阔,人烟稀少,人们自然而然会对走在前后的人产生相互依靠的情感。由于体力各不相同,一个队伍一般会拖到1公里长,并逐渐分化成无数个小团体。有位领队在过年时收到不少红包,都是因为在活动中认识了好友和另一半。
  随着队伍向前推进,在身体极度疲倦的状态下,人们会卸下面具和伪装,表露最真实的自己。徒步旅途中的男女,成的多,分的也多。易滑的碎石路、必须翻越的巨石,总有需要互相拉拽的时刻,年轻人很容易在肢体接触中情愫渐起。但领队们也见过有人累到崩溃大哭,蹲在地上不愿走;有人站在山顶对着远方破口大骂,极尽污言秽语。
  一位40岁出头的金融男曾把相亲搬到了徒步中。他形容自己只是个"好捧哏",在微信上"不会说浪漫的话",和女生一问一答,就像查户口。约咖啡厅或者餐馆,不仅要穿正装,20分钟内双方交代完常规话题,就陷入了沉默。他参加过单位的相亲会,为了高效,在商务大厅里摆上几排长桌,男生坐一列、女生坐一列,面对面大眼瞪小眼,"尴尬得说不出话"。
  在户外他发现可以"怎么舒服怎么穿",还可以随意发挥肢体语言,话题也不用刻意制造,连山峰和岩石的形状都能"助攻"。虽然他还没女方体力好,爬到最后手脚并用,还因为出汗过多成了"白眉大侠"、形象"惨不忍睹",但他觉得这是最自然的相亲。
  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徒步,后来没能和女方走在一起,他却爱上了徒步的这份自在。同龄人都有了家庭和孩子,他的周末总是一个人,喝酒撸串。现在能和一群人一起做些什么,"至少有个地儿能去,也是给了我一个归属。"
  在牡丹园地铁站外集合的徒步者们。焦晶娴/摄
  卢雨薇在凤凰岭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自由
  这两年疫情加速了京郊徒步的火爆。"北京徒步者"的创始人张大鹅回忆,2020年解封后的那个五一假期,因为疫情防控要求,跨省、跨境旅游受限,参加京郊徒步活动的人多了两三倍。他粗略估计,目前北京至少有一两百个大大小小的徒步俱乐部。
  北京徒步运动的发展有天然优势。北京一半都是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0多个,距离相近的高峰排列组合,就能诞生出无数错综复杂的线路。怀柔、门头沟、延庆这些在旧时是抵御外敌的战略防线,在今天却成为城市居民精神的泄洪地。
  39岁的黄玲原本从事出境旅行行业,享受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没有变数的生活,销售渠道固定、生活简单、没什么娱乐活动,从不尝试插花、画画这些"有些矫情"的事。疫情改变了一切,国际航线锐减、多家旅行社倒闭,她带着顾虑跨进保险推销,不仅要直面收入落差和社交重建,还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和玻璃心。
  "很多人对保险有偏见,我心理负担一直很重。入行一年,还是一个很封闭的状态。"去年偶然的一次机会,朋友带她参加凤凰坨徒步,走上山巅的时候,她感觉"整个眼界被打开"。走在路上,她只用专注脚下,倾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这一秒眼前还是枯树枝和黄土路,转一个弯,一片桃林就撞入眼中。
  "徒步帮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她以前练过瑜伽,也去过健身房,但觉得"没有趣味""纯粹靠意志力",目光所及之处色彩单调、沉闷。之前她也经常带着孩子们旅行,一下飞机就住进酒店和民宿,"不过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
  徒步过程中,风景是流动的,一举一动也纯粹遵从身体,走累了就坐下休息、喝水,走饿了就吃点东西,没有时间的概念,也没有必须遵从的计划表。有段时间她胃胀气,没时间治,从山上走下来后竟然舒缓了许多,"整个人的状态就在往上走。"
  她对自然的灵敏度也随之提高,"你必须随着季节而动"。为了赏花,她追赶着花期,知道3月份主要看桃花,4月份梨花是一绝。5月草绿了、溪水化了,再往后就能躺在绿茫茫的草甸中看彩虹。10月之后,满山都是五颜六色的秋叶。冬天则有冰瀑,雪后宛若仙境。
  之前她很少关注身边草木的变化,办公室窗户关着,窗帘拉着,困在钢筋水泥里,即使从窗户望出去也是僵硬的线条,而不是山脉起伏那样舒缓、柔和。"原来因为太忙,觉得这些都跟我没什么关系。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可能跟我们没有关系?"
  两个世纪前,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城市面临着相似的困顿。当面对人口激增、卫生和健康环境急剧恶化,人们开始修建绿带和公园,大规模迁至城郊,登山、露营等户外活动逐渐在新阶级中风靡,他们在自然中放慢脚步,节制膨胀的欲望。纪录片《徒步的意义》中,一位徒步者坦言徒步对其精神的改变,"野性用朴素治愈了我们脑中过度的物质需求"。
  张大鹅深有同感。在野外,快乐变得很简单。快乐也许出现在冒雨赶了很久的路,雨停时一抬眼,望见山间波涛汹涌的云海;也许出现在爬升结束后,当人们一身轻松地下山,走到一处崖口,落日的柔光洒在身上。
  若是旅途中发现一处卖冰镇可乐的小站,众人欢呼雀跃。张大鹅形容休息时分食一个西瓜的感觉,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给狱友分啤酒,"即使只是一小牙西瓜,在山里也会放大你的快乐。"有位领队回想起带着队员钻狗洞的经历,"不管你的社会地位如何,碰见大路没法走,钻个狗洞都是新鲜愉悦的体验。"
  "尝试总有惊喜,或许疫情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从一个行业中跳脱出来,生命体验也变得丰富。"黄玲享受着海拔一点点升高的过程,每次回望曾驻足的山头,她知道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被剥夺的。她想起2013年年初,她出差去瑞士少女峰,凛冬的寒风中,她看到一位外国父亲把还没满月的孩子背在身前爬,"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节奏不会被其他事情打乱。"
  她现在的目标是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她会主动组织客户和同事一起户外徒步,大山成了她社交的舞台,"大家在互帮互助间关系就升华了"。为了能随时进山,她开始练习开车。无论是带着孩子去河边烧烤,还是公园游学,她都会加上两小时的徒步,"会衍生出很多想不到的组合"。她的生活也越来越简单,不再购入没用的锅碗瓢盆,每天早上起来打八段锦。
  黄玲和朋友一起徒步。受访者供图
  出路
  "一旦人们意识到某种程度的安全和舒适,他们就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发新的方式来体验刚刚逃离的苦难",《美国徒步旅行的历史》这样描述战后徒步在美国风靡的原因。
  当时和徒步一起火起来的还有露营。在国外,这些户外活动在二战后热度不断上升。战争中,西方国家的一些人为了躲避战火,选择逃到偏远地区、在帐篷下生活。当战争结束,生活回归正常,走向户外不仅是现代生活的点缀,也意味着培养随时应对环境变化的警觉。
  北京一家针对中年群体的徒步俱乐部创始人介绍,他们主要的客户包括律师、金融从业者、公务员和国企高管,"小到工作、家庭,大到空难、疫情、战争,城市里大家面对的压力特别大,走到户外,是精神上的一种愉悦,也是更深层次精神压力的释放。"
  只有身体在路上,他们才会感到生活并没有静止。在徒步者的队伍中,有一群全职宝妈,会避开周末,在周中的某一天挤出时间参加活动。她们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在孩子、丈夫和老人跟前随叫随到,但在山里的几个小时,她们"不需要惦记任何一个人"。
  其中许多人也拥有过高光时刻。她们年轻时是大企业的白领,蹬着高跟鞋在北京地标建筑里办公,打车上下班,经常全国各地出差。成为母亲后,她们被框在家里,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洗手给孩子做吃的,连照镜子的时间也没有。等到三四年后,孩子的事儿"理顺了",发现自己蓬头垢面、身材走样,朋友也都不见了。
  她们的生活热情被柴米油盐磨掉了。一位初三学生的母亲回忆,她有段时间白天干什么都提不起劲,不想下床,每天睡15个小时还不够。深夜老公和孩子熟睡时反倒有了精神,爬起来看剧、刷小视频,咂摸片刻的自由。
  赵丹想通过徒步找回这种热情。在开始徒步之前,赵丹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在女儿身上。她婚后就没再工作,"被需要"是她生活最大的动力。前年女儿入学一所国外大学,因为疫情原因在家上网课,她整宿熬夜陪着女儿上网课,作息颠倒。女儿时常因为线上交流的障碍崩溃大哭,赵丹心里着急,开始浮肿、虚胖。去年疫情形势好转,女儿出国继续学业,赵丹才发现身体和精神都出走了太久,"找不到自己"。有时习惯性想问女儿要吃什么,发现屋里只有自己后,面包加火腿就能解决一餐。
  为了摆脱这种状态,她强迫自己每天绕着公园走5公里,当她闭着眼都能知道公园的路线时,她把目光放到了爬山上。
  之前和女儿出去旅游,赵丹形容自己是个"工具人","我就是她的钱包和司机"。女儿喜欢去网红景点拍照打卡,一天行程安排紧凑,赵丹努力追赶着女儿的节奏。而自己参加徒步后,赵丹的手机几乎都不掏出来,她不喜欢拍照、不关心时间,从朝阳微露爬到漫天星辰。
  徒步为她带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满足。有次去后河探路,山阴处满是覆盖的积雪,一踩一个坑,"不好走的路段只能一松手,一闭眼,唰地滑下去了,根本不知道飞到哪儿去。"筋疲力尽后回到家,她把湿透的衣服扔在门口,洗澡、刷鞋、洗衣服,第二天在床上彻底躺平放松。
  现在她每周都至少爬一次山,每次爬山就像是奔赴一场盛大的约会。收拾第二天的背包是一种享受,羽绒服、防晒服、头灯、护膝、手套、登山杖、干袜子、备用粮悉数清点。她可以远离宝妈朋友们在咖啡馆念叨的家长里短,随性地和不认识的人"贫两句嘴",整个人都变得年轻。她消费的标准也从时尚转向实用,奢侈品包被平价的登山包取代,价格不菲的定制衬衫也换成了耐穿的冲锋衣。
  于她而言,成为家庭妇女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没有工作、在家带孩子并不意味着家庭地位就低,"首先要取悦自己"。她有个在乌海生活的朋友,孩子上学出国之后没了依靠,每天眼睛片刻不离老公,在和老公整日的争吵中陷入抑郁。她觉得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越来越多全职妈妈们走向户外,是个好的开始,"社会在重新评估家庭主妇的价值。什么都不耽误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时间?"
  卢雨薇在白河踏冰时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带着狗徒步的"汪汪队"。受访者供图
  回归
  从8年前张大鹅开始徒步以来,北京的城市边界从未停止扩张,周末通往郊区的高速上拥堵也越来越长。"很多也不是徒步,大家都是往外跑,只是最后玩的形式不一样。"张大鹅知道自己面向的群体更多是没有经验的"小白",对于绝大多数户外徒步俱乐部来说,每周开设最多的还是初级活动,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向更高峰进阶,"对更多人来说只是休闲"。
  他说,人们注重的不是"下车拍照"的结果,"大家现在更趋向于在过程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领队们发现,00后对传统的旅行模式有"从基因里的抵触"。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比上一代人大幅提升,00后更偏向挑战自我,第一次报名就敢尝试中等强度以上的路线。
  在社交媒体上,徒步更多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贩卖给"卷"在工作里的都市白领,让他们看到一片解放身心的世外桃源。2022年1月,一社交平台发布《2022十大生活趋势》,"山系生活"成为热词,博主们穿着色彩搭配讲究的冲锋衣、登山裤,闻着野花、撸着狗子,户外的野性和都市的精致交织出一股新潮流。
  据张大鹅介绍,"汪汪队"是他们今年开辟的一个新玩法,10组就能发一辆大巴,每排坐一位主人和一条狗。"他们来不是为了自己玩,是为了让狗子玩一玩,让狗有一个社交,狗就是他们的家庭成员。"
  他们会选择没有断崖、爬升高度较小的路线,但仍有一些腿短的小型犬没走两步就在原地打转,要靠主人抱着、背着走完全程。狗的社交带动人的社交,当两只狗玩在一起,主人们也会交流育狗心得、分享北京有哪些可以带狗进入的餐厅。也有"狗奴"想来撸狗,不好意思地询问,"我没有狗,但我可以遛狗、哄狗开心、夸狗,能不能也让我参加?"
  但当周末结束,无论为何出发,他们总要回归波澜不惊的生活。有人在回程的车上累得睡着了,一觉醒来就到了熟悉的地铁站,酸痛的双腿和被汗水黏在一起的头发提醒他,城市生活还是更舒适些。
  程序员卢雨薇每次从山上回来,总会觉得有些恍惚和不真实。明明几个小时前一个现代厕所都找不到,一晃眼她就回到了小房间里的床上,回到"做梦都在解bug"的世界。在卡着点上班的日子里,她会在没有信号的地铁上翻看相册,闭上眼回味山林的气息。
  去年刚参加徒步时,卢雨薇刚从一家创业公司跳槽到大厂。公司曾经连续3个月搞封闭开发,一天没休息过,每天加班到凌晨。每当深夜回到8平方米的卧室里,她发现自己一天也没说过几句话,还长了一脸痘。那段时间有人骂着老板离开,她盼着撑到最后拿年终奖,钱拿到手才发现只有她预期的五分之一。她终于爆发,熬夜刷算法题准备面试,2个月后跳到了一家大厂。
  来到新岗位后,她能用算法读出用户的喜好、为他们推送广告,却读不懂自己的心。在大厂既定的框架下,她只需要优化,没有挑战、没有创新,"不知道我做的东西对谁有用"。她总是和黑箱打交道,稍微调下参数就能出来想要的结果,但她看不到过程。
  这个笑眼弯弯、声音轻柔的女孩在工作上有股狠劲,她评价现在的工作"太闲",加班也少,能一眼望到尽头。在大厂林立的产业园,她傍晚下班看到对面大楼还亮着灯,心中说不出的焦虑。空闲时间一下子多了,"只是躺着就会觉得心里空虚"。
  为了找到新的兴奋点,她先是逛遍了北京的公园,之后开始在网上搜索北京周末户外活动,看到不少关于徒步的帖子。第一次参加徒步,爬升高度1000米,她爬完屁股痛了好几天,上下楼梯都要小步小步走,但享受到了"自虐的充实"。
  她也时常陷入矛盾。她喜欢现在的生活,知道正是这种平淡才能让她有机会接触到徒步,"但我也要为以后做打算"。前段时间公司裁掉了近百人的业务线,其中不乏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她怕自己逃不过"程序员35岁就失业"的魔咒,觉得要趁年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于是每天钻研广告相关的书籍、刷算法题,开始为下一次跳槽做准备。
  (除黄玲外,其他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晶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冬天不用去海南了,这5座小城都是老年人过冬避寒的好地方今天是冬月的第一天,也意味着最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每年这个季节总有很多人要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避寒,但关于冬天要不要到暖和的地方避寒却一直有争议,反对者说人需要经历四季,冻一冻更健康,若不差钱,旅行尽量带上这4样东西,看似不起眼,实用性却极强为什么你的旅行总是状况连连,刚解决完这个麻烦,下一个烦恼又来了。要我说很可能是行李没带对,外出旅行准备齐全总是好的,这样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旅行期间行李应该怎么收拾,带上哪些物品来旅游的俄罗斯人很困惑,这样东西明明很贵,怎么中国人当水喝?进入国际化交流轨道之后,前往国外旅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中国人去国外,也有外国人来中国,频繁地走动,使得交流速度增加,甚至有的会选择定居,一些外国群体首次接触到中国文化的时候,想买一个航拍无人机,主要是出去旅游时用,想拍出的视频清晰点,续航时间长一点,有哪些推荐?只推荐你大疆如果你旅游过程中请使用航拍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可以推荐以下几款无人机第一,你从来没有接触过无人机,那么可以推荐你新手练习的千元级别入门无人机,比如现在比较火的兽3前置1中国哪里的人出国最多?中国沿海城市,广东,浙江,福建,北京,江苏,出国人最多。我说的这个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这一个小县城,30多万的人口有20多万都在国外。他们出国是为了打拼未来,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有礼泉会并入西安吗?张宝通是最早提出西咸一体化的学者,也是唯一能将西咸一体化渊源说清的学者。要谈到大西安西咸一体化西咸新区,张宝通一定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专家学者。作为第一个提出西咸一体化与建设大西安理论你去过哪些照骗景点?呵呵必须有我这个问题相信想要去巴厘岛的都知道离乌布蛮远的一个景点吧。天空之门呵呵看到网上图片是这样的前三张)实际到了是这样的没有湖水实际操作是摄影师用镜子放在你的镜头底下就是这样了川西行若尔盖花湖由于是第一次见到草原,亲自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和别样的风情,我们很兴奋,且走且停,拍照,骑马,同行的几个中年屌丝还吼了几嗓子关于草原的歌儿。到了花湖景区,已是中午一点多,我们先买了票,西藏那么美,很想去看看,糖尿病的我能去吗又到了出游的黄金季节,很多人都去西藏旅游了。糖尿病的我,也想去体验一下。可是,在西藏那样的高海拔地区,气压低氧气稀薄,要是出现了急性高原病,那可不得了啊。糖尿病人能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最疯狂的公交旅行从北到南(福建广东)httpsj。map。baidu。comb9PEbJ出去旅行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呢?飞机?火车?自驾?进藏线还有骑行和步行,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公交出行呢!?为什么选择公交呢?公湖南第一富豪村,24h无人购物店成亮点,黄兴大道北延线过境现在国内不仅城市之间有评比,文明城市旅游城市宜居城市养老城市等等,各种花样都有,县镇村全部都有评比,百强县千强镇都是比较常见的名头,五花八门的名头也不少,比如潜力百强环境百强绿色百
唐宫夜宴!教学目的1了解唐宫夜宴的相关知识2学会运用线描形式绘画不同的人物动态3学习山川云朵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学工具红色圆卡纸白卡纸黑色勾线笔马克笔水粉颜料水粉笔纸巾胶棒观察与讨论舞蹈唐宫夜宴糯甜的红薯教学目的1了解红薯的营养价值2学习用水粉材料对红薯进行颜色表现。教学工具黑卡白卡牛皮纸水粉材料马克笔高光笔马克笔剪刀胶棒水粉颜料观察与讨论小朋友们天儿冷了,我们是不是经常能在路边看何事不问西东立德立言不问西东是清华大学的校歌的一个内容,我很向往清华大学,但是由于年轻时的不谙世事和所在的区位等因素,未能得偿所愿,但是我对立德立言不问西东这几句话是非常认同的,我认为人生活在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观鸟探秘又见白鹇时隔两月,我又和朋友来到了南岭小陈老板的白鹇塘,我们到时已接近下午4点,在我们之前先期到达的韶关鸟人,我们到时已经开始收拾设备准备转塘了。问他拍得如何,回答说已经来过三回了,都是老快乐杂货铺教学目的1。学会用俯视的角度画出购物车2。展开想象,在购物车中添加暴走的采购品3。学会用马克笔的渐变色涂法教学工具白卡纸黑色勾线笔马克笔剪刀胶棒泡棉双面胶观察与讨论一天的清晨,准备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观鸟探秘了凡四训早上六点多,伴随着屋外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南岭观鸟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是个好天气,橙屋酒店周围的树木都呈现出嫩绿的样子,正所谓初春新叶盛似花,晴天嫩芽舒适的房间干净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美丹霞山观鸟探秘阳元石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这里是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由于中学地理课的介绍,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对丹霞山和韶关的名字并不陌生。从云南到广州工作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探秘林鸟印象这里所说的南岭,是指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和湖南的莽山保护区接壤,是广东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第一峰。两个星期前,朋友在微信群内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观鸟探秘谨守规矩之前曾和一友人到韶关南岭观鸟,前面的游记也进行了记录,回来后,多次向周围的朋友推荐南岭是个不错的地方。前段期间,在珠江公园散步偶然遇到朋友,再次谈到南岭拍鸟,这次是朋友主动提出来,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观鸟探秘白鹇白喉秧鸡变色龙由于要返回广州上班,因此朋友今天决定上午去拍白鹇塘,中午的时候返回广州。我们还是约定早晨600到小陈老板家的农家乐早餐,还是驾自己的老迈腾到了选矿厂停了下来,搭乘一位广州热心鸟友的云南普洱景东观鸟札记平凡的梦想什么叫时间飞逝,什么叫似水流年,只有等你步入中年后,才会感觉。也不知道为什么,时间就在平平淡淡中一天天中过去。上班下班乘公交车锻炼写点小文章,一天一天中,我又过完了自己的一个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