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

  毕业论文
  1、音乐对《诗经》、《楚辞》文体形式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1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风》、《雅》、《颂》3大部分。关于《风》、《雅》、《颂》如何分类,现存的先秦文献没有1个明确的记载。《毛诗序》说:"《风》,风(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显然,这是汉儒以政治教化的观点所进行的解释,并不符合《诗经》的本来面貌。孔子曾说过:"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以此,知《雅》、《颂》之名原本不是诗体的名称,而是音乐的名称。所以,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就重新指出《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他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孔颖达的这1说法,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同。后人结合《诗经》本身的内容特点,大都认为《风》、《雅》、《颂》属于音乐分类,其中《风》属于地方之乐,《雅》属于朝廷之乐,《颂》属于宗庙之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在此认识中进1步得到了强化。
  但是,由于人们只是把《风》、《雅》、《颂》看成是音乐上的分类,由于我们已经不可能重新耳闻目睹先秦古乐,所以,学者们在为此而感到遗憾的同时,并没有在《诗经》的文学形式与音乐的关系问题上做进1步思考,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重新来做。1个明显的事实是,音乐与《诗经》的关系,并不仅仅表现在《风》、《雅》、《颂》的乐调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文学语言的形式方面。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乐调,才会有《风》、《雅》、《颂》这3种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巨大差别。
  音乐对《诗经》中《风》、《雅》、《颂》语言形式的影响有时可能是主导性的,在这方面,我们过去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过去在研究《诗经》各体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之时,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内容入手,认为是内容决定了形式,是先有了庙堂的歌功颂德的内容,自然就会有了《周颂》那种板滞凝重的语言形式。其实事情并不那样简单,有时候实际的创作正好与此相反,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先有了宗庙音乐的规范,自然就会产生那样的内容和语言,形式在这里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周颂》是这样,《雅》诗和《风》诗中的许多诗篇的产生也是如此,这在《诗经》的文本中可以找到证明。如当前的许多研究者都已经注意到,《诗经》中存在着许多固定的抒写格式和套语,按口传诗学的理论,这些固定的抒写格式和套语之所以存在,正是1个民族在漫长的口传诗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形式技巧,这种技巧往往与音乐演唱的固定模式紧紧联系在1起,后世的歌唱者在创作中可以熟练地拿来套用。也就是说,1个民族在早期诗歌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1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这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往往决定了1首诗的语言形式。所谓"诗体既定,乐音既成,则后之作者各以旧俗。"(《毛诗正义》卷1)说的正是这1道理。
  音乐对《楚辞》文体的影响也是这样。与《诗经》有《风》、《雅》、《颂》的区别相类似,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也可以区分为《离骚》、《9章》、《9辩》类,《天问》类,《9歌》类,《招魂》类等4种类型。如果说起与音乐的关系,最紧密的当数《9歌》和《招魂》。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9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9歌》之曲。"以此,我们知《9歌》本为楚国的祭祀歌曲,诗乐舞3者紧密相联而不可分离。《招魂》向来有屈原作和宋玉作两说,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认为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招魂辞的形式,由招魂者用1种特殊的歌唱方式将1个人的魂招回。这种形式,应该是歌与诗的结合,而没有伴舞。《离骚》与《9章》都是屈原个人的发愤抒情之作。根据《离骚》后面的"乱"辞以及《9章》中的部分篇章,如《桔颂》等分析,这些作品也有很强的音乐性,可以吟唱,但是否在作者的创作初始就曾经配乐而歌,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9辩》为《宋玉》模仿《离骚》、《9章》之作,其配乐演唱的可能性比起《离骚》又小了些。关于《天问》,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又说:"《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mín@①,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由此可知,《天问》这首诗,是不能歌唱的。如此说来,《楚辞》中上述4种类型作品的分别,和音乐的亲疏远近关系就起了重要的作用。再从诗体角度,我们也可以看清这种区别。《9歌》与乐舞紧密结合,其中所有101篇作品,基本句式都是1句诗中间有1个"兮"字,如"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等。《招魂》取自民间招魂词的形式,全篇以招魂者呼唤所招之魂的方式写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多用简短的语句和铺排式的句法,表示呼喊的语气词"些"字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4方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离骚》、《9章》、《9辩》同为屈原和宋玉的个体发愤抒情之作,诗的语言更适用于个人的口头吟唱,其基本句式是每两句为1组,在第1句的最后有1个"兮"字,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惜诵以致悯兮,发愤以抒情","皇天平分4时兮,吾独悲此凛秋。"而《天问》则以4言为主,全诗以170多个问句组成,基本没有1个语气词。由此可见,音乐对楚辞语言形式的影响,与《诗经》是相同的。这说明,尽管《诗经》、《楚辞》的音乐演唱方式后人已无法知道,但是音乐对它们的影响却依然可见,如此说来,认真地分析《诗经》中《风》、《雅》、《颂》这3种类型诗歌以及《楚辞》中4种类型诗歌的音乐形式特点以及其在语言艺术中的表现和影响,是深化当前《诗经》和《楚辞》研究的1项重要的工作。
  2、歌与诵:诗与赋的分途及音乐对汉代诗歌的影响
  在中国诗体的演变史上,汉代是1个重要的阶段。汉代诗歌体式演变的1个重要标志,是赋这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的出现和5言诗与乐府诗的产生,这恰恰与音乐有着极大的关系。为说这1问题,让我们先从赋的演变开始谈起。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说明,歌与不歌,是诗与赋的1条重要区别或者说是根本区别。那么,这种"不歌而诵"的赋是如何产生的呢?按班固的话说,这与战国时代的风气有关,是从古诗中流变出来的。本来,《诗经》中的诗都是可歌的,同时作为1种贵族的文化修养,在春秋以前所谓的"赋诗言志"也是当时的诸侯卿大夫用"诗"来交流思想的1种重要方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传》中又说:"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指的都是这个意思。但是到了战国以后,由于"礼崩乐坏",由于"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所以产生了屈原这样的贤人失志之赋。班固的这段话的原文见于《汉书·艺文志》,非常重要,可惜的是过去人们往往都把它忽略了,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音乐与诗歌的关系角度来考虑这1问题。仔细想来,从屈原作《离骚》、《9章》和《天问》开始,配乐演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已经不再重要。以后宋玉除了模仿屈原的作品而作《9辩》之外,又作了1系列以赋为名的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它们与《离骚》不同,已经完全不能歌唱。正是这些以赋为名的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体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从诗中流变出1种新的文体——赋。
  非常有意思的是,当汉赋脱离了音乐演唱而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以后,它与诗的这种区别也逐渐被学者们认识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作《诗赋略》,明确地提出"不歌而诵谓之赋",并把那些可以歌唱可以配乐的诗称之为"歌诗"。而汉代的诗,也就是"歌诗"之所以得到新的发展,又恰恰与新的音乐产生和异族音乐的输入有关。
  从现有的文献材料来看,在汉代诗歌园地里,最主要的歌诗类别有3种,1种是楚歌,1种是相和歌,1种是鼓吹铙歌。它们的分别,最初不是由于文体上的差异,而是由于不同的音乐乐调来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演唱方式。
  汉初诗歌以楚歌为主,1方面是由于楚歌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另1方面是因为汉代统治者对楚歌的偏爱。刘邦本是楚人,汉初皇室贵族喜爱楚歌也是自然的。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汉帝国的日益强大和民族大融合的形成,楚歌独领风骚的局面不复存在。汉武帝为了制造新的颂神曲,从全国各地搜集了大量的歌谣,还包括乐谱("声曲折"),这在《汉书·艺文志》中有明确的记载。同时,横吹鼓吹的输入,也为汉代歌诗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楚歌、鼓吹铙歌和相和歌这3种汉代主要的歌诗演唱形式,也影响汉代歌诗的语言形式发展。楚歌产生的比较早,来源比较单1,其语言形式基本上沿袭了《9歌》。鼓吹曲受北方和西域少数民族歌曲的影响,其语言形式与楚歌完全不同。其代表作为《汉鼓吹铙歌》108曲,全为杂言。而相和诸调虽然也以杂言居多,却出现了许多整齐的5言诗,如《江南可采莲》、《君子行》、《陌上桑》、《白头吟》等等。由此可见,音乐对汉代诗歌语言形式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从《诗经》中《风》、《雅》、《颂》的区别到汉代诗赋的分流以及楚歌、铙歌与相和歌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语言形式的影响之大。限于篇幅,本文在这里不能就有关问题做详细展开式的论述,而主要是想提出这1问题以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我以为,这不是1个简单的研究角度变换问题,而是1个关系到如何重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本质问题。试想,如果我们把诗歌不再看成是1种单纯的语言的艺术,而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复合型艺术,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1下以往的中国诗歌研究,就会发现明显的不足。所以我以为,认真地研究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是深化当前中国诗歌研究的重要方面,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曰下加文
  @②原字为王加(虍下加鬲)加犬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社会开始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各个行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也是对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重新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环境责任践行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探究一引言人类是环境变化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人类是环境的加工改造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超出现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简介叙述了420kgh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及其设备的特点。关键字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概述420kgh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系统处理规模设计处理量420kgh,24小时连续运转以轻柴油作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法存在问题的改进简介在水质CODCr快速测定法中,由于取样量仅2。00mL,对含较多有机颗粒物的浑浊水样,其取样的均匀性代表性至关重要,否则会带来很大误差。样品置于水浴超声器中作用5min是一种理城市燃气中液化石油气的发展城市燃气中液化石油气的发展城市燃气中液化石油气的发展化学与化工论文更新2006411阅读城市燃气中液化石油气的发展一。从我国的能源资源分析二。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2。我国城市燃气发展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监控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电气系统施工安装的过程,指出了强弱电系统安装中质量监拉的关键环节,分析了关键环节的施工组织协调方法和安装质量监控步骤。关键词智能建筑关键环节质量监控配电装置配电箱智10kV配网电力的施工质量管理摘要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的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大。10kV配网电力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展开详细的讨论。希望能够为质量验收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1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电力系统配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和管理。长期以来,配网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所使用的模式都是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但是仅仅靠经验来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并不总是固体废物处置技术1减量化法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矿物资源利用率仅5060,能源利用率仅为30,大约有4050没有发挥生产效益就变成废物,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大量宝贵资源,其它行业也是如此。因此加强技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工艺一处理分类工艺流程说明垃圾车从各垃圾收集站运回垃圾后,先进行喷淋消毒除味,然后检斤称量倒入集料池中,在集料池下部将滤液输送至制肥添加剂池中。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艺流程说明1制复合肥将
试谈32护理高职生共情能力的现状研究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取浙江某高校护理系所有2015级32高职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329人)。纳入标准愿意参加本调查者。排除标准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者休病假者。2。方法(1)研究谈高职食品实训室管理模式与实训教师职能定位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所在,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环节。实训室的管理对于食品类专业而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食品类专业的日常教学学生技谈高职数学体会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职生源和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使得高职数学的改革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笔者对高职院校学生来探析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1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历了由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演变浅谈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医药市场营销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医药市场营销观念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调查和预测医药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医药市场营销策略等,对学生医药经营职业能力培浅谈高职院校经管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岗位群核心技能培养高职院校经管类课程教学需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岗位技能需求,梳理岗位技能所应具备的核心技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经管类课程教学的质量试谈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3DMAX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也在不断推进,部分高校开始着力在软件课程教学中探索新的授课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浅谈电气自动化专业中职本科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一电气自动化专业中职本科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徐国庆在职业教育课程论论著中指出,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展开的逻辑主线应以能力发展为顺序。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浅谈关于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1。学前教育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1。1学前教育学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尽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改革,尤其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但在学前教育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上,仍然重视浅谈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1中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中高职衔接是职教改革重要的探索方向,而课程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重点环节。中高职有效衔接迎合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要如何对农村小学学困生进行有效转化众所周知,农村小学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学困生的人数远远高于城市学校。而农村小学中存在的学困生往往人多数是留守儿童,其考试成绩普遍在二三十分以下,所以对他们的转化又是非常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