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从归因风格的视角探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论文

  摘要:90后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与求职行为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以71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和大学生求职行为问卷, 探讨大学生归因风格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 大学生在归因风格上偏向采用内归因, 归因风格对求职行为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归因风格; 求职行为;
  一、问题提出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 毕业生就业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不可否认, 当前的就业形势是造成90后大学生择业难的"罪魁祸首", 但90后大学生的归因风格可能是求职困境的"幕后推手"。归因风格是指由于人的个体差异而引起的、在经常进行的不同条件下的归因活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个体归因倾向[1]。研究表明, 归因方式将对大学生的就业预期、认知、动机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2]。李占江 (2001) 等人的研究发现, 青少年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稳定和整体的归因者, 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外归因倾向的学生比内倾向的学生缺乏信心, 焦虑水平更高[3]。而国内关于归因风格和求职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
  如何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不仅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但在进行"就业难"问题剖析时, 研究者们喜欢将矛头指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问题, 习惯性地忽略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原因和其求职行为本身是否存在着问题。研究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 采用问卷调查法, 探讨90后大学生归因风格和求职行为的关系, 从归因风格的视角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水平, 为当代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科学指导。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选取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发放问卷800份, 回收问卷789份, 其中有效问卷712份, 有效率为90。24%。被试的基本情况为:大一149 (20。93%) 人, 大二201 (28。23%) 人, 大三178 (25%) 人, 大四184 (25。84%) 人;男生311 (43。68%) 人, 女生401 (56。32%) 人;理科生199 (27。95%) 人, 工科生216 (30。34%) 人, 文科生297 (41。71%) 人;农村生源332 (46。63%) 人, 城镇生源380 (53。37%) 人;学生干部254 (32。67) 人。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调查, 调查结束后, 赠送精美礼品一份。
  (二) 工具
  1。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 (MMCS) 。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是由Lefeourt等人1979年编制的。该量表分为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交往归因2个分量表, 总共有48个条目, 其中, 24个涉及学业成就, 24个涉及人际关系。该量表经过条目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测, 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9;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70、0。692、0。633和0。701。
  2。 大学生求职行为问卷。
  Kanfer (2001) 认为求职行为作为一种目标指向行为, 可以在求职强度、自主求职、持续时间、求职频率、关系求职五个维度上进行测量, 个体求职行为的频率和努力程度可通过求职频率和求职强度来测量。依据Kanfer关于求职行为维度的划分, 编制大学生求职行为问卷, 共30个项目。采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5个因子的结构在样本二上拟合良好 (NNFI=0。968, CFI=0。975) 。大学生求职行为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26, 求职强度、自主求职、持续时间、求职频率、关系求职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91、0。762、0。683、0。650、0。675。
  (三) 测验流程
  将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和两份问卷装订成册, 借用在教室里正常上课时间或自习时间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进行测验。测试前由主试宣读统一的指导语和注意事项, 在确认被试理解施测要求后开始施测。测试时间为20分钟, 要求被试匿名做答, 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录入与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 90后大学生归因风格的人口统计学比较
  t检验结果发现, 大学生在归因风格总分、运气和情境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t总分=4。323, p<。001;t运气=2。542, p<。01;t情境=3。112, p<。05;) , 且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大学生在能力、运气、情境归因上存在显着的城乡生源地异 (t能力=2。705, p<。05;t运气=3。661, p<。001;t情境=3。515, p<。001;) , 城镇大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农村的大学生;而是否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其归因风格差异不显着;对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归因风格进行方差分析发现, 大学生在运气、情境和归因风格总分上存在学科差异 (F (2, 712) =3。862, p<。05;F (2, 712) =7。328, p<。01;F (2, 712) =4。237, p<。05) 。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 文科大学生在归因风格总分、运气维度上与理工科学生差异显着 (M总[理—文]=3。49, p<。05;M总[工—文]=4。83, p<。05;M运气[理—文]=2。43, p<。05;M运气[工—文]=2。48, p<。05) ;在归因风格的情境维度, 理科学生显着低于工科学生 (M情境[理—工]=—2。35, p<。05) 。
  (二) 90后大学生求职行为在人口统计学上的比较
  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性别、学生干部、生源地方面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 求职频率在是否学生干部和生源地上存在差异 (t=2。998, p<。05;t=2。152, p<。05) , 学生干部和农村学生的求职频率更低;其他维度方面差异不显着;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求职行为进行方差分析, 发现大学生在求职强度、自主求职、持续时间、求职频率、关系求职和求职行为的总分上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 (F强度=4。727, p<。01;F自主=2。865, p<。05;F时间=3。036, p<。05;F频率=13。842, p<。001;F关系=3。213, p<。05;F总分=4。611, p<。01) ;进一步对不同年级的求职行为进行多重比较发现, 大学生的求职行为随年级升高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求职强度、自主求职、求职频率和求职行为总分上大四的平均水平显着高于大一;在求职强度、自主求职、持续时间、求职频率、关系求职和求职行为总分上大四显着高于大二;在求职强度、求职频率和求职行为总分上大四显着高于大三。大一、大二、大三在求职行为的各个维度上差异不显着。
  (三) 90后大学生归因风格和求职行为的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 大学生归因风格总分和求职行总分为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 (r=。117, p<。05;) 。能力和自主求职、关系求职呈显着的负相关 (r=—。114, p<。05;r=—。194, p<。05) ;努力和持续时间成显着的负相关 (r=—。147, p<。05) ;运气和自主求职、关系求职呈显着的负相关 (r=—。127, p<。05;r=—。172, p<。05) , 但与求职强度呈显着的正相关 (r=。140, p<。05) ;情境和求职强度呈显着的正相关 (r=。171, p<。05) ;归因总分和求职强度、持续时间、求职行为的总分呈显着的正相关 (r=。196, p<。05;r=。123, p<。05;r=。117, p<。05) 。以归因风格为自变量, 对求职行为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 能力对关系求职起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 (R=。38, F=12。734, p<。05) ;努力对持续时间起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 (R=。22, F=7。24, p<。05) ;运气对自主求职起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 (R=。13, F=5。383, p<。05) ;情境维度对求职强度起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 (R=。53, F=9。04, p<。05) ;归因风格的总得分对求职行为的总分起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 (R=。14, F=4。51, p<。05) 。
  四、讨论与分析
  (一) 90后大学生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从整体上看, 90后大学生偏于内归因, 倾向于"努力"与否的内部归因风格。这与答会明 (2000) 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 该结果也验证了罗特、劳伦斯等人的基本观点, 即大学生的内控倾向高于外控倾向。大学生归因风格存在在性别差异, 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的得分, 说明与男大学生相比, 女大学生在归因风格上更偏向于内归因。即在获得成功或失败时, 女大学生更多的将其归因于自己能力、努力等内在稳定性因素。这与王同军 (2007) 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原因可能是"重男轻女"思想和求职性别歧视的现象导致的。因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她们也就把成功更多地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努力, 而失利时也会归因于内在、控制性的因素。工科的学生更偏向于外归因, 文科的学生更偏向于内归因。这与张学军 (2002) 的研究结果不一致。造成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张学军以自编的归因风格问卷为测试工具, 工具的信效度值得商榷与验证;二是大学生不同专业学习对其归因风格会产生影响, 甚至会影响到思维方式, 理科专业的更强调从客观和量化的角度去解释问题, 而文科学生则多是从主观能动性和非量化的角度来解释。因此在对成功或失败归因时, 文科学生倾向于归因为是内在的能力、努力造成了成功和失败。
  (二) 90后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90后大学生求职行为仅在年级上存在差异, 在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这与王同军 (2007) 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王同军认为大学生在总的求职行为方面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女生的求职行为得分高于男生。造成两个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因为10年前单位招聘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性别歧视现象, 整个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 男女大学生在求职中的性别因素逐渐缩小, 因此90后大学生的求职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结果显示, 年级这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求职行为的差异影响主要来源于四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 与低年级学生相比, 高年级学生面临的求职行为更多, 在求职过程中会付出更多努力。四年级大学生的求职行为总分高于低年级大学生, 说明有学习和求职经历对求职行为影响很大, 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求职经历, 能更清楚地理解就业压力并因自身经历感受到的压力对求职付出更多努力。
  (三) 90后大学生归因风格与求职行为的关系
  归因风格是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大学生的归因风格得分越高, 其求职的强度和努力程度就越高;能力与关系求职呈显着的负相关相关, 说明能力越强的学生在获得一份工作时利用人际关系的可能性较小;运气与自主求职、关系求职呈显着的负相关, 这说明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运气的大学生, 他们既不会主动地去找工作也不会利用人际关系而获得工作;归因总分与求职强度、持续时间呈显着的正相关, 即习惯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为努力而且坚持的时间也较长。求职行为的总分越高说明该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得越好, 该生在求职过程中会相对努力。归因总分越高的学生其归因风格更偏向外归因, 他们会把挫折和失败看成是自己的运气不好或者是当时处于不利的位置, 容易产生一种比较乐观的心态, 在其心态的驱使下使得他们更容易放得下求职中的失败和挫折。
  归因风格影响大学生求职行为, 主要表现在求职强度、自主求职、持续时间、关系求职等方面。能力对关系求职起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 即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能力这种内在因素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偏向于依靠自己的能力而较少地利用人际关系;努力对持续时间起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 即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这种内在因素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运气对自主求职起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 即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运气这种外在因素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会完全的依靠自己获得工作, 因为他们相信好运会降临;情境对求职强度起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 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会比较努力, 会倾向于把挫折和失败看成是自己的运气不好或者是当时处于不利的位置, 因此这类学生会拥有一种比较乐观的心态, 容易接受求职中的失败和挫折。
  五、结束语
  求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归因风格仅是影响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因素之一。未来除了开展内因 (态度、动机、人格等) 和外因 (经济压力、社会支持、就业机会等) 对求职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更要进行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干预实验研究, 从个体发展角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水平, 树立科学合理的地归因风格, 既是缓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措施, 也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2—3, 220—221, 76—77。
  [2]任艳。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5) :73—74。
  [3]李占江。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1) :6—8。
  [4]余乐, 糜莉, 姜宗庆。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高教学刊, 2016 (02) :32—33。
  [5]李旭红。高校学生求职压力下的教育心理学探析[J]。高教学刊, 2016 (09) :233—234。
  [6]牛家丛。试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内涵与提升策略[J]。高教学刊, 2016 (14) :39—40。

论文破题技巧和方法提出强有力的主题,如何写好学术论文。你的主题表明了你的意图你打算在论文里阐述或证明什么。以下一些类型的主题可能会抓住你的(以及教授的)注意挑战某个误解。挑战某一普遍被接受的理论或其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分析方法论文摘要对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科学评价的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了农业信息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内涵,列举了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并重点讨论了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由于在传播学运用多种方法突出概念教学论文物理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其规律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既不同于数学化学,更不同于语文史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物理概校园WLAN配套传输网络建设方法研究论文1传输网的发展以及特性1。1校园WLAN网络特性从传输网方面来说,主要就是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ocalNetwork)是用无线信道代替有线传输介质,是将计算机网络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论文摘要从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新课程改革并未完全深入到数学教学第一线,课堂教学仍保留着较为显著的被动式接受学习方式。本文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思想出发,对当开放资源让科学实验教学更精彩论文摘要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封闭,它把学生局限在教室内,按教师设计好的步骤来进行,这样的科学实验教学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验兴趣,所以,我们提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实行开放教学,如何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的科学小论文睛眼被喻为心灵的窗户,它是五官之首,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均至关重要,谁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双美丽而炯炯有神的眼睛,而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方创业投资发展现状及对策述评论文一创业投资人才缺乏从事创业投资工作的投资者,不仅要掌握深厚的金融知识和一定的管理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科技生产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估投资项目,降低投资风险。这要求创业投资者应具备敢略谈就餐空间设计涉及的因素论文1照明问题与设计对策11存在问题餐饮空间常见的照明问题如下a光色不一致。光源颜色可分为暖色和冷色,暖光可使菜肴显得新鲜诱人,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就餐情绪,因此,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尽量不从师范生的出勤率反思高校师范教育的论文师范生无疑是未来社会教师力量的主要后备军,高校师范教育水平的高低事关未来教师队伍的发展。然而,师范类学生的课堂出勤现象却不容乐观。因此,要以师范类学生的求知和发展为需要,大力推进师儒家社会保障伦理启示论文摘要社会保障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在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和老龄化不断加深加快导致人们社会风险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下,其现状与发展更是备受瞩目。时至今日,我国社
浅谈高中地理学习的策略自高中地理学科正式列为高考科目,学生又重新接触到地理这门学科。高中地理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如何让学生尽快入门,对地理学科感兴趣,这是我们高中地理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要学好地理这门学科浅谈地理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一线地理教师在积极尝试合作学习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浅淡建立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式教学过程是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其教学方法应当是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学习内容的丰富如何激发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地理课堂教学陷入死板枯燥的境界,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导致地理教学效初中地理学生识图用图绘图习惯培养初探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作为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地图有效阅读地图认真分析图表和绘制图表,是学习地理的非常好的习惯和有效方法,更是地理中地理学科素养地理课本是我们当前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我们可以根据课本之中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地理和人文素养。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针对地理课本的内容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地理学科以疑导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一前言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试行纲要的颁布,教育部要求学科应该以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来指导教学,对于地理学科来说也同样如此。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法形成了一定的基于人居地理学视角的江南聚落街巷空间研究一背景研究在全球化和城市迅速转变的年代,大量的聚落以惊人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急速消失,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要求建造更美观更舒适并且富有文化传统的新房子,但是在城市扩张建筑林立的同时,人们激发五年制专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中要转变关注学科为关注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如何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