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关于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研究

  1956年,我国著名学术杂志《新建设》第2期发表了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的论文《形式逻辑与辩证法》,自此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之久的逻辑学问题大讨论。这场讨论参加学者之众,讨论问题之广,都是空前的。这一讨论还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干预,在毛泽东同志的关照下,这一讨论的文章被分别编入由《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的《逻辑问题讨论集》(包括1956年周谷城发表的第1篇文章,到1957年的有关文章,1958年11月出版)、《逻辑问题讨论续集》(包括1959年的相关文章,1960年2月出版)和《逻辑问题讨论三集》(包括1960- 1961年的有关文章,1962年11月出版)。《逻辑问题讨论集》中的文章,由编辑部根据内容分为四编。第一编:关于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共18篇文章,包括周谷城的第1篇文章《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以及该文受批评之后他的反批评的6篇文章和对周谷城的文章进行批评的12篇文章(其中有我的两篇文章)。第二编:关于形式逻辑的对象与客观基础问题,包括求实等5人的7篇文章(其中有我的1篇文章)。第三编:关于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包括爱求实等5人的5篇文章。第四编: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在认识中的相互关系问题,包括李志才等7人的8篇文章。《逻辑问题讨论续集》和《逻辑问题讨论三集》包括的文章以及讨论的问题,这里从略。这一讨论大大促进了新中国逻辑学的研究和发展。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己经过去,我作为这一讨论的参与者,对此进行回顾和评价,以供我国新一代逻辑学工作者和广大逻辑学爱好者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参考。本文是这一写作计划的首篇,是要对《逻辑问题讨论集》中第一编《关于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的7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并予以评析。
  一、周谷城的《形式逻辑与辩证法》
  周谷城的《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以下简称周文)就以下两个重要问题论述了自己的意见:
  (一)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周文认为: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不同。形而上学对事物有所主张,形式逻辑则不然,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主张有对的,有不对的,依主张所演出的论式,其自身却可以都正确。主张的对与不对,要看它与事实符合不符合才能定论式的正确与否,却只须看它自身前后矛盾不矛盾就可以定。形式逻辑可以为形而上学服务,但落到我们手里,也可以为我们服务。形式逻辑的规则只是规定推论过程的,对于事物自身并没有增加什么认识或解释。
  我们都知道,形式逻辑是有关思维的科学,思维都具有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两个方面,思维内容又有真、假两方面,思维形式则有对、错两方面。形式逻辑只研究思维形式的对、错问题,不研究思维内容的真、假问题(后者由其他具体科学研究)。由于思维内容的真、假与思维形式的对、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即不管思维内容的真或假,思维形式都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说,形式逻辑既可以为真的认识服务,也可以为假的认识服务。由于形式逻辑只能判定思维形式的正、误问题,不能解决思维具体内容的真、假问题,而思维具体内容真、假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也就是要对客观事物有所断定、主张的问题,因此,从总的方面来说,周文所说的形式逻辑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形式逻辑既可以为正确的认识服务,又可以为错误的认识服务的说法,乃是正确的。
  但是,也必须指出,周文当时之所以遭到众多学者的批判,也是有缘故的,那就是周文只反复强调形式逻辑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同一律虽然存在,却不是事物自身存在、发展、变化的法则,却完全不谈为什么人们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各种思维规律、规则,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完全不谈形式逻辑的各种规律绝非是逻辑学者的主观规定,而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周文忽略了形式逻辑有关思维形式正确性的客观基础问题。人们完全可以认为,肯定各种思维正确形式乃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其实也是对一定事物的主张,因而,说形式逻辑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也就是否定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特别是在当时(新中国上世纪50年代)逻辑学界正在强调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改造所谓旧的形式逻辑的时候,周文一出就遭到大量逻辑学者的围攻,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二)形式逻辑的科学性质。周文中说:形式逻辑既不可与形而上学混同,又不可与辩证法并列,然则是哪一类的东西呢?这里我可以一言蔽之曰是帮助思维的东西。它与文法学修辞学相近说形式逻辑不可与形而上学混同,也不可与辩证法混同,这是正确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都是世界观的科学,形而上学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辩证法(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乃是正确的世界观,形式逻辑不是世界观,它只是一门有关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说形式逻辑与文法学修辞学相近,也有其道理,因为形式逻辑与文法学、修辞学都不研究、解决思维具体内容的真、假问题,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的对、错问题,文法学、修辞学研究、解决语言形式的对、错、好、坏问题。但是,遗憾的是,周文这里并未具体指出形式逻辑与文法学、修辞学的根本差别。思维正确形式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思维形式的正误(亦即逻辑的正误)归根结底是根据客观事物规律判定的。而语言形式的对、错乃是由民族的语言习惯决定的,文法学、修辞学的正、误归根结底也是由民族的习惯决定的,亦即不是由客观事物规律决定的。周文只讲到形式逻辑与文法学、修辞学的相类,却只字未提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更显见其忽视形式逻辑思维形式客观基础的缺陷了。
  周文所说形式逻辑只管思维形式的正确性,不管(管不了)思维具体内容的真实性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它们的缺点或错误在于没有明确指出形式逻辑思维形式规律的客观基础,没有强调形式逻辑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作用,反而是反复强调形式逻辑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张,因此,遭到人们的批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请读者注意,当时对周文批评的众多文章(包括我个人的文章),都一致认为周文基本上是错误的,而我现在则认为周文基本上是正确的。事隔半个多世纪之后,我在这里为周谷城先生平反了。
  二、逸之的《批判关于逻辑问题的混乱观点》
  逸文对周文从多方面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以下仅对该文的一个主要观点进行概要介绍并予以评析。
  逸文说:这篇文章(马按:指周文)的主要论点是:不能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并列起来,它们不是同一系列的学问,因为形式逻辑不是认识事物的方法,辩证法不是逻辑。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这种区别,作者就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时刻不能分离的结论。这种看法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观点。
  我们认为,形式逻辑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不是世界观,也没有阶级性,而辩证法(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世界观,具有阶级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文所谓的不能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并列起来,它们不是同一系列的科学是有道理的。正因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就必须在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周文所谓的辩证法是主,形式逻辑是从;主从虽有区别,却时刻不能分离大体上可按这样的意思予以解释,因此,也不能说它就是错误的。当然,周文所用的什么主、从、分离这样的语词,语意含糊不清,受到人们的批评,也不是没有缘故的。
  逸文提出,恩格斯和列宁都曾经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并列起来,并以此为根据根本否定周文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不能并列的说法。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逸文所提到的恩格斯和列宁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并列的话又是怎样讲的吧。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为第一,思维规律的理论决不像庸人的头脑关于逻辑一词所想象的那样,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形式逻辑本身从亚里士多德直到今天都是一个激烈争论的场所。而辩证法直到现在还只被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这两个思想家比较精密地研究过。然而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显然,恩格斯这里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所谓并列,实际上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加以对比,而这种对比所强调的又恰恰不是它们的共同点,而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并且,它们之间一个是作为逻辑学,另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因为只有世界观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来进行对比的。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列宁的话:形式逻辑,以最普通的、眼睛最常见的东西为指导,采用形式的定义,并且以此为限辩证逻辑要求我们更进一步。要真正地认识对象②很显然,这段话明明讲的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这里讲的只是如何下定义的问题,而不是有关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世界观的问题),并且这里强调的也恰恰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之间的根本差异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因此,逸文用恩格斯、列宁的话作为反驳周谷城关于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二者不应并列的理由,是没有说服力的。是避免或防止前后矛盾的,对于事物自身没有什么说明或解释。我且不惜纸墨,把拙著中已录过的推论式的规则再录给逸之先生看看:每一论式中,只能有三个判断和三个名词,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一论式中的中名词在两个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名词在结论中的外延,不得大于前提中的外延请问逸之先生:这些规则中,哪一条是说明客观事物自身的性质的?那一条不是防止思维前后矛盾的?那一条对客观事物解释了些什么这些话似乎振振有词,但是,为什么人们必须遵守这样的三段论规则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呢?不正是因为这些规则正确地反了事物三个类之间相容或不相容的关系吗?明确指出形式逻辑所揭示的有关思维形式的规则、规律实际上都是客观事物一定规律的反映,这也就是说,形式逻辑有关思维形式的各项规则、规律,并非是形式逻辑学者主观制造的,它们都是有客观基础的,这种说法难道不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形式逻辑的重要内容吗?肯定形式逻辑的有关思维形式的规律、规则是客观事物一定规律的反映,如肯定三段论的规则是事物三个类之间相容或不相容之间关系的反映,难道不属于对事物有所主张?周文全然不讲形式逻辑思维形式规律的客观基础,却反复强调形式逻辑对事物没有主张,被人们怀疑为唯心主义观点,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
  三、周谷城的《再论形式逻辑与辩证法》
  周文2是对上述逸文的反驳,其主要观点有
  (一)坚持周文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不能并列的观点。周文2说:不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并列起来,认为它们不是同一系列的学问,是真的,我今天还是这样。说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时刻不能分离,也是真的,我今天还是这样。这一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在上文己有评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二)坚持周文否定形式逻辑客观基础的观点。周文2说:我说形式逻辑的规则等只是规定思维过程的,只是推论式中构成判断之依据。沈文对周文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是指出周文未能指出形式逻辑思维规律的客观基础和形式逻辑作为科学认识方法的作用。沈文还具体论证了形式逻辑同一律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中的相对稳定性规律的反映。这些观点是正确的,应该说这些观点乃是沈文的主要方面,因此,也应该说沈文从根本上是正确的。
  但是,沈文中也包含有不正确或者说不准确之处,那就是把思维形式正确性和思维内容的真实性的统一性思维形式的正确性是思维真实反映现实的必要条件(遵守形式逻辑的各种规律是保证思维真实反映现实的必要条件),歪曲为思维形式正确性与真实性的同一性。沈文说:形式逻辑的对象固然是思维,从思维中抽象出思维的规律和形式,但是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从思维中抽象出来的思维规律和形式,是与客观世界有密切联系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认为形式逻辑不仅要求论式没有错误,而且还要求论断的真实和真理性。正确的看法,必然推出真实的论断,荒谬的前提,必然推出荒谬的结论,形式逻辑只管论式的正确不管论断的真实性这一论点,与作为一门真正科学的形式逻辑的品质是毫无共同之处的。我们认为沈文的这些话严格来讲都是不正确的。
  沈文说任何科学都是认识客观现实的特殊形式,这句话倒是对的。正因为如此,形式逻辑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之间就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特殊性。其共同性在于它与其他具体科学都是认识客观现实的科学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从揭示思维形式正确性的规律(不是从揭示思维具体内容真实性的规律)方面来为认识现实服务的,其他各种具体科学则是从保证思维具体内容的真实性方面来为认识现实服务的。形式逻辑揭示思维形式正确规律为认识现实服务表现在:任何正确的推理形式(指演绎推理形式)只要给予它真的前提,就能保证推出真实的结论;反之,一个推理,即使前提都是真实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推理形式,也不能保证它能够必然推出真实结论。如: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鲁迅是唯物主义者,所以,鲁迅是共产党员。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真的,而结论却是假的,因为它违反了三段论前提中的两个中词必须周延一次的规则。进一步说,即使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如果推理形式错了,整个推理仍然是错误的。例如:如果一个人是马克思主义者,那么,它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所以,恩格斯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个充分条件推理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但它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必然肯定前件的规则,整个推理仍然是错误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形式逻辑思维形式的正确性与思维真实性的统一性;但是,决不可把思维形式正确性与思维真实性的统一性理解为形式逻辑不仅要管思维形式正确性的问题,同时也要管思维具体内容真实性的问题。如果这样认为,就完全无视了形式逻辑与其他具体科学之间具有的特殊性,并且,要求形式逻辑也管思维内容的真实性问题,乃是根本做不到的。因为,这种要求无异于要用形式逻辑包办代替一切具体科学,这岂不是痴人说梦吗?五、马佩的《与周谷城先生商榷形式逻辑与辩证法问题》
  四、沈秉元的《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一文的商榷》
  拙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谷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一文进行了批评:
  (一)拙作说:周先生认为,形式逻辑对事物没有主张,而所谓形式逻辑对事物没有主张,那就是形式逻辑既替正确的主张(即与客观现实相一致的思想)服务,又替不正确的主张(即与客观现实相背谬的思想)服务,这就是说,形式逻辑只管思维之间的正确联系,思维是否真实地反映现实,这是与形式逻辑这门科学无关的;也就是说,形式逻辑这门科学被创造出来,是既服务于真实地反映现实,也服务于歪曲现实的。现在看来,这一段话对周文实际上是有所歪曲的。因为,并不能把形式逻辑既能替正确的主张服务,又能替不正确的主张服务,解释成为思维是否真实地反映现实,这是与形式逻辑无关的。不错,形式逻辑只能解决思维形式的正确性问题,不能解决思维具体内容的真实性问题,但它和思维是否真实地反映现实却有密切联系。正如在上文己经指出过的,形式逻辑揭示正确的思维形式,对于思维真实反映现实能起到如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就演绎推理来说)它能保证从真实的前提(这由各门具体科学提供)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二是仅仅推理形式正确虽然不能保证推理具体内容的真实性,但它却是思维真实反映现实的必要条件。因为,即使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推理形式错了,整个推理也是不真实的结论根本不是从前提必然推出的。
  进一步说,也不能把形式逻辑既能替正确的主张服务,又能替不正确的主张服务,解释成为形式逻辑被创造出来,是既服务于真实地反映现实,又服务于歪曲现实的。人类创造各门科学都在于发现真理,为人类造福,但却无法阻止它们的研究成果为有些人所利用,成为坑害人类的东西。黄色炸药的发明是为了建设矿山,服务人类的,但却被有些人利用来作为发动战争残害人类的利器。难道能因此就说黄色炸药的发明是既为人类造福,又坑害人类的吗?
  (二)拙作说: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实质上在于说明人们应该怎样进行思维,思维之间的联系才是正确的。不过思维仅仅具有正确联系并不就是真实思维,因此形式逻辑这门科学仅仅只能帮助人们使思维之间具有正确的联系,并不能保证思维的真实。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样的话和周谷城的形式逻辑既可以为正确主张服务,又可以替不正确的主张服务的说法是一致的)。但是,拙作却又说: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真实思维,接着,在讲到形式逻辑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又说人们在研究了许许多多具体的真实的思维之后,发现它们都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点我认为,形式逻辑的对象仍应该说是正确的思维形式(或思维的正确形式),这些思维形式当然是真实思维的形式但也同样可以是虚假思维的思维形式。因为,正如上文所说,虚假思维也同样可以有正确的思维形式(它与真实思维的正确思维形式完全相同),不然又怎么可以说形式逻辑又可以为虚假思维服务呢?正因为如此,也不能说形式逻辑仅仅是在研究真实思维之后总结出来的。因为,如果完全不研究虚假思维,又怎么能够知道形式逻辑还可以为虚假思维服务呢?
  (三)拙作中强调了形式逻辑规律的客观基础问题,指出: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也是现实规律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不认为思维规律与客观现实规律是完全相等的,因为反映者绝不能和被反映者完全等同,但辩证唯物主义也反对把思维规律和客观事物规律完全隔离起来,说什么思维规律是纯粹思维规律等等。应该说,这些讲法是正确的。
  (四)拙作又认为,辩证法是世界观,但同时也是逻辑,即所谓辩证逻辑。因此,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乃是高等逻辑和初等逻辑的关系。可以看出,这里我把辩证法和辩证逻辑完全混同了。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术界普遍把辩证法和辩证逻辑完全混同的情况下,我的这种说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现在的看法己经完全不同了。我现在认为,辩证法是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有阶级性;辩证逻辑是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正确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不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的一般规律,可以为各个阶级服务。辩证法和辩证逻辑之间有统一性,因为辩证法规律是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结,辩证逻辑规律则是辩证思维正确形式规律的科学总结,二者自然是相通的,辩证逻辑必须由辩证法指导。但是,两者毕竟不是一门科学。
  五、周谷城的《三论形式逻辑与辩证法》
  周文3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在明确肯定形式逻辑规律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的同时,又在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中散布了错误的、糊涂的说法。
  周文3说:思维规律之有物质基础,并没有人怀疑,更不须任何唯物主义者的宣传和介绍。又说:沈先生或者搬出老话说:思维规律是反映事物规律的,再问:事物规律是什么?沈先生或者仍将搬出老话说:事物规律反映为思维规律。于是思维规律就是事物规律,事物规律就是思维规律。这道理千真万确,无可怀疑。我们认为,思维规律是反映事物规律的,事物规律反映为思维规律,这确实是千真万确的。但思维规律就是事物规律,事物规律就是思维规律,却是根本错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客观事物规律和思维规律之间的关系简单说来则是:客观事物规律是第一性的,思维规律是第二性的,思维规律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从来不把思维规律和客观事物规律完全等同起来,因为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相片与本人怎么能够等同呢?如果思维规律就是客观事物规律,二者之间又哪里会有什么第二性和第一性之分呢?认为思维规律就是客观事物规律和认为思维就是物质一样并非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而是庸俗唯物主义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更不会把客观事物规律和思维规律等同起来。把客观事物规律当作思维规律这是最典型的唯心主义。
  除了上述怪论外,周谷城在文章中又提出了辩证法的同一律和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的说法。周文3说:沈先生对辩证法的同一律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分不清楚。辩证法的同一包含着差别和变化。形式逻辑的同一则不然,不是指的事物和自然,不是指的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只是指的推论中任何概念判断不能任意变更而己。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与辩证法的同一律截然不同。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要求事物同一于其自身,因为不如此不能论咧(马按:原文如此)。辩证法的同一律则包含着一事物的差别变化,即在每一瞬间,既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区别。这一段话中也包含有如下的糊涂观念:第一,说什么辩证法的同一律和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不同,其实只有形式逻辑有同一律,辩证法根本没有什么同一律,辩证法只有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和否定之否定律;第二,既说形式逻辑的同一不是指事物和自然,不是指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只是指推论中概念判断不能任意变更而己,又说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要求一事物同一于其自身,因为不如此不能进行推论,乃是自相矛盾的。实际上,前一种说法是对的。因为,形式逻辑是有关思维形式的科学,对客观事物并无要求。
  周文3还对沈文所说事物的质规定着事物自身的同一,这就形成了思维的同一律表示反对,说其实这样的同一,恩格斯老早就说过,在现实中是没有的,所有的只是包括差别变化的同一体。又说我自始就反对把形式逻辑局限于相对稳定的场合。应该说,周文3对沈文的反驳是错误的。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客观基础乃是客观事物变化发展中的质的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规律。虽然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中,但事物在变化发展的量变阶段,总具有它之所以为它,已之所以异于其他事物的一定的质,也就是说,事物虽然无时无刻都处在变化发展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它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不如此,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别也就无以存在,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识别也无以进行,也正是这一客观事物规律在人类亿万次实践的基础上为人们所认识,反映于人们的思维中,才形成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周谷城多次引用恩格斯的话作为反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规律的根据,其实是误解了恩格斯的话。恩格斯反对的只是形而上学的抽象的同一性,即绝对静比的毫无变化、发展的同一性。唯物辩证法从来不否定事物发展变化中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明确指出: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比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化的状态。,很显然,相对稳定状态也就是相对地静止状态。
  六、李志才的《必须坚持逻辑理论中的唯物主义路线》
  李文的批判矛头是专门针对周谷城的有关文章的,应该说其中有许多正确的观点,如李文指出,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同是关于思维与思维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虽然也涉及认识当中的认识形式等问题,但它不是认识论,也更不是世界观,它只是一门研究逻辑思维的初步规律与形式的科学;从两门科学理论的关系上来看,形式逻辑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来指导的。形式逻辑所提供的一些运用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的起码逻辑规则,辩证逻辑为了科学地论述自己的内容,也是要遵守与运用的。这些都是正确的,这里我就不再评论了。
  但是,李文中也具有不当之处,如,为了说明形式逻辑有关思维形式的规律、规则都是有客观基础的,就把形式逻辑有关思维形式规则的论述,说成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论述。例如,李文说:形式逻辑科学也一样,它的逻辑理论并不揭示事物自身之存在、发展、变化,但是它也是关于事物自身的说明。例如上列推论规则每一论式中只能有三个判断和三个名词,不能多也不能少它们是依据一个直接说明事物自身的公理而建立的,或者说它们是具体表现公理的。这个公理就是:属于或不属于一类对象整体的属性,也同样属于或不属于这一类对象整体中的个别对象。我们认为,为了说明形式逻辑三段论规则是有客观基础的,说形式逻辑三段论有关每一论式中只能有三个判断和三个名词,不能多也不能少的规定,是属于或不属于一类对象整体的属性,也同样属于或不属于这一类对象整体中的个别对象这一客观规律的反映(马按:我个人认为,三段论的逻辑规则是客观事物三个类之间相容或不相容关系的反映更恰当),是正确的。但说三段论的规则直接就是关于某一客观规律的说明,就不恰当了。作为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形式逻辑,强调形式逻辑思维形式规律的客观基础是正确的,但把思维形式规律直接解释为事物规律,那就和周谷城所说的思维规律就是事物规律一样,不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庸俗唯物主义了。

小议碎片化时间议论文时间,是多么有魅力的一个字眼!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时间呢?我认为,应该像齐白石所说的那样,不教一日闲过。时间是无情的,它每时每刻都在流逝着,时间也是公正的,珍膺时间的人更有精华小论文作文300字集合九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论文作文外语院校培养小语种导游的几点对策教育论文摘要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来到哈尔滨,小语种导游面临挑战,但其队伍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哈尔滨小语种导游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使外语院校学生在毕业后能应垂直电商互联网公司要败给传统企业论文互联网公司不要再洋洋得意地自我感觉良好了,危险正在新的一年里慢慢逼近。没错,我的观点是,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垂直电商行业,互联网公司要败给传统企业。这里所说的传统企业,并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论文摘要最近几年,建筑产业的飞速发展让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特别是在经济改革的条件下,我国建筑经济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强化建筑产业的管理,尤其是在经济成本方面的管理应该加大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一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充满信心人与人的交往中,存在相互之间的期待,这种期待会对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期待就是一种信任,是人的精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影响儿童肺病胸部CT表现论文所有HRCT图像均由两位来自三级儿童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儿科胸部放射诊断医师独立阅片,分别对图像中的各种征象进行记录。对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病例共同阅读,最终得到统一的结果。对放射诊断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企业正处于一个较新的发展环境。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生存与发展是其根本。那么,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对经济管理进行积极创新多元化工程管理组织模式分析论文1现代工程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在现代工程组织施工中为了全方面提升工程效率,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系,施工组织者就要在工程组织施工过程当中依据工程组织模式的不同协调好各方面的施工组织关系来公共艺术教育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一些新形势下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农作物秸秆的加工调制论文摘要我国农作物秸秆丰富,可为畜牧养殖提供大量的饲料,但是农作物秸秆的营養价值低纤维素含量高营养价值低,并且缺少无机盐,如果直接饲喂,无法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因此在饲喂前需要对其进行
关于物联网的运用和发展的论文简谈物联网的运用和发展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互连接的互联网,这个概念在上世纪末就提出来了,其最初被称为传感网,它依据相应的协议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和英特网连接起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论文摘要企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但目前企业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酒店员工激励机制困境与解决策略论文目前,我国酒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人力资源方面的压力,酒店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暴露了极多问题,如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薪酬体系不健全晋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及策略论文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之后,文言文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仍有诸多因素影响着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基于中专语文教学困境和解决策略论文摘要语文课程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它具有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的特征,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把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知识传递给学生。近年来,中专院校中出现了大量的热门学科,更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就业要求中西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与整合论文论文关键词互文渊源整合言语行为层次论文摘要互文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文学界乃至文化界一向把它看作是一个文学批评概念,在中国学术传统中,它却是一个训诂术语修辞方式术语,其实,这两种学基于海事卫星网上服务平台的功能和设计论文1海事卫星网上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网上服务平台是各运营商为了方便客户办理查询各类业务而开办的专用网站,用户通过登陆网上服务平台可以自助办理各种交易业务查询业务清单查询业务记录获知最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1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各项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兽医防疫管理体制正是其中之一。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兽医推广检疫防疫监督等机制,归属于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2004年,班级管理情感有效激励策略论文在中国教育情感的缺失一文中,朱小蔓写道20年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新课标体现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教育依旧只关注学业方面的成效和成就,较少关注人的情感培育价浅谈中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论文摘要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费时低效是目前仍然存在的状况,中职英语课堂迫切需要有效教学。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此,笔者根据有效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论文如今,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90后,学生们的个性明显,再加上他们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在管理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