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研究分析论文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采用多阶分层方法对全国31个行政区进行抽样,共获得有效调查样本11783份,根据本研究需要,共选择561份少数民族农民样本进入统计模型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样本中,男性48.8%,女性51.2%;无宗教信仰65.6%,信教34.4%;有婚姻经历93.9%,未婚6.1%;年龄最小18岁,最大86岁,平均46.6岁;教育年限最少没读书,最多16年,平均6.2年。
  本文研究的问题为少数民族农民的城镇移居意愿,故选取"未来5年,您是否计划到城镇定居?"来进行测量。其选项包括"是、否和已经在城镇定居"三项,将选择已经在城镇定居的样本删除,只选取回答"是和否"两项的样本进入分析模型。因变量为二分变量,其中"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进入回归模型后以"否"为参照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政治面貌、非农工作经历、年龄、教育年限、普通话水平、健康状况九个变量,其中性别、宗教信仰和婚姻状况为控制变量,政治面貌、非农工作经历、年龄、教育年限、普通话水平、健康状况六个变量来测量个体人力资本;家庭因素包括住房面积、承包土地(林地、牧场、水体等)面积等不动产,家庭总收入、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等资金收入,总劳动力和非农劳动力等家庭人力资本,以及相对家庭经济地位等主观感受,共计七个变量;政策因素包括新农合参与状况和新农保参与状况两个变量。在所有的自变量中,年龄、语言能力、教育年限、健康状况、住房面积、总劳动力、承包土地面积、非农劳动力、相对家庭经济地位、非农收入比例、家庭年总收入这十一个变量均为数值变量直接纳入模型;性别、宗教信仰、婚姻状况、非农工作经历、政治面貌、新农合政策参与、新农保政策参与这七个变量为二分变量,处理为虚拟变量纳入模型中。
  农民城镇移居意愿受到个体特征和家庭禀赋的影响,同时个体特征和家庭禀赋都通过"预期成本(风险)———预期收益"的路径来产生作用。人力资本的提升能促使农民在移居城镇后获得较好的职业,进而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预期收益的提升使得农民城镇移居意愿得到升高。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人力资本假设。即,拥有更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更高。
  在家庭层面上,家庭人力资本、收入水平、不动产、自然资本等因素都对于移居城镇意愿产生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家庭资产假设。即,家庭资产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产生影响。
  其中家庭人力资本、收入水平因素能有效规避移居城镇风险,同时通过就业、投资、创业等方式提升预期收益,因此这两方面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产生促进作用。不动产和自然资本是留在农村不能带走的,一旦移居城镇这些资产都成为了预期成本,因此这两方面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产生阻碍作用。此外,依据新迁移经济理论家庭经济相对剥夺感是促进迁移的因素,因此相对家庭经济地位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迁移产生促进作用。据此进一步提出推论假设:
  假设2.1:拥有更高水平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收入的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更高。
  假设2.2:拥有不动产和自然资本越多的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越低。
  假设2.3:相对家庭经济地位越高的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更高。
  对于参与了惠农政策的农民家庭而言,如果移居城镇,政策参与的花费和消耗都将成为预期成本,阻碍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惠农政策假设。即,参与惠农政策的少数民族农民比没有参与惠农政策的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更低。
  二、分析结果
  (一)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描述分析
  对于少数民族农民的城镇移居意愿,11.10%表示愿意移居城镇,88.9%则表示愿意仍然愿意留在乡村生活。这表明少数民族农民的城镇移居意愿并不强,比全国农民39.06%和11.40%的城镇移居意愿更低。少数民族农民的城镇移居地点偏好,24.86%偏好小城镇,31.54%偏好县城和县级市,9.19%愿意到地级市定居,9.73%愿意到省城定居,4.50%偏好直辖市,而还有20.18%的"少数民族农民表示无所谓。定居地点偏好为县城和小城镇的少数民族农民将近六成,而偏好移居大城市的少数民族农民仅占两成半。对于愿意移居到城镇少数民族农民,其移居到城镇的目的各有不同,47.27%为了在城镇生活,36.37%为了子女定居城镇准备,9.09%为了投资。对于没有计划移居城镇的少数民族农民,更多的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占80.16%,还有17.46%表示不愿到城镇定居。
  (二)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人力资本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影响。以性别、宗教信仰、婚姻三个控制变量和年龄、教育年限、政治面貌、普通话能力、非农经历、健康状况六个个体人力资本测量变量为自变量,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为因变量,进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模型1。模型1的sig值小于0.01,NagelkerkeR2等于0.123,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9.1%。这表示模型检验在置信区间99%内显著,同时对于城镇移居意愿的解释力为12.3%,模型拟合较好。控制变量中,不信教(以信教为参照)在置信区间99%内显著,Exp(B)等于0.375,表明与信教的少数民族农民相比,不信教的少数民族农民的城镇移居意愿下降62.4%(1-Exp(B))。性别和婚姻变量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影响不显著。个体人力资本变量中,健康状况在置信区间90%内显著影响,Exp(B)等于1.290,表明健康状况越好的少数民族农民移居城镇意愿越强,每增加一个单位,移居可能性上升29.0%(Exp(B)-1)。年龄、教育年限、政治面貌、普通话能力、非农经历等个体人力资本变量对少数民族农民政策移居意愿影响不显著。个体因素除了宗教信仰和健康状况外,其余变量都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少数民族城镇移居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不是在个体层面上,需要我们从家庭和政策层面上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
  第二,家庭资产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影响。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家庭资产因素得到模型2,sig值小于0.01,NagelkerkeR2等于0.189,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8.6%。这表明模型2在置信区间99%内显著,对应变量的解释力为18.9%,家庭资产因素单独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解释力为6.6%,模型拟合较好。家庭劳动力数量和非农劳动力数量两个变量在置信区间95%内显著,其Exp(B)值分别为1.391和0.694,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每增加1个,城镇移居意愿的可能性增加39.1%(Exp(B)-1),非农劳动力增加1个,城镇移居意愿的可能性减小30.6%(1-Exp(B)),其实质反而是农业劳动力数量增加促使城镇移居意愿可能性增加。相对家庭经济地位在置信区间99%内显著,Exp(B)等于1.859,表明相对家庭地位增加1个单位,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可能性增加85.9%(Exp(B)-1)。家庭年总收入、非农收入比例、住房面积、承包土地面积四个变量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宗教信仰仍然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而健康状况则影响不显著。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人力资本假设被证伪,个体人力资本测量变量年龄、教育年限、政治面貌、普通话能力、非农经历和健康状况都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第二,家庭资产假设被部分证实。其中家庭劳动力数量和非农劳动力数量对城镇移居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对城镇移居意愿影响不显著,假设2.1中的家庭人力资本假设被证实,但其影响机制较为复杂。表现为农业劳动力数量越多,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可能性越大。住房面积和承包土地面积对城镇移居意愿影响不显著,假设2.2被证伪。不动产和自然资本并不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相对家庭经济地位对少数民族城镇移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假设2.3得以证实。
  第三,惠农政策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影响。在模型2基础上再引入惠农政策因素得到模型3,sig值小于0.01,NagelkerkeR2等于0.195,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8.8%。这表明模型3在置信区间99%内显著,对应变量解释力为19.5%,模型3成立。控制其他变量后,惠农政策因素的解释力为0.6%。参与新农合与参与新农保两个变量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均没有显著影响,惠农政策假设被证伪。这说明是否参与惠农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农民的城镇移居意愿不产生显著影响。
  三、基本结论
  本文利用CGSS2010数据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现状进行考察,同时分析个体、家庭和政策三方面因素如何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研究分析后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总体看来并不高,仅有11.1%的少数民族农民愿意移居到城镇,低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水平;移居层级上,更偏好小城镇、县城或县级市。少数民族具有更强的传统型和凝聚力,其生活方式更为独特,对于乡村具有更强的依恋效应。同时,落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生计方式的约束进一步降低了少数民族农民的城镇移居意愿。小城镇和县城距离家乡近,可以兼顾便利现代生活和传统乡土情结,成为少数民族农民移居地点的首选。第二,宗教信仰对于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农民具有更高的城镇移居意愿。第三,个体人力资本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第四,家庭人力资本、相对家庭经济地位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作用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越多,相对家庭经济地位越高,少数民族农民家庭城镇移居意愿越强。家庭收入、不动产和自然资本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第五,是否参加惠农政策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影响不显著。政策因素为什么对于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呢?可从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惠农政策出台、执行和落实均还不够到位,对少数民族农民城镇移居意愿的影响力量并不强;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农民可以通过仅仅移居到城镇居住,但是仍将户口留在农村的方式继续享受惠农政策,那么惠农政策就不成为移居成本的考虑范畴。

广电网络数据的分析论文1系统架构设计整个系统以广电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基础构建,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中心三个数据应用中心(推荐中心决策中心和服务中心)组成和系统管理模块组成。1。1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时小学思想品德育人作用论文一认识到位人员到位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小学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都很重要没有所谓的主科副科之分学生尚且不应该偏科学校领导和教师更不应该偏科针对思品课政治思想性强的特点应挑选政治思想好责浅谈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培养教育论文摘要教师的道德敏感性是指教师领悟和理解日常的教育场景中所蕴含的道德涵义的能力,它有助于教师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以及敏锐地意识到自身行为是否具有教育价值,从而避免做出不道德的教育行为环境检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论文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整个环境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境检监测在环境保护和创新创业有关的论文创新创业教育是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我们看看下面的和创新创业有关的论文吧!和创新创业有关的论文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确水利水电论文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促进国家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熟练掌握,将过硬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对于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成本,减少工程的安全丘陵山区农村水利发展论文一农村水利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水利工程必然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列入社会发展大局,并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农村水利科技论文一天津市农村水利科技现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村饮用水处理技术天津市部分农村存在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问题,处理高氟水苦咸水的最主要技术是膜技术,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由国内生产的处理膜,在技术农村水利水电的论文1水利水电工程对于三农问题的必要性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新农村建设也日新月异,但是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完善管理制度,积极解决管理中存浅析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论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日益突出。2010年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该事件的受害者主要是产线员工(即流水线员工),而目前的一年级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顾名思义,论文是指专深有系统的学问,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年级教育教学的论文,欢迎大家的阅读。一年级教育教学论文一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
解密一个贬义成语背后的战国传奇不识大体这个成语是用来批判某些见识不足之人的贬义词,而事实上这也是其出处的意思司马迁评价平原君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似乎是嫌未睹大体还不够力度,意犹未尽的司马迁在奥斯特罗姆自治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出路摘要环境保护是当代经济的重大命题。奥斯特罗姆创造性提出自治组织理论之前,对环境治理的研究,学界长期陷入了科斯范式和庇古范式。20世纪后期至今,经济学家们在奥斯特罗姆研究的基础上,环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述论摘要汉书艺文志举例是汉书艺文志研究史上第一部全面总结义例的专著,摆脱了以往汉书艺文志研究中所采用的随文注解形式,归纳出四十六例来讨论其体例特点,具有开创之功。所提出的称出入称省等例唐宋时期地方社稷与城隍神之间纠葛探析摘要唐宋时期,随着国家祭祀制度的发展完善,朝廷努力将社稷祭祀礼仪推行于地方,但是在地方层面中州县社稷却遭遇窘境,其祭祀多不如礼,呈现颓废之状,城隍神明显凌侵社稷尊位而备受地方重视。反运气平等主义摘要近30年来,运气平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平等主义者的思考和争论。这些争论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内部争论属于运气平等主义各派之间的辩论,外部争论则体现为对运气平等主义本身的批评写生的美学重识摘要写生是艺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涉及美学中的主体观察和如何组织知识与观看两个层面。民国时期的写生概念对西方经典写生概念中追求视觉观察下事物的造形和神态的真实视觉观察的直接性和在场性协商式治理网络治理与协商民主的深层整合摘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治理手段的网络治理与自由民主的一些关键特征不相符,却能与协商民主的一些关键特征相匹配。基于此,我们可以将网络治理与协商民主统合起来,并将这一统合之后的产物称为协城市轨道交通噪音问题的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噪音问题的处理城市交通成为每位市民最为关httpwWw。LWlm。CoM注的问题。除了日常交通工具(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外,地铁开行也减缓了人口出行的交通压力。不试谈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的权势关系研究关键词国庆社论情态动词权势关系一引言中国www。lwlm。COM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自从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在每年的10月试析网络流行语摘要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它时尚简便形象通俗易懂,又代表了个性时尚,创新彰显着当下流行趋势,因而深受年轻网民的喜爱。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它浅析汉语新词语修辞造词法考察摘要修辞造词法是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一种,是指修辞方法介入造词过程,组织语素从无到有地造出新词语的一种方法。修辞方法不只是指修辞格,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汉字修辞和修辞格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