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规避外显语言的语用学策略论文

  摘要:规避语言的外显性在人们日常的交际中司空见惯。本文试图探讨人们规避语言外显性的各种语用学策略,最后从语用学的角度剖析人们规避语言外显性的种种原因。
  关键词:外显性;会话含义;预示序列;模糊限制语;礼貌原则;顺应论
  Abstract: It is common that people avoid explicit languag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some pragmatic strategies used for avoidance of explicitness, and to analyze some reasons for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Key Words: explicitnes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presequences; hedges; politeness principle; adaptation theory
  1. 引言
  人们说话最简单的方式是,说话人说出一个语句并且准确地、按词语本义地意谓他所说出的东西。也就是说,说话人用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传递自己的交际意图。但是,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是直接地、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而是用间接的、含蓄的语言旁敲侧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现象就是语言使用的间接性(indirectness)或内隐性(implicitness),和语言的直接性(directness)或外显性(explicitness)是相对的。人们规避外显语言的策略和手段是各种各样的。本文拟对规避语言外显性的语用学策略做一个初步的研究,然后从语用学的角度剖析人们规避语言外显性的各种原因。
  2. 规避语言外显性的语用学策略
  不管是直接的(或外显的)表达方式,还是间接的(或内隐的)表达方式,其实都是人们对语言的使用。语用学就是专门研究人们如何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按照语用综观说(pragmatic perspective)的观点,所有语言现象,包括语言使用,都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下面我们就从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预示序列(presequences)和模糊限制语(hedges)这三个角度去探讨人们是如何规避语言外显性的。
  2.1 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就是平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是由Grice 1967年首次提出的, 以区别于常规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申小龙(2003:177)认为,会话含义不是语义学研究的一句话的字面意义,而是语用学研究下的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他将前者称为"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后者称为"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当这两种意义不一致时,就产生了会话含义。人们在会话中往往传达多于字面意义的其它言外之意,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尽量避免语言的外显性。例如(1):
  A:Shall we go shopping this afternoon?
  B:I have to finish my term paper.
  从对话的字面意义来看,A是在向B提出建议或发出邀请,但B并没有直接采纳或拒绝。B的回答有意违反了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中的关系准则(relevance maxim),因而产生了会话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包括发话人A)就不能再按照对话的句子意义来理解B的意思,只能依靠当时的语境和说话双方共享的知识来推断出B的话语意义,即言外之意,B的回答其实是间接的否定,相当于"No, because I have to finish my term paper."如果我们进行这样的分析, 或许B的回答可以接受。根据上下文, 我们可以推断出B这样回答的真正意图:回避使用外显的语言,从而达到间接谢绝的目的。
  (省略一段)
  2.2 预示序列
  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预示序列就是施为前语列,即说话人在以言行事之前,先用某些话语探听虚实,以确定是否向对方实施某一言语行为。预示序列是为了实施"请求"、"邀请"、"宣告"等"言外之力"的最典型的会话结构模式(何自然,1988:165),因此主要有"预示请求"(pre-requests)、"预示邀请"(pre-invitations)、"预示宣告"(pre-announcements)等几种类型。例(2):
  a) Pre-request:
  A: Are you going out tomorrow?
  B: No. I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
  A: May I borrow your bike, then?
  B: Sure.
  b) Pre-invitation: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B: Nothing important. Why?
  A: Let’s go to visit Zhongshan Park.
  c) Pre-announcement:
  A: Do you know our boss’ decision?
  B: No. Anything important?
  A: He has decided to trim the workforce.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发话人使用预示序列的主要动机就是要探听有无向受话人实施"请求"、"邀请"、"宣告"等言语行为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发话人使用预示序列的目的就是要检查自己将要实施的言语行为是否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就可以在实施前加以避免(姜望琪,2003:240)。此外,如果碰上难以启齿的话,也可以借助预示序列间接地暗示对方,以避免把话直接说出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预示序列与间接言语行为极其相似(胡壮麟等,1988:282),都是规避语言外显性的重要手段。
  2.3 模糊限制语
  根据Lakoff(1972)的定义,模糊限制语就是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日常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一方面,模糊限制语的误用很可能导致语用含糊(pragmatic vagueness);另一方面,合理运用模糊限制语在许多语境中却是实施语用策略的`一种手段,有助于实现理想的交际效果。例如,人们经常出于礼貌而使用模糊限制语,因为它能够充当一种缓和手段,其特有的模糊性决定了说话者的会话含意不是直接地、外显地传达给听话者。例如(3):
  甲:您觉得我能进贵公司吗?
  乙:据说你的面试没过关。
  在上例中,乙在陈述之前加上了一个模糊限制语"据说"。根据国内有些学者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据说"属于"间接缓和语"(attribution shields)(何自然、陈新仁,2002:150-151)。它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引用第三者的看法,间接地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态度或评价。在上例中,乙为了顾全甲的面子,维护礼貌原则,没有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用了"据说"这样一个间接缓和语。这样就可以缓和、削弱直接拒绝给对方带来的生硬感和冷漠感, 使拒绝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
  3. 避语言外显性的原因试析
  人类的交际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于语言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人说话总是要让别人听懂,希望使用最外显的方式直接达到自己的语用目的,没有人会刻意让别人去猜测不完整的含义和笼统的话语,因为这样做一是会让人费力,说话人要多费口舌加以表达,听话人要多费脑筋加以理解,这显然不符合说话的"省力原则"和"经济原则";二是存在着风险,容易产生误解、歧义和语用含糊,进而导致交际失败。但另一方面,在言语交际中,话语的多数用法又是间接的(索振羽,2000:182)。说话人往往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成功的交际。(省略)下面我们将从礼貌原则、语用参数、顺应论等语用学角度具体探讨人们规避语言外显性的几种主要原因。
  3.1 礼貌原则
  为什么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常常不用直接的方式遣词达意,而总是用间接的方式声东击西? Searle(1975)认为这是出于礼貌等原因。从交际原则看,Grice(1975)指出,合作原则是人们在交际同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但问题是,为什么人们在交际中既要遵守合作原则,却又经常故意地违反这一原则?原因之一就是出于礼貌。Grice曾经指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同样是人们在会话中应该遵守的指导原则,只是两者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合作原则在会话中起着调节说话人说话内容的作用。但礼貌原则具有更高层次的调节作用,它维护了会话双方的均等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转引自何兆熊,2000:212)。因此,如果出现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相互冲突,也就是Thomas所说的目标的冲突性(competing goals),这时人们甚至可以牺牲合作原则以维护礼貌原则。例(4):
  A:Can you lend me some money?
  B:It is sunny today, isn’t it?
  在上例中,B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却很好地维护了礼貌原则。B之所以没有直接地加以回绝,显然是出于礼貌,出于对A留点面子。对此国内学者也都认为礼貌是规避语言外显性的原因之一。熊学亮(1999:3)认为,出于一定的社会规约限制,有时往往不能用比较直接的语言去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有时有话不能直说,是出于礼貌或人际关系等原因。何兆熊(2000:218)对此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不少情况下,礼貌的程度和语言的间接程度一致。(省略)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规避外显的语言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礼貌原则。
  3.2 语用参数
  在语用学中, "语用参数"是指"影响人们采取何种话语策略进行交际的因素"。Thomas(1995:124)归纳出以下四方面的因素: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相对权势(relative power);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相对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在特定的文化中,所涉及的行为的强加程度(imposition);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相对的权利和义务(relative rights and obligations)。此外,其他许多学者也涉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例如,Brown 和Levinson(1978:56-289)认为,在许多文化(也许在所有文化)中,对面子威胁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大小的估算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前三个因素。(省略)下面我们将简要分析这四个因素与规避语言外显性的关系。
  3.2.1 相对权势
  一般说来,在言语交际中, 双方的社会权势差别越大, 使用间接语言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 领导想抽烟,一般不会对下属这么说:"Excuse me, sir. Would it be all right if I smoke?"而是有可能直接这么说:"Mind if I smoke?"反过来,下属往往会选择前面那个间接话语来实施自己的言语行为。
  3.2.2 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包括社会地位、年龄、性别、亲密程度等。如果交际双方在年龄、社会阶层、工作类别、性别、种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时, 那么他们在交际中所用话语的间接程度要低些;反过来,话语的间接程度就要高些。例如,就一位教师而言,他在与校长、同事、学生、父母、子女、妻子等的交谈中,其话语的间接程度就会大不一样。
  3.2.3 强加程度
  强加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话语策略的选择。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向别人借一元钱和向别人借一万元钱强加的程度大不相同,借钱人会选择不同的说话策略,后者比前者要求更间接、更委婉、更有礼貌。
  3.2.4 权利和义务
  如果说话人认为自己有权利要求听话人做某事,而且认为听话人也有义务去做某事,那么说话人的话语策略就会趋向直接的表达方式。反之,如果说话人认为自己没有权利要求听话人做某事,而且认为听话人也没有义务去做某事,那么说话人的话语策略就会转向间接的表达方式。例如,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就可以直接地表述,但如果老师要求学生购买自己推销的商品,就必须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其原因就在于交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变化。
  3.3 规避语言外显性的"顺应论"阐释
  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不同的表达方式。笔者以为,话语双方使用外显的表达或内隐的表达,其实就是对语言的一种选择。按照Verschueren(1998:58-63)的说法,作出这种语言的选择,是由于语言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即:语言具有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变异性(variability);这种选择不是机械固定的,而是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协商性(negotiability);语言使用者作出某种选择是为了尽量满际的需要——顺应性(adaptability)。例如,当某人试图劝告一个夸夸其谈、口若悬河、鲁莽冲动的朋友时,他其实面临着诸如以下这样一些表达方式的选择:
  (5) a) You shouldn’t shoot your mouth off .
  b) Hold your tongue! Don’t be rash.
  c) Speaking without thinking is shooting without aiming.
  由于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变异性,说话人在选择时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他的选择又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如: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和语用策略(为了照顾朋友的面子,必须规避语言的外显性,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说话人和他的朋友之间有了这样的互动和协商,就会选择最符合语境要求的c)句,从而顺应对方的要求。和前两句相比,c)句不仅使用了尾韵的修辞手段,而且采用了一种偏离常规的表达方式,从而增加了话语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省略)容易使受话人幡然省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而且最重要的是,a), b)两句的表达方式直白僵硬,充满了教训甚至命令的口气,不能让人心服。相反,c)句的使用回避了语言的外显性,表面上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其实却是对朋友的一番诚恳劝告,我们相信受话人也一定能明白发话人的良苦用心,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采纳。
  4.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 我们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那就是语言的间接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 规避语言的外显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间接表达不仅可以避免直白交流的单调和乏味, 也可以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润滑剂, 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省略)正因为如此, 如果要实现成功地交流, 学习一些规避语言外显性的策略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用途的。当然,可用来规避语言外显性的策略还有很多,人们采用这些策略的原因也远不只上文提到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医院统计与医院管理关系研讨医疗改革背景下,为加强医院间的良性竞争,应转变医院经营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做好医院统计工作,可借助统计学原理方法收集整理医疗数据方式,对相关指标进行有效计算,加强对数据的分析,以此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思考0引言2017年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指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我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人民健医院管理中财务分析报告的应用摘要医院管理中财务分析工作是指以财务报表和会计核算资料等财务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在特定时期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追踪,对医院此阶段内的不同活动进行的评价与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摘要随着管理会计在行业管理中的深入和发展,公立医院也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此支撑管理会计运行的环境也成为了医院管理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不同角度,立足医院管理会计应用需求,针对优青州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青州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基本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竹山县2012年乡村公共卫生人员现状调查分析竹山县2012年乡村公共卫生人员现状调查分析自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村级防疫保健人员是最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作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网底公共卫生的守护者公共卫生的守护者3月22日清晨,记者联系上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小华。一开口,陈小华就说ldquo你要多长时间到?rdquo按照约定十分钟,赶到湛江赤坎环卫处清厕队时,陈小华已经被浅议妇幼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及财务管理浅议妇幼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及财务管理一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经费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的问题(一)经费发放不够到位妇幼保健机构的公共卫生经费,严格来说应该是政府统一发放的,而且其中有一大部分则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医学双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医学双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的挑战,教师教书育人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而英语教师的专业并非医学,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而且不涉及较深的专业知识。例如在教学初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的效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的效率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也是传染病容易引起暴发的场所。本人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十多年,经常参加学校传染病的调查处理和督查工作。现针对学校在传染病防治工
讨论电影盗梦空间语言和叙事的新特点电影盗梦空间被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故事,男主人公科布为了回家,与其团队制造了一个三层的梦境,并企图在梦境中植入新的思想,以改变目标美国电影华人形象的认同美国电影华人形象的认同美国电影华人形象的认同视觉文化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center美国电影华人形象的认同更多精品源自3edu课件在早期的美国电影论空间结构化的少年一引言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非常适合将其叙事空间结构化,它的情节与空间结构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相比之下,时间在故事中是相对静止的,失去流动性。在海上漂流时,派已数不关于走进数字化空间艺术设计观念的新思考论文关键词媒介多维空间观念合作思想创造论文摘要新时代的数字化空间给创作带来新的新的形式,也给我们的生活与观念带来巨大变化。面对这一切改变,艺术专业人员应认真思考我们的主要作用。思想浅谈聚合科技的军事应用前景及其伦理困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由纳米生物等技术聚合而成的聚合科技应约而生,成为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全新表现,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领域,在不符号与象征的辩证空间朱丽娅克里斯蒂瓦哲学述论内容提要克里斯蒂瓦的哲学旨在促成一种情境的出现,在其中主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或一件进行中的作品,一种向他者开放的生成由此能够同时带来我们自己身体的一种修正形式。她呼唤新的身份的形成分析民族文学艺术中的民族性格摘要民族的文学艺术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自己浓郁的民族特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每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代一代地传承影视剧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学视野影视剧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学视野影视剧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学视野视觉文化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center影视剧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传播学视野摘要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美育观及对音乐教育的现实启示论文关键词文艺复兴美育现实启示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其美育思想内涵值得人们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给当今美育思想以及音乐教育带来良好的现实启示。文艺复兴发生于14至哲学逻辑词义辨析与对象范围的界定广大朋友们,关于ldquo哲学逻辑词义辨析与对象范围的界定rdquo是由品学网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哲现行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研究摘要本文根据实际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开展安全管理QC小组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和探讨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根据目前施工技术水平和计算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