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
  摘要:笔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分别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综上,笔者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也会存在缺陷和不足,但理论发展的历史表明,学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伴随着争论和批评,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理论发展。由此,笔者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且相信,新经济地理学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学界最富成果、最具前景的研究领域。

产业结构演变进程的国际比较分析的论文摘要通过构建产业结构演变系数公式,对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及印度等国产业结构演变轨迹进行国际比较分析表明,五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系数的一般规律,但在各阶段发生的时间点各产业占比动漫博物馆对动漫产业的推动作用论文摘要2015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动漫产业作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元,庞大的日本动漫产业是动漫博物馆存在的客观要求。现代漫画图书地域特性研究下古镇景观设计策略的论文摘要古镇景观地域文化特性的缺失表现突出,备受关注。正由于古镇的无序建设和掌控不当不但致使其本身的传统景观特性遭到破坏建筑功能紊乱,本研究通过对地域文化特性的挖掘入手,以铅山县河口古工程概预算论文导语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工程概预算浅谈饭店怎么用好旅游院校实习生管理论文时下,我国饭店业界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许多饭店企业开始走入校园网罗人才,通过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接受大批实习生。同时,随着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专业院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每年有大英汉语言学术语对比论文一七种资料的总貌和简介本词汇主要收录宏观与微观语言学及其各分科的专门术语,兼收常见于语言学文献中的相关学科如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的术语。书中提到的这样一段话,可以看出术语翻译问题的重浅析铁路保价运输营销及理赔管理分析体系论文1研究目的与意义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是铁路运输企业积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铁路现代物流体现在全品类全流程全方位和全过程4个方面,其中保价运输作为物流师德师风优秀论文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做好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风范,是一个不断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发展新趋势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经济管理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怎样完善数字图书馆资源环境下的法制建设研究的思考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完全步入了数字时代。也就是说不管什么行业的发展都与网络有了紧密的联系,因为信息化时代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网络时代用另一种说法来说就是大数视奏训练在钢琴教学的重要性论文摘要钢琴演奏是师范类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视奏训练是当前钢琴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具体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有不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计算机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普及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技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学习工作经验,对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对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对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更新20131116栏目美术论文热点导读透视西方现代绘画中的东方情结尊重孩子的天性素描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考center对国内女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热点导读透视西方现代绘画中的东方情结尊重孩子的天性素描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考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一发挥色彩想象,借助色彩传达情感在意象油画中,女性画家国内电影发展之路探索国内电影发展之路探索国内电影发展之路探索视觉文化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国内电影发展之路探索文章来自3edu教育网新世纪之初的中国电影因为遭遇WTO而国内外文化创意城市分类实证讨论文化创意城市的出现主要跟全球化后工业社会城市营销等有关。不同的城市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方法策略各有千秋。今天城市的创意水平通常都是由特色文化音乐电影或其他一些与艺术形式相关的文化因素现代科技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建筑工程对带动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重要时期,城市建设处于大好时期,然而我国建筑工程与其他行业相比,不论从技术含量自动程度,还是管理理念上都比较落后。舞蹈演员国内比西方的能吃苦毕业论文昨晚,英国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芭蕾舞剧美女与野兽,该团随后还将演出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此次领衔主演两部舞剧的首席舞者是华裔舞蹈家曹驰,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的首次浅析康德目的论与当代心灵哲学一康德目的论的含义及特征康德在其第一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哲学就是有关一切知识与人类理性的根本目的(teleologiarationishumanae)之关系的科学其第三批判即判设计师的价值观影响设计的体系发展设计师的价值观影响设计的体系发展设计师的价值观影响设计的体系发展艺术试论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center设计师的价值观影响设计的体系发展在这个技术时代,设创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得如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分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长期性一hr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努力与世界学术体系接轨。这样的过程往往被认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照着说,就是将西方的理论观点学习照搬,从而促进我国相关学科学术体系的建立。第