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教育甄审

  一、战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的背景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立即对收复区展开了接收和复员工作,教育复员是其中之一。8月18日,教育部将收复区分为东北、台湾、平津、广州、沪杭、京苏、武汉七区,各区设教育部特派员办事处,为教育复员做准备。随后,教育部颁布《收复区教育复员紧急处理办法要项》,作为教育复员的基本指导方针。
  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全方位的破坏,毁坏初等教育、重创中等教育、焚毁大学教育以及对图书馆、博物馆、科研出版机构等进行野蛮摧残。此外,日寇竭力构筑奴化教育体制,制定奴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向沦陷区群众推行奴化教育。
  以北平为例,因为北平是沦陷较早的城市,日伪的奴化教育也相应较深。日伪在北平推行以亲日复古灭共为主要内容的奴化和反动的教育方针,为日寇统治服务的意图十分明显。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北平伪政权教育部门和教育团体大肆宣扬新民主义中日亲善大东亚新秩序和以日本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文汇报》驻北平的记者郭根曾在一篇通讯中写道:七七事变后,敌伪进占北平,孔雀全部东南飞,剩下的只是奴化的教育与奴化的文化。敌伪8年的盘踞,那种文化的措施,现在虽然一扫而空,但遗毒仍在。你只要看看现在北平人民的冷漠以及退缩的模样,便可深知长期吸过鸦片之后,生理上与心理上有着多么大的伤痕。
  政府进行教育复员时,既要消除奴化教育的影响,更要考虑如何收复人心。台湾学者罗久蓉分析说:战后政府所而临的当务之急是收复人心,抚平因战乱而带来的创痛。就人口比例而言,沦陷区二亿民众在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中几占一半,几成旗鼓相当之势。收复人心因此不只要满足后方民众的期许,同时应兼顾收复区民众的愿望。历史学家张静如提到过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从沦陷区大多数人民来说,在八年抗日过程中一直把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对此,我虽然在当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却深有体会我记得,几乎每天晚上,我的父亲都要用黑色布把窗户遮上,用相当原始的收音机听重庆广播。每听到一个好消息,兴奋得睡不着觉。李宗仁将军也有切身的体会:北平市民听说我将于是日到达,竟全城轰动,从机场到城内夹道欢迎的数十万人,欢声震天,令人感动。因华北同胞为敌伪压迫八年之久,今一朝重获自由,对政府派来坐镇华北的最高军政长官的热烈欢迎,实是出于至诚。
  可见,对国民政府而言,人心亟待收复。
  战后教育复员,既是整个社会对于在教育领域明是非,辨忠奸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民政府收复人心的必然举措。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与教育甄审政策的出台
  1945年9月20日,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在重庆中央图书馆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便是教育复员问题。教育部长朱家弊在会议开幕式上说:抗战期中,敌寇在侵占区域实施的教育政策,尤为毒辣,就时间方而来说,平津京沪敌人,曾实行八年的奴化教育,大量的青年和一般民众,己于不知不觉中受了敌伪的麻醉,在所难免,在沦陷地区的学校和员生,究竟如何处理呢?乃是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收复区教育的处理,要作紧要的措施,尤其对于收复区的青年与儿童学业,要以十分关切和诚挚的态度来处理。朱家弊所言,既代表政府对收复区教育的态度,也是教育部实施教育甄审的立足点。
  大会通过了《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甄审办法案》《收复区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员处理办法案》和《收复区中等学校教职员甄审办法案》,这三个方案成为国民政府日后对伪校师生实施教育甄审的基本依据。
  1945年9月27日,教育部便公布了《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甄审办法案》,其中规定:学生甄审分中等学校学生和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两类,专科以上学校学生的甄审又分肄业生和毕业生两部分。学生甄审之前应主动到各区甄审委员会登记,填具登记表,取具保证书,并呈缴学历证件。肄业生经登记甄审合格后,由教育部按其甄审成绩编入相当年级,发给转学证明书,分发相当学校肄业。毕业生经登记甄审合格后,由各区甄审委员会予以二个月至三个月之补习后,发给证明书,该项证明书由部予以验明,可认为相当于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证书。甄试科目以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为共同必试科目。这是国民政府教育甄审的基本方针。教育部随后公布的甄审办法对毕业生和肄业生作了分别的规定。其中,对毕业生甄审追加的要求是:毕业生申请登记时,应填具登记表、具保证人,并呈验原校历年成绩单及毕业证书。至于肄业生,教育部表示会酌量实际情况分设临时大学补习班,其余甄审科目与毕业生一样,都需呈交读书报告一份脚。由这些规定可看出,教育部对学生甄审的最初目的是解决因战争所造成的青年就学与就业问题,以便将收复区的教育迅速纳入正轨。从文字规定上看,教育部对学生的甄审政策较为宽容。
  三、教育甄审的开展与国民政府政权合法性的重申
  根据教育复员会议方案,国民政府对收复区在校生、毕业生和教职员开展了教育甄审。
  (一)在校生:设立临时大学,先补习后甄审。1945年10月7日,教育部决定解散收复区各大学,对在校生作如下处理:1.所有学生应速予登记。2.学生登记后,应予甄审,并以短时期之补习。甄审与补习可同时举办,期间以本学期为限。3.学生登记、甄审与补习事宜,应按地点分区办理。同一地方,不论何校学生,均集中办理。11月初,教育部长朱家弊在北平等地了解到,大学解散后,大批失学青年终日无所事事,且人数众多,担心日久生乱。于是,他将政策调整为先补习后甄审,在各地设立临时大学补习班,补习科目为:1.国父遗教及蒋主席言论。2.国文。3.中国史。4.中国地理。5.英文。6.抗战史料。7.时事演讲。8.军事训练。9.课外活动。补习结束时,举行随班测验,作为甄试成绩,据以分发。补习科目成绩在75分以上,教育部承认其补习前的学分与年级,自动分发至国立大学。成绩在60分以上75分以下者,教育部承认其补习前之学分年级,但不给予自动分发之机会,学生必须参加较补习期高一级的转学考试,或入同年级试读或降一级为正式生。补习考试不及格者,也有两个选择,降级或入大学先修班。据此来看,在校生无失学之虞。
  (二)毕业生:甄审不了了之。敌伪八年统治时期,毕业生人数众多,且分散在各个地域和不同的行业。国民政府要对他们实施甄审,确非易事。尤其是教育部做出的登记补习集中训练等规定,招致了毕业生的强烈不满,因为这涉及他们的职业和饭碗。因而,教育部修正了既定办法,将登记补习改为呈缴专业科目论文一篇,并标注、研读国父遗教(包括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及主席所著《中国之命运》,成绩合格即由教育部发给毕业证明文件。毕业生无需到教育部门登记甄审,且是否通过教育部门的甄试,己不再是他们在工作中获得任用和提拔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对广大毕业生的甄审,只能不了了之。
  (三)教职员:甄审政策形同虚设,甄审工作名存实亡。对高校教职员的甄审,各地筹备临时大学补习班时,教育部坚称决不聘用曾在敌伪组织效力的教职员。但是,当补习班开课时,很多曾在伪校任教者,甚至附逆有据的汉奸也赫然重新走上讲台。为掩饰教育部门的自食其言之举,中央社刊发电讯,宣称在临时大学补习班的教职员系陆军总部征调敌伪人员,而非聘用。这一举动似有欲盖弥彰之嫌。12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收复区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员甄审办法代电》,增加了一项内容:收复区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员如有下列事项之一者,除得继续担任教育工作外,并得分别予以奖励:甲、曾负我方特殊任务,在原派机关有案证明者;乙、曾参加抗战工作证据确实者。这一变通处理,虽可以看作是在法令上的弹性补充,但这却默认了留任伪教职员的事实及其合法性。因此,这些举措实质上标志着对高校教职员甄审的半途而废。
  对中等学校教职员的甄审,教育部曾规定:中等学校教职员的甄审由地方政府负责。这种权力下放导致的结果是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宣布甄审从宽处理,地方政府敷衍塞责的现象极多口门。其实,地方政府这样做,也是不得己之举。战争的摧残,加上战后求学人数的增加,导致收复区出现了严重的师荒。如教育部督学程宽正陈述过浙江的实际情形:全省应需师资为46734人,实有3136人。收复区师资缺口之巨,可见一斑。在客观条件限制下,政府对中等学校教职员的甄审也只能不了了之。
  四、结语
  国民政府对伪校师生的教育甄审,暗含两方而的深意。其一,教育部坚持伪师生必须经过一种手续,才能将他们的资格予以承认。其二,国民政府在设计和实施教育甄审政策时,极看重肃清思想和渲染意识形态,落脚点是三民主义、中国之命运和国父遗教等。在补习和甄审过程中,对这些政治科目的刻意强调,无异于将思想训练提升到接受国民政府正统思想和加强思想控制的高度。

信用证通知行权利义务透视(1)论文论文摘要信用证通知行在UCP600的规制下,承担的是转递信息的义务,通知行应当对外承担证明信用证真伪的义务,但是通知行也可以不履行通知的义务,前提是应当及时地通知各方。论文关键词信人权法和人道法的关系探究一人权法和和人道法的定义与历史起源(一)二者的定义及比较人权法和人道法是国际法的重要分支。人权法,一般是指促进和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普遍尊重和实现的国家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等论基本权利谱系中的公民养老权(1)论文关键词公民养老权宪法权利权利谱系内容提要将公民养老权置于基本权利谱系之中,作为宪法权利,具有一种宣示与确认的意义。从基本权利谱系中认识公民养老权,尤其是从与公民养老权关系紧密的生存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对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影响(1)论文关键词环境法制环保投资环保产业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我国30年来环境与资源法制建设的历程,从通过法律确立市场信心和直接引导资金进入环保领域等两个方面分析了环境与资源法制建设对环保投资和政府干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度经济学思考(1)论文关键词政府干预不正当竞争机会主义制度内容提要政府作为经济法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其行为对国家经济活动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政府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干预权,目的是为了论离岸金融业务经营监管法制(1)论文关键词离岸金融业务经营监管内容提要离岸金融业务经营监管是指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本国法律的规定对离岸金融从业者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通常涉及离岸金融运作的资本金交易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基于宪法第10条的分析(1)论文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公法视角,土地国有化,所有权平等内容提要尽管研究中国大陆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文献已经汗牛充栋了,但谁是中国土地的所有者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当代中国土地所有权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1依法治国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思想法治思想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商鞍变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鞍在秦国实行以废井田开降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研究1依法治国的提出依法治国这一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江泽民同志曾说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浅析马歇尔法院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管辖权的建构一有关联邦最高法院上诉管辖权的争议美国著名学者约翰默林在没有墙的屋顶一文中说宪法是国家身份的替代物。美国国家主义如此独特是因为在建国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国家主义的理念都非常脆弱,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学理阐释一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习近平在2012年纪念现行宪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探析美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美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阅读与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应重视美育教育。1小学语文实施美育教学的现语文视角下的小学美育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是以人文性为根本属性的语言教育,语文关于工科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的歷史长河中,音乐塑造着我们的精神气质。以大教育家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为源,形成了儒家有礼乐兴邦的文化传统。孔子认为音乐不仅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德育牵手美育关于高职思政理论课德育实践教学的推进和实施有以下几点主要目标不断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班(队)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等,推进现代思政理论课德育实践工作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改革思政德育实践课程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自主性学习引言自主性学习是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理想教学目标,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近年来,自主性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帮助人们了解世界,与外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引言英语语言学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观念,锻炼理性思维。而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还是满堂灌的形式,学生也多是处在只记笔记的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模基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思考当前我国对语言学的学术探析主要分为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两个课题。在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中,存在人为分离的现象,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两个课题的研究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联系。中国语言学和围城人性塑造艺术的语言学分析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中没有多么复杂的情境,也没有多少晦涩的道理,作者只是以他特有的幽默感驾驭小说语言,以妙趣横生的对话塑造典型深刻的人物形象,用锋芒犀利的点评剖析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人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纳西传统词汇文化语义初探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保护问题也越发突显。对于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纳西族及纳西语的研究虽较之更多濒危语言而言,研究和保护力度稍好,但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被字句偏误原因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被字句偏误原因分析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研读了大量的相关学术文献之后,笔者将被字句的主要偏误原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教育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语言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共同处于共生共变的关系之中。语言源于社会文化,而社会文化又为语言的诞生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极好的环境同样社会文化也受到变化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