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探讨完善我国董事忠实义务制度的立法建议(1)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董事忠实义务的根据、董事的法律地位、忠实义务的体现,董事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的联系与区别,针对公司制度存在的问题,在评价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立法中董事忠实义务规定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董事违反忠实义务的规定过于简单,分析国外相关理论与制度以评价现行立法,提出完善我国董事忠实义务制度的立法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董事忠实义务的一般界定
  (一)董事忠实义务的根据与体现  忠实义务,又称信义义务,指董事管理经营公司业务时,毫无保留地代表全体股东为公司最大利益努力工作,自导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后者优先。它源于作为受信人的董事与作为受益人的公司之间的信任关系。
  公司由董事控制,是董事决策公司应采取的行动。就关于公司而作出的任何行为而言,董事处在如同受托人一般的信义地位。
  依诚实信用原则,公司对董事在法律或事实上产生信任,有所信赖;董事因接受公司信任而负有诚信、忠实、谨慎与勤勉等义务。公司对董事个人素质与品德等充分信任,董事在此关系中具有极强人身性。
  从权利义务一致看,法律及公司章程授予董事充分权力,董事应基于信任在法律上承担忠实义务。这主要包括:
  (1)在法律和社会道德允许范围内,遵守公司章程,董事为正当目的诚信行使职权,努力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2)尽力避免董事个人利益(含与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若两者冲突,后者优先。了解忠实义务,须明确公司与董事的法律关系。
  英美法认为,公司与董事是代理关系、信义关系,董事是公司代理人,所有代理的一般规则都适用于董事与公司,例如董事不得谋取秘密利润。董事如受托人、代理人一般,与公司存在信义关系。
  此关系包括董事作为代理人代表公司签订合同的活动,并涵盖公司全部活动。它不同于信托关系:
  (1)受托人是被托管财产所有人;董事不因信义关系而为公司拥有财产,因公司才是财产所有人。
  (2)受托人职责常由遗嘱、协议等文件限定;董事职责难以被精确限定。
  (3)受托人须谨慎管理受托财产并尽量避免风险;董事为公司最大利益的经营行为必然具有风险。此代理关系包括公司与董事的内、外部关系。
  大陆法认为公司与董事的内部关系实际上是委任关系,外部关系是代表关系,大都承认经营董事有代表公司的权力。英美法在逐渐废除"越权原则"时,实际上承认此点。
  我国董事与公司应是委任关系。股东选任董事的行为与作为被选任人的董事的承诺表示(通过公司与董事签订的服务合同)构成公司与董事的委任关系。
  董事长与一般代理人存在法律人格、行为范围、行为性质等诸多不同,董事长享有权力更多地是基于其特殊职位。我国立法更接近于大陆法,委任说更能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
  两大法系的学说无本质区别,殊途同归,均要求董事基于公司信任而承担义务。市场竞争要求公司尤其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对内,董事享有业务执行权与经营决策权,领导管理公司;对外,董事享有公司代表权,追求利益最大化,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
  因此,董事负有以下忠实义务:竞业禁止义务;禁止滥用公司财产的义务;不得从事动机不纯的公司行为的义务;不得收受贿赂及其他非法收入的义务;禁止泄露公司秘密的义务等。
  (二)董事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辨析  两大法系学说得出的董事所负义务的结论基本相同,即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日本等国对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的关系颇有争议,难点在于易将两者混淆。
  注意义务,即董事应诚信地履行对公司的职责,尽到普通人在类似情况和地位下谨慎的合理注意义务,为实现公司最大利益努力工作。主要包括:
  (1)董事不被要求在执行职责时显示比具有同样知识和经验的人被合理预计的水平更高的技能;
  (2)董事对仅在判断上的错误免责;
  (3)董事不被要求对公司事务尽连续不断的注意,或参加全部(董事)会议,尽管在任何他合理地能够参加的场合,他应参加会议;
  (4)对所有可合适地交由其他职员的职责,董事在无进行怀疑的根据时,相信该职员诚实履行职责。国外明确规定注意义务,《公司法》缺乏相应规定。
  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两者均属信义义务,其结合利于促使董事为公司利益最大化努力工作,注意义务中豁免董事责任的规定确保董事不过分保守,适当从事风险项目,适应竞争需要。
  而明确其区别利于把握不同的立法标准和尺度:
  (1)前者对董事的要求严于后者。这由前者涉及董事及相关人利益的特点所决定。如前者要求董事对任何涉及其自身利益的交易予以充分披露,并经非利害关系股东或董事批准,否则负证明交易公正性的义务。
  (2)前者的标准往往是一致的;后者是主观的标准,取决于董事的能力与知识。
  (3)内容上前者要求董事在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后者;后者要求董事尽到充分的善良管理人义务。
  (4)前者无豁免董事责任的规定;后者为鼓励董事进行合理风险运作,规定董事对判断上的错误免责。
  (5)违反前者,可能承担赔偿公司损失或被没收所得的责任;违反后者只承担赔偿公司损失的责任。还有学者认为两者在举证责任、发展趋势、义务指向等方面有所不同。
  二、我国董事忠实义务立法评价  《公司法》第59条规定忠实义务内涵与外延,第63条、第211到215条规定违反忠实义务的法律责任。其他法律,如《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仅适用于大陆股票到香港上市的公司,规定较零散,制定机关不一。
  (一)关于董事忠实义务的积极性规定  完善忠实义务制度,须同时设置积极性、消极性规定,以"双管齐下",正面指导与反面督促结合,最大程度保护公司利益。我国无明确完善的忠实义务积极性规定,这加大公司、股东监督董事的难度。
  积极性规定应包括:
  (1)积极稳妥决策,指导公司,有效监督最高管理层,准确及时向股东通报、解释公司重要行动,公开法定报告及帐目以及执行董事会利于公司最大利益的决策等;
  (2)对自我交易中董事的利害关系的披露义务、涉及董事利害关系的表决中董事的回避义务、董事向股东公开自我交易等一切涉及董事等高级职员利益的公司经营活动的相关帐目、公开其与公司所签订的服务合同的义务等。
  (二)关于董事忠实义务的消极性规定  第一,忠实义务范围窄。如《公司法》第61条第2款规定的自我交易的范围仅限于董事与经理,未包括"相关人",董事虽不与公司签订合同,但董事配偶等与公司交易亦可能损害公司利益。
  又如,未明确规定竞业禁止后契约义务。《合同法》第92条仅原则性地确立了后契约义务。
  《劳动法》第22条亦是任意性规定,缺乏保护力度,仅有上市公司的规定涉及此义务。  再如,滥用公司财产的规定较粗疏。
  《公司法》第57条第2款仅列举性规定董事收受非法收入,挪用公司资产等常见形态,对其他滥用公司财产行为缺乏明确规定。同时对篡夺公司机会的行为未明确加以规制。
  第二,对违反自我交易制度的法律后果缺乏规定。除《公司法》第63条、第123条第2款外,立法未规定违反自我交易制度的合同与交易的法律效力。
  实践中,尤其如善意第三人持有以公司为付款人的本票,而本票的发票行为未经公司批准,而由利害    	 		关系董事所为等棘手情况的发生,极可能损害善意第三人利益,影响市场运转。  第三,其他缺陷。
  自我交易制度中,《公司法》第61条规定自我交易"经股东会同意"者有效,其含义模糊,未规定利害关系董事的回避等问题。董事会股东会常被利害关系董事(如大股东)所控制,自我交易既使损害公司利益也可能因控制的存在而被不公正地通过。
  自我交易的例外规定亦不够科学,《公司法》第61条规定的范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市场竞争要求公司迅速决策,而股东会并非经常召开,若自我交易均需股东会批准,可能丧失商机,甚至与自我交易制度的目的(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相悖。《公司法》除第111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享有诉权外,未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诉权。
  该规定的起诉对象未明确包括公司董事,不利于监督制约董事的职务行为。
  三、公司董事忠实义务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关于竞业禁止、竞业禁止后契约义务问题  为防止董事损害公司利益,各国对董事竞业行为大都予以禁止或限制。禁止或限制的范围,有的为其任职公司"营业范围内"的行为,如日本,我国台湾;有的为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如我国,德国。
  各国禁止或限制董事自营以及董事为"他人"利益从事竞业,不少国家只规定了有条件的竞业禁止。  后契约义务,指合同关系消灭后,当事人依诚信原则应负有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义务,以维护给付效果,或协助对方处理合同终了善后事务。
  1933年Gilford汽车公司诉Home的判例就涉及竞业禁止后契约义务,双方签署一份董事雇用合同,含有限制交易条款,规定董事任期结束后,不得"勾引"(solicit)公司客户。任期届满后,该董事组建一公司并向原公司客户发出广告。
  法院认为:新公司仅是使此董事违反限制交易条款的"外衣",发出禁令要求此董事及其公司制止进一步违反限制交易条款的行为。  《公司法》第61条第1款规定了绝对竞业禁止义务,有学者认为"如果严格适用显然对于兼职董事过于苛刻;而同时又不足以禁止董事‘篡夺公司机会’的行为"[11]。
  这不无道理,但我国市场体制与公司制度远不如日、德等国完善,公司结构也不完全相同,若限制董事从事竞业,兼职董事则同时承担数个忠实义务,其立法调整和司法实践操作均很困难。笔者认为,从保护公司利益与完善公司制度的目的出发,应坚持现有规定。
  待市场机制及公司制度发育到相应程度时,再调整为限制竞业行为。  我国未规定竞业禁止后契约义务。
  董事任职期间不得泄露公司秘密,离职后亦应遵守此义务。该义务旨在使董事离职后原任职公司利益免受损害,主要指董事离职后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或利用其从事相关业务。
  我国应以法律明确规定明该义务并与任职期间不得泄密的规定相结合(《公司法》未规定董事泄密的法律责任)。故《公司法》亟需规定竞业禁止后契约义务,赋予法院自由裁量权,规定:"董事在任职期间及离开原任职公司后,不得利用原任职公司的商业秘密从事与原任职公司相同或相近的义务,不得以其他方式泄漏原任职公司商业秘密;否则,应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应鼓励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同时对此予以详细规定。
  (二)关于自我交易制度问题  自我交易指董事及关联人与公司进行交易或签订合同。英美法最初的判例和立法均严格禁止自我交易。
  随着市场发展,绝对禁止暴露出诸多问题,与市场竞争,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相背。自我交易有时会给公司带来便利与利润,并非总对公司不公平。
  但因董事地位特殊,交易中其利益与公司利益相对立,仍可能损害公司利益,故各国严格限制自我交易。较有代表性的是1989年美国律师协会《示范公司法》修正中确定的"安全港程序规则"(a  safe  harbor  procedure),它实际上是将"董事利益冲突交易"还原为对等性交易的程序,包括以下要素[12]:
  (1)确定"董事利益冲突交易"的范围;
  (2)确定在"董事利益冲突交易"中,利害关系董事和与该董事之间关系密切的相关人;
  (3)规定利害关系董事的披露义务;
  (4)确定"有资格董事"和"有资格股份",排除利害关系董事在该交易中占据的优势地位和可能造成的不当影响;
  (5)"董事利益冲突交易"在利害关系董事履行法定披露义务的基础上,只能由"有资格股东"或"有资格董事"来最终决定。"有资格董事"在决定该交易时,对公司负注意义务。
  特拉华州公司法第144条规定,若符合"在交易或合同被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时,该交易或合同对公司是公平的",该自我交易合法。自我交易制度的相关人范围较广,包括:
  (1)管理人员;
  (2)董事或管理人员兼任董事或管理人员的,或与之有经济上利害关系的另一公司、合伙、社团和其他组织等。  第一,应明确规定:"关系人"非经允许不得与公司进行交易或签订合同。
  "关系人"的范围,可借鉴《商业银行法》第40条第2款"关系人"的范围来界定,这既使法律相互衔接,又便于法院操作。第二,自我交易的批准一分为二:日常自我交易由董事会批准;涉及重大利益的自我交易由股东会批准,如重大投资、大额买卖等。
  第三,明确"股东会同意"的含义。吸收"安全港程序规则",排除利害关系董事与利害关系股东对自我交易的表决权,由非利害关系的董事或股东表决,将"安全港程序规则"及董事的利害关系披露义务由行政规章规定[13]上升到法律规定。
  这并不影响利害关系董事在其他场合的投票权。《公司法》第61条第2款不妨调整如下:"董事、经理或其关系人,除公司章程规定或者非利害关系股东、非利害关系董事的多数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交易。
  公司日常自我交易由非利害关系董事批准,公司重大自我交易由非利害关系股东批准。"同时规定:"前款关系人是指
  (一)董事、经理的近亲属;
  (二)董事、经理及其近亲属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同时配套董事利害关系披露义务规定以保护公司利益。
  以上利害关系董事及股东回避的规定亦可适用于忠实义务制度中确定经营者报酬的过程,使公司利益免受损害。  未明确规定自我交易的法律后果。
  法理上看,自我交易系董事未经允许的违法行为,理应一律无效,有学者赞同,认为"对于公司机关拒绝批准承认的董事与公司之交易,应认为无效"[14]。但笔者认为,若涉及无重大过失的善意第三人利益时,自我交易应视为有效,公司有权依法要求董事赔偿损失。
  若自我交易的标的物系易耗物不能返还或者股东会在合理时间内追认自我交易行为或者董事主动赔偿公司损失,从交易成本与市场稳定的角度看均应视自我交易行为有效。总之,《公司法》应补充规定:"违反本法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订立合同或交易无效,但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除外:
  (一)不可能返还标的物的;
  (二)公司损失已由董事予以赔偿的;
  (三)股东会在合理时间内予以追认的;
  (四)无重大过失的善意第三人享有的权利会因为自我交易行为无效而受损害的。"
  (三)关于滥用公司财产问题  滥用公司财产包括为了私利直接使用公司财产和"篡夺公司机会"(usurp  corporate  opportunities)等。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定指禁止公司董事、高级职员或者管理人员把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      	 		转归自己而从中取利[15]。
  该规定要求,董事若未充分向股东会披露,不能使自己的利益与自己的责任冲突。因公司机会事关公司利益,此规定与公司能否取得公司机会带来的利润无关。
  90年代后,特拉华州等地修正了较绝对的义务规定,转采较务实的标准——考虑各方面情况,在公司完全不可能利用该机会等场合豁免董事的责任[16]。公司机会较难认定,不少国家规定"篡夺公司机会"的批准权只能由股东会行使。
  第一,应增加概括性禁止规定:"董事利用职务之便滥用公司财产的,应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公司交缴惩罚性赔偿金"。董事滥用公司财产,即犯有违反信义之罪,应归还公司所丧失之所有财产或赔偿公司所受之损失。
  第二,商业机会、信息等抽象财富对公司越发重要,全面保护公司的要求日益急迫,应增加禁止"篡夺公司机会"的规定。公司机会的认定较困难,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加以确定:一是此机会从董事职务行为中获得;二是此机会属公司经营范围内,与公司经营目的相关。
  可借鉴国外立法,在保护公司利益不受侵害前提下尽量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采取较务实的义务标准,规定:"禁止董事个人利用与公司经营目的相关的积极的商业机会,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非利害关系股东多数通过或者公司在经济上不可能利用该机会的除外。"将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相区别,因为前者具有股东分散的特点,难以完全避免"篡夺公司机会"发生,而后者的股东有更大权利且相互信任,为兼顾市场效率与公司利益,做出例外规定。
  (四)关于股东诉权问题  董事违反忠实义务,给公司带来损失时,公司有权通过诉讼追究董事责任。许多国家为避免董事间互相庇护,规定由监事会代表公司对董事提起诉讼或应诉董事对公司的诉讼,如日本《商法》第275条之四。
  为保护股东利益,日英美等国规定股东代表诉讼的权利,持公司股份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东可向公司有权机关(日本为监事会,美国为董事会)请求提起诉讼追究董事责任,如公司怠于应诉(日本《商法》规定为监事会在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不提起诉讼者)则股东可代表公司提起诉讼[17]。  为更有力保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追究违反忠实义务董事的责任,可将《公司法》第63条关于董事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和第111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诉权的规定加以合并。
  我国股东法律意识不强,不应照搬日本商法设置股东诉权前置程序的规定,而应直接赋予监事会、股东诉权,在《公司法》总则中规定"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或者董事、经理执行职务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侵犯股东合法权益或者给公司造成损害的,监事会或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并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参考文献】  Paul  L.Davies  and  John  P.Lowery,Companies  In  General.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January,1998,p.55.  M  C  Oliver  and  E  A  Marshell,Company  law,London:Pitman  Publishing,1992,p.312.  李开国.民法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08.  德国股份法[S].第93条.  张开平.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73.  张民安.董事忠实义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
  (5).86-91.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42.  徐燕.公司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76.  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72.  同.17.  [11]同.312.  [12]同.253.  [13]国务院证券委.国家体改委,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S].第120条.1994.  [14]罗培新.董事忠实义务的确立与完善[J].经济与法.1998
  (1
  2).73.  [15]同.264.  [16]John  Lowry  and  Rod  Edmunds,The  Corporate  Opportunity  Doctrine:The  Shifting  Boundaries  of  the  Duty  and  its  Remedies,The  Modem  Law  Review  Vol.6,July.1998.  [17]同.285.

中国家纺业的优劣势及发展策略摘要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并非仅是ldquo设计rdquo的落后,实际上是纺织行业整体综合技术实力的问题,ldquo家纺设计rdquo既是相对独立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不但涉及纺织品设浅析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摘要人类社会正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旅游者创造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产品雷同,体验单一,参与性弱的问题较为严重,导致旅游业持续浅谈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问题摘要我国旅行社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这些对策有助于旅行社行业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关键词旅行社行区域特色产业的识别与指标体系的探索摘要选择合理的特色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作用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是不言而喻的,对产业发展尚不够成熟的区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从特色产业的内涵出发,研究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script摘要通过对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分析着手,提出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建议。关键词住宅产业住宅产业现代化长期以来,我国住宅建设一直处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发展试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摘要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政策法律法规不全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当前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战略意义摘要随着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体育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体育经济从无到有,目前己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然而,究竟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经济比较中外行业协会看我国行业协会的改革方向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发展行业在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出版业变化问题及前景script中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也是出版业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二十年。长期以来作为中共在思想文化战线和政治领域的一个主要工具的出版业,近二十年来逐渐经历了五个转变过程,即由传统的计农业科技投入增加的制约条件与相关因素分析script摘要以粮食为基本对象,分析了当前农业问题的相关背景,阐述了与技术进步相关的条件制约因素,并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和政府投入的国情约束和制度障碍。指出中国的农业技术和投入政策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script摘要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将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并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摘要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本科阶段的人文课程设置入手,用案例法介绍了耶鲁大学医学院基于叙事医学基础上的医学教育中的艺术作品观察和反思性写作。对我国医学生的叙事能力培养有以下启发我国应注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原因探析1。知识体系构成呈现实用化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倾向性的选择实用化的专业,比如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多数学生会选择计算机英语机械土木等实住宅家具设计的形态与结构方式论文1形态1)形态契合形态契合,顾名思义就是指形与形之间的相互密切配合。如上下配合,左右配合或正反配合等,使创造出来的形态相互契合,互为补充,使各自独立的形态通过形态契合设计形成新的统青春期学生如何调适心理的论文摘要青春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本文从家长积极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调适心理班主任关爱青春期学生,给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班级氛围任课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的论文摘要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它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发现精神。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合作和探究。因此,探寻培养学生学习浅谈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的技巧论文摘要本文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对如何搞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从营造氛围推荐书籍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技巧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我常常发现城里的学生知识面广,建设法规论文要求一任务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认真学习资料,掌握建设法规的概念和我国的建设法规体系,掌握土地管理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主要法律和法规,熟悉工程建设的其它法律法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论文所谓情境创设就是备课上课时,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原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等特点创设不同的学习氛围,通过问题生活故事表演等情境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通过情境创设,能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问题应用论文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摘要本文从初中数学出发,针对现在中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对于怎样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落实探索。初中数学体系十分基础,知识结构十浅谈合作学习对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研论文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摘要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体育合作学习对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效果的实践性研究,以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高中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之初探的论文1。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含义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含义是指教师遵循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也就是学生在运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