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救国时报的历史缘起与办刊特征

  《救国时报》原名《救国报》,于1935年5月由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莫斯科创办,1938年2月宣告停刊。《救国时报》以抗日救国为宗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一份极具代表性的中文报刊。《救国时报》出刊不到一年,发行量就从创刊时的5000份猛增至20000份,读者遍及43个国家和地区,订户近10000个[1]。国内的读者不仅包括京、津、沪、广、渝等大城市,而且涵盖新疆、西康等边远地区和一些小县城。《救国时报》的抗日言论凝聚人心、团结民众,成为中国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思想上的向导和行动上的指南,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
  一、《救国时报》的历史缘起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东北三省沦陷,日本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日本加紧准备全面侵华,相继制造了河北事件、张北事件、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冀东事变、华北事变,不断蚕食华北地区;后与德国、意大利结成法西斯联盟,企图祸害整个世界。
  1935年78月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明确提出了各国建立工人阶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阶层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和反侵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面对上述形势,南京国民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牺牲了河北、察哈尔等省的主权;同时对共产党仍然实行剿杀政策,国内白色恐怖十分严重。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出发,实现了政治路线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转变,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中共中央率领红军经过25000里长征,到达地处偏僻高原的陕北,但在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的恶劣环境下,无法公开出版刊物向全国人民宣传自己的主张。同时,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危害,国民党统治区内大部分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幸存的部分党组织也与上级失去了联系,无法及时了解党中央的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只有在海外创办一份中文报刊,指导那些和中央失去联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独立开展反侵略斗争,激发海内外华人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才能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日形成。
  1934年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开始酝酿在莫斯科创办《救国报》。为了更广泛地团结中间人士,他们把报刊的出版地选定在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已经初具雏形的法国。《救国报》于1935年5月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外国工人出版社中文部成立编辑部,在莫斯科组稿、编辑、排版、打印原稿,再航寄巴黎。该报以反帝大同盟机关报的名义在巴黎注册、印刷,向世界各国公开发行,实际上成为中共在海外开展抗日宣传的机关报。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李立三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任命为《救国报》的主编,吴玉章被派往巴黎以扩大刊物的发行。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救国报》的言论引起南京国民政府的不安。1935年9月19日,《救国报》全文刊发了蒋经国致其母亲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斥其父蒋介石假革命真反动,并声明与之公开决裂。这封信被苏联的《消息报》《真理报》和其他在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大报争相转载,很快就传遍海内外。蒋介石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立即授命外交部照会法国政府,敦促他们以内阁决议案的方式取缔《救国报》。
  由于法国政府一贯标榜言论出版自由,只要《救国报》稍稍改动报头的汉字和法文,就可以继续出版。吴玉章建议,把汉字头增加一个时字,并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在法文报头上,却如同新出一家报刊似的,法国政府因此也就不再追问[2],这样,在一二九运动爆发当天,《救国报》就以《救国时报》的新刊名出版发行,一期也没有耽搁。
  《救国时报》于1935年12月9日开始发行第1期,最先是周刊,不久改成5日刊,后来又改为3日刊,至1938年2月10日停刊,一共出版了152期。《救国时报》的首要任务是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由于苏联肃反运动扩大化,《救国时报》编辑部的廖焕星、于辛超、邱静山、张报等人相继被捕,剩下李立三、谢唯真等寥寥数人无法承担全部的编辑业务,不得不在1938年2月10日发表启事:因祖国抗战方殷,本报同仁将全体返国参战,故决定将本报移美出版。[3]由于种种原因,移至美国出版刊物的计划最后未能实现。
  历史证明,《救国时报》为国为民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体编辑人员以高度敬业的精神,付出了艰辛的、巨大的努力。李立三不仅要起草报刊的许多社论和时评,还要负责整个报社的组稿、编排、校审等工作,他负责《救国时报》编辑工作的时候,真是困难脚下踩,艰苦肩上挑,夜以继日,毫无怨言。他为了推敲一篇社论,有时工作到凌晨为了保证报刊的质量和出版速度,他经常在星期天和假日加班工作。[4]
  二、《救国时报》的办刊特征
  《救国时报》编辑部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在办刊的实际工作中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办刊特征。
  1.办刊宗旨与办刊实践高度一致
  《救国时报》一出版即以宣传、解释、鼓励、组织抗日救国联合战线为己任[5]。《救国时报》在创刊号上郑重宣告,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国家的唯一出路就是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建立全民的救国联合战线。《救国时报》竭力阐明中华民族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促使中国各阶层的救国救亡运动汇合成一股滔滔洪流。
  《救国时报》为了突出办刊宗旨,专门设置了社论栏目。《救国时报》初创之际,就连续发表多篇社论,倡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6年,日本加紧侵华,蒋介石仍执意推行反共政策,客观上配合了日军筹组反共联盟的策略。对此,《救国时报》发表社论,明确提出坚决反对协同剿共的口号。西安事变发生后,《救国时报》社论及时宣传和平解决,团结救亡的方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救国时报》社论号召全国动员,坚持抗战到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救国时报》又发表一系列社论,提出肃清汉奸惩办亲日分子反对妥协投降等口号。《救国时报》社论栏目的设置,旗帜鲜明地宣传了自己的办刊宗旨。
  《救国时报》社论栏目的文章,坚持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民族出路论坛栏目的文章,极力倡导民族团结,践行了办报的宗旨。这两个栏目的设置,体现了办刊者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
  2.抗日宣传与救国教育密切配合
  《救国时报》通过社论祖国要闻民族出路论坛等栏目,全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救国时报》于1935年10月1日率先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决心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八一宣言》。《八一宣言》呼吁社会各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政见或利害有何不同,均应秉持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立即停止内战,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救国时报》及时报道了海内外华人的抗日救亡行动,给予舆论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指导。1935年,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救国时报》社论《学生运动与全民团结》高度评价了这一运动,鼓励学生持续下去,到全国各界同胞中去,以求全民运动总的汇合[6],为全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指明了方向。《救国时报》还长期宣传妇女救亡运动。《救国时报》第5期的《女界同胞群起救国》报道了上海妇女救国联合会举行的游行示威活动,并从理论上支持和引导妇女抗日救国运动。
  《救国时报》的社论祖国要闻民族出路论坛漫画等栏目,通过刊载一系列文章和漫画,从抗日和救国两个方面唤醒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有效地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3.立足国内与放眼世界有机结合
  《救国时报》设置了祖国要闻栏目,立足国内,宣传抗日救亡。祖国要闻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日主张和反侵略业绩。该栏目除刊登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王稼祥、林伯渠、彭德怀、林彪、吴玉章、李立三等人的文章外,还先后发表了《各方要求团结利益》(1935年12月9日)、《是团结抗日还是继续内战》(1935年12月14日)、《全民一致抗日救国声》(1936年1月14日)、《抗日烈士方志敏遗书》(1936年1月19日)、《刘子丹的生平》(1936年1月24日)、《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1936年10月30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8年1月10日)等一系列文章和文件,成为国内外人士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形势的一个重要窗口。祖国要闻还对抗日军队的顽强斗争给予极大的关注。仅从1936年9月至1938年2月,该栏目就刊载了东北抗日联军的27篇捷报、16篇文告、5篇烈士传略以及许多相关文件,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斗志。
  《救国时报》还设置了侨胞生活栏目,放眼世界,把海内外华人的抗日救亡运动汇聚起来。例如,该栏目相继刊载了《格城侨胞坚决抗日》(1936年2月29日)、《全欧侨胞奋起救国》(1936年9月30日)、《法国华侨抗日救国团总代表王平女士的报告》(1936年10月5日)、《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1936年10月8日)、《全欧华侨奋起援助绥东抗日军》(1936年11月9日)等文章,反映了当时海外华侨积极投身救亡运动的爱国情怀。《救国时报》以侨胞生活栏目为中介平台,协助旅居巴黎的钱俊瑞、陶行知、陆璀等人,与欧洲各国的华侨团体一道发起组织了全欧华侨救国会。在此影响下,旧金山、纽约和南洋等地侨胞也纷纷成立了救国会[7]。
  《救国时报》在国内外同时发行,很大一部分读者是海外侨胞,祖国要闻 侨胞生活两个栏目的设置使得《救国时报》能够适应分众化传播的需要。《救国时报》相关栏目的设置不仅使海外侨胞能够准确掌握国内抗日态势,而且使国内人士能够及时感受到世界各地华侨的有力支援。于是,《救国时报》成为连接各国侨胞和国内人民共同抗日救亡的桥梁。
  三、《救国时报》的办刊启示
  研究《救国时报》的历史缘起和办刊特征,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办刊要植根于坚持弘扬民族精神的舆论导向。《救国时报》高举团结、爱国的旗帜,以抗日救亡为主要目标,吸引了各党派、各阶层爱国志士的目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饱含爱国激情的宣传与教育,必然成为当代报刊的内在价值诉求。
  其次,办刊要立足于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救国时报》面向国内志士和抗日军队,面向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倡导正义与和平,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到更多的国际道义声援。在当今,无论是培育国民开放意识,还是增强在开放中对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辨别力和抵制力,都需要当代报刊立足于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成为整个社会对待外来文化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典范。
  再次,办刊要着眼于读者不同的需求,设置创意栏目,促进分众化传播。分众化传播是指从受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出发,实现传播方式的个性化。20世纪30年代,海内外华人在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标准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国内各党派人士在政治立场、利益需求和价值诉求等方面也存在分歧。《救国时报》设置了各具特色的栏目,让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爱国主义者各抒己见,极大地激发了各阶层人士的团结精神和民众的反侵略意识。
  总之,《救国时报》的创办和宣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民族的、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后人办刊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

科技实践背后的生态伦理反思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是指马克思在对特定历史时期生态环境问题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要求的思想。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加强意识形势建设的方法加强意识形势建设的方法加强意识形势建设的方法加强意识形势建设的方法精品源自历史科意识形态关乎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包括人们精神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建国践言冲突方法与哲学范式的重新奠基践言冲突方法与哲学范式的重新奠基践言冲突方法与哲学范式的重新奠基践言冲突方法与哲学范式的重新奠基践言冲突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论辩方法,在20世纪语用学转向之后受到普遍关注。欣提卡以践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探讨(5篇)第一篇新课改电化手段的小学美术应用策略摘要电化教学手段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以其形象生动鲜艳具体等多种优势渗透在小学美术课堂之中,为美术课堂注入了新鲜初中美术风景写生教学方法摘要美术教学引入风景写生练习,能增强学生对自然美情感美的体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教师要把握风景写生教学内容,突出课堂写生实践挖掘风景写生教学价值,突出风景写生教学特点密切家校合作,谈参与式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一引言舞蹈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能够和谐地将学习者的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关系的不同层面融为一体。舞蹈理论知识是能够指导舞蹈实践的专业知识,学好舞蹈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及运用舞蹈的谈在历史发展中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跌跤的演变二鬼跌跤起源于山西忻州地区,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流传于北方地区的民俗舞蹈。表演时由单人身背二鬼形象的道具,俯身手脚着地进行演绎,通过翻滚转踢扫绊托举等技巧动作完成表演,表现两鬼摔跤搏斗现代美声演唱方法的创新问题讨论前言现代美声演唱方法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产物,在声乐艺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美声演唱方法是从西方传到我国,并在我国进行一系列地优化和改进形成的。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方法摘要我国对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颇深,国家明确提出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少年。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智美方面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节奏又是学习音乐的根基,是帮助小学生培养音乐初中音乐的课程音准训练方法摘要音准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其效果不仅决定着学生音乐素养的高度,更决定着学生在音乐修养中的发展。音乐课程音准的教学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但又不是能一气呵成的。因此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视觉文化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center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精品源自历
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饿接动力,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大目标之一。自主创新能力更是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应对未来发展挑战的重大选责,同时也是指导我国自浅探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数学作为初中阶段课程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对初中生和初中生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课程。下面会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途径。一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浅谈学校体育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体育教学与美学越来越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健美是体育审美的主要特点,也是体育审美的出发点。健美主要是通过人体美来表现的,而人体美包括自然美和社改进美育教学绽放童年精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我们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让数学学习有深度勾股定理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观察下列图片,它们都与什么图形有关?生(齐答)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师这3幅图分别是一张希腊为纪念一个重要数学定理而发行的邮票华罗庚教授建议向外借图形之东风扬数学之风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借助几何的数学课堂互动的思考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然而,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无视互动的时机,就能够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一堂美国数学课百分数的计算与应用课堂纪实因为参加雅礼协会的中文教员交换项目,我来到了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公立学校JohnCDaniels教汉语。Ms。Doraz是我六年级班级的主班老师(homeroomteacher中国人数学到底有多好中国人数学到底有多好作文君一提到数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枯燥的数字一想到数学家,脑海中浮现的必是严肃古板的老学者,人们普遍认为数学学习研究,就是个不断刷题的活儿。真是那么回事儿吗?2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充分自由创作的余地,可以像美术家艺术家以及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知识本身潜在之美,是不会自发地起作用的。教师的任务在于挖掘美渲染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机教育游戏的应用通过计算机实现操作的游戏化了的教育称为计算机教育游戏。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