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谁是中国古建第一大省?

  山西
  在古建筑爱好者眼中
  是一个神奇
  且令人痴迷的地方
  (山西五台山大白塔与五爷庙等建筑群,摄影师@翟鸿宇)
  在山西现存的
  28027处古建筑文物之中
  宋辽金之前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
  75%
  元代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
  80%
  中国仅存的
  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则
  全部
  位于山西
  此地堪称
  " 中国古建筑宝库 "
  (上文数据来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下图为中国古建筑分布示意图,制图@张威/星球研究所)
  山西为何会拥有
  如此众多且珍稀的古建筑?
  01
  开创家园   首先   我们需要   从这片土地讲起   山西拥有丰厚且广泛覆盖的   黄土层   开挖为洞能达到   壁立10-15米而不倒   (山西灵丘的黄土丘陵,摄影师@崔永江)   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   让先民们得以穿土为窑   创造出中国最早的人造家园之一   窑洞   中国现存最早的窑洞遗址   就诞生于5000-7000年前仰韶时期的山西   (2008年6月7日,山西芮城舜南村,正在扩挖土窑洞的一户人家,仅为示意,图文无关,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但黄土比之木材   在相同的压力下   更易坍塌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   拱形结构   巧妙地将部分压力   转化为侧推力   极大地增强了窑洞的安全性   (请横屏观看,下沉式窑洞受力分析示意,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山地与丘陵   占山西面积的80%以上   窑洞也因此   依山傍势、层叠错落   (山西碛口镇李家山村窑洞,摄影师@朱金华)   丰饶的黄土与煤炭资源   也为砖瓦的大量烧制提供了可能   随着人们不断追求家园的坚固   耐用的砖瓦普及进千家万户   中国现存最早的 砖木结构 民居建筑   便诞生于元代的山西   窑洞与砖木房屋   亦可混合搭配   下层建为砖结构窑洞   上层建为砖木房屋   俗称 "下窑上房"   (山西碛口镇李家山村的下窑上房,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人们还在窑洞之上的平台   建造类似栏杆扶手的女儿墙   防止坠落   (山西平遥古城的女儿墙,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多个窑洞、房屋围成   合院   是为家族居住之所在   按照内外亲疏关系   房屋被冠以不同名称   长辈或宅主居于正房   晚辈居于厢房、耳房   客人或仆从居于倒座   为了展现一家之主的地位   正房往往是合院之中   最为高敞阔气的建筑   (山西晋中窄院示意图, 窄院是为合院的一种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黄土、砖瓦、木材等   充裕的建筑材料适应不同地形   塑造出不同的正房样式   有的主间突出、次间后退   犹如官吏乌纱帽的帽翅   人称" 纱帽翅"   有的借势搭建二层院落   犹如阁楼天台   (部分山西民居示意图,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此外   明清晋商四处奔波   在各地建设票号、会馆   这种走遍全国的眼界   更为山西的民居   荟萃多方建筑元素   徽州的 马头墙   在晋南民居中不难见到   晋南人口相对密集   马头墙起到防火作用的同时   也更为美观   (山西万荣县李家大院的马头墙,摄影师@李平安)   常见于苏州园林的 曲墙   在山西随地势而蜿蜒   柔美婉转的外形   丰富了造景的层次   (山西万荣县李家大院的曲墙,摄影师@李平安)   西洋的建筑样式   在山西也普遍存在   (山西万荣县李家大院的西洋门楼,摄影师@李平安)   商贾豪门还斥巨资   将多个合院拼接成   大院   乔家大院、李家大院   王家大院、曹家大院   皆为此类   官宦巨擘甚至效仿皇城   将居所布局为内城与外城   并建起30多米的高楼   125间藏兵洞及16座大小院落   俨然一座巨型城堡   这便是位于山西晋城的明清陈氏家族建筑群   人称 皇城相府   (请横屏观看,山西晋城皇城相府,摄影师@石耀臣)   合院不仅用于居住   亦可随功能的转换   变身为 书院、衙署、宗祠、戏院 等   它们形态变化万千   追求的意境也各不相同   书院   或建于形胜之地   得林泉之美   或构筑亭台园林   处处皆景、自成天地   (山西太原晋溪书院,摄影师@田卓然)   戏台   通常多面开敞   以便人们围观驻足   中国现存的元代以前的戏台   全部位于山西   (请横屏观看,山西太原晋祠水镜台,摄影师@田卓然)   无数合院组合在一起   或是组成一座座村落   其可以沿等高线   与山地丘陵融为一体   人称" 悬空村 "   (请横屏观看,山西宁武悬空村,摄影师@邬红波)   或是组成古城重镇   譬如山西 平遥古城   城中有"四大街、八小街   七十二条蚰蜒巷"的道路网络   玲珑奇巧的牌楼点缀其间   雄壮高耸的城墙围合其外   (平遥古城全景,摄影师@石耀臣)   还有山西 大同古城   营建得极为方正、规整   (请横屏观看,大同古城全景,摄影师@傅鼎)   作为明代藩王的驻地   城中散布一龙壁、三龙壁与五龙壁   以及北京之外唯一一个九龙壁   弥足珍贵   ( 请滑动观看 ,完整的大同九龙壁,摄影师@赵斌)   ······   600余座古城、古村落   在山西的土地上   静静矗立   构成一个众生的家园   然而   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   注定此地的百姓要为安稳的生活   付出极大的努力   同时催生出更多相应功能的古建筑   02
  保家卫国   山西北部   处于农牧交错地带   农耕与游牧的生活方式   在此并存   大大小小的古代聚落之间   互相争夺领地与生存资源   (山西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制图@张威&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商代以降   聚落进一步成长为方国   山西"表里山河"的复杂地形   为众多的方国提供栖身之地   仅出现在甲骨卜辞之中的方国   便多达十余个   很多游牧为生的方国   与商王朝敌对   包括山西的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   它们建起双层城垣   大大提升了城池的防卫作用   (上文中的"方国",是指中国夏商之际时的诸侯部落与国家,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以"X 方"的形式称呼部落国家,所以称作"方国";下为垣曲商城遗址,已被黄河小浪底库区淹没,图中的村落为金古垛村,摄影师@李平安,标注@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修筑城墙的夯土之中   还掺入大量的 料礓石   增加其硬度与韧性   如此   城墙历经3000余年   仍残存于地面之上   其坚固程度令人赞叹   (上文中的料礓石为黄土层或风化红土层中钙质结核,下图为城墙制作过程示意,制图@杨宁&张靖/星球研究所)   这些困扰商人的方国   在春秋时期   几乎全部归入晋国国土   不过战争并未止息   晋国国内的   赵、魏、韩、智、范、中行等六家   与晋国君主夺权   譬如晋景公与赵氏夺权   便上演了一出"赵氏孤儿"   (太原赵卿墓车马陪葬坑,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最终胜出的赵、魏、韩三家   将晋国的国土瓜分殆尽   史称" 三家分晋 "   三家之间互相提防、夯筑高墙   此为早期长城之一   (山西忻州韩庄长城,战国时赵国修筑,隋代重修,摄影师@崔永江)   此后   山西逐渐成为   中国战争发生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刘邦在此对战匈奴   曹操在此征讨乌桓   匈奴、鲜卑、羯、羌、氐   等胡人部落陆续建立的   前燕、西燕、后燕   东魏、西魏、北魏   前秦、后秦、后赵   北周、北齐、夏国   ······   在此你来我往、争斗不休   (请横屏观看,山西平鲁白兰沟村附近不知名的战争遗迹,摄影师@烏蘇)   对于战局影响最为深远者   要数后晋石敬瑭向契丹辽国   割让燕云十六州   其中的云州(今 大同)   被设立为契丹辽国的西京   之后400余年   收复山河一直是   中原王朝最大的梦想与渴望   山西也成为无数人奋不顾身   抛洒热血的前线   (曾经的辽国西京,今日的山西大同,摄影师@枉言)   宋辽对峙时期   雁门关成为争夺的焦点   "杨家将"的故事   在此上演   (雁门关,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摄影师@杨东)   元明更迭时期   明朝名将徐达与元朝将领王保保   在太原领兵对决   随着战争的白热化   杀胡口、杀胡关、杀胡堡   等名称在山西出现   如今的" 杀虎口 "便渊源于此   更有各种不知名的战争遗迹   在山西   俯拾皆是、随处可见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王莽岭中残存的战争遗迹,摄影师@杨国启)   黄河天险之畔   (位于老牛湾的偏关长城遗迹,明朝修建的外三关之一,图中最下方的河湾高地上,沿等高线围有一圈长城遗迹,摄影师@崔永江,标注@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佛教圣地之上   (请横屏观看,云冈石窟之上的云冈堡,是大同明代长城体系中的堡城遗址之一,摄影师@爬长城的toby)   坍圮城墙的尘烟之中   暗藏多少惊心动魄的过往   可歌可泣的征程   (山西天镇桦门堡,明长城大同镇的关堡之一,摄影师@路春雷)   为了适应战争   人们运用砖石   让城墙更加坚固耐久   并设置马道及步道   以便快速大量的输送兵力   (部分城墙示意,制图@杨宁&张靖/星球研究所)   设置枪眼、垛口、礌石孔   以便使用枪炮、石块攻击敌军   (城墙防御示意,制图@杨宁&张靖/星球研究所)   设置敌台和敌楼   以便驻守及储存武器、粮草   (空心敌台示意,制图@杨宁&张靖/星球研究所)   在这些建筑形式的加持下   明朝设置5种军事城堡   根据军事等级的高低排列为   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   形成严密的边防体系   譬如大同镇   下设10卫城7所城583堡城   (请横屏观看,明朝边疆防御体系示意,制图@杨宁&张靖/星球研究所)   至此   山西这片刀兵之地拥有了   长城、寨堡、重镇、关隘   等重重设施进行对垒与博弈   而更富有想象力的构建   则源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03
  诸神加护   山西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拥有极为多元的   本土信仰   龙王殿、水神庙、后土祠   东岳庙等自然崇拜   不一而足   (山西广灵水神庙,摄影师@黄雪峰)   不仅山川大地各有神明   远古圣贤也在天有灵   尧舜禹汤、伏羲女娲的故事   在山西广为流传   其中祭祀女娲的霍州娲皇庙   拥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女娲壁画   山西高平羊头山一带的先民   还修建了大量的   炎帝行宫、炎帝庙、炎帝陵等   形成罕见的炎帝崇拜群落   (山西炎帝陵,摄影师@石耀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孔子、扁鹊、李冰、华佗   武则天、司马光等一个个传奇人物   陆续出现在祠庙之中   而在战争频发的山西   人们对于英雄格外的感佩   汉之卫青、霍去病   唐之郭子仪、尉迟敬德   宋之杨业、狄青   均有专门供奉的庙宇   尤其是关羽   在"官方认证"其为武圣之后   祭祀之处遍布山西城乡   中国规模最大的关帝庙   便位于山西运城市解州镇   是为" 解州关帝庙 "   (解州关帝庙,摄影师@翟鸿宇)   随着全国性的大小神祗逐步定型   山西民间甚至开始创造新神   以确保神仙的"实用性"   贾状元、崔府君、水母娘娘等   由山西本地人飞升为神   接受众人拜谒   小有建树的本地官员   也供奉在   窦大夫祠、狐大夫祠、荀大夫祠等   保佑一方水土   (山西太原上兰村窦大夫祠,摄影师@姚腾飞)   在本土信仰的基础上   吸收神仙方术、老庄学说   而诞生的   道教   更加体系化、理论化   更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譬如成吉思汗   颇为推崇道教全真派   并大肆兴修道观   甚至升观为宫   其后又历经百年营建   终于建成了 芮城永乐宫   在长达500米的建筑中轴线上   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等主体建筑层层排列、器宇轩昂   (芮城永乐宫,摄影师@李如国)   各殿四壁及拱眼壁上   满绘精美的元代壁画   总面积高达1000余平方米   放眼中国仅次于敦煌   其中三清殿的壁画《朝元图》   为上佳之作   画面中人物对仗排列   以青龙、白虎二星君为引路   以南极、东极、紫极等八个人物为主像   二十八宿、十二星辰等依次展开   乃至二百八十多尊仙灵萦绕主像   翩跹而来   ( 请滑动观看 ,芮城永乐宫的壁画,图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道教在山西遗存极为丰富   唐代有芮城广仁王庙   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道教建筑   宋代有晋城玉皇庙、二仙观正殿   金代有汾阳太符观昊天玉帝殿   元代有龙山石窟   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石窟群   明代则有太原纯阳宫   (太原纯阳宫,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北岳 恒山   还被道教辟为道场   亭台楼阁散落山间   有的雄踞于高山之巅   有的缥缈于云烟之中   这正是无数道人居士   所向往的"仙境福地"   (山西大同北岳恒山姑嫂崖,摄影师@健忘的行摄世界)   与道教相对   佛教   作为外来宗教中的佼佼者   传入于汉而风靡于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入居中原的胡人   信仰、推崇佛教   最初隐含与儒、道相抗衡之意   其建筑直接仿效佛教的发源地   石窟   便是其中之一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最先以皇家之力营建石窟   五座大窟以五位大佛为主体   开凿于武州山的断崖岩壁之上   僧人昙[tán]曜[yào]主持其修建   后人称为" 昙曜五窟 "   (昙曜五窟之一,高鼻深目的大佛,尤其鼻子山根处极为高挺,带有异域色彩,摄影师@王宁)   随着开凿工作的深入   在长达1000余米的崖面上   约200座洞窟   约59000尊造像逐渐成型   世人谓之" 云冈石窟 "   (请横屏观看,云冈石窟,摄影师@张伟)   之后北齐政权开凿的   蒙山大佛与天龙山石窟   同样出类拔萃   飞天伎乐、菩萨罗汉   千人千面、异彩纷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9窟内部雕像,仅为示意,图文无关,摄影师@熊可)   待佛教大举传入中原之后   佛教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   融合而成的   佛寺   逐渐取代石窟与塔的地位   成为传教的中心、大肆兴建   1200多年前建成的 南禅寺   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其至少经历8次5级以上地震   仍然屹立不倒   (山西忻州南禅寺,摄影师@石耀臣)   1100多年前建成的 佛光寺东大殿   在长安贵妇宁公遇的资助下   营造得格外雍容大气   大殿由柱网层、斗拱层、屋架层   等三层结构组成   硕大的斗拱向外侧出挑2.02米   为现存古建筑中出挑最远者   一显唐代建筑的舒朗豪迈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结构示意图,制图@杨宁&张靖/星球研究所)   900多年前建成的 应县佛宫寺   由辽国贵族主持兴建   其中的释迦塔( 应县木塔 )堪称峻极神工   仅斗拱便有54种480朵   木塔内部还创造性地设置结构暗层   暗层之于木塔犹如竹节之于竹子   帮助塔身挺过40余次地震   200余次炮火枪击   以及无数的闪电雷劈   留存至今,堪称奇迹   (应县木塔结构示意,制图@杨宁&李江飞/星球研究所)   800多年前建成的 佛光寺文殊殿   则展现出不同于"前辈"的内秀   其采用"减柱法"比之东大殿12根金柱   文殊殿550 的空间内只有4根金柱   整个空间开敞、华丽   为中国仅存之孤例   此外   还有五代的平顺大云院   平遥镇国寺、平顺龙门寺   辽代的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金代的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等等   这些建筑年代之久远、内藏之丰富   放之他省可冠绝一方   放之山西则仅为沧海之一粟   (山西大同华严寺,摄影师@熊可)   佛寺遍地开花的同时   佛教亦在中国开枝散叶   天台宗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最早创立的本土佛教教派   天台宗现存最早的佛寺   为山西的平顺天台庵   僧侣们发觉佛经中的清凉山   与山西的 五台山 极为相似   纷纷来到五台山创宗立派   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   缅甸、越南、日本、韩国   等国的沙门禅师   亦纷纷前往五台山朝圣   史书谓之   "万圣朝五台,祖师创宗派······大寺三百六,兰若(小型佛寺)无其数"   (请横屏观看,五台山,摄影师@健忘的行摄世界)   至此   道教以恒山中心   佛教以五台山中心   的宗教辐射区域基本成型   两者互相争夺信众   直至达到一种   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譬如 晋祠   从祭祀春秋时期晋国先祖的庙堂   逐渐演变为群仙荟萃之地   玉皇大帝、释迦牟尼   关帝圣君、公输鲁班   均在此占有一席之地   (山西太原晋祠室内塑像,摄影师@石耀臣)   宗教的融合与碰撞   丰富了山西人的精神世界   也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中国现存最早的廊柱盘龙   缠绕于晋祠圣母殿的   前廊檐柱之上   (蟠龙金柱,摄影师@陆伟平)   圣母殿前的十字形石桥   名为"鱼沼飞梁"   为中国仅存之一例   ("鱼沼飞梁",摄影师@李如国,标注@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又如 悬空寺   在一殿之内   同时供奉老子、孔子与佛祖   是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起建筑支撑作用的横梁深入岩体   每根横梁可以承担数吨之重   殿台楼阁皆建于横梁之上   直观之感犹如"悬于空中"   (山西大同悬空寺,摄影师@石耀臣)   还有自尼泊尔、印度等地   经西藏东传而来的白塔   好似雪域来客   (山西五台山大白塔,摄影师@小蓝懂鱼)   宗教神祇百花齐放   楼宇殿阁绚烂多姿   天地对待山西如此精彩的创造   也是格外宽仁   深处内陆的干爽气候   山环水绕的崎岖地形   为古建筑的大量留存   提供了更多可能   不过   幸存下来的古建筑   亦难逃岁月的摧残   04
  尾声   寒来暑往、日升月落   时间在古建筑之上   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   风霜雨雪都可以成为   古建筑"杀手"   狂风呼啸   木柱、木梁风化开裂   裂痕之深触目惊心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开裂的木柱,摄影师@石耀臣,标注@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暴雨过境   土墙糟朽、面砖剥落   古建筑犹如凌迟一般   (山西晋中持续降雨期间,平遥古城中,积水严重,墙体坍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极具生命力的植物   常常在屋顶生长   屋顶的防水层   由泥土和草皮混合而成   屋顶草木茂盛者屡见不鲜   (屋顶长草的大同三龙壁,摄影师@黄雪峰)   ······   综上原因   仅晋南古建筑   便有近80%面临墙体坍塌   夯土下沉、梁架扭曲等一系列问题   (汾阳东阳城村三结义庙,其主体建筑面临倒塌,摄影师@杨虎)   眼见这一切的古建保护工作者们   痛心之余   只能加快步伐   抢救性地进行古建保护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   山西第一代建筑专家、学者们   组建了专业的建筑保护机构   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大同九龙壁等40余项保护工程   在这一时期落地实施   20世纪70年代   三大文物保护工程   即云冈石窟裂隙灌浆加固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修缮   洪洞广胜寺毗卢殿、西配殿恢复   在这一时期逐个完成   (2017年4月19日,正在维修之中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图文无关,仅为示意,摄影师@陆伟平)   声名在外的   芮城永乐宫   也在这一时期   因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迁建   芮城永乐宫拥有大片   极为珍贵的元代壁画   而壁画的揭取与复原   在当时无先例可循   (损毁严重的永乐宫壁画,摄影师@李文博)   600年的岁月   让其极为脆弱、极易破碎   施工人员们必须慎之又慎   他们摸索出揭取、包装、搬运   加固和安装等多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经过反复检验   为了运输所需的木材   他们在黄河上漂流三天三夜   为了完好无损地移动壁画   他们全神贯注、不辞辛劳   耗费近10年的精力   341块壁画   成功异地复原   此实为我国古建搬迁之壮举   (2021年6月21日,工作人员正在对永乐宫龙虎殿的壁画进行修复,图文无关,仅为示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   大拆大建席卷全国   平遥古城   原本与中国其他城市一样   大搞城建   豁开旧墙、推平老房   计划修出四条现代化大街   当时的平遥县文管所所长李有华   为保护古城墙   躺在即将拆除的城门门道之中   以血肉之躯阻止破坏   争取宝贵的时间   (2021年11月27日,在平遥古城城墙修缮现场,正在对古城墙出现险情的原夯土进行拆除,图文无关,仅为示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后   省文管会的李正云   古建所的张丑良、柴泽俊等人   四处奔走   为保护平遥古城而陈情   同济大学的阮仪三得到消息   赶来平遥   以保留旧城、另建新城为宗旨   做出新的规划   终于   众人的努力   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开花结果   平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刀下留城救平遥"的事迹   亦掀起中国古城、古建保护之风潮   随着地方法规   以及保护体系的日渐完善   介休袄神楼、代县边靖楼   悬空寺危岩加固处理等   500余处古建筑修复竣工   (2016年悬空寺危岩体加固工程,脚手架从山脚直抵山顶,摄影师@雾雨川)   其中的晋祠圣母殿   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等   "修旧如旧"的古建工程   被国家文物局视为典范   向全国推广   进入新世纪之后   国家集中财力、人力   启动山西早期建筑保护工程   对于运城、晋城等古建密集区的   105处木构进行整体专项保护   以应县木塔为例   专家引入GPS等科技   布设8条测线、72个监测点   形成一套科学的监测、保护系统   (木塔监测,摄影师@苏李欢)   当然   古建保护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   2021年的一场暴雨   损伤约1700处不可移动文物   让专业人员稀缺、财政力量有限   等诸多问题暴露在公众眼前   (2021年暴雨过境,山西襄汾县西中黄村进士院一处院墙外包砖脱落,摄影师@马毅敏)   还有对于金钱的垂涎   让古建筑构件的倒买倒卖   屡禁不止、防不胜防   (古建构件盗窃屡禁不止,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对于山西古建筑的保护   将没有止境   一代又一代   上下而求索的专家学者   一个又一个   奋战在前线的保护人员   正在用实际行动守护   那些挺立千百年的古建筑   走向下一个千百年   (2021年山西暴雨之后,工作人员在抢修山西洪洞县乾元山元阳观塌陷的护坡,摄影师@马毅敏)   古人   安居乐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英勇   敬奉神明的信仰   创造了如此众多而珍稀的山西古建   今人   则必须承担起责任   引入不断创新的科技   细心缜密的修缮   持之以恒的保护   保护山西古建   保护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   保护数千年不竭之创造力   (元代之前的山西古建筑全图,图中建筑为简化示意,非真实比例,制图@杨宁&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灵均   编辑:所长   图片:感恩的心   地图:张威   设计:杨宁、龙雁翎   封面摄影师:石耀臣   审校:陈景逸、张靖、丁佳昕   专家审校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 研究馆员 吴锐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崔元和   【参考文献】   [1]王金平,李会智,徐强著. 山西古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11   [2]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 山西通史[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6   [3]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 山西文物建筑研究保护文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9

在日本住宿,选择情侣酒店,东西随便用,但有一个要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会选择去我国周边的国家游玩,比如日本,韩国,朝鲜,泰国,俄罗斯等等。(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要说日本跟我国之间存在着很深的渊源,估计世世代罚款警示屡禁不止,没有执法权不是景区的免死金牌品橙旅游近期,在梵净山石壁上刻字的某男子被罚12万元的新闻登上热搜。十数年前,在风景区石头和长城砖墙上刻字的恶劣旅游行为随处可见,但伴随近些年政策引导,景区对破坏文物古迹和自然资源纳米日记(5)犀牛冲我们来了!非洲的动物园和国内的不一样。我们去的这家动物园是一家叫RANCH的农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洲原始动物园,它只是旅游休闲式的农场。农场面积很大,据说有一万多平方米,在当地,这种农场有花花的世界,百花齐放竞芳菲,一片花的海洋,色彩斑斓冬尽春来,春意渐浓,百花竞相盛开,开成了一片花的海洋,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五彩斑斓,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春天就是一个让人喜爱的季节,给人带来希望和美好!百花齐放竟芬芳,色彩纷呈正月初八去曼远村向往的生活拍摄基地今天一早出发去曼远村,到公交站要上车时才想起今天8号,景洪每月8号女士做公交都免费,坐车到版纳客运站下车,买到橄榄坝的车票10元钱,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下车打个三轮车听说以前20元高黎贡山杜鹃花回看桃花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这是白居易赞美杜鹃花的诗句。只有倘佯在高黎贡山杜鹃花的海洋里,你才能真正领略到杜鹃花春色撩人!在姻缘福地观音山里,邂逅一场最甜蜜的爱情约会春天,是遇见的美妙春天,让水有了温度让风和阳光变得柔软让所有美好的事物偶遇最适合与另一个人手牵着手,旅行春天是恋爱的季节微风和煦,阳光温暖一切都太适合相爱那就莫负春光,谈一场恋爱吧这个春天就去贵州!百里杜鹃花期开启,世界最大的天然花海美翻了春天来了,看花的季节也到了,想要感受花海的震撼吗?想要品味春风醉人间吗?那一定要来贵州!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天然花海,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美誉的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每年3月下旬到5月偶遇驴友跟上春节,有空有闲,打算沿东钱湖步道环湖游。乘公交960到下水下车,结果半道上老公内急。急得热锅上蚂蚁一样团团转,着急下车。只好半道跟着一群大妈横街下车,从横街爬山到福泉山山顶,用时一文学中的冰雪运动踏雪寻美作者徐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提起文学中的冰雪运动,首先让人想到的恐怕就是美国著名硬汉作家海明威了。他似乎一直都对冰雪世界情有独钟。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海明春节假期四川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超2亿元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春节假期,全省纳入统计的695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143。1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1亿元,与2021年纳入统计的654家重点景区
随笔草原之歌他说我猜你和我一样喜欢蓝天白云与骏马,不如,我带你去看看吧她说好呀蓝天干净得像是刀刮过一样,白云一朵一朵飘过,马儿低头啃草,一望无垠的大草甸子那么辽阔。放眼望去,心情豁然舒畅,连呼北京郊区免费烧烤推荐这几年北京免费烧烤的地方实在是太难找了,收费的都是人均100以上,今天推荐最近刚发现两个可以免费烧烤的地方,喜欢就关注我吧,更多好东西会不断分享!房山免费烧烤推荐导航千河口村,东侧酒店民宿网红获客app开发前景优势酒店民宿软件开发,酒店民宿app开发模式,酒店民宿模式软件开发app,酒店民宿软件系统开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的服务行业都实现了改变,连接线上也将获取更多的机会与可能。壹现场女游客温泉内摔骨折经营者被判担责七成假期陶女士在北京市某温泉度假村游玩时,在泳池更衣室处滑倒骨折,后陶女士要求该温泉度假村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共计13万余元。北京青年报记者4月12日获悉,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明明都在封闭管理,她却花500元带室友实现了海岛游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学曾经幻想执杖走天涯结果因为疫情而泡汤BUT有人明明还在封闭管理却实现了海岛游湖南农业大学的小可爱为给室友制造生日惊喜花500元让室友体验了一场沉浸式宿舍海岛游啥?没办法去旅游,我把全国景点的冷知识都分享给你(五)1位于河北省的安国药王庙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药市。2贵州期货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低纬度中海拔的自然条件使贵州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为典型凉夏地区。贵州气候特北京网红景点白瀑寺已免费开放,游客不多,小泛春绿,山花正当时本来是去南雁路看花,恰逢白瀑寺已全面开放,真是好运气。2022年4月12日,游游荡荡的来到了南雁路,山花已过盛季,但总能遇见一丛艳丽。南雁路南雁路上兜了一圈,转上了淤白路白瀑寺方向品读好一个北京,走进一座城,带你了解老北京原汁原味的生活一提到首都北京,我们这一代人,脑海中就会想起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个耳熟能详的歌曲。还会想起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诸如北京奥运会的歌曲。可能更多的人间醉美四月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光不语,故人不散场,时间总爱不言不语,不经意间,春天最美好的时刻,已经悄悄来临了。山花浪漫,春色撩人,春风拂面,炫彩多姿。微风拂面暖,春花惹人笑。男子穷游北京,在国营食堂花293元点七个菜,朋友圈感觉亏大了现在旅游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年的节假日都会给自己安排,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品尝当地的特色,只为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名男子穷游到北京,准备找一家地道的北京美食来犒劳下自开窗即可赏景出门就能游玩遇见一座口袋休闲公园不知不觉中4月悄悄到来天气格外晴朗舒适树梢上的新芽伴着已经盛开的鲜花将春日信号传递给每个人这样的好节气不出门逛逛岂不是浪费了好春光去年底,位于田村路街道阜石路与玉泉路交叉口的口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