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心理资本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内在积极心理资源,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中的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能够促使大学生设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增强对求职情境的掌控,有效抵御焦虑反应,尤其在面对就业压力、求职挫折时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归因,保持积极心态和持续的就业动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通过全程生涯规划、导师制学习、实践创新、职业体验以及结合就业心理辅导方式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心理资本;自信;乐观;韧性;就业能力
  有关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研究最早出现于英国,着重个体劳动者潜在可雇用性方面的研究,虽然目前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丰富,然多以在职人士为研究对象。国内学者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虽然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获得、保持、发展工作的综合能力(陈勇,2013),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上的集中体现。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兴起以后,FredLuthans等人(2004)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组织行为领域,形成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随后有关心理资本研究大量涌现。心理资本指的是个体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包含了自信、乐观、韧性和希望四个维度,具有可测量、可开发、可培养的特性。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作为个人内在潜在素质,具有很大相关性,心理资本的可测量、开发、可培训的特性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1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内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就业能力的研究逐渐丰富,沈晓梅(2013)、马亚静(2014)、李晓娟(2014)等对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展开了理论方面探讨,李金地(2013)王尧骏(2013),师玉生、安桂花(2014)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和乐观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吴旻(2015)等人研究也发现大学生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乐观、韧性、希望)对其就业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韩菁(2016)等通过实证研究,均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资本干预将有助于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提升自我效能感,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
  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角度,自我效能感能有效减轻压力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提升又将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在现实中,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人往往能确定较高的工作标准,并能主动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将有助于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追求,成为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内在驱动力,使得就业过程的主动性增强,体现在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外在就业压力时,依旧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对和克服阻力,寻找与自身条件和生涯发展规划相适应的职业目标,避免盲从或者"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极就业状态。此外,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意志努力和坚持度,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在求职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大学生会确信对求职情景的控制力,从而减少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因此,在就业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专注于问题和困难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并利用情景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来发挥潜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1.2开展心理资本开发,增强大学生就业韧性
  韧性是心理资本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又称心理弹性、复原力,是个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常常遭受拒绝。研究发现,韧性好的学生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肯定自己的努力,有所作为。韧性有助于压情境下的情绪控制和坚持不懈,能有效缓解焦虑,保持心理健康,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比如调整职业期待,改变认知、运动宣泄、重新规划、接受培训等有效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途径。而韧性较低的学生在面对求职失败等挫折情景时,更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暴自弃、逃避、攻击等。因此,培养高韧性的大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困境突破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1.3保持乐观,帮助大学生正确求职归因
  在面临失败和成功时,人们往往会自我去寻找原因。积极心理学家马丁斯林格曼(MartinE.P.Seligman)认为具备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通常会做外部的归因,认为失败、挫折都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等外部的因素引起的,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影响到其他活动。因此,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个体,在面对外在的就业压力时,会采取幽默、升华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压抑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求职中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逐步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帮助他们摆脱求职挫折感,保持积极心态。
  1.4体验积极,保持对就业目标的不懈追求
  希望作为心理资本的另一重要维度,指的是人的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表现为对目标的锲而不舍;体现在对目标追求过程中的积极状态,从总体来看,希望品质能够促使个体长期维持兴趣、高兴、自豪等积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就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促使大学生个体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和就业资源;同时,良好友善、积极健康的持续状态和坚持有序、路径规划的行为特征,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稳定内化,构成大学生内在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从就业具体情境来看,"个体在遭遇就业失败挫折等负面影响时,对目标坚持不懈的积极状态和锲而不舍能帮助个体更客观地看待失败和挫折,从而更快地调整好培养心态,以积极的精神面貌主动出击",体现出百折不挠的品质,克服阻碍达成就业目标。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2.1全程生涯规划,提升就业希望感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势必要注重对心理资本的开发,做好大学生的全程生涯规划就是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希望感,帮助学生全面分析自我、用专业方法评估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性向等,充分发掘内外在资源,和全面了解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环境等基础之上设立合理且富有一定挑战的生涯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将目标分解,帮助寻找发掘达成目标的不同路径,可能出现的挑战、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解决预案等,当小的子目标达成后,就会产生积极体验,一方面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会巩固达成下一个目标的期望,增加希望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
  2.2实践创新开发大学生自信品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让他们在真实而可行的任务中增加经历和见识,"让他们了解职场环境和岗位要求,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交往技能,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创造价值的困难与快乐,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2.3导师制培养方式促进自主探索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提供一种创新性的途径,一方面,专业导师能够提供榜样和重视他人的力量,提供大学生模仿和替代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导师可以提供实践的情景和真实体验,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学生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研究专题,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进行结果检验和过程总结,有助于自主探索,保持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韧性,导师在这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合理归因,提升自信。
  2.4职业生涯体验开发大学生职业韧性
  职业生涯体验周、岗位实习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多次的演练一方面可以提高内心的职业安全感,将这些情景中学习成果可以内化和迁移到以后的就业情境,有助于就业能力提升,另外,帮助学生通过对演练中问题和困境的解决,学会积极的归因模式,改善对自我和就业的期望、动机和外在行为反应,提升职业韧性。
  3设计就业团体辅导方案全面开发就业心理资本
  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除了从总体上融入心理资本开发方法,还可以依托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干预方法,基于某个小的就业团体的开展就业潜能开发的方式,通常显得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就业团体心理辅导是常用的一种干预方式,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的就业辅导团体方案设计可以运用心理测评、游戏、互相评价、个人反思、视频观看、制定计划结合的方式,设计游戏导入、自我探索、叙事重构、建立计划等环节设计进一步开发积极就业心理资本,适度设置就业相关的障碍和挫折情境,允许体验失败,并引导个人反思和内省,引导大学生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在心理舒适区以外选择最想完成的事件且制定计划,帮助大学生们分析实现的步骤和找寻有效资源,重点训练学会延迟满足,选择更有韧性的做法以应对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弹性,提升就业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沈晓梅.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3]马亚静,段鑫星.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4]马亚静.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J].现代教育管理,2014(2).
  [5]高艳,乔志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内部关系:质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6]欧少彬.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7]吴旻,范婷,吴先群.江西省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研究,2015(4).
  [8]韩菁.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教育导刊,2016(11).
  [9]刘婷.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
  [10]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9).
  [11]师玉生,安桂花.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4(157).

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美育的内涵与本质研究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美育的现状1。1教学资源匮乏随着社会与国家的重视,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公共艺术教育,陆续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课程种类增多,更加丰富。但是除艺术专业的学校外,各大高谈加强大学生美育的重要意义和途径美育是指情感活动的体验和审美观指导,是大学生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升华精神的一种教育。所以提高大学生美育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审美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美育能使高校美育建设的途径艺术审美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样的能力和需要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源于自身的情感积淀,更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培养和提高。这种素养包含多美育种内容既浅谈家庭美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于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礼记大学里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说法。在古代人们把家风家教也看作是教育子女最重要的课程。如今的家庭教育更加细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顾之川在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一文中认为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历代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作用语文中的美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熏陶,以养成良好审美和言行习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已让美育之花在校外教育阵地盛开对校外教育当今很多学者有自己的认识,但大体上认同这是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教育活动。如何让校外教育释放出自我的活力是校外教育工作者所深思的。写作教学的美育实施在校外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可初中语文美育教学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初中语文教课书中汇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的文质兼美的作品,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于一体。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相对忽视美育浅谈幼儿园小制作与美育1。提供材料,让幼儿创造美1。1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美工活动中,经常引导幼儿一物多思,一物多变,一物多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室后墙壁上我自己用易拉罐制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以文字魅力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传播,让小学生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崇高思想境界,形成对小学生的有效熏陶,使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思想素质获得提升,塑造小学生的健浅谈认知语言学对中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一引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和课题十分热门,作为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认知语言学坚持经验主义的哲学观,以身体体验和经验为出发点,探索语言背后的认识方式和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和
就是要追求完美油画作为纯粹的艺术在中国传播,只有一百来年的历史。20世纪初,当西方艺术走向现代主义道路冷落写实艺术时,欧洲的古典写实油画却受到中国大众的青睐。其实,画界虽有力倡现代主义艺术的声音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运用分析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大量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为我们现代的舞台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来源。其实有现代科技中诞生的多媒体也算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具有时尚观念的实体艺术。而在舞台设计中存在的超越审美无限性时间意识的生成(1)内容提要时间意识是个体基于生命有限性而追求生命超越与不朽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它构成中国哲学和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对时间有限性的深切体悟,人类生发出忧患意识和超越性意识,由探析欧洲油画表现形式与艺术内涵的关系(1)摘要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两者间关系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揭示事物的本质。在现代派这里传统的画面构成法则都被逐渐放钢琴艺术优秀论文摘要舒曼钢琴曲蝴蝶的浪漫主义特征引言舒曼的浪漫主义在其一生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人生丰富的阅历使得舒曼对当时音乐界腐朽狭隘的世俗风气非常愤慨,舒曼生活经验及情绪化性格直接影响了他谈高师音乐舞蹈专业舞蹈课的钢琴伴奏一高师音乐舞蹈教育中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高师音乐舞蹈教育的舞蹈教学的目的都与纯舞蹈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目的是培养有综合音乐素养且兼具舞蹈教学编排能力的中小学音乐老师,相比专业以贝多芬两首奏鸣曲为例浅谈中小学钢琴音乐的欣赏教育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世纪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家庭,11岁时,就担任宫廷管风琴师的助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研究综述现如今中国风格钢琴曲已经逐渐走向世界,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开始让更多钢琴音乐文化的人接纳喜爱。回顾齐尔品1934年在当时国立上海音专举办的中国风味钢琴曲作曲比赛,是对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发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审美表现1引言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以演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的电视剧类型,对家庭成员之间人伦关系的状态进行审美化和真实化呈现是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审美表现,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家庭伦理剧的人文关系1前言电视剧是一门人学,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以展示剧中人物的命运为主线,情节发展为辅线,剧中人物命运的走向是通过情节的发展来推动的,横向的人物冲突穿插成情节与纵向的人物命运相交织,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的技巧探讨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的技巧探讨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的技巧探讨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center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