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指代词人家在近代汉语和凤冈方言中的几种用法

  摘 要:“人家”一词在近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用意多种多样。由于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该词在近代汉语中的一些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不用或用法有所改变,但作为现代汉语之一的凤冈方言,却很好地将“人家”在近代汉语中的一些用法传承了下来。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讨论指代词“人家”在近代汉语和方言中的一些用法。
  关键词:近代汉语 人家 指代词 凤冈方言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近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不用或用法有所改变,但在有些方言中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凤冈方言中就保留了的近代汉语指代词“人家”。   凤冈县位于贵州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883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凤冈方言没有特殊的指代词,其读音与用法和普通话的指代词大多数是相同的。但也有存在差异的地方。本文将讨论凤冈方言中保留与普通话有差异的近代汉语指代词“人家”。   “人家”的最早用例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   里克曰:“弑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国语·晋语二)   韦昭注:“因骄以裁制人之父子,吾不敢也。”“人家”当作“他人之家”或“他人之家的人”解,具体对象是指人。   薛国红、马贝加在《代词“人家”的来源》中认为 “人家”从南北朝至唐代始终存在两类双解现象,到了唐代,“人家”的两解用法渐渐增多。其引例为:   “人家有百匹资,尚欲市别宅,况有天下之富,万乘之尊乎!终当缮之耳。”(晋书·载记·石勒下;2748)   薛国红、马贝加认为例句中“人家”有两解,既可以理解为整体的“他人之家庭”,也可以理解为个体的“他人家中的人”。吕叔湘先生在《吕叔湘文集》(第三卷)中也列举了此例,他认为例句中“人家”是以“家”字为主体的意义。具体论述为:“‘人家’这个词从构词的主体讲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以‘家’字为主体的意义,如‘人家有百匹资,尚欲市别宅。’另一个是以‘人’字为主体的意义:人家等于人或别人。”   上述例句中的“人家”不管是当作两解(“他人之家”或“他人之家的人”),还是认为一解(以“家”字为主体的意义),都说明“人家”尚未褪尽“家庭”意义。不过,以“家”字为主体的意义这里不讨论,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人家”作为代词即以人字为主体在近代汉语和方言中的几种意义。   一、泛指别人   指代词“人家”究竟在何时产生?薛国红、马贝加在《代词“人家”的来源》中认为在元代。其引例是:   哎!银子也,你饥不能与人家做饭食,你冷不能与人便做衣服,你这般沉点点冷冰冰衠则是一块儿家福。(《全元曲·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第二折》,刘君锡;5490)   吕叔湘先生在《吕叔湘文集》(第三卷)中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其引例有:   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红楼梦》19.9)   上面例子的“人家”泛指“别人”,当然也有直接说“别人”的。如:   自己没有法子,也该请教别人。(《老残游记》18.10)   但“别人”之后还是可以加“家”字。如:   难道别人家来得,咱们倒来不得的?(《红楼梦》 9.14)   “人家” 在凤冈方言中也有泛指“别人”的用法,即泛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这个意思与“别人”相近, 与“自己”相对。此种用法有不同的修辞效果。如:   (1)人家都能做得到,你也可以做到噻。   句中“人家”带有劝勉鼓励的语气,意思是你不比别人差,你也能做到。   (2)人家才学一年就得行了,你学了两年家还不得行。   句中“人家”带有抱怨、不满、责备的意思。   (3)城市头的人,几百块钱买一件衣服穿一季就不要了。哎,人家有钱。   句中“人家”表达一种对城头人羡慕的语气。   (4)城头的人不像我们要干体力活,人家家里的地是请人扫,饭也是请人弄,买点菜也要请人背,人家即便是去锻炼,也要坐电梯到五楼去锻炼。   句中“人家”表达讽刺之意,讽刺城里的人运动太少,即使有时去锻炼也没有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近代汉语说“别人”“别人家”,不说“别家”。普通话不说“别家”,也不说“别人家”,说“别人”或“人家”。而凤冈方言不说“别人”“别人家”,说“别家”。如:   (5)别家都做得到,你为哪样做不到嘛?   (6)别家经常打电话回家,你半年都没打个电话,忙得很啦。   凤冈方言中“别家”和“人家”意思和用法相同。在“人家”表示第二人称时,只说“人家”,不说“别家”。(“人家”表示第二人称例子见下文)   二、从泛指别人变成专指别人中的一个,意思等于“他”   “人家”衍变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其衍变的时代尚不能完全确定。吕叔湘先生在《吕叔湘文集》(第三卷)中虽然提到了“人家”作为第三人称的用法,但没有具体指出其产生的年代,引例也都比较晚,如:   (7)你快喝茶去罢,人家都想你一天了。(《红楼梦》82.4)   (8)平白的受了人家一副金镯子。(《老残游记》5.8)   “人家” 在凤冈方言中也有表示第三人称的,专指某个人或某些人,这个意思相当于“他”或“他们”,但又有着第三人称代词所不具备的修辞效果。如:   (9)那些强盗良心烂得很,人家是寡母子,还去偷人家的鸡。   句中用“人家”显得寡母更加无辜可怜,小偷更加可恶。   (10)王嫂对孩子说:“小会学习好得行喽,没见她看过书,她家老的(爸妈)也没管过她,人家就是得行。你们这些仔仔呀就是不专心。”   句中“人家”表示对小会的羡慕和对自己孩子的不满。小会看书时间很少,父母也没有监督过,可是她学习成绩照样好。而自己的孩子有父母监督也不认真学。   (11)人家去年已经搬到贵阳去了,现在回来当然嫌你们穿不干净,人家已经是大城市的人啦。   句中“人家”表达强烈的讽刺,有嘲弄不屑之意,意思是那人自己也是农村人,才搬去城里几天,就瞧不起农村人了。   “人家”表示第三人称代词和表示泛指“别人”的修辞效果是一样的。   凤冈方言中还有一种用法即是在“人家”后加“他(他们)”或名词,组成“人家+他(他们)”或“人家+名词”的形式,这种用法一般表示对对方不满。   (12)人家他已经把包包弄好(收拾行李)啦,你还在这里慢腾腾的。   (13)人家阳阳和你一样大,人家已经读高中了,你还在读初二。   这种“人家”后直接加“他(他们)”或名词的用法近代汉语中没有,但是近代汉语有“人家”“他(他们)”并用的现象,不过“他(他们)”不是直接加在“人家”的后面,而是分开用在前后两个句子里,如:   (14)我的大爷,你怎么惹他呢?人家的照应到了。(《三侠五义》35.11)   凤冈方言“人家+他(他们)”或“人家+名词”的形式可能就是近代汉语中此种用法的变异形式。普通话没有此种用法。   三、拿“你”作主体,指你中国以外的别人,那么包括“我”在内;有时候,意思就指“我”
  “人家”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意思是指“我”或“我们”。薛国红、马贝加在《代词“人家”的来源》中认为“人家”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的用例出现在元杂剧、散曲中。如:   (15)(旦出门见科,云)兀那老子,好不晓事,人家做买卖去处,你当着门做甚么?(《全元曲·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第二折》,孟汉卿;3353)   (16)天边月,月正南,前后各三三。离是女,坎是男,妙玄谈,不说破教人家怎参?(《全元散曲·商调·梧叶儿》,无名氏;1890)
  蒋绍愚、曹广顺先生在《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中说:“‘人家’用作他称唐代可见,宋元以后使用频繁。有用作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例子。”其引例为:   人家改一个门楼,措大家又献言语。(龚鼎臣《东原录》)   这一幅行乐图。向行家裱去,叫人家收拾好些。(《牡丹亭》,第14出)   不过,不管“人家”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还是出现在元杂剧、散曲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近代汉语中“人家”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了。如:   (18)人家这儿疼得都顾不过命儿来呢,你还拿我打哈哈哪。(《白话聊斋》11.5)   “人家”在凤冈方言中也有指称第一人称“我”的用法,此种用法一般情况下表明对话双方关系比较亲近,选用“人家”来指代第一人称的多为女性,表达娇羞、撒娇之情。如:   (19)爸爸,你就许我和同学一起去嘛,人家还没去过北京呢!   句中选用“人家”代“我”,体现了女儿在父亲面前表现的撒娇之情,这样会增加对方同意的机会。如果换成 “我”,就显得有些冲突,有些正式,好像命令一样,说话人也就显得没那么可爱了,自己的要求就不一定能得到对方的答应。使用“人家”一词来转指我,语气要委婉些,有时即使是责怪,也多半是嗔怪,娇嗔。如:   (20)妻子笑着说:“不爱吃就算了噻,不要一天都说人家做的菜不好吃。”   句中妻子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情绪,有些责怪对方,但由于使用了“人家”一词来转指“我”,不满之情显得轻了很多,如果改成“我”,就变成了严厉的责备,就明显带有一种怨气,显然与说话人的表情不符,说话人虽然不满对方批评自己的手艺差,但是她还是高兴的,从“笑”一词可以看出。   “人家”指称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凤冈方言中还有一种用法,即在“人家”后加“我(我们)”,组成“人家我(我们)”的形式,这种用法也表示对对方的不满。如:   (21)妈妈说:“叫你在家把菜洗好,你还在看电视。”孩子回答:“人家我已经洗好了,你没看到啊。”   (22)老板说:“赶快做,没时间了。”工人回答:“人家我们不是在做啊?”   近代汉语中没有这种“人家”后直接加“我(我们)”的用法,但近代汉语中有“人家”和“我”并用的用法,不过“我”不是直接加在“人家”的后面,而是分开用在前后两个句子里。如上述“白话聊斋 11.5”例。   凤冈方言中“人家+我(我们)”的形式,也应该是近代汉语中此种用法的变异形式。普通话没有这种用法。   四、“人家”指代第二人称,指“你”   “人家”在凤冈方言中还有指代第二人称的用法,只是这种用法出现得很少。它有不同的修辞效果。   (一)表示说话人内心的忧伤   (23)你家庭条件好,人品又好,长的又可以,人家哪看得起我呀。(一个女孩对男孩说)   句子反映了女孩喜欢一个男孩,但又担心男孩看不上自己。“人家”反映了说话人忧伤和失落的心情。如果将“人家”改成 “你”,表现的则是说话人的豁达大度。   (二)表示玩笑的口吻   (24)小王对表嫂说:“听说你做的菜好吃得很,哪天来你家‘撮’(吃)一顿,行不?”   (25)表嫂回答:“你这有名人(大人物),请还请不来,就怕人家不肯来唷。”   如果把表嫂答话中的“人家”换成“你”,语气就显得有些生硬。   近代汉语中“人家”没有指代第二人称的用法。普通话中有此种用法。   由上可知,指代词“人家”在近代汉语中就有非常广泛的指称功能,它可以泛指“别人”,也可以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这也就决定了“人家”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凤冈方言中词义丰富的特点。   (本文为“凯里学院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团队成果”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2]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薛国红,马贝加.代词“人家”的来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

法兰克福学派政治哲学探究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资本主义化和消费展开批判,形成了技术政治学文化政治学消费政治学等。自罗尔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表正义论之后,政治哲学盘点十二五绿色食品成效绿色食品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开创出的一项新兴事业。自1990年推出至今,我国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绿色食品成为了精品品牌,赢得了消费者口碑绿色食品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相论述火力发电厂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发展摘要火力发电厂的一些辅助系统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发电厂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这个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但是因为有些设备元件的功能相互重叠,因此将其归结成一个系统,所以这个系统的功用也很多基于PLC的卧式锂带挤压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摘要介绍了卧式锂带挤压机的控制构思和工作机理,提出基于PLC的卧式锂带挤压机控制方案,采用三菱FX2N48MR可编程控制器对锂带挤压机控制功能的实现,编制了梯形图程序。实践表明,该现金流量的杜邦分析新体系实例论文20世纪初,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企业财务分析方法进一步得到完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现金流量的杜邦分析新体系实例。1919年,美国杜邦公司财务经理唐纳德森创造性地发明了杜邦财务现金流量提升资金管理效益探讨摘要现金流量表是结合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关内容,综合反映单位在经营投资和筹资过程中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状况。现金流量表弥补了资产负债和损益表信息量的不足,以现金流量表作为分析工具,可现金流量表未来财务报告的核心论文摘要目前,现金流量表在理论上更符合财务报告目标要求,在实务中它将会受到报表使用者的普遍青睐,其更强的决策有用性特征使其必然成为未来财务报表体系的核心。论文关键词现金流量表财务报告报分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问题分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问题分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问题分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问题更多内容源自幼儿航班数量增长过快从2000年至今,短短十年内,我国各个航空公司的航班飞行量年增长量均达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施工技术存在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速度快及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我国公路施工中。通过对公路混凝土路面所采用滑模摊铺施工技术的完善,能够使混凝以颗论价的仙进奉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一语道出岭南荔枝的美味。荔枝原产于我国岭南地区,鉴于秦皇汉武时期不断开发岭南,荔枝与龙眼才逐渐为中原人所知。据古代地理书籍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半滑坡治理与预期效益分析摘要半滑坡紧靠人口密集的村庄,一旦发生滑动,必将对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并造成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为遵照以人为本的精神,政府关心人民生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消除滑坡隐患,从而
网络用语给汉语言文学带来的影响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网络上开始流行一种被称为网络语言的新型语言表达方式,网络语言如今也逐渐蔓延到现浅论农用拖拉机常见故障的检测与排除论文关键词拖拉机故障预测检测现象排除论文摘要拖拉机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产生故障的原因也较复杂。有些故障是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有些故障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形成的。一种故障可能表现出多种征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问题探讨论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全面发展培育路径论文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新型社会群体,无论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城市市民,还是返回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现代性培育论延安市任家塬村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论文关键词新农村特色产业新型农民论文摘要延安市任家塬村是延安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我们看到,该村在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故此必须要从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创新探讨论文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称为新课改,它的目的是在二十一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汉语言文学是拥有深厚历史的一门学科,由于中国古典文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文学社团活动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助力摘要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高职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有助于提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价值,对增强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具有积极主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摘要当前终身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进入了远程教育学习中。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重视保护农民的社会保障权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的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传统农业社会农户兼业化行为趋向的效率分析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农业农户经营的一个突出特征,即兼业化经营方式产生的动因及其演变,以及兼业化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在其他政策和经济社四面楚歌学校周边环境污染调查四面楚歌学校周边环境污染调查四面楚歌学校周边环境污染调查四面楚歌学校周边环境污染调查精品源自历史科四面楚歌学校周边环境污染调查众所周知,环境对于一种生物来说,是影响它生存的所有因素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摘要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