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存在吗?揭开女儿国神秘面纱

  吴承恩的神话章回小说《西游记》中,有一个神奇的女儿国,不仅由女王统治,还有一条喝了就能让女人怀孕的子母河。人们或许以为女儿国是吴承恩所虚构,但从古至今,女儿国都一直存在着。一同走入中国四川秘境,一边欣赏壮丽旖旎的自然风光,一边揭开女儿国的神秘面纱。
  东女国遗族部落
  史书记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国家,为了区分于西藏境内的"女国",遂把康巴地区东部的女国称为"东女国"。后来,东女国被吐蕃征服、接受唐朝册封。此后,除史籍外,东女国逐渐消失在岁月中。尽管如此,当年东女国的版图内,也就是 如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金川、塔公和泸沽湖一带深山老林里的一些村寨,仍住着保留女儿国古老习俗的东女国后人。
  丹巴女子的服饰华丽,但主色调为黑色。柯炳钟 摄
  [ 木雅藏族 ]
  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环贡嘎山的康定、九龙、石棉等县。木雅,是"弭药"的异写,木雅人的先民原分布在今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界一带,吐蕃王朝将其征服后称之为"弭药"。与其它地区藏族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不同,木雅藏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盛行姑、舅表兄弟姐妹族内优先通婚的习俗。
  [ 康巴扎坝藏族 ]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康巴藏族的扎坝人分支中,家庭成员以母系一方为主线,具有东女国母系社会的特点。女性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和绝对权威,掌管财产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务。有的家庭甚至多达 30 人,大家都不结婚。男性在母亲的家庭中扮演舅舅角色,张罗对外事务和帮姐妹抚养孩子;自己的孩子则完全交由女方家庭抚养。父亲没有养育儿女的责任。
  [ 泸沽湖摩梭人 ]
  泸沽湖是四川和云南共管湖泊,在四川省内生活的摩梭人被归入蒙古族,在云南境内的则归入纳西族。然而,不论是语言、宗教和文化,摩梭人同蒙古族与纳西族都不同。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孩子跟从母姓、所有的财产都由母系遗传。摩梭妇女没有丈夫,只有"走婚"者,摩梭族语言中也没有"父亲"一词。小孩由生母及其兄弟承担抚养长大。
  [ 嘉绒藏族 ]
  主要分布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理县、汶川、芦花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等地。历史上,嘉绒一带地处多民族交汇处,让嘉绒藏族呈现出多元文化杂糅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丹巴地处交通要道,因此许多古老习俗在外界影响下已逐渐消失。尽管如此,如今丹巴各藏寨仍有许多大家庭保留由大女儿当家、男子入赘女家、财产由女儿继承、家中由母亲掌权等特点。
  东女国的千年遗物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一片充满奇迹的土地,诞生了无数让人叹为观止的山水风光。位于其中的丹巴,更是一个令旅人们魂牵梦萦的世外桃源。这里 春季梨花如雪、夏季谷果飘香、秋季红叶如丹、冬季银装素裹 ,集雪山、森林、温泉、草甸、盆景等天然美景于一体。然而,我们此行并不只满足于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要从史籍中抽丝剥茧,寻找那神奇的女儿国。
  根据历史典籍记载,再按当时的马道行程计算,东女国的范围应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至道孚、雅江一带,中心则应在丹巴。有人说,丹巴有三宝,碉楼群便是其一。东女国时期,其国人散布于山谷之间的 80 余座聚邑之中,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因此,要解码东女国的历史秘密,不妨先从雄浑苍凉、散落在这片人间秘境的碉楼群开始。
  横断山中的千碉之国
  被称为"千碉之国"的丹巴,可见碉楼建筑散落于山谷间。Vined 摄
  丹巴自古就有"千碉之国"的称号,距今 2,000 多年前就已建造碉楼,明代至清代中叶时,古碉数量已有数千座。这些木石结构碉楼,主要分布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碉楼临江背山而建,扼守要冲且易守难攻;碉门则矮小、门板厚实。
  犹如擎天柱的碉楼墙体光滑,但墙角尖似刀刃。柯炳钟 摄
  从外观上看,丹巴碉楼以四角居多,但也有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和十三角。角数越多,建造难度越大,对外的震慑力也越大。外墙墙体光滑,但墙角尖似刀刃,像个直插天际的柱子。
  以功能细分,则有家碉、寨碉、烽火碉、哨碉、界碉和风水碉等类型。家碉以户为单位,建于自家房前、屋后,或与住房连为一体,一般介于 10 米至20 米;寨碉用以保护整个部落和村寨,可达 60 米。
  碉、房融合的寨子
  碉楼和寨房,原是两类不同性质和风格的建筑,但随着时光流逝,二者逐渐融为一体。于是,丹巴的藏式民居与碉楼相互依存和穿插,形成独具特色的寨子,这也是丹巴藏族的居所与其他藏族不同之处。
  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各种大自然与人为考验,但这些古碉楼依然傲立不倒,仿佛是刻有藏族的历史、美学和民族文化的一个巨型石碑。碉楼的每一个石块,就是了解东女国历史的文物。
  遗民篇——丹巴
  寻找女儿国第一站
  美丽的嘉绒藏族少女。柯炳钟 摄
  唐代时,吐蕃人和汉人把居住在丹巴墨尔多神山周围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嘉莫"指的是女王,"查瓦绒"则是"河谷",合起来意即"女王的河谷",后人则将"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嘉绒藏族自古信奉墨尔多神山,"墨"在藏语中一般指女性,也就是说墨尔多是一座女神山。
  据史书记载,东女国女王穿的是青布毛领的绸缎长裙,头上梳着鬟髻并以金装饰。百姓住的碉楼为 6 层以下,唯有女王居 9 层,而整个丹巴只有巴底乡的邛山村有 9 层古碉楼,并在后来成为巴底土司,也就是现今巴底乡全境最高统治者的官寨。
  权重土司与位高碉楼
  前往巴底土司官寨的乡村土路,集烂、窄、险于一体。我们在当地找了一辆小面包车前往,途中偶可见隐藏在陡峭江岸一片绿景中的藏寨,远方险峻的山峰上还有白云翻腾,与之呼应的则是我那也在不断翻腾的胃。
  以前藏家修房子,修得越高代表越有地位,在辖区内拥有政治、军事、经济绝对权力的土司自然是住在最高处。沿着陡峭的盘山路开了将近半个小时,拐过一道弯后,一大片平整的玉米地在眼前铺开。村民说,这大片的土地当年为土司所有,地旁就是土司官寨,很容易辨认。
  官寨是个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占地约 2,000 平方米。除了 9 层高的主碉楼,两边还有用作仓库的 6 层高副楼。东面房屋,除了底层有两间充作牢房,其余全是农奴和佣人住房。东西两面的平地,一面是行刑台,另一面则是奴力劳动所在。
  从碉楼窗口里探出头来的祖孙俩。柯炳钟 摄
  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官寨如今看上去有些破旧,尤其与周围一座座红白色的藏式民居一比,更显寒酸,但站在外由石块、内由土坯垒砌而成官寨下,依然感受到恢宏气势。向导带我们进入官寨,一路上嘱咐我们靠著墙体走,别走在屋顶中间,因为随时可能会塌陷。
  踏寻东女国故都
  邛山村不大,只有上百户人家。我们从当地村民的口中得知,距离当地约 1 小时车程的中路,那里的碉楼最多时有上百座,目前在丹巴的藏寨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寨子。听到这里,我们赶紧跳上车,前往"寻美人之旅"下一站。又是一翻舟车劳顿后,终于在一片群山环抱的小山谷里看见了它!
  中路藏寨坐落于小金川东岸山坡半山腰的一处开阔平地上,背靠日巴龙山和莫日山,并与墨尔多神山隔着小金川相望。寨子里的田野、苹果树、梨树、石榴树与藏寨构成一幅宁静、古朴和秀美的田园美景,果真是"中路"(藏语意为"人与神所向往的地方")啊!
  千万别因中路美丽的外表而走宝。现代人看的是好山好水的美景,但若把时空按钮调到冷兵器时代,前有墨尔多神山当屏障、后有梭坡乡的土地,且三面临水,从繁衍生息到战争防御,中路确实是建都的上选之地。
  与客栈老板闲聊时,他说每年 5 月,中路全寨人会为年满 17 岁的女孩子举行盛大隆重的成人礼。我问老板,他的成人礼又有哪些仪式呢?老板笑答,中路的男孩儿可没这种礼遇。
  家有小女初长成
  成人礼当天,除了编发和戴发箍,少女的头上还会插上长 45 余厘米、粗约 2 厘米的发簪。这个女子成年礼上必戴的饰物,因其形似两只角,当地又用汉语称仪式为"戴角角"。此外,女子还得换上成年新装。
  成年礼在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下,人们共同祝福成年女子。仪式到高潮时,参与的男女时而排开对歌,时而围起圆圈,跳起锅庄舞,尽情欢娱。过去,经成人礼后的嘉绒藏族少女才能参与社交活动,进而谈婚论嫁。
  藏寨,藏族锅庄舞。任中豪 摄
  丹巴女子服饰无论多华丽,其主色调一定是黑色;她们所跳的锅庄舞曲调,也带有浓重的宫廷韵味。另外,史书中记载东女国妇女有作鬟髻状的编发习俗,因此中路和梭坡的女孩们在成人礼上呈环绕头部鬟髻状的头饰,应是从东女国流传下来。
  我们穿梭在传统朴素的村寨之间,仿佛光阴迷失在这古堡群里。不过,在中路藏寨见到的村民并不如预想的多,有时甚至觉得家畜的数量比人还多。后来才得知,原来不少年轻的嘉绒藏族们都到县城里谋生了。
  最多碉楼与不见碉楼
  造型各异、高度不同的碉楼都可在梭坡找到,甚至有多达十三角的碉楼。摄图网图
  东女国都城所在地的中路乡和梭坡乡分居同一座大山的两面。拜访了中路,自然也想到梭坡看看。位于丹巴县城附近的梭坡寨是丹巴古碉最集中、保留最完好的区域。据统计,梭坡全乡有高碉 116 座,核心区更是不到 1 平方公里就有 82 座,十分密集。
  碉楼博物馆
  除了数量多、分布密集,梭坡的碉楼形式还十分多样,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甚至十三角碉,高度则从 10 米到 35 米不等。著名的莫洛村古碉群、高 65 米的"高碉之王"、十三角"碉王"都位于梭坡乡。据当地传说,五角以上的碉楼均为女人所设计;八角碉则是用于镇魔的"风水碉"。来到梭坡,就像进入一个古碉楼博物馆。
  村民说,过去寨子里均为母系家庭。"顶毪衫"是当地走婚习俗,即一到晚上,几名男子相约,头顶一件毪衫遮脸,到女子聚集的碉房对歌求爱至三更半夜,女子们唱累了,便倒睡在锅庄旁。这时,男子进屋找自己心仪的女子,若女子也喜欢该男子,就会允许男子躺在自己身边谈情说爱。情到浓时,男子可带走女子,到女子屋内过夜,但男子天亮时须离开。
  不见碉楼的东女国故都
  金川山谷中的一处村庄。柯炳钟 摄
  位于川西高原、阿坝州西南缘的金川,居住着藏、羌、回、汉等 14 个民族,素有"东女国故都"美誉。历史上,东女国被吐蕃吞并后,又接受唐代招降且受封,采取两面讨好态度。吐蕃知晓后,将东女国收归,东女国女王携部落逃往金川谷地。
  据史籍记载,金川曾建有大量碉楼,但不管是红叶谷或神仙包等地,如今所见以汉式房子居多。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乾隆皇帝在大小金川之役后采取残酷报复:将 16 岁以上男蕃丢入河中淹毙、废除土司制度,还把当地数千座战碉全部拆毁。
  不过东女国尊重妇女的文化习俗被当地所吸收。如今在金川各村落中,妇女仍享有较高地位,例如马奈乡的锅庄舞带有浓厚的母性文化特征。跳舞前,当美女向帅哥献哈达或交帕子时,帅哥们要双腿下蹲,恭敬接过,然后要对美女行三拜之礼,明显是东女国"女尊男卑"的文化遗俗。
  看尽丹巴之美
  每年 3 月底,金川沙耳乡会呈现一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致。石磐石 摄
  日照充足的金川是中国著名的"雪梨之乡",又大又甜又饱满的雪梨是金川的标志。若是秋季前来,绚丽的彩林和满树的雪梨别有一番景致,一些熟透的雪梨甚至还来不及被采摘就掉在地上了。此时游人不仅有机会体验采摘雪梨,还能购买当地人熬制的纯正雪梨膏。
  每年的 3 月底,则轮到一大片梨花在这里盛开,绵延金川河谷数百公里,犹如梨花大道,盛大又壮观。梨花花期不长,一般 10 余天。
  "梨"花源记
  沙耳乡是赏梨花的最佳地点,盛开的梨花将过往的车辆与行人掩映其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眼前美景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啊不对,应是"梨"花源记。虽然没吃到香甜的雪梨,也没看到壮观的碉楼群,但有了眼前这片"天上人间",一行人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每年梨花盛开期间,金川还会举办古树梨花节,除了梨花美景,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演出,包括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奈锅庄以及集木藏戏、万林楞琼格锅庄等特色民间舞蹈,有机会不妨趁此领略金川独有的东女国文化。
  移民篇——藏彝走廊
  四散的东女国儿女
  如今的新都桥,以如画风景闻名,尤其"十里长廊"更是摄影发烧友获取素材的佳选之地。几百年来,新都桥都是交通要道,北通甘孜、南接理塘,是从西藏通往康定的必经之路,著名的川藏公路亦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
  当年吐蕃人向东扩张时,一部分东女国人往西逃到雅砻江成为扎坝藏族,一部分则往下走到贡嘎山附近,与后来的西夏党项族融合成为木雅藏族,还有一部分顺着雅砻江逃到更远的泸沽湖成为摩梭人。将这几条逃亡路线串联,就是著名的藏彝走婚文化带,其中心点则在新都桥。
  风景如画的新都桥镇在历史上一直是交通要道,如今则是摄影发烧友拍摄风光大片的地方。欧阳岭 摄
  飞簷走壁的爱情
  几百年过去了,扎坝藏族是如今传承最多遗风余俗的东女国"移民"。居住在新都桥西边不远处的雅江县峡谷里,扎坝藏族至今保持着东女国最古老的传统和走婚习俗。若男扎坝人看上了哪位姑娘,就从对方身上抢来一样东西,如小手帕、坠子、戒指等;若女子也有意,就会含情脉脉地跑开,否则会索回物品。
  夜深人静时,少女打开闺房窗户,等待意中人到来,小伙子则必须爬上 10 多米高的碉楼去走婚,此环节被称为"爬房子"。隔日天亮时,小伙子就会离开。
  康巴扎坝藏族新郎。柯炳钟 摄
  第一次爬房子成功后,该男子便取得了女方及其家庭认可,男女双方的关系被称为"甲依",即伴侣之意,暮聚朝离。如果双方不愿维系走婚关系,则以男子不再爬房子或女方拒不开窗宣告解除。不过,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三代以内禁止走婚,因此走婚前须先打听并确定无血缘关系。另外,若男子爬房子前未得到女方同意或爬错了,则将受到族人的羞辱或严惩。
  东女国民或西夏遗民?
  当年另一批往南走的东女国人,则成了如今的木雅藏族,主要集中在横断山脉第一高峰——"蜀山之王"贡嘎山周边地区。不过由于木雅藏族的母系社会特征不明显,因此有学者认为木雅人可能是西夏亡国后,南徙而来的西夏党项遗民,而非东女国的后代。
  另外,由于木雅人居住在交通要道,受外界影响较深,包括以女子为家庭中心等许多古老习俗在清代就已经消失。虽然在家庭结构上木雅跟其他藏区的藏人一样,但木雅人的生活习俗还是传承自东女国,包括住的房子也是高碉。因此在康定朋布西乡和沙德乡一带,仍可看到类似丹巴的碉楼。
  泸沽湖的女性面纱
  从女神山上远眺泸沽湖,湖面平静得就像一面天然镜子。Yuyang Richard Lu 摄
  由四川和云南共同管理的泸沽湖,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海拔 2,690 米,湖水最深 105.3米,平均水深 40.3 米,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蔚蓝的天空与清澈纯净的湖水,好像只有一线之隔,如同静态的山水画。
  在当地的摩梭语中,"泸"是"山沟"的意思,"沽"是"里",合起来就是"山沟里的湖"。摩梭人称泸沽湖为"谢纳米",意即"母海"。来往穿梭的小舟轻灵地划过湖面,留下淡淡的涟漪,犹如母亲温柔安抚繈褓中的婴儿。
  爱满溢的桥与船
  从泸沽湖景区入口行车不久,就来到了长著茂密芦苇的草海,一片翠绿。然而,真正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横跨于草海之上的走婚桥。全长 300 米的走婚桥,连接着两岸的摩梭村庄,是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也是男子到女方家走婚时会经过的桥,因此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鹊桥"。
  全长 300 米的走婚桥,有着"天下第一鹊桥"之称,横跨在泸沽湖草海上。柯炳钟 摄
  不过,目前人们所走的是后来新修的桥梁。黄昏时分,没了游人的熙攘,落日余晖照射下的走婚桥更有走婚神秘的味道。
  在泸沽湖,乘坐"猪槽船"游湖是难得而热门的体验。若不了解摩梭人的文化,可能认为猪槽船只用于捕鱼和交通。确实如此,但它更是摩梭人传情达意的载体,他们或异船对唱,或同船相依。每一叶扁舟,成全了多少次谈情说爱。
  以女神之名
  海拔 3,770 米的格姆女神山,因轮廓形似平躺的女人身体,被认为是摩梭族格姆女神的化身,也就成了摩梭族的神山;"格姆"意为白色女神。千百年来,这位女神以婀娜多姿的姿态静卧湖中,默默守护此处的摩梭人。每年农历七月廿五日,摩梭人都要举行盛大的转山节祭祀活动,祈求女神保佑庄稼丰收。
  在女神山上,有个女神洞。站在洞前的观景台一览泸沽湖全貌,耳边传来四周挂满的风铃和许愿牌被风刮的叮咚响。人们的心愿与祝福,想必也被吹到心爱的人身边。
  白色的海藻花,点缀着泸沽湖面。摄图网图
  不只女神山和女神洞,泸沽湖还有女神湾。从远处观望时,湖中有着点点白影。原以为那是如镜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白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朵朵白色小花。司机大哥介绍道,这些白色的海藻花,因在湖水上随波逐流时如同杨花随风飘扬,因此也被称为"水性杨花"。每年的夏秋季节,千万朵盛开的海藻花就这么点缀著湖面。
  地球上最后母系王国
  泸沽湖的摩梭人被视为地球上最后一个母系王国,女性在家庭中有崇高地位。Rod Waddington 摄
  摩梭人现在主要居住在云南宁蒗县和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 5 万,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泸沽湖再美,没有了摩梭人,也只是川滇交界处的一个高山湖泊,人们之所以对泸沽湖趋之若鹜,另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对摩梭母系氏族"阿夏走婚"的强烈好奇心。
  由于嘉绒藏族和木雅藏族居住的地方靠近交通要道,因此女王死后就容易在外界影响下逐渐变成父系社会,所以摩梭人算是承袭最多东女国习俗的后代移民,被人们视为地球上最后一个母系王国。她们至今仍保留"崇母尊女"的典型母系氏族文化传统: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子女从母居,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的走婚婚姻形态。
  上"花楼",寻"阿夏"
  "阿夏"是摩梭语"亲密的伴侣"之意,阿夏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走婚。男摩梭人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摩梭人则称男情人为"阿注"。摩梭男女双方终身各居母家,俩人若互相有意,女子会将"花楼"地点告知对方,让男子夜晚前来走婚留宿。
  花楼是母屋旁的另一桩二层楼房,楼下置放农具,楼上则是母系家族大家庭中的成年女子走婚的居室。房子以传统的木楞吊脚楼为造型,以木板作间隔;门窗楼梯均雕花镂空,屋簷与走廊扶手用红、黄、蓝 3 色为基调。楼梯设于底层走廊中段,以一木杠封著以防他人随意进出。
  为了直观了解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司机大哥建议我们到摩梭土司府遗址旁的博物馆一览摩梭人的生活与文化。博物馆还原了摩梭人的建筑特点,蜡像也栩栩如生、展品齐全,算是满足了我们的强烈好奇心,可惜参观时没遇上爬花楼表演。
  若双方感情破裂,则男不登门或女闭门不接,自然终止关系。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走婚的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
  这种婚俗,以男女双方的感情为基础,有感情就有婚姻,没有感情就没有婚姻,不受约束。男女一生中都可以结交多个"阿夏",但不能同时有两个"阿夏"。
  CTPphoto、摄图网、Flickr 等/图 柯炳钟、李诗琴/文
  本文转自杂志《畅游行》2021年11月号
  声明: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我是@Uni旅图,欢迎关注。摄影或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十一将至,多年不见的大学哥们说要来汉叙叙旧。正愁去哪儿吃饭,听闻江边新开一家狠店。200多件古董随便摆放在店中,任人赏玩。有点好奇,趁昨天休息,直奔店里探秘。目的地汉口江滩武汉天地归元寺明天开门我是不信的归元冯翔归元上周五路过归元寺,果然,它又双叒叕没开门。不过,终于有动静了。大门前的算命师傅环卫阿姨保安香火店老板都一个说法9月15日开门。也就是明天。甚至有副食店老板说,一位年轻僧你在武汉球场边吼一嗓,就会认识一位带头大哥要么飞鹰(对手球队)被啄,要么建港被炸,护腿板都跟我穿到,上!建港队领队白昵扯嗓呐喊,像是要发起一阵冲锋。两周前,汉阳江滩,一场社区足球赛开幕,十六只来自武汉各社区的球队热火朝天。好不甘心喔,整个武汉夏天都快过完了你说云是冰激凌的形状,然后抢走我手里的雪糕咬了几口,说喏,就是这个形状。夏天的云这么可爱,原来是胖姑娘啃出来的。好不甘心喔,整个夏天都快过完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不是小林绿子日语里青山芭蕾。这大半年,武汉各大网红的美图背景里少了东京香港巴黎伦敦纽约取而代之站上打卡热门C位的竟然是青山当世界按下暂停键,才发现不知不觉间,我们早已跟青山打成一片昔日老工业基地渐变新世代打卡武汉新开了个神仙饭店,我去恰饭偶遇肖战周末逛光谷K11,发现新开一家快闪店。人。满。为。患。以为是请了明星站台,过去发现还真有肖战真人等大的人形立牌。这家爆满快闪店叫好好吃饭开小灶体验馆,来自统一(对,就是做老坛酸菜泡龟山电视塔,我上来了龟山电视塔,你上去过吗?塔上旋转餐厅,你吃过吗?这样的问题实在暴露年龄。1986年6月龟山电视塔建成,11月开放观光,花5块钱可以坐电梯上塔。一龟一蛇,江对面黄鹤楼比电视塔早一年修秋天第一杯莫吉托,在武商市集嚯前几天逛街,在武商摩尔城的爱马仕门口,发现了一个热闹的市集。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市集从今年夏天就开始摆起,利友诚大排档18号酒馆和武商一线奢侈品大牌做起了邻居。刚在爱马仕买完当季新款你看展的样子,好像你看不懂的样子由于疫情原因,今年原定在湖美开放的毕业展全部改成了线上,作品基本在家完成。油画国画等专业的同学还好说,雕塑系,公共艺术专业的朋友抠脑壳材料都在工作室,单凭一台电脑,老师,这怎么搞?武汉网红一条街,20套百年老宅玩出了花01hr走进同兴里,满眼是视觉冲突,留姬发穿短裙的姑娘站在晒着红内裤的衣杆下抽烟穿碎花裙的婆婆坐在年轻人扎堆的甜品店里吃蛋糕。在这里逛店像一个接一个开盲盒。店都在老房子里,穿过天井关门8个月不见踪影,我的韩国Tony,他,回武汉了隔三差五,我的微信就会收到灵魂拷问你们公众号去年推过的韩国人美发店,疫情后一直关门,韩国人是不是跑路了?我充的卡,么搞?别慌,没跑路,韩国人回来了,MURISHOP已经恢复营业。M
酒店前台的小姐姐很反感凌晨入住的女生,网友这是为什么呢?时代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会选择出去释放身心,不过大家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解决住宿方面的问题,此时酒店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大众的需求。(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水墨丹霞精妙绝伦丹霞是一种风蚀地貌,是有质感的,厚重的水墨是用墨晕染的画作,是写意的,灵动的。二者貌似不会有交集。但兰州周边树屏镇杏花村的地质景观将丹霞与水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河北草原天路草原天路的故事(一)人生有多少巧合,就会有多少错过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擦肩,转身,回首,然后各奔东西,这几个动作串联在一起,带来的是无尽的伤感。每一个人2022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邀您云游龙湾赏杜鹃5月8日,一个很美丽很温馨的日子里,我们一行20余人在县文联的组织下,来到大龙湾风景区进行采风创作活动。本次采风县文联组织了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龙湾文创,还邀请了县内多位摄影视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如今县县通高速,风景如画游客都说美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云贵川这三个省份,都是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省份,也是不少人眼中的旅游大省,但相对于云南和四川,贵州的起步似乎要比这两个省都要晚一些,但是这几年,贵州的旅游确实美不胜收的85处秘密风景,美的让人心醉1。红色的花田里,人们排队背箩筐2。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让我看到了丰收的金黄3。即便夕阳西下,江河依然奔流不息4。行船万里,终于找到了可以停靠的地方5。湍流上的吊桥,冒险者的勇敢游郭进拴昭君故里行郭进拴昭君故里行盛夏时节,我们横穿神秘莫测的神农架,经香溪源,来到了香溪河畔的昭君村。我们的车子越过香溪上空的铁索桥,沿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左盘右旋便到了昭君村。我们沿着新修的天热氧吧的九曲河湿地公园天气炎热,想着在有水的湿地公园凉快一些,于是就和朋友相约游玩九曲河湿地公园赏花。去之前也不知道应该选哪个门进去好一些,高德选了离家最近的。结果公交半小时就到了公园门口,比想象中近多小马陪你聊光影光影中博物馆的力量光影中博物馆的力量电影,是传承红色文化的一种能够听得见看得着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兴的一种博物馆类型电影博物馆,也正以其独特的光影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参观,探秘那些用胶片记录下北京发布新版等级旅游景区防控指引严禁接待无48小时核酸证明游客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新版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防控指引,景区严禁接待体温异常健康码异常及无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游客,室内景点每2小时必须通风30分钟以上。指引要求,火车经常十几个小时不停,上面的水哪来的?排泄物是怎么处理的?在科技和经济都不怎么发达的年代,高速动车还没有出现,家用小轿车也还是一种奢望的时候,绿皮火车就成为了我们以前长途出行的唯一方式。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应该都会记得,当年外出务工时每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