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化自然科学的创新教育

  "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及取得的成绩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 学生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古今中外一些杰出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1. 无疑可问。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
  2. 不敢问。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3. 不知怎样问。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4. 没有机会问。课堂上大多数的教与学行为均有教师或部分优生包办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这个圆由问号组成,问号越多,则圆周越长,圆面积越大,意味着人的知识越多。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强调问题意识不但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会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3. 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他们由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和发展。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
  (一)、营造民主"土壤",强化问题意识氛围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
  1. 消除心理障碍
  由于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教师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这样一来,差生不敢问,因为一旦问了就表示没学会、没听懂,轻则遭到同学讥笑,重则会遭到教师的训斥;优等生则认为都听懂了,学会了,没什么可问的。这样就造成了没人提问题的尴尬局面。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向学生做了解释:质疑问难不单针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理解没学会的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不同见解或由当堂某一内容联想到的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你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又可以锻炼你们的求异思维和超前思维。差一点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如果真有问题,没学会,不要有顾虑,人的思维是有差距的,有问题很正常;都没有问题才不正常呢?
  2. 构筑民主平台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自圆其说;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分用积极的态度挖掘出闪光点。在问题性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了让学生敢提出问题,我采取写纸条的方法:上课前每位学生预发一张小纸,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纸条上,教师集中后归类再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起展示。
  3. 实施成功教学
  学生渴望成功,成功将更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符合不同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问题,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假如学生有时提出了不合理的问题,也要首先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然后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问题意识形成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认知冲突造成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冲突实现新的平衡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问题意识形成。
  1.创设问题情境
  2.走进"最近发展区"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基" 础的,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获取的,也即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它们的关系是:
  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置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的认知目标、学习内容,那么必将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认知结构,如"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渗透吸水?"这类问题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换个角度问:"为什么卖菜的人经常给蔬菜洒水?"这样提问,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就会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重教轻学,重智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涌现。例如,"四导式"创新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四导",即导趣、导疑、导思、导创。它的程序结构如下:
  教师
  学生
  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自学、启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很好的作用。
  ( 三)、活化思维方法,促进问题意识发展
  1.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直接领悟事物的本质并迅速作出判断的思维。直觉思维浓缩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敏锐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直接的理解和判断,是认识的顿悟和灵感的迸发,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直觉思维的示范,如大胆假设、猜想,让学生感到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并模仿这种方法,其次要尽可能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有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为了研究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可设计如下图的4个实验来演示,并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图1  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2.培养发散思维
  3.鼓励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以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如怎样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这一题目。由于硫酸浓度不确定、鉴别方法不规定、实验用品不限制等,这为学生的自由讨论创造了条件。学生想出了利用小木条、铁丝或铝丝、锌片、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石灰石、无水CuSO4溶液、天平、密度计、玻璃棒与纸片等十多种方法。
  (四)、留下思考的空间,养成问题意识习惯
  经过一阶段教师的"问题意识"的诱导后,就应逐步转向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往往追求讲得"细",讲得"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可以说教师将几乎所有问题都讲到了,学生哪有问题可研究呢?其实,教师讲述再细再透也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思维。有许多道理、方法、要领是要由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研究的。如在复习《密度》内容时,对于密度的测量只讲测密度的基本原理,至于用什么方法、用到哪些器材以及实验步骤让学生自己课外去研究。结果学生概括出了将近十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实践的结果
  1.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的提问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情况如下表:
  班 级 人 数 提问人数占全班百分比 提高百分比 初二
  (3)班 43 2.33% 18.6% 16.3%
  初二
  (4)班 45 4.44% 24.44% 20%
  五、实践后的思考
  1. 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在初始阶段,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敢问"到"善问"、"会问"的过程。
  2. 在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是自然科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3.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仔细地备好每一堂课。
  总之,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 洁 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 教学月刊 2002.4
  2. 杨炳华 让学习者提出问题 教学月刊 2002.7.8
  3. 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
  4. 龚春燕 创新学习论 红旗出版社 1999

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传承日本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克服了来自于地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来说,日本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更有着很多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隐秀美语言表达主持人艺术语言实践探索一隐秀美语言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东方的汉民族具有语言表达含蓄婉约的鲜明特点,究其原因,古代的避讳制度产生了这种独特的语言文化,在特殊环境中,为了适应民风习俗社会规范或文化产业管理教学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摘要我国产业经济调整步伐加快,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嘉华学院是我国三本院校中最早一批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同时,学院地处全球最大的艺术聚集地宋庄。本文通过提出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一发展群众文化,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助推器作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动人们在工作之外进行自我参与自我开发自我娱乐,并对其进行有序组织和盖欧如宾妇女的交换性的政治经济学笔记在六十年代兴起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运动中,有很多十分具有影响的理论观点在当时不是以书的形式,而是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发表的。有的文章成为我们学习研究女权主义理论的必读名篇,女权主义者盖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制度供给分析内容摘要中国政治改革何以发生,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思路。以制度经济学的视野分析,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政治制度需求的基础上政府不断适应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而提供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一中国当今经济中存在问题之探讨当今的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存在一个明显的断层现象,即我们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封建农业国家,在没有深厚的资本积累的背景下,直接跃入了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共产党宣言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寻根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经济全球化指国际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提供服务技术转移等相互联系形成全球经济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与趋势。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韩国来华交流生学情个案分析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两名来自韩国釜山国际高中的高二女学生,两人分有一年和三年的汉语学习经历,基本达到HSK2级水平。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兰州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多月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化培育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要在育人格局构建精神文化培育行为文化落实等方面,建构和拓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科学化培育的实践路径。传统文略论遂宁农耕文化对社会模式的影响一农耕文化的含义中国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财富,涵盖汉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进行的一切超越本能,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
游走于东西方文化间的木心游走于东西方文化间的木心木心是一位被人遗忘后又重新认识,被视为深解中国文化的传奇人物。MuXinisalegendandphenomenonofChineseculture。乌镇东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探析摘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莎翁十四行诗的主题,洞察莎翁对自然社会友情职业等的审美观。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摘要建筑除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外,它还能反映当时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在文化方面,建筑也有很高的代表性。屋顶,作为建筑的第武学因西方文化影响而异化之具体像状剖析武学因西方文化影响而异化之具体像状剖析1蜻蜓不知妾心事,枉在尖尖诉情怀mdashmdash评套路竞赛表演建国后拳术的传播和继承以主要是通过套路来进行的。关于套路这种运动形式,从正史诗经无长篇史诗原因探究论文关键词长篇史诗宗教思想采诗制度中国诗歌论文摘要由诗经中有无史诗引出为何无长篇史诗的关键问题,诗经没有长篇史诗的原因较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周人单一神教人神分离的宗教思想试论敦煌壁画中的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关健词软煌壁画西北武术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通过对软煌莫高窟中壁画的考证分析,从狩猎军事祭祀舞蹈等方面,对西北武术进行了描述,揭示了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分宜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主流论文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宜人论文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的室内设计和器物设计,始终遵循着物为人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以是否适宜人作为终最终目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造物观和环境观。本文透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和谐天人合一和为贵协合万邦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如何从传统文化的危机看鲁迅文化批判的意义论文关键词官本位现象文化批判国民性论文摘要鲁迅对现代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在于文化批判的深刻性与全面性,特别是对传统中国的官本位现象及其对国民精神的戕害的批判,至今仍振聋发聩。我们研究中国传统卷草纹样的构成形式及装饰特点论文关键词卷草纹S形曲线中国传统装饰纹论文摘要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典型代表,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完成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从以动物纹为中心向以植物纹为中心的过渡。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论文关键词山水画儒家思想道家学术禅宗论文摘要山水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山水画的水赛写意中,充分体现了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两大特征。这是中国传统饰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