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我国近代的翻译与留学论文

  【摘要】随着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并被迫与之打交道,产生了我国近代最早的翻译;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产生了我国近代最早的留学。在一定程度上,翻译必然导致留学,而留学又促使翻译向广度和深度进展。翻译的突出代表为严复。翻译与留学对我国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 留学 严复
  在明前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海外交通也比较发达,因此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和境外的国家都有比较频繁的交往。为了解决交往过程中的语言问题,太常寺专门设立少卿一人,提督"四夷馆"。"四夷馆"初隶翰林院,选国子监生于此学习少数民族及外国语言,翻译文字。永乐时有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正德时增设八百馆、万历时增设暹罗馆,共为十馆。故四夷馆译字生所受的待遇较高,如参加科举考试中式,可以得到乡、会试科甲的同样出身。「1」
  后来,由于明朝的国际影响力逐渐下降,"四夷馆"也日趋寥落。据隆庆时大学士高拱所说:"译自字生自嘉靖十六年(1573)考收之后,迄今垂三十年,中多事故更迁,所存者仅余一二。世业无传,番译俱废。"「2」可见,翻译最初的含义就是"番译",即将少数民族和外国的语言转译成我国的汉语。和现在"翻译"的含义,即将一国的语言转译成另一个国家的语言的含义是有差别的!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国外的交往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翻译一事就无从说起了。但是到了清朝晚期,由于民族危机四伏,一些封建官僚中的开明士大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注目世界,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林则徐、魏源,他们是有名的"经世派"。"经世派"士大夫最关心的问题是了解擅长海事的西方。但是,如何了解呢?在钦差大臣林则徐看来,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翻译。1839年在广州时,曾命令翻译广州、澳门、新加坡和印度的外国报纸。后来魏源建议设立一个官办译书局。……除报纸外,西方的历史、地理、法律和政治情况的资料都在收集之列。「3」这应该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翻译事业,直接为当时的现实服务。
  xx战争以后,来华的外国人渐多,我们也必须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就要涉及到语言的交往问题。特别是第二次xx战争时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以后中外交涉的条约均用英文书写,仅在3年内可以附用汉文。这就必然要求统治者正视我国当时翻译人才奇缺的现实,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
  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同治元年恭亲王奕上《奏设同文馆折》,认为:"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主张设立同文馆。并以"止学言语文字,不准传教"为条件,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教授英文,汉人徐树琳教习汉文,同文馆由此产生。「4」同文馆是我国的第一个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机构,但是奕奏设同文馆的目的仅仅在于培养满族的翻译人员,人数也极为有限,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奏定的《新设同文馆斫拟章程》中规定,学生人数先定10人,最多不超过24名。「5」显而易见,这些可怜的人数根本就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单单要懂得外国语言,还必须懂得一些专业的术语。为此,同治二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和广州建立外语学校,他认为:"彼西人所擅长者,推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无不专精务实,……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相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迪晓。"「6」因此,李鸿章设想中的新学校应该比京师同文馆有更广泛的目标,即在学习欧洲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自然对语言的要求是达到"精熟"的程度!
  李鸿章的建议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上海同文馆于同治三年在上海兴办起来,录取学生50名;广州同文馆根据李鸿章的奏折,在同治三年夏以同样的方式创办。
  但是,只要不跨出国门,无论你的语言达到如何"精熟"的程度,都只能是闭门造车,无法了解和掌握西方真正的技术。对于这一点,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精英们是知道的!因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留学外国学习西方的一个长远的计划必须提上议事的日程。
  同治九年,曾国藩、李鸿章上《奏派遣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详细说明了派遣留学生的理由:一是办理洋务的急需。洋务学堂的学生对西方近代技术"本源无由洞彻,曲折无以自明,"因此无法学到真正的西方技术,而"造募学生出洋肄业西学",可以弥补洋务学堂育才之不足,是为当务之急;二是条件已经成熟。同治七年签订的《葡安臣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须照所有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学习,也照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批准的外国人居住地设立学堂,中国人也可以在美国办理学堂。"也就是说中国人可到美国游学有了法律依据;再加上我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容闳的.活动,丁日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支持,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30人赴美。自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元年,清廷每年分别派遣30名,共120名幼童赴美。「7」
  我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后来虽然因为国内顽固派的反对以及美国制造的排华事件而被迫全部撤回,但是我国的留学脚步就再也没有停下来,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并且促成了我国留学风气的形成和清政府留学政策的逐步确立,并且留学的目的地渐由欧美转向日本。其原因,张之洞在其名著《劝学篇》讲得非常明白:"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并进一步认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费省,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8」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留学高潮。光绪三十二年,仅留日学生人数就达一万三四千人。「9」
  因此,在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被迫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以及随后的洋务运动产生的"洞彻"外国"制器之密"的愿望,促成了留学的出现。但是,正是这些留学生在海外的学习经历,进一步了解了国家的强盛不单单在于器物,还在于制度。郑观应就明确指出:"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轮、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果以足恃欤?"「10」第一批留学生以及后来者反过来又把他们认为促使西方强盛的一些制度方面的书籍介绍到中国。梁启超就说过:"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这句话有点偏颇,但这也是当时很多有识之士的想法!
  近代中国的翻译,当首推严复。严复的翻译,被誉为:"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此宏志……自来译手,无似此高文雄笔。"「11」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严复译书,重点在社会科学上面,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经典著作上,尤其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学,政治学等。他认为只有从这些著作中才能找到西方国家强盛的真正命脉之所在,其他的都不过是"形下之粗迹"。他把译书与寻求救国道路结合起来,翻译《国富论》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翻译《论法的精神》是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倡导君主立宪制度等等。
  在他的笔端下,西方资产阶级称誉的优秀著作,基本上都由他介绍到了中国。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和《名学》,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流》,甄克斯的《社会通诠》,赫胥黎的《天演论》被称为"严译八大名著"。
  在严复的所有译著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康有为曾说"《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12」在书中,严复反复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向中国人民敲起了危亡的警钟,大声疾呼要顺应"天演"的规律,改革现状,变法维新,才能避免危亡之祸,否则就会被淘汰。
  《天演论》的发表,不仅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而且对行将到来的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革命派所指出的那样:"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13」
  可见,翻译在促使社会变革方面的巨大影响力。而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介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竟然开启了我国历史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著名翻译家林纾(1852—1924)等人翻译了西方达二百部小说,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1897年我国最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成立,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智的开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一些词汇,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汉语……可见,翻译和留学对我们制度的变革、视野的拓展、学术的提升等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
  「1」方志远:《明代的国家权力及运行机制》14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2」孙承泽:《天府广记》卷27《四夷馆》。
  「3」《剑桥中国晚清史》第145页,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
  「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8,第29-35页。
  「5」《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8,页。
  「6」《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3,第11-13页。
  「7」容闳:《西学东渐记》,123页。
  「8」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第5-6页。
  「9」《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6页。
  「10」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11」吴汝纶:《答严几道书》,《桐城吴先生全书》,尺牍一。
  「12」《与张之洞书》,《戊戌变法》第二册,第525页。
  「13」胡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之政见》,《民报》第二期,1905年。

论文的署名应注意什么问题论文的作者应在发表的作品上署名。署名者可以是个人作者。合作作者或团体作者,是拥有著作权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关于选煤厂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运行探析论文近年,选煤厂洗选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洗选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效益。因此,如何做好选煤厂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等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一设计阶段。(一)设关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新发展的建筑工程论文当今世界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高性能混凝土是对传统混凝土技术根本性的革新,不但有着优良的技术性能明显的经济效果,而且对于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性能混凝土提创新型教师培养下公共教育学论文论文一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的困境审视目前高校教师教育的公共教育学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遭遇的困境主要有目标困境地位困境认同困境教学困境和评价困境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探索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论文1。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1。1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出现了很久,所以受到它的制约,人民更加重视自身的价值思想,却忽视了性格的表现,另外已经得到了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一新时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受到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内部变革,各个民族对待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已经出现了变化,但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在一浅谈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摘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是兼有感性理性灵性和神性的动物。灵性人皆有之,只是禀赋略有不同。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从0岁到6岁左右生长发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生理心理发展时浅谈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深入研究中职学校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测绘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论文一目前群众文化的情况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崛起,国家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对文化建设的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为了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论是在城市还大学教育的问题论文随着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教育体制行政化,官本位思想日益凸显,学术不断恶化,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等问题不断涌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教育的问题论文,供大家参考。大学教高产优质玉米种植实用技术论文摘要玉米是一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活到工业生产,对玉米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玉米种植者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玉米的质量与产
民族声乐艺术历史发展演变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分为古代20世纪及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期进行分析。并论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特点及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民族声乐若要发扬光大,必然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其他音乐艺术的可取之处。本着价值传承的根本目的,民族声乐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对民族声乐价值性艺术的维持领导激励艺术在行政管理中的意义激励是调动人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会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研究领导激励艺术并将其充分运用到公务活动之中,并从中总结归纳规律,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原生态艺术理念下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愈发加快,几近丧失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原生态的出现将陷身于纷繁复杂社会中的人们拉了回来,而原生态艺术更是为人们亲近自然感受原始的魅力提供了声乐艺术的唱法跨界问题摘要从跨界音乐的字面意思来看,它就是通过结合不同音乐艺术形式,朝着更有个性的方向发展,让艺术的表现力逐渐增强,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声乐艺术也在朝着多样民族声乐艺术特色化的发展探析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人们智慧的结晶,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长期实践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我国的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研究摘要民族声乐艺术在现代音乐艺术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声乐艺术学习过程中,为能够将其较好掌握,应当对民族声乐各个方面特征加强了解,其中比较重原生态唱法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影响摘要原生态唱法是一种既新鲜又古老的唱法,得到了使人广泛的关注。原生态唱法出现时间比较短,但是这种唱法本身却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原生态唱法的研究,分析出原生态唱法对民族声乐艺术中国民族的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摘要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世纪的德国,它的建立是以对艺术和审美现象的探讨与关注作为基础的。音乐美学属于美学的一个分支,声乐美学隶属音乐美学,是其下属的分支学科。中国声乐艺术社会的面具完整的程式据报道,本年度城市摄影师大赛以工作中的城市为主题,共设立24个奖项,分别对应一天中的24小时,意在激发摄影师们用镜头展现城市工作生活中每一个不同时刻的真实震撼原貌。社会的面具这一作长沙弹词发展音乐社会学简析摘要长沙弹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长沙风靡一时,彭延昆老先生是这门艺术唯一的传承者。2016年彭延昆老先生离世,引发长沙弹词发展与生存的思考。长沙弹词在短短几十年中经历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