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鲁迅的沪漂生活他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发展?收入有多高?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高成儿
  鲁迅鲁迅,姓鲁名迅,浙江周树人。在今天的浙江绍兴鲁迅故里景区,有展品丰富的鲁迅纪念馆,还有被几代人熟知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自古以来,这里就人文荟萃,会稽山埋葬着治水英雄大禹,兰亭附近埋葬着心学大师王阳明,鉴湖女侠秋瑾的居所、陆游题写《钗头凤》的沈家花园,都离周树人的故里不远。
  绍兴是鲁迅诞生的地方。在"包邮区"的另一座城市:魔都上海,也有鲁迅故居,也有鲁迅纪念馆,那是在虹口公园,鲁迅最后的埋葬之地。1936年10月19日,仅一街之隔的山阴路上,鲁迅先生永远离开了人世。他最初被安葬在万国公墓,也就是今天的宋庆龄陵园,1956年灵柩迁往虹口公园,1988年更名为鲁迅公园。如果到宋庆龄陵园参观,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初葬地的指示牌,还有内山完造与夫人内山美喜子的合葬墓,这对夫妇开设的书店距离虹口公园、鲁迅故居都非常近,是晚年鲁迅经常光顾的地方,相关内容在日记、回忆录中屡见不鲜。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往往将"北上广深"作为就业的首选城市,对于一百年前的鲁迅来说,前三座城市他竟然都工作过,最后于1927年携夫人许广平赴上海发展,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九年。鲁迅为什么会选择会选择上海?在他的作品、言谈中,可多次表达过对魔都的负面评价。比如上海是势利之区、上海文坛不干净、上海靠笔墨很难生活、在上海待久了眼睛市侩化、上海的小市民十之九昏聩糊涂、上海是秽区等等。当然,他也明白,上海如此,其他地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不过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罢了。而且许多他看不惯的行为,也并非都是上海本地人干的,"各处的坏种,都跑到上海来作恶,所以上海便成为下流之地了"。
  无论是抵达上海的初期,还是在上海生活过几年后,鲁迅想要逃离"北上广"的念头从来没有放弃,1927年,他说:"或者要离开上海也难说""尚拟暂住",在寓所购置的家具也非常简单,就是床、桌子什么的,给人的感觉是马上就要搬走,待不长。1932年淞沪抗战,鲁迅居所斜对面就是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面对枪林弹雨的威胁,他不得不离开寓所避难,此时再度萌生了"逃离"上海、结束沪漂的念头,"倘旧寓终为灰烬,则拟挈眷北上,不复居沪上矣!"翻译过来是:如果租的房子毁于战火,我就带领老婆孩子北上,不在上海住了!结果寓所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只是中了几枪,碎了几块玻璃,属于"皮外伤",鲁迅暂时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继续他的"沪漂"生活。
  在21世纪,许多魔都干饭人也有类似想法,那就是离开这座城市,回老家或者去其他地方发展。每年虹桥火车站、浦东国际机场,不知见证了多少进进出出的他乡之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迷茫,在纠结,在犹豫,在徘徊,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将离开魔都转化为实际行动,就像当年的鲁迅一样。为什么想走又没有走呢?因为各有各的好处。
  二三线城市收入水平低,发展空间有限,就业机会少,交通也不如上海便利,但生活成本、工作压力较魔都更优。在上海打拼,房租比较昂贵,想要购房更得花掉"六个钱包"做首付,甚至还远远不够。扎不下根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鲁迅也曾考虑过其他地方,比如北京、青岛、莫干山、烟台,乃至日本长崎。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排除了,比如青岛太小了,不满意;烟台气候变化太快,也不满意。比来比去,"实很难想出适当之处",矮子里面挑高个,最后还是选择差强人意的上海。
  对于外地人而言,上海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的经济实力、发展平台,鲁迅同样也是如此。在魔都的九年,尤其中后期,鲁迅从事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依靠版税、稿费生存,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有时还要补助弟弟周建人,有一次他将商务印书馆给他的九百多元稿费都送给了弟弟,要知道普通的产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十五元左右。过去的岁月里,鲁迅曾经在大学当过老师,比如中山大学,但是到上海后,鲁迅没有想过再去学校教书,因为他看多了象牙塔里的勾心斗角,也不愿天天被上司安排着。在教书的同时从事写作,鲁迅也曾考虑,但他认为两者是矛盾的,根本无法兼顾,因为一个主"动",一个主"静",如果两件事一起做,那么教书育人和撰写文章都无法干好。
  既然选择了自由撰稿人这条路,那就必须有大量的媒体愿意出他的书,刊登他的文章,并且支付一定数量的薪酬。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报刊众多,出版社众多,能够满足鲁迅的需求,如果他生活在当下,肯定是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大号写手,拥有数千万粉丝。鲁迅的文章质量上乘,批判性强,切中时弊,深得广大群众喜爱,销量很好,这从他出殡时,报童、普通青年、工人都自愿加入队伍、为其送行就可以看出。办报纸、杂志,出版书籍,关键是得到读者认可,卖得出去,才能获得收入。鲁迅为他们带来了经济利益,稿酬自然也不会低。
  1933年,《申报》"半月谈"栏目刊登鲁迅文章,平均每篇稿酬价格6元。这到底是高还是低呢?要知道当时上海街头的人力车夫,月收入是10元,也就是说,鲁迅在《申报》写两篇文章,就相当于车夫累死累活干一个月的所得。要是和工人对比,工人的收入差距比较大,有技术和没技术的,男职工和女职工,不同行业之间都有区别。陈达教授在《上海工人的工资与实在收入(1930-1946年)》一文中写道:1933年造船工人月收入有47.6元,算非常高的;火柴业工人、棉纺业工人收入比较低,每月分别只有7.9元和9.3元,只比鲁迅写一千字文章带来的收入稍多。1927年至1936年,鲁迅月平均收入在六七百元之间,普通人和他比,简直遥不可及。也只有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能存在如此多的报刊媒体,才付给鲁迅丰厚的写作收入。
  上海之所以吸引鲁迅,还在于受众群体的广大,影响力的提升。写出来的东西,得有人看,得读得懂,文盲当然是没什么兴趣的,必须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我们在课堂接触鲁迅文章,最早是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常用字基本都认识了,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正常情况下,不会给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看鲁迅文章,因为他们理解不了。上海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和一般地区比,文盲肯定是要少很多的。鲁迅作品的服务对象,至少得受过教育、有多余收入,如果连生存都是问题,也不会想着买报纸、买书刊了。这样的人哪里最多?民国时期,毫无疑问是大城市。因此,像茅盾、叶圣陶这些知名文人也来上海、北京等地创作,与潜在读者零距离接触,在今天虹口区多伦路上,有很多雕塑、故居,就是为了纪念这些人。圈内好友的存在,文坛的活跃,也是鲁迅选择上海的动力,与好友相互扶持、并肩战斗,何尝不是生活的乐趣所在。
  鲁迅长住上海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租界。居沪九年,鲁迅总共租过三次房子,第一次是在景云里,第二次是在拉摩斯公寓,第三次是在大陆新村。距离都不远,均在虹口区境内。为什么选择虹口?首先这里没有"上只角"的繁华,也没有"下只角"的破败,房租适中,能够满足生活所需。第二,这里是半租界地带,也就是租界越界筑路的地方,名义上属于中国政府管辖,实际上是租界当局控制,国民党的军警不能在这里巡逻。鲁迅有本杂文集叫做"且介亭杂文",亭就是亭子间,上海特色,很好理解,"且介"是什么意思呢?"租界"二字各去掉半边,是不是且介?寓意为半租界地区某个亭子间所写的杂文。
  众所周知,鲁迅很多文章不容于国民政府,为当局所忌,30年代,他因参与左翼作家联盟等团体被国民党通缉,想要安全,就必须有"堑壕",租界就是国中之国,市政府鞭长莫及的地方。鲁迅几次前往日本侨民内山完造经营的书店避难,正是此理。为了打击鲁迅等人,国民政府将很多书籍封杀,出台严格的作品审核机制,使鲁迅非常头疼。尽管换了很多笔名,被采用的文章仍少于过往,有的还被改的面目全非,前言不搭后语,读者看了一脸茫然,不知道作者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出版的作品少了,收入自然而然也少了。
  最后一点,鲁迅的年龄大了,离不开医生,上海作为发达城市,中西方名医汇聚,医疗资源肯定是比其他省份要好很多。刚来上海没多久,许广平意外怀孕,顺利产下儿子周海婴。鲁迅原本没打算要小孩的,可惜避孕失败,人算不如天算,必须面对喜当爹的现实,既然来了,鲁迅就得尽到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给许广平选个好点的医院,最后住院费花了200多元。鲁迅晚年,身体屡屡报警,需要请外国医生上门诊视,还要购买进口针剂、药物,如果是在小城市,就算花钱恐怕也得不到类似的服务。小时候的周海婴也常常生病,父母当然想送到好医院治疗,上海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时至今日,魔都的医院仍然是众多患者的首选。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乌克兰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停止办理落地签,全面向电子签过渡在今年12月份的时候,网上的一条签证政策信息被很多人关注,那就是乌克兰打算在2019年1月1日开始停止办理落地签以前大家去乌克兰旅游,只要带着护照,然后在鲍里斯波尔机场茹良尼机场和德国和法国都是申根国家,为什么我办了德国的签证后,法国不让进旅游概念申根签证我们很熟悉,那么你听说过国别签证吗?国别签证和申根签证都是出现在欧洲的签证类别。关于申根签证我们都知道,只要你申请了一个申根国家的签证,那么你就可以直接去其它二十多拿到美国H1B签证之后想跳槽,签证的申请难度高吗?可爱的年轻商业女人背后的花儿特写肖像H1B签证是美国为留学生发放的在美国工作的签证,目前国内的专业人才想要去美国,一般拿的也是这种签证,这种签证在申请的时候很麻烦,你需要证明你在你蒙古国的签证太难办,还需要邀请函,那么蒙古过境签是不是容易些蒙古国那达慕艺术节现在出国旅游可以选择的国家很多,不过对于蒙古国,也就是外蒙古,大家似乎有点陌生,去的人也不是很多,游客不选择去的原因首先还是签证太复杂,第二个就是和内蒙古一样,没澳洲10年签证和PR的区别,想拿到10年多次往返签证应该如何申请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PR,PR指的是澳大利亚永久居民,这个居民是没有入籍的,只能算是半个澳大利亚人,PR签证持有者可以在澳大利亚无限期的停留居住和多次往返进入。PR签证一般有效期是只要你有本科毕业证或在校证明,申请日本签证就不用提供财力证明各位好,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和日本开了一次会,主要是为了加强双方青少年人才的交流,所以才有了日本国对中国学生以及附带的旅游签证利好政策。从2019年开始,只要你是从中国教育部公认我的澳洲PR签证快要过期了,我应该准备申请正式入籍还是申请延期各位好,昨天我已经给大家介绍过澳大利亚的PR签证,PR签证是澳大利亚永久居民签证,是指还没有入籍澳大利亚,但是可以长期在澳大利亚生活居住和出入的一种签证。PR签证的有效期一般是五年新西兰现全部实行电子签了,那么想要贴纸签还能实现吗?各位好,新西兰从今年7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对签证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不管你是在线申请签证还是去递交纸质材料得到的都是电子签如果你已经拿到新西兰签证了,在更换新护照的时候,转移签证你可以选泰国的电子落地签是个啥东西,它到底靠不靠谱,听说1分钟可过关从今年下半年旅游市场来看,去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这也直接导致泰国旅游市场的巨额亏损。泰国方面也是对旅游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优化调整,希望可以改善泰国旅游市场低迷的局面一去柬埔寨旅行,货币你会带瑞尔还是美金?瑞尔是柬埔寨的官方货币,在柬埔寨瑞尔可以说很不值钱,面额有50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和500001人民币可换290元瑞尔,1美元换3967瑞尔。看到这境外旅游时,你随身携带的银联借记卡功能原来这么强大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客每年在境外的消费已经达到了2600亿的规模,在出境消费领域,绝对是世界排名第一。正因为如此大的消费市场规模,也让我们的银联变的愈发强大,如果你还不知道你
汽车改装,立竿见影的有哪些?说到汽车的改装话题,永远不乏新人小白和老手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就国内目前的汽车改装而言,哪些改动是立竿见影,但是又不会很麻烦的。汽车的轮毂好比是我们人脚上的鞋,一副帅气的轮毂推荐几款目前比较火爆的国产SUV现在十万级国产SUV汽车,车型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因此选择一款心仪的车型是比较难的。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款目前比较火爆的几款车型。第一个推荐的肯定是哈弗H6,要按照销量排行榜来说的话常见的家用车型,你更喜欢哪一款?说起汽车的车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什么轿车,SUV,越野等等,近些年国内汽车市场繁荣发展,各种各样的车型层出不穷,不过归类起来也不过以下几种,看看哪一款才是你的菜吧!首先要说的全新胜达,能否改变现代销量?在推出菲斯塔成功挽回了一波销量颓势的现代乘胜追击,即将在下个月底推出全新胜达,其实全新胜达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中就已经亮相了,曾经和CRV同台竞技的胜达如今改款而来,是否还能够重新夺回被忽视的合资好车,你值得拥有现在汽车市场上的车型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因此很多合资好车被消费者忽视了,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款。别克君越对老一辈来说,大气豪华是君越曾经的代名词,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即将上市的这几款新车没有没有你的菜?2021年这几款即将上市的重磅新车,都是各个级别比较值得期待的车型,亮点也比较多,最近想买车的朋友不妨再等等。丰田Harrier丰田Harrier以前一直是北美市场的特供车,曾经也失去生存空间的几款车,得加油了去年和今年都可以算是汽车行业的寒冬,随着整体汽车市场的饱和如今的汽车也是越来越难卖得动了,就在这几年里已经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车子失去了生存空间,在寒冬的今年如果在没有实质性的改动那女司机开车必备品盘点,看看哪个是你喜欢的?女司机作为特殊人群平日里需要我们男性司机照顾,除了别人的照顾女性朋友们自己也可以买点小东西或者增加点汽车的配置来让用车更加方便,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女性司机们最喜欢的几个小东西或者进步得很纯粹BEIJINGX7体验之旅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擅长理性分析并精于价值考量,总能以最实惠的价格买到各种所需物品,以低于常人的成本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他们也总能在万千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高性价比产品,越野短刀BJ40短轴版北京越野旗下车型的实力如何,这个呢倒是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但是搞合作搞活动这方面,北京越野那是最积极的,多少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北京越野旗下BJ40BJ80的身影,而且连带着还推出了北京BJ80硬派越野SUV在国内汽车市场里,北京BJ80的出现,可谓是最为成熟的车型之一。作为一款硬派越野车型,整车采用了大面积的进气格栅设计,两侧的大灯组设计非常的犀利,下方保险杠造型比较硬气派,配合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