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消失在森林中的庙宇缙云八寺考察记(一)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缙云山古名"巴山",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缙云山,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色赤如霞,似雾非烟,磅礴郁积,加之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因峰峦起伏,九峰巍峨,山间林廓幽深,流泉飞瀑,景致绝佳,自古为巴渝名山,历代文人雅士登高望远,寻幽访古多来于此。因旧时山林间终日晨钟暮鼓,木鱼咚咚,梵音缭绕,故缙云山又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
  据载,缙云山古时为佛教迦叶道场,佛教寺院林立,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八大寺院,故有九峰八寺之说。而今九峰依旧,而八大寺院除"缙云,温泉,白云,绍龙"四寺尚存(其中白云寺和绍龙寺今被改为道观),其余四寺或毁或废,殿宇几乎不存,仅存少量遗迹供后人访古凭吊。
  缙云山又有九峰,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横亘,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
  缙云山还有八寺: 分别是缙云寺、温泉寺、绍龙寺、白云寺、石华寺、大隐寺、复兴寺、转龙寺等八寺隐秘其间山林里。
  2022年3月20日,我们以足为丈尺,爬山涉水于山岭间,寻访缙云八寺。
  由于时间有限,本次只探寻了缙云山八寺中的五寺(缙云寺、石华寺、大隐寺、复兴寺、转龙寺)
  具体路线为:北碚510路公交车运河站—澄江柏林村—运河煤矿旧址(蓝文彬宝源煤矿)—缙云山后山古道(运河煤矿-转龙寺古道)—转龙古寺遗址—转龙寺山门—转龙寺僧侣古墓群—缙云新村竹海—复兴古寺遗址—复兴寺山门—复兴寺僧侣古墓群—复兴寺古红豆杉(缙云山两棵红豆杉王)—舍身崖—625电台—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域—杉木园—大隐古寺遗址—石华石古寺遗址—石华寺石笋(7000万年)—石华寺古树群(两棵古红豆杉、两棵古银杏树、两棵古桂花树)—青龙古寨—高观音—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建筑群(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旧居及办公人员住宅)—八角井—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旧址—缙云古寺(中国唯一的迦叶古道场)—缙云寺晚唐石照壁—缙云寺明代石牌坊—缙云寺迦叶殿—双柏精舍—缙云寺太虚法师塔及雕像—相思岩摩崖题刻及造像—朝日峰—林上阁—朱家垭口—缙云后山古道—易家院子公交站 结束。
  缙云八寺之一——转龙寺
  在北碚柏林村运河公交站下车,附近不远即运河煤矿,解放前叫宝源煤矿,系川军军阀蓝文彬于上世纪20年代整合缙云山大大小小近二十余家煤窑而成的一个大型煤矿,比著名的天府煤矿还要早五年成立,是嘉陵江产煤区仅次于天府的第二大煤矿。宝源煤矿解放后被收归国有,改名运河煤矿,一直生产经营到前些年,随着资源的枯竭,该煤矿目前已经全部关闭。
  从运河煤矿附近的上山小路往上一路高木耸立,植被茂盛,所看之物皆是"燕山运动"(约距今一亿三四千万年——7000万年前)地质活跃期的产物。爬行约500米后,远远就看见了转龙寺的山门。
  转龙寺位于缙云山北麓,解放后遭到遗弃,破四旧运动中转龙寺的大殿和厢房被拆除,现只剩下山门一座。山门上所写的字体,文案和雕刻,每一个字每一幅雕刻都能体现出转龙寺的内在精髓。
  转龙寺修建于大清嘉庆9年(1804)距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前些年还有残存的房舍尚存。村民迁出后,现房屋已完全垮塌,仅有山门及少量地面基础遗迹可寻。
  转龙寺山门
  从保存下来的转龙寺山门上,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前人精湛的建筑工艺和雕刻技法。 尽管历经岁月沧桑,山门上雕刻的花鸟,人物依旧雕工细腻,栩栩如生。
  转龙寺山门是目前残存的几座寺庙中最具文物价值的一处。
  同行的伙伴说这尊断头的佛像可能是转龙寺保存最好的文物遗迹了。
  转龙寺残存的石刻上"嘉庆九年"(1804年)依稀可见
  山门通往大厅的石板路窜满了青苔野草,路边有取水用的石缸倒在朽木中
  这是转龙寺大殿的位置,
  前些年还能看到部分残存的寺院建筑,
  因无人居住维护如今已完全坍塌消失,
  仅能看到一片荒草空坝。
  时值三月,大地初春
  缙云深处依然偶起寒风
  蛇虫还未完全苏醒
  草丛中是冒头的新鲜折耳根
  神寺已坍,今人唯有踏草而行
  结伴而走,鱼腥草的香气碰面而来
  曾经辉煌一时的转龙寺
  只剩下这点岁月的味道在风里转瞬即逝
  转龙寺仅存的山门虽然已被北碚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也只是挂了一块牌子而已。况且连保护牌的文字也早已腐烂不能看清信息。山门左边的基座已经出现了倾斜,裂痕,恐怕几场大雨之后会有崩塌的危险。此类古建维护尚可,要是重建可又是难度极高,造价极大的工程。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赶紧行动,能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这一残存的缙云古寺遗迹。
  关于转龙寺的现状我们有点失落,大家继续往前走——复兴寺的方向。
  翻山越岭,缙云山深处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刚刚出苞的蕨菜
  在生命的进化和发展史上,蕨类植物是一个奇迹。
  蕨类植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类群,迄今为止已有3亿多年的生存历史。
  蕨类植物曾经是恐龙的主要食物来源,如今恐龙灭绝了,蕨类还在;
  蕨类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现在许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孑遗植物,蕨类仍旧生机勃勃;
  蕨类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满原野的今天,蕨类依然欣欣向荣。
  缙云山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
  这里不计其数的古松树
  挺立于华蓥山脉间
  像极了这土地上人民
  不惧风雨 坚韧不拔
  今人为了保护这些难得的古松树
  特意为它们准备了专属的营养瓶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助
  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
  树下暂歇
  长笑自然
  杨也清幽
  梅也舒爽
  常驻于山野
  松针铺路
  古道做影
  留下一串枫叶般红火的年轮
  茅屋领艳
  柴犬喧闹
  参天古树为伴
  只等到夕阳西下
  房主人披星戴月归来
  直插云霄的红豆杉树
  红豆杉树在西方有着极高的声誉
  凯撒大帝曾说:
  一个尊贵的国王,
  在面临生死关头,
  应该选择红豆杉毒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不是被俘虏。
  红豆杉也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
  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
  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界大熊猫"。
  新鲜的竹笋破土而出
  仿佛闻到了酸笋的味道
  还有嫩鸡的香气
  辅之以红椒、蒜苔
  一道春天的佳肴呼之欲出
  通往缙云新村的林间小道被野花环绕
  林深鲜花
  新笋矗立
  可惜不能破笋带走
  因为村口分明有标语
  "禁采竹笋,违者罚款100元一颗"
  百元竹笋实属昂贵
  看官们只有咽下喉间的口水吧
  缙云八寺之二——复兴寺
  由转龙寺上山,经缙云新村,继续往东南方即是复兴寺。全程约3公里,复兴寺往南再行约1公里就是海拔950米的舍身崖,可看北碚全景。
  复兴寺位于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北碚区和璧山县的交界处。据查,1989年北碚区已将其列入区级文物保护。但是这里没有看到文保牌,只是有一处监控器,维护的是寺庙两棵树龄超过500年的珍稀红豆杉树。
  复兴寺仅存的寺庙建筑由于无人看护及维修,已在前几年垮塌,建筑构件散落一地。
  路边通往复兴寺的石板道
  能看出有些历史
  越往上 心情越是激动
  好比进入一部电影的片场
  等待着惊喜出现
  复兴寺仅存的山门
  可是哪有那么多的惊喜
  复兴寺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
  地面建筑仅剩寺庙前的朝门
  字迹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露
  仍然清晰可见
  从残存的朝门上的依稀可见的字迹分析,复兴寺在明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明末毁于战火兵乱,又在清代重建,至民国时期都还有僧人,解放后寺院被政府收归集体。朝门是复兴寺仅存的寺院建筑。
  在复兴寺寺院遗址内,散落着不乏雕琢精美的石制构件,虽历经风雨侵蚀,仍不失其精美的纹饰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对研究复兴寺佛教文化历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8年年4月复兴寺的照片
  复兴寺建筑残破但是依然屹立(图来自大隐)
  2018年8月19日的复兴寺 已倒塌(图来自大隐)
  2022年3月20日我们看到的复兴寺主体建筑,
  倒塌更甚,建筑构件也已开始腐烂
  建筑旁边有安装专门守护红豆杉树的监控器
  说明管理部门并非不知道复兴寺现状
  但为何不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令人费解
  去往复兴寺后面的荒草丛必须
  从这些倒塌的建筑构件迈过
  战战兢兢
  我的身边是荒芜的野草荆棘
  脚下仿佛有着几个世纪的呼吸
  令我不敢分身
  一步一停
  大清雍正二年(1724年)
  大清雍正二年(1724年)的
  重修复兴寺碑
  如今在倒塌的建筑后面
  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
  被倒塌物覆盖的石碑
  想要接近可不是容易的事
  野草荆棘没过了我的膝盖
  靠着登山杖乱砍才艰难地到跟前
  拍照后发现腿上已经有好几条伤痕
  嘉庆22年(1817年)的石刻碑
  复兴寺的这些寺院碑刻是研究复兴寺历史和缙云山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如今散落在荒草从中,无人维护,难以近前。同行的小伙伴们皆是叹息。
  复兴寺院内这两株高大的红豆杉树,据说已有500余年的树龄,原为复兴寺的风水树,目前是缙云山重点保护的古树之一。
  听文保前辈大隐(网名:渝江唱晚)说在复兴寺庙旧址背后,还保存着明清以来的古墓多座,从墓碑的文字上看大多为和尚墓,均用石材修建,上有精美的雕花和文字记录,是研究缙云山佛教文化的珍贵历史文物。我决定一探究竟。
  虽然是三月,复兴寺后面的杂草灌木却已经疯长及腰,并且草丛下情况复杂,唯恐踩到山蛇、臭虫、跳蛙之类的活物,还担心有暗藏的地洞、茅坑之类的陷阱,以及一种叫不出名字像麻叶的植物,碰一下皮肤就跟针管插了一般火辣辣的疼痛。我穿着长裤的双腿也没有幸免,大腿一阵刺痛,一不留神又踩空,将小腿撞在条石上,疼得我龇牙咧嘴。
  幸好平时有足球场缠斗的历练,那一刻仿佛是对方后卫没有收脚直接撞向了我。揉了两下伤处我终于登上了寺庙后面一米多高的堡坎。
  这里是一片墓葬群,前前后后有十来所坟茔。林中光线暗淡,阴风阵阵,人迹罕至,要不是前面有两位北碚区的土著朋友带路,我肯定也不敢上来。
  明代崇祯年间修建的吴汝芳墓
  这所墓应该修建于明代崇祯己亥年间(1635年),墓主人名叫吴汝芳,字远菴。我写此文时查询了半个多小时,想找出主人的一些信息。只发现明代有杭州萧山县令吴汝芳和江西临川名人吴汝芳,另有一篇关于酒的文章中有明代吴远菴的只言片语。
  不知道这些文字能否与图中的墓主人联系上?希望未来能有人解开此谜团。
  吴汝芳墓曾经被可恶的盗墓贼破坏,墓碑右侧形成一个不小的盗洞,主人的遗物早就被盗墓贼洗劫一空。我不敢细瞧洞内的状况,背上一阵冷风拂过。同行伙伴更是连照片也不敢留。
  墓碑上 翠竹嘉荣,崇祯己亥年秋八月吉 依稀可见
  复兴寺背后最大的墓(应该为方丈墓)
  第二座古墓规模最为宏大,有专门的围墙环绕
  还雕工精美的石狮子镇守两侧
  位置又是整个墓地的正中
  只是墓碑上的文字难以辨认
  推测应该是复兴寺相关僧人的墓地
  很可能是方丈级别的
  这里也没有逃脱盗墓贼的魔掌
  墓正中的碑门直接成了大洞
  里面被黄土堆填满
  从堆土的痕迹上看
  此墓已经被盗了几十上半年
  盗墓贼啊,连和尚的墓地都不放过
  罪过罪过
  方丈墓前的石狮造像 惟妙惟肖
  另一座清道光年间的和尚墓
  时间有限,加之大部队的催促,我们匆匆离开了墓地和复兴寺。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复兴寺就被北碚区政府纳入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然而在漫长的三十年中,这座古建筑却丝毫没有得到半点保护,它的保护措施仅仅是几段微不足道的文字而已,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失职的。
  复兴寺大殿的轰然垮塌,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寺再也经受不住岁月风雨的侵蚀,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化为一缕历史的尘埃。让我们是多么的遗憾啊!
  一路上几座寺庙的现状让我们有些感伤
  缙云新村里开放着粉色的樱花
  重新给人以春的希望
  时过境迁 沧海桑田
  多少年后人类的活动和遗迹都将不再
  可是大自然的色彩却是永恒
  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而天地是多么的伟大
  一颗新笋努力冲破了障碍
  将巨大沉重的石板顶开
  绽放出新生的芽儿
  为了那一缕深林里的阳光
  令人感叹 种子的力量
  生命的魅力及伟大
  复兴寺外堡坎上的老树根须
  如同强劲有力的大手
  牢牢地抓住石壁
  为的是在这荒山野岭间站住脚
  数十年如一日坚守
  古寺不再
  仿佛它带给周边生灵的精神还在
  得力的树根须
  是否也在启示我们人类应该做点什么 ?
  舍身崖远眺
  一路同行
  齐聚舍身崖
  海拔950米
  用力深呼吸一口
  倍觉神清气爽
  这里没有乔峰和阿紫悲壮的爱情
  北碚政府广场
  西南大学
  缙云别墅群
  卢作孚先生设计的小城尽收眼底
  缙云八寺之三——大隐寺
  由复兴寺经舍身崖,往东北方约2公里即到大隐寺旧址。
  据巴县旧志所记载的大林寺,其位置就是今天缙云山杉木园的大隐寺。大隐寺曾经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规模甚至于超过了缙云寺。以至于至今周围的村民还流传着"杉木园的和尚了不得"的说法。
  公元1056年 ,《爱莲说》作者、理学大师周敦颐,被皇帝御笔钦点为合州通判。
  周敦颐任职期间,曾到缙云山游历,留下了这首《大林寺》:
  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
  大隐寺毁于早年,但具体毁于什么什么年代,周边村民也说不清楚,有说毁于明末农民暴动的,有说毁于清代中后期的,说法莫衷一是。
  北宋周敦颐任职合川时,其诗所写的大林寺就是指的大隐寺,由其可见大隐寺的历史起码在宋代以前就有了。
  可惜曾经寺僧众多 诗文鼎盛的大隐寺如今难觅遗迹。连一砖一瓦都看不到,完全消失在后来的建筑堆中,缙云山也少了一处怀古追思的胜记。
  据说这栋楼附近就是大隐寺的旧址
  大隐寺遗迹 散落在路边的雕花石构件(图源自新浪博客:渝江唱晚)
  此石板上刻有同结善缘四个大字和一些人名(图源自新浪博客:渝江唱晚)
  缙云山杉木园,解放初期曾经是中共中央西南局的夏季办公地,至今在这一片还遗留着大量的别墅,军营等建筑,其中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同志的办公旧址还保留完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有的建筑已经年久失修 被逐步遗弃
  贺龙元帅(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
  早年家穷是个盐贩子
  用两把菜刀砍翻了腐朽的官员
  俗称"两把菜刀闹革命"
  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
  八路军三个师长之一(120师师长)
  新中国第一任体育部长
  外交工作的主要开拓者直到今天
  在重庆、长沙等地都有以贺龙名字命名的体育设施
  临死前吃棉絮、喝洗脸盆接的雨水
  刚正不阿
  没有文化 没有背景 却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毅力
  走到世界的前台
  是我最敬佩的军事将领之一
  竹林深处的贺龙旧居
  辟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
  甚好 甚好
  缙云八寺之四—石华寺
  往贺龙旧居往下500米左右就能到达石华寺旧址。
  在缙云山夕照峰下,左侧有一颗高达数十米的巨大石笋拔地而起,俗称石花,所以寺名石华寺。石花高二十余米,光滑不可攀,传说石笋尖端有宝珠一颗,为迦叶古佛留下的镇寺之宝。
  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石华寺大石笋
  如此壮观的石笋非常罕见
  即使地图找不到石华寺位置
  但是也能在卫星地图上看到这颗巨型石头
  而石笋下面就是昔日繁华的石华寺
  石华寺在民国时期,亦是汉藏教理院的一部分,当时法尊法师在此设编译室,为整理和翻译佛教典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寺院占地甚广,殿宇全为杉木所制,高大庄严,后来全部被拆,现今只有地基和石柱,依稀能看出当年的壮观。
  石华寺具体建造年代不详,明代进士,曾参与撰修《大明一统志》,后升翰林院编修、侍读的江朝宗曾为石华寺书下《石华寺碑记》。
  其中有云:"寺在夕照下,旧名庵,今名寺。回顾眺焉,挺然突出,人仰瞻之,若在云表,竹木森然,一尘不到,真天壤胜概也。"寥寥数字,道出石华寺幽静风光,佛家境界跃然而出。从中可以推测石华寺的建造年代起码不晚于明代。
  遗憾的是石华寺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在尚能见到地基和一些被毁坏的佛像。
  石华寺残物
  散布在草丛中的石构件
  据了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虚法师在缙云山缙云寺开设汉藏佛学教理院,石华寺当时曾经为汉藏教理院的一部分,当时法尊法师在此设编译室,为整理和翻译佛教典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抗战将重庆变成陪都。当时重庆集聚了各界名流和军政官员。尽管战事纷繁,仍有许多人偷闲来缙云山游玩、避暑,也躲日军飞机轰炸。当时的国府主席林森、国民党文胆陈布雷、以及文学界名人梁漱溟,梁实秋,老舍,林语堂、赵清阁等都曾在石华寺留下他们的足迹。更有甚者就居于庙内,将一腔热血消解在青灯古佛,晨钟暮鼓,青山翠树之间。有记载,一个时期,居于寺内香客竟比僧众还多。
  石华寺旧址左边入口处 两颗红豆杉树倒是被保存得很好
  据记载,抗战期间,蒋介石的贴身秘书陈布雷因工作劳累身体抱恙,曾于1939年5月至7月期间在缙云山石华寺静修疗养,静养期间陈布雷为蒋介石重新整理了日记。
  陈布雷后来在回忆录里说:"5月8日到北碚,12日移往缙云山中之石华寺。缙云山原有相思寺,系唐时古刹,近年设汉藏教理院,由太虚法师之徒法尊任院长,彼此有交谊,余乃赁其别院之石华寺东厢以居,凡休养五十二日。其间即在山中为蒋公补辑民国十六年以来各年之日记,盖原本藏置地下室,日久为水浸入有剥蚀者,蒋公命余为之整理并督查补重订,凡六周而毕事。又为蒋公撰《科学的群众时代》之讲演,并复阅训练团讲稿多篇,虽在休假中亦有相当工作,然山中气候凉爽,每日必外出散步,居月余,诸患渐除,乃于6月30日下山回渝销假。"
  石华寺解放后寺庙建筑及庙产被收归政府,僧人被合并到缙云寺和温泉寺。上世纪六十年代,石华寺寺庙殿堂在一片口号声中轰然倒地,一代名刹从此灰飞烟灭,成为历史,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石华寺大殿门口有两棵数百年的桂花树 中间一棵为银杏
  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车水马龙
  香火鼎盛
  如此巨木
  如此风水佳地
  竟然不能留存于世
  真是让人顿足长叹
  石华寺后面的古银杏树
  目测树龄超过300年
  石笋旁边通往寺庙的小路
  鲜花开放 掩映在巨大的石笋影中
  古寺不再
  昔日的灵气依然环绕周遭
  一花接开一花
  石华寺往下200米还有一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古寨——青龙寨,这是一座依据地形建造的石头寨子。从建造时间和建造参与者来看,应该是附近乡绅出资修建,用于抵御白莲教之类的土匪侵扰。
  青龙寨正面 文保牌已不知去向
  远观青龙寨,其上部犹如一颗青色的龙头,所以叫青龙寨吧
  寨门上有莲花和龙头(麒麟头)的装饰
  寨门顶部有嘉庆年间冬天修建此寨门的字样
  青龙寨打尖儿
  从大隐寺—贺龙旧居-石华寺-青龙寨的路径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民宿和农家乐在经营,道路交通也是非常方便。并且是公路+石阶路的结合,很有旅游开发和体验的价值。未来这里如何进行参观+民宿+旅游+周末观光的新奇模式,值得开发者和管理者去仔细探讨。也希望以后的不久,石华寺可以和它旧址上的参天老树木一样重见天日!
  缙云八寺之五——缙云寺
  在缙云山所有的古寺庙中,缙云山是保存最完好,开发最成熟的遗迹了。
  缙云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
  唐高祖李渊(618年)曾亲笔题名"禅真宫",唐大中元年(847年),宣宗皇帝赐寺额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之故。
  唐乾符元年(874年),定济和尚重建寺庙,971年慧欢禅师主持修葺殿宇。998年,宋真宗将宋太宗读过的240卷梵经送到这里,供奉在寺中。
  宋景德四年,真宗赐名"崇胜寺"。
  明永乐五年成祖皇帝敕谕"缙云胜景"
  明天顺元年(1462年)英宗皇帝又赐名"崇教寺",万历三十年神宗皇帝下令改为缙云寺,赐题"迦叶道场"。
  明末清初,寺毁于火灾。现存寺庙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复的。
  缙云寺 香炉塔 嘉陵江
  一江
  一山
  一寺
  一塔
  早已经成为了缙云山景区乃至北碚的标志
  缙云寺自古办学,名为"缙云书院"。1930年秋,曾任世界佛学苑苑长、中国佛教学会会长、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的太虚大师(1889-1947)"游化入川",得知四川刘湘有"选派汉人入藏"之意,乃建议成立汉藏教理院,以研究汉藏教理,融洽中华民族,发扬汉藏佛学,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得到了渝州(今重庆)军、政、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遂选定缙云寺作校址,推选刘文辉为名誉院长、太虚为院长、何北衡为院护,共同组成汉藏教理院董事会。
  汉藏教理院办学20年,号称世界佛学苑四大分院之一,培养了大批佛教人才,当年学生现遍及世界各地,赵朴初先生就毕业于汉藏教理院。
  缙云寺很有意思的一副对联
  民国政府主席林森1938年的题词碑
  明永乐五年(1407年)成祖朱棣亲手书写的"缙云胜景"
  1603年,明神宗万历皇帝下令改为缙云寺,亲笔赐题的"迦叶道场"
  缙云寺大门口建造于唐朝晚期的石照壁
  衡亭下也是一座古寨门
  缙云寺曾被唐宣宗赐名为相思寺,有《蜀中名胜记》云:"缙云寺即相思寺也。以此山有相思岩,生相思竹,形如桃钗。又有相思鸟,羽毛绮丽,巢竹树间,食宿飞鸣,雌雄相应,笼其一,则其一随之"。
  据传宋朝状元冯时行于宋宣和年间在寺中读书时,常流连于相思岩。
  北碚旧志稿称:"山有相思岩,娟秀美丽,攀其巅者,徘徊不忍去"。
  相思岩上刻有"相思崖",系1984年周浩然书题,其下有不知雕刻于何时的凹龛贴壁佛像数处:在岩壁上还有宋元佑年间的石刻多处,形状如塔,通称猞猁塔,下掘有方窟,为收藏名僧骨灰之用。在相思岩右侧的路边石崖上亦有不知刻于何时的猞猁塔。
  相思崖往上 是一条少有人走的陡峭小道,可达香炉峰和朝日峰
  缙云九峰之朝日峰 就是一小块平坝 可以看到香炉塔
  从朝日峰往下我们又回到了森林公路上,天色将晚。我们不得不往回赶路,缙云八寺剩下的白云寺、绍龙寺、温泉寺只有改日再来探访。
  目前来看,在缙云八寺中,转龙寺,复兴寺,石华寺三寺已毁,有残迹可寻,遗址地址仍在。大隐寺基本完全消失,白云寺及绍龙寺改建为了道观古为今用,缙云寺、温泉寺两寺保存完好,商业开发成熟。
  几乎人人都知道缙云山,这里常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这里蕴藏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北碚乃至重庆扬名海内外。掩映在重山深处的缙云八寺是缙云山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北碚的骄傲,守护好它们是我们的责任。
  几乎人人都知道缙云山,这里常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这里蕴藏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北碚乃至重庆扬名海内外。掩映在重山深处的缙云八寺是缙云山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北碚的骄傲,守护好它们是我们的责任。
  从缙云山黛湖旁的朱家垭口到嘉陵江边有一条后山古道,是古代嘉陵江下河码头上缙云山的小路。保存得比较完好,沿途生长了好些棵黄葛古树,适合户外徒步。很多人知道北碚张飞古道,其实这条不知名的古道也不错。
  这棵黄桷树目视也好几百年了,而走完后山古道,我们在易家院子赶上了回北碚的公交车。缙云八寺的第一段探寻之旅也画上了句号。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于网络,特别感谢大隐(新浪博客:渝江唱晚)。

服务员疑惑为什么人们都爱开钟点房,只有几个小时可以做什么?钟点房是酒店这几年推出来的一种特色项目,一般在白天开放,只有短短的4个小时。但很多的好奇宝宝却发现钟点房里面的客人络绎不绝。(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于是好奇宝宝国内最适合拍雪景的10个地方,每一个都绝美,你打算去哪拍呢?冬天,有人选择在家冬眠,有人选择去海岛取暖,也有人背上相机,去见证冬日的美景!冬季基本上属于各大景点的淡季,很适合摄影,今天跟小星一起盘点10个雪景超赞的地方!01南京从民国时期开墨西哥旅游胜地马萨特兰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马萨特兰是墨西哥西部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和游览胜地,位于锡那罗亚州西南奥拉斯阿尔塔斯湾的半岛上,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秀美的历史中心街区和长达20公里的月牙形京津冀做强通武廊文旅品牌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记者刘发为)2021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开幕式近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举办。2021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来到白鹿原眼睛湿润了,终于明白它获茅盾文学奖之坎坷今天上午高速驱车来到了白鹿原。这里虽不是本次旅行的目的地,但是让我内心是十分激动,影视里的镜头一幅幅画面不断在我脑海里滚动,五味杂陈涌上心头。有感而发一片土黄色的大地上,攒满了土黄还记得辞职卖房带娃环球游那个山东家庭吗?他们如今怎么样了很多人都曾有过环游世界的想法,还有许多人梦想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会真的去实行,毕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我们放不下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翟峰一北部湾,我国大西南的门户北部湾,旧称东京湾,处于南海的北部,其东部为雷州半岛海南岛,西部为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北部为广西,南部和南海相连。北部湾的资源丰富,盛产各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是中国优良的渔场之一。同打造更加宜人的风景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谈来源天山网天山时评岳燕云天山网新疆日报报道,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了首批发展智慧旅游提高适老化程度示范案例,新疆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入选。据了解,此需要从美国进口车头?我国高铁技术那么发达,青藏线为何不用?文怡然探索编辑怡然探索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领先全球,但著名的青藏线却还是需要从美国进口火车头。高铁的问世,不断提升了铁路旅程的速度和舒适度,也成了外国人最想带回国的中国特产。青藏铁路51张图片,带你走进缅甸人民的真实生活!(真没你想得那么差!)开头就给大家看看缅甸的美女吧!看起来还是非常精致的!缅甸版的拔火罐,你想试试吗?缅甸路边的大水罐,可以算是当地的特色公共饮水机!不过水杯也是共用的哦!缅甸老蒲甘的一家酒店的餐厅,那中国最值得一看的景观,被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就在湖北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唐古拉山奔涌而出,一路高歌猛进,奔流入海,滋养了传承千载的华夏文明,也描绘出一副唯美壮阔的山河画卷,这其中自然包括中国最值得一看的景观三峡。所谓三峡,是指瞿塘峡
休闲溜娃好去处昨天坐车路过一个休闲公园,发现满塘的荷花很是惊艳。下午带了两小只去转转,让他们也撒撒欢。半池荷花听老王说以前这里就是废水排放池,后来厂子搬走,国家进行了清淤治理逐渐建成休闲公园,因崂山登顶崂山登顶(五)离顶还有十几米,台阶却是陡峭无比。不要着急,休息一会儿,再喘口气,欣赏一下植被。巨峰山巅,全由巨石造就,山谷以下,植被茂密。山下,松青竹翠,山顶,树叶枯黄。大多是些崂沙漠宰客严重,一晚4000元,游客抢钱吧你文蜡烛露娜去寻找诗和远方吧!随着我国现在的发展,旅游景区越来越多,也有很多人喜欢出去探险,所以在休闲的时候出门旅游,也是非常不错的,有的人会选择去爬山,也有的人会选择去沙漠探险,在云南,野生菌的神秘世界云南真的是野生菌的天堂。随着雨季的到来,尤其是临沧,楚雄这一带,山上陆陆续续长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菌,让人眼花缭乱,所以才会有那首歌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因为云南野生菌的种类湖水变色荧光绿,新西兰皇后镇这个湖怎么了?澎湃新闻记者朱喆综合报道四周环山形似闪电的新西兰自然地标瓦卡蒂普湖(LakeWakatipu)过去一直以优美的风景丰富的户外活动吸引全球游客。据新西兰先驱报奥塔哥时报等消息,上周末秦岭分水岭高山草甸从西安市鄠邑区驱车两小时终于到达秦岭分水岭高山草甸,沿途小溪丛林高山草甸蓝天白云美不胜收!不虚此行!从西安鄠邑区驱车到达鸡窝子,从旁边一条小路进去,一条小溪映入眼帘。天气真的不错,高山草甸玉渡山休闲度假忘忧湖进入末伏,携三五好友,直驱玉渡山大氧吧。这里是天然的避暑胜地,高山草甸森林野花湖泊一应俱全,被网红打卡爱好者誉为京郊小瑞士。拾阶而上,顺着林间山路伴着清风徐徐而行,环湖360无死角最美公路王者级选手独库公路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要说怎么才能在一天内,把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精华美景览下,旅行家们会说独库公路。这条中国最险峻壮美的景观大道,全年只开放约5个月。在经历漫长的冬季交通营生。硅砂。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营生。硅砂。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昨天塔利班推翻阿富汗政权,中午拿到情报,开始分析阿富汗硅砂分布。阿富汗硅砂主要集中在中部巴米省的巴米扬峡谷。数据看有32个矿点,如图一二。质量数据迟点第一次去贵州注意避坑第一次来来贵州旅游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资深贵州人手把手教你避坑!首刷二刷都可以参考哦。贵州经典5日游路线Day1贵阳黔灵山公园Day2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Day3西江千户苗8张图片,带你重温老家赶集场景!迁安的你有多久没回家了?对我们小时候来说,除了过年,最期待的就是去镇上赶集。每逢农历四九这两天,是建昌营镇集会的日子,那时的镇上老远就能看到乌压压一片,人山人海。过去,村里的人去镇上赶集,几乎都会盛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