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被永久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文物!

  #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 #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激情冬奥相约河北#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保护这些国家级的文物
  国家规定以下这64件国宝
  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
  这么珍贵的文物
  百闻不如一见,快来看看吧~
  1.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陶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2.陶鹰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
  3. 后母戊铜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属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亦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4. 利簋(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
  5.大盂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属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大盂鼎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其居首位。
  6. 虢季子白盘(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属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出土。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几经动荡,被刘铭传觅得并藏起。解放后,刘氏后人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
  7.明代凤冠(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昌平定陵博物馆)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
  8. 嵌绿松石象牙杯(现藏中科院考古所)
  属商代,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因料造型,颇具匠心。
  9.晋侯苏钟(其中14只在上海博物馆、2只在山西省博物院)
  属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出土。该组编钟大小不一,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
  10.大克鼎(现藏上海博物馆)
  属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出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11.太保鼎(现藏天津博物馆)
  属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通高50.7厘米、口径23 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两个立虎,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食器,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口径10.6 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 7.2厘米。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
  13.良渚出土玉琮王(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属新石器时代,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高8.8厘米、射径17.1-17.6厘米,器形呈扁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
  14.水晶杯(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属战国时期,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15.淅川出土铜禁(现藏河南博物院)
  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16.莲鹤铜方壶(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馆)
  属春秋中期艺术品。1923年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长30.5厘米、宽24.9厘米。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壶身的纹饰为浅浮雕并有阴线刻镂的龙、凤纹饰。
  17.齐王墓青铜方镜(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属西汉时期,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
  18.铸客大铜鼎(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属战国时期,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鼎口平沿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现藏大同市博物馆及山西省博物院)
  属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属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
  23.涅槃变相碑(现藏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属武周,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石雕碑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大云寺寺宇早毁,碑于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馆陈列。碑为螭首龟趺,额部雕众神将护持之须弥山。碑正面雕涅槃故事六图,上部四图——左面为"纳棺"、"临终遗戒",右面为"荼毗"、"送葬"。
  24.常阳太尊石像(现藏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属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像高150厘米,以白石雕造,形象丰颐,神态和穆。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座的四面刻有铭文及供养人姓名。
  25.大玉戈(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属商代前期,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
  26.曾侯乙编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
  27.曾侯乙墓外棺(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28.曾侯乙青铜尊盘(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29.彩漆木雕小座屏(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属战国时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高15厘米、长51厘米、座宽12厘米、屏厚3厘米。
  30.红山文化女神像(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属新石器晚期,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出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
  31.鸭形玻璃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属北燕时期,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32.青铜神树(现藏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属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土青铜神树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33.玉边璋(现藏三星堆博物馆)
  属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通长54.5厘米,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
  34.摇钱树(现藏四川绵阳市博物馆)
  属东汉,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通高198厘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
  35.铜奔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属东汉,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出土。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36.铜车马(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属秦代。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4匹马的高度为91—93厘米,长度为110—115厘米。4匹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别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
  37.墙盘(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属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此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器形宏大,制造精良。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
   38.淳化大鼎(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出土。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重要资料。
  39.何尊(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属西周时期,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出土。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
  40.茂陵石雕(现藏陕西茂陵博物馆)
  西汉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两千多年前汉文化遗产,举世无双的古代雕刻艺术杰作。作品风格凝重刚健,恢宏含蓄,是一批最能代表中华民族雄厚气质的艺术瑰宝。
  41.河姆渡出土陶灶(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夹砂灰陶,通长55厘米、通高25厘米。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着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著名石碑,由唐建中二年(781年)僧景净撰,吕秀岩书并题额。碑文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
  43.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窑藏出土。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足8.8 7.1厘米。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侧面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
  44.兽首玛瑙杯(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又称镶金兽首玛瑙杯,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45.景云铜钟(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陕西省西安景云观遗物。陕西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座雕铸着飞天、龙、狮、独角兽、蔓草和云朵的大铜钟——极为珍贵的唐"景云钟"。它是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铸造的,高247厘米,口径165厘米,距今已有1300年,但敲起来,声音仍清脆宏亮,音韵优雅浑厚,听了使人心旷神怡。现在人们在除夕之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
  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锡杖由唐懿宗供养,长196厘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杖身4轮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态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神秘之门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
  47.八重宝函(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出土。八重宝函的最外一重,是一个三十厘米立方的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由于是檀香木所造,难抵年月侵蚀,发现时已朽腐残破,仅余下的盒壁四周,有释迦牟尼说法图、阿弥陀佛净土图及礼佛图等描金加彩浮雕。
  第七重宝函以银铸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护世四大天王"像,顶面有行龙两条,为流云所围。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函壁的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
  第六重宝函为素面盝顶银宝函,是八个宝函中最特别的一个,宝函通体素净,不加丝毫雕刻绘描而浑然生辉,出土时有绛黄色绫带封系。
  第五重名为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
  第四重宝函则为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外型均与第七重宝函相近。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飞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两个宝函的场景丰富生动,人物众多,工艺精湛。
  第三重宝函为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第二重宝函是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两函外形近似,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不同之处,是前者以金铸成,后者则以武夫石磨制而成。
  第一重宝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塔顶为宝珠型,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塔四面开门,门周布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塔座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八重宝函精雕细琢,美不胜收,但它的价值,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
  48.铜浮屠(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49.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属战国时期,1974年河北平山县出土。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
  50."五星出东方"护膊(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护臂),蜀锦。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古蜀国。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朝丝绸,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51.中山王铁足铜鼎(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修复前
  属战国时期,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此器铜体铁足的铸造技法在国内十分罕见。鼎壁与盖部云钮以下、足部以上,刻铭文77行,每行6字(盖上二字,腹部凸弦纹以上三字,以下一字),唯末行1字,共469字,是已发现刻铭战国铜器中字数最多的,也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铭文构字秀丽、刀法娴熟,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
  52.刘胜金缕玉衣(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为岫岩玉制作,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故称"金缕玉衣"。整体主要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
  53.长信宫灯(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长信宫灯线图
  拆卸开的长信宫灯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出土。灯体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重15.85公斤。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通体鎏金,灯体是一位跽坐掌灯、优雅恬静的宫女。器身共刻有铭文九处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重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据考证,此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
  54.铜屏风构件5件(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蟠龙鎏金铜屏风托座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55.角形玉杯(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杯形如兽角,口椭圆,杯底有细软弯转的绳索式尾,缠绕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阴刻弦纹一周,杯身以浅浮雕和双钩法饰勾连云纹。器体轻薄,抛光琢制俱佳。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仿犀牛角形,中空。口呈椭圆形,往下渐收束,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
  56.人物御龙帛画(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战国中期晚段,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整个画面呈行进状,充满了动感。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57.人物龙凤帛画(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战国中期晚段,1949年湖南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
  58.直裾素纱禅衣(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9克,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的骄傲。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是汉代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59.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椁室上下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层层填土夯实。一号墓通高2.05米,以每尺0.23米换算为8.9尺,约等于9尺,两侧臂高为通高的1/3,即3尺,通高和臂高相加也为1丈2尺。
  60.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帛画覆盖在一号墓即辛追墓的内棺上,呈T字形,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西汉初年的神仙方术思想,学者认为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
  61.红地云珠日天锦(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属北朝时期,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长48厘米、宽28厘米。为锦幡残片,组织为1:1平纹经锦,图案以日天(太阳神)及狩猎纹为主,并织有"去"、"昌"等文字。此织物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十分珍贵。
  62.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现藏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纸本,属西夏时期,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出土经书共9册,完本者有封皮、扉页,封皮左上侧贴有刻印的长条书签,书名外环以边框;封皮纸略厚,呈土黄色,封皮里侧另背一纸,有的纸为佛经废页,背时字面向内。全页版框纵30.7厘米,横38.0厘米,四界有子母栏,栏距上下23.5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15.2厘米。版心宽1.2厘米,无象鼻、鱼尾。上半为书名简称,下半为页码,页码有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形式。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包括《吉祥遍至口本续》等四种经文,白麻纸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装,封皮贴有书签,首页载有"集经"、"藏译"、"番译"者的名字。9册的文字达10万字,是一部保存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经。该经书的内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栏线交角处缺口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笔锋形态不一、栏线及版心行线漏排、省排、经名简称和页码用字混乱、有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征,因此这部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
  63.青花釉里红瓷仓(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这是一件在景德镇出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楼阁式瓷仓。这是1979年9月,丰城县文化馆在省文物商店的协助下征集到的。在仓后两柱间有正楷直书墓志,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记载死者为"故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之孙女",死于后至元戊寅(即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于南山。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明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
  64.竹林七贤砖印模画(现藏南京博物院)
  南朝。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被永久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级文物,只是国宝文物里的少数代表 !

摩洛哥深度十二天异域风情游(6)第六天今天要从梅祖卡出发向北经梅地尔特伊芙兰到菲斯。八个半小时的车程比较辛苦,但沿途风景不错,一路观景同时中途还有小休中休,所以并不觉得累。从梅祖卡出发后就完全进入摩洛哥北方。摩洛后来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我接触微信的时间不短也不长,是在2015年4月1日。因为自己喜欢旅行,所以刚开始也只是转发一些有关旅行的文章,比如国内外有名的旅行圣地,风土人情,美食小吃等。后来看到朋友圈里人们经加拿大签证受理时限大幅缩减疫情以来,加拿大签证对于普通旅客的审核周期动辄就是几百天的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方对于签证的审核周期一直在慢慢缩减,据查现最新签证审核周期已缩减至87天(普通访问类型)。加拿大签漫游江华县最近状态不太好,周末不想宅着,就随便报了个不知道去哪的旅行团,便出发了。同学忙于考试准备,我就一个人出门了。很多时候我们也都是一个人的,自渡彼岸,以为过不去的千山万水,最后一定过得现在的微信朋友圈现在的微信朋友圈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先按下不表。想想最初的朋友圈就是一人间百态,晒娃的,秀恩爱的宣布主权的官宣的还有各种心情演说。五花八门,透着这个世界,我们不仅能看出每个人的职业,格桑花开满目娇艳进入冬季,北方正值隆冬的冰天雪地,地处南方的中山市,成片的格桑花盛开。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是人们希望美好的生活如同花开的美满幸福,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期待。大遍的格桑花开,十分吸引人们的008扶桑游记之神代駅濑户日暮,水波荡漾。与夕阳下山阴的站台相反,受到阳光照射的濑户内海,发出了鲜艳的蓝色。望着对面的岛和缓缓驶过的船,等待列车的时间也是转瞬即逝的。神代站站台和濑户内海下午三点半。日暮莲湖偶遇随感今天早上从莲湖公园路过,冬日的莲湖少了夏日的艳丽盛景,却多了冬日的含蓄与萧条,时令虽已是寒冬腊月,可这份景致却有点秋水长天的韵味在其中,拿捏住了我前行的脚步。湖面的水域算不上宽广,回家的路,雾里的大山船随着腊月廿三,六点钟的徐闻钟声余音渐微,车就这样在我回望码头归家的急切心情里,沿着北海银滩的风景随芭蕉的风一路北向。我是有山水相依的情怀。因为故宅的风景就是在山水相依相偎,成就了自在宁国丨出游只赏美景太单调?这篇真也天境冬日一日游攻略,给你来点不一样想要来真也天境的小伙伴看到这篇微信就赚大啦!因为要给你们推荐适合冬日出游的一日游路线推荐玩法鹭鸣浅滩看晨雾自助餐厅品早餐狮子山上登高望农家时光饭菜香地下娱乐运动棒真也陶艺玩泥巴草坪候鸟的视角,东北人与海南的渊源当你吃腻了北方的酸菜炖大骨头,大铁锅炖鱼炖鸡炖大鹅,白菜馅大包子。你可能一定很向往四川的红油火锅,湖北的热干面,陕西的羊肉泡馍,山西的灯影牛肉,新疆的羊肉串,内蒙的手抓羊肉。更想体
河南旅游又野又浪漫,实现你的野奢梦绿荫环绕阳光洒落没有快节奏的生活有的只是安静的碧水蓝天狂欢happy再度升级帐篷烧烤市集电音DJ约起吧帐篷营地网红打卡在这么漂亮的美景中趁着天气正好,搭起精致帐篷摆上可口的零食点心麦初熟城又开只有河南和电影小镇将于5月18日恢复开园根据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2022年88号)指示,建业文旅旗下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电影小镇于5月18日复开。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两项目同步推出多项主题新疆兵团四师六十六团玫瑰花开迎客来作者李雪莲眼下,正是玫瑰花盛开的时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清水社区玫瑰园里,不但有忙着采收晾晒玫瑰花茶的工人们,也有前来观赏游玩的各地游客,很是热闹。当地种植的玫瑰花期华为耗资100多亿打造的最美总部松山湖欧洲小镇,宛如童话世界在碧波荡漾的松山湖畔,一栋栋欧式古城堡建筑掩映在湖光山色之间,远远望去,宛如童话世界。每个建筑群都借鉴了欧洲各地古建筑风格,与周边优越的生态环境浑然一体,美不胜收,置身期间,仿若来我心底的江南恋乡太行水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生在烟雨江南,是一个地道的南方人。工作关系来到了北方,平时无暇顾及太多,直到休假去了一次恋乡太行水镇,不经意间勾起了我浓浓的思乡之情。烟雨乌镇说实阳朔四季云栖酒店阳朔,十里画廊的风景绝美,水光倒映下,山峦着了一层虚像,随着层次水波荡开,渺然云雾见。云栖即是归隐,藏身园田间,享清风明月,山水绕屋的惬意。2018年10月完工主要材料米黄大理石木门票优惠价60元人,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2月1日(大年初一)开始试运营群山环绕,黔山翠林,雨雾缭绕,飞檐翘角,乌江河也犹如四季流动的凝脂。2022年2月1日,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稽镇的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将迎来试运营。该度假区是集观光休闲度假大规模山火席卷美国加州沿岸!知名景点1号公路部分路段封闭据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等外媒22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大苏尔地区遭遇大规模山火,当地知名景点1号公路有路段被迫关闭。消防员当地时间22日投入到灭火工作中,目前已有数百名居民撤离,大规模山火席卷美国加州沿岸!知名景点1号公路部分路段封闭环球网报道据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等外媒22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大苏尔地区遭遇大规模山火,当地知名景点1号公路有路段被迫关闭。消防员当地时间22日投入到灭火工作中,目前已有数百名趣相投公益互助结伴自驾游全球出合集了,查看重要视频便捷了为了让趣友们方便查询趣相投的公约报名方法AA制结伴自驾旅行必须掌握的互联网工具以及2022年的国内国外公益旅行线路,趣相投游全球账号编辑了视频合集。合集目前一共有17个视频,都是趣北京拉萨最详细路书(第二十一天)时间2020年9月25日起止中卫榆林路线定武高速,包茂高速车程477公里开车时间6小时过路费165元加燃油245元45。21升住宿金域大酒店住宿费148元门票0元餐费05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