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追寻野生东北虎的踪迹一场行走与文学的探险

  当生态文学正如火如荼地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我刚好完成了《虎啸》的写作。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先知先觉敏感地抓住了生态这个主题,而是由于我对这个主题的长期关注,恰好不期而遇。自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我开始关注有关东北虎的各种信息。令人欣喜和兴奋的是,在中俄两国各拿出一块土地联合建立的虎豹公园里,东北虎豹的生境和生机迅速恢复,每一年数量都有新的变化。一条条关于东北虎的照片或视频陆续传来,我一次次被东北虎的神态和气度所吸引,所感染,所震撼。
  它们从容不迫的步伐、宠辱不惊的神情、我行我素的姿态和睥睨万物的威仪,让人确信他们就是自然界当之无愧的王者。它四脚稳健而自信的起落,带着不怒而威的力量,仿佛不是从山林中走来,而是从众神的宫殿中走来。渐渐地,我感觉到它不仅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高贵、神圣和伟大。
  本文摄影:杜建平 王志生
  首先考虑追踪路线
  时间延宕至2018年秋天,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已经扩大到近30多只。隐隐约约地,我感觉这是一个事件,并且是一个较大的事件。我开始收集和查阅有关东北虎的资料,并零星采访接触一些林区的工作人员和动物保护专家。
  起初,我只是对自然和山林中的事情感兴趣,关注,但无明确目的。这是我自幼就有的喜好。记得小时候报高考志愿,我第一个就报了地质,为什么呢?理由是搞地质可以背着一把地质锤走遍名山大川。那时,我的知识面很窄,还不知道院校里有关于野生动物这个学科,如果知道的话一定报了那个专业。随着信息的汇集,一条野生东北虎由少到多,由衰至兴的轨迹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一条复兴的轨迹,一条复兴之路。我突然有了冲动,决定以野生东北虎的探秘和追踪为主题,写一部纪实性的作品。
  《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任林举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怎么写,能写成什么,当时还没有想好。我想,最起码能写成一部好看的、有意思的书。毋庸置疑,人本来就来自于自然,尽管我们早已经原来山林、荒野,聚居于高楼林立的城市,但我们的基因里,始终残存着原始山林的记忆。不管我们出生在哪里,我们生长在哪种环境,我们对自然和自然中野生动物都有着一种本能的好奇和亲近。人类自身之外的生命体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同时也会激发出隐藏于我们生命深处的原始激情。这是一个有趣的方向。
  于是,我首先考虑的是追踪、探秘路线。围绕野生东北虎的食物链,开始收集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包括一些往昔山林里的狩猎故事。我自己的初衷是秉持以自然主义思维和生物学观察的视角,写一本关于东北虎、东北豹、野猪、黑熊、狍子、鹿,鼠、鼬、虫、鸟等千姿百态的习性和故事。同时又以万物有灵的感悟,对书写对象给予合乎自然规律和逻辑的人性关照,从而呈现一个险象环生、自由放达的山野江湖。我想,这样的文字和故事,本身就应该有很强的带入感和趣味性。显然,这部分要素,是靠脚走出来,靠聊天聊出来,也是靠自身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追问出来。
  虽然故事听起来生动有趣,但在猎奇之余,却又总觉得这林林总总的故事和细节里太多的言外之意需要琢磨、玩味,有太多的生态自然伦理需要我们去认真反思。并且,我一直认为作为文学作品,生态文学也好,纪实文学也好,如果仅仅满足于科普或观察、行走记录,还远没有达到文学的标准线,还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文学。如果文字和思考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一部作品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肯定要大打折扣。
  接下来,我必须要考虑另一个维度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保证好看的前提下还需要加载更多人文要素,以增加它的厚重度。要有人对自然、生物的认识和理解,也要有人与自然关系的确认和反思,还要有人的精神诉求、境界和情怀。如果说我当初是怀着探险的期待走进山林的,那么这个探险不仅仅是行走的探险,同时,也应该是文学的探险。我希望在东北虎的追踪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东北虎身上所承载的精神要素和品质,更能够发现和阐释出与其相关的更大、更多的精神价值。
  虎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虎是一个昭然的象征,是一个深刻的隐喻,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风向标。
  一方面,可以通过老虎的生存史和几千年来虎与自然、虎与人类、人与自然之间几千年的相爱相杀、缠绵纠葛的关系,激发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理解、敬畏和悲悯之情。以事实告诉读者,人类虽然并不需要爱老虎,但必须热爱和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如果我们不想受到自然的惩罚,不想在一个崩溃的自然环境里走向覆没,就有理由对老虎多一份爱护,把它们当作提醒我们、佑护我们的一个生命符号,使我们不至于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老虎的存在放大、引申至人类社会,使其具有更加重要的象征性。通过东北虎的兴衰和命运,引发人们对地域、民族以及人类自身命运的联想和思索。通过横跨自然和人文的文学建构提醒人们,不仅要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与自然之间也要构筑命运共同体。一切存在的命运都是互联、互动的,只有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相互守望、相互祝福,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从这部作品开始酝酿到最现在,转眼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回想起当初的采访和写作,一切仍历历在目,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当散发着油墨气息的新书摆在眼前时,我的耳边好像又回响起那两声震撼灵魂的虎啸。
  第一声虎啸出现在2018年12月我住在珲春市英安镇荒山村的那个夜晚。我躺在山民老王的火炕上,一边感受着夜晚的安静和神秘,一边在脑海里不断地回放着白天在山上的经历和感受。突然,一声雄浑的虎啸响起——低沉、庄严,又无限旷远,久久在山谷里回荡,仿佛来自世界边缘,又仿佛来自时光深处。
  我知道,那就是山林中至高无上的声音!自200万年之前肇始,这声音就一直如法令、如号角、如一面生命的旗帜,代表着山林中的秩序、尊严和荣光。在那些逝去的时代里,这声音引导着山林里的生灵遵循自由、自主、独立、均衡和共生共荣的自然法则,也争斗,也和谐;也伤害,也成全。如今,这声音重返山林,长啸中包含了复杂的意蕴和无尽的沧桑。它让我想起脚下这片与它休戚与共、命运相关、苦难深重的山林和大地。想起了那么漫长的黑暗时光,想起了侵犯、屈辱、流血、死亡、衰败和沉沦,也想起了不甘、觉醒、愤怒、抗争以及最终的宽宥与和谐。
  这声音对我来说,既是一种启迪,也是一种召唤。它以一种不容抗拒的引力,牵引着我从锡藿特山脉西麓到珲春河谷,走遍这片莽原的每一个皱褶、每一条经过的道路与河流、每一个能够遇到的村庄,直至走入大山深处和岁月的深处,去探寻这森林中的王者,通过它们留在大地、山林、时光中的身影和梅花般点点足迹,竭尽全力,探寻出清晰可见或难以清晰的生命之道、自然之道、兴衰与共的和谐之道。
  第二声虎啸出现在2019年夏天的土里沟,我采访最后一天的下午。因为第二天我就要告别那片大山,回到城市去完成自己的案头工作,内心便突然感觉有些不舍。我站在珲春野生东北虎豹保护基地房间的窗子前,望着连绵无际的山林,感觉惜别之情也如苍茫的群山一样连绵起伏,但一时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尚有半天的闲暇时间,我决定下午再和动保郎建民一起去山里走走,就算是行一个告别礼。
  就在我们进入山里的一个小时之后,隔着一道茂密的灌木丛,传来一声令人心惊胆战的低吼:"呜——"
  那一瞬,我和郎建民四目相对,几乎同时发出低语:"老虎!"我们都很清楚,在距我们不到30米的灌木后边,有一只愤怒的或心情很不愉快的老虎。郎建民介绍,一般来说,老虎如果想对人发起攻击,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更不要说刻意制造声音。按照老虎们的习性,如果它们真想发起攻击,早已经悄无声息地扑上来了。像这种低吼,虽然饱含情绪,仍属于某种谈判或对话的性质——只要你们不再继续"进犯",便不会有危险的冲突。这声音很像一种警告。它仿佛在说,一个拥有自己领地的王者是不可侵犯或冒犯的,人类果想要所谓的安全与和平,必须站在虎的立场上多理解虎的处境和诉求。也就是说,人类绝不可以独自尊大,资源占尽,赶尽杀绝,而是要体悟、尊重自然的本意,从虎的领地上撤出,转身离开,回到自己的地方去。
  学会像山一样思考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李奥帕德的那句名言:"要学会像山一样思考"。那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我们都要像大山那样,像河流那样,像森林那样,理解、顺应天意,敞开自己宽广、包容、仁爱、悲悯的心怀,对相遇、相伴的生命予以理解和怜惜,对置身其中的自然予以理解、尊重和敬畏。
  当漫长而艰辛的田野调查结束,可以端坐于案头构思、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我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这么几个关键词:王者风范、劫后重生、复兴之路、命运共同体。然后,我开始用碳素笔,也用某种逻辑和20余万汉字逐一将他们联结在一起。
  现在,作品已经离开了我的手,变成了一本本书,呈现于读者面前。至此,我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当初构想进行解析的权利。如今这权利握在读者的手中。但我还是要真诚地提醒我的读者朋友,这确实是一部关于生命、生存、较量、抗争和尊严的书。(责任编辑:陈梦溪)

新盈泰温泉度假村丨美景美食温泉戏水,冬日您想要的在这里都能满足新盈泰温泉度假村是以温泉为特色,以生态园林艺术为烘托,集温泉洗浴保健养生餐饮住宿商务会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度假旅游景区。冬季和温泉是绝配!不管外面天多寒,温泉水照样是热乎乎的,慢雅鲁藏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3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近日,在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西藏自治区林草局以及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联合开展的雅鲁藏布江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在完成第一年的调查后,取得了初步大美中国之南方丹霞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命名的地貌类型。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广东韶关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使用三里屯印象记三里屯印象记北京荟萃了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元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神韵。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彰显着中华文化元素,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吸引着国人,也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国内最短直飞航线之一石家庄直飞北京发文之前,云端机长还是想澄清一下,云端机长把飞行距离几百公里,飞行时间一个小时左右的短距离航线统称为最短航线。所以云端机长的最短航线在国内有很多条,这里的最短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短昂赛大峡谷走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的昂赛大峡谷,这里有高大的雪山,有壮丽的丹霞地质景观,有葱郁的古柏森林,在这样一个天然的原生态景区,还有神秘出没的雪山精灵雪豹。随着三江源国旅行社入门知识老年旅游者出去旅行,子女最担心什么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旅游者不再自己报团,而是由子女帮助联系旅行社,这是为什么呢?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社会上杂七杂八的旅游团实在是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又难以判断其真伪,就像保健品的青藏高原上比318国道还爽的三条中国最美公路,我们一起体验吧中国国家地理最新发布30条中国最美公路,318国道意外落选,青藏高原上的317国道349国道和559国道成功当选。一317国道从四川成都出发,经汶川马尔康甘孜德格,进入西藏昌都类乌适合两个人的旅行清单,这18个浪漫之地,有空了就带ta去走走吧有人说,人生总要有两种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毕竟,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不是甜蜜感,而是舒适感,而鉴别这种舒适感,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起去旅行。生活不只有柴米油深圳弘法寺慈善公益纪实让慈善成为一种城市精神一张走向世界的名片背倚深圳绿色心肺梧桐山,面朝涟漪万顷的仙湖,一座雄伟的寺庙吸引着虔诚的信众和远来的游客这就是深圳市最大的佛教寺院弘法寺。深圳弘法寺弘法寺是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寺庙。1985为什么海南候鸟人越来越少?从一个视频中看到,今年去海南过冬的候鸟人越来越少,一些地方车辆很少,楼房很少有人居住,都是空着的。与以往一到冬天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比冷清了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湖荡微波扰天蓝北京植物园杉影迷离云荡东西2017年6月8日,高温中的北京,多云天气,我们来到了植物园,准备从樱桃沟爬山而上。却留恋在植物园的一路美景,云绕山行多姿彩,俯视大地荡凉风!已过盛花期时有淡香袭欲观远山色迷恋杉影一径浅秋半山腰几缕淡香花妖娆登北京香山赏云遇香2017年8月30日的北京,天气晴好,望云而行,我们又来到香山公园爬山。一径浅秋半山腰几缕淡香花妖娆醉在浮云眼前过登顶风劲峰不高登香山。沿着香山的二环走,一路有云和花相伴,爬山就是神龙盘桓护御汤,此时峰谷正多香秋游河北赤城汤泉2017年9月23日,离开天鹅湖,继续寻秋之旅,目的地河北省赤城县汤泉。鼎盛御汤源蜿蜒山龙盘不能消百病咏唱得佳言佳源。赤城温泉,又名汤泉,史称关外第一泉。汤泉地处幽谷深山,四周峰峦欢聚在长城脚下北京怀柔水长城西水峪村雾腾龙翔妙音颂情2018年8月11日,雷雨天,北京市170余家景区因雨(当天房山区发生路边山体滑坡)关闭,包括怀柔山里的景区,水长城亦不例外。三五友成群寻机酒几巡欢歌唱不尽真情地久存欢聚。而一场两光影林间越车行树不挪草原避暑行之六穿行塞罕坝森林公园呼呼风如歌白云碰耳朵光影林间越车行树不挪穿行。2018年7月29日,继续草原避暑行。早晨从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穿行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一路美景让人陶醉,而塞罕坝更是让人向往的地方锦鲤相伴一路花香北京市前门三里河公园再现从前模样2018年7月24日,踩着细雨的尾巴,我们来到了前门三里河公园。这是恢复历史原貌的一条水系绿化景观,水系形成于明代1437年,到清朝末年湮灭,复原改造后,于2017年对外开放。几日滦河水长花草香草原避暑行之五河北御道口小镇湿地花道曾经饮马憩村庄滦河水长花草香今日处处歇脚客更胜当年御道忙今之御道2018年7月29日,继续草原避暑行。一早赏了日出,回来吃过早饭,收拾行囊,出发奔塞罕坝方向。只撷花一束没行多远就看花枝摇摇待吐蕊,秋果累累已放香游赏九月的北京植物园2017年9月1日,夏季欲离去,雾霾锁京城,白天依然燥热,山间水畔寻清凉!我们又来到了北京植物园。花枝摇摇待吐蕊秋果累累已放香几日霾重锁欢语寻一佳处享清凉享。秋欲来时花始开鸡屎藤,登高俯视香山云,信手拈来做衣裙北京香山公园登高赏云只为一眼西山云跨城越岭穿丛林登临高台俯身视信手拈来做衣裙西山云。天好的标准,就是站在北京城东可以清楚地望见西山!2018年7月26日,因看到西山顶部有云,于是我从城东赶来西郊的香山9月8日北京,半日晴空二时云重,美在瞬间影留云浓白云浩荡再进京是否又乘草原风行不多时少踪迹独留夕阳落无声一时云浓进入九月,北京美好的天气越来越多!2020年9月8日的北京,上午晴空万里,午时望见云踪,并迅速从西北扩散至全城的上空日升月落静无声秋水长天多风情秋游河北沽源天鹅湖2017年9月22日的北京,晴好的秋日,我们却不顾秋渐凉,集结奔向更北方!茅草黄黄天欲凉落叶慌慌铺满床山丘层层似波浪大雁南飞秋北方一路秋凉。一路向北,目的地河北省沽源县天鹅湖。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