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意义论文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涤,已经失去了原先的主流地位,但是其在现代设计中仍然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精髓依然是完善我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源泉。本文对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传承关系进行解读,旨在让广大计师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在设计中传承传统工艺美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印迹,使自己的作品彰显本民族特色。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传承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民族艺术的主要代表,它的艺术构造、表现形式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无一不是劳动人民多姿多彩生活的艺术写照。在信息复杂、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设计概念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1998年教育部正式用"艺术设计"专业取代了"工艺美术"专业,标志着传统工艺美术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一种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积淀,在现代设计领域其存在价值和传承意义仍值得我们当代设计者深入思考与研究。传统工艺美术是一门将材料、工艺与审美充分融合的艺术,不仅要满足人们以使用为目的的生活需求,还需承载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现代设计是以功能为核心,协调产品、使用者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将社会美学和技术科学相融合,有目的和意识的人类生产活动。它遵循了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核心观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体现形式美感,是最活跃生产力之一。由此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都是在社会物质生活中完善功能与形式美感的结合。历经时光荏苒,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形成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一门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传统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了对万物尊重、包容以及沟通、协调的思想。现代设计则建立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是社会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二者都是对文化的凝炼和运用,都具有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和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设计是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形式,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与历史文化的链接
  传统工艺美术既体现人们生活状态与审美情趣的变化,又展现了人们对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运用能力。我们研究其起源、发展、演变的进程,也是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特色造就了种类繁多传统工艺美术,比如北京的景泰蓝、南京的云锦、扬州的漆器、景德镇的.陶瓷等,既有独到的工艺特色,又创立了自身品牌,更充分体现了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价值。工艺美术产品对历史文化的主要体现之一是在其装饰纹样上。最早的造物多使用几何纹饰及部分具象事物,如菱形纹、人面鱼网纹等,之后逐渐演变为使用图腾纹样,如龙凤纹、饕鬄纹等,后又发展为表现人与生活场景的纹样,如农耕、狩猎、歌舞等,用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纹样,如花卉、春夏秋冬等。这一系列图形纹样的变化折射出人们从最初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转变为对情感和生命的热爱,最后是升华为"天人合一"的意境表现和精神追求,充分体现了不同时代特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善于吸收和包融的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现代设计体是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并已逐步进入成熟期,是以西方文化为支撑的设计体系。推动和发展中国的现代设计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保持与西方设计同步发展,更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特色。中国现代设计体系应该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吸纳先进文化,使二者高度融合,同时获得时代性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化的产物,传承它的民族艺术与历史文化精华,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印迹和体现民族特色,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二、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对传统的借鉴
  无论传统工艺美术还是现代设计,都具有同时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需求和对精神上美的享受,都是精神和物质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二者都是在借鉴已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因素,创造新的造物风格与审美追求。它们都以技术为基础支撑,技术因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质量及审美水平,在制作过程中,技术可行性成为首要因素。无论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提出的"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玉卮无当,不如瓦器",还是西方现代设计中倡导的"形式追随功能",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造物和设计活动的进本原则与本质追求,强调了实用性、技术性的重要性。"工业化"与"机械化"是现代设计产品的基本特征,而传统工艺品是指技术上工艺复杂且不易用机器取代,风格上体现地域特色,反映中国文化精神的陈设欣赏性手工艺品,主要涉及烧造、锻冶、织染、编扎、雕刻等工艺,历经代代相袭、传承,岁岁沿革、创新,技术越趋科学、合理,产品越趋精美、完善,展现出了手工艺高超的技巧性和对艺术的理想化追求。现代化社会节奏快、资讯发达,高度的科技化使生活秩序化、机械化,人们厌倦了现代设计工业化、产品化所带来的视觉重复和审美疲劳,希望看见更多个性化、唯一化,既体现人们对自然的钟爱又能寄托情感色彩的设计作品。因此,在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尤其是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审美情趣相结合,表现新的造物追求和理想,追求设计产品在整体风格和细节表现上的艺术水准与鲜明特色也已成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新方向。比如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设计者将传统雕刻的技术技巧、形式效果通过现代技术与设备表现在石材、瓷砖、木材、玻璃等诸多装饰面材上,不但保留了材料原有的使用功能,还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装饰效果。又如当下热议的文创设计产业,那些成功的文创设计产品相当一部分都是以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为蓝本,通过优化其工艺或艺术效果,并与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相结合而完成的,给旅游、家居、装饰等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现代设计传承传统工艺美术,不仅仅体现的是技术技巧的继承和运用,还蕴藏着一系列人文价值和意义。这也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三、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对传统审美情趣的发展
  陈之佛先生在《应如何发展我国工艺美术》一文中指出:"必须认清工艺美术的本质,工艺美术是什么?工艺美术是一种实用的美术,就因为是实用美术,所以它的内容,必定含有‘实用’与‘美’两个要素。"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最初造物的装饰部分不是附加,而是和使用功能有机统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艺美术产品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造型、材质和纹样等视觉方面,还体现在使用功能的不断优化和提升方面,表达了造物者"实用和美观并重"的指导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对"外观与内涵""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等追求"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传统工艺美术产品重视选材,精于运用材料的天然品质,在造型或装饰上充分体现材质美。同时,传统造物通常会借助造型、质感或纹饰来喻示观念和意义,重视造物带给人们的感官愉快与情感满足,体现了中国工艺造物"大匠不雕""天人合一"的审美诉求。现代设计的独特优势是建立在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机械加工能力基础上,针对于资源逐步匮乏的现象和日益增强的节能环保要求,现代设计更注重使用人造材料和复合材料,产品的特点是在设计上要求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生产上适合模块化和批量化,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且有一定使用周期的快消品。当今社会人们崇尚自由化、多元化、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人们既要欣赏现代的简约、时尚、科技之美,也需要享受传统的自然、质朴、艺术之美,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情趣恰恰可以弥补现代工业制造造成的技术与艺术的脱节和对立,以及由此引起的消费者艺术审美趣味的衰落。中国传统工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在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更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热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色在这个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四、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
  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张道一先生曾说过:"……民间工艺美术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是最生动、最丰富、最质朴、最健康的民族文化。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民族气派和诱发真善美的艺术精神……"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美好的生活,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而传统工艺美术能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恰恰是体现了中国精神"和谐、含蓄、内敛、雅致"的文化精髓。自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设计进入中国,取代了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主流,并逐步被社会接纳、认可。由于发展时间短,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现代设计缺乏创新的意识,尚未能构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体系。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同现代设计相融合,就可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设计体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有效的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丰富中国现代设计的精神语言与表现形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产业,设计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产品,让负载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国现代设计真正走入世界先进行列。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都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既是造物也是传承文明。保护并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明确中国设计特色,表现时代人文精神,对中国设计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瑞兹曼大卫,王栩宁译.《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程华波.《中国传统造物的生命精神及象征性》.武汉理工大学,2008.

坚守传统文化精神摘要叶延滨1948年生于哈尔滨,后随父母南下入川。1078年考入大学。现在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副主编。作品主要有血液的歌声禁果的诱惑现代九歌与你同行沧桑等诗歌,在他的诗中传统的文化精传统文化与旅游摘要文章从古建筑宗教文化中国旅游文学等几个层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其寻求更佳的结合途径,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更大发展。关键词传统文化古建筑宗教文化旅游文学中国是世界上唯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思考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他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的特征。只有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才能真正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调解的契合每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因个人争端而引起冲突,但是不同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冲突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历史文化以及其赖以运行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不同,从而选择解决纠纷传统文化下的晋商雕刻艺术研究传统文化下的晋商雕刻艺术研究摘要晋商建筑不仅在大的不仅和建筑形象上都具有精湛的建筑艺术,而且其细部装修设计也很丰富。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晋商建筑的木雕艺术砖雕艺术石雕艺术等方从传统文化角度透视中小企业管理现象摘要近年来,国内中小型企业没有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管理机制,大多抄袭西方的管理模式,严重的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家不可能卓然独立于特定的文化之外,所以植根于传统文化并进明清家具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历数千年我国文化代代相传。为了可以使后人了解中国的文明历史,现代的专家不断的进行研究。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物品很多,如瓷器字画或是铜币等等。每个朝代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景观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有机合是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的必然要求。当前的中国室内设计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传统文化的精魂在连续写作九部中篇小说后,陕西作家陈忠实终于再也按捺不住了。凭着自己长期生活与艺术的丰厚积累,他用了前后共约四年的时间,写出了平生第一部五十多万字的恢宏巨著白鹿原。白鹿原的写作,经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承与发展简析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从理论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质与中华民族风貌的一种文化。也指通过不同文化形态来表达的中华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党
关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在航天器研制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1引言航天器研制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相结合的大型系统工程,具有技术难度大投入资金多质量与可靠性要求高协作单位多研制风险高和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我国航天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文化安全视角下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策略的研究的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高校的本土文化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只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及时地思考与应对才能守住本浅析零售商业企业绿色营销策略论文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绿色营销和零售商业企业品牌建设进行探讨,提出零售商业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绿色营销的作用。论文关键词绿色营销品牌建设零售商业企业企业建立品牌的初衷,就是将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简单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为其未来发展打下铺垫,同时还可以提供有机械设计基础的论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最新方法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提供了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论文给大家参考!1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性控制的必要性安全是机机械臂毕业论文机械臂作为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程度最高的科技产品代表,其应用已经涉及制造业医疗农业等方面。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械臂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机械臂毕业论文参考范浅析机械手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的论文机械手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手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机械手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重点分析了机械手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机械手首先是从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应用,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传授给学生有浅论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发展的关联分析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校长信息素养教育技术领导力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中小学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领导作用。文章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探究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地下水取水技术的内容研究论文地下水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以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现状来看,其再生速度同开采速度之间已远远不成正比。也就是说,现有地下水资源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表现为供不应求。因此有浅析酵母菌处理养殖废水论文摘要本文以合成转化的思路替代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思路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从而达到降低沼液中氨氮和回收酵母,实现废水再利用。关键词酵母菌沼液废水近年来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迅速,在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