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智能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作者:陈海永张磊邢关生杨鹏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 课题组制度 实践学习 创新工程
  论文摘要:针对智能专业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工程实践、专业设置等问题,在分析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差异性培养目标、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等观点,结合河北工业大学智能系三个年级的具体实施情况,在课外实践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成绩。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把自然科学定义为探索自然界的奥秘,阐明自然现象,发现自然现象之间的规律及定律。具体到智能科学,就是研究人的智慧,建立人机结合系统理论,并用其模拟人的智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科学从本质上是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技术科学是利用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与理论,研究人造物的构成方法及原理的科学[1]。如智能技术是在智能科学的框架内创建人机结合智能系统所需要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然而,除了智能科学和智能技术,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任务还涵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工程,即利用智能科学的理念和思想,充分运用智能技术工具创建各种应用系统[2]。由于智能科学、智能技术和智能工程三个领域所强调的研究任务不同,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科学技术型(或称为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或称为应用型)。前者是研究型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学术研究或应用研究能力的人才为主,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创新性;后者是工程型培养模式,以培养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应用复合能力的人才为主,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应用性[3]。更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也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解决复杂系统提出的一系列工程问题,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工程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新专业的一种使命。
  1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问题分析
  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仅有短短7年时间,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两种模式:科学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因此,如何根据各个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培养目标来选择学生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即使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对人才的培养仍然偏重科学型,这就导致了目前该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4]。
  1.1缺乏实际的工程训练和实践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虽然重视基础科学与技术课程学习和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工程实践训练和对学生相关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重理论知识灌输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老问题仍然存在,教学、科研与实际生产的结合不紧密,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应对如今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5]。
  1.2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随着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深入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和光明前景。近几年,设置这个专业的高校正在迅速增加。然而,深入分析这一新专业的高校分布和地域分布,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有"985"高校、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地方重点建设高校;而地域分布更为广泛,在北京、天津、湖南、杭州等多个区域[6]。智能专业的这种不同水平的高校分布和地域分布决定了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应该适应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多样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需要。因此,院校不问自身条件如何,不看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如何,使得智能专业的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大规模趋同的现象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1.3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虽然近几年本科教育模式正在大力革新,如2010年国家层面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但是本科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使学生被动地学习,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的后果只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创新意识薄弱,造成了学校培养和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
  2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
  根据目前智能专业中工程实践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法。首先,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设置工程实践的培养目标;其次,根据课程设置的不足提出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作为课程设置的有效补充;最后,结合智能专业较新的专业知识实施创新型选题。通过有效实施这三个方法,培养优秀的工程创新人才。
  2.1差异性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实现优秀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差异性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本质属性,孔子早就说过"因材施教"的理念。所以,对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新专业来说,由于它仍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之中,尤其是不同类型高校又有实际情况,因此应该制定具有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培养目标。比如说,研究型大学要致力于培养工程研究型、工程创新型的高端人才,以培养学术研究型的科学家、研发人员和设计工程师为主;而教学型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要突出应用型,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培养从事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工程人才。
  差异性培养目标不但体现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即使在同一所高校,也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即使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兴趣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学生立志学好英语,有的学生准备全力以赴考研不顾其他,有的学生准备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追求目标。因此,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目标的差异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前提。
  2.2改革培养方式与途径
  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涉及到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实施的问题,其核心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工程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真正放到竞赛的赛场上,如参加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设计大赛、"盛群杯"单片机创新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这些竞赛都是以创新为主要诉求,课题的名称自拟。因此,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们可以从选题、制作、参赛、完善作品等多个环节体会工程创新的全过程,大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成为工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根据智能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各种创新竞赛,来实施这样的工程训练呢?通过下面两种制度可以有效实现。 第一,实施课题组制度。即把智能系的学生分成多个课题组。如我校的第一届学生分成了7个课题组,每组4 5人,在课题组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制,每位导师可带1 2组。课题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但是,有一个前提,课题组制度要保证让学生广泛参与,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和最大范围地培养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因此,实施下面的以点带面制度,对保证学生的参与广度和培养质量非常必要。
  第二,实施以点带面制度。随着智能专业的快速发展,学生越来越多,课题组越来越多,但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难以指导太多课题组的学生。我们采用以点带面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横向方面看,我们采用组长负责制和核心组员制,每个课题组的组长和核心组员由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担任,作为导师和课题组组员之间的联系纽带,导师仅仅将相关的课题任务传达给他们即可。这样既能够大大降低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性,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的能力。从纵向方面看,在课题组还涉及到不同年级的情况下,以点带面制度就是核心组员指导低年级学生。这样就实现了同一年级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的良性循环,保证无论那个年级的课题组,总有一个核心组员在指导,而指导教师一般仅仅亲自指导核心组员,最终实现使用指导教师的有限时间,而使学生的.收益最大化。以点带面制度保证了教学指导质量和学生深入、广泛、全过程参与工程训练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工程创新能力。
  2.3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教育部实施的"质量工程"的核心。对智能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选题。该专业学生一般会接触到最新的智能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执行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这些新的技术自然带来一批新的元器件和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因此,使用这些新的元器件和新的信息处理方式,结合我们的生活需求,就比较容易实现具有创新性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就可以采用课题组的方式和以点带面的模式,通过"实践学习"方式,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在项目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最终培养一批兼具创新力和领导力的精英之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实施,智能系的几个课题组在"挑战杯"、"盛群杯"单片机创新设计竞赛等创新类比赛中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应用了智能专业的许多知识,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初步达到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3结语
  在国内各个专业普遍重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笔者为培养优秀的工程创新人才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案。笔者提出差异性培养目标、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并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智能系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上,确立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方式。学生做出了优秀的创新作品,通过在创新竞赛中的全过程"实践学习",增强了实践动手、团结协作和组织协调等工程能力,最终成为能够提出创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人才。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良好的效果,初步达到了将智能系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蒋新松.智能科学与智能技术[J].信息与控制,1994,23(1):38-39.
  [2]杨鹏,张建勋,刘冀伟,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9):11-14.
  [3]魏秋月.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9):18-19.
  [4]王万森,钟义信,韩力群,等.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1):10-14.
  [5]王玺.如何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工程师[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4):7-11.
  [6]蔡自兴.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J].计算机教育,2010(19):2-6.

汉语口语修辞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解析论文关键词21语修辞汉民族文化信息思维心理风俗论文摘要言语修辞活动中,对修辞材料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12语修辞活动中折论析尔雅amp8226释亲亲属称谓体现的文化信息论文关键词释亲亲属称谓婚姻制度家庭关系论文摘要尔雅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它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亲属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家庭形态用先进的当代思想去研究古典文学论文关键词真善美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先进思想论文摘要学术研究在求真求善,文学则在此基础上求美。研究古典文学,主要在提高人的精神生活素质,使之更崇高纯洁美好,所以,不能对古典文学只作纯文谈从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形式能力论文关键词言语形式言语内容形式能力论文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立足于言语形式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触发和激活学生感受,培养学生语言形式能力,使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真关于语用能力与语用教学论文关键词语用能力语言能力语用教学论文摘要随着语用学学科的孕育兴起确立与发展,培养和提高我国外语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实际交际能力逐渐成为教学理念。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英城市轻轨改扩建工程对既有轻轨安全运营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既有轨道线路的长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既有轨道交通改扩建工程日渐增多。但是,在轻轨改扩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车站区高层建筑深基坑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施工中结构的安全要求比较高,随着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深基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基坑也是免费毕业论文PLC控制变频器系统(一)目录目录一。摘要二。关键词2。1冷却风扇2。2平波电容2。3继电器三设计思想和流程图四。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及可编程控制器的等效电路图4。1概述4。2可编程控制器简介4。3PLC的扫免费毕业论文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专业实验教学分析(一)摘要文章根据建筑电气专业学生的需求,分析建筑电气专业的实验教学要求,包括实验实训内容对应的实验实训室建设,建设规模,学时划分等,同时对实验实训的课程设计等也进行了分析。关键词高等学新兴功能漆在建筑中的创新应用研究1仿生态多功能养生漆系列1。1产品简介1。1。1仿生态多功能养生漆极致型释放负离子(室内负离子浓度达到2500个cm3左右),减少室内可吸入颗粒度,去除烟雾和异味。有效分解甲醛苯甲常见建筑电气设计容量问题综述1前言在建筑电气设计范畴里,供配电设备容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有时设计容量会留有一定的裕度是为了考虑日后用电设备发展的可能需要,这是合理的。但如果选得过大或
关于浅析纤维艺术呈现形式论文自文艺复兴开始后,具有临场现实感与真实性的古典主义成为西方绘画的主流,壁毯的风格与表现内容也逐渐开始丰富起来,除了传统的宗教和哲学题材外,史诗般宏大的战争及历史场面奢靡的宫廷生活风以石墨烯为材造出超声波发射器美国科学家日前以石墨烯为材料,制造出质量轻薄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这套系统使人类具有了类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声音精确感知和测量身体周围事物的距离和运动速度。蝙蝠和某些海洋动物能够TZlOOO高性能低功耗助力健康可穿戴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而智能硬件与物联网进一步结合也属于这一范畴。借助物联网借助大如何降低MOSFET损耗并提升EMI性能MOSFET作为主要的开关功率器件之一,被大量应用于模块电源中。了解MOSFET的损耗组成并对其分析,有利于优化MOSFET损耗,提高模块电源的功率但是一味的减少MOSFET的损耗居室空间设计中纤维艺术的应用论文摘要纤维艺术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形式,能够承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表现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并反映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实用意义和收藏价值。而纤维艺用于润版液过滤循环系统的过滤材料应用现状分析润版液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受到纸张油墨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质量会下降,甚至失效。润版液受污染后,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定期排污换新,然而受污染的润版液中含有大量异丙醇油墨浮油纸粉纸屑等杂质分析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的转变摘要文章从材料的发展材料的含义特性以及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的转变等三方面展开,重点讨论材料在雕塑中的语言变化由材料作为形式因素使用逐渐转变为材料作为观念使用的过程。关键词雕塑材料观谈现代纤维艺术的现代性关键词纤维表现形式材料制作手段论文摘要现代纤维艺术虽然与传统的纺织编织手工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有了脱胎换骨的全新面貌。现代纤维艺术不拘泥于传统纤维的平面形式材料编织手法来表现合理选择包装材料保障巧克力质量安全时近七夕,巧克力这种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以可可为主料的固体甜食,再度受到青年男女的追捧,成为互表情意的最佳礼物。然而,在畅享美味的同时,巧克力在贮藏过程中会产生诸多质量问题,直接高清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的推动和影响艺术论文摘要高清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的推动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它也给电视工作者带来新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高清技术,稍作出更多更好的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呢,这就是本文分析研究的问题。关键词高幼儿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就成为了必然。本文主要论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通过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增加音乐教学的直观性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