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论文

  摘要: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接受和记忆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注重数学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迁移,真正吸收和消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活学活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与提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就是我们遇到问题想办法的过程。人的天性固然影响思维能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人的思维能力影响更大、更深。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学生接受和记忆数学知识,或是简单的套用格式解题,应该学透数学问题的本质,注重数学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迁移,真正吸收和消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进而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在此,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概念和性质的本质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离不开概念教学,教学时应重视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以此来巩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1:在学完角平分线概念后,出示如图1的试题。将图1中的直角C折叠,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假如 B=30,BC=15cm,则DE=()cm。A、3cmB、4cmC、5cmD、6cm从表面上来看,试题中的问题似乎与角平分线的性质没有直接关系,但试题对知识点考查的本质并没有变。从试题中"直角C折叠,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得知AD实际上就是 BAC的角平分线,里面包含了"角平分线"、"轴对称"等概念和性质。所以,答案很容易得出DE=5cm。因此,在教学时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概念和性质,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他们的本质,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活学活用数学公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中有无数的公式,牢记这些公式对解答数学题至关重要。但是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往往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数学公式时,要重视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得出新的公式,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公式的内涵本质,从而灵活运用数学公式。例2:已知a+b=4,a2+b2=4,求a2b2的值?例3:已知a+b=4,ab=2,求a4+b4的值?例4:已知x-1/x=3,求x2-1/x2和x4-1/x4的值?仔细分析以上3道数学试题,其本质实际上都是考查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灵活运用的问题。学生只要掌握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公式,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轻而易举。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公式活学活用并进行创新使用,只有这样,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紧抓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关键点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在平时的数学解题训练中,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多角度的训练,来挖掘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表面现象挖掘出问题的实质,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得到提升。例5:已知:三角形周长为60,三条边a b c=3 4 5,求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多长?解法1:依题意得出a+b+c=60,a b c=3 4 5,运用解方程的办法求解。解法2:假设a=3x,那么b=4x,c=5x;先求得x,然后各边的长即求出。例6:计算89-78-67-56-45--2+89-78-67-56-45-- 12-1+89-78-67-56-45-- 89-78-67-56-45-12--解法1:按照先通分,然后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求值。解法2:设89-78-67-56-45--=a,原式变为:a2+12a-(1+a) (a-12)=a2+12a-(a-12+a2-12a)=12对于该题,直接用分数通分的加减法运算求值显然很费劲。解法2引导学生观察括号内的分数算式是相同的,故可以采用换元法解题轻松自如。以上问题的解答过程不仅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且注重了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策论文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工科类和财经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直接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进行知识和能力储备1。基于对这一目标的理解,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普遍重视高等数学的实对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的体会论文面对新课改的实际,面对教材整体编排的变化,面对教材引入的亲和力,结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及一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北师大版教材有利于开展探究性活动,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性,同时,也由于教材的新后进生的转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师的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形成对学习成绩的期待。它是激发学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学生个人行为的选择。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通过心理期待浅谈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的论文摘要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他们在学习上只能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的知识。就后进生的学习心艺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研究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交际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最终实对拓展训练在警察心理训练中应用的思考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迅速变革时期,培养提高广大公安民警职业心理素质,以适应日益复杂执法环境,提高警务工作效率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以拓展训练为主要形式的警察心理训练得到了大量运用,尽管取得一市场质量安全建设工程的论文1主要构想为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住建部印发了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试论关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论文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摘要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目前非常紧迫任务。如何进行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高中语文选修课意义的消解与还原论文自19世纪德国选修课经验传入美国大学后,选修课由大学移植到中学开启了中等学校开设选修课的序幕。我国虽曾于20世纪多次提议在中学开设选修课,但并未能全面的确立展开。直至新一轮课程改革关于消费者心理的分析论文消费者心理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一般是先接触商品,引起注意然后经过了解和比较,产生兴趣和偏爱,出现购买欲望条件成熟,作出购买决定买回商品,通过使用,形成实际感受员工意愿决定培训成效的论文企业在选择新人时就要非常谨慎细致,要考察应聘者是否接受企业文化,是否真的想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一番事业,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工作与薪酬。这样就能保证每个职位中的员工都热爱自己的岗位,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析摘要舌尖上的中国堪称2012年最火的纪录片,为什么此片能够引起全民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内容贴近生活,直击观众内心的是在人与人冷漠隔阂的今天体现出来的一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本文将着重简论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摘要在国家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中,大学是一个重要纽结。地方高校和地方戏曲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大学和戏曲也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支持,为戏曲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社会价值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黑格尔在谈到中国的孝敬问题时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孙中山先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过程,在新时期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新时代影响,并强调要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探索现代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当前,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要深入挖掘和世界历史与世界和平陈衡哲世界历史观初探一hr为此,陈衡哲在西洋史中阐释了三个遏制战争的方法。首先,摒弃狭隘观念和阴暗心理。在对历史进行总结后,陈衡哲认为贪欲和仇恨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谈到上古时期游牧民族对农耕以古罗马帝国和清代为代表分析中外古代民族研究的不同中外古代民族研究有各自的特点,下而我们就以古罗马帝国和中国清代民族研究为例,从研究重点研究广度研究口的和研究态度方而来分析中外民族研究的异同。1。1研究重点古罗马帝国民族研究的重点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力构成综合竞试析从我国传统文化角度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论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传统文化论文摘要在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中,价值观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工作是一门价值性非常强的专业。如果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来现阶段对疯癫的认知与嘉约翰贡献的文献综述一对疯癫的认知与是否建疯人医院的争论精神病至今仍是医学界一个难解之谜。19世纪美国传教士嘉约翰1在广州从事医疗教育活动,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常会遇到疯人的病症。他同情疯人的境遇,为此总浅谈中国民本主义演绎民本主义是指站在民众立场上,维护民众利益反映民众意志的思想主张,即以民为本位,把民看作国家根本。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