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浅析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无讼思想

  一、无讼思想之重勘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的理念最先是由孔子提出的,体现了儒家对于听讼的最高境界。孔子所倡导的无讼理念并非指不发生、不处理或者拒绝诉讼,而是指听讼者要有效地处理案件,从情理上来教化当事人,从根源上解决纠纷,使当事人自愿不再提起诉讼。
  具体探讨孔子无讼思想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效解决案件,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大量的纠纷产生,而无讼作为当时听讼者们追求的目标,显然不可能通过积压案件、随意裁判等消极的方式来达到,所以要实现无讼的唯一途径就是积极地处理案件,做出公正合理判决,使当事人及社会都信服。第二,听讼者要抱有一种谨慎的态度来对待诉讼案件,因案制宜,以辨明是非曲直,使两造理屈词穷或者内心诚服,那么诉讼自然就消除了。正如崔述对孔子之话的解读:然则圣人所谓使无讼者,乃曲者自知其曲而不敢与直者讼,非直者以讼为耻而不敢与曲者讼也。第三,无讼的关键不在于百姓对于诉讼的态度,而在于听讼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更在于统治者自身的德行。只有统治者自身做到其身正,推行仁政,听讼者在司法审判中做到公正无私,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纠纷,百姓也就无需提起诉讼。
  但是汉唐以来,随着先秦儒家思想上升为正统儒家思想,孔子的无讼思想也发生了变质。首先,正统儒家思想神化了君主地位,认为君主拥有着最高的德行,所以诉讼的引起是由于百姓缺乏道德教化,而非君主统治之过失,这样自然就把实现无讼的重点转移到百姓身上。其次,先秦儒家所主张的义利观是在崇尚义的基础上协调义和利的关系,并不否定对利的追求。正统儒家思想则把义和利推向了对立面,以利为耻,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而诉讼争夺的往往是利益,所以从汉唐以来的法律无论从实体方面还是程序方面都对诉讼作出了限制甚至是禁止的规定,这与孔子提出的无讼思想中有效解决纷争的理念是相背离的。
  二、先秦儒家无讼在宋代的体现
  由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私有权利的保护不断重视,宋代与其他朝代压制诉讼的社会情况有很大不同,是一个诉讼高发期,其中亲属间的诉讼尤为突出。历代以来,除了严重危及统治阶级的犯罪法律,都明文禁止亲属间相告,例如在西汉时有亲亲得相首匿制度,在唐朝有同居有罪相为隐制度。而宋朝在法律上也大致沿袭了历朝以来的基本规定,例如在《宋刑统》中规定:诸告周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但是即使法律上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在宋朝的司法实践中判官却受理了大量的亲属间的诉讼,而且受理之后也只是进行了较轻的处罚甚至直接免除对其处罚,这一现象在《名公书判清明集》(下文简称《清明集》)就能突显出来。
  三、无讼思想在解决亲属诉讼中的引领性地位
  (一)以理为核心的酌情据法
  透析《清明集》中记载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名公们在审理亲属间财产纠纷时都力求构建一种新型的诉讼结构,即在情与法的运用和修正中巧妙地说理以求诉讼的真正终绝,然而在这个特殊的诉讼结构中法扮演的角色依旧是判案的基准。在卷四的《兄弟论赖物业》案中记载到:在法,己分财产满三年而诉不平,及满五年而诉无分违法者,各不得受理。同样卷四的《游成讼游洪父抵当田产》案中也记载:准法:应交易田宅,过三年而论有利债负准折,官司并不得受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法律的判案基准始终如一。
  然而名公们严格据法判案的精神并非刻板守法,正如《清明集》中所说:法意、人情,实同一体,询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于二者之间,使上不违与法意,下不违于人情,则通行而无弊矣。名公们往返于情与法的调适与折中,有时情甚至可以充当判断法规合理性的角色。正如在卷十二的《因奸射射》案中所记载:祖宗立法,参之情理,无不曲尽。倘拂乎情,违乎理,不可以为法于后世矣。
  当情与法陷入两难境地时,判官们不能直接去修正法律,因为这样会危及官方统治的权威;亦不可置人情于枉然,因为这样容易激发民愤。此时的最佳选择就是通过说理来释然,卷四中《妄诉田业》案的一段记载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种说理魅力:词讼之兴,初非美事,荒废本业,破坏家财,青吏诛求,卒徒斥辱,道涂奔走,秆狱拘囚。与宗族讼,则伤宗族之恩;与乡党讼,则损乡党之谊。幸而获胜,所损己多;不幸而输,虽悔何及。名公们在酌情据法时已将理融入到了儒家化的个人信念之中,试图在判案说理的过程中能让儒家式理的教育内化于两造的心中,实现无讼的终极目标。
  (二)注重案件事实与证据
  从《清明集》所记载的亲属间纠纷案件中,可以发现名公们所采信的证据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是书证,主要有契约、图册、账簿、书信等;第二类是物证;第三类是证人证言;第四类是检验结论,这类检验主要是针对文书的真假所做的鉴定;第五类是勘验笔录,这一般存在于田地之争中,是由官府派人在争议的田地上勘测验量出的数据报告。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证据种类已经较为齐全、系统,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名公们注重证据的审判精神。
  在《清明集》卷五户婚门的《受人隐寄财产自辄出卖》这一案例中,有记载道:今据毛监丞宅执出缴捧干照,有淳熙十六年及绍熙五年契两纸,各系詹德兴买来。又有嘉熙四年产簿一扇,具载上件田段,亦作詹德兴置立,不可谓非詹德兴之业矣。由据吕千五执出嘉定十二年分关一纸,系詹德兴立契,将上件田段典于吕德显家。观此,则不可谓非吕千五之家物也。在该案中,干照、产簿、分关等文书都是案件中的书证,通过判官对证据及案件事实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吕千五因其父为乡司差役,将产作江山县詹德兴立户,隐瞒寄托田地,假借他人之名立户,行为实属欺公罔法。而詹得兴为吕千五的嫡亲,在知晓吕千五隐寄、假借之行为时,仍受其寄,其行为自应科罪。
  (三)注重教化,处罚从轻
  教化为先,从轻处罚;以和为贵,息事以宁人。笔者认为这是名公们在审判亲属间纠纷时所秉持的核心精神,以无讼为价值目标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入手,希望通过个案的教化以厚风俗,力图重建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纲常礼制。而对于处罚,只是在必要情况下告诫当事人不能再犯的手段,名公们认为错明理比惩罚威慑更为重要,所以在判决中往往从轻处罚错明理比惩罚威慑更为重要。尤其是涉及到亲属间的人身纠纷时,名公们更倾向于以如何恢复亲属之间的人伦亲情关系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而过重的处罚势必不利于恢复亲属间的人伦亲情关系。他们通过灵活地运用自由裁量权,以教化将纠纷埋下的讼根彻底清拔,不仅追求此次纠纷的消除还力求息他日之争而永结讼根。
  (四)以社会压力唤起两造道德自觉,构建两造利益的妥协空间
  诉讼就是一场利益的争夺,对案件的处理实质上就是对利益的分配,一个公正合理的判决就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纠纷。因而名公们往往希望通过陈情明理,在以社会压力来唤起两造道德自觉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两造都能接受的利益妥协空间。名公们则是在这个利益空间内寻求一个使两造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的确定则取决于名公们的法律素养和解决纠纷的能力。
  但是毕竟古代社会是一个注重纲常伦理的社会,虽然南宋时期认可并一定程度上保护百姓对利益的追求,但是义仍然是当时社会的行为准则,所以名公们仍寄希望以社会压力唤起两造的道德自觉,在此基础上再来构建利益的妥协空间。在《清明集,》卷四的《子不能孝养父母而依栖婿家则财产当归之婿》案中,王有成不能孝敬侍奉父母,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送死,皆赖其力。而当父母将财产留给女婿后,其又怨天尤人,同时嚣讼抢夺财产。判决中,判官在说理陈情时字字直击王有成的不是,让公众知晓其行为不仅应受道德谴责,其继承权也不配被法律保护。以社会压力唤起王有成的道德自觉,让其明白纵使千年来由儿子继承家业已约定俗成,但其不孝的行为理受因果报应不配继承家产。
  (五)因案制宜,灵活处理
  每一件个案都有其特殊情况,需要判官区别对待,这是基于谨慎原则的要求。亲属间人身诉讼不同于财产诉讼,其对于封建家庭关系影响很大,从《清明集》中可以看出,名公们处理亲属间人身案件时会根据案件类型、情节的不同做出适当变化,灵活处理。
  对于亲子间纠纷,往往先从名分和伦理角度对两造的行为进行谴责,然后考虑两造间关系,从而作出诸如再讼将严惩甚至科罪的判决。在《清明集》卷十《母讼其子量加责罚如再不改照条断》中记载道胡大为人之子,而不能顺其母,遂致其母讼之。夫母之于子,天下至情之所在也,而乃一旦至此,必有大不能堪者矣。本合重作施行,以正不孝之罪,又恐自从母子兄弟不复可以如初矣,且押下廂,就本人家决五十,令拜谢阿李,仍令四邻和劝。如再不改前非,定当照条断罪。名公首先谴责了胡大的不孝行为,依法应被判处不孝之罪,而考虑到如此判决日后对两造关系的影响,从而只从轻判处,并教化如再不改前非,定当照条断罪。判处的目的在于教化而不在于惩罚,名公的判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易于当事人接受。
  通过对《清明集》中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南宋时期健讼社会环境下,名公们并没有拒接、积压案件,而是通过情理法相结合给予了有效处理,充分反映了南宋民事诉讼审判精神,也体现了无讼思想的本质内涵,即及时公正有效地处理案件。而这种无讼思想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国家建设也有着重大借鉴意义。虽然法治国家要以法为准,但是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所以,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借鉴传统的礼法互补、综合治理的方略,对于推进法治建设是极为重要的。此外,南宋时期名公们对于当事人间利益的协调,案件的灵活处理等息讼方式也对当今社会依法治国有着启示作用。

高校教育管理人性化探讨教育论文摘要当前社会正处在知识变革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经济发展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个性愈加张扬自主意识空前强化。高校教育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时代呼唤更加人性化的高高中英语情境创设教学法的现状及应用论文摘要高中英语中的情景创设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投入心思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如何通过特定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需要教师去结合教学实际视觉心理学在幼师美术教育中的运用论文一在幼师美术教育中运用视觉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要想将视觉心理学更加有效的运用到幼师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培养幼师的综合能力注重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培养课程设计上多融合发展心理与心理健康探究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健全的公民,高等教育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新时期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妨做出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声乐教学心理环节探究论文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学习的定向基础往往是通过教师示范歌唱,学生听觉分析,模仿练习,最终获得具有艺术性的歌唱技能。技能技巧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声乐教学是众多音乐学习活动中的学科之一探究心理逻辑论文自弗雷格以来,逻辑学和心理学是相互隔绝的。弗雷格主张,逻辑学和数学要排斥心理因素来保持自己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种影响延续了大约一个世纪,直到认知科学建立。逻辑学与其隶属的哲学是认知藕节型供应链的研究论文一莲藕型供应链暴露的问题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相关概念。美国学者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SupplyChain论文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文章导读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小编为您整理了论文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浅谈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摘要本文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视角,主要探析了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关键词建筑法规课程改革实践一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1经调查研究发现,以前学者在研究建筑工程法关于坡屋面渗漏形成原因分析论文论文关键词坡屋面渗漏成因措施论文摘要现在施工的一般普通的多层民用住宅绝大多数是坡屋面,坡屋面的施工周期在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上占很大的比重,因坡屋面结构皆为全现浇钢筋砼屋面,结构较复锅炉安装喷燃器分析的论文摘要针对锅炉喷燃器安装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对策。关键词锅炉喷燃器安装喷燃器是锅炉设备燃烧的关键部件。锅炉运行质量的好坏,锅炉运行安全与否,锅炉效率的高低,运行
从建筑电气设计探讨建筑节能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环境资源也在日益恶化。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电力消耗也随之增长。文章从建筑电气设计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分析论文1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特点1。1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性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这也是基本的出发点。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电力的生产和运营提供强有力的关于化工仓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探讨对于化工仓储单位,其储罐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危险源,一旦操作不当或违规作业,将可能引起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事件。由于化工仓储突发环境事件危害极大,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变化迅速,这对浅谈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行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取得成就方面是NO。1。为什么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会走得这么早,我国节能现状与十一五节能重点综合新能源论文(1)当前煤电油运紧张,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能源效率水平偏低ldquo九五rdquo末期,能源供求的相对短暂平衡为能源领域提供了进行结构和市场调整的机会。如电力行业关停燃煤小机组引入l提高消费税能够遏制燃油过度消费吗?综合新能源论文(1)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中国将加快研究制定鼓励发展节能车型的财税政策。目前,我国排量在1。0L以下的微型轿车税率为3,排量为1。0L到2。2L普通轿车的税率为5,排量2。2L热电企业在困境中求生存综合新能源论文(1)2005年3月30日,中国热电联产企业生存现状前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热电联产企业的代表一致反应,2005年及以后热电厂将面临以下诸多问题煤价运费价格没有大幅度下调的空间,继续上电力企业用电营销管理的策略摘要主要针对电力企业的用电营销管理策略展开研究。认为电力企业在用电营销管理方面需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积极用电营销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用电营销队伍采用有效销售策电力工程企业流程管理莱斯隆瑟隆曾说在21世纪,持续的竞争优势将更多的出自新流程技术,而不是新产品技术。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流程并不是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作为竞争聚焦点。由于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电力企业检修的项目管理控制问题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加强电力工程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检修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分析并探索有关电力设备检修项目的管理及控制问题。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控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优化探讨摘要大数据分析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大数据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以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物资管理各环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